利用学生自身资源 打造思品高效课堂

利用学生自身资源 打造思品高效课堂
利用学生自身资源 打造思品高效课堂

利用学生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塔河县第三中学马丽丽追求思品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每个思品课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化及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不能异化为“全面放手”的高效自学,教师的内功应体现在合理情境的选择、问题创设的韵味、认知冲突的设计、运用点拨的精妙、精彩生成的把握、课堂进程的掌控。高效基于有效,有效源于教学设计的优化,优化的设计必须与有效的教学行为相匹配。

“自主、合作与探究”是高效课堂之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是思品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必由之路。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以“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为主旨,正为我们打造高效思品课堂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打造高效课堂的尝试,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课前预习——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学习也不例外。课前预习作为上课前的事先准备和学习,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听课效果,而且影响到学生在其他学习

环节能否顺利进行,更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战场。显然,如何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

1.利用学生“家庭资源”,解决自主学习难题。这里的“家庭资源”是指学生家庭中可能存在的有一定学科专长的亲朋好友,如教师、专家、学者、大学生等。众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可能是专家、老师或是科技工作者,他们的哥姐可能是研究生、大学生,他们的亲友或者邻居同样可能是孩子学习的良师益友。而思想品德课由于其教学内容更具亲情化、生活化,教学目的更具情感化、道德化,这就决定了这门功课更适宜学生在家预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家庭资源”,让他们用自己的体会与学识帮助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难题,必将为打造高效课堂扫除前期障碍。

2.利用学生“网络资源”,丰富自主学习内容。这里的“网络资源”是指学生家中日益普及的因特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进入百姓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由于目前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网络仍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反我们的大多数家庭中都拥有了电脑,接通了网络。尤其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根据预习的内容运用家中的“网络资源”来加以解决,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学生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的内容,更能借助网络资源帮助品德教师解决一些不为自己所熟知的新闻性、知识性和理论性难题,课堂教学效益必将大大提高。

3.利用学生“参考资源”,提高自主学习效果。这里的“参考资源”是指学生自己所购买或拥有的各种参考资料,如《中考政治快递》、《中学生时事政治报》、

《半月谈》等。由于各地规范办学“禁令”的实施,学校和老师不得再为学生购买参考资料,但众多学生家长“并不领情”,他们仍然会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给孩子购买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供自己辅导或孩子自学时使用,这无疑在学生中形一个巨大“参考资源库”。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库”,让每个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都能查阅自己手中的看考资料,找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解决,这为学生预习时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叶圣陶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显然,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对打造高效思品课堂大有裨益。

二、小组学习——让合作学习富有实效。

爱迪生说:“合作是成功之母。”小组学习作为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形式。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竞争,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思品教学中利用学生自身资源组织“小组学习”,对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起着关键作用。

1.利用学生“个性资源”,突出合作学习地位。这里的“个性资源”是指小组中各个成员的个性特长。思想品德课尤其是七八年级内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和能力的锻炼。许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的个性特长,

如《天生我材必有用》、《追求高雅生活》等。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有时需要不同方面的知识与特长,比如在展示个人才艺时,有的组员绘画天赋较好,有的组员音乐天赋较好,有的组员课外知识丰富,还有的组员表演天赋突出,各个组员可将自己的个性特长进行展示,充分发挥每个组员各自特长优势,突出每个组员在小组中的地位,合作学习效果必将大大提高。

2.利用学生“荣誉资源”,增强合作学习合力。这里的“荣誉资源”是指小组中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思想品德课宗旨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培养集体荣誉感则是实现这一宗旨的集中体现。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每当自己所在的团队和小组出现落后的时候,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每个组员都会心急如焚,都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小组呐喊助威,都会尽最大努力去为自己所在的团队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显然,坚持利用学生的“荣誉资源”可以较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集体观念,尤其是在课堂上,小组之间的竞争更有利于激发每个组员之间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强每个小组的合作合力。

3.利用学生“学科资源”,提升合作学习效果。这里的“学科资源”是指小组中成员在各个学科的优势。小组学习的前提是组织好合作小组。我的具体做法是:每个小组六个人,分别根据学能表现(即好中差)分ABC三类同学组成,其中每类学生各两人,且男女生混合。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学科优势进行任命为不同学科组长,如语文好的为语文组长、历史好的为历史组长等。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天文地理、数学英语,可谓包罗万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学科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带动差的学生进行学习,并帮助差生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难题,这大大提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无疑,利用好学生自身资源,对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打造高效课堂增添了强大活力。

三、问题研习——让探究学习彰显实绩。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问题研习就是让学生对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思想品德课要想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其活力就在于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分析问题,最终在探究学习学习中解决问题。显然,利用学生自身资源进行问题研习不仅是探究学习彰显实绩的有力武器,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1.利用学生“经验资源”,解决探究学习难题。这里的“经验资源”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获得的经验或知识。实践出真知。思想品德课一向被认为是“假大空”,即使在课堂上我们讲的再动听,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他们是不会轻易相信的。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自身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就如身临其境,“假大空”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如:为了让《孝敬父母》一课的学习效果更加深刻,我事先布置学生回家给母亲洗脚,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畅谈洗脚后的感悟。学生由于事先已经通过给母亲洗脚的具体实践,亲眼看到母亲脚上的皱纹、表面的粗糙、老茧等,深切体会到了母亲的辛劳,高效课堂顿时诞生。

2.利用学生“社会资源”,拓宽探究学习渠道。这里的“社会资源”是指学生在从事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各类社会知识。新课程标准规定安排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社会中随处可见,如参观敬老院、调查河水污染、调查公交车路线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从学校、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明辨是非,塑造良好个性,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经常带领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多渠道创造学生“社会资源”,利用这些“社会资源”拓宽学生探究学习渠道,提升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3.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反证探究学习成效。这里的“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或者作业中出现的可以利用的“错误”。比如,我在讲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课时,我设置了“王强上课脱鞋”的案例,让同学们进行探究。结果各小组一致得出这是一种不好行为习惯的结论。就在我“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话音刚落,一个叫刘强的学生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老师,不就是脱只鞋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顿时炸了锅。这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我立即让学生安静下来,对大家说:“同学们,刘强提出的这个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确实会存在,现在你们一起来探究刘强这个想法的根源好不好?”“好”! 教室里顿时又讨论开了。我巧妙地将刘强的这个“错误资源”利用起来,让学生又一次在探究学习中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高效课堂依然形成。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题,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利

用学生自身课程资源,无疑让学生实现由过去的旁观者、使用者和学习者向主人翁、开发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转变,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思想品德课学习的主人,为打造高效思品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快乐筑就高效课堂

快乐筑就高效课堂 美术是感性的和实践的艺术,试图去说教美术或讲解美术的做法,只能降低美术课的艺 术魅力。我认为美术课是所有课程当中最富有激情、最充满活力、最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还课堂于学生,使 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美术,期待着上美术课,让学生在“乐中学”、老师在“乐中教”,和学生一起来构建快乐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向往的快乐园地,在快乐中来 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打造活力快乐高效的美术课堂。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通过课前齐准备、课堂齐动手、评价都参与、课后齐探索等环节,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行动 起来,共同去探索课文和课文以外的知识,激发起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调动起学生视听 觉的积极性和创造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感受,活跃学生 的思维,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师生齐准备 1.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备好课 课前就要备好课,做到备课有效,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主要 凭据,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而且要透过教材的图文结合,挖掘教材育人的潜在因素,切实把握教学目标,把培养学 生的主动学习动机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作为重点目标,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发挥学生自 己的主体性,教师要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对每个学生负责,要让他们每节课都有收获,这样正确使用教材,用活教材,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知识,增加素材的积累,备好学具 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 土栽培”的。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逐步淡化知识的教化,张扬主体者的自我 发现、自我理解、自我尝试,才能主动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并学会生活,并回归生活。如二年 级上册美术《红灯停,绿灯行》,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把他们课前在生活中搜集的交通标志 举起来时,学生都能举起自己动手集累的标志。 美术课不带任何学具,就不能完成作业。如在《红灯停绿灯行》一课中,学生课前准备:自制标志、彩笔、彩纸、剪刀等,学生如果不准备这些材料和工具,就没法让学生创新性地 设计一些标志,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师生齐动手 教师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活跃的 课堂状态。只要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 转化为能力;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带给学生什么,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同 时教师要以学生一员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探索新知,与学生联手完成制作, 共同地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商讨方案来解决问题。师生多维互动积极地探索创新,这就是一 节高效的成功的课。但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 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学习《红灯停,绿灯行》一课中,我们分组,一组出示标志司机,说出标志的意思,并按交通标志行驶,其它组学生为裁判, 客车行驶正确时为其鼓掌。(如果哪位同学遇到不懂的标志,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提示。) (多个小组轮流进行。)在这个游戏中,我来当第一名司机,在我的带动下学生都积极地行 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加入这辆客车。学生喜欢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能自由、无拘无束 地投入,同时,我的参与激发起他们更高的兴致,兴致的喷发就是孩子获得知识最有效的学 习方式。整个课堂上学生高兴,教师轻松,趣味盎然,其乐融融。孩子在师生互动的轻松愉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初中政治教师,我就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打造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高效课堂,把自己多年来教学实践的点滴写出来,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一、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方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思路,能够解决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交流,课后反馈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导学案的设计要使学生首先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其次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关键即问题探究、重点即知识整理、特色即阅读思考、着力点即巩固练习;导学案的设计还要把握分层原则,学生的智商、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各有不同,必须设计出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层次的导学案,才能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学会预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开始。学生在预习中要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要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发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民主平等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这一问题的时候,我把一言堂改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现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几十年后将占绝大多数,每个人几乎要赡养四个老人,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全班交流时,学生在自我否定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还发现了许多新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合作学习小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抓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民

初中思品教学随笔-5页word资料

初中思品教学随笔 走进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堂,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意味声长的人生启迪,让人耳目一新。然而无论形式多么新颖,课堂多么活跃,仍然没能摆脱为考试而教学的束缚,课程的育人目的常被功利性目的所取代。如何让思品课堂回到原点,实现课程标准中“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的核心理念,才是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施以真挚情感演绎课堂真实 在思品课上,学生们总是言不由衷地表达着正确但并非真实的想法,他们不愿说出真实感受,师生间无法真正实现心灵的沟通。 教学“男生?女生”这一课时,展示了这样一个案例:小明收到了班上一个女生要求跟他交往的纸条,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处理?(学生讨论)生1: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生2:告诉家长,寻求家长的帮助;生3:自己跟这个女孩子好好谈谈,我们这个年龄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生4:置之不理;生5:告诉好朋友,让同学帮忙。…… 师:同学们的做法都不错!老师相信你们的建议会帮助小明走出困惑。课后反思,认为这是一堂很不成功的课。看看孩子们的回答多么公式化,他们回答的是教师想要的正确答案、标准答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当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时,又有几个孩子告诉老师、父母,寻求我们的帮助呢?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异性充满好奇,有些甚至很期待这样的情感。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无法使学生袒露自己的心声,在课堂上只讲正确的话,不讲真话。当标准答案成为教学常态,德育课堂还有多少价值可言?如果学

生的道德认知得不到情感认同,也难以内化成内在精神力量,更难以自觉地物化为一种道德行为。 “德育无痕”是思品教育的至高境界,要真正让学生敞开心扉,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情景,选用真实材料,以自己的真诚智慧地引导、激发学生的真情,实现情感上的升华;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以此作为增强学生情感的推动力。 二、把握对话深度演绎课堂魅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重要生活过程,教师不是演员,也不是“教育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员;学生不是容纳知识的容器,也不是等待统一切割的“教育产品”,而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精灵。让学生理性思考、自由表达,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追求。 教学“珍惜无价的自尊”时,教师作了这样的引导:师:我们说要尊重他人,是否所有的“他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呢?学生反应:沉默!(显然,学生对提问产生疑虑、分歧)接下来,教师安排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诚实地对待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由于存在道德判断上的难度,学生开始认真讨论起来。生1:我觉得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们尊敬,譬如罪犯、恶人,他们做了坏事,不值得我们尊敬。生2:我赞成他的看法,对于罪犯、恶人我们应该鄙视,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构成了危害。生3:我觉得对犯人也应该区别对待。有过失犯罪也有故意犯罪,对于过失犯罪者,也许他本身并不想犯罪,值得我们宽恕,而对故意犯罪者则不然。生4:那还要看他的认罪态度如何,认罪态度好的,也值

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七上道法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docx

初中政治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 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1.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 成长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情感生活是初中学生青春成长的重要领域,与他们的道德修养、法治学习密切关联。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关系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信任感、有力感、责任感等基础性感,是学生丰富生命体验、获得成长、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本课引入“情感”话题,帮助初中学生将生活中情感体验与道德学习、价值学习相联系,引导学生在觉察认识情感的基础上,将青春的创造力与自身的情感经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相融合,积极影响自身环境,传递情感正能量。 3.教材分析 第二框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发掘美好的生命体验,通过人际交往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负面感受转化为成长的助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影响生活环境,学会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本框共安排了两目内容。其一,体味美好情感。本目要把握好“体位”和“美好”两个关健点,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体验美好情感,促进提升精神发展。其二,通过人际交往、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获得美好情感。其三,将负面体验转化为成长助力。第二目传递情感正能量。本目突出“传递”这一行动指向,强调学生主动影响改善环境,在人际交往中传递、正向的能量,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要有主动影响环境的意识和意愿。其二,积极与人交往,传递美好情感,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学习以实际行动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2.通过阅读感悟,认识生活中美好情感的作用,学会通过合理的的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3.通过自主学习,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获取美好的情感。 难点:以实际行动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2015-06-09 政治论文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的点滴做法 赵剑 (陕西省汉中市第四中学) 实现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始于教师,源于学生,是一种“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我在打造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建立起真正“教学相长”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意识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只是学生,教师仅担当教书的职责,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知识。现实中的“书呆子”不绝于耳,也势必造成教师和学生拉长战线,加重负担,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打造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教学中适时转换彼此的角色,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预设环节,让学生大胆搜集信息,互相交流。一次我在教学“如何保护环境”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自己搜集

信息,上课时全班学生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说出了很多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还设计出了新颖的标语口号,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已经厌倦,教法上灵活多样,有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主动学习。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合作”时,先让学生做了一个游戏,蒙住双眼行走。通过游戏体验,学生兴趣马上提升起来,整堂课效果很好。再如,我曾经在一堂课上,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来讲授这堂课。当然,课前我让这位学生认真熟悉教材内容,搜集大量资料,备课,制作课件,和他共同研究本科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再让他当一次“小老师”来亲自上课。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用自己的手操作,用心灵去感悟,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内化和认同,而且这种独特的教学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情景式教学也是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例如,在教学“孝敬父母”一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家庭”的公益广告和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的视频作为情景,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来,很多学生深有感触,接下来的授课中,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课堂效率极大提高。 三、以多样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场所,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抓好课堂组织管理这个关键。目前,多数教师在思品课堂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有如下方面:学生对思品课不重视,认为是副课,课堂上做语、数、英等其他学科的作业;学生行为习惯差,不听讲,上课玩东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带书,不交作业…… 上述种种现象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实现高效课堂必须调动学生学习

“动静结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动静结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且积极地把其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中。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新型的课堂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循着这一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着尝试、反思、体悟、探索。 一、创造快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是评优课,认真准备。除了认真研读文本,熟练掌握教材,还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既有赏心悦目的图片,也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在课堂中,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了个人才艺展示、小组竞赛、情景剧等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快乐地掌握知识。丰富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 但是,到了期中考试,所教班的成绩远远落后于其他班,这犹如一盆凉水浇在了头上,我是“透心凉”啊!快乐课堂一下子阴云密布,以往所作的努力都付诸东流,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二、以问题为导向。反思总结快乐课堂低效原因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但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快乐学习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反思自己,想不明白就去看书,去听老教师的课,也请老教师来听我的课,给我提意见。终于,发现了在我的“快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学生玩的太“快乐”了,课堂太“活跃”了,大家沉浸其中,都在积极地表现自己,却失去了思考的时间。而思考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没有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没有思考,就不能解决问题;没有思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我执教的“快乐课堂”需要思考,需要改变,需要安静一些。 三、课堂要动静结合,实现快乐高效课堂教学 总结了经验教训,我开始在课堂中进行一些改变。以往太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课堂过于喧闹。现在就应该静一些,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因为“静”是思考,是聆听,是阅读,是品味,是酝酿,是记忆,是想象,是巩固的一个过程。没有“静”的酝酿,就没有“动”的热烈。 (一)什么时候课堂应该安静呢 1.教师导入新课要安静 教师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的一个引子,是为整个课堂创设的一个情境,是整节课的一个切入点,它控制整个课堂的基调。 2.学生回答问题要安静 这既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学习的机会。课堂中许多精

构建高效课堂计划

构建高效课堂计划 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摇篮,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大部分课程内容都是在课堂上组织实施的,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为了高效减负,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又学得快乐,唯一途径是构建高效课堂。为了达到“高效课堂”,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 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即重要一环。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我们要把好备课关,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教材,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有效整合,设计出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法灵活,学法指导有效的教学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达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 二、有效组织教学,课堂精讲多练 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备课固然重要,但不能有效组织课堂,再好的教案,再好的讲解,也是无效的,在上课时,要关注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能光自己唱独角戏,任务完成就算完事,力争当堂讲授的知识当堂掌握,做到有效教学。另外还要精讲多练,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重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练还要有机结合,讲一讲,练一练,每次讲解不超过5-10

分钟。老师要作好示范者、、引导者、指导者,确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课授完后,要注意两基落实,作业练习当堂完成,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及时反思,取长补短 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一环。每节课上完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若拖堂了,要找出原因;若有知识没掌握,要认真思考自己哪点没讲到,课后及时弥补。总之,每节课上完后,要勤于反思,发扬优点,及时改正缺点。久而久之,不断坚持,使自己的课堂力争达到高效。,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课余时间,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灵宝市“高效课堂”基本标准、基本形态及基本过程和“高效课堂”达标评价表,正确解读“高效课堂”,提高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并时时用以对照自己的课堂,力求自己的课堂轻负高效。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制定的计划为准则,认真去做,力争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

创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创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王小芳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是指什么?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是指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很好的发展。这里的“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高效课堂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如何创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师生“双主体”的新教育观(教学观是教学实践的先导。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①教师要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来代替知识的灌输。帮助意味着师生地位的平等,教师不再是以居高临下的身份来施教,而是与学生一起组成学习共同体,教学也就成为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共同探讨有关学习问题的活动。引导则意味着启迪和激励,是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引领而不是强制。帮助、引导重在不断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独立个性的真正的人。 ②师生“双主体”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新教育观。树立新课改倡导

的师生双主体意识,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理解、宽容、赞赏的态度来处理师生关系,必须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抱负志向,尊重学生的选择判断及其个人意愿,维护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宽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学生有改正缺点、追求上进、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赞赏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独立性,赞赏学生所取得的任何进步,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良好行为,赞赏学生的批判精神等。 ③充分发挥“双主体”的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双主体”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的发展。从“教”来讲,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安排好教学;从“学”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良好发挥。只有“双主体”能动的“交互作用”,学生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师的经验才能得到增长、知识系统也得到更新。 2.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①主动性原则: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初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初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

浅谈思品课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思品课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 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 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 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初中思品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 学方式?该如何打造初中思品高效课堂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内容的优化重组 如:对于初一的“走自立自强之路”的内容可整合成框架体系: 1.自立 (1)什么是自立;(2)为什么要自立;(3)怎样才能自立。 2.自强 (1)自强的表现;(2)自强的作用;(3)怎样才能自强。 这样整合之后,把考察的知识点全都罗列出来,对学生来说简单、清晰、好记,与课本 标题有明显的不同。课本上的标题很形象、生动,总能创设一个印象深刻的学习情境把学生 很好的引入,很适合新授课的课堂教学。但如果用这些标题来进行知识盘点的话,有些缺乏 系统性。 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优化 1.学案导学案的及时、合理利用。 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时事,在备课过程中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增大教学容量,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接受新的信息、知识。 学生在接到有预习提纲的学案后,可进行预习准备。教师在课上抽出几分钟进行提问检查,对学生点拨指导,表扬鼓励,为整节课奠定积极的学习情绪。 学案设计完善、流畅,囊括了:课前预习、复习旧课、学习目标、自主梳理、典型例题、达标训练、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教学目的清晰明确。知识由易到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习。课堂在师生互动,根据学生情况有的放矢讲解的情况下,容量加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复习旧课时,同位两个互相提问。作材料题时,小组间互相讨论补充。总结知识 点时,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之后请其他学生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创设情境的途径:(1)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 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2)实物演示情境

对如何打造思品高效课堂的思考

对如何打造思品高效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5-05-08T12:47:21.347Z 来源:《教育学》2015年7月总第80期供稿作者:杨俊华 [导读] 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 杨俊华湖北省咸丰县高乐山镇民族中学445600 王敏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高效课堂中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新课程背景下,在教学中,授课老师没有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转变教师角色,依然循着传统教法进行“灌输”,“满堂灌”、空洞说教甚嚣尘上。思品课教学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既不生动又不精彩。 如何让思品课摆脱面前的窘境,让它具体生动形象而又精彩呢?结合近两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的实践研究”,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谈些切身体会和感受,以与同行交流学习。 一、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1.两角度备课 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首先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2.两条线教学 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紧扣两条线索,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尝试计算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了计算的全过程,就会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在巩固练习中设计工程问题、工效问题、还有相背而行,因为它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相遇问题完全一样。最后在变式联系中设计一道追击问题,拿它和本节知识做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安排学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牢固掌握、灵活掌握,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比如思品每一框题中都有阅读角,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例如:《生活变化大搜索》这一课中,老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变化,让学生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规范作业书写,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所谈的几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品课堂教学,努力向有效课堂这一目标迈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浅谈愉快教育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愉快教育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愉快教育与构建高效课堂 李敬一“愉快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兴趣、创造、审美、理解、尊重和信赖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快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它的本质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回忆。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对教材有适度的把握,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巧思维、精设计,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同时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再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不同层次的情景, 通过问答、对话、采访、表演等形式, 实施情景教学。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一、创造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影响 上课,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师生的一种交流,这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要表现,而且是感情的交流——以心灵之间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而信息的交流是在感情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知识的传递是心理间的相互影响为背景的。在教育过程中,除了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物的因素——教科书和教学手段,还有一种“场”的因素。这种“场”被巴基斯坦称做“道德心理气氛”,犹如物理学中的“电场”、“磁场”。它是由师生之间的心理互相影响构成的,它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不能小视课堂上师生的一怒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对它构成的价值,而应致力于创造一种有利于信息交流的最佳的这种“场”。如何去创造,有赖于教师本身的素质、艺术水平及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 课堂是师生双向活动的主要场所。活跃的课堂气愤,总是给人一种跃跃欲试之感,使人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只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和教师同步。可实际上,有的教师面部表情如同经过冷处理一般,这种状态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亲切、自然,教学内容娓娓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 一、研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目前全国各地主要使用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有人教版、教科版、鲁人版、湘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南师大版、陕教版等多种版本。各地区的教师若比较研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原‘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标准’、原思想政治教材与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后,不难发现原《思想政治》教材全国也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都是在同一体例的基础上对原“课程标准”的解释。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有作出相同的规定,即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据此,教材必然可以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教师只要将教材吃透,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课程标准。而新“课程标准”首次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和对具体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教学内容,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姿多彩,而教材已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一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简言之,教师只有通过研读熟悉课程标准才能胜任教学。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讲解“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一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我市近年来社会发生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历数市区的巨大变化: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外资企业逐渐增多、城市绿化明显改善、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等等。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分析我市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深化学生的认识,实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很好。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自主式高效课堂总结 王永奎 一、教学要紧紧与当前时政、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和社会性时政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社会生活及当前时事政治,没有实践活动的思想品德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教学尝试,我认为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被淘汰。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比如:九年级人民版第八课第二框<谁都大不过法律>的小辩论“权大”还是“法大”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如九年级思品课第六课第一框中想一想“你有过乘公交﹑到银行取款﹑在餐厅买饭或去邮局寄东西的经历吗?谈谈你对有序排队和无序拥挤的感受”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 3.社会调查。实际上,这就是要学生走向社会,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的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思想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

快乐高效课堂

快乐高效课堂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其核心在于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快乐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中心”:即以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2、“两条线”:学生:预习定标?自主探究?合作达标?展示交流?巩固训练?整合提高 教师:激趣导入?目标确认?引导探究?互动展示?小结强化?反馈矫正 3、“三为主”:即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的原则。 4、“六个环节”:即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六个主要环节:激趣导入?预习定标?合作达标?互动展示?小结强化?反馈矫正。 (二)、“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1、激趣导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 2、预习定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确定本节学习目标,较复杂的课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认目标。 3、合作达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尚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4、互动展示: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分工,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加以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5、小结强化: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强化学习目标。 6、反馈矫正:教师针对当堂所学内容和目标设置巩固性练习题,由学生独立的完成,然后可采取小组成员互批、教师抽批等方式,将竞赛机制应用其中,并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反馈。 (三)课堂教学要体现快乐,要有活跃的气氛,具备以下要求: 1、给学生课堂上充足的活动时间,做到时间上保证,反言之,教师必须精讲,切实贯彻“三讲三不讲”原则。 2、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尽量多的鼓励或激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安排环节设计问题,要有趣味性。 一要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针对性。二要使设计的题目有较强的趣味性,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作为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4、备课提倡备精案; 各任课教师认真抓好教学质量关,团结整个年级的力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档案。1、备课精心:注意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利教学,教案学案相结合,详案简案相结合(青年教师以详案为主),各类形式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备课围绕“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二看教学设计

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讲课稿

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活动,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创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纵观我们目前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充分得到应有的发展,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的低效将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高效性理论,努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我校是一所公办的市直属小学,建校仅一个学期。一学期以来,在学习借鉴一些学校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但我校属于新建校,生源来自于四面八方,尤其以周围乡镇及进城务工子女为主。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家庭教育跟不上,许多学生只能通过课内学习来获得知识、获取信息。再加之学校教师队伍分为高中、初中、小学、往届、应届五个层次的现状,通过实践,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还没有变成持续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 因此,积极主动地改革课堂教学、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和科学方法,完善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大力优化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和谐发展,是学校教育自身积极应对形势、谋求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利用这一突破口,积极探索科学高效、质朴实用的课堂教学流程,使得我们的教育能够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新课程背景:2001年9月,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这是本课题实施的大背景,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并将新课程的全新理念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之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高效课堂: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效课堂”属于“有效课堂”的范畴。“有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而更高层次追求应该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更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国外高效教学的研究。在1972年美国的乔依斯与威尔的《当代西方教学模式》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及发现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兰布德、布莱克伍德等提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