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精)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精)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精)

园艺学报 2005, 32(2 :249~255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张立阳 1, 2张凤兰 13王美 1刘秀村 1赵岫云 1薛林宝 2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 北京 100089; 2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

扬州 225009

摘要 :以大白菜高抗 Tu MV 白心株系 912112和高感 Tu MV 桔红心株系

T12219为亲本建立的小孢子培

养 DH 系作为图谱构建群体 , 构建了包含 10个连锁群、 406个标记位点的分

子连锁图谱 , 图谱总长度

82613c M , 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 210c M , 连锁群数目和染色体数相等。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 7~111个之间 , 连锁群的长度在 2614~15611c M 的范围内 , 平均图距在 110~318c M 之间。该连锁图谱包括 246个

AF LP 标记、 135个 RAP D 标记、 11个 SSR 标记和 12个同工酶标记、 1

个 SCAR 标记和 1个形态标记。

关键词 :大白菜 ; 分子标记 ; 遗传图谱 ; DH 群体

中图分类号 :S 634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32353X (2005 022*******

A L i n kage M ap Con structi on for Ch i n ese Cabbage Ba sed on AFL P, SSR, RAPD and Isozy m e M arkers Usi n g D H Popul a ti on

Zhang L iyang 1, 2, Zhang Fenglan 13, W ang Mei 1, L iu Xiucun 1, Zhao Xiuyun 1, and Xue L inbao 2

(1N ational Engineering R esearch Center forV egetables, B eijing 100089, China; 2Horticultural D epart m ent, U niversi 2 ty,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A molecular genetic map f or Chinese lified Frag ment Length Poly mor phis m , RAP D (Si p le Sequence Repeat and is ozy me . was ly chosen DH lines obtained by m icr os pore 1w 912112and T12219. 406markers including 246AF LP D

11SSR markers, 12is ozy me markers, 1SCAR and 1mor phol ogi 2 cal marker int o 10gr oup s using Join Map 310. It covered 82613c M with a mean marker inter 2 val of 210c M. Nu mber of markers included in linkage gr oup s varied fr om 7t o 111, mean marker interval dis 2 tance fr om 110c M t o 318c M and the length of linkage gr oup s fr om 2614c M t o 15611c M individually . A t otal of 4510%dist orted markers distributed in the map. The molecular genetic map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would be useful in gene l ocalizati on, comparative genomes research and QT L mapp ing of i m portant agr onom ic traits for Chinese cabbage .

Key words:Chinese cabbage; Molecular marker; Genetic linkage map; Double hap l oid (DH

大白菜 (B rassica cam pestris L. ss p. pekinensis 原产我国 , 是我国蔬菜栽培中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 , 其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分子连锁图谱为进行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有力工具。

较高密度的分子图谱已有效的应用于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关于大白菜 (种遗传图谱的构建 , 国内外先后有Song 等〔 1〕、 Teut onico 等〔 2〕、 A jisaka 等〔 3〕、 Tanhuanpaa 等

〔 4〕、 Matsumot o 等〔 5〕、张鲁刚等〔 6〕、于拴仓等〔 7〕报道。但上述研究主要存在 4个问题 :第一 , 使用的标记主要为 RF LP 和 RAP D 标记。 RF LP 标记较为复杂 , 探针难以获得 , 不易进行大量单株筛选 ; RAP D 标记虽易于操作 , 但其稳定性较差。 AF LP 技术结合了 RF LP 和 RAP D 的特点 , 稳定性较好 , 在一次 PCR 反应中能同时检测多个遗传位点 , 收稿日期 :2004-06-02; 修回日期 :2004-10-16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 (954812900 ; 国家‘ 863’ 项目 (2001AA241124, 2002AA207012

3通讯作者 Author f or corres pondence (E 2mail:zhangfenglan@nercv 1com

园艺学报 32卷

信息量非常丰富。 SSR 标记所揭示的多态性也十分丰富 , 相对于 RAP D , 重复率和可信度高 , 逐渐成为遗传标记中的研究热点。第二 , 目前构建的遗传图谱大多利用亚种间杂交获得的群体 , 对于指导育种来说 , 选用品种间杂交组合更贴近育种目标 , 可以获得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完整的遗传信息。第三 , 图谱的密度不高 , 目前大白菜品种间组合所获得的图谱标记密度低 , 尚不能满足农艺性状定位和基因组研究的要求。第四 , 大多数图谱是利用 F

2

群体构建的 , 为非永久性群体无法继续将其饱和 , 很难与其它实验室合作进行比较研究 , 同时很难准确地对大白菜数量性状进行定位。采用永久群体如 DH 群体与重组自交系进行分子图谱的构建已成为国际上的主流方向。

本研究对大白菜普通白心株系 912112和桔红心株系 T12219杂交 F

1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 , 以得到的 100个 DH 株系为作图群体〔 8〕 , 采用 AF LP 标记、 SSR 标记、 RAP D 标记、同工酶标记、 SCAR 和形态标记等 , 构建了永久高密度的大白菜分子连锁图谱 , 可为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参考。

1材料和方法

大白菜普通白心株系 912112为连续自交 9代的高代自交系 , 球心为白色 , 叶面较平 , 叶球叠抱 ,

高抗芜菁花叶病毒 (Tu MV 。 T12219是通过对北京地方品种和日本引进品种的杂种 F

1

进行小孢子培养得到的双单倍体株系 , 球心为桔红色 , 植株生长势弱 , 高感芜菁花叶病毒。对 912112和 T12219的 F 1进行小孢子培养 , 得到 100个双单倍体株系 , 作为白菜构建连锁图谱的分离群体。

采用 CT AB 法提取基因组 DNA, 按 Murry 等〔 9〕的方法进行〔 10〕的方法。

参照 Vos 的方法〔 11〕进行 AF LP 分析 , AF LP 2BRL

剂盒说明书进行 , 稍有改动 , 反应体积减半。 DNA i o 2Rad, America 上分

离 , 。

RAP D L 0μL 25mmol/LMgCl 2, 210μL 215mmol/L d NTP, 1U , ng , 50ng 模板DNA 。热循环程序为 :94℃预变性 4m in, 然后 94℃ 15s, 3730s, 72℃ 75s 下循环 45次 , 72℃延伸 7m in 后保存在 4℃条件下。采用 114%琼脂糖 (含 015mg /LEB 凝胶 , 80V 电泳 2h 。用 Kodak EDAS 2120凝胶成像系统照相分析。

SSR 引物序列参照 Sze wc 等〔 12〕引物序列由 Sangon 公司合成。20μL 反应体系含有 1×PCR buffer, 31125mmol/LMgCl 2, 0125mmol/LdNTPs, 110μmol/L引物 , 30ng 模板 DNA , 1U TaqE 。反应程序为 :94℃预变性 2m in, 94℃变性 60s, 68℃退火 30s, 72℃延伸 45s, 进行 2个循环 , 以后每 2个循环降低退火温度 1℃直到 58℃ , 最后 94℃变性 60s, 58℃退火 30s, 72℃延伸 45s 进行 20个循环。扩增

产物用 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55W 预电泳 1h 后 , 60W 电泳约 115h, 直至二甲苯青跑到胶的 2/3处为止 , 停止电泳 , 进行银染分析。

同工酶分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 , 凝胶制备参照周顺伍的〔 13〕的方法 , 分离胶的浓度是 7%, 浓缩胶浓度是 3%, 在 4℃条件下 300V 恒压电泳。染色参照王中仁〔 10〕的方法进行。用 10%的甘油制成干胶保存或照相记录电泳结果。

数据整理将各个株系的带型按亲本类型分类 , 与 912112带型相同者赋值为 A, 与 T12219带型相同者赋值为 B , 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数据不清或缺失者赋值为“ -

” 。根据与 100bp DNA ladder 标准谱带的相对位置 , 估计多态性条带的分子量大小。 RAP D 和 SSR 标记名称用引物名称加扩增片段的碱基长度表示 , 由于 AF LP 采用的是 (E +A /(M +C 组合 , 所以 AF LP 标记用引物中后两个选择性碱基组合加扩增片段大小表示。两个选择性碱基组合之间用“ -” 分开。

连锁分析利用 Join Map 310〔 14, 15〕软件构建大白菜遗传图谱。先用“ Ne w p r oject ” 命令创建一个新的文件 , 用“ Load data ” 命令导入数据 ; 然后 , 在“ I ndividual genot . freq ” 下排除缺失数据过多的 052

2期张立阳等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单株 , 在“ Locus genot . freq ”下分析标记的偏分离情况 ; 最后将 LOD 值的范围设定为“ 2”到“ 10” , 用“ Gr oup ” 命令进行分组 ; 选用“ Kosa mbi ” 函数计算图距 , 用“ Map ” 命令构建连锁图谱。

2结果与分析

211分子标记多态性

利用亲本与 F

1

代进行 AF LP 引物组合的筛选 , 最后从 64对引物中筛选出 20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进行 AF LP 分析。 20对引物共产生 810个条带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 4015条带。 810个位点中 263个位点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 , 占 3215%。263个多态性位点中有 26个标记为共显性标记 , 占 919%。

对 462个 RAP D 引物进行分析 , 筛选出在双亲间稳定表现多态的引物 99个。其共产生 406条扩增谱带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 411条带 , 其中多态性谱带 150条 , 占 3215%。 150个多态位点中有 2个共显性标记 , 占 113%。

对 15个 SSR 引物对进行分析 , 其中 6对引物产生的扩增产物多态性明显 , 带型清晰且稳定性好。 6对 SSR 引物共产生 17个多态性位点 , 多态率为 218条 /引物对。

通过对天冬氨酸转氨酶 (AAT 、苹果酸脱氢酶 (MDH 、苹果酸酶(ME 、乳酸脱氢酶 (LDH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PG M 、甲酸脱氢酶 (F DH 、谷氨酸脱氢酶 (G DH 7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 , 得到在双亲间表现差异的谱带 14条 , 其中共显性标记 10个 , 占 7114%。

212遗传图谱的构建

对 446个多态性标记进行分析构图 , 得到包含 406、 10(图 1, 表 1 , 其中包括246个 AF LP 标记 , 135个 RAP D 标记 , 11个 12SCAR 标记和 1个形态标记。总长度为 82613c M , 111个之间 , 连锁群的长度在 2614~1561, 101之间。 406个分子标记中 , 来自父本的标记为 222个 , 占 54184个 , 占 4513%, 符合 1∶ 1的理论分离比。各位点上 , 912112的基因频率为 796%~2317%, 平均为 51165%; T12219的

基因频率为 2014%~7613%, 平均为 48135%。所以 , 亲本在群体中的分离比例接近 , 说明该群体总体上没有出现严重的偏分离。

试验分析的 446个标记中 , 有 910%的标记未进入连锁群 , 包括 17个 AF LP 标记、 15个 RAP D 标记、 6个 SSR 标记和 2个同工酶标记 (表 1 。 10个连锁群中 , LG1包含的标记最多 , 有 111个 , LG8最少 , 只有 7个。标记在 LG1、 LG4和LG5上的分布不均匀 , 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标记密集区 , 尤其是 AF LP 标记 ; 其余连锁群上的标记分布比较均匀 , 只有 0~3个间距大于 10c M 的空隙。 LG8的平均图距最大 , 为 3177c M; LG6的平均图距最小 , 为 110c M (表 2 。

表 1构建遗传图谱的分子标记

Table 1 M olecul ar markers used for geneti c map con structi on

分子标记 Molecular marker 多态性标记数 /引物对

Number of poly mor phic

markers/pri m er

combinati on

偏分离标记数

Number of

dist orted

markers

偏分离标记比率

Rate of dist orted

markers (%

连锁标记数

Number

of linked

markers

未连锁标记数

Number of

unlinked markers

未连锁标记比例 Rate of unlinked markers (%

AF LP 263/20116471124617615

RAP D 150/99503710135151010

SSR 17/6 654151163513

同工酶 Is ozy me 14/-1083131221413

SCAR 1/- 00 100

形态标记 Mor phol ogical marker 1/- 00 100 合计 Total 446/125182451040640910

152

园艺学报 32

卷 252

2期

张立阳等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图 1用 D H 群体构建的大白菜分子连锁图

“ 3” 和“ 33” 表示标记的分离偏离理论分离比例 1∶ 1, 3:P ≤ 005, 33:P ≤ 0101。

F i g . 1 The li n kage map con structed w it h D H ti on i n i n ese ‘ 3’ and ‘ 33’ indicate markers showing deviati ons fr om the expected 1∶ 1o, 3:0105, :0213偏分离分析

在 , 即表现 ; 在水平上有 70个位点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 , 即表现显著偏分离 , 比率为 1713%, 偏向 912112者占 6615%, 偏向 T12219者占 3315%。从偏分离位点的分布来看 , 除了 LG10没有偏分离位点外 , 其余均有 , 其中 LG2、 LG3和 LG6均为偏分离标记。大部分偏分离标记在连锁群上表现为多个位点集中分布 , 如 LG9的两端 , LG7的下半部分。 LG2、 LG3、 LG8和 LG9上的偏分离标记全部偏向912112, LG6上的偏分离标记全部偏向 T12219, 其

余连锁群中除了 LG10外 , 大部分偏向 912112(表 1、表 2 。

表 2分子标记在遗传图谱上的分布

Table 2 D istr i buti on of m olecul ar markers on li n kage map

连锁群

L inkage gr oup LOD 值

LOD score

长度 Length

(c M 标记数

Number of markers 平均距离

Average distance (c M 偏 T12219标记数

Number of markers dist orted t o T12219偏 91212标记数

Number of markers

dist orted t o 91212偏分离标记数

Number of dist orted

markers

LG1914517111113132437LG2932141421301414LG3771142431002424LG4815611682 13110

11LG58123145221413 316LG6832103211032 0

32LG771021942

215222

24

LG842614 7 3180 5

5

LG93771836212019 19

LG10 95812202190 0 0

总计 Total

-82613

406

210

61

121

182

3

52

254 园艺学报 32 卷 3讨论本研究主要利用 AFLP、RAPD、 SSR 和同工酶标记构建大白菜连锁图谱 , 由结果可知多态性检出效率 : AFLP > SSR > RAPD。说明 AFLP是一种多态性丰富 , 高通量的分子标记类型 , 对于构建图谱和增加图谱密度是高效的。这与 M cGregor 〔〕 16 的试验结果一致。外 , 尚与所用材料和群体的种类有关。构建的遗传图谱大小与作图群体双亲间遗传差异的大小密切相关 , 当双亲间遗传距离大 , 差异位点多 , 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时 , 构建的遗传图谱较长 , 也更接近基因组实际。本研究中采用 91 2 和

T12 2 两个大白菜品种间杂交产生的 DH 群体为作图群体 , 是 112 19 导致覆盖基因组较小的原因之一。此外 , 由于本研究中的主要标记为 EcoR I2 se I AFLP 标记 , 其在染 M 色体上的簇状排列可能是导致基因组覆盖面积小的又一原因。 EcoR I2 se I AFLP 标记检测的位点多聚 M 集在着丝粒两侧甲基化较高的重复序列区域 , 标记聚集而形成“ ” 这种现象可能与异染色质区重簇 , 组率低有关。该缺陷可以利用不同分子标记特性的互补来弥补 , 如 Pst I2 se I AFLP 标记 , Pst I可以在 M 非甲基化的常染色质区识别酶切位点 , 另外在连锁图中增加 RFLP标记可以增加标记在染色体上分布的均匀性和图谱的稳定性。本研究中偏分离标记的频率 ( 4510% 比

芸薹属其他研究 ( Teutonico 等 , 23% ; Chyi 等 , 24% 〔 17 〕 2, 中的频率高。异常分离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 在远缘杂交组合的分离群体及 DH 和 R I 群体中尤为明显。导致偏分离现象的原因很多 , 主要有 : ( 1 由配子体或孢子体不同发育阶段基因型的选择所造成。A jisaka等〔〕 18 与 RAPD 标记分离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 多数 RAPD 标记出现偏分离频率与胚状体发生能力成正相关 , 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配子体或合子的选择性是形成偏分离的主要原因。 ( 2 由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过程的选择压造成。DH 群体来自雄配子体的花粉培养 , 花粉培养导致的偏分离可能偏向〔 22 〕 19, 高花粉培养反应能力的亲本 , 这在玉米和白菜的 DH 群体中已有报道。 ( 3 由于遗传搭车效应 , 与影响偏分离的遗传因子紧密

连锁的分子标记表现为严重的偏分离。 ( 4 与 F2群体相比 , DH 群体中隐性有害

基因的选择压增大 , 很可能导致偏分离的发生。此外 , 环境因素和群体的随机效应也会引起偏分离。对芸薹属作物曾有偏分离标记集中分布于某几个连锁群的特定区域内 , 并明显偏向某一亲本型的研究报道〔〕 20 偏分离标记全部偏向 T12 2 19, 该结果与 Moriguch 参考文献 : 锁图谱, “ ap ”命令对每个连锁群根据标记间连锁的

紧密程度进行 1 ~3 次不等的标记添加 , 对于含 M 有较多偏分离标记的连锁群不宜采用经过 3 次添加才构成的 , 以选取第 2 次添加后所得的连锁群为宜 , 这样既可避免丢失有效标记 , 又可避免由于过多添加偏分离标记导致连锁图失去真实性。综

上所述 , 对于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白菜来说 , 构建一张永久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永久群体 (双单倍体群体、利用 AFLP、 RAPD、SSR 和同工酶等多种分子标记构建了高密度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 , 标记间的平均

距离只有 210 cM , 可为今后进行白菜重要性状精细的 QTL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作

参考。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loci Theor App l Genet , 1991, 82: 296 ~

304 . . . . oleracea and A rabidopsis tha liana. Theor App l Genet , 1994, 89: 885 ~

894 . . . 〔〕 1 ( 1850 cM , 280 个标记和本研究所得到的大白菜遗传图谱总长度为82613 cM , 约为 Song等〔〕 2 ( 1785 cM , 139 个标记所构建图谱的 1 /2。笔者认

为图谱大小除与基因组大小有关 Teutonico 等 1 Song K M , Suzuki J Y, Solcum M K, W illiovm s P H, O sborn T C. A linkage map of B rassica rapa ( syn. cam pestris based on restriction 2 Teutonico R A , O sborn T C. Mapp ing of RFLP and qualitative trait loci in B rassica rapa and comparison to the linkage map s of B. napus, B. 3 A jisaka H, Kuginuki Y, H ida K, Enomoto S, H irai M. A linkage map of DNA markers in B rassica cam pestris. B reed. Sci , 1995, 45 . 。本研究中 , LG2、LG3、LG8 和 LG9

上的偏分离标记全部偏向 91 2 112, LG6 上的〔〕 21 曾对 B 1 cam pestris的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 F2代单株胚状体发生能力的研究结果相似。利用 JoinM ap 310

中软件构建连

2 期 ( Supp l : 195 . 张立阳等 :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255 10 王中仁 . 植物等位酶分析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6. 82 ~85, 91 ~102 11

Vos P, Hogers R, B leckerM , R igansM , Lee T, HornesM , FritersA , Pot J, Peleman J,

KniperM , Zabeau M. AFLP: a new technique for DNA fingerp rinting Nucl Acids Res , 1995, 23: 4407 ~4414 . . . 12 Szewc2 cFadden A K, Kresovich S, B liek S M , M itchell S E, Mcferson J R. Identification of polymorphic, conserved simp le sequence re2 W peats ( SSR s in cultivated B rassica species Theor App l Genet , 1996, 93: 534 ~

538 . . . . 13 周顺伍 . 基础生化试验技术 . 北京 :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1989.

100 ~200 Zhou S W. B iochem ical experim ental techniques Beijing: Bei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0 ~200 ( in Chinese . 14 Stam P.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genetic linkage map s by means of a new computer package: JoinMap. Plant J. , 1993, 3: 739 ~744 Netherlands, 1995. 1 ~51 15 Stam P, Van Ooijen J W. JoinMap ( tm version 310: Softwar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genetic linkage map s CPRO 2 . DLO , W agerningen, The 16 McGregor C E, Lambert C A , Greyling M M , Louw J

H , W arnich L.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DNA fingerp rinting techniques ( RAPD , ISSR, AFLP and SSR in tetrap loid potato ( Solanum tuberosum L. germp lasm. Euphytica, 2000, 113: 135 ~144 17 Chyi Y S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 loci for B rassica rapa ( syn. cam pestris . Genome, 1992, 35: . m 746 ~757 18 A jisaka H, Kuginuki Y, ShiratoriM , Ishiguro K, Enomoto S, H iraiM. Mapp ing of loci affecting the cultural efficiency of m icrospore culture of B rassica rapa L. syn. cam pestris L. using DNA polymorphism. B reed Sci , 1999, 49:

187 ~192 . 968 ~975 19 Beaumont V H, Rocheford T R, W idholm J M. Mapp ing the anther culture response genes in maize ( Zea m ays L. . Genome, 1995, 38: 20 L incoln S E, Daly M J, Lander E S Constructing genetics map s with MAPMAKER / EXP 310 b. A W hitehead Institute Technical Report, . 2nd ed. 1993, 1 ~100 acea. B reeding Science, 1999, 49 ( 4 : 257 ~265 21 Moriguch K A genetic map based on RAPD , RFLP, isozyme morphological markers and QTL analysis for clubroot resistance in B rassica oler2 . 22 Zhang F L, Aoki S, Takahata Y RAPD markers linked to m icrospore embryogenic ability in B rassica crop s Euphytica, 2003, 131: 207 ~ . . 213 4 Tanhuanpaa P K, V ilkki J P, V ilkki H J. A linkage map of sp ring turnip rape based on RFLP and RAPD markers 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2 . ence in Finland, 1996, 5: 209 ~

217 5 Matsumoto E, Yasui C, Ohi M , Tsukada M. L inkage analysis of RFLP markers for clubroot resistance and p igmentation in Chinese cabbage ( B rassica rapa ssp. pekinensis . Euphytica, 1998, 104 ( 2 : 79 ~86 6张鲁刚 , 王 , 陈 , 刘 . 中国白菜 RAPD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植物学报 , 2000, 42 ( 5 : 485 ~489 鸣杭玲 ( 5 : 485 ~489 ( in Chinese Zhang L G, W ang M , Chen H , L iu L. Construction of RAPD s molecular genetic map of Chinese cabbage.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0, 42 7于拴仓 , 王永健 , 郑晓鹰 . 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36 ( 2 : 190 ~195 36 ( 2 : 190 ~195 ( in Chinese Yu S C, W ang Y J, Zheng X Y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a molecular genetic map of Chinese cabbage.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3, . 8张凤兰 , 赵岫云 . 用小孢子培养创建大白菜双单倍体作图群体 . 华北农学报 , 2003, 18 ( 4 : 74 ~77 turae Boreali2Sinica, 2003, 18 ( 4 : 74 ~77 ( in Chinese 9 Murry H G, Thom spon W F. Rap id isolation of weight DNA. Nucl Acids Res , 1980, 8: 4321 ~4322 . . W ang Z R. Plant allozyme analysis Beiji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6.

82 ~85, 91 ~102 ( in Chinese . Zhang F L, Zhao X Y Establishing double hap loid population with m icrospore culture for genetic mapp ing in Chinese cabbage. Acta Agricul2 .

物理图谱与遗传图谱知识总结(doc8)

遗传图谱 通过遗传重组所得到的基因在具体染色体上线性排列图称为遗传连锁图。它是通过计算连锁的遗传标志之间的重组频率,确定他们的相对距离,一般用厘摩(cM,即每次减数分裂的重组频率为1%)来表示。绘制遗传连锁图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DNA多态性技术未开发时,鉴定的连锁图很少,随着DNA多态性的开发,使得可利用的遗传标志数目迅速扩增。早期使用的多态性标志有RFLP(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80年代后出现的有STR(短串联重复序列,又称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分析和90年代发展的SNP(单个核苷酸的多态性)分析。 物理图谱 物理图谱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染色体切成片段,再根据重叠序列确定片段间连接顺序,以及遗传标志之间物理距离[碱基对(bp)或千碱基(kb)或兆碱基(Mb)]的图谱。以人类基因组物理图谱为例,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获得分布于整个基因组30 000个序列标志位点(STS,其定义是染色体定位明确且可用PCR扩增的单拷贝序列)。将获得的目的基因的cDNA克隆,进行测序,确定两端的cDNA序列,约200bp,设计合成引物,并分别利用cDNA和基因组DNA作模板扩增;比较并纯化特异带;利用STS 制备放射性探针与基因组进行原位杂交,使每隔100kb就有一个

标志;二是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每条染色体的大片段:首先是构建数百kb的YAC(酵母人工染色体),对YAC进行作图,得到重叠的YAC连续克隆系,被称为低精度物理作图,然后在几十个kb的DNA片段水平上进行,将YAC随机切割后装入粘粒的作图称为高精度物理作图. 因限制性内切酶在DNA链上的切口是以特异序列为基础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DNA,经酶切后就会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由此而构成独特的酶切图谱。因此,DNA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结构的特征之一。DNA是很大的分子,由限制酶产生的用于测序反应的DNA片段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这些片段在DNA链中所处的位置关系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故DNA物理图谱是顺序测定的基础,也可理解为指导DNA测序的蓝图。广义地说,DNA测序从物理图谱制作开始,它是测序工作的第一步。制作DNA物理图谱的方法有多种,这里选择一种常用的简便方法──标记片段的部分酶解法,来说明图谱制作原理。 用部分酶解法测定DNA物理图谱包括两个基本步骤:

第1部分 专题3 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6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主干知识 提示:①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②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③特定的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④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⑤细胞核⑥RNA⑦mRNA⑧⑨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对应学生用书第31页) 1.(2018·全国卷Ⅲ)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D[奥地利的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性状遗传规律,A项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小球藻,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成有机物中C的途径,这就是著名的卡尔文循环,B项不符合题意;英国的格里菲思和美国的艾弗里分别完成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C项不符合题意;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D项符合题意。] 2.(201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项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B项错误;HIV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C项正确;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项正确。] 3.(2017·全国卷Ⅱ)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C[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中,并在其细胞中复制和增殖,A错。T2噬菌体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在宿主细胞内,T2噬菌体以自身DNA为模板,以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含32P的脱氧核苷酸等)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因此培养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完整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检测出的每个分子标记反映的都是相应染色体座位上的遗传多态性状态。为了有效地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所提供的遗传信息,人们希望知道不同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或排列情况,也就是要构建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DNA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在原理上与传统遗传图谱的构建是一样的。其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根据遗传材料之间的DNA多态性,选择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建立具有大量DNA标记处于分离状态的分离群体或衍生系;测定作图群体中不同个体或株系的标记基因型;对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连锁分析,构建标记连锁图。至今为止,已构建了许多植物的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本章侧重介绍利用DNA标记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作图群体的建立 要构建DNA标记连锁图谱,必须建立作图群体。建立作图群体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亲本的选配、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及群体大小的确定等。 一、亲本的选配 / 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构建连锁图谱的难易程度及所建图谱的适用范围。一般应从四个方面对亲本进行选择,首先要考虑亲本间的DNA多态性。亲本之间的DNA多态性与其亲缘关系有着密切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可用地理的、形态的或同工酶多态性作为选择标准。一般而言,异交作物的多态性高,自交作物的多态性低。例如,玉米的多态性极好,一般自交系间配制的群体就可成为理想的RFLP作图群体;番茄的多态性较差,因而只能选用不同种间的后代构建作图群体;水稻的多态性居中,美国康乃尔大学实验室1988年发表的RFLP连锁图谱是以籼稻和爪哇稻之间的杂交组合为基础构建的(McCouch et al. 1988)。在作物育种实践中,育种家常将野生种的优良性状转育到栽培种中,这种亲源关系较远的杂交转育,DNA 多态性非常丰富。第二,选择亲本时应尽量选用纯度高的材料,并进一步通过自交进行纯化。第三,要考虑杂交后代的可育性。亲本间的差异过大,杂种染色体之间的配对和重组会受到抑制,导致连锁座位间的重组率偏低,并导致严重的偏分离现象,降低所建图谱的可信度和适用范围;严重的还会降低杂种后代的结实率,甚至导致不育,影响分离群体的构建。由于各种原因,仅用一对亲本的分离群体建立的遗传图谱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基因组研究和各种育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证实DNA 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 (2)理解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3)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4)能概述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及意义。 (5)掌握DNA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及其中的数量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科学家研究、实验过程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科学研究思路、遵循实验的设计原则和采用一些科学方法;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类、分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准确的归纳、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验证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几个主要实验;(2)DNA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教学难点 (1)几种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DNA 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NA 所处的位置;(3)在DNA 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出现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的关系又是活动:结合 作出它们之 样 的 ? 学的知识 的关系图 生 思 考讨 论 回答 相 应的问题 通 过 学生 课 前的 准备 , 给出 本 内容 的 考点 和 相应 知 识点 , 学 提出问题:在本章所学的内容中提及的与遗传有关的物质是哪些?它们 之间 怎 学生 所 类, 间 逐一分析讨论各考 点对应的 知识点 和,进行讨论,并回答所学遗传相关物质的种由学生分 析回答相应的练 习 巩固 (二)复习 对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内容进行简要的重温 目的:让学生在填表、看图的过程中,对大纲要求的识记、理解的内容作 进一步的回忆。复习内容: 。

基于 GBS 技术的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 QTL 定位

诺禾致源重测序 基于 GBS 技术的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 QTL 定位 BMC Genomics 首页 科技服务 医学检测 科学与技术 市场与支持 加入我们 关于我们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携手诺禾致源重测序团队, 采用 GBS 技术,对314株高世代群体(RILs)进行低深度测序,检测 SNP,开发 Bin 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 并对株型相关性状进行了定位,筛选出候选基因。 研究成果发表于2016年3月的 BMC Genomics 杂志(IF:3.986)。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株高、穗高等)与玉米产量、抗倒伏等密切相关,研究其遗传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现存的低密度遗传图谱限制了 QTL 作图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基于二代测序的 GBS 技术已成为一种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有力工具。 本文采用 GBS 技术与高世代作图群体(RILs)相结合,极大的提升了 QTL 作图的有效性以及对复杂农艺性状的研究。 研究背景 NGS项目文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取 材 测序技术测序平台 Ye478(母本)和 Qi319(父本)RILs (F11代),314株 亲本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分别为29.5X 和33.7X; 子代 GBS 测序,平均测序深度约0.07X 亲本(Illumina HiSeq 2000 PE125测序),子代(Illumina HiSeq 2500 PE125测序) 1 亲本重测序和子代 GBS 测序 Ye478(母本)和 Qi319(父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分别为29.5x 和33.7x,与参考基因组(B73RefGen_V3)进行比对后,分别获得678,819,425和803,698,828条reads,亲本间纯合且有差异的 SNP 共有3,549,088个(图1)。 子代 RILs 群体进行 GBS 测序,共获得137,699,000条 reads,平均每个个体357,376条 reads,相当于玉米基因组大小的0.07x。通过标记筛选,剩余88,268个 SNPs 可用于 bin 标记开发。 2 基于bin 标记的遗传图谱构建 以100Kb大小为间隔,若相邻的100Kb间隔在整个 RILs 群体中都没有发生重组事件,则相邻的100Kb间隔被连接成 bins,这些 bins 被当做遗传标记(markers),共开发出4,183个 bin 标记。基于这些 bin 标记构建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遗传距离总长为1,545.65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7cM,平均物理间隔0.51Mb(图2,表1)。 3 图谱质量评估 将遗传图谱与玉米参考基因组进行共线性分析,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为评估该图谱用于性状定位的效果,使用该图谱对玉米棒颜色性状(cob color)进行了 QTL 分析。在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QTL qC1,该 QTL 所在区域包含已克隆的基因 pericarp color 1(P1),LOD 值为80.78。 4 株型性状相关的Bin 标记 株型相关的三个性状:株高(PH),穗高(EH)和节间数量(IN)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以 PH 遗传力最高,为94.87%,其次为 EH 和 IN 分别是85.24%和82.33%。基于 bin map,对三个环境下的三个性状进行定位,共鉴定出35个 QTL,每个 QTL 解释表型变异2.6%~15.68%。 在三个环境中都检测到多效 QTL(pQTL10),位于标记mk4012和 mk4037间,物理距离约14.6 Mb,表明其与三个性状都相关。 5 候选基因预测 根据玉米基因注释结果,qPH10包含45个蛋白编码的基因,但是只有7个具有功能注释。其中,2个为 MYB 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GRMZM2G325907和GRMZM2G108892,可能调节株高性状,是qPH10的候选基因。 表1 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结果统计 Chr.a No.markers b Physical distance (Mb) Genetic distance (cM) Avg.distance between markers (cM) <5cM Gap Max.gap (cM) 18.483723.084.93234.103837139.463354.064.15198.732733275.547443.033.36132.232674315.654473.022.36130.242744425.268453.068.07139.712784511.544353.083.02183.961643649.249363.042.34118.671593769.27534.066.24153.571853851.1112383.050.22120.751323911.547274.079.82136.941672015 1.119 6147 3.05 6.54517 .95023 814l a t o T a Chr.,indicates chromosome b No.markers,the number of markers on chromosome 图4 三个环境下的PH性状相关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图3 玉米棒颜色性状相关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图1 亲本间多态性SNP在全基因组及外显子区域的分布 图2 玉米 bin map (横轴表示染色体编号,纵轴表示样本数;红色表示与 亲本Qi319基因型相同,蓝色表示与亲本Ye478相同;黄色:杂合基因型)

(完整版)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

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 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 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的思路:将S菌的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分别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从变异的角度看,R菌转化成S菌,属于基因重组(R菌的DNA中插入了可表达的 外源DNA) 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

2、实验过程(看书) 1)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如何标记噬菌体:用被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注意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3)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离心的目的:使上清液析出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大肠杆菌 5)对照:两组实验之间是相互对照 6)误差分析:35S标记蛋白质,搅拌不充分,会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 32P标记DNA,若保温时间太短或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 质)(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 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 核酸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DNA DNA 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 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④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 接 4、DNA的特性: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精)

园艺学报 2005, 32(2 :249~255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张立阳 1, 2张凤兰 13王美 1刘秀村 1赵岫云 1薛林宝 2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 北京 100089; 2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 扬州 225009 摘要 :以大白菜高抗 Tu MV 白心株系 912112和高感 Tu MV 桔红心株系 T12219为亲本建立的小孢子培 养 DH 系作为图谱构建群体 , 构建了包含 10个连锁群、 406个标记位点的分 子连锁图谱 , 图谱总长度 82613c M , 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 210c M , 连锁群数目和染色体数相等。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 7~111个之间 , 连锁群的长度在 2614~15611c M 的范围内 , 平均图距在 110~318c M 之间。该连锁图谱包括 246个 AF LP 标记、 135个 RAP D 标记、 11个 SSR 标记和 12个同工酶标记、 1 个 SCAR 标记和 1个形态标记。 关键词 :大白菜 ; 分子标记 ; 遗传图谱 ; DH 群体 中图分类号 :S 634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32353X (2005 022******* A L i n kage M ap Con structi on for Ch i n ese Cabbage Ba sed on AFL P, SSR, RAPD and Isozy m e M arkers Usi n g D H Popul a ti on Zhang L iyang 1, 2, Zhang Fenglan 13, W ang Mei 1, L iu Xiucun 1, Zhao Xiuyun 1, and Xue L inbao 2

分子标记种类及概述

分子标记概述 遗传标记主要有四种类型: 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分子标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他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 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 早在1923年,Sax等就提出利用微效基因与主基因的紧密连锁,对微效基因进行选择的设想。但由于形态标记数目有限,而且许多标记对育种家来说是不利性状,因而难以广泛应用。细胞标记主要依靠染色体核型和带型,数目有限。同工酶标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作为基因表达的产物,其结构上的多样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生物DNA组成上的差异和生物遗传多样性。但由于其为基因表达加工后的产物,仅是DNA 全部多态性的一部分,而且其特异性易受环境条件和发育时期的影响;此外同工酶标记的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育种需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植物遗传标记提供了一种基于DNA变异的新技术手段,即分子标记技术。 与其它标记方法相比,分子标记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直接以DNA形式出现,在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各发育时期均可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的限制,不存在表达与否的问题;数量极多,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多态性高,利用大量引物、探针可完成覆盖基因组的分析;表现为中性,即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的连锁;许多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的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能够鉴别出纯合的基因型与杂合的基因型,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有数十种,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基因组作图、基因定位、物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库构建、基因克隆等方面。 分子标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蛋白质标记包括种子贮藏蛋白和同工酶(指由一个以上基因位点编码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及等位酶(指由同一基因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狭义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 理想的分子标记必须达以下几个要求:(1) 具有高的多态性;(2) 共显性遗传,即利用分子标记可鉴别二倍体中杂合和纯合基因型;(3) 能明确辨别等位基因;(4) 遍布整个基因组;(5) 除特殊位点的标记外,要求分子标记均匀分布于整个基因组;(6) 选择中性(即无基因多效性);(7) 检测手段简单、快速(如实验程序易自动化);(8) 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尽量低廉;(9) 在实验室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便于数据交换)。但是,目前发现的任何一种分子标记均不能满足以所有要求。 分子标记种类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生物个体之间DNA序列差别并用于作图的研究始于1980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DNA标记技术已有几十种,主要有一下几大类。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向高考要高分(一) 必修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其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最不合理 的是 ... A.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B.抗生素能阻断细菌转运RNA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转运RNA的功能 C.抗生素能阻断细菌内核糖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内核糖体的功能 D.抗生素能阻断细菌线粒体的功能,而不影响人体线粒体的功能 2.以下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的西瓜无子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联会 B.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三体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呈现9→18→9的周期性变化 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HIV在宿主细胞中进行遗传信息传递时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3.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D.以上都有可能 4.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 C.图中方框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 D.图中链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 5.下列生命活动与右图模型不符合的是 A.某杂合髙茎豌豆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 B.基因型X W X w和X w Y的果蝇杂交后代产生的两种卵细胞的数量之比 C.人的胰岛素基因所含的碱基数目与胰岛素所含的氨基酸数目之比 D.通常哺乳动物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数目之比 6.用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下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重测序-产品类-GBS遗传图谱

方案设计诺禾致源最新发表GBS遗传图谱文章 123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16S/18S/ITS等扩增子测序细菌基因组 de novo 测序真菌基因组 de novo 测序微生物重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动植物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survey 全基因组 de novo 测序泛基因组测序变异检测BSA性状定位遗传图谱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群体进化Hi-C测序人类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测序目标区域测序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建库测序建库测序诺禾致源微信文章精彩阅读 >> 版权所有: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录调控测序 真核有参转录组测序 医学转录组测序 真核无参转录组测序 比较转录组与泛转录组测序 原核转录组测序 宏转录组测序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LncRNA测序 circRNA测序 small RNA测序 ChiP-seq RIP-seq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图1 亲本间多态性SNP在全基因组及外显子区域的分布 图4 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共线性分析 图2 玉米 bin map (横轴表示染色体编号,纵轴表示样本数; 红色表示与亲本Qi319基因型相同,蓝色表示与亲本Ye478相同; 黄色:杂合基因型) 图3 三个环境下的PH性状相关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GBS遗传图谱代表文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携手诺禾致源重测序团队, 采用GBS技术,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对314株高 世代群体(RILs)进行双末端PE125低深度测序(平均测序深度 0.07×),检测群体SNP,并进行遗传标记开发,亲本间多态性 SNP标记分布如右图所示(图1)。 基于该图谱,对玉米3个株型相关的性状进行了定位,并且在3个 环境中定位出了主效QTL。通过这些定位出的QTL,预测到2个候 选基因,为后续进行基因的准确鉴定奠定了基础(图3)。案例1 基于GBS技术的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株型相关性状定位 案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人员与诺禾致源重测序团队合作,采用GBS技术,对枣树F 1群体的145个个体利用Illumina HiSeq PE150平台测序,检测群体SNP,并进行遗传标记开发,构建遗传图谱。本研究共得到12个连锁群,上图标记数为2540个,遗传距离总长为1456.53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8cM。 2 基于GBS技术构建枣树F 1代高密度遗传图谱 本研究通过亲本及子代SNP基因分型,开发bin 标记,基于4183个 bin 标记构建玉米高密度遗传图谱,遗传距离总长为1545.65cM,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37cM, 平均物理距离为0.51Mb(图2)。 类 别作物类林木类作物类作物类林木类作物类作物类发表时间2016201620152015201420132013发表刊物BMC Genomics Tree Genetics & Genomes Molecular Breeding BMC Genomics G3:Gene Genomes Genetics BMC Genomics Plos Genetics IF 3.8672.1322.1083.8672.913.8676.661策 略GBS GBS GBS GBS GBS GBS GBS 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物 种 玉米[1] 枣树[2] 狼尾草[3] 木薯[4] 苹果[5] 覆盆子[6] 柳枝稷[7]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与其他几种遗传标记——形态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相比,DNA分子标记具有的优越性有:大多数分子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的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揭示来自DNA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连锁;检测手段简单、迅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有数十种,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基因组作图、基因定位、物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库构建、基因克隆等方面。 分子标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 理想的分子标记必须达以下几个要求:(1) 具有高的多态性;(2) 共显性遗传,即利用分子标记可鉴别二倍体中杂合和纯合基因型;(3) 能明确辨别等位基因;(4) 遍布整个基因组;(5) 除特殊位点的标记外,要求分子标记均匀分布于整个基因组;(6) 选择中性(即无基因多效性);(7) 检测手段简单、快速(如实验程序易自动化);(8) 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尽量低廉;(9) 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便于数据交换)。但是,目前发现的任何一种分子标记均不能满足以所有要求。

【分子标记的种类】 一、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 此类标记技术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解及凝胶电泳分离不同的生物DNA 分子,然后用经标记的特异 DNA 探针与之进行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显色技术来揭示 DNA 的多态性。 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1974年Grodzicker等创立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它是一种以DNA—DNA杂交为基础的第一代遗传标记。RFLP基本原理:利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不同生物个体的基因组DNA,得到大小不等的DNA片段,所产生的DNA数目和各个片段的长度反映了DNA分子上不同酶切位点的分布情况。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这些片段,就形成不同带,然后与克隆DNA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和放射显影,即获得反映个体特异性的RFLP图谱。它所代表的是基因组DNA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产生片段在长度上差异。由于不同个体的等位基因之间碱基的替换、重排、缺失等变化导致限制内切酶识别和酶切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基因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 RFLP的等位基因其有共显性特点。RFLP标记位点数量不受限制,通常可检测到的基因座位数为1—4个。RFLP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克隆可表现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探针较为困难;另外,实验操作较繁锁,检测周期长,成本费用也很高。自RFLP问世以来,已经在基因定位及分型、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疾病的基因诊断等研究中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遗传的分子基础的教学设计

《遗传的分子基础》的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李毅敏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科学业水平考试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中学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为此在设计本章复习课时,结合内容繁多、能力要求高度,实行“新瓶装旧酒”的形式,与学生一起温故知新,精心设计大量的学生活动,如表格比较的填写、图例的辨析、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牢记重点知识、通过习题小结计算公式等项目,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能更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适应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 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该内容在文科水平测试中也占着重要位置,对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等考点,都作II等级的要求,即需要理解这些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简单情境中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为此在复习课中将对这些知识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进行重复和对比,使学生对相关内容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必修二的所有内容,对遗传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知识繁多而零碎,所以遗忘率比较高,针对文科普通班的学生,面对水平测试的挑战,希望能通过复习,给予适当的引导,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比较、变通,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归纳、整理,亲历思考、总结的过程,使已学知识升华,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3、教学条件分析: 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黑板教学相结合。 4、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DNA分子的复制。 5、教学难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DNA分子的复制;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考情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DNA分子的复制(Ⅱ) 4.基因的概念(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2.呈现形式:文字题、曲线题、流程图题等。 3.(1)选择题:借助某种传染病考查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考生物学史、遗传学研究方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非选择题:基因的位置。 | 以图串知| (1)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完成的。(√) (3)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6)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7)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8)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9)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10)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 中,从变异类型看属于基因重组。(√) (11)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12)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13)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14)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1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烟草花叶病毒体内没有基因。(×) (16)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7)转录时,RNA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18)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19)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遗传学图谱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向太和 向太和遗传图绘制 §2.1 2.1 遗传学图与物理图遗传学图与物理图§2.2 2.2 遗传学作图的标记遗传学作图的标记§2.3 2.3 遗传学作图的方法遗传学作图的方法§2.4 2.4 人类遗传图 人类遗传图

中国测序论坛基因组学基因组学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向太和 向太和为何要绘制遗传图与物理图? 1)基因组太大,必需分散测序,然后将分散的顺序按原来位置组装,需要图谱进行指导 。2)基因组存在大量重复顺序,会干扰排序,因此要高密度基因组图。 3)遗传图和物理图各有优缺点,必须相互整合校正。

中国测序论坛基因组学基因组学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向太和 向太和?结构基因组的研究策略 结构基因组的研究策略

中国测序论坛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向太和 向太和 基因组测序的策略---由上至下(左)和由下至上的测序(右) 克隆重叠群指导的测序 重叠群(重叠群(contig): contig): contig): 指相互间存在重叠顺序的一组克隆。指相互间存在重叠顺序的一组克隆。

中国测序论坛基因组学基因组学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向太和 向太和Clone-by-clone 测序

中国测序论坛基因组学基因组学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向太和 向太和鸟枪法测序

菠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性别决定基因XY的精细定位

菠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性别决定基因X/Y的精细定位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黎科菠菜属二倍体植株(2n=12),是以绿叶为主要产品的重要蔬菜作物。菠菜是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少量植株表现为两性株,其雌雄性别受X/Y基因的控制,是研究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的一种理想材料。 目前国内外已构建的菠菜遗传图谱分子标记数量较少且不便于使用,缺乏高密度遗传图谱,且菠菜性别决定基因尚未精细定位及克隆,性别调控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利用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技术结合HighMap软件构建了菠菜高密度遗传图,并通过SRAP-BSA及super-BSA对菠菜性别决定基因X/Y进行了精细定位,借助基因注释获得了一些菠菜激素调控和开花相关的候选基因。 主要研究结果汇总如下:1、利用SLAF-seq技术结合HighMap构建了菠菜高密度遗传图。该图谱包含4080个SLAF标记,共划分为6个连锁群,总图距为 1,125.97cM,相邻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0.31cM,这是目前研究中密度最高的菠菜遗传图谱。 2、利用SRAP-BSA法对菠菜性别决定基因X/Y进行初步定位,通过雌雄基因池对1280个SRA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其中20个引物组合与性别基因紧密连锁。结合前人研究相关标记,利用含148个单株的BC1群体构建了一个15.9cM的菠菜性别区域连锁图,平均图距为0.72 cM,将性别决定基因定位在一个0.4 cM的区间内。 3、利用super-BSA法对性别决定基因X/Y进行精细定位。通过50个雌性单株和50个雄性单株测序数据混池寻找菠菜性别性状关联区域。

最新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 构建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检测出的每个分子标记反映的都是相应染色体座位上的遗传多态性状态。为了有效地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所提供的遗传信息,人们希望知道不同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或排列情况,也就是要构建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DNA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在原理上与传统遗传图谱的构建是一样的。其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根据遗传材料之间的DNA多态性,选择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建立具有大量DNA标记处于分离状态的分离群体或衍生系;测定作图群体中不同个体或株系的标记基因型;对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连锁分析,构建标记连锁图。至今为止,已构建了许多植物的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本章侧重介绍利用DNA标记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作图群体的建立 要构建DNA标记连锁图谱,必须建立作图群体。建立作图群体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亲本的选配、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及群体大小的确定等。 一、亲本的选配 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构建连锁图谱的难易程度及所建图谱的适用范围。一般应从四个方面对亲本进行选择,首先要考虑亲本间的DNA多态性。亲本之间的DNA多态性与其亲缘关系有着密切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可用地理的、形态的或同工酶多态性作为选择标准。一般而言,异交作物的多态性高,自交作物的多态性低。例如,玉米的多态性极好,一般自交系间配制的群体就可成为理想的RFLP作图群体;番茄的多态性较差,因而只能选用不同种间的后代

构建作图群体;水稻的多态性居中,美国康乃尔大学S.D.Tanksley实验室1988年发表的RFLP连锁图谱是以籼稻和爪哇稻之间的杂交组合为基础构建的(McCouch et al. 1988)。在作物育种实践中,育种家常将野生种的优良性状转育到栽培种中,这种亲源关系较远的杂交转育,DNA多态性非常丰富。第二,选择亲本时应尽量选用纯度高的材料,并进一步通过自交进行纯化。第三,要考虑杂交后代的可育性。亲本间的差异过大,杂种染色体之间的配对和重组会受到抑制,导致连锁座位间的重组率偏低,并导致严重的偏分离现象,降低所建图谱的可信度和适用范围;严重的还会降低杂种后代的结实率,甚至导致不育,影响分离群体的构建。由于各种原因,仅用一对亲本的分离群体建立的遗传图谱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基因组研究和各种育种目标的要求,应选用几个不同的亲本组合,分别进行连锁作图,以达到相互弥补的目的。第四,选配亲本时还应对亲本及其F1杂种进行细胞学鉴定。若双亲间存在相互易位,或多倍体材料(如小麦)存在单体或部分染色体缺失等问题,那末其后代就不宜用来构建连锁图谱。 二、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 根据其遗传稳定性可将分离群体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暂时性分离群体,如F2、F3、F4、BC、三交群体等,这类群体中分离单位是个体,一经自交或近交其遗传组成就会发生变化,无法永久使用。另一类称为永久性分离群体,如RI、DH群体等,这类群体中分离单位是株系,不同株系之间存在基因型的差异,而株系内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同且纯合的,是自交不分离的。这类群体可通过自交或近交繁殖后代,而不会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可以永久使用。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 1.遗传物质的发现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艾弗里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具说服力 D.可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 2.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15N() A.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 B.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DNA中 C.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D.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中 3.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4.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5.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1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 5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6.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 B.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 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7.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 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