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力弹力课件

八年级的物理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同步练习题.doc

第二节弹力 课前导学 1(.弹性与塑性)弹簧受力时会,不受力时又会,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 皮泥受力时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橡皮泥的这种性质叫做 2.(弹力)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力、力、 力. 3.(弹力产生条件)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⑴两物体必须,⑵而且发生 4.(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仪器,它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弹簧测力计钩”或“圆环” )上力的大小;它的刻度均匀是因为. .橡 力都是弹 . (“挂。 5.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必须看清它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 能。 6.(握力计原理)人们锻炼常用的握力计,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课堂精练 1.(弹性形变)如图所示,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手 轻轻捏厚玻璃瓶,我们会看到细管中的水面,从此现象可推测发生了形变,这个实 验采用的方法是. 2.(弹力产生条件)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3.(弹力大小)同学们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 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4.( 弹力方向)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 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 5.(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 C.使用前应校零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6.(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的位置 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A. N B. 4 N C. N D.无法判断 7.(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4N 和 8N B.4N 和 4N C. 4N 和 8.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A.重力、支持力0N D. 8N 和8N 在水平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 弹力 知识点总结+习题

第2节弹力 一、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1、弹性 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 有些物体,如橡皮泥、乒乓球、面团等,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形变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弹性形变 对弹性物体来说,形变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叫做弹性限度;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5、塑性形变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例1 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B. 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C. 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D. 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 答案:A 二、弹力 1、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二者缺一不可 3、弹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程度有关 ②方向: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方向相反 a.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 b.拉力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c.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③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例2 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 大象对地面的压力 C. 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 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答案:C 三、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等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时要认清量程,零点、分度值 例3 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 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 C.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程度可以从刻度盘上所标的最小数值看出来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A选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选项:弹簧测力计的准确程度是从分度值看出来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课堂练习 1、在下列现象中,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的是() A. 橡皮筋被拉长 B. 钢尺子被压弯了 C. 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 D.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答案:D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B. 弹力的方向,一定与形变方向相同 C. 只有弹簧、橡皮筋才可能发生弹性形变 D. 弹力的方向一定与引起弹性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初中弹力课件

7.3弹力弹簧测力计 一、课前复习 1、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 (2)、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玻璃瓶上插个管)。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生活实例 1、双手拉弹簧,手给弹簧的两端一个力,使弹簧发生形变,弹簧变长,根据力的作用时相互的,弹簧也在拉着手; 2、手压弹簧,手给弹簧的两端一个力,使弹簧发生形变,弹簧变短,根据力的作用时相互的,弹簧也在推着手; 3、手拉弓,手给弓弦一个力,这个力使弓弦发生形变,弓弦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弓弦同样给手一个拉力。 4、用器械把一根弹簧拉直,后便不再拉这“弹簧”,那么这“弹簧”对器械便没有了拉力。 问题:发生形变的物体给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一个力,这个力是什么力呢?这个力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三、弹力 1、定义:弹簧、橡皮筋、弓弦、气球等物体,它们在受力时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一个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2、形变分析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使它发生形变力时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弹性是有限度的: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任何有弹性的物体都是有弹性限度的。 如果使用弹簧时超过它的弹性限度,那么弹簧便不能恢复原状,也就失去了它的效用, 弹性物体:橡皮筋、气球、海绵、弹簧钢锯条、格尺、橡皮擦、皮肤等。 弹性形变:物体不受力时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消失后,物体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八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

第2节弹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钩码、硬纸板等. 【教学课时】2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用力拉橡皮筋时,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 师弹弓上橡皮筋的变化说明力可以产生什么作用效果? 生: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师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性质.学生思考、讨论: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压缩弹簧,弹簧缩短. 师日常生活中类似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很多,如弓箭、钢尺、撑竿跳高的

撑竿等.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弹性形变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 【进行新课】一、弹性和弹力 1.弹性 师请同学们就刚才看到的视频,结合观察教材P6页图7.2—1“撑竿跳高”思考,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撑竿等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师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叫做弹性. 板书:弹性: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 2.弹力 师请同学们自己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或弹簧)来感受下,体会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动手实验感受弹力(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师刚才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弹簧时,感受到钢尺、橡皮筋、弹簧对手有力的作用,即钢尺、橡皮筋、弹簧也在拉手,这表明橡皮筋、弹簧等在发生形变时产生了力,我们把这种力叫做弹力.我们用力拉弹簧、橡皮筋时,当超过了弹性范围后,弹簧被损坏(不能恢复原状)、橡皮筋被拉断,这时就不再是弹性形变.因此,我们把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板书:1.弹力: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2.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 3.塑性 师请大家捏、拉橡皮泥,并想一想,橡皮泥与橡皮筋有什么不同? 学生动手实验,并回答:橡皮泥用力捏(拉)后发生变形,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形. 师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塑性.塑性不同于弹性. 板书:塑性: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最新八年级下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练习

7.2力和弹力习题 1.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3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4N的力,测得的结果为_____N。 3、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4、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力的大小B.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用来表示它的型号 C.测量时,要尽量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6、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8.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为() A.一定等于10.0 N B.一定小于10.0 N C.一定大于10.0 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9.某弹簧测力计受力50 N时,弹簧伸长2 cm,若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1 cm,则弹簧测力计受力大小是() A.50 N B.25 N C.100 N D.0 N 10.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臂撑直,则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体重大,所以拉力大 B. 乙的手臂粗,所以拉力大 C. 丙的手臂长,所以拉力大 D. 甲、乙、丙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 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12.(1)如图11(b)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N,它的1大格表示__________N,每1小格表示 ___________N。经过调零后测量,从图中指针的位置可知它受到向下的拉力是_______N。 (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_刻线位置。若不在此处,应请老师调节后再使 用。 (3)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的力的大小 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超过这个值。 13、小李在课外探 究弹簧的长度跟外 力的变化关系,利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 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

中牟县第一中学学案(自学探究型学案)第周星期设计人:王素霞 .二节弹力 【整体构思】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预习提示】 1.测量力的工具。 2.原理。 3.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X k B 1 . c o m 1.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______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 部分是,它是利用__________这个道理制成的。 3.如图所示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牛,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牛,用这个弹簧秤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牛的力。图中弹簧秤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____牛。 4.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 7.天平、弹簧测力计、杆秤、磅秤中属于测力计的是________。 8.弹簧测力计在未使用时,指针应与________对齐,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允许________,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 被压弯的锯条 B. 被压缩的弹簧 C. 被挤压后的橡皮泥 D. 被拉弯的竹子 2.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拉力,且读数为2.5N, 则该拉力的准确值应为() A. 2.1N B. 2.5N C. 2.7N D. 2.9N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 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盘面垂直 D. 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增加一倍,它的长度增大一倍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 拉力属于弹力,支持力不属于弹力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N B. 2N C. 4N D. 8N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7.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B.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 C.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 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 关系图象. (2)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N. (3)由图象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9.一根轻质弹簧,当它在100N的拉力作用下,总长度为0.55m.当它在300N的拉力 下,总长度为0.65m,求: (1)弹簧不受拉力时自然长度为多大? (2)此弹簧弹性系数多大?(提示:F=kΔx中,k为弹性系数,Δx为弹簧伸长的长 度)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教案

第七章第2节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弹力教学课件;弹弓、钢尺、钢锯条、拉力器、弹簧、弹簧球、木板、钩码、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这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钢尺或钢锯条,在用力弯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 [生]我们平时用的橡皮用力扭时也会发生形变,松开手后又会恢复原状. [生]女同学扎辫子用的橡皮筋也是用力拉时能变长,松手后恢复原状. [生]用力按皮球时,球会凹下一个坑,松手后恢复原状. [师]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中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生]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师]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是和弹性不一样的特性呢? [生]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变形后就不能恢复原状. [生]玩泥巴时也是一样,撤去外力泥巴也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师]像橡皮泥和泥巴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有塑性的物体. 二、进行新课 1.弹力 [师]刚才同学们在弯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时,有什么感觉呢? [生]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师]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 forcc),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

人教版 八年级 第七章力 第二节 弹力 知识点汇总和练习

课时二弹力 一、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改变。 (表现为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 【注意】一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要发生形变,只是形变的明显程度不一样。比较坚硬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很微小。微小的形变可以通过光放大技术显现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原理如图: 弹性形变: 【思考】用力分别拉弹簧、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弯折铜丝;松手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 弹性:物体受到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塑性: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2. 弹性较好的物体:弹簧、橡皮筋、钢尺、气球、皮肤等; 塑性较好的物体:橡皮泥、白纸、面粉团、泥巴等。 3. 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 来的形状。 4. 弹性形变:物体形变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 塑性形变: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二、弹力: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力。 1. 弹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2. 弹力的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2)相互接触;(3)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产生的原因:受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 5. 弹力的分类: (1)压力、支持力 ①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②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 (2)绳的拉力:沿绳方向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只能是拉力); (3)弹簧的弹力:沿弹簧轴线方向并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 向(既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推力); (4)杆的弹力:随心所欲。 6. 弹力的大小: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2)原理: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弹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弹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人教版2019-2010年八年级下册物理10分钟随堂课时练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 2课时(wor

" 第七章 力 第 2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性形变及弹力 【知识要点分类练】夯实基础 知识点1弹力 1.橡皮筋、弹簧等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___________,不受力时,又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这种性质较叫做弹性;橡皮泥等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_____________,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都是________力。 2.小明用力把手压在桌面上,桌面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同时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弹力产生。 3.如图所示各种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4.在下图中,A 、B 两球直接一定有弹力的是( ) 5.下列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手握可乐瓶时对瓶的压力 B .的弹簧对手的拉力 C .磁体对大头针的吸引力 D .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 【规律方法综合练】提升能力 6.某同学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固定端对准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记录的相应实验数据如如下表: (l )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弹簧受到10N 的拉力时,其长度是__________cm ,弹簧伸长__________cm 。

(2)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出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面是晓明同学对弹力知识的一些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①篮球可以从地上弹起来是因为篮球受到了弹力的作用 ②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弹力 ③拉力不不属于弹力 ④在气球不被压破的情况下气球被手压得越扁,手所受的弹力越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这一关系的是() 9.一根竖直悬挂的弹簧长为10 cm,下端受大小为4 N、竖直向下的拉力后,弹簧长度为12 cm。 弹性限度内,当弹簧的长度为15 cm时.弹簧下端所受拉力为_________N;当弹簧下端受到的拉力为8 N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cm。 10.在下图中画出被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第2课时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知识要点分类练】夯实基础 知识点1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N,此时的示数为__________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 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自主探究型导学案

第二节弹力 【整体构思】 1.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 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预习提示】 1. 测量力的工具。 2.原理。 3.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 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_______ 的大小来测量力。 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 。用符号_________ 表示。b5E2RGbCAP 2. 测量 __________ 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 部分是___________ ,它是利用___________ 这个道理制成的。 3. 如图所示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牛,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 牛,用这个弹簧秤不能测量超过 _______ 牛的力。图中弹簧秤对物体A的拉力为 _______ 牛。plEanqFDPw 4. 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 _________ 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____ 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 __________ 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DXDiTa9E3d 5.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______________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是指物体运动______ 的改变或运动 ________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______ 。RTCrpUDGiT 6.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_________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_ ,受力物体是 _____ 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___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 ,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5PCzVD7HxA 7. 天平、弹簧测力计、杆秤、磅秤中属于测力计的是____________ 。 8. 弹簧测力计在未使用时,指针应与____________ 对齐,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允许___________ ,测量后应观察 ________ 。 jLBHrnAILg 二、目标定向 学生比赛:用力拉橡皮筋,将橡皮弹出去。看谁弹得远。 力有大有小,有的力大如牛,有的小的鼠。要想知道力头多大?就要使用一种测量力的工具?也就是要好 好学习离得测量。XHAQX74J0X 三、学生自学 1.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阅读课文有关弹簧测力计的内容请回答: (1) 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 只有一根弹簧能否测出手拉力大小的确切值?想一想,要测出力的大小还需要什么?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2)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什么?若指针不是指在零位置怎么办? (3) 在称量时应注意什么?

7.2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同步练习题(最新整理)

第二节弹力 课前导学 1.(弹性与塑性)弹簧受力时会,不受力时又会,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橡皮泥受力时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橡皮泥的这种性质叫做. 2.(弹力)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力、力、力都是弹力. 3.(弹力产生条件)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⑴两物体必须,⑵而且发生. 4.(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仪器,它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弹簧测力计 (“挂钩”或“圆环”)上力的大小;它的刻度均匀是因为。 5.(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必须看清它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 6.(握力计原理)人们锻炼常用的握力计,它是根据原理制成 的.课堂精练 1.(弹性形变)如图所示,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手轻轻 捏厚玻璃瓶,我们会看到细管中的水面,从此现象可推测发生了形变,这个实验采 用的方法是. 2. (弹力产生条件)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3.(弹力大小)同学们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4.(弹力方向)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 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 D. 5.(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C.使用 前应校零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6.(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 0.2N 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4.2 N B.4 N C.3.8 N D.无法判断 7.(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4N 和8N B.4N 和4N C.4N 和0N D.8N 和8N 8.(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 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第七章力 第二节弹力 【整体构思】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预习提示】 1.测量力的工具。 2.原理。 3.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______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 部分是,它是利用__________这个道理制成的。 3.如图所示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牛,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牛,用这个弹簧秤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牛的力。图中弹簧秤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____牛。 4.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 7.天平、弹簧测力计、杆秤、磅秤中属于测力计的是________。 8.弹簧测力计在未使用时,指针应与________对齐,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允许________,测量后应观察________。 二、目标定向 学生比赛:用力拉橡皮筋,将橡皮弹出去。看谁弹得远。 力有大有小,有的力大如牛,有的小的鼠。要想知道力头多大?就要使用一种测量力的工具?也就是要好好学习离得测量。 三、学生自学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阅读课文有关弹簧测力 计的内容请回答: (1)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只有一根弹簧能否测出手拉力大小的确切值?想一想,要测出力的大小还需要什么?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