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东城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德州东城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一、初中七、八、九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90节,每节课45

分钟。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两门课程每周开一课时,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三、专题教育课时安排:

健康教育(含科学营养、食品卫生、心理健康、禁毒控烟、预防艾滋病、预防血吸虫病、青春期教育等)纳入地方课程“生命与健康常识”的课堂教学中,每周0.5课时。其中“科学营养”教育每学年2课时;“食品卫生”教育每学年2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每学年6课时;“禁毒控烟”教育每学年4 课时;“预防艾滋病、预防血吸虫病”教育每学年2课时:

“青春期教育”教育每学年2课时。安全教育(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纳入地方课程中开课每周2课时。

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经典诵读等纳入学校课程中开课。其中“法制教育”每学年6课时;“国防教育”每学年4课时;“经典诵读”每学年6课时。

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其它未说明的专题教育由学校在学校课程内自行调节安排。

四、作息时间:

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活动时间),不超过

8小时。上课时间不早于8:00 ,下午离校时间不得早于 16:00、不迟于17:30 o寄宿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迟于 21:00 o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5篇)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5篇)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1】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规范体育教学,活跃学生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健康水平,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体育教学工作 1、进一步完善体育课“三选”改革方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 2、根据学生选项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及课时计划。 3、互相听课,每人不得少于2次,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4、本学期组织4—5次教研活动,重点研究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提高青年老师的业务水平。 二、群体与竞赛工作 1、指导学生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社团工作。 2、配合各系部开展好各项学生体育活动。 3、举办学生篮球比赛。 4、完成级学生体质测试及上报工作。 三、科研及业务自修 1、向俊、张虎、黄海圣每人完成传统保健体育的两项自学任务,并指导社团开展活动。

2、青年教师郭晶晶的带教工作,由汪长芳老师完成。 3、起动“__”规划教材的申报与编写工作。 4、本学期内完成三到四篇有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 四、职工活动 协助工会组织的教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使全体教职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心校教研室体育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体育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教课研的研究和发展,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分析,牢固树立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与时俱进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在认真总结上学期我校开展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全面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实际情况,对参与课程标准实验的任课教师加强课程理念、教材与教法的培训。推广课改成功的经验和可行的做法。 2、结合我校‘小学传统体育与创新体育的对比研究’的实施方案,作好准备阶段小结工作,逐步转入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在实施中要积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我校实施课改要求,积极开展尝试、研究、探讨,从而来促进和完善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学期末进行实验情况阶段性交流,小结、与汇总。

202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202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原创版) 目录 1.2023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概述 2.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3.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4.课程设置的特点及意义 正文 一、2023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概述 2023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程安排和课时分配提出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旨在规范和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1.小学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2.英语课程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 3.科学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科学需统筹科学和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要重视开展实验教学。 三、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1.初中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2.外语课程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3.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七至九年级每周安排 2 课时,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培养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并熟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擅长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四、课程设置的特点及意义 1.课时安排灵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和每节课的具体时长。 2.强调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4.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

队列队形练习学习横队方向变换,纵队方向变换-山东省德州市东城中学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德州经济开发区中小学目标教学课时教案 主备人:时间:年月日 学校来源学§科§网Z §X§X§K] 东城中学年级七年级学科体育与健康授课人班级班时间月日课题学习横队方向变换,纵队方向变换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8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学生合作竞争意识、自信 心、集体荣誉感增强。 2、增强学生的弹跳能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来源:Z_xx_https://www.360docs.net/doc/4819222873.html,] 3、让学生既能用心去理解,又能通过锻炼去提高。培养刻苦锻炼的品质。 重 点 行进间左右转法 难 点来源学+科+网 学习横队方向变换,纵队方向变换。 方法手段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努力达标、教师巡视友情提示指导引导法,探究法、指导法、比赛法、评价法等。 场 地 器 材 挂图一副、篮球场地一块 教 学 反 思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819222873.html,] 达 标题完成学习横队方向变换,纵队方向变换。 教学过程 课 序 课的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准 备 部 分 一、 常规 二、 队列 练习 三、 准本 部分 一、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 场地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 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 要求,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队形: 口令指挥,三面转法,齐步走, 跑步走。 三、徒手操: ①头部运动②扩胸运动 ③腰部运动④正压腿 ⑤侧压腿⑥活动手腕脚踝 一、1、学生将器材拿至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 数。队形:四列横队。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明确要 求。 二、学生四列横队或行进间按教 师口令练习。 三、1、成四列横队体操队行, 听口令跟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求:动作协调有节奏。 10分 基 本 部 分 要 领 讲 解 一、 齐步向后转 动作重点:行进间左右转法 口令:向后转——走 动作要领: 听到口令后,左脚向右脚前迈 出约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 以两脚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 度,出左脚按原小法向新体制 方向前进(如图二)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模仿练习。 2、教师讲明练习要求。 3、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 4、分队练习 5、教学比赛, 三、要求: 1、认真听讲、看示范、积 极模仿练习,注意安全。 2、动令之后,两拍转完, 节奏不变,不能停顿。 四、教师指导: 15分

中小学作息时间及课节安排

昌图县小学作息时间表 晨检:7:40——7:50 第一节:8:00——8:40 第二节:8:50——9:30 眼操:9:30——9:35 大课间:9:40——10:10 第三节:10:10——10:50 第四节:11:00——11:40 午休:11:40——13:20 第五节:13:20——14:00 眼操:14:00——14:05 大课间:14:10——14:40 第六节:14:40——15:20

昌图县小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昌图县中学作息时间表 晨检:7:40——7:50 第一节:7:50——8:30 第二节:8:40——9:20 眼操:9:20——9:25 大课间:9:35——10:05 第三节:10:05——10:45 第四节:10:55——11:35 午休:11:35——13:00 午检:13:00——13:10 第五节:13:10——13:50 第六节:14:00——14:40 眼操:14:40——14:45 大课间:14:55——15:25 第七节:15:25——16:05 注:按教学计划,七~九年级每周34节课。每节课均按40分钟安排。

昌图县初中课程设置一览表 注:1. 根据课程计划,七~九年级每周34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7~9年级每周两节,其中一节安排班团(队)会,另外一节安排民族常识课。民族常识课每学

期6节。剩余的课时安排其他地方课和校本课内容,也可以搞专题讲座。 2. 健康教育课每学期8课时,在体育与健康课时中体现。基本内容体现:(1)健 康行为与生活方式(2)疾病预防(3)心理健康(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5)安全应急与避险等。(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也可有一定灵活性,如遇在下雨、下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附件1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 一、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区县)课程与校本课程。 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国防和民防教育、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等内容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课程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

节、运动会、远足等)。 (二)每周活动总量 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每课时40—45分钟。 2.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3.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周课时总量内自主安排。 (三)课程设置表 课程设置表分表一和表二。表一适用于小学阶段六年、初中阶段三年的学校;表二适用于小学阶段五年、初中阶段四年的学校。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一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二

三、课程设置说明 (一)综合性课程的选择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为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小学阶段的科学均为必修课程。历史与社会、初中阶段的科学、艺术为选择性课程。学校可以在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及分科的历史、地理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科学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艺术及分科的音乐、美术之间选择。 2.如选学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内容。如选学历史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则应参照地理课程标准增加学习自然地理内容。 3.历史与社会的周课时为3课时。历史两个年级的周课时分别为3课时和2课时。地理的周课时为2课时。初中三个年级的科学周课时分别为4课时、4课时和5课时。物理两个年级的周课时分别为2课时和3课时。化学的周课时为3课时。生物两个年级的周课时分别为3课时和2课时。艺术的周课时为音乐、美术周课时之和。 (二)写字教学 为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关于加强写字教学的精神,一、二年级的语文课要把写好硬笔字作为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在三至六年级(五四分段为三至五年级)的地方课程中安排毛笔字教学,每周一课时。 (三)外语课 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外国语学校和其他有条件

余杭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余杭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修订稿) 周课时年级课程小学一二三四五六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2 2 思想品德 2 2 2 语文 9 9 7 7 6 6 5 5 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英语 3 3 3 3 4 4 4 体育 4 4 3 3 3 3 体育与健康 3 3 3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科学 2 2 3 3 4 4 4 历史与社会 3 3 3 信息技术 1 1 1 1 2 2 2 劳动与技术 1 1 1 1 1 1 1 综合实践活动 3 3 3 3 2 3 3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2 2 周课时总数 26 26 30 30 30 30 33 33 33 注:依据浙教基〔2007〕120号文件,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开设4节;为确保没有体育课的教学日下午课后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初中7-9年级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周课时调减1课时,周课时总数由原来的34课时减至33课时。 《余杭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课参照表》 日课表 ××中学初二(×)班 课程星期 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第一节语文①数学②英语③科学③语文⑤ 第二节科学①语文②科学②历史与社会数学④ 第三节英语①体育与健康地校课程数学③英语④ 第四节数学①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语文④音乐 第五节思想品德信息技术美术劳动技术科学④ 第六节历史与社会英语②语文③信息技术社会实践 第七节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体育与健康 日课表 ××小学四年级(×)班 课程星期 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第一节语文①英语①科学语文⑥英语③ 第二节数学①数学②语文④音乐数学④ 第三节体育①语文③语文⑤体育③语文⑦ 第四节品德与社会音乐英语②数学③美术

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

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课活动,学校制定了一套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 体育课课时安排方案如下: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课时安排: 1. 每周体育课时: - 小学阶段:每周两节体育课(每节课为40分钟)。 - 中学阶段:每周三节体育课(每节课为45分钟)。 2. 体育课内容安排: - 小学阶段: (1)一、二年级: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如跳绳、拔河、 追逐游戏等。 (2)三、四年级: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基本的 体育器械和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3)五、六年级:继续开展游戏活动的同时,逐渐加大对 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如田径、游泳、羽毛球等。

- 中学阶段: (1)初中阶段:加强对体育项目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比赛活动。 (2)高中阶段:继续加强对体育项目的系统学习和训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活动。 3. 跨课程融合: 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一些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比如,在历史课上学习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历程,或在数学课上学习体育比赛的计分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的课时安排方案,我们可以确保学生在学校的每个学期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课活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学校也会不断改进体育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培养他们全面的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广州市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按照国家统一的教育大纲进行, 分为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下面将介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 及课时安排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广州市小学共设有8个年级,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劳技、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等学科。以下是具体的课程安排及课时安排: 1.语文:每周7节课,包括语文、阅读、写作、品德与生活等内容。 2.数学:每周5节课,包括数与式、量与度、图形与几何、数据 与概率等内容。 3.英语:每周4节课,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培养。 4.科学:每周3节课,包括自然与生活、动植物、物质与能量等 内容。

5.体育:每周3节课,包括体育锻炼、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等。 6.音乐:每周2节课,包括音乐知识、音乐鉴赏和音乐表演等。 7.美术:每周2节课,包括美术基础、美术技能和美术鉴赏等。 8.劳技:每周1节课,包括手工、实验、农艺和劳动等。 9.道德与法治:每周1节课,包括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等。 10.信息技术:每周1节课,包括电脑基础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应用等。 二、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广州市初中共设有3个年级,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以下是具体的课程安排及课时安排: 1.语文:每周4节课,包括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表达等内容。

2.数学:每周4节课,包括数与代数、图与几何、函数与方程、 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3.英语:每周5节课,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培养。 4.物理:每周2节课,包括物理基础、力学、光学、电学等内容。 5.化学:每周2节课,包括化学基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 反应与能量等内容。 6.生物:每周2节课,包括生物基础、植物与动物、人体与健康 等内容。 7.政治:每周2节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内容。 8.历史:每周2节课,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历史事件与变革等内容。 9.地理:每周2节课,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人口与 资源等内容。 10.体育:每周2节课,包括体育锻炼、技能训练和竞技活动等。

2-5)东城中学加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说明报告

2-5) 东城中学加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 说明报告 一、统筹安排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德州市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学校为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工作进行说明。 二、工作开展 1.我校于4月23日开展了第二届艺术节暨“学道阅读”展示会。语文教研组组长李爱荣老师和16位语文教师组织开展本次活动,初一初二分别有28名、20名学生参加,共48人。记分员由6名青年教师组成。经过激烈角逐,比赛选出了24位获奖选手。 2.4月以来,我校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举办“东城中学建党100周年书画展”,美术老师负责统筹工作,全校30位班主任参与此项工作的布置。活动项目有绘画、书法、手工剪纸。各班提交的书画作品数量为20幅,全校共提交600幅。最

后展出数量为50幅,分别为一等奖10幅、二等奖15幅、三等奖25幅。 3.2021年4月15号,东城中学开展了校运动会,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它不仅是一场竞技项目比赛,还能充分展现体育魅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新的体育理念相融合,增强学生的体质,教职工94人参与指导及保障学生的安全工作,1521名学生参加运动会。 4.为把鼓子秧歌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光大,进而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2021年5月,德州东城中学结合学校自身地域优势,请鼓子秧歌艺术团成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鼓子秧歌训练。学校先后投资5万元购置了秧歌服装、伞鼓、乐器等活动道具,并编排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秧歌节目《炫舞盛世》,把鼓子秧歌打造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七年级每班8名男生参加,2名女生参加。 5.为提升足球运动的技能,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拓展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2021年6月7日,德州东城中学七年级足球班级联赛在学校操场拉开帷幕。14个代表队分时段进行精彩对决,追逐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每个班5名男生,2名女生参加,初一年级共70名运动员参赛,最后分出冠军、亚军、季军。 6.2021年上半年,学校设置书法课程,以语文古诗和写

实验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作息时间表

实验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作息时间表 初中课程设置方案 一、文件规定课程 1•综合实践课程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学期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可集中或分散安排) 研究性学习每周1课时(可融入学科课程进行实施) 信息技术教育可在7-8年级单独设课,每周1课时 2.地方与学校课程 少先队活动7-8年级每周1课时(班会课) 安全教育课程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其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放假前一周各安排1课时(保卫科负责升旗及闭学式上安排),其余课时安排在晨会、班会课(由德育处布置,包括讲座)及思品课渗透。 书法、阅读每周各1课时(可以语文课为主安排) 初二年要开设《XX地理》等地方课程,每学年10-12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发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领域的校本课程 3.自习课 初一、初三各每周1课时自习课 二、XX市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三、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设置 注:书法仍然在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进行,阅读在语文课中进行,由语文教师提供材料。 以上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山教科室管理,并负责材料的收集;信息技术课程由教务处管理,并负责材料的收集。 四、文件规定的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计划 1•初一年、初二年少先队活动主题由德育处定(每周1课时),班主任组织活动并提供活动方案,材料由德育处收集。 2.安全教育每学年12课时内容主题由保卫科定。其中,两学期开学笫1周,闭学式共4次,学期中2次利用班会课召开全校安全教育讲座,学年共4次,以上8次课程内容均由保卫科负责组织并准备材料。剩余4次内容(每学期2次),主题山保卫科定,初中政治教师负责在学科课时内授课并提供教案。本项材料山保卫科收集。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学期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可集中或分散安排),本项山德育处策划实施,材料山德育处收集。初一年,军训一周,春季秋季社会实践各一天,学期初报到、学期结束组织劳动体验。初二年、初三年,军训一周,春季秋季社会实践各一天,学期初报到、学期结束组织劳动体验。

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各普高、义务段学校: 请认真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的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做好教学进度安排,严格控制周课时数,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严格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安排课时,尤其要开好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余姚市教育局 2009年9月 浙江省级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年级 九年课周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时总计 课程 品德与生活 2 2 / / / / / / / 品德与社会 / / 2 2 2 2 / / / 626 思想品德 / / / / / / 2 2 2 语文 9 9 7 7 6 6 5 5 5 205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1357 外语 / / 3 3 3 3 4 4 4 832 体育 4 4 3 3 3 3 / / / 课 939 体育与健康 / / / / / / 3 3 3 程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门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类 科学 / / 2 2 3 3 4 4 4 762 历史与社会 / / / / / / 3 3 3 309 信息技术 / / 1 1 1 1 2 2 2 346

综合实践 / / 活动 4 4 4 4 3 4 4 1135 地方课程与2 2 学校课程 周课时总数 26 26 30 30 30 30 33 33 33 271 学年总课时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55 1155 1087 9417 《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课程的周课时安排建议 年级 周课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课程门类 宁波地方课程 1 1 1 1 1 1 / / / 余姚地方课程 / / 1 1 1 1 1 1 1 学校课程 1 1 1 1 1 1 1 1 1 劳动与技术教育 / / / / / / 1 1 1 研究性学习或社区服务 / / 1 1 1 1 / 1 1 或社会实践 周课时总数 2 2 4 4 4 4 3 4 4 附件2 调整后的普通高中教学进度安排 (从2009级起实施) 必修与选修?A 模块科目选修?B 高一高二高三 总数 语文 7 4 2 1 英语 6 3 3 数学 7 4 2 1 原则上在必 修模块教学结束后思想政治 5 2 2 1

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一、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全市中小学全部实行5天授课制。小学每天6课时,上午4节,下午2节,周学科课时数为30节,除此之外每天下午第二节后可增加一节活动课。每周5节活动课可安排班队(团)活动1节,科技文体活动4节。班队(团)活动一般安排在周一或周五,各班可组织班会或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可以搞科技、文艺、体育等课外活动,或学校传统活动。小学安排语文课表时,可考虑周三到周五的下午连续安排两节语文课,用于作文教学,课表中标志"语文",也可标志"作文",需要进行作文教学时,进行作文教学,不上作文时,可进行语文其他教学。为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可适当专门开设写字课。 初中每天7课时,上午4节,下午3节,周学科课时数为35节。除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外,每周保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开2节,富余课时适当安排班、团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初中各年级在安排语文课表时,可在下午的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机动课时(作文课一般安排在周3以后),便于作文教学,课表中可标志作文,也可在上一节标志语文,下一节自习。 二、部分课程设置说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必开设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种。3--9年级加强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加强指导,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校很据实际,机动安排,保证每学期一周,不在课表显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每周可安排一至二节。书法是国家课程,3—6年级为必修课,每周一节,初中阶段是选修课。 地方课程是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民族教育等省教育厅要求开设的课程,学校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地域风土人情、文化特色、优良传统、物产资源等特色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的学校课程资源。1-6年级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一节(3—4年级有富余课时可多安排一节地方课程),初中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安排2节。 三、中小学各年级课程设置及具体课时安排 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3节,语文8节,数学4节,科学1节,体育5节,音乐2节,美术2节,地方课程1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2节,科学2节,语文7节,数学4节,外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信息技术1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1节。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2节,语文7节,数学4节,科学2节,外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信息技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按照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威海市教育局制定了《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规定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门类和各门课程的课时数量。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设置课程门类,安排课比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2、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应比例适当,课程门类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同一门课程不同年级的课时数量应相对均衡。 3、综合性原则 小学阶段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五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科学课。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4、连续性原则 课程方案的制定考虑九年一贯“五四”分段学制的特点,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不同课程的课时比例安排以原课程计划为参照,在不妨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不违背课程设置原则的前提下,保持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山西省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朔州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按照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规定了我校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开设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的课时数量。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 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 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 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 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安排相应的课时。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 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2、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应比例适当,课程内容应由低年级到高 年级逐渐增加,同一课程内容不同年级的课时数量应相对 均衡。 3、综合性原则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等。 4、连续性原则 课程方案的制定,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不同课程的课时比例安排以原课程计划为参照,在不妨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实施,不违背课程设置原则的前提下,保持教育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课程设置 教育课程设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