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控制

二氧化氯消毒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控制
二氧化氯消毒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控制

二氧化氯消毒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摘要:主要介绍了二氧化氯消毒的机理,阐述了消毒工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消毒副产物产生的方法。

关键词:自来水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机理消毒副产物

当前,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消毒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比氯气更优越,其特点为:消毒效果好而且具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消毒效果不受氨的影响;在广泛的 ph 值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尤其在碱性环境下杀菌效果不受影响;对病毒具有强力的杀灭作用;不会形成致癌物;具有强氧化能力,能脱色、助凝、除氰、除酚、除臭等。因此,二氧化氯在国外水厂的应用已经普遍,国内对它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本文主要介绍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及其副产物的形成和控制。

1 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

1.1 二氧化氯的性质

二氧化氯是由汉费莱·戴维先生于1811年发现的,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始于 1944年,当时美国 niagara falls 水厂为控制水中由于藻类繁殖与酚污染所产生的气体,率先使用二氧化氯获得成功。二氧化氯分子式为clo2,常温下为橙黄色气体,带有一种辛辣气味,熔点-59.5℃、沸点9.9℃,当压力为 98.56 kpa时,易溶于水,但不和水起化学反应,在水中极易挥发,其水溶液呈黄绿色,敞开存放时能被光分解,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10%或水中浓度大于30%时具有爆炸性,因此不宜贮存,必须在现场边生产边使用;在密

二氧化氯消毒剂doc

影响消毒作用因素 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中的二氧化氯以亚氯酸盐的形式存在,经用活化剂活化后,才能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二氧化氯。杀菌能力与纯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相似。二氧化氯消毒剂释放的速度与酸碱度有一定关系,酸性条件下迅速释放,pH值>5.0时二氧化氯消毒剂释放速度减慢,活化不完全,杀菌作用较弱。

二氧化氯消毒剂随浓度的增加,杀菌作用加强,用500ppm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杀灭白色念珠菌,作用1min,杀灭率达100%;而用250ppm时,作用10min,才能达到99.99%。 随温度的升高,杀菌作用加强。用0.8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杀灭99%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当温度为5℃时,需要6.8min,当温度为15℃时,需要1.7min ,当温度为25℃时,需要1.5min。 有机物对二氧化氯消毒剂灭菌效果有明显影响,在试验用的菌液内加入2%酵母,再用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灭菌试验,结果,100min只能杀灭大肠杆菌的99.99%,而不加酵母者,仅作用5min即可将其全部杀灭。 杀菌消毒去异味,二氧化氯独一无二。 你们稍微再注意一下熏蒸的时候布点,一定要充分考虑空间,分散布点效果可能比较好。熏蒸时间多长?这个你没提到。这个也很关键。另外用二氧化氯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些柠檬酸效果更好(10:1)。注意车间湿度的控制。和空气净化。熏蒸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一些“死角”熏蒸前,最好是将能搬动的一些东西清除到外面,让空间有被充分消毒。 我把我编制的一个车间消毒的作业指导书给你参考下。因为我也在学习中能力有限,所以只能说是参考。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方案。大家相互学习。 生产车间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对生产车间的空间、地面、墙壁进行消毒,消除霉菌等微生物的危害。 2、职责: 2.1 车间主任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贯彻 2.2 车间带班、班组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 质检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生产车间的空间、地面、墙壁消毒工作。 4、内容 4.1 清除车间内除不易搬动的机台、设备以外的物品 4.2 用清扫工具把车间内打扫干净 4.3 计算好生产车间的空间容积和所需要二氧化氯的用量。 4.4 A熏蒸法:将2000mg/L浓度的二氧化氯倒入敞口容器中,按0.2kg/100m2的量进行布点,关闭门窗,连续熏蒸2-4小时。熏蒸完

二氧化氯消毒液介绍

香港总公司:香港芯源科技有限公司 大陆分公司:广州芯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芯图官网:..www coregramtech com 电话:+86 20 83235417862083235493 传真:+ 通过采用二氧化氯康洁消毒液清洗处理后的禽畜海产肉类,能完全阻止腐败菌的附着,并可抑制这类细菌在肉类基质上生长繁殖,且不与脂肪酸反应,从而有效地延长保鲜时间,而且可保持食物的鲜味及外观,不会影响到食物品质 康洁液超强的杀菌能力,可快速杀灭肉类海产表面大肠杆菌等各种病毒微生物,委托对药液检验干燥后的洁康液余氯量为[],证明洁康液内含有物干燥后除对人体无害的氯SGS ND 离子(ˉ)外,不残留任何对人体有害的余氯(),证明洁康液为纯正的[二氧化氯]。 CL CL 快速杀菌效果委托对洁康液杀菌力测试 SGS 经过秒直接接触可将.×细菌全面杀灭。 3020105搭配空气气雾机室内细菌数在分钟后降为/306CFU 100L

康洁消毒液简介 二氧化氯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有优势的消毒杀菌技术,其无致病性,高效率等特点使得二氧化氯逐步取代其他消毒剂。但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二氧化氯皆是由化学法制成,导致气体不纯净(混有其他气体杂质),不稳定,不能接触人体, 芯源安全食品级二氧化氯技术是利用海盐,模仿大自然电解机制,稳定且大量产生ClO 气体再以特殊方法溶于水中,制造出天然无毒环保,使用安全简便,2 完全自然分解不残留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康洁液,化学成分包括水和纯净二氧化氯,不含其他化学稳定剂。 广谱高效性:杀灭各种病毒细菌; 作用秒,灭菌.% 309999安全性:不添加任何化学稳定剂,无毒无腐蚀, 对人体不造成伤害 使用方便性:溶液稳定性高; 方便储存运输; 不需任何活化程序 一、蔬果类杀菌保鲜 蔬果杀菌保鲜:原理: 果蔬在储运器件腐败的原因是由于果蔬中蛋白质等的代谢作用,蛋氨酸被氧化分解为乙烯和二氧化碳等,造成果蔬成熟和衰老。 二氧化氯能阻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且能破坏已形成的乙烯,延缓果蔬的衰老和腐败。 康洁液超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腐败菌的生成,且不与脂肪酸反应,从而有效地延长保鲜时间,而且可保持食物的鲜味及外观,不会影响到食物品质。农药祛除 原理: 二氧化氯性质溶水溶油性特别好,遇水迅速分解,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活化有机污染物芳环上的不活泼氢,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自由基,并作为进一步氧化的诱R 发基团。 自由基还能通过羟基取代反应,将芳烴环上的-、-等基团取代下来,SO3H NO2生成稳定性较差的羟基取代中间体,这些中间体易于发生开环反应,直至完全降解生成无机物。 二氧化氯与甲胺磷反应: ++→-(甲胺磷)+=()-+++CLO22H2O H COOH O POH NH2SCH3HCL 2O2H2二氧化氯与福尔马林溶液(主要成分为甲醛)残留反应:+(甲醛)=++4CLO25HCHO 5CO24HCL 3H2O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通过二氧化氯康洁消毒液处理的新鲜蔬果,保鲜时间可有效延长。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氧化氯消毒技术与设备配置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氧化氯消毒技术与设备配置The disinfe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equipments of C2lO in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魏炎光(漳州净化水管理处漳州363000) 摘要:根据二氧化氯(ClO 2)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技术特点,利用ClO2 消毒设备系统配置实例,讨论 如何选配CI02发生器及其配套设备和控制系统,分析亚氯酸钠(N a CI02)或氯酸钠(N a CI03)与盐酸(HCI)反 应的两种化学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二氧化氯、消毒、设备配置 Abstract: Basing on the technoIogic characteristic of CI02 and making use of an exampIe of systemic configuration of CI02 disinfection equipments, discussing on how to purchase and configure the CI02 producing impIement systems and its controIIing system for a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Iant. AnaI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the shortages of both chemicaI reaction method of N a CI02+HCI & N a CI03+HCI and their appIication ranges. Key words: urban sewage treatment, CI02, disinfection technoIogy, equipments configuration 1.二氧化氯(CI02)在污水处理中的技术特点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放标准》,即出水粪大肠菌群小于104个/I。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出水消毒工艺主要是液氯消毒,CI02和紫外C消毒工艺正在推广之中。实验表明CI02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以下特 点:①强氧化性和广谱杀菌消毒效果。不生成三氯甲烷(THM类等有毒副产物,具有后续氧化和杀灭作用,有效PH值范围3-9 ;②脱色和除臭作用;③微絮凝作用。且对 水中Fe2+、M n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见CI02是现代城市污水处理厂较为理想的消毒剂。 2.CIO2发生装置的工艺技术 2.1亚氯酸钠(N a CI02)或氯酸钠(N a CI03)与盐酸(HCI)化学法的CIO2发生器 CI02 有爆炸性,必须现场制备立即使用。市场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成本较适合城市污水处 理厂投入使用的CI02 发生器主要有用N a CI02+HCI 和N a CI03+HCI 为原料的两种化学法。它们的工作原理为:①5N a CIO2+4HCI —4CIO2+5N a CI+2H2O ②正反应:NaCIO3+2HCI —CIO2+1/2Cl2+NaCI+ H2O 副反应:NaCI03+6HCI—3CI2+2NaCI+ 3H20 采用NaCI02为原料的称为高纯CI02发生器;NaCI03法称为复合型CI02发生器。对于复合型发生器来讲,根据CIO2 发生器反应室压力不同,可分为正压式和负压式两种。正压式不设反应物加热系统,可直接对带压(<0.7MP)水体进行投加。负压式设反应物加热系统,并利用动力水产生 负压投加。前者认为通过提高反应物的接触时间,可以提高原料转化率和CI02得率,并通过气体 防聚集技术,避免CI02和CI2 (氯气)因浓度过高而爆炸。后者认为适当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 CI02 和CI2 的

GB26366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GB26366-2010 发布日期:2011-7-19 12:25:19 新闻设置:【大中小】信息来源:二氧化氯专业 网浏览次数: 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for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ant 2011-01-14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卫生监测检验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聚源科技有限公司、定州市荣鼎水环境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绿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市绿洁环保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负责起草人:黄新宇、孙守红、朱子犁、方赤光、王岙、葛洪、贺启环。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曾宇平、张田、李抒春、宋红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检验方法、包装和规格、使用说明书和标签、贮存和运输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以亚氯酸钠或氯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能够产生二氧化氯的消毒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20 工业用合成盐酸 GB/T 534 工业硫酸(优等品以上) GB/T 1294 化学试剂 L(+)-酒石酸 GB/T 1618 工业氯酸钠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269 柠檬酸 GB 9985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GB/T 20783-2006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 HG3250 工业亚氯酸钠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2005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二氧化氯性质介绍

二氧化氯性质介绍 根据浓度的不同,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分子量67.45,具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气体,760mmHg时沸点11℃,熔点-59℃,比重为3.09g/L。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便有爆炸性,但在水溶液却是十分安全的。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20℃、10kpa分压时达8.3g/L,在水中溶解成黄色的溶液。与氯气不同,它在水中不水解,也不聚合,在PH2-9范围内以一种溶解的气体存在,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二氧化氯无法压缩后用钢瓶或容器储运,所以必须在使用时就地生产. 二氧化氯(ClO 2 )中含氯52.6%,Cl-1→CL+4的氧化过程中有5个电子转移,故其 当量有效氯为52.6%×5=263%,这表明ClO 2氧化能力是Cl 2 的2.5倍左右。ClO 2 与Cl 2 很大的不同是ClO 2 是一种强氧化剂,而不是氯化剂,不产生氯代反应。因此,二氧化氯与酚反应不产异味很大的氯苯酚,二氧化氯与腐殖质及有机物反应几乎不产生发散性有机卤化物(TOX),不生成并抑制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三卤甲烷(THM),二氧化氯不与氨及氨基化合反应。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它能有效破坏水体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如苯并芘、葸醌、氯仿、四氯化碳、酚、氯酚、氰化物、硫化氢及有机硫化物、氧化有机物时不发生氯代反应。 一、二氧化氯的消毒灭菌性能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1、高效、强力。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lO 2 浓 度是最低的。对杀灭异养菌所需的ClO 2浓度仅为Cl 2 的1/2。ClO 2 对地表水中大肠杆菌 杀灭效果比Cl 2 高5倍以上。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 2、快速、持久。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它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当 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ppm的ClO 2 作用5分钟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 而0.5ppm的Cl 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ppm的ClO 2 在12小时内对 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杀菌率才下降为86.3%。 3、广谱、灭菌。 ClO 2 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对伤寒, 甲肝、乙肝、脊髓灰质炎及艾滋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ClO 2 对病毒的灭活比O3和Cl2更有效。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 4、无毒、无刺激。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剂属实际无毒级产品,积累性试验结论为弱蓄积性物质。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粘膜、皮膜和头皮产生损伤,其在急性毒性和遗传毒理学上都是绝对安全的。 5、安全、广泛。二氧化氯不与水体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 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ClO 2 对还原性阴、阳离子和氧化效果以去毒为主(H2S、SO32-、CN-、Mn2+),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含氧基 因的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这些产物到目前的研究为止,均证明是无毒害用的,并且ClO 2

消毒剂及消毒原理

1臭氧:用于洁净间消毒或纯化水消毒 臭氧消毒的原理0 臭氧消毒原理可以认为是一种氧化反应。 (1)臭氧对细菌灭活的机理: 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双键反应, 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作用于细胞内的核物质,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坏DNA。 (2)臭氧对病毒的灭活机理: 臭氧对病毒的作用首先是病毒的衣体壳蛋白的四条多肽链,并使RNA 受到损伤,特别是形成它的蛋白质。噬菌体被臭氧氧化后,电镜观察可见其表皮被破碎成许多碎片,从中释放出许多核糖核酸,干扰其吸附到寄存体上。 臭氧杀菌的彻底性是不容怀疑的。 对臭氧消毒补充 (1)化学性质及功效 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分子结构呈三角形,键角为116°,其密度是氧气的1.5倍,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0倍。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2.5V),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V)和二氧化氯(1.5V),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RNA),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细菌被臭氧杀死是由细胞膜的断裂所致,这一过程被称为细胞消散,是由于细胞质在水中被粉碎引起的,在消散的条件下细胞不可能再生。应当指出,与次氯酸类消毒剂不同,臭氧的杀菌能力不受PH值变化和氨的影响,其杀菌能力比氯大600-3000倍,它的灭菌、消毒作用几乎是瞬时发生的,在水中

给水消毒及消毒副产物控制研究进展

给水消毒及消毒副产物控制研究进展 摘要:简述消毒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常用的消毒方法,对不同消毒方式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指出多级组合工艺既可有效去除水中DBPs 的前体物质,又可去除已生成的DBPs,是一种较稳妥的DBPs控制技术;提出开发消毒新技术和组合消毒工艺等是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从水源保护入手,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才是控制消毒副产物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给水消毒消毒副产物控制研究进展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饮用水消毒剂及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饮用水消毒是指杀灭水中的病原菌、病毒和其它致病性微生物,为了防止这种通过水介质引起疾病的传播;后来发现经过消毒后的水仍含有微量的消毒剂,并且产生了一些消毒副产物。因此,人们对消毒副产物开始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希望可以找到理想的消毒剂,使其既可以杀灭病原体,也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消毒副产物。 一.饮用水的消毒工艺发展历程 饮用水消毒始于19世纪初,当时使用氯气作为消毒剂,它能有效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大大降低了人们感染伤寒、霍乱等水传播疾病的概率,以美国为例,饮用水消毒后使得霍乱、伤寒和阿米巴痢疾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90%、80%和50%。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氯气消毒副产物(DBPs)不断在饮用水中检出,氯消毒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其它消毒技术开始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美国于1944年就开始在饮用水中应用二氧化氯(ClO2)进行自来水消毒,美国的Niagara Falls 水厂使用ClO2控制水中因藻类繁殖与酚污染所产生的气味,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ClO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分解,稳定性差,一般为现场制取,且成本较高,在大中型水厂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膜技术是近30年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是水处理行业一项革命性的突破。早在“二战”时期,德军就用膜过滤被弹药污染的水源以获取饮用水。1957 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及水工业协会同意将膜用于水中大肠杆菌的去除,这是膜技术在水工业中的首次正式应用。 二.饮用水的消毒方式 1.氯消毒 氯消毒起源于1850年。1904年英国正式将其用于公共给水的消毒。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液氯、漂白粉和漂粉精(次氯酸钙)等。氯气溶于水后产生的次氯酸具有很好的微生物杀灭作用,消毒机理是通过穿透细胞壁,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蛋白质、核酸致其死亡。早期氯气用于饮用水处理工艺主要是为了控制流行病的传播、杀灭水中细菌和病毒以及控制饮用水异味,氯消毒具有杀菌能力强、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杀菌剂。它的有效氯是氯的倍,氧化能力约为氯的倍,灭菌效果是次氯酸的5倍左右;特别是它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不生成三氯甲烷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被确认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保鲜、饮水和工业循环水等方面消毒杀菌理想药剂,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杀菌剂。 【应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加工厂(如乳品厂、饮料厂、水厂等) 、制药厂、养殖场、医院等的设备、管道、容器、用具、空间的杀菌消毒、防霉、除臭;餐饮业的餐具、织物、用品、水体等的消毒。 【主要成分】二氧化氯,含量2% 【产品规格】25kg/桶 【使用方法】本品浓度: 2% (20000ppm) 按10份本品中加入1份活化剂(柠檬酸)的配比加入活化剂,搅拌后静置10分钟,此时浓度为20000ppm。使用时参考下表浓度稀释: 消毒对象使用浓度(ppm)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 管道消毒50—80CIP 循环消毒 15—20分钟 食品加工厂、饮料厂、酒厂、制药厂 等行业的管道、工器具、设备、生产线等设施30~80 浸泡、冲洗、 擦拭 10~20 分钟 车间、医院、家庭及公共场所的墙壁、 地面 30—80喷淋、冲刷 饮料瓶、纯净(矿泉)水包装桶、奶瓶、酒瓶等容器、储罐50—80 浸泡、高压冲 洗 ~5分 钟 水果、蔬菜的保鲜30—50浸泡、喷淋10分钟 环境空间20—50喷雾30分钟3000熏蒸连续 员工手50—100浸泡、浸泡1分钟工作服60—80浸泡浸泡

饮用水地下水~投加-井水~1投加-地表水1~2投加- 【注意事项】 1、本品于低温、避光、干燥处保存; 2、消毒剂应现配现用; 3、稀释宜用塑料、玻璃容器; 4、高浓度本品不慎接触人眼,用清水冲洗; 5、高浓度本品具有漂白性,应置于塑料器避免接触衣物和皮肤; 【保质期限】一年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的消毒原理 一、二氧化氯的消毒灭菌性能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1、高效、强力。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lO2浓度是最低的。对杀灭异养菌所需的ClO2浓度仅为Cl2的1/2。ClO2对地表水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比Cl2高5倍以上。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 2、快速、持久。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它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ppm 的ClO2作用5分钟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而0.5ppm的Cl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ppm的ClO2在12小时内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杀菌率才下降为86.3%。 3、广谱、灭菌。 ClO2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和真菌等均有

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对伤寒,甲肝、乙肝、脊髓灰质炎及艾滋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ClO2对病毒的灭活比O3和Cl2更有效。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 4、无毒、无刺激。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剂属实际无毒级产品,积累性试验结论为弱蓄积性物质。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粘膜、皮膜和头皮产生损伤,其在急性毒性和遗传毒理学上都是绝对安全的。 5、安全、广泛。二氧化氯不与水体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ClO2对还原性阴、阳离子和氧化效果以去毒为主(H2S、SO32-、CN-、Mn2+),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含氧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这些产物到目前的研究为止,均证明是无毒害用的,并且ClO2使用剂量极低,因此用ClO2消毒十分安全,无残留毒性。其安全性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AI级。 二氧化氯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它还具有除藻、剥泥、防腐、抗霉、保鲜、除臭、氯化及漂白色等多方面的功能,用途十分广泛。 二氧化氯灭菌消毒剂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EPA)的长期科学试验和反复论证,考验了ClO2对饮用水的处理效果后,被确认为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中的消毒灭菌、食品(肉类、水产品、果蔬)的防腐、保鲜、环境、饮水和工业循环及污水处理等方面杀菌、清毒、除臭的理想药剂,是国际上公认的氯系消毒剂

饮水消毒副产物及其标准研究进展

饮水消毒副产物及其标准研究进展 鄂学礼,王丽,邢方潇 摘要:饮用水消毒是保证饮水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但各种消毒剂都会在消毒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 康存在潜在危害。在该领域各国开展了深入研究。该文就国内外对饮水消毒副产物的种类、毒性、水中含量等研究概况与 饮水水质标准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水质标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dvance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and Standard Limits in Drinking Water E Xue-li,WANG Li,XING Fang-xiao.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Related Product Safety,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drinking water safety. However, almost every kind of disinfectant could form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water as a result of disinfection, which hav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Up to now, ex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 this field in many countries.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classification, toxicity, level in drinking water, standard limit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were reviewed in the present paper,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were discussed also.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Standards for water quality;Research advance 氯气用于饮水消毒已有百年历史。氯气消毒处理水量大,费用低,消毒效果好,且具有持续消毒能力,技术成熟,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自1974 年,Rook 等[1]和Beller 等[2]发现饮用水加氯消毒过程中氯气与原水中有机物生成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的三卤甲烷等系列物质以来,人们对氯化消毒副产物给予了极大关注。为了减少氯消毒有害副产物的产生,人们积极寻找理想的消毒剂替代氯气,如二氧化氯、臭氧等[3],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虽然这些消毒剂不会产生与氯气消毒相同的副产物,但仍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其他消毒副产物。因此,从保护健康的角度,国内外对饮水消毒副产物开展了诸多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部分研究成果已用于饮水水质标准。 1 饮水消毒副产物种类 1.1 氯化消毒副产物 自1976 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报道称,三氯甲烷能引起雄性大鼠肾小管细胞腺癌和雌性小鼠肝细胞癌以来,目前已发现氯化消毒副产物多达数百种,包括:三卤甲烷类(THMs),如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三溴甲烷等;卤乙酸类(HAAs),如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等;卤代酮类(HKs),如二氯丙酮、三氯丙酮等;卤乙腈类(HANs),如二氯乙腈、三氯乙腈、溴氯乙腈、二溴乙腈等;卤乙醛类,主要为水合氯醛(CH)等;还发现含有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哺酮(MX)和2-氯-3-二氯甲基-4-氧-丁二烯酸等;其中,THMs 和HAAs 占氯化消毒副产物的80%[4]。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可导致新生儿体重减轻与出生缺陷,并使膀胱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5,6]。三氯甲烷主要通过细胞毒性诱导动物产生消化系统的肿瘤。当水中有溴化物存在时,可产生比三氯甲烷毒性更强的三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分别能引起大鼠肠肿瘤、肝肿瘤和肾肿瘤的发生[7]。 氯化消毒副产物的致癌风险主要由HAAs 致癌风险构成,占致癌风险的91.9%。因此,HAAs 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重点[8]。HAAs 为非挥发性有机物,其中,二氯乙酸和三氯

二氧化氯综述

二氧化氯综述 上篇文章提到消毒的过程也是投毒的过程,化学消毒剂大多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家庭日常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是药三分毒,有病时又必须吃药,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消毒也是如此,必须消毒时建议由专业人员操作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本文介绍一下近年备受消毒行业推崇的消毒剂-----二氧化氯。 某百科二氧化氯词条第一段:二氧化氯(ClO?)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另某百科二氧化氯词条第一段:二氧化氯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高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二者开篇不同,但后面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介绍二氧化氯杀菌和杀病毒能力时有下面相同的描述:二氧化氯用于水消毒,在其浓度为0.5~1mg/L时,1分钟内能将水中99%的细菌杀灭,灭菌效果为氯气的10倍,次氯酸钠的2倍,抑制病毒的能力也比氯高3倍,比臭氧高1.9倍。介绍消毒剂历史时也完全一致: 1820年第一代化学消毒剂漂白粉问世,此后,人们相继发现了第二代消毒剂环氧乙烷,第三代消毒剂戊二醛。新一代高效化学消毒剂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问世,这就是被称作第四代杀菌消毒剂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已被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列为AⅠ级消毒剂。 经常看论文的朋友可以发现,学界对二氧化氯是第四代消毒剂还有一种说法,第一代消、次氯酸盐和漂白粉)、第二代消毒剂优氯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第三代毒剂液氯(含Cl 2 消毒剂氯精(三氯异氰尿酸)后,二氧化氯被推崇为第四代消毒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荐的A1级广普、安全和高效的消毒剂。 世界卫生组织(WHO)编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对二氧化氯的描述: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的快速杀菌剂、防腐剂和氧化剂。经常有报道,认为其在浓度低于漂白粉 ),的含氯浓度时即具活性。二氧化氯作为气体是不稳定的,将分解为氯气(Cl 2 )和氧气(O 2 并放热。然而,二氧化氯溶于水,并在水溶液中稳定。有两种方法可获得二氧化氯:(1) )两种单独成分混合时即可生成;(2)订购其稳定态,将盐酸(HCl)和亚氯酸钠(NaClO 2 然后在需要时随时活化生成。就氧化杀菌剂而言,二氧化氯是高选择性的氧化剂。臭氧和氯比二氧化氯有更高的反应活性,能氧化大多数的有机物。然而,二氧化氯仅同还原性硫化物、仲胺、叔胺以及其他强还原性和反应活性的有机物作用。因此,与使用氯和臭氧相比,二氧化氯在含量低得多的情况下,能得到更稳定的反应产物。在有机物较多的情况下,由于其选择性,使用适量的二氧化氯比臭氧和氯更有效。 个人看法,从消毒效果和副作用综合比较,二氧化氯是目前化学消毒剂中最优秀的的消毒剂,但不能说是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有个学术术语叫实际无毒性,是在消毒剂或添加剂一定使用量下的毒性分级,按毒性轻重分为:无毒,实际无毒,低毒,中等毒,剧毒,极毒几个级别。二氧化氯按这种方式可以划分为实际无毒级。商业宣传中说其无毒会误导消费者。

浅析二氧化氯消毒与液氯消毒

浅析二氧化氯消毒与液氯消毒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水厂有卫生行政许可和监督双向职能。水厂有市政水厂和自建水厂,在水厂,源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以后,去除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使水变得澄清。同时粘附在杂质颗粒上的细菌、大肠杆菌、和其它微生物也被去除,但水中仍还有一定数量微生物,包括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饮用水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在净水工艺中,消毒的方法有很多,如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由于液氯价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水厂一直予以应用。随着人们对有机卤化物致癌作用的研究认识,源水水质日趋下降,部分水厂已经开始应用二氧化氯消毒。 一、液氯消毒原理和二氧化氯消毒原理 (一)、液氯消毒 氯气加入水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不同的水质其化学反应的过程也不一样,但最终起消毒作用的产物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 1.当水中无氨氮存在时 CL2+HO2→HOCL+H++CL-(1) 次氯酸是一种弱电介质 HOCL→H++OCL-(2) 次氯酸与次氯酸根在水里所占的比例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HOCL和OCL-都具有氧化能力,但HOCL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荷细菌的表面,并渗入细菌体内,氯原子氧化作用破坏细菌体内的酶,使细菌死亡;而OCL-带负电,难于靠近带负电荷的细菌,所以虽有氧化能力也难起消毒作用。在pH值5.6-9.5范围内,水的pH值越低,HOCL的百分含量越大,因而消毒效果越好。 2.当水中存在氨氮时,(1)式产生的HOCL就会和氨化合,产生一类叫胺的化合物,其成份 视水的pH值及CL2和NH3含量的比值而定。 NH3+HOCL→NH2CL+H2O(3) NH3+2HOCL→NHCL2+2H2O(4) NH3+3HOCL→NCL3+3H2O(5) 当水的PH值在5-8.5之间时,NH2CL和NHCL2同时存在,但PH值低时,NHCL2较多,NHCL2的杀菌能力较NH2CL强,所以水的PH值低一些,也是有利于消毒作用的。NCL3要在PH值低于4.4时才产生,在一般的饮用水中不大可能形成。 所以,无论水中是否存在氨氮,在使用液氯消毒时,在pH值6.8-8.5范围内,pH值越低,消毒效果比PH值高的消毒效果好。 (二)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化学性质活泼,易溶于水,在20℃下溶解度为107.98g/L,是氯气的溶解度的5倍。氧化能力为氯气的2倍。CLO2是中性分子,在水中几乎100%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极易穿透细胞膜,渗入细菌细胞内,将其核酸(DNA或RNA)氧化后,从而阻止细菌的合成代谢,并使细 菌死亡。在饮用水中CLO2灭菌反应如下式.(6)、(7)所示。 CLO2+e→CLO2-(6)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设备技术要求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设备技术要求 消毒方式:纯CLO2气体消毒 方便性:可固定/可移动 ★消毒因子:纯CLO2气体(CLO2纯度达到99%以上,须取得卫生部消毒许可 批件) 机器噪音:噪音≤55db ★消毒范围:单机可适应100~1800立方米的空间消毒,程序可自由设定; ★消毒特点:消毒因子随空气消毒,具有持续性、立体性、无死角性; ★消毒动态:可在有人有物情况下24小时全天候开机持续消毒,机噐运行情况 下对人和环境及周边设备都无损害; ★附加功能:消毒因子作用二小时时对甲醛、苯有害气体的灭杀率达99.7﹪以上,同时对空间内异味净化率达99.﹪以上,并持续提升灭杀率和净化 率; 耗材频次:耗材的更换应在60天以上更换一次(每天8小时开机); 运作定时:自动控制运行时间,同时可手动操控、可遥控器操控、可UBS端 子同电脑连接操控 ★操控性:1、高淸晣液晶触摸屏,可手动操控可遥控器操控可UBS端子同电脑连接操控可自动操控三种操作模式,机器运行和故障指示遂一显示; 2、具有消毒因子故障自动检测和报警功能; 3、具有消毒因子作用后,增加空气中负离子浓度的功能; 4、具有消毒因子作用后,释放天然可选多种香味到空间的功能; ★消毒效果:1、具有开机二小时对白色葡萄球菌灭杀率大于99.9﹪,并持续提升灭杀率; 2、具有开机二小时对空间中自然菌灭杀率大于95﹪,并持续提升灭杀率; 3、具有开机二小时对大肠肝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灭杀率大于99.9﹪,并持续 提升灭杀率; ★资质检测:1、具有国家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批文,具有第三方国家级卫生部认可的权威检测部门出具的安全性、毒理性、灭菌率的实验室检测报告并实地 检测报告;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生产的特点; 使用条件:室内、常温

二氧化氯的正确用法一定要记得二氧化氯急救方法

二氧化氯就是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在四大家鱼、罗非鱼等淡水鱼类养殖中就是极具性价比的消毒产品。 一、消毒原理 二氧化氯泡腾片通过遇水活化,释放出二氧化氯气体(ClO2),二氧化氯气体易溶于水,呈现黄绿色。同时,会产生部分的次氯(HCLO),次氯酸会电离成次氯酸根离子(CLO-)与少量氯气(Cl2),氯气又会与水反应产生次氯酸(可逆反应)。 二氧化氯泡腾片溶于水后,主要产生二氧化氯气体,还有部分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氯气、二氧化碳,好的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作用以二氧化氯为主、次氯酸与氯气为辅,水溶液以黄绿色为好。 二氧化氯在遇水并存在有机物的特定条件下,发生瞬间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中间产物氧自由基[O] 与终产物氯离子(Cl-)。 ClO2 →Cl- + 2[O] 上述反应过程中,氧自由基[O]就是氧化剂,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的瞬间中间产物,氧自由基具有强大的氧化功能,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或气体或部分无机物等,以达到净化、消毒、消除有机物的作用。 二、二氧化氯的功能与作用 1、调节水质。养殖过程中常出现浓水、有机质过多的现象,使用二氧化氯可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二氧化氯水中与氨、硫化物、有机物反应,起到去污、去腥、除臭、降解毒素、絮凝沉淀等改善水质的作用,并去除水体异味。 2、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烂鳃、烂尾、肠炎、白皮、打印、竖鳞等常见疾病。实际使用中,养殖四大家鱼,发生疾病后先杀虫再用二氧化氯全池消毒,大多数情况下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3、杀藻。水质浓绿、蓝藻刚刚爆发、异常水色等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能快速破坏藻类的叶绿素,杀灭藻类,起到净水、爽水的效果。

消毒处理副产物

氯 氯消毒主要是通过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来杀灭细菌,次氯酸是很小的中性分子,只有它才能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茵表面,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但对于水中的病毒、寄生虫卵的杀灭效果较差,需要在较高值消毒剂浓度乘以接触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除菌效果。然而,氯在水中的作用是相当复杂的,它不仅可以起氧化反应,还可与水中天然存在的有机物起取代或加成反应而得到各种卤代物。研究发现氯在进行饮用水预氧化和消毒时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产生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氯化有机物如三氯甲烷等,这些有机化合物有许多是致癌物或诱变剂而常规处理工艺对于氯化产生的副产物不能有效去除。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能较好杀灭细菌、病毒,且不对动植物产生损伤,杀菌作用持续时间长,受影响小,可除臭、去色,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细菌的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穿透性能,可以有效地氧化细胞酶系统,快速地控制细胞酶蛋白的合成,因此在同样条件下,对大多数细菌表现出比氯更高的去除效率,对很多病毒的杀灭作用强于氯是一种较理想的消毒剂,二氧化氯可以与多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发生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还可以将水中溶解的还原态铁、锰氧化,对去除铁和锰很有效,同时对于硫化物、氰化物和亚硝酸盐也有一定的氧化去除效果。二氧化氯几乎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而生成有害的卤代有机物,二氧化氯在净水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被其氧化而生成的有机副产物;另一部分是本身被还原以及其它原因而生成的无机副产物。与氯相比,二氧化氯净化的有机副产物较少且毒性较轻,二氧化氯主要的消毒副产物为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它们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对亚氯酸盐在水溶液中的质量浓度建议控制在以200L下,而对氯酸盐的毒性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另外,二氧化氯本身也有害,且不能贮存,需现场制备。 氯胺 氯胺消毒是氯衍生物的消毒方法之一,由于氯胺消毒作用缓慢,它不能作为基本杀菌消毒剂,曾一度停用,但由于氯胺能避免或减缓氯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某些化学反应,从而使消毒后水中氯化副产物的生成量显著降低,氯胺消毒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有效手段。根据资料,出厂水采用氯胺消毒,卤乙酸的产生量减少,三卤甲烷的产生量减少,投加氯胺已为越来越多的供水公司所认同,有更多的水厂又重新采用了氯胺消毒法,氯胺在控制管网中细菌的再次繁殖和生物膜也比氯更为有效,然而氯胺消毒对水中的贾第虫和隐孢子囊的去除效果却不能够令人满意,一般认为,对于严重污染且有机卤化物含量较高的源水或水厂的供水管网较长,水流在管中停留时间大于12天时,比较适合采用氯胺消毒。 臭氧 臭氧的消毒机理包括直接氧化和产生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与氯和二氧化氯一样,通过氧化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其优点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能同时控制水中铁、锰、色、味、嗅,可将氰化物、酚等有毒有害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可氧化嗅味和致色物质,从而减少嗅味,降低色度,可氧化溶解性铁、锰,形成不溶性沉淀,通过过滤去除可将生物难分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但研究表明,臭氧与有机物反应生成不饱和醛类、环氧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含有少量溴化物的时候,臭氧处理就会产生致癌性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溴酸盐,其最大容许浓度极低美国标准为0.01mg/L,总的来说,虽然应用臭氧消毒也会有副产物生成,但一般情况下浓度不高,毒性也不如氯大。 紫外线消毒 紫外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快速/经济的高效消毒技术,它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

2、二氧化氯与其它消毒剂的比较

二氧化氯消毒剂与其它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比较 1、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根据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消毒剂分为三类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芽孢、病毒的消毒剂,这类消毒剂也称为灭菌剂。有二氧化氯、双氧水、戊二醛等 中效消毒剂: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但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有乙醇、氯制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有洗必泰、新洁尔灭等。 2、常用化学消毒种类以及作用机制和特点 2.1、过氧化物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双氧水、臭氧、二氧化氯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广泛应用于医学消毒和工业灭菌。 2.2、卤素类: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与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杀菌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消毒过程中易产生三致物质(治癌、致畸、致突变如三氯甲烷等),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三氯异氰尿素(钠)、碘伏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其中含氯制剂主要应用于工业消毒。 2.3、酚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酚类能抑制和杀死部分细菌的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包括:苯酚、来苏水(甲酚)等。该类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主要应用医学消毒。 2.4、醛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应。甲醛、戊二醛等。可做灭菌剂使用。主要应用医疗卫生的器械表面和空间消毒,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2.5、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是蛋白质变性。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杆菌作用差。包括:苯扎溴铵(新吉尔灭)。作中效消毒剂。一般适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2.6、醇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干挠代谢。杀菌特点使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的工器具、器械、手的表面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