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判断题

大学马克思主义判断题
大学马克思主义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判断题

1. 科学性、实用性、超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2. 真理是绝对的与相对的统一,真理的发展过程是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4. 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着量变。

A. 错误

B. 正确

5. 联系具有无条件性。

A. 错误

B. 正确

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7. 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 错误

B. 正确

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现实性。

A. 错误

B. 正确

9. 实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A. 错误

B. 正确

11.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12.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A. 错误

B. 正确

13. 属性表现出来,全面了解事物的属性,才能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14. 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A. 错误

B. 正确

15.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决定的,其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

A. 错误

B. 正确

1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A. 错误

B. 正确

19. 认识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20.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的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1.错误

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

2.正确。

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的发展都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3.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4.错误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是一个整体过程

5.错误

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的链条联结之中还有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等

6. 正确

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7.正确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

8.正确

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9.正确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用性

10.正确

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LZ,这道是历史题啊,呵呵!~)

11.错误(题目应该是“质和量”吧)

12.正确13.正确14.正确

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意

15.错误16.正确

17.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18.正确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认知工具。。。19.错误

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20.正确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11. 马克思:“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A. 错误

B. 正确

12. 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A. 错误

B. 正确

13.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同时它本身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14. 通货膨胀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了需求量,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的持续、大幅度上涨。

A. 错误

B. 正确

15.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16. 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17.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18. 价值规律既是商品价值量决定的规律,又是商品价值量实现的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19.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20. 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11.对12.错13.错14.错15.错16.错17.对18.对19.对20.错

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要改错。)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学说。(X )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3、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

4、物质世界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X)

5、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

7、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唯物主义,可一到自然观上就陷入了唯心主义。(X )

8、在一切工作中都要思想领先(X )

9、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0、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在于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X)

1.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

回答。

A. 错误

B. 正确

2.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3. 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4. 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是普遍的、永恒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5. 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错误

B. 正确

6.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

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7. 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8.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9.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10.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1对的2对的3对的4错5错6对7错8错9对的10对的

判断题:

1、世界观就是哲学。

2、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3、两点论就是全面地看问题,重点论就是片面的看问题。

4、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5、有用就是真理。

6、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7、认识始于经验。

8、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9、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0、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11、时势造英雄。12、一言兴邦,一言丧邦。1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1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16、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17、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者创造新的使用价值。18、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民主共和制。19、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0、垄断价格的出现意味着价值规律作用的消失。2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22、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23、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24、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因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百利无一害。25、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26、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27、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据社会经济统治地位的

是银行资本。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包含了某些社会主义的因素。

29、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方向是主要向不发达地区投资。30、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二重性。32、垄断统治使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现象。33、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物质基础。

答案

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错8错9对10 错11对12错13错14错15对16错17错18错19对20错21错22错23对24错25错26对27对28对29对30错31对32对33对。

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正确(√)

B.错误( )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正确(√)

B.错误( )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权。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A.正确

B.不正确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A.正确

B.不正确

3.感觉是存在的反映

A.正确

B.不正确

4.存在就是被感知

A.正确

B.不正确

5.哲学就是世界观

A.正确

B.不正确

答案:

第1题 B 第2题 B 第3题 A 第4题 B 第5题 B

判断题。

1.资本主义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2.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3.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只是一个过程。(√)

4.任何个人都对历史起作用。(√)

5.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其价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6.在马克思之前,一直存在着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斗争。(×)

7.资本主义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是以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追求。(×)

8.资本积累最终否定了资本主义本身。(√)

9.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见,社会主义社会不能用共产主义来命名自身。(√)

10.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判断题: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对)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错)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例。(错)

4.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对)

5.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错)

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者创造新的使用价值(错)

马克思复习之判断题.doc

绪论 判断: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懂得,当自己遇到问题吋,能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 判断:凡是真理,凡是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把它实现出來。这同某个人、某些人相不相信它没有多大关系 判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正意义在于“用之改变自身生活”。 判断:马克思主义就是成功学!更准确地说,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成功学。 判断:一个人若公然处处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成就的。 判断:“从大家对事物的肯定中找出否定的存在;从大家对事物的否定中找出肯定的存在。〃这是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英国广播公司《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这与“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说法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判断:未來财富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都埋藏着一个理想或者梦想,期盼着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们和我们应得的财富Z间,只是距离我们双耳之间的六英寸!我们每个人都坐在一座金矿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判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个人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判断:理想、信念,是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现实中)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 判断:当今大学生真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一章 判断:“所谓'成功学’、’激励科学',过分强调人的意识的作用,纯属主观唯心主义伪科学”。 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哲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哲学。判断:〃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懦弱动摇者常常用没有机会來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全都是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 判断:“做一件事情,如果时机成熟,那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能看到的,而是许多人都能看得到,大家-?拥而上,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血。〃大家都以为是机会,实质可能是“陷阱〃判断:“敢为的人,总是善于抓住不成熟的时机。在机会不成熟的时候,他会先行一步,赢得主动,占据有利位置。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先发制人,赢得全局。 判断: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那么“空间更加是金钱”。要学会拓展人际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 判断:"未弄清事实而乱下结论〃的坏习惯对人生所造成的不幸,比其他坏习惯加起來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判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是永恒发展的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其进一步的展开、深化。 判断:全见性思想方法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思维方法。缺少这个, 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世界,也无法很好地改造世界。 判断:现代社会是网络?系统的时代,要★善于利用网络?系统打造人生的辉煌! 判断:把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理的重要意义是:大胆地站在新事物一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判断:投资明星企业不可能今天投下钱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三年之后,或五年、

马克思是非判断题

是非判断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彻底批判和抛弃了以往一切思想观点。×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伟大变革,因为它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1

1. 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世界统一于存在。×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9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10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11 .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2

1.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2.反映论必然是可知论。√ 3.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4.直接经验就是感性认识,间接经验就是理性认识。√ 5.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6.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思想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8.只要获得了理性认识,就自然会正确地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9.真理是客观的,因此客观事物就是真理。× 10.人类认识能力只具有至上性。× 11.真理与认识都属于意识范畴,两者是一回事。× 12.认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3.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14.价值既具有社会性,也具有历史性。√ 15.“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对真理一元性的否定。× 16. 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实践检验的基础。× 17.认识的反复性主要是由于人的主观错误造成的。× 18.凡是对感性认识经过思维加工所得到的理性认识都是科学的理论。× 19.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 20.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

大学《马克思》考试重点题目及其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户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4哲学的基本问题? 含义:世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意义: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6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在实践过程中吧,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从人类产生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势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练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练习 判断题专项训练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是方程14.5-2x=9.5的解。()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是(ab)c=a(bc)。() 5、4.是一个循环小数,循环节是428。()6、) 7、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8、一个正方体抛向空中,落地后,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 9、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10、方程9x-3x=4.2的解是x=0.7() 11、一批货物a吨,运走b吨,还剩a-b吨。() 12、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2个面。() 13、如果盒里有8个白球,2个黄球,小明先摸一个,一定是白球。( ) 14、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15、x一定大于0.2x。()16、9.94保留整数是10。() 17、0.25×0.4÷0.25×0.4的结果是1。() 18、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也会缩小10倍。() 19、a÷0.1=a×10 () 20、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求乙

数的式子是4a-b。……()21、等式是就是方程。 ()()22、4.8÷0.07的商与480÷7的商相等。 24、a+1=a () 25、盒中有4个黄球、3个红球(黄球与红球的大小、形状一样),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出黄的可能性是。() 26、0.66666是循环小数.( ) 27、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0.5,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28、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9、方程0.96x=3.96,这个方程的解一定比3.96小.( )31、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成整数,才能进行计算。()32、3a+a=3 ) 33、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两倍。()34、抛硬币依次是:正、反、正、反……,那么第10次抛的一定是反。()35、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36、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与平均数相等。 37、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是方程。 38、观察物体时每次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 39、一个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这个整数大。() 40、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1、3.6是循环小数。() 42、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判断题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错误。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错误。 3.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错误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错误 6.哲学就是世界观。错误 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错误 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错误。 9.意识是人脑自动产生的产物。错误。 10.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正确。 11.鬼神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正确。 12.物质就是具体事物。错误 13.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错误 14.实践就是日常生活。错误 15.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错误 16.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 错误 17.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错误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才有条件做好工作。正确 19.辩证的否定即是全盘否定错误 20.假象造成错觉,因此是主观的错误 2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错误 22.因果观念就是因果联系错误 23.逻辑与历史的进程是完全重合的。错误 24.量与事物是完全等同的错误 25.假象就是一种错觉。错误 26.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正确 27.27.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错误: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8.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错误) 29.有用就是真理。(错误) 3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向统一的。(正确) 3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正确 32.认识开始于经验。错误 55.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答案:正确 56.有些谬误不能转化成为真理。答案:错误 57.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答案:错误 58.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答案:正确 59.概念是理性认识的起点。答案:正确 6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答案:错误

大学马克思必考题!

一、考试题型 1、辨析题(3x6’=18’) 2、简答题(3x8’=24’) 3、评述题(3x6’=18’) 4、文本阐释题(2x5’=10’) 5、课堂反馈题(1x14’=14’) 6、材料分析题(2x8’=16’) 二、主要复习内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他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的合理成分与局限性分析 合理成分与局限性分析: (1)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费尔巴哈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形而上学的,而且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却丢掉了他的辩证法。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是为新兴资产阶级确立自己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服务的,他竭力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反对封建制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包括:劳动价值论,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起源的猜想,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经济分析。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因而不能彻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其体系也存在着许多矛盾,混乱和不科学之处。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一方面,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使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辽宁省营口市小学五年级数学判断题大全300题

一、判断题 1.2.7和2.70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同。(_________) 2.30.45读作:三零点四五。(_____) 3.15克盐溶解到100克水中,则盐占盐水的15%。(______) 4.把210分解质因数是6×5×7=210。(____) 5.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____) 6.圆的周长是6.28dm,那么对应半圆形的周长是3.14dm。(______) 7.一根绳子用去了全长的,还剩 米,则用去的比剩下的长。 (_______) 8.池塘平均水深1.2米,红红身高1.4米,她到池塘下水玩一定没有危险。(______)

9.a是非零自然数,则a÷比 a×小一些。(_______) 10.“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是把一节课的时间看作单位“1”。(_______)

11.升汽油用去 ,还剩 升。(______) 12.按照糖和水的质量比1:19配制一种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5%。(______)13.所有的假分数的值都大于1。(_______)

1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_____) 15.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_______) 16.把一个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___) 17.正数一定比负数大。(______) 18.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____) 19.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_____) 20.一个直角用2倍的放大镜放大就是一个平角.(_____) 21.任何自然数减1,结果还是一个自然数。(____________) 22.4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48,最大公因数是12. (____________) 23.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得0. (______) 24.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______) 25.3.55555555555是循环小数。(______) 26.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________) 27.1千克的和3千克的 不相等。(_______)28.拧水龙头是旋转现象。荡秋千的运动是平移。(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 阶级斗争学说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B、辩证思维的方法 C、实用主义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盾运动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 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 权 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 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D)。 A、运动的绝对性 B、本 质的可知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客 观实在性 12、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 是(B)。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 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说法:(B)。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前 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C、都是诡辩论观点 D、前 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4、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 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 间具有(D)。 A、客观性 B、有限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15、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 是(A)。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 主义 16、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 D、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 17、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 志是(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 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4.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得理论来源就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A ) A、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 B、经济与政治得关系问题 C、物质与运动得关系问题 D、自然与社会得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产生结束了(A ) A、作为“科学之科学”得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得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得根本方法就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得惟一特性就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与运动得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得错误就是( D) A、夸大运动得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得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得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得物质 7、时间与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就是一种先验得形式 C、就是运动着得物质得存在方式 D、就是运动着得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得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就是意识得源泉 B、人脑就是意识得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得意识 D、意识就是对外界事物得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得总特征就是(C ) A、物质决定意识得观点 B、实践第一得观点 C、联系与发展得观点 D、对立统一得观点 10、在生活与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与外因关系得原理 B、量变与质变关系得原理 C、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得原理 D、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得原理 11、我国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与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得成就与胜利。这说明( D) A、事物得发展就是量变与质变得统一 B、事物得发展就是运动与静止得统一 C、事物得发展就是间断性与连续性得统一 D、事物得发展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得统一 12、真相与假象得区别在于(D ) A、真相就是客观存在得,假象就是主观想像得 B、真相就是表现本质得,假象就是不表现本质得 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 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六年级数学判断题大全

判 断 题 (对的打“√”,错的打“×”) 1、小于45 的分数有35 、25 、15 三个。( ) 2、甲数的15 等于乙数的17 (甲>0),甲乙两数之比就是5:7。( ) 3、如果正方形、长方形、圆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 4、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5、六年级学生今天出勤100人,缺勤2人,出勤率就是98%。( ) 6、工作总时间一定,生产每个零件所需时间与生产零件的个数成反比例。( ) 7、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相等。( ) 8、一件商品原价70元,降价20%,现价14元。( ) 9、一根绳子长97100 米,也可以写成97%。( ) 10、一个分数的分母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11、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312 倍,分数大小不变。( ) 12、若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就平行。( ) 13、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与水的比就是1:11。( ) 14、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都就是16厘米,那么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 15、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一定大于正方形面积的34 。( ) 1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17、射线比直线要短。( ) 18、把一个西瓜切成五等份,2份就是它的25 。( ) 19、钝角一定大于90°。( ) 20、312 ÷4与4÷312 的意义与计算结果都不同。( ) 21、任何偶数都可分解质因数。( ) 22、9个0、1与1个110 的与就是1。( ) 23、用条形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瞧见数量的多少,还能瞧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24、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就是1101 。( ) 2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 26、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都就是质数。( ) 27、甲数比乙数多20%,就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5 。( ) 28、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及解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共79题,79分) 1、(C)认为马克思主义还很年轻,几乎处于童年时代。 A、德里达 B、吉登斯 C、萨特 D、罗森贝格 2、当前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的纽约中心每(D)年召开一次大会。 A、四 B、三 C、二 D、一 3、首届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于(B)召开。 A、 1994年 B、 1995年 C、 1996年 D、 1998年 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侧重点是(D)。 A、揭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 B、把马克思的理论同当时德国流行的其他理论区分开来 C、从德国实际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 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及与时俱进的品质 5、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批判()和(D)的错误观点。 A、米海洛夫斯基、卢卡奇 B、米海洛夫斯基、李卡克内 C、卢卡奇、倍倍尔 D、李卡克内西、倍倍尔 6、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指的是(C)。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马克思主义信仰

C、马克思主义方法 D、马克思主义结论 7、(D)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纲领。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C)。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9、马克思主义被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B)。 A、在时间上的开放性 B、在空间上的开放性 C、是封闭的 D、具有阶级属性 10、下面著作中提到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人物的是(C)。 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B、《共产党宣言》 C、《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 D、《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1、下面不属于科拉科夫斯基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存在的分歧的是(D)。 A、自然主义进化论与人类中心说的分歧 B、知识的技术观和实践的认识论之间的分歧 C、无限进步论与革命末世说之间的分歧 D、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12、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反对青年马克思的代表人物是(C)。 A、考斯基 B、郎兹胡特 C、阿尔都塞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8页自己总结 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说、、、、、、、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判断题大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判断题 1.我国行政法有统一完整的一部法典。(×) 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B.正确) 3.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 4.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同时有相应的行政法律事实发生,两者缺一不可。(对) 5.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6.行政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B.正确) 7.宪法是行政法的根本的法源。(B.正确) 8.由于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行政法与刑法的界限并不明确。(×) 9.行政法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B.正确) 10.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根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产生生效的行为。B.正确 2.行政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即自始至终都不发生法律效力。B.正确

3.行政立法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A.错误 4.行政许可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A.错误 5.行政强制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的财物和人身自由。A.错误 6.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仅为物和人。B.正确 7.行政主体因公共利益需要,单方面解除合同是行政合同消灭的原因之一。B.正确 8.行政指导是一种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方双方的意思表示行为。A.错误 9.申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谴责和警戒。B.正确 10.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的罚款的行政处罚。B.正确 11.对于某一既违反公安法规又违反工商法规的违法行为,在公安机关作出罚款处罚决定以后,工商机关仍然可以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B.正确 12.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错误 13.在一般情况下,警告可以适用于任何违法行为。B.正确 14.依照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能将行政处罚实施权委托给其他组织。A.错误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第3章)

第三章63 一、单项选择题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D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C )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4、“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 5、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B )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 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C ) A.地理环境 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 )的关系问题 A.思维与存在 B.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务实等等。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 D )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 B )决定的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思想属性D.血缘 1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 D ) 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B.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 C.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 D.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 1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A )

马克思原理概论判断题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Y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Y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N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Y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Y 事物的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N 历史的发展最终会通过人民的意志表现出来 Y 空想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只具有消极的意义 N 空想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只具有消极的意义 N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N 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总是积极的、进步的 N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N 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N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Y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此它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N 肯定方面就是积极的、正确的方面,否定方面就是消极的、错误的方面 N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N 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 N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大,斗争的作用小. N 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N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社会资本在生产的周期性。N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Y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对 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 资本是一种物,其本质并非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错 马克思是个学者,缺乏社会活动能力错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唯一源泉错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对 生产力是不可以跨越发展的 N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得物质观就是:物质就是标志着客观实在得哲学范畴,它得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得感觉而存在,通过人得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与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得理论指导意义。1)它坚持了物质得客观实在性原则与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得反映论与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得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得统一,为彻底得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得。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类能动得改造世界得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得 社会生活得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就是社会关系形成得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得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得动力。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得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得作用? 4试论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得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普遍性得简明表述。其含义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得始终,旧得矛盾解决了,新得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得矛盾又就是具体得、特殊得。 矛盾得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就是不同事物得矛盾各有其特点,二就是同一事物得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与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就是构成事物得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得不同方面各有不同得性质、地位、作用。矛盾得普遍性与矛盾得特殊性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 意义: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得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得普遍真理同各国得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哲学基础,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就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根本方法? 48页自己总结 6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得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一定要就是自己得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得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得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得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得发展规律。其次,实践就是发挥人得主观能动作用得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得发挥,还依赖于一定得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就是认识得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得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与发展。第四,实践就是检验认识得真理性得唯一标准。所以说、、、、、、、 2、如何瞧待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得相互关系? 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得关于事物得现象、事物得外部联系、事物得各个方面得认识,包括感觉、知觉与表象得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就是指人们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