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A卷) 专题卷

2019届二轮复习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A卷) 专题卷
2019届二轮复习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A卷) 专题卷

(A卷)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

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答案 A

解析“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

2.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

A.加快工业化进程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改变所有制结构

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答案 B

解析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可以加快工业化发展,但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苏俄经济结构仍以公有制为主,故C项错误;题干措施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不能说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故D项错误。

3.下表是苏联不同类型的商业在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它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明显效果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

C.苏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D.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21~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故D项正确。

4.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B.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中斯大林认为新政经济政策“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观点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不应借鉴资本主义成分,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故A项正确。

5.(2018·宁德模拟)苏联学者指出:“斯大林主要是列宁学说……非本质立场的继承者。在对待列宁遗产方面他的非连续性显然占优势。”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主要表现在()

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C.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D.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

答案 B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执政时期的政策,斯大林上台后放弃了该政策,与题中“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相符,故B项正确。

6.(2018·海门一模)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

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答案 D

解析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英国的对外关税壁垒政策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故D项正确。

7.(2018·安阳一模)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

这一评论()

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

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

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

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可知中国的有识之士在罗斯福新政伊始就已经预见到了其可能产生的世界影响,故B项正确。

8.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随后国会又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据此可知()

A.新政期间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新政注重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C.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社会稳定

D.社会福利开支过大导致财政不堪重负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但不能推断是否完善,故A项错误;《紧急救济拨款法》反映出新政以工代赈,注重间接救济,《社会保障法》体现出新政注重直接救济,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国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但没有体现出实现了社会稳定,也没有体现出财政不堪重负,故C、D两项错误。

9.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B.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

C.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

D.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

答案 B

解析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是凯恩斯提出的,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哈耶克反对生产资料的集中,要求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后开始受到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哈耶克是反对公有制,崇尚私有制,要减少国家的干预,没有涉及提

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故C、D两项错误。

10.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

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

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实质是加强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故A项正确。

11.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某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货币持续贬值。下图是1960~1987年的美英法三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混合经济”的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

B.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高

C.“新经济”的出现带来8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D.减少政府干预导致80年代中期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答案 D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通货膨胀率会有所下降,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12.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这种情况促使()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调整

B.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欧美各国进一步增加关税壁垒

答案 A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和通货膨胀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采取减少社会福利、减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等方式进行调整,故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个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随着20世纪20~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对本国和世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0年代的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财政和商业网。随着国际合作中止,政府转向求助于它们自己的资源和成熟的经济民族主义。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在全球互相依赖的时代,这一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1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9分)

答案(1)具体表现: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和附属国倾销商品、增加捐税以转嫁危机。

说明:世界各国各自为战,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德日法西斯上台,发动局部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条件:为工业化创造稳定宽松的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设备、技术、资金和人才保证;证明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可行性,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强化。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12分)

答案特点:①政府立法: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的颁布;②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③覆盖面广: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加重财政负担。

规律: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解析解读类试题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解答:第一步,解读材料表层信息,表格中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第二步,分析材料深层次信息,一般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展开;第三步,从规律、实质、启示等角度进行总结。

对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富农问题的历史考察(精)

内容摘要: 研究苏联新经济政策必然涉及到富农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如同列宁所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预示着富农必然会更多地产生出来,还因为消灭富农阶级的运动以及同时发生的全盘集体化运动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就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整个过程时期,富农问题也是苏联党内关于农村政策的争论和分歧的重要方面之一。还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就因在富农问题上向中央提出质疑而遭到列宁的斥责,后来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又从富农问题出发对中央的农业路线提出疑议和反对。到20年代末,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也是被作为亲富农路线的党内“右倾集团”而受到攻击和贬谪的。新经济政策与富农问题的这种联系绝非历史巧合,恰恰相反,富农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本文试图从概念和政策两个方面对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富农问题做一番历史考察。 概念:富农与富裕农民 新经济政策时期富农问题的复杂性首先在于,在当时苏联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富农”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在后来的历史学者和经济学者当中也没有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 富农这一概念的俄文用语就比较混乱。在一般我们译作“富农”一词的俄文原文是кулак,但由于对富农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理解,所以用来表达农村这一阶层或集团的词汇还有зажиточныйбогатый,крепкий等。在一般的情况下,богатый与кулак含义相同,而зажиточнеекрестъяство(富裕农民则与кулак(富农有所区别。但有时也把зажиточный和крепкий用来笼统表示上层农民(包括кулак。或许正是由于对富农与富裕农民在用语上往往发生混淆,有些统计机关使用了小资本家农户(мелкокапиталистическиехозяйства或企业主(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来表示富农(或者应说是农村资产阶级这一阶层。有时在统计中干脆避免使用“富农”一类词汇而直接按照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进行农村分类。这是我们在研读历史文献时特别需要注意的。

《微观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要素市场)【圣才出品】

专题七要素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要素的需求是()。 A.一种最终产品需求 B.一种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引起的需求 C.一种与最终产品无关的需求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它是由对消费者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厂商要生产具有某种效用的产品,必须投入相关的生产要素。可见,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而是要利用这些要素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2.提高工资会使个人的劳动时间()。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A或者B 【答案】D 【解析】劳动时间的增加或者减少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提高工资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收入效应,总效应等于替代效应加上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使劳动时间增加,

收入效应使劳动时间减少,从而总效应不确定,故提高工资可能增加劳动时间,也可能减少劳动时间。 3.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是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是边际收益产品曲线。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由于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下降而下降,即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而下降。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除了受到要素边际产品曲线的影响而下降以外,还受到产品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而下降。所以一般而言,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更加陡峭。 4.准租金与厂商的经济利润相比()。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 C.后者大 D.均有可能 【答案】B 【解析】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而总固定成本一定是大于零的,所以准

专题十六 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教训

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复习目标】 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原因、目的、内容、实质结果、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评价两项政策。 2、把握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基本内容与特点,结合历史发展全面地、公正地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3、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通过阅读材料和问题探究理解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苏联经济改革的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曲折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专题知识梳理】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完成下表) 思考:两个政策实施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 二斯大林体制 1、斯大林体制的确立: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施___________,取消_____________,到________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斯大林体制的内容: 3、斯大林体制的特点:

4、评价 (1)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三二战后的经济改革(完成下表) 思考:上述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苏俄(联)政策的变化和改革中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真题回放】 1、(2013全国Ⅰ33题)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 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答案】D 【考查点】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框。 2、(2013福建38题)(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全球数字经济政策新动向解读

当今世界,从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到智能制造、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基础、商业模式、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大放异彩,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蝶变”,正以澎湃的驱动力成为各国经济复苏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应对国际激烈竞争、抢抓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一、二、三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数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等。 一、全球数字经济政策新动向 多数发达国家较早认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起步较早。美国是全球最早布局数字经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并相继发布《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新兴的数字经济1999》《数字经济2000》《数字经济2002》《数字经济2003》等报告,奠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地位。日本政府早在2001年出台就提出《e-Japan战略》,随后又相继发布《u-Japan》《i-Japan》《ICT成长战略》《智能日本ICT战略》等,实现数字经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各阶段发展有章可循。英国是最早出台数字经济政策的国家,2009年发布《数字英国》计划,是数字化首次以国家顶层设计的形式出现。随后相继发布《英国信息经济战略2013》《英国数字经济战略2015-2018》等,明确英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期方向和长期目标,旨在将英国建立成为数字经济强国。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对于数字经济的布局相对滞后,多数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才开始着手布局相关战略。2015年印度推出的“数字印度”计划主要包括普及宽带上网、建立全国数据中心和促进电子政务三个方面。2016年,巴西颁布《国家科技创新战略(2016-2019年)》,将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明确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11个领域之一。2017年俄罗斯将数字经济列入《俄联邦2018-2025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刘长江 2012-10-29 16:13:49 来源:《唯实》(南京)2006年8/9期作者简介:刘长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刘长江(1951— ),男,湖北宜昌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阶级政党与国家政权。 内容提要: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中的作用在我国的研究中仍然是一个空白。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终结的过程中,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苏联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设想方案,对苏联共产党的政策选择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苏联经济学家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我国已经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特别是领袖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和终结所起的作用,比如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分析,一般都强调斯大林的错误,当然有的研究也提出当时的客观环境的作用。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当时苏联的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制定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新经济政策却不研究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和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显然是一个缺陷。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苏联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与终结提出一个基于经济学分析的解释。 一、恰亚诺夫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最初选择

1921年3月,苏共第10次代表大会期间,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暴动,这促使大会决定取消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苏联正式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已有的研究都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内战造成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不能继续忍受余粮征集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已有研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苏联共产党在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曾经面临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苏共并没有凭主观想象或者自己的理论认识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尽管苏共当时的领导人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但他们仍然向经济学家征求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选择的意见,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都没有注意的主要环节。苏联经济学家的意见对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苏联共产党对于在各个经济领域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政策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作为世界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苏共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仅仅通过政策调整转变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苏联农村的发展问题,不能解决在农村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基础的问题。所以,当内战还在继续时,苏联共产党就委托当时苏联最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李托森科和恰亚诺夫分别提出可供党进行选择的农村发展方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并非仅仅是对农民不满做出的应急反应。 李托森科方案建议在苏联农村建立拥有大片土地,使用雇佣农业工人的大型农场主经济。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斯托雷平改革的继续和变种。恰亚诺夫方案认为,苏联农业应该依靠家庭农户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监督和引导,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恰亚诺夫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在苏联农村发展小农经济的方案,他的合作化设想也不同于对合作化的一般理解。这两个方案于1920年6月被送到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前身)和农业人

文体产业发展政策法规解读

文体产业发展政策法规解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行业与世界的深入接轨,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完善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产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体育产业事业政策法规的建设。 关键字: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规 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体育市场的兴起,体育产业事业成为热门话题,关注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及其发展,全面关注我国体育产业事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对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新趋势 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的历程,大体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思想指导下,国家体委提出了体育社会化的方针,不断拓宽体育投资渠道;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1997年党的十四大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去体育运作方式所依附的经济基础正在被逐步削弱。在这个阶段,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体育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在“十五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体育产业事业步人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体育产业事业从体育部门走向社会,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体育产业事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体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体育已与国际全面接轨,与世界经济大舞台、体育大舞台融合在一起,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体育产业事业能否进人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实施品牌战略,抓住具有影响力的优势项目,创造优质品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二是将引进资金、引进人才、

微观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专题九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市场失灵”,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市场失灵”是指,即使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仍然可能达不到最大效率 B.市场失灵最常见的原因是: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 C.当政府出面来纠正“市场失灵”时,也可能会出现“政府失灵” D.当出现“市场失灵”时,公共决策毫无作用 【答案】D 【解析】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导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和主要表现。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当时市场失灵时,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2.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答案】B

【解析】外部不经济是从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角度来衡量的,如果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则存在外部不经济。 3.汽车排放废气导致的对健康的影响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A.私人成本 B.外部成本 C.内部成本 D.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答案】B 【解析】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他的周围经济环境的影响,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外部性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汽车排放尾气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故造成了外部不经济会产生社会成本。 4.科斯定理指的是()。 A.若交易成本为0,则只要财产权明确,市场交易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B.若交易成本为0,则财产权明确与否并不影响市场交易效率 C.只有当交易成本为0时,市场交易才是有效率 D.以上各项都对 【答案】A 【解析】科斯定理是指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初始财产权赋予哪一方,市场均衡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江阴二中杨晓峰 一、本单元、本课内容 1、课程标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 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刘宁宁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中文摘要〕本文在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动因、含义、形式、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协调收益进行了研究,说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参与其中的国家会从政策协调中获得收益。欧洲经货联盟的创立及实践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做出了新贡献。 〔英文摘要〕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meaning, forms, targets and causes of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On this basis, it goes on to study theory foundation,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tell us that it is beneficial to coordinate national policies among governments. The emerge of EMU and the its practice contribute to this theory.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博弈 〔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

一、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动因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主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同的经济体越来越相互依赖,所有国家都是相互依存的。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可以忽视经济政策的外部性,它能够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现国内外经济的均衡。而如今,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变量(如汇率的稳定或避免贸易失衡)、新的媒介变量(资本流动,进出口)、和新的工具(贬值,不同的贸易政策和外汇储备方面的政策诱导的变化)。这些新的工具,及那些在封闭经济中运用的变量,会对国内外均产生影响。这意味着外国政策的选择会对本国经济福利产生重要影响。从理论上说,在纯粹的浮动汇率条件下,汇率的完全自由波动可以隔绝经济震荡在国际间的传导,因而一国的宏观政策效应不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于是也就不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但是纯粹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不存在的,各国都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优先保证实现内部均衡,进而对其国际收支和货币汇率水平产生影响。 政策协调的主要动因源于国内独立的政策

2016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及答案解析 (1/6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以______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结构性改革 C.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制度 下一题 (2/6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______。 A.科学发展 B.依法治国 C.党的领导 D.全方位对外开放 上一题下一题 (3/6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______。 A.创新 B.协调 C.开放 D.共享 上一题下一题 (4/6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A.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D.处理好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上一题下一题 (5/6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______,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A.10% B.20% C.30% D.40% 上一题下一题 (6/6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______。 A.标准化、均等化 B.社会化、规范化 C.科学化、法制化 D.信息化、服务化 上一题下一题 (7/6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______考核。 A.社会保障 B.新增债务率 C.地区生产总值 D.人民健康状况 上一题下一题 (8/6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以______为目的,坚持走文明发展的道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资源节约 上一题下一题 (9/6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当经济达到潜在产出水平时,总支出继续扩大,将会由于经济资源已经被充分使用,最终引发______。 A.结构性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需求型通货膨胀 D.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相互作用型通货膨胀 上一题下一题 (10/6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PMI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控指标体系之一,其荣枯分水线为______。 A.20 B.30 C.40 D.50 上一题下一题 (11/6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2007-2018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18 苏联的经济政策及改革(原卷版)

考点18 苏联的经济政策及改革【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1.集体农庄 又称农业劳动组合。它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劳动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1)所有制形式: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 (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 3.苏联与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不同及原因 (1)不同 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③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没有阶级分化,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阶级分化。 (2)原因 ①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

②社会历史进程不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苏联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试验。 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工业化是在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 4.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 (1)1917年,苏维埃政权没收皇室、寺院土地交给农民耕种。 (2)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余粮收集制,为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 (3)1921年,新经济政策规定实行固定粮食税。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税后粮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27年之后,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5)赫鲁晓夫改革,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副业,扩大农业生产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5.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 ①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发展。 ②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③外部原因:西方反苏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 (2)启示 ①改革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③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宗旨。 ④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 【历年真题】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2.(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当前中国经济政策解析

当前中国经济政策解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近期有关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不断升温,经济学者纷纷阐释自己的观点,而著名学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吴敬琏在4月底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欧盟驻华使团共同在北京举行的“中国2004:政策分析与经济展望”高层报告会中指出,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对于今年中国经济是不是能够实现软着陆,吴教授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国内经济政策:过热症相明显 从短期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中国经济从2003年的下半年开始,出现了资源短线愈来愈难以支撑过高的增长速度和过大的投资规模。2003年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都表现出了过热现象的某些症相。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年的GDP增长,虽然在第二季度受到了SARS的影响,但是全年仍然增长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4%,广义货币增长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界就发生了一场争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应该采取的政策有很不相同的意见。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势判断和相应的政策建

议。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出现过热,不但不需要踩动刹车和采取任何紧缩性的宏观(总量)经济政策措施,相反应该用更充分的货币供应来支持更高的增长。 第二种意见认为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货币过量供应,应该采取紧缩的政策。但持这种意见的人,多数并不主张采取非常强烈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而是主张用一种谨慎的政策措施,使得货币供应逐渐地放慢,增长速度逐渐放慢,保证经济逐步降温,实现所谓软着陆。 第三种意见认为宏观经济没有全面过热,只是在某些部门或某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业、冶金、建筑等出现了局部过热,所以,正确的做法不是动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总量调控,而是运用加强项目审批制度等行政干预措施,对这些行业的投资进行控制。 去年第一季度就有经济学家提出出现了过热的迹象,但那时第一种意见占有绝对优势;到了第三季度,提出第二种意见的经济学家开始多起来了,但是直到年底,多数决策部门还是倾向于第三种意见。这种情况到今年第一季度才发生了变化。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宣布把去年的GDP增长数字由%修改为%。第一季

苏联经济政策列表

《新经济政策研究》高继文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勃列日涅夫

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1964年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在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人的强烈主张下,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为取得美国人的支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将消息告知美国方面。 然而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几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但勃氏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氏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俄罗斯人心态复杂看勃氏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6岁。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苏联的国势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社会积累的无数尖锐矛盾缺乏认识,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使这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夭折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夭折 ——从民主(的)集中制到极端集中制的转变 黄蓉芳1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广东广州,510090) 摘要:文章阐述了列宁所主张的民主(的)集中制的内涵;从决策角度分析了新经济政策的确立与民主集中制决策机制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这一政策的过早终结,固然与新经济政策本身产生的问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党的民主和社会生活民主的缺乏。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民主(的)集中制极端集中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一、“民主(的)集中制”的内涵 俄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党初建时还处于地下状态,党员虽然不多,但遍布幅员辽阔的各地方与各民族,思想认识不一,分散的小组习气盛行。所以列宁提出:“必须成立统一因而也是集中的党”①。列宁说:“在黑暗专制制度下,在流行由宪兵来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游戏”②。因此他提出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在党内实行由铁的纪律来维护的集中制,这样才能成为由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团结起来的有觉悟的部队,才有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托洛茨基,罗莎·卢森堡都对上述思想提出了批评。 针对反对者的指责,列宁则认为:他所主张的集中制是“民主的”集中制,民主是对集中性质的说明和规定,即按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集中制。1905年12月列宁主持召开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的政组》决议,第一条内容即是:“确认民主(的)集中制原则是不容争论的”③,而在1906年4月举行的四大(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统一)的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提交的《党组织的基础》决议草案中也说:“党内民主(的)集中制是现在一致公认的 收稿日期:2004-02-18 1作者简介:黄蓉芳(1965—),女,土家族,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8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A卷

训练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道路 (A卷)[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 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答案 A 解析“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 2.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 ) A.加快工业化进程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改变所有制结构 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答案 B 解析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可以加快工业化发展,但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苏俄经济结构仍以公有制为主,故C项错误;题干措施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不能说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故D项错误。 3.下表是苏联不同类型的商业在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它反映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明显效果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

C.苏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D.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21~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故D项正确。 4.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 A.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B.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中斯大林认为新政经济政策“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观点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不应借鉴资本主义成分,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故A项正确。 5.(2018·宁德模拟)苏联学者指出:“斯大林主要是列宁学说……非本质立场的继承者。在对待列宁遗产方面他的非连续性显然占优势。”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主要表现在( ) 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C.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D.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 答案 B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执政时期的政策,斯大林上台后放弃了该政策,与题中“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相符,故B项正确。 6.(2018·海门一模)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 ) 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答案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