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介绍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介绍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介绍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知识点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1、萨顿的假说

(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遗传行为特性、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来源、在形成配子时的行为变化有平行关系,从而大胆地提出假设。)

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方法:类比推理法

2、摩尔根果蝇实验(实验证据)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相对性状多且明显、培养周期短、成本低、容易饲养、繁殖率高、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3)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请在右边方框内写出遗传图解)

实验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通过荧光染色证明)。

【典题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C)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典题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V 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典题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

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如何选择

交配亲本?

知识点2:性别决定

概念: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通常由性染色体决定(也受环境影响),分为XY型和ZW型。

项目XY型ZW型

染色体组成雌性常染色体+XX(同型) 常染色体+ZW(异型)雄性常染色体+XY(异型)常染色体+ZZ(同型)

生物类型所有哺乳动物、人类、果蝇、某些鱼类、两栖类等鸟类、一些蛾蝶类

决定时期:受精作用中精卵结合时

注:雌雄同体(植物雌雄同株)的生物无性别决定,所以也没性染色体

【典题4】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D)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典题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 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 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知识点3: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

叫做伴性遗传。

如:位X、Y或者Z、W 染色体上。这里主要以XY型为例来讲解。

注: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I)和非同源区段(II,III),

考题中常考的伴性遗传大多是指位于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位于同源

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会在一些信息题中出现,稍后将做详细讲解。

警示(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

(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如:SRY基因)有关。

(3)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

【典题6】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遗传、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等

①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III区段、隐性基因。

②相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③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①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III区段,显性基因。

②相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③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相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染色体遗传---人类外耳廓多毛症(基因位于Y染色体II区段)

患者均为男性,女性不患病,遗传规律是传男不传女。

【典题7】如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典题8】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该遗传病不可能是(B)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拓展】如图为X、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也有差别,如:

(♂全为显性)(♀全为隐性)(♀全为显性)(♂全为隐性)

[提醒]X、Y这对同源染色体之所以是性染色体是因为其上有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虽然同源区段Ⅰ片段上的基因在XX、XY个体中都成对存在,但不意味着这种性状与性别无关,因为同源区段的基因与性别决定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

【典题9】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典题10】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BC)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C.含X染色体的配子不一定都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典题11】鸡的性染色体为Z和W,其中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B)

A.一般的,母鸡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Z或W

B.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条Z染色体

C.非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公鸡全为非芦花,母鸡全为芦花D.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出现非芦花鸡一定是公鸡

4、伴性遗传的应用:1、人类遗传病的预测、优生、诊断

2、优良品种的选育(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选育)

知识点4:遗传系谱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步:确认或排除细胞质遗传

第二步: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

第三步:判断显隐性

“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

第四步:确认或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

(1)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2)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注:题目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第五步:初写基因型第六步:进一步确定基因型

第七步:进行相关计算(注意: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

注意:在考题中常考的是一个遗传系谱图中有两种遗传病,记住要先分开来研究然后再合,而且一般都是一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病、另一种是伴X遗传病(考题中一般会有相应的信息,从中可判断出)。【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第一: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

第二: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各为l/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第三:若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很大,则该病很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典题12】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5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D)

A.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Ⅱ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

D.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典题13】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是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红绿色盲的男孩。

(1)这对夫妇生出蓝眼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是1/8。

(2)这对夫妇再生出一男孩患红绿色盲蓝眼的概率是1/4。

总结:常染色体(男孩患病=女孩患病=患病概率;患病男孩=患病概率×1/2)

X染色体(患病男孩=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占的概率;男孩患病=后代男孩群体中患病者占的概率)

【典题14】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HhXTXt;Ⅱ-5的基因型为HHXTY或HhXTY。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6。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60000。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3/5。

【典题15】在调查某种遗传病的过程中,发现某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BC)

A.Ⅲ-1患该病的概率为0

B.Ⅰ-1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C.Ⅱ-4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D.Ⅲ-3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基因位置的确认

1.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此类试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未知显隐性

①方法:正反交法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已知显隐性

①方法:隐性雌性×显性雄性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中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具有相同的性状分离比,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判断基因是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

仅位于X染色体上

(1)方法:隐性雌性×纯合显性雄性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5.设计杂交实验,巧辨性别

选择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隐性个体与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显性个体杂交(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就是“隐雌显雄”)。这样在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的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具有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依此可通过子代表现的显隐性性状确认其性别,具体分析如下:

亲本:X a X a(♀)×X A Y(♂),

子代:X A X a X a Y

(显性♀)(隐性♂)

子代中显性全是雌性,隐性性状全是雄性。

亲本:Z a Z a(♂)×Z A W (♀)

子代:Z A Z a Z a W

(显性♂) (隐性♀)

子代中显性全是雄性,隐性性状全是雌性。

遗传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单位性状与相对性状 2.积加作用与抑制作用 3.上位作用与下位作用 4.不完全连锁与符合系数 5. 臂内倒位与臂间倒位 6. 三体与双三体 7. 细胞质遗传与母性影响 8.植物的核不育型与核质不育型 9.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 10.减数分裂。 11.测交 12.完全连锁 13.共显性 14.广义遗传力 15.隐性上位作用

16.单体 17.并发系数 18.母性遗传 20.染色体组 21.基因的加性效应 22.臂间倒位染色体 23.相斥组与相引组 24.染色体 25.染色单体 26.着丝点 27.细胞周期 28.同源染色体 29.异源染色体 30.无丝分裂 31.有丝分裂

32.单倍体 33.联会 34.联会复合体 35.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36.基因与等位基因 37.表现型与基因型 38.互补作用 39.积加作用 40.显性上位作用 41.隐性上位作用 42.重叠作用 43.抑制作用 44.多因一效 45.一因多效 46.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47.交换值 48.基因定位 49.连锁遗传图 50.伴性遗传 51.限性遗传 52.从性遗传 53.超亲遗传 54.加性效应 55.显性效应 56.上位性效应 57.遗传率 58.加性方差 59.显性方差 60.上位性方差 61.QTL作图

62.近交衰退 62.杂种优势 63.杂种劣势 64.基因突变 65.突变率 66. 复等位基因 67.母性影响 68.伴性遗传 69.杂种优势 二、简答题 1.显性现象的表现有那几种形式?显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纯系学说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 3.什么是微效基因、微效多基因和主效基因?它们的作用有何区别?

专题34 高考复习 从性遗传、复等位基因及血型问题

专题34 2019年下半年高考专题复习从性遗传及血型问题 1.在某种牛中,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为红色。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的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是[ ] 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 C.雌性,Aa D.雌性,aa或Aa 2.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对无角基因h为显性。在公羊中,基因型为HH、Hh均表现为有角;而在母羊中基因型为HH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表现为无角。如果基因型为Hh的雌雄个体交配,则子代中出现无角母羊的概率为 A.1/8 B.1/4 C.3/8 D.3/4 3.已知绵羊角的性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据表正确的判断是: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一定是伴性遗传 4.【加试题】在雌果蝇中,胚胎发育所需要的部分养分、蛋白质和mRNA由卵母细胞旁边的营养细胞和滤泡 细胞提供。有一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产生的mRNA被运送到卵母细胞,从而保证受精后形成的胚胎正常发育,如果此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胚胎畸形而且无法存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突变杂合子雄果蝇和正常雌果蝇交配所生的雌性子代不可以存活 B.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可观察到存活的突变纯合子个体 C.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则对于突变杂合子母体所生的雌、雄性胚胎都有一半可正常发育 D.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两个突变杂合子的个体杂交,子二代中有1/6是突变纯合子 5.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试分析下列从性遗传 现象:Ⅰ.果蝇中一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a)纯合时,雌果蝇(XX)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基因(a)在雄性(XY)中没有这种效应。另外,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白眼(b)为隐性性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2)一对白眼的雌蝇与雄蝇杂交,后代雌雄比为1∶3,则双亲基因型为:。 写出该杂交的遗传图解。(3分) (3)让(2)题中的子代自由交配,其后代的雌雄比为:。 6.雄性蝴蝶有黄色(Y)和白色(y),雌性只有白色。触角棒形(A)和正常形(a)正交和反交的结果都一样。 (4)在下列各组合中,不能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①yyaa♀×♂YYAA ②YyAA♀×♂yyaa ③YYAa♀×♂Yyaa ④YYAa♀×♂yyAa ⑤YyAA♀×♂Yyaa ⑥yyAa♀×♂yyaa (5)一对表现型为黄色棒形和白色棒形的亲本杂交,F1代表现型为雄性3/8黄色棒形、1/8黄色正常、3/8白色棒形、1/8白色正常;雌性3/4白色棒形、1/4白色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标明亲本的雌雄)。②⑤⑥YyAa yyAa 7.(14分)右图为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 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Ⅲ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上受个体性 别的影响的现象。在杂合体中雄性表现为有角,雌性表现为无角。 绵羊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雌雄都有有角个体出现。现有一只有角 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所生的多胎小羊中,性成熟以后,凡公羊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都 表现为无角。试根据以上事实回答:(注:若性染色体上有角A基因为显性) (1)绵羊的有角基因A是否位于Ⅱ片段?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事实。推测绵羊的有角性状的遗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另一种从性遗传,则无角母羊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绵羊的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的方案,请补充完善。 步骤:选择_____________公羊与多只无角母羊交配,观察子代性成熟后表现出来的性状。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遗传与变异:生物通过繁殖的方式来繁衍种族,保持生命在世代间的连续,保持子代与亲代的相似与类同,这种现象叫遗传,遗传的本质就是遗传物质通过不断地复制和传递,保持亲代与子代间的相似与类同,与此同时,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包括环境差异与遗传物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变异。 2、遗传变异:变异不一定都能遗传,只有由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这种变异叫遗传变异。 3、遗传学: 经典定义: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现代定义: (1)在生物的群体、个体、细胞和基因等层次上研究生命信息(基因)的结构、组成、功能、变异、传递(复制)和表达规律与调控机制的一门科学--基因学。 (2)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名词解释: 1、性状:在遗传学上,把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3、显性性状:孟德尔把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不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现象:孟德尔把F2中显现性状与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现象。 5、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占有同一位点,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同一性状发育的两个基因。非等位基因指位于不同位点上,控制非相对性状的基因。 6、自交:F1代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叫自交。 7、回交:F1代与亲本之一的交配叫回交。 8、侧交:F1代与双隐性个体之间的交配叫侧交。 9、基因型和表型 基因型是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性状得以表现的内在物质基础,是肉眼看不到的,要通过杂交试验才能检定。如cc,CC,Cc。 表型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型和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如花的颜色性状。 10、纯合体、杂合体 由两个同是显性或同是隐性的基因结合的个体,叫纯合体,如CC,cc。由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结合而成的个体,叫杂合体,如Cc。 11、真实遗传 指纯合体的物种所产生的子代表型与亲本表型相同的现象。纯合体所产生的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能真实遗传,杂合体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要发生分离,它不能真实遗传。 名词解释: 1、染色体与染色质:是指核内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无定形物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复合体,以纤丝状存在于核膜内面。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两者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形态。核内遗传物质就集中在这染色体上。 2、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着色较浅,呈松散状,分布在靠近核的中心部分,是遗传的活性部位。着色较深,呈致密状,分布在靠近核内膜处,是遗传的惰性部位。又分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前者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及核仁组织区,后者在间期时仍处于浓缩状态, 3、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直径10nm,其核心是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2分子共8分子)构成的扁球体。 4、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5、联会: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这种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称为联会。

复等位基因遗传试题及分析教学文案

复等位基因遗传试题 及分析

复等位基因遗传试题及分析 华兴高中:刘春荣 1、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基因决定雌株。G对g、显性,g对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是两性植株, 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Gg和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解析本题涉及复等位基因及基因的显性等级的问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考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题意可知,Gg、G均为雄性,不能杂交,A项错误;两性植株为gg或g,最多可产生两种配子,B项错误;两性植株gg-可自交可产生雌株,C项错误;在D选项中,两性植株群体(有gg和g两种基因型)内随机传粉,群体中的交配类型有:gg×gg、gg×g、g×g,gg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纯合子,gg和g杂交的后代也有1/2的为纯合子,g个体自交后代有1/2的为纯合子,则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后产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比例肯定会比杂合子高,所以D选项正确。 2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W P W S与W S 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A. 3种,2∶1∶1 B. 4种,1∶1∶1∶1 C. 2种,1∶1 D. 2种,3∶1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表现为W>W P>W S>w,则W P W S与W S w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W P W S(红斑白

花),W P w(红斑白花),WSWS(红条白花),W S 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2种1∶1。 3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 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A.1中紫色∶1浅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解析本题涉及有关复等位基因的相关问题。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d 时,子代全为深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m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中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浅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v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深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综上分析,选项A、B、D均不可能出现,只有选项C有可能。 4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3三个等位基因I A、I B、i决定,通过调查一个由400个个体组成的样本,发现180人是A型血,144人是O型血,从理论上推测,该人群中血型为B的人应该有( ) A.24人 B.36人 C.52人 D.76人 解析在本题中,A型血的人(基因型为I A I A或I A i)占的比例为 180÷400=0.45,O型血的人(基因型为ii)占的比例为144÷400=0.36,假设i的基

普通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普通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同源染色体 2. 不完全显性 3. 干扰(干涉) 4. 伴性遗传 5. 狭义遗传率 6. 复等位基因 7. 转座因子 8. 部分二倍体 9. 母性影响 10. 隔裂基因 11. 联会 12.等位基因 13.位置效应 14.数量性状15.回交 16.同源染色体 17.转化 18.雄性不育 19.基因频率 20. 双三体 二、填空题 1. 以豌豆为材料进而提出分离与组合定律的是,利用果蝇研究提出提 出基因论是,比德尔利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2.基因型AABbDdEeFfGG的个体可产生种配子,自交可产生种基因 型类型,其中纯合基因类型种。 3. 人白化症由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a)控制遗传,某白化症患者的正常双亲 基因型为和。 4. 家蚕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型和型,而蝴蝶的性染 色体为型。 5.遗传学中重组率也称为__ _。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重组率为___ _, 当两对基因为完全连锁时,重组率为__ __。 6. A与B连锁,则AABB和aabb杂交称为,aaBB和AAbb杂交称 为。 7. 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和杂合体性母细胞在减 数分裂的前期I都可以形成凸隆起来的瘤状物或环状形象。 8. 马铃薯单倍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12个二价体,因此马铃薯属于倍 体。 9. PCR反应的基本步骤是、、。 10.死细菌与活细菌混合在一起后基因实现了重组,这叫。两种细菌以 噬菌体为媒介实现了基因重组是。 1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__ __期配对,在___ ___期分开,染色单体在___ ___期分离。 12.大麦现有纯合密穗染病(AAbb)材料和稀穗抗病(aaBB)材料,两基因自由组合。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育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类型第___ 代就会出

遗传学复习资料

1、遗传学的发展时期 (1)经典遗传学时期(1900 ~ 1940 )——遗传学的诞生和细胞遗传学时期 标志:孟德尔定律的二次发现 成就:确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创立连锁定律(Morgan,1910),提出“基因”概念 (2)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学时期(1941 ~ 1960) 标志:“一基因一酶”学说(Beadle&Totum) 成就:“一基因一酶”学说(1941,Beadle&Totum) ,遗传物质为DNA(1944, A very,Hershey&Chase),双螺旋模型:(1953,Watson&Crick),转座子:(1951,McClintock), 顺反子:(1956, Benzer) (3)分子遗传学时期和基因工程时期(1961~1989) 标志:操纵子模型的建立 成就:操纵子模型的建立(1961,Monod&Jacob),深入了解基因(破译遗传密码、重组技术、反转录酶、合成酶、内切酶、核糖酶、转座子、内含子、DNA测序、PCR等)(4)基因组-蛋白质组时期(1990 ~ 至今) 标志: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启动 成就: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物理图),从基因组角度研究遗传学 2、遗传学形成多个分支学科: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学 遗传学,生统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辐射遗传学,行为遗传学遗传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1)细胞周期: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①G1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 ②S期:DNA复制时期; ③G2期: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前的一段时间; ④M期(D期):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2)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①前期:染色体开始逐渐缩短变粗,形成螺旋状。当染色体变得明显可见时,每条染色 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至前期末,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破裂,核质和细胞质融为一体。 ②中期:在此期纺缍体逐渐明显。着丝粒附着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向细胞的赤道板移动。 ③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各自移向一极。染色体的两臂由着

遗传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遗传:生物在以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的种族繁衍过程中,子代与亲代的特征相似的现象。 2、核酸:是一种以核苷酸为基本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所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可以传递的遗传物质。 3、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基因组:一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所携带的一整套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5、近交:亲缘关系相近个体间杂交,亦称近亲交配。 6、开放阅读框:结构基因中从气势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的这一段核苷酸区域,期间不存在任何终止密码,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这一区域被称为开放阅读框。 7、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新的与亲代模板结构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8、转录:是以DNA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依赖于DNA 的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链的过程。 9、翻译:由核苷酸序列转换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10、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期,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是DNA的载体。 11、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均匀的网状、丝状的物质。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12、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明显的核被膜所包围的细胞。细胞质中存在膜相细胞器。 13、原核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围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相细胞器。 14、染色单体:二价体中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他们互称姐妹染色单体。 15、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16、联会: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并精确配对的过程。 17、二价体:一对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形成的复合结构。 18、核型分析:指把受检个体的核型与同种生物的正常核型或核型模式图进行比较,鉴别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变异的一种方法。 19、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一次,没有联会,姐妹染色单体没有交换,子细胞中有成套遗传物质。 20、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有联会,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子细胞中只有体细胞的一半遗传物质。

遗传学复习题

遗传学复习提纲 绪论 1、遗传变异遗传学 2、遗传学发展简史 3、列举模式动植物,说明它们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染色体学说)? 2、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1、中心法则发展历史 2、基因的概念 第三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重点: 三大定律的内容和验证方法 棋盘法和分枝法计算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 显隐性的相对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 两对基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分离比,根据后代分离比确定控制性状基因的对数和作用的方式。什么是重叠作用/重叠基因、上位作用/上位基因、互补作用/互补基因?(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概率论、条件概率、加法定理、乘法定律、二项式在计算后代特定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中的应用 应用两点测交和三点测交进行基因作图,并发率和干涉的计算 X2检验在遗传分布适合度中的应用 名词解释: 性状、相对性状、基因、复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外显率、表现度、连锁群、并发率、重组率、两点测交、三点测交、基因作图、共显性、镶嵌显性、纯合体、杂合体,自交、杂交、正交、反交、回交、测交,显性、隐性、纯系、真实遗传、表型模写

思考题 在1900年之后,孟德尔定律取得了哪些发展? 简述三大定律的细胞基础。 基因的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第四章连锁遗传分析 重点: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XY XO ZW ZO 2、区别限性遗传、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3、性连锁遗传 4、利用试验数据进行重组率、符合系数的计算。 名词解释: 性染色体常染色体限性遗传、伴性遗传,连锁与交换、重组率、遗传距离、两点测交、三点测交、双交换、干扰、符合系数、基因座位、连锁群 思考题: 1.了解生物性别决定的机制。分别举例说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各种类型)、环境决定性别和基因决定性别的情况。 2.常染色体在性别作用中有无作用?性激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如何? 3.什么是伴性遗传、X-连锁、Y-连锁、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掌握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的遗传方式(要求懂得进行遗传分析)。 4.理解连锁与交换的细胞学基础。理解连锁与交换及重组率和遗传距离的关系。 第五章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1.名词:基因组、C值、C值悖理、N值悖理、卫星DNA、基因家族,卫星DNA,假 基因,灯刷染色体,卫星DNA、Alu家族、四分子、顺序四分子、非顺序四分子 2.什么是染色体的单线性?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3.重点与难点 a)如何确定基因与着丝粒是否重组?如何计算基因与着丝位之间的重组率? b)如何利用四分子分析确定两个基因间的距离?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分析 1.名词:原养型、营养缺陷型、转化、接合、转导、中断杂交试验,致育因子、性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遗传: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这种世代相似性的传递过程叫遗传。遗传是稳定和保守的,从而使一个物种物种得到保持。 2、变异:同种生物个体间的差异称变异。变异是适应和进化的基础与源泉。 第二章 1、基因型:指生物体从他的亲本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即生物体的遗传组成,又名遗传型。基因型肉眼看不到,只有通过杂交试验才能检定。 2、表型: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即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肉眼可见或可用理化方法测定。表型是基因型和内外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3、测交:基因型未知的显形个体与隐性个体纯合体间的交配方式称测交。它是回交方式中的一种,即同隐性亲本类型回交的交配方式,在遗传学上常用来测定显性个体基因型。 7、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统称。 8、显性性状:在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 9、隐性性状:在F1中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10、等位基因: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如红花基因C和白花基因c,互为等位基因。 11、纯合体:由两个同是显性或同是隐性的基因结合而成的个体称纯合体。 12、杂合体: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结合而成的个体称杂合体。 13、回交:子一代(F1)杂合型基因型个体与亲本(P)或亲本类型基因型个体间的一种交配方式称回交。 14、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如人类小脑性运动失调症。 15、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只有在纯合基因型中才表现出来,携带有隐性基因的杂合体则不表现性状,如白化病。 16、亲组合:亲本P原有的性状组合。 17、重组合:亲本品种原来所没有的性状组合。 第三章 3、双重受精现象:通过授粉,成熟花粉发芽,在雌蕊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长到胚囊,在那里,一个雄核和卵结合发育成二倍体,另一个雄核和两个极核结合成一个三倍体核,此此即典型的被子植物特有的双重受精现象。 第四章 1、表型模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相似,这种想象称为表型模写,即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模仿了某基因决定的性状。 3、复等位基因:具有多个不同的等位形式,影响同一器官形状和性质的基因在遗传学上称复等位基因 4、完全显性:F1代的所有个体都充分表现出显性亲本的性状,这种表现称为完全显性 5、不完全显性:F1代个体所表现的性状不一定都是完全显性,有的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这种表现称为不完全显性。 6、反应规范:通常把遗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称为反应规范。基因决定着个体的反应规范。 表现度:个体间基因的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 8、外显率:是种群的特征,指种群内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率 9、嵌镶显性:双亲性状可以各自在子代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 10、亚致死基因:致死效应仅出现在一部分个体上的基因。亚致死基因的效应称为亚致死现象。 11、互补基因:不同对的两个基因互相作用以致出现了新的性状,那么这两个互作的非等位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12、上位基因:某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外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为上位效应。 13、积加效应:两对非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出某一性状;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出相对于这一性状的显性性状;两个显性基因同时不存在时表现出相对这一性状的隐性性状,从而分离比由9:3:3:1变为9:6:1,此为积加效应。 14、重叠效应:两对非等位基因中存在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显性基因的表型效应均相同的现

遗传学 名词解释

(红色底色的为多次考到的) 外显子:把基因内部的转译部分即在成熟的mRNA中出现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等位基因序列,称为复等位基因。 F因子:又称性因子或致育因子,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微小的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大约为大肠杆菌全长的2%,F因子在大肠杆菌中又称F质粒。 F`因子:把带有部分细菌染基因的F因子称为F`因子。 母性影响:把子一代的表型受母本基因型控制的现象称为母性印象。 伴性遗传: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上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隔裂基因: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个非编码区域隔开,使阅读框不连续,这种基因称为隔裂基因。 细胞质遗传:在核外遗传中,其中由细胞质成分如质体、线粒体引起的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 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它们一条来自父本,另一条来自母本。 转座因子(跳跃基因):指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段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细菌的过程叫转导。 假显性:一个显性基因的缺失导致原来不应该显现出来的一个隐形等位基因的效应显现了出来,这种现象叫做假显性。 核外遗传:由核外的一些遗传物质决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遗传方式称核外遗传或染色体遗传。 常染色体: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异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 等显性(并显性、共显性):在F1杂种中,两个亲本的性状都表现出来的现象。 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连锁群: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 性导:细菌细胞在接合时,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通常利用F'因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性因子)来形成部分二倍体。 核型与核型分析: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核型(Karyotype)。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体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代表该个体的核型。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性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称为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

《普通遗传学》复习题专升本

《普通遗传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名词解释 1.同源染色体: 2.复等位基因: 3. 剂量效应: 4.转化: 5.母性遗传: 6. 从性遗传: 7.轮回亲本: 8. 同源多倍体: 9. QTL:10.内含子: 11、复等位基因 12 、转导 13 、假显性 14 、跳跃基因(转座因子) 15、杂种优势 16 、减数分裂 17 、隔裂基因 18、细胞质遗传 19、同源染色体 20、数量遗传 二、填空题 1.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 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2、人类性别决定属型,鸡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性别决定属于型。 3、有一杂交: 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4、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5、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6、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现有一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稀穗抗病材料,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到第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 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株。

7. 死细菌与活细菌混合在一起后基因实现了重组,这叫。而两种活体细菌直接接 触实现了基因重组则是或性导。 8. 某个群体,现在P11=0.4,P12=0.4, P22=0.2。如果让群体内随机交配,下一代基因型 频率分别为P11= ,P12= , P22= 。 9. 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一般三系配套,其中不育系基因组成表示为,恢复系 为,保持系为。 10. 2n个体称为双体,则(n-1)Ⅱ+Ⅰ个体称为体;(n-1)Ⅱ+Ⅲ是体。 11. 目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包括法和法。 12. 个体的_________称为基因型,个体所表现的_________称为表现型。 13.以白粒玉米 aa 作母本,与黄粒玉米 AA 杂交,则 F1 种子各部分的基因型为:种皮_____,胚______,胚乳______。 14..二个基因间的重组率为0.165,则其距离为______遗传单位。 15.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6.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______,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17.在不存在环境互作效应的情况下,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应、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效应等。 18.大肠杆菌 F 因子能够以三种状态存在:(1).没有F因子,即_________;(2).包含一个自主状态的F因子,即_________;(3).包含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即_________。 19.cDNA库是以_________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合成_________构建的基因库。 20.在互作效应中,表现型均为白花、基因型分别为CCpp和ccPP的双亲杂交结果表现为互补作用,其F2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1.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AABBDD),其染色体组(X)的染色体数为7,配子染色体数为_________,最多可以产生_________种单体。 三、判断题 1.Mendel以果蝇为研究对象,提出的遗传学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TTSSGG和TTSS的烟草杂交所产生的子代TTSSG被称为部分二倍体。() 3.如果母亲是色盲,所生子女肯定也是色盲。()

遗传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染色质或染色体(chromosome):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 2. 染色单体(Chromatids):复制时产生的染色体拷贝。此名字通常用来形容处于随后的细胞分裂期它们分开的之前的染色体。 3、姊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在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4、非姐妹染色单体(nonsister chromatid):在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由不同着丝点相连的染色单体就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s):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6.常染色质(euchromatin):指染色体上螺旋化程度较低,染色较浅的区域,称常染色质区域。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相反。 7、染色体组(genome):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8、单倍体(haploid):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二倍体(diploid):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大多,数植物均属此类。 10.单价体(univalent):指真核生物的减数分裂前期没有联会配对的,成单的染色体 11、二价体(bivalent):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12、联会(synapsis):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13、性状(traits):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14、单位性状(unit traits):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15.相对性状(contrasting trait):不同的个体在每个单位性状上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16、显性性状(dominant trait):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17、隐性性状(recessive traits):子一代未出现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即子一代处于隐蔽状态的性状。 18、基因位点(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臵。 19、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20、纯合体(homozygote) :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的两基因成员完全一致(双显或双隐) ,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为纯合体。如:CC。 21、杂合体(heterozygote):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又一致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22、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23、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 dominance):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24、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25、基因型(genotype):也称遗传型,生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26、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27、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当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28、积加作用(additive effect):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显性基因对数累积愈多,性状表现愈明显的现象。例如,南瓜果形遗传。 29、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只要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30、上位作用(epistatic effect):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 31、显性上位(dominant epistasis):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是显性基因称为显性上位。 32、隐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则称为隐性上位。 33、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 34、干扰(interference):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的现象。 35.正干扰(positive interference):符合系数小于1,即一次交换的发生使第二次发生交换的频率减少。 36.负干扰(negative interference):符合系数大于1,即一次交换的发生使第二次发生交换的频率增加了。 37、符合系数(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1之间。

从性遗传复习进程

学案:二轮复习遗传专题一 从性遗传 问题引入: 问题一: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的疾病,若双亲均为杂合体,后代子女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问题二(17年全国卷)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双亲均为杂合体的公羊与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思考1:羊的有角和无角是否遵守基因的分离定律? 思考2:问题一和问题二中的双亲均为杂合体,为什么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差异? 羊的有角和无角这对常染色体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Nn在不同的性别中表现出不同的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中称为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相同基因型在不同的性别中表达不同的表现型的现象。它与伴性遗传的区别是,控制从性遗传的基因一般位于常染色体,而不是性染色体上。往往是由于受到性激素和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常见的从性遗传现象有人类的秃顶遗传、食指长短遗传以及绵羊角的遗传等。 例1(2010年天津卷)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 B.1/3 C. 1/2 D. 3/4 例题2(2011年全国卷)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_______。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或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 _______或_______。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 变式1:从性遗传与常染色体自由组合考察 上题中,假若一位其父亲非秃顶白化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而本人为秃顶不白化的男性,与一位其母亲为秃顶白化病而本人为非秃顶不白化的女性结婚,现向你遗传咨询婚后生育孩子可能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变式2:从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结合考察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附答案)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附答案) 一、“归纳法”分析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比 应用1: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 典例1.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基因型为 Aa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为红色,基因型为rr的花瓣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 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1/3 C. 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D. 子代的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应用2:致死类 典例2.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应用3:从性遗传 典例3. 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和无角 雌羊杂交,F1中雄羊全为有角,雌羊全为无角;F1中的雌雄羊自由交配,F2不可能 ...出现的是()A.有角∶无角=1∶1 B.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 C.雄羊中有角∶无角=3∶1,雌羊中有角∶无角=1∶3 D.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 应用4:复等位基因 典例4.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 d决定深紫色,P m决定中紫色,P l决定浅紫色,P v决定很浅紫色(几近白色)。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P d>P m>P1>P V。若有一只浅紫色企鹅(P1P v)和一只深紫色企鹅(P d P m)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比例为()A.中紫色∶浅紫色=1∶1 B.深紫色∶中紫色=1∶1

复等位基因遗传试题及分析

复等位基因遗传试题及分析? 华兴高中:刘春荣 1、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基因决定雌株。G对g、显性,g对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是两性植株, 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Gg和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解析本题涉及复等位基因及基因的显性等级的问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考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题意可知,Gg、G均为雄性,不能杂交,A项错误;两性植株为gg或g,最多可产生两种配子,B项错误;两性植株gg-可自交可产生雌株,C项错误;在D选项中,两性植株群体(有gg和g两种基因型)内随机传粉,群体中的交配类型有:gg×gg、gg×g、g×g,gg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纯合子,gg和g杂交的后代也有1/2的为纯合子,g个体自交后代有1/2的为纯合子,则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后产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比例肯定会比杂合子高,所以D选项正确。 2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WPW S与WS 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3种,2∶1∶1B.4种,1∶1∶1∶1?C.2种,1∶1 D. 2种,3∶1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表现为W>WP>W S>w,则W PWS与W Sw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WPWS(红斑白花),W P w(红斑白花),WSWS(红条白花),WS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2种1∶1。3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1中紫色∶1浅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1深紫色∶1中紫色?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解析本题涉及有关复等位基因的相关问题。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d时,子代全为深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m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中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浅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v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深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综上分析,选项A、B、D 均不可能出现,只有选项C有可能。? 4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3三个等位基因I A、I B、i决定,通过调查一个由400个个体组成的样本,发现180人是A型血,144人是O型血,从理论上推测,该人群中血型为B的人应该有( )? A.24人B.36人C.52人 D.76人?解析在本题中,A型血的人(基因型为I A I A或I A i)占的比例为180÷400=0.45,O型血的人(基因型为ii)占的比例为144÷400=0.36,假设i的基因频率为x,则由于O型血的人(基因型为ii)占的比例为0.36,亦即x2=0.36,则由此可推知i的基因频率(x)为0.6,AB型血和B型血的人共为400-180-144=76人。?(1)若用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设I A的基因频率为x,据A型血的人(基因型为IA IA或IAi)占0.45,可得出如下一元二次方程:x2+x×0.6×2=0.45,可解出x的值等于0.3,同时可得出IB的基因频率为1-0.3-0.6=0.1,从而可计算出本题中的B型血(基因型为IB IB和I B i)的人的数目为(0.1×0.1+0.1×0.6×2)×400=52。这个方法比较烦琐,需要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耗时较长,错误率较高。?(2)还可用如下方法推算:由于AB型血(基因型为I A IB) 和B型血(基因型为IBIB和IBi)的人共为76人,i的基因频率为0.6,同时I A的基因频率小于0.4(更小于i的基因频率0.6),所以基因型为I B i的人数一定大于基因型为I AIB的人数,亦即可推知血型为B的人数大于76的一半,所以本题的答案应选C。?由于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