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上不同时期美学家对美的本质

简述西方美学史上不同时期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看法?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1]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他一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

向。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同时他也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维度提出美学思想。作为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基于对象的形式,从此出发,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在黑格尔那里,美的艺术的领域属于绝对心灵的领域,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的定性。他说:“按照它的纯粹形式的方面来说,自由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自己对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见它自己。”[2]黑格尔力图从这种对立中去发现自由。总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为纯粹的与先验的方面。这种影响远远超出近代经验主义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思想。

4.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

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属于现代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具有现代意义。“马克思和其他现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对于近代思想的叛离是颠覆性的。这在于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存在问题,而且也给真善美、知意情等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由此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体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3]由此,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

5.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如果说,现代美学还在存在境域中关注形式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坚持强烈的反形式倾向。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应该是一种情形,它不再从完美的形式获得安慰,不再以相同的品味来集体分离乡愁的缅怀。”[4]后现代不再具有超越性,不再对精神、终级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而是转向开放的、暂定的、离散的、不确定的形式。在后现代思想中,传统的审美标准与旨趣,不再有不可置疑的意义。艺术与非艺术、美与非美之间也不再有根本性的区分,从而导致了一种反其道而行

之的思想风格,即文化、文学、美学走向了反文化、反文学与反美学,而复制、消费和无深度的平面感正在成为时尚。后现代艺术成为行为与参与的艺术,似乎不再需要审美标准与“艺术合理性”。后现代反对中心性、二元论以及体系化,消解了传统和现代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的基本观点,当然也力图去解构审美的一切形式规则。

二、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关系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美的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该问题关涉到与形式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关系及其问题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对它们的梳理无疑会有助于深化对形式美及其关联的认识。

1.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式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因为柏拉图的理式与个别事物是相分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须在现实事物之间寻找原因,而这可归结为质料、形式二因。所谓的“质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铜像的铜、泥人的泥等。而“形式因”则是指事物的本质规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二者的关系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形式作为主动的、积极的成因,在质料的形式化过程中,给质料以规定,使质料成为现实个体。质料有待于形式的赋形。在视觉艺术的质地美中,形式与质料实现了紧密的结合。一个事物的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只有既基于质料,又符合审美的形式要求时才成为美。形式作为事物之本质、定义、存在和现实,显然与作为事物的潜能的质料相区别,但又不可能脱离质料而存在。那么,显然这样的关系有别于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杜夫海纳在美学形式与逻辑形式的比较的基础上来阐释美学形式。他认为,在逻辑中,形式不是一个对象的形式,不再与质料密切相关。而一种美学的形式永远应该使质料具有形式,与对象密切相关,但这形式自身却不是对象。但形式与质料在生成美的过程中的关联,仍然是一个十分难解的问题。

2.形式与符号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美学集中与典型地表述了与之相关的思想。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在卡西尔看来,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科学基于依托在理性之上的抽象化,而艺术则关注个体性与具体化,因而艺术的符号也应有别于科学符号,它力图避免概念化与逻辑推理,以此为想象和解释留下空框。与科学进行的概念式的简化和推演式的概括不一样,艺术不穷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卡西尔把作为纯粹形式的艺术符号与其它符号形式区分开来。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5]这里的问题是,艺术符号与指代符号有何关系?区分在什么地方?艺术符号又是如何体现美与艺术的形式的呢?这些有待于人们的不断解答。

3.形式与感性的关系

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是人固有的天性,感性冲动基于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时间之中,而形式冲动来自理性。他进而认为,只有在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之中,人才能恢复完整的人性。黑格尔力

图把感性与美的本质关联起来,他说:“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因为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这感性形象化在它的这种显现本身里就有一种较高深的意义,同时却不是超越这感性体现使概念本身以其普遍性相成为可知觉的,因为正是这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6]然而,黑格尔毕竟还是把美基于理念之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而又重要的变化。一直被人们所崇尚的思辩理性主义遭受了普遍怀疑,而人的直观感性开始得到重视。其实,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从此之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实用主义美学家和机能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把美与艺术作为经验的存在来看待,桑塔耶纳也是如此。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这种经验的整体性。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7]卢梭反对所有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传统的艺术理论,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8]他更重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而形式与感性的关联中涉否以及如何涉及情感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

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开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从形式美的思想历程以及关联形式的各个方面来看,形式对艺术的规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是异常复杂的。

1.形式作为艺术的规定及其问题

从古到今,关于什么是美?以及艺术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绕着历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哲学家。其中主要有以下基本观点,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康德、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黑格尔更强调艺术美,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列夫·托尔斯泰、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形象认识;在贝尔那里,艺术基于“有意味的形式”。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在弗洛伊德、荣格那里,艺术成为无意识的表现;英伽登认为,艺术是多层次的意向性客体等;而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这些观点,都是对美与艺术思想的丰富,都力图从各自的角度去揭示艺术的本性。当然,在各个观点与思想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本身就说明美与艺术本性的问题的艰难性与复杂性。人们总是通过形式去感受具体事物的,艺术作为美的典型体现,其中的艺术美也是感性的,并关切情感。把形式价值摆在审美价值首位的人们认为,那些没有获得统一性和形式感的艺术和美是无根基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创造了差异而这是质料所无能为力的,他把美规定为形式,艺术之为艺术不在质料而在形式中。形式已成为美和艺术的规定和根据,而正是形式使美和艺术成为可能。在谈到形式美的规则时,荷加斯说:“这些规则就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9]其实,这只是形式美可表征的方面,形式美并不局限于此,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赫尔德和歌德把美规定为合规律的活生生的东西,规定为生命的形式。

进入现代,有别于德意志唯心主义,形式不再由内容所决定,内容与形式也不再构成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形式本身就融贯了所有内容的那些因素,形式与内容的简单二分与线性决定本身就是近代经典认识论的产物,它制约了对形式的充分揭示。因此,只有走出内容与形式的樊篱,才能显现形式所蕴涵的朦胧的、宽泛的意味,在贝尔看来形式的有意味,这意味不同于内容,也有别于思想主题,在这里,题材并不是第一位的了。作为形式要素的节奏韵律具有的心理意味,盖格尔说:“对于自我来说,它改变了那可以赋予秩序的东西,使之从一团异已的混乱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被自我把握的东西”[10]鲍桑葵把形式及其意蕴相关于美,他说:“现在,我们所努力要说明的问题是,形式上的对称和具体的意蕴并不是美的两个异质的要素,

而只具有抽象和具体之间的那种关系。”[11]然而,鲍桑葵仍然未走出抽象与具体这样的经典思想与话语框架。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规定性,也是多元的与多种多样的。也必然要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其它思想的挑战。

2.形式与艺术本性关联的复杂性

形式是艺术本性开显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吗?形式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关联的?能否这样说,形式对艺术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艺术存在那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完成的,如美术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线美、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而音乐则基于听觉上的形式美。还有许多其它的门类艺术,以及这些门类之内尚有各种各样的子类,它们所表现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真正美的艺术离不开这种形式,这对于许多现代艺术来说也是如此。问题只是在于随着艺术的变迁,关于什么是形式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而不一定就是真正地完全取消形式。当然,关于形式究竟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发生关联进而揭示艺术本性,存在着巨大的解释空间。无疑,形式美为人们带来了情感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享受。相关于艺术本性的形式显然不是外在的,而是深刻的内在化了的。不同的艺术家对待形式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性格急躁的艺术家总是要反抗形式,但是,聪明的艺术家却使自己的天才适应形式,使这种形式最后成为具有同等自发性的第二天性,再不然就另创同旧的形式一样明确的新形式。”[12]康德就艺术的本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艺术是通向自由的必由之路。

而海德格尔则认为,美和艺术的本性与真理和存在相关。他说:“因此,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13]而艺术的本性就是“存在者的真理将自身置入作品。”[14]当然,海德格尔已不在德意志唯心主义与近代认识论的背景上使用“形式”之类的概念了。在海德格尔那里,艺术本性与真理、存在和思想融为一体,这些都是实现自由的前提。而在胡塞尔那里,形式本质就区分于质料本质。即使海德格尔将形式隐而不现,视而不见,形式这幽灵仍然挥之不去,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油画《农鞋》的解读中就没有形式的东西吗?或是海德格尔换了话语?海德格尔对美与艺术本性的揭示无疑是深刻的,极有启发性的。当然,真正的形式也并不是单纯与简单的摹仿,正如黑格尔所说:“因此,艺术的目的一定不在对现实的单纯的形式的摹仿,这种摹仿在一切情况下都只能产生技巧方面的巧戏法,而不能产生艺术作品。”[15]不同的形式通过艺术作品对艺术本性的揭示既是多元的,又是独特的,不具有简单的可比性。因此,我们常说出色的艺术作品都是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马克思在论及美与艺术时,更看重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那里,“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6]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基于艺术本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伽达默尔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杜夫海纳认为:“因此,意义内在于形式。”[17]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他认为:“然而,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18]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寻求与解读的不断赋意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对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的揭示仍然是艰难无比的,这一点谢林早就表达过类似的感慨,他说:“在这样的实践艺术家的时代,除寥寥无几的个别者,对艺术的本质毫无所知,因为他们通常不能企及艺术理念和美。”[19]贝尔廷力图从艺术史中去揭示艺术的形式与艺术自身的内在关联,他说:“相对来说,在艺术最纯粹形式上的风格史已从历史的解释中清除了所有的那些外在的因素以及最初并不属于艺术的条件。”[20]艺术史就是永无止境的对艺术本性探求的历程,也许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许多理论看来,这种探求是无意义的。针对把形式理解为诸种要素构成的总体关系排列的说法和“形式”概念的混乱,布洛克认为:“然而美学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却远远不是上面的意思。事实上,‘形式’一词被人们用到各个不同的场合,分别支撑着各种不同的艺术理论。”[21]形式与艺术本性相关联的复杂过程,也是形式多元化的过程,而“形式概念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形式美学繁荣的主要标志。”[22]任何无视这种情形的研究或简单化处理都将无助于增进对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 笔记整理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 第一章美学 产生过程: 审美意识——审美者对自身审美活动的非理性自觉的自觉意识【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美学思想(审美思想)——审美者有了对美、审美活动的理性自觉思考,但没有上升到对审美活动的整体进行全面研究,多以哲学、文艺评论或者创作经验总结的形式出现 美学学科——有意识地对审美活动进行整体性独立思考的学科 ===============================================================================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 1750 《美学》标志着学科的建立 1.1735《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 可理解的事物:通过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 可感知的事物:通过低级认识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美学的”对象来感知的 2.1742 法兰克福大学开设美学课 3.1750 《美学》 =============================================================================== 原因: 莱布尼茨:认识区分为模糊的认识和明晰的认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明晰认识和混 乱的明晰认识,作为理性主义者他不看重混乱的明晰认识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 沃尔夫:知识分为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理论的知识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科学他在心理学中不重视感觉能力 ===================================================================== 影响:拉丁语著作影响不大认为美学是对感性认识能力的研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家把审美经验当作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美学低于逻辑学 =============================================================================== 学科的发展: 康德:1790 《判断力批判》提高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美学逻辑学伦理学平等扩大了美学的影响 黑格尔:《美学》影响到美学研究的重心研究感觉和情感的学科 =============================================================================== 在我国的发展: 1 出现 19世纪60年代传教士的英汉辞典中出现aesthetics词条译为审美之理审美学 1875花子安《教化之议》出现“美学”一词 2 美学研究的开始 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把美学介绍给国人推动了它的发展 [1902 王国维翻译《哲学概论》——桑木严翼] [1903 蔡元培翻译《哲学要领》——科培尔] [1906 王国维要求国内文科大学开设美学课程] =========================================================================== 美学研究对象: 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美感经验美学思想 我国最早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

西方美学史上不同时期美学家对美的本质

简述西方美学史上不同时期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看法?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1]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他一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

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广告0602班潘蔚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当人们见到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及多样统一的事物外 形时,就会感到美、心情舒畅。但当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社会生活以及实践,仅仅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而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真善美相结合。在具体说明什么是美时,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的论点。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来调和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黑格尔则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阐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者的内容是超验的理念,而后者的内蕴则是绝对精神。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是,竖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朱先生在介绍不同时代及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时,做到了“史”与“论”的结合,因而相当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轮廓。他不是把美学史上各种流派当作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来加以介绍,而是把它们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进行分析,同时还扼要地说明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承续关系。例如,朱先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对于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论点时,不仅将其同古希腊罗马时代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及圣托马斯关于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较,相鉴别,并且还指出它对后来德国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莱辛以迄于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响。这样,就便于读者把了解到的有关形式美的知识串连起来,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不同的侧重面,同时又能见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这种“史”与“论”的结合,应该说是《西方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之一。 近代和当今欧美各国的美学史著作,对于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十分轻视,甚至不屑一顾,好象世界上根本就不曾有过这样的美学思想。这完全是一种阶级的偏见。而苏联近人的美学史著作,例如奥夫襄尼柯夫和斯米尔诺娃共同编写的《美学简史》(1963年)及奥夫襄尼柯夫撰写的《美学思想史》(1978年),都是两本大学文科的美学史教材,对于十九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西方影响较大的新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如鲍申葵和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也不着一词。这两种情况都是片面性的表现。既然写的是“史”,就应该有历史主义的观点。编著者可以根据他自己的学术观点对美学史上的各种有代表性的美学流派或褒或贬,只要能持之有故,都是可以允许的。但是,如果基于自己的偏见,对美学史上某些不应忽视的美学流派闭起眼睛,采取不承认主义,任意宰割历史,则是不足为训的。在这方面,《西方美学史》的另一显著的特色,就是比较全面(当然也还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这一点,下文再谈)。例如,朱先生就专章介绍了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充分估计和高度评价了他们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建树,同时也分析了他们的弱点。克罗齐虽然宣称他是黑格尔的信

美的本质观

美学作业 美的本质观 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

美的本质观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在人类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最先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几千年来,中外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都为解决这一问题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为当代学者深入讨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接触和学习美学后,在众多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表达我对美学本质问题的观点。 “美”这个词。是我们最常用、最熟悉的概念,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就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里,朝霞彩虹,高山海水,明月清风,鸟语花香;人们也在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物质产品和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同时人们也都在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生活,希望把生活打扮的繁花似锦;用美的标准陶冶自己的情操,匡正自己的言行,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心灵美的人。可是爱美是一回事,是否善于正确的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又是一回事。有的人,奇装怪发,言语粗俗,格调低下,却自认为美得很。其实,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理论上,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美在形式说”、“美在理念说”、“美在典型说”、“美在关系说”、“美在生活说”等。“美在形式”说主张从客体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外在形式上的某些特性。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同事物形式表现出来的均衡、对称、比例、和谐、多样统一分不开。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荷迦兹、克莱夫·贝尔也持此类观点。这些观点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单从形式来规定美的本质,不能解释所有美的事物与现象,特别是无法解释社会美的种种现象。“美在典型”说也主张从事物自身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它不赞成把美归结为事物自身的形式结构,而主张美是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富于代表性的。苏格拉底、孟德斯鸠是典型说的主要代表。这种观点在艺术创作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它否认了美的主观性,割裂了审美主体和客体的联系,同样不能正确揭示美的本质。“美在理念说”则试图从主观上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是某种客观精神或者主观精神。古希

美学原理

绪论 1、美学学科的名称,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的,但不能说,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 2、中国美学的历史有三个黄金时代:(一)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代表人物:@ 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①,道,气,象。审美客体并不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象必须体现道,体现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虚带实,以实带虚。③,味,是审美享受,提倡“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无味也是一种美,是最高的味—平淡”。妙,是老子第一次提出,体现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②,“兴、观、群、怨”说,核心是和谐。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易传》是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美学的传统。(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①,崇尚三玄:《老子》《庄子》《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③,美学范畴:风骨,隐秀,神思。代表人物: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三)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代表人物:①,王夫之②,叶燮《原诗》石涛《画语录》 3、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一)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其中在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二)现代:朱光潜和宗白华、丰子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都有精深的研究,代表著作《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立足点是中国哲学。(三)当代:两次美学热潮。第一次,就是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美学热潮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②,《傅雷家书》 4、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一,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二,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三,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第一章审美活动 5、美是什么?美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美的概念是指我们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我们在平常使用美的概念往往是指这种狭义的美。美学学科领域讨论的美不限于这种狭义的美(优美),而是广义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6、柏拉图的代表人物:(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①,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是和谐”②,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③,英国美学家博克。(二)从观赏者主观心理方面说明美的本质。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的休谟。(三)在西方美学史上,思维模式从主客二分式到天人合一式的转变,海德格尔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7、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①,李泽厚:美是客观性

美学原理

鲍姆嘉通:“美学之父”。认为感性认识也应该成为科学研究对象。建议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知识。1750年,正式以“伊斯特克”这个术语出版了他的《美学》第一卷。 我国最早接受美学的是王国维,他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红楼梦》等文章中,阐明“古雅”作为美学范畴位置等。他继承了康德、叔本华的美学观点。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作深入的哲学思考的人,最早提出"理念说",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没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 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基础上的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在美学上,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 达芬奇,在《画论》一书中要善于窥视自然,他认为美并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要重视比例和谐,比例论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受重视,《神圣比例》 荷迦兹,英国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美的分析》得出的结论:美正事现在所探讨的主题,我所知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产生美,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孔子,“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 孟子继承了孔子发展孔子的“仁”变“修身”为“养性”突出人性的作用。在美的观点上提出了“充实之谓美”,主张“人性善” 荀子主张“人性恶”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省立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纯粹关照,情感没有外露,通过客观的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 郭熙《林泉高致》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但是在生产劳动中的产品并不是一切都是美的。 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从实用价值到什么价值的过度,这中间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作用。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表现。社会美首先表现在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其次表现在劳动产品上,这主要是指那些已经改变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 社会美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重在内容。“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美的内容,即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等等。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形式美和事物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物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而形式美是指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形式美所体现的内

美学

美学美学 判断分析10个 一、简答(考其一)30分 1、西方现当代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概 ①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所谓直觉,是指对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 它不同于认识的态度与方式,那是把对象进行归类,获得概念。直觉只感受对象的外在形象,直觉 中的对象与实用性、概念性割断了关系,表现为纯粹的直觉形象。 ② 德国哲学家谷鲁斯和英国文艺批评家浮龙·李提出,“内模仿”产生美。谷鲁斯认为,人在对事 物进行审美观照时,往往有一种知觉的模仿活动,看着跑马场上的马,眼睛随着马的跑动而运 动。浮龙·李指出,人在观看对象时,内脏器官有着一种内模仿活动。观看一个花瓶,眼睛注 视瓶底时,脚就紧踩在地上;视觉从瓶底向上移动时,身体也随之向上升起等活动。 ③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提出,“移情产生美”他认为,人在欣赏外在事物时,心理上会产 生一种移情现象,即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中去,使对象似乎具有自身的情感,成为“我” 的对象。 ④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是指心理的距离也就是与现实世界拉 开距离的距离,或是一种超越使用态度的态度。由于实用性的消除,现实性的淡化,人在欣赏 对象时就能获得一种美感,对象也就成为一种美的。 ⑤ 美学研究消解美的本质研究的趋向性,这种消解的趋向在20世纪各个美学流派中都表现了出 来,在分析美学中尤为突出。他们认为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假问题,是无意义的,否定了美的 本质研究的必要性。 2、简述审美活动的特征,以及审美主体的特点p23p232 审美活动的特征:①超功利性特征。审美活动的超功利性,使它与一切有着直接或间接功力目的的活动相区别。 真正的审美活动几乎是不存在功利性的考虑的。 ②主体性特征。所谓主体特征,指的是人所具有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的活动特 征。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主要变现为人得精神自由,这也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审美活动中, 人们对于对象的选择是自主、能动和自由的,可以不受外部力量的强迫,所以在选择中主体自身的 兴趣、爱好、理想等起着主要的作用。 ③感性特征。这里的感性是指一种与人的感性生命—生理欲求、情感、个性等人性的自然状态、 人性的根基相联系的状态。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一种与感性生命直接关连的生命的需要。 审美主体的特点:①审美主体是感性观照的主体。审美活动虽然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但它不同于认识活动,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②审美主体是情感活动的主体。认识活动和伦理活动都排斥情感,而什么活动如果离开情感, 它的特质也就失去了。 ③审美主体是自由的主体。马克思说过,人类的特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作为一个类存在物, 即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它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自由。想象力的自由是审美主体的自由的突出表现。 3、20世纪50年代,朱光潜提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请简释此观点。P49 ①这里,主观是指不带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客观是“物理”是指人觉得美的可能性。松树是美的,美在 什么地方?一方面是苍翠径直,这是客观的;一方面是高风亮节,这是主观感知。 ②在朱光潜看来,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加工的过程,“物的形象”也就是“艺术形象“,所以美只是艺术的 特征。朱光潜借用苏东坡的《琴诗》来解释。这样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 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朱光潜提出,说琴声在指头上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说琴声在琴 上的是机械唯物主义。琴声的发生既要有琴,又要有弹琴的手指,总之,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那 就是美。 ③美即离不开物(对象或客体),也离不开人(创造和欣赏的主体)。理由之一是:人这个主体须根据客观具体事 物来作为创作和欣赏的对象,而这种对象也许体现人的本质和修养,主客两方缺一不可。其二:美 和真与善一样,都是一种价值。而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都离不开特定社会中的一定的人。 三、论述:60 一、蔡元培说:“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 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 觉、嗅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 为限,所以纯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川大山,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 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谈谈你对蔡元培这段话的认识。

【最新文档】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 展现的历史,犹如我们对于“美”的认识,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和追求、品格。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一: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 一部美学史教材。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 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 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 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 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 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 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 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 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有的强 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 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 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而法国启蒙 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真善美相结合。在具体说明什么是美时, 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 形式、理性与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 容表现于感性形式的论点。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

中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的本质是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困难主要不在于说明“什么是美的”,困难在于回答“美是什么”。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作深入的哲学思考的人。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它是使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这美本身,加到任何意见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柏拉图在研究美的本质时,有两点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第一,他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这两个概念。第二,他讨论了美的各种定义,提出了美不是恰当,美不是有用,美不是善,美不是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等等。 康德(1724-1804 年)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他说:“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 在趣味判断中,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所谓没有目的,即没有客观的目的,指不考虑对象的性质和用途,与概念、利害无关。 康德对美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有下列几点:第一,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他说:“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第二,美虽然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但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才能普遍必然地引起快感,而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才是判断对象美不美的真正原因。 第三,康德认为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虽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 黑格尔(1770-1831 年) 黑格尔(1770-1831 年)在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在美学上,他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可以看出,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观性相。这个定义和柏拉图的“美是理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两者都是把美的根源归于理念(精神),但黑格尔是辩证论者,他的理念不是与客观事物相对立,抽象的存在于客观事物之外,而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黑格尔对美的本质所下定义虽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是里面却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首先,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其次,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看,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再次,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看,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强调人的精神劳动的作用。 克罗齐(1866-1952 年) 克罗齐(1866-1952 年)意大利人,他的美学建立在主观唯心论的基础上。 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心灵。他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先于理性,先于概念而产生的,是与理性和概念无关,孤立绝缘的现象,所谓“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认识”。克罗齐认为,自然无所谓美

美学基础2

1.美是什么?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根据数的原理来解释美。 2。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研究美的论著. 3.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倡美学教育的思想家。 4。道家美学观特点:①强调美在自然②美的相对论和辩证法③道家美学观的虚无主义色彩5.从总体来看,美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 特征:①社会性,一般显示出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特征.②功利性,侧重于6。社会美内容。(情感方面、精神方面) ③具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表现:①劳动美②生活美③人之美 7.意境的审美特征:①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比如毛泽东的词《沁 园春长沙》,就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创造意境的典范.词的阕 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②含蓄蕴藉,意蕴深厚.我国古典艺术中一向重视含蓄美,这一特点在 意境中体现最为突出。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境外有境,虽有而又飘渺难寻的。这样的意境如雾里 看花,更能让人回味,引发人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 ③虚实相生,象外有象,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如《陌 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 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 8.典型形象的艺术特征:①鲜明、突出的艺术表现②深刻、集中的共性 9。形式美:形式美概念:指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形、色、声)以及他们之间的组合原则(如平衡、对称、比例、节奏等)。10。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是审美对象自身的物质属性,自然物质因素是构成形式美的物质基础,包括形状、色彩和声音等.②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其组合规律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包括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比例、节奏,对比,主从等;从整体来看,主要是多样统一。 11.崇高:是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 自然界的崇高主要表现在力量和数量上,社会生活中的崇高表现在强大号召,伟大精神和崇高的品质. 12。崇高的审美特征:①崇高是主客体在对立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动态美②崇高的表现形式往往突破常规,呈现为一种不同寻常的粗狂严峻,奇崛刚毅的美 13。优美及其表现形式:优美是指一种优雅、柔静的美,是主客体相统一、内容和形式相协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宁静和谐的美。自然界的优美,侧重于形式的和谐统一,主要通过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形式、结构、声响、色彩等可感因素表现出来。社会现实中的优美,侧重于内容方面,他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产生出来的交融无间的一种境界。 14.论述优美的主要特征:①优美侧重于表现一种细小轻柔的静态美②优美展现的是主客体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平衡统一的和谐美③优美引发的是心旷神怡、温柔轻快的愉悦感,最符合人的审美心理需求 15。悲剧及其特征:美学中的悲剧,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能反映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规律的特征。再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悲剧效应。特征:①悲剧表现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②悲剧人物具有某种正面素质③悲剧能产生积极的美好情感

西方美学史不同流派对于美的本质的定义

西方美学史不同流派对于美的本质的定义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美学在人类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人们普遍探寻的是对个别事物作审美判断或经验描述,这是很主观也很容易的。而我们要讨论的是通过研究西方美学史,在各种美的事物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和其他事物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已经不斤斤是美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同样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困难主要不在于说明“什么是美的”,困难在于回答“美是什么”。 本文将就西方美学史不同流派对于美的本质的定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与现当代美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美学史上五个重要流派的美的本质的研究内容,阐述其流派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分析现当代西方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研究的转变,最后总结西方美学史上对于美的本质研究对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以期通过本文的论述和分析,可以使更多的人对美学产生兴趣,发现美,感受美,甚至投入到美学的研究中来,探寻美的本质。 关键词: 西方美学美的本质辩证 I 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论文 Abstract Aesthetic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human life. Is widely looking for individual experience for aesthetic judgment or describe things, this is very subjective and easy. And we want to discuss is through the study of western aesthetics, find beauty in all kinds of beautiful

国开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在线形考(第一至三次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在线形考 第一至三次作业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3年9月。 第一次作业试题及答案 1.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席勒 C. 康德 D.鲍姆加登 [答案]B 2. ( )在《美学》中把美视为“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产物,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著名命题。 A.康德 B.狄德罗 C.柏拉图 D.黑格尔 [答案]D 3. 《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答案]B 4.被称作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 [答案]C 5.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 )。 A.人文学科 B.自然科学 C.社会科学 D.实验科学 [答案]A 6.美的( )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 A.符号性 B.无功利性 C.形象性 D.感染性 [答案]A 7.自然美呈现为千姿百态的物质符号形态,充满着朦胧的不确定性,这体现了自然美的( )。 A.自然性 B.形式性

C.变易性 D.无功利性 [答案]C 8.要完整地界定艺术,必须把作品、读者、作者、创造和( )等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A.付诸实践 B.审美体验 C.文化心理 D.文化语境 [答案]D 9.作为美的形态之一种,( )是社会事物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 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科技美 [答案]B 10. (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合乎规范而又不机械刻板、超越俗气而又优雅华美的审美对象。 A.优美 B.典雅 C.崇高 D.自然 [答案]B 11.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答案]A 12.人的感觉器官是动物感觉器官的( )。 A.蜕化 B.驯化 C.进化 D.人化 [答案]D 13. ( )是审美体验的动力和中介,是艺术创作存在的自由共生象的驱动力。 A.审美情感 B.审美知觉 C.审美理解 D.人类的符号实践 [答案]A 14.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 )的肯定。 A.人的本质力量 B.人的审美能力 C.人的创造能力 D.人的生物能力 [答案]B

东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东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是一个主观感受,然而对于东西方文化而言,美的本质却一直是艺 术家、哲学家、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焦点。东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 探讨,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对美的理解和诠释。 文艺复兴时期,美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感受和 主观情感。伦勃朗、莎士比亚等艺术家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真实表达,传达出对人类内在美的追求。同时,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潮,倡导人类的自由和尊严。由此,美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成为人的灵 魂价值的体现。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美的本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孟德斯鸠、康德 等哲学家认为,美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还要具备普遍性和客观性。康德 提出了"美的判断必须具备普遍反思的特质"的观点,认为美要符合普世的 审美规范。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创造的自由,但也提供了对 审美标准的系统性思考。 东方美学史上,中国古代文化对美的本质探讨贯穿于整个历史。在古 代中国,美被视为无上的价值和最高的境界。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美和道德的紧密关系。而在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念,认为通过观察和思考现象可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体验 到美的真谛。 通过对东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可以发现美的本质具有多 样性和文化特殊性。东方文化认为美和道德、自然、精神世界密切相关;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于感官的愉悦和普世的审美规范。这些不同的观点和 理论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对美的理解和诠释。

最后,美的本质的探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会给予美以不同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可以从东西方美学史上的探讨中寻找灵感和启示,进一步思考和开拓美的本质的多重维度。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 性评价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三、感染性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一、美和真、善的区别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 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 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阅读书目:1.宗白华 《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人问及。有人说美是泰山的日出,有人说美是雷锋 的心灵,也有人说美是贝多芬的音乐、李白的诗歌。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相同。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一位绝世佳人:“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 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 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看到这段文字,每个人头脑中都会出现一个美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是王昭君、杨 贵妃、貂蝉、西施。宋玉认为这样一个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 而笑的女人就是最美的女人,他眼中的美人与我们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生活中,人们 对美的理解是不同的。同样是雕塑,有的可能认为中规中矩的屈原像很美,有的可能认为 裸体的掷铁饼者很美。同样是风景,有人觉得江南很美,有人认为大山很美,有人认为落 霞很美,甚至有人认为大漠黄沙很美。 其实,这些都是对具体事物的美的感受,并没有回答“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美是 什么?”人类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哲学探讨是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先提 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