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临床治疗上对人体危害大且患者数量较多的疾病之一,由于大

部分患者的患病时间比较长,且存在多种合并病症,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

的难度,基于此,为患者实行高效、有序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文为帮助糖尿

病患者探讨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当前实际护理工作,从糖尿病知识宣讲、饮食护理等方面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新进展

前言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不断发展后会导致患者机体的胰岛素

分泌出现混乱,破坏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患者机体中的脂肪、水

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对机体的[1]健康发展形成威胁。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加强糖尿病预防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上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提升糖

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需要结合当前糖尿病患者的高发病人群特征、新药物

使用以及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1.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宣讲

让患者更为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原理,正确认识糖尿病相关知识,需要适当为患者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

程度,进而起到提高治疗效[2]果的目的。宣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日常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方法和目的、降糖药物使用的方法和意义以及不良反应情

况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等。宣讲形式主要有集体宣讲、个体教育和小组教育等,根据收治患者实行适当安排,也可以根据宣讲内容,结合多种方式相协调使用,

其中集体宣讲的方式更为患者所接受,患者可以与更多糖尿病病友进行交流和讨论,并通过实践,练习正确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等,加强了护患之间的

联系和互动;如果存在个人隐私比较多的患者则可以选择个体教育;护理人员则

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糖尿病知识和护理知识,以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健康教育方

法作为宣传的主题,以确保患者获得最新知识的指导。

2.饮食治疗护理路径

饮食治疗护理是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之一,因此,饮食

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3]效果。为帮助患者减轻体内的胰岛 B 细胞负荷,消除代谢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叮嘱患者摄入

适量的热量,保持体内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和平衡性,尽量选择含糖量低、含脂

肪量少,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体重、工

作特点还有饮食习惯等,与营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计划中包

括患者每一天所需要摄入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白质等物质的总量。其次,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治疗护理,如春季血糖容易产生

波动,可适当增加辛味食物,减少咸味和苦味的摄入入;夏季则注重预防低血糖;秋季血糖容易增高,则注意补充水分,不宜过分食用水果;冬季血糖水平最高,

且容易引发并发症,则适宜清淡食物或进行食补。同时,护理人员应纠正糖尿病

患者的饮食认识误区,叮嘱患者选择食物要了解食物总热量,不宜轻信降糖保健品,烹制食物时不可过分煮烂等。

3.药物治疗的使用、选择护理

当前糖尿病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可以使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且复杂,需要根

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安排适当的服用时间和剂量,患者需在医嘱的前提下服用,因

此,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和用量,包括药物的颜色、形状还有使用方法等,确保患者用药过程[4]

中的安全性。根据药物作用机制来分类,口服糖尿病药物可分为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基肽酶-VI ( DPP-VI)抑制剂、双胍类等,选择药物时应根

据患者糖尿病类型的病理变化情况,或选择联合用药,以充分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其中双胍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肝糖

合成,提升机体肌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加快无氧酵解的速度,进而起

到降低脂肪和尿酸的效果;磺脲类能够对患者胰岛B细胞表面产生积极作用,进

而提升胰岛素的分泌速度,但不适用于老年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α-糖苷酶抑

制剂可对患者小肠粘膜刷状缘产生选择性作用,降低多糖和蔗糖分解成葡萄糖的

效率,用于餐后的血糖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二基肽酶-VI(DPP-VI)抑制剂可以降低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水平,常用药物为西格列汀等。

4.血糖监测的指导和护理

首先,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说明糖化血红蛋白是判断血糖水平是否正常和临床指导用药的主要依据。其次,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4%~6%,监测时间为治疗前3个月和治疗后

6个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严重贫血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会不准确,应建议通过血糖或糖化血清蛋白来实行血糖控制;最后指导患者正确操作自

我血糖监测,让患者学会观察和区分自身血糖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低血糖

风险。

5.运动治疗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能够

提升心血管功能,进而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的稳定性;开展合理的运动,还能有效调[5]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有氧运动对保证血糖水平正常性的重要性,并将

运动治疗护理作为护理方案中的重要实施内容。安排合理的运动时间,一般情况

下建议在餐后2小时;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状况来决定,完整的运动方法应包括:

热身,时间为 15 分钟左右;放松整理运动,时间为10分钟左右;实际锻炼时间

为30分钟左右,但是需要叮嘱患者不宜开展剧烈运动。

6.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治理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应包含以上 5个方面,即健康

知识宣讲、饮食治疗护理、药物治疗护理、血糖监测护理以及运动治疗护理,但

为了更好健全护理模式,还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专

业水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促进护理工作完成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宋保兰,徐利华,郭丽琴.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新进展[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06):168-169.

[2]王琳琦.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新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170-171.

[3]杨文艳.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护理新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

学,2014,12(06):101-103.

[5]陶云华,白玉琴,陈兰英.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个性化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2):84-86.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现阶段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且两种疾 病互相影响,常常合并出现。随着人们对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常规护理已经无 法切实满足患者需要,怎样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给予患者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是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本文简要综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胰岛素分 泌不足,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向于年轻化,患病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因受到 诸多因素影响而难以控制,出现并发症概率较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其中发生 率较高的一种[1],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除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外,日常 护理干预也十分关键。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 1.1发病机制 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之前便有血压升高迹象,而四分之三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会同时出现糖代谢异常情况,可见糖尿病合并高血 压在临床中的发生率十分高,且会大大增加患上微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相比于单一疾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心肌梗死等。当前糖尿病合并高血 压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主要是受到年龄影响导致患者的身体各项器官衰退、机能 下降,但受到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该疾病的发病人群正在 呈现年轻化态势。 糖尿病有1型和2型之分,如果是1型患者,则在患病初期多数血压水平正常,会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微血管病变,致使血压逐渐升高;如果是2型患者,则 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即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往往就已经确诊高血压,同时一 旦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引发了糖尿病肾病[2],则会加重高血压病情。

临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疾病危害、护理原则及护理新进展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临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疾病危害、护理原则及护理新进展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多种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糖尿病和冠心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二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约有4.15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单独患有糖尿病或冠心病的患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害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病情进展加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 (3)治疗难度加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康复等。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原则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康复和心理护理。护理的目的是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

降糖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和抗高血压药。降糖药可以控制血糖,降脂药可以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抗高血压药可以控制血压。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2)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减少摄入的糖、脂肪和盐的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建议患者采用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和鱼类等健康食品。 (3)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建议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运动。 (4)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患者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参加心理治疗、社交活动和支持小组等,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新进展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的新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包括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代谢系统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会产生 各种并发症,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糖尿病的治疗,还没有 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同时指导患者控制糖的摄入,稳定患 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作为临床上重要的一 项工作,在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 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文 章就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寻找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法,有效的减 少患者血糖异常引发的各种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 引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饮食上不加注意,不良饮食习惯等产生,为各种疾病的产生埋下了隐患。糖尿病是近几年临床 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而且该疾病趋向年轻化发展,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 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 患者的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不能忽视。 1、糖尿病分析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内分泌代谢异常所致,而且发 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当前在临床治疗中,并没有特效药,所以患者发病后,需 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病情的控制,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饮食进行控制,保证患者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作为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性较大的疾病,造成糖尿病发病 的病因有很多,按照患者的糖尿病类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种:1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异常升高,造成 患者机体内的重要脏器受损,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新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新进展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常见疾病,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让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也逐年递增,不仅影响母婴身体健康,同时也容易出现不 良妊娠结局。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症状,进一步保 证母婴安全。本文主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 理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研究进展 前言: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孕妇会表现血糖升高, 如果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容易出现巨大儿、畸形儿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妊娠 结局,影响母婴安全。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将血糖调整 到正常水平,尽最大程度改善母婴结局。为了探究现阶段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 理研究,本文主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一些参 考依据。 1心理护理 罗向红等[1]在研究中指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心理护理联合 运动疗法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水平与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通常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怕影响胎儿健康,因此容易产生很大心理压力与负担,进 而焦虑、抑郁等情绪也较为显著。因此,心理护理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护 理人员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让患者打开心结,并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建立治疗 信心,用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身心处 于放松状态,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有积极意义[2-4]。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与沟通,能够让患者转移注意力,平稳患者情绪,并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感,减少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并得到更加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2生活方式干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临床治疗上对人体危害大且患者数量较多的疾病之一,由于大 部分患者的患病时间比较长,且存在多种合并病症,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 的难度,基于此,为患者实行高效、有序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文为帮助糖尿 病患者探讨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当前实际护理工作,从糖尿病知识宣讲、饮食护理等方面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新进展 前言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不断发展后会导致患者机体的胰岛素 分泌出现混乱,破坏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患者机体中的脂肪、水 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对机体的[1]健康发展形成威胁。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加强糖尿病预防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上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提升糖 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需要结合当前糖尿病患者的高发病人群特征、新药物 使用以及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1.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宣讲 让患者更为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原理,正确认识糖尿病相关知识,需要适当为患者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 程度,进而起到提高治疗效[2]果的目的。宣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日常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方法和目的、降糖药物使用的方法和意义以及不良反应情 况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等。宣讲形式主要有集体宣讲、个体教育和小组教育等,根据收治患者实行适当安排,也可以根据宣讲内容,结合多种方式相协调使用, 其中集体宣讲的方式更为患者所接受,患者可以与更多糖尿病病友进行交流和讨论,并通过实践,练习正确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等,加强了护患之间的 联系和互动;如果存在个人隐私比较多的患者则可以选择个体教育;护理人员则 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糖尿病知识和护理知识,以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健康教育方 法作为宣传的主题,以确保患者获得最新知识的指导。 2.饮食治疗护理路径 饮食治疗护理是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之一,因此,饮食 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3]效果。为帮助患者减轻体内的胰岛 B 细胞负荷,消除代谢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叮嘱患者摄入 适量的热量,保持体内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和平衡性,尽量选择含糖量低、含脂 肪量少,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体重、工 作特点还有饮食习惯等,与营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计划中包 括患者每一天所需要摄入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白质等物质的总量。其次,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治疗护理,如春季血糖容易产生 波动,可适当增加辛味食物,减少咸味和苦味的摄入入;夏季则注重预防低血糖;秋季血糖容易增高,则注意补充水分,不宜过分食用水果;冬季血糖水平最高, 且容易引发并发症,则适宜清淡食物或进行食补。同时,护理人员应纠正糖尿病 患者的饮食认识误区,叮嘱患者选择食物要了解食物总热量,不宜轻信降糖保健品,烹制食物时不可过分煮烂等。 3.药物治疗的使用、选择护理 当前糖尿病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可以使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且复杂,需要根 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安排适当的服用时间和剂量,患者需在医嘱的前提下服用,因

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研究新进展

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研究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属于代谢功能障碍疾病,也是目前多发且常见的慢性病,临床 中主要采取降糖药物控制方式进行正常血糖的维持,以改善或减缓因血糖异常对 患者自身产生的损害。如果降糖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依从性不足,那么长期的血 糖异常与代谢异常就会对患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造成影响,最终导致全身器官与 组织的损伤,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限于医院场景,更长期 的治疗是脱离医院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此时患者自身的服药依从性、治疗理念、 疾病认知以及防护意识等都会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对此,本文针对2型 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护理工作进行调查和探究,综述近年来医护工作者在延续护理 方面取得的结论和成就。 关键词: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护理研究;研究进展 引言部分 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值异常或相关代谢功能障碍,根据我国2型糖尿 病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论述,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为2型患者,可通过长期性 血糖控制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血糖异常只是糖尿病的显著表现,其真正的危害在于因血糖代谢异常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下肢血 管病变等,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甚至会增加致残致死率。因反复住院和长 期用药控制,各糖尿病患者在遭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也承担了较高的经济压力。医 护人员应当关注患者出院之后的延续护理服务,采取多样性护理模式,拉近与患 者之间的距离,实现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监督和指导,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其健康提供保障。 一、延续护理的内涵与应用意义 延续护理从本质上来看是医院护理工作在场所和对象上的延续与延伸,其对 应的情况包括患者护理场所转移、护理水平改变,此时医护人员应改变临床护理 方法,介入后续护理工作,突破护理场所、时间、技术等限制,维护患者的健康,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 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 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糖尿病足部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 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近 几年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教育病人长期坚持主动 配合饮食治疗,适度摄入热量。计算总热量时,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原则,肥胖者严 格限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适度放宽[3]。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严格限制单、双糖胆固 醇的摄入。食品品种多样化,多吃绿色、深色蔬菜, 注意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入量。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进食水果时应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最多不超 过100g,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护理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渗透到 病人的治疗计划中,合理制定食谱,严格控制饮食,长期控制血糖, 改善微循环,对病人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4]。 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为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和按摩,改善并提高神经功能。每天睡前或早起时,平卧床上,抬高双腿呈45-60°交替反复做2-3 次,每次10-20 min 为宜, 每天甩腿、座椅运动、提脚跟、提脚尖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5]。 3.药物护理 药物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药物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 是治疗的关键所在[6]。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要教会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正确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根据患者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 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1cm[7]。 4.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是糖尿病足患 者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8]。健康教育在糖尿病 患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9]。 5.心理指导 糖尿病足治疗周期长,费用大,患者活动受限,自理能力差,患者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李彩英等研 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0]。 6.足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足部日常护理不当、足部自护知识缺乏导致修剪趾甲不当、 足部意外损伤(如烫伤、鞋内异物等)等[11],这些情况自行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建立良好的足部自护行为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状况的关键,糖尿病患者足部任何 小的损伤都要重视,及时对症处理。①每晚用20~40℃温水泡脚20~30 min, 洗完后用柔软毛巾擦干,包括足趾缝间皮肤。②糖尿病患者容易皮肤干燥, 可用护肤霜充分按摩,防止皮肤干裂。 ③趾甲修剪不要过短,剪成直线并用锉刀把趾甲磨平。④选择合脚质软的鞋子以及棉毛制品 的袜子,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每日更换鞋袜。⑤冬季注意足部皮肤保暖,禁止在足部 放置热水袋或热垫[12]。

糖尿病护理新进展

糖尿病护理新进展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护理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分析并总结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社会、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糖尿病护理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临床综合症。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自我护理措施 1.1 稳定患者情绪 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建立乐观的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加强自我克制能力。学会自我解脱、自我放松、遇事冷静、善于,教给病人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加强健身运动,观赏花草,多接触自然光线,培养有益的兴趣和爱好。 1.2 预防危险因素 告戒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少食盐,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教育患者预防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如外伤,饮食控制不当,过度劳累等。 1.3 血糖的监测及自我用药 教会病人血糖,尿糖的测定技术,掌握糖尿病控制良好的标准。教会病人和亲属胰岛素计量计算和注射技术,包括选择注射部位,局部消毒方法,持针方法,注射途径以及注射器的处理。指导病人掌握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其副作用和防治措施。平时随身携带糖果或含糖饮品,一旦发生底血糖反应,立即进食,并卧床休息,必要时到到医院处理。随身携带写有糖尿病的病人识别卡,以便发生昏迷时能得到即时有效的帮助[1]. 1.4 运动治疗的指导

糖尿病的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攀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新的诊断方法、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等。 一、新的诊断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最近,有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诊断方法,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眼部照片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方法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有望为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二、新型药物 1、新型胰岛素类似物 近年来,一些新型胰岛素类似物问世,它们具有更快的起效速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自然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新型降糖药物 近年来,一些新型降糖药物也陆续问世,如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胃肠道激素或神经递质等靶点,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同时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等额外收益。 三、治疗方法 1、细胞疗法 近年来,细胞疗法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其中,胰岛移植是一种常用的细胞疗法,可以将健康的胰岛细胞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恢复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干细胞疗法也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细胞,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2、免疫疗法 近年来,免疫疗法也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抑制其对胰岛细胞的攻击和破坏,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目前,一些免疫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四、预防措施 除了治疗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外,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也在不断完善。研

糖尿病患者足护理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足护理研究新进展 摘要: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预防及护理的新进展为降低糖尿病足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新进展;综述 糖尿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据 表明[1],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 9.7%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 DF)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2],并且这种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 和残疾的重要因素[3]。就目前来说,临床对这种并发症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 多学科协作和护理配合方案进行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末梢神经功能,避免患者出现截肢或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4]。该文中对近年来糖尿病足的治疗和 护理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策略和帮助。 1.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级方 法为 Wagner 分级法[5]。可将糖尿病足分为 0~5 级。0 级 :有发生溃疡危险因素 的足,尚没有溃疡形成。 1 级:足表面溃疡,无感染。 2 级:有较深溃疡,常 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质感染。 3 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 部脓肿和骨髓炎。 4 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 级:坏疽累及到 整个足部。 2.糖尿病足的预防 国际上公认的临床共识强调:糖尿病足(DF)的临床护理重在预防。尽管 DF 治疗困难,但对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能阻止或减缓 DF 的发生。国内有研究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一半的病人不发生足溃烂和截肢[6]。 2.1 定期筛查危险因素 我们要定期进行足部筛查,这已成为早发现糖尿病足的关键,我们应当把患 者足病及危险因素筛查来作为糖尿病足预防的第一步[7]。医生要早期识别糖尿病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研究进展

引言 妊娠糖尿病(GDM)是孕妇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常见妊娠疾病。该类疾病会让患者及其家庭面临着严重负担。一般而言,妊娠合并糖尿病具备两类情况。其一是怀孕前就患上了糖尿病,怀孕前糖耐量不正常,而且怀孕后呈现出了糖尿病的症状,其所占比重是百分之二十。其二是在怀孕前未出现糖尿病症状,糖耐量也非常正常,在怀孕时第一次出现了糖尿病症状。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简称GDM。从近期来看,该疾病会导致孕妇及胎儿面临健康威胁。从远期来看,会导致产妇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所以,本文回顾了妊娠期糖尿病优质护理的文献,希望最终经过整理概括出来的一些观点能够对的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GDM的流行病学趋势 1.1 GDM的流行病学 目前,据国外有关报道得出,这种疾病有比较明显的种族性和地域性。位于亚洲以及美洲、还有就是印度洋等区域内的人似乎存在更高的发病几率,另外黑人孕妇比白人孕妇患病率要高出好几倍。 现如今,我国各个地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和重视并不均衡,有一些地区,对妊娠期糖尿病已经进行了一些系统化的管理,那么还有一些地区甚至连妊娠期糖尿病的概念都不清楚。国内绝大部分均纷纷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探讨,使得该类疾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营养条件,不同程度的产前保健,不同地区报告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所不同。以前是保持在1到5个百分点之间,近年来显著增加[1]。 1.2 GDM的危险因素 1.2.1 母亲因素 正常来讲,孕妇年纪在三十五岁以上的话,往往会更容易导致妊娠糖尿病的出现。首先,不管是来自哪个地区的孕妇,只要她存在着体重超标的这种情况,那么同样会有很大几率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出现;其次就是个人的身体因素。因为对于年纪相对大的产妇来说,一个是身体素质并不如年轻人那般好,另一个就是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情况。最后,假设产妇在怀孕期间进食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或者是本身存在贫血、携带有乙肝病毒等这些情况的话,同样很容易导致妊娠期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研究最新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研究最新进展 摘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可用的护理方式逐渐增多,从初始的常规护理,到后来的人性化护理、针对性护理、细节护理和综合性护理等,都是对常规治疗 及护理的补充和加强。随着心理学、临床学的发展,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又新增了 心理护理、饮食运动护理和心理干预等许多内容,为妊娠糖尿病治疗注入了新的 希望。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措施;最新进展 所谓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系妊娠前糖代谢 正常,在孕期内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据研究分析,GDM能使机体能量代谢紊乱,诱发早产、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等多种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几率[1]。对于GDM,临 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形式,但临床研究发现,仅凭药物手段无法控制好GDM病人 的血糖值,饮食、运动、心理干预等护理手段才是最重要的基础干预方法,所以,学术界与临床界均对GDM的临床护理展开了深入研究。 1 健康教育 孕期糖尿病筛查系常规产检项目,在初次产检时,护理人员需要对确认罹患GDM的病例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树立自我监护意识,加强自我管理。通过介绍GDM的病机和防治知识,能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避免生出担忧、恐惧、悲观、消极等情绪,更好地配合GDM治疗及护理。针对GDM病人的健康教育多以口头 教育联合宣传手册、视频资料的方式进行宣传,且经临床实践,发现健康教育能 改善GDM病人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分娩事件,保障母婴安全[2],足见健康教育 有实施价值。 2 饮食干预 科学控制饮食是控制、改善GDM的重要基础,对GDM疾病的治疗结局有重 要影响。据分析,GDM的发生同饮食有重大关联,为此,合理安排饮食具有重要意义。对GDM病人而言,所谓合理饮食就是在满足机体能量及营养需求的同时 避免餐后血糖升高,具体来讲,就是孕期时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性食品,少食多餐,强化餐前、餐后血糖监测,按照血糖控制情况 随时调整食普。学者刘小芳[3]在研究中发现,饮食护理干预能帮助GDM病人降 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围生儿并发症事件,尤其是个性化饮食干预,更有 利于GDM病人分娩情况的改善,确保母婴安全。所以,饮食护理的推广实践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3 运动指导 据研究证实,通过合理运动,既能强化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吸收,又能使肌肉更好地摄取葡萄糖,促进肌糖原分解,这些都有利于GDM病人 的正常分娩和孕期血糖控。由于GDM的特殊性,其患者的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 丰富多彩、带有多样性,比如散步、瑜伽、游泳和孕妇体操等都较为适用,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时,必须有家属抑或医务人员陪户、指导,要根据孕期和 体征的不同调整运动方式,并且要避免运动过度。运动指导多与饮食护理相联用,许多研究表明,通过运动指导,可降低GDM原因所致的围产期并发症,有效改 善母婴预后[4]。 4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足部低温烫伤的原因分析及创面护理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足部低温烫伤的原因分析及创面护理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 容易并发全身周围神经、微循环和血管病变, 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容易引起烧(烫) 伤。烧(烫) 伤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主旨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烫伤的原因,总结新技术新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 减少烫伤事件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关键词】糖尿病;足部;低温烫伤伴感染;原因;护理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及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感染、深层组织破坏,严重者有坏疽截肢的危险 [1]。而低温烧/烫伤是最常见诱因之一[2]。低热烫伤是 指温度41~60℃的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时间较长而造成的皮肤甚至皮下组织 的损害[3] 。有时虽表现为浅Ⅱ度烫伤,即创面出现大水疱,但实际深度却可能为深Ⅱ度甚至Ⅲ度。笔者通过查找文献结合临床实例,分析原因、归纳创面护理方法,现将综述如下: 1.原因分析 1.1 低温烫伤的原因[4-5] ①人员因素:与疾病、体质和皮肤及足部护理知识不全因素有关 中老年患者虽病程不长,但感觉感知障碍,足部护理知识不全,导致烫伤 (正确的洗脚水温应控制在37-40℃,且洗脚时间15~20min[6])。 ②物品因素:与未备有水温测量仪有关。 很多患者因足部发凉常把水温调的稍烫,测水温时只靠手或足部皮肤感知, 或由家属代试。 ③环境因素:与季节有关 春季空气湿度大、热蒸汽作用于患处皮肤时,散热慢、热温持续间长;冬季 因担心受凉感冒,加盖棉被或毛毯,使热气积聚在某一部位,而致烫伤。 ④方法因素:与泡脚后自行按摩双足有关 洗脚后未对双足进行检查,便开始用力搓揉即“按摩”,导致本已烫伤的足部 皮肤表皮发生破损。 2.创面护理 2.1水疱的护理[7] 保持水疱清洁干燥:用碘伏消毒后,大水疱用5ml注射器从疱的最低处抽 出渗液,小水疱自行吸收,待形成痂皮后,应任其自行脱落。 2.2溃疡面处理 2.2.1 清创[8] 内科常采用蚕食清创术,即用清创胶软化焦痂和坏死组织,缩短清创时间, 但应注意观察局部的血供情况。必要时外科会诊清创。 2.2.2西医治疗 有研究指出,低温烫伤创面提倡为伤口提供相对的湿性环境,促进愈合。 ⑴软膏 ①湿润烧伤膏[9] 它可在创面表层形成一层纤维蛋白薄膜,锁住水分,隔离 创面,同时会无损伤地液化坏死组织。 ②生长因子药物 它通过修复细胞,加速创面愈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 bFGF) --多功能的多肽因子。(2)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 --能加快肉芽组织生长。 ( 3) 血小板生长因子( PDGF) --内源生长因子。(4) 神经生长因子( NGF) --多生物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doc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任冬梅 2018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中医药应用,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细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据统计,有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2]。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给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在糖尿病足的预防、控制继发感染和促进溃疡愈合,护理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良好护理的糖尿病足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到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护理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应用越来越多,也为我们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 1.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良好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能够使截肢的发生率减少45%-85%[3]。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治愈糖尿病足的基础,因此,需做好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 1.1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了解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要学会自我管理,不能当作一种负担。 1.2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是如何引起的及其危害程度,发放糖尿病宣传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增强足部的防护意识。 1.3加强检查,由于足部感觉迟钝或障碍,患者对疼痛、冷热、压迫感等不能清楚感知。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注意有无水疱和皮肤擦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连续性护理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是指在医院内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不间断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包括疾病教育、饮食指导、运动训练、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面。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连续性护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护理内容不够全面、护理方式不够灵活、护理效果不够显著等。因此,如何优化糖尿病连续性护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糖尿病连续性护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连续性护理模式的研究: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更加全面、灵活、有效的连续性护理模式,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有研究提出了基于医院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将糖尿病患者的院内院外护理进行无缝衔接;还有研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护理服务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连续性护理效果的研究:研究者们致力于评估不同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以找出最佳的护理方式。例如,有研究显示,基于医院的连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生活成本;还有研究显示,基于互联网的连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连续性护理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影响糖尿病连续性护理效果的因素,如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状况、社会支持等。例如,有研究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性护理的需求和效果不同于年轻患者;还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能够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性护理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关于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通过检索关键词“糖尿病”、“连续性护理”、“医院”、“互联网”等,收集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然后,对文献进行筛选和归类,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模式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和冠心病都是临床医学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会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通常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在持续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疾病并发的情况,因而在临床医学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数量比较多,由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害性强、容易造成患者伤残,因此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和把控。本文针对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加以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临床护理;康复 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几率甚至超过40%[1],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临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愈率也逐渐升高,但对于患者自身生存质量仍然存在明显的影响。因而目前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及护理仍是医疗人员的首要研究问题之一。临床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后续康复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科学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促进疾病恢复,因而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需要医护人员加以重视和研究。 一、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概述 (一)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产生原因是患者体内新陈代谢出现紊乱现象,导致血糖浓度显著上升,进而影响肾脏正常功能。糖尿病还容易引发各类并发症影响患者器官功能,长时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自身身体系统、肾脏等会产生一定的病变,导致器官功能出现异常情况[2]。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

的数量持续增多,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呈现出年轻的情况,越来越多年轻人和中年 人群体患有糖尿病,也导致糖尿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 针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也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3]。 (二)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冠心病的产生原因比较多,研究人员经过大量实验分析后发现,慢性疾病和生活习惯是引发冠心病的两点主 要原因。慢性疾病是导致冠心病加重的诱因,例如高血脂、糖尿病、过度肥胖、 高血压等都会导致患者产生冠心病的几率增加,其中高血压是导致产生冠心病最 主要的原因之一。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体内动脉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血栓堵塞 问题,因而导致患者动脉粥样化硬化的速度显著加快,从而提高冠心病的病发几率。大量慢性疾病之外,患者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患者产生冠心病的几 率升高。例如吸烟、大量饮酒、大量饮用咖啡等都会导致冠心病的产生几率提高 [4]。 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措施 (一)饮食护理干预 饮食干预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患者每天摄入的 糖分含量和热量不能过高,通常选择低脂食品和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品能够有效 改善患者病情。尽量使患者保持少食多餐,防止血糖含量提升。减少大鱼大肉等 脂肪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量,减少每天食盐的摄入量,适量增大蔬菜和水果的食 用比例,为患者补充足够的纤维和维生素。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每天能够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等现象的产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进食。对患者的 日常饮食结构进行严格把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起到控制糖尿 病的效果[5]。 (二)监测护理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夏敏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延续性护理将是未来护理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确保病人在不同的医疗环境和在同一个医疗环境接受不同程度的协调和连续性护理,通常指的是从医院到家庭的扩展,包括出院计划、转诊,以及病人返回家庭或社区后继续进行的随访和指导.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与国外相比,国内延续性护理相对比较落后,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护理措施、干预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延续性护理的背景、意义以及我国各种方式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等方面展开综述,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外成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总结出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标准化护理的模式,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国内医疗负担,实现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我国分级诊疗的新型医疗背景下,为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广大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8(029)013 【总页数】3页(P2050-2052) 【关键词】糖尿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夏敏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1 糖尿病的现状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 s,DM)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 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血糖水平高于平均水平。2008 年全国糖尿病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 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到15.5%[1]。一项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2030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居于全球第一位[2]。糖尿病的严重 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糖尿病的缓慢发展中,患者的慢性并发症非常复杂,包括大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糖尿病足。此外,并发症的机制极其复杂,被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症或营养代谢受损,以及上述因素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伴随着并发症的产生,患者生活质量不断下降,不仅在生理上带来巨大创伤,在心理上也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一种行之有效的缓解方法迫在眉睫。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运动疗法、饮食控制、药物控制,有效控制血糖是减少并发症的根本,专业的护理及自我管理是糖尿病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最早是在1947年由美国联合委员会提出的,强调了治疗和护理在医院、家庭和社区持续进行。最新的定义是美国老年学会在2003年制定的,即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确保病人在不同的医疗环境(例如从医院到家庭)和在同一个医疗环境(如医院的不同部门)接受不同程度的协调和连续性护理,通常指的是从医院到家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LT

尿病足的发生,必须具备正确的防护知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4.1每日检查足部,特别是趾间、足底.注意皮肤有无水疱、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注意是否有胼胝、鸡眼、足癣,足背动脉博动及皮肤感觉是否正常;注意评估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制订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 4.2每日洗脚,水温以38-40℃为宜,洗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0 min为宜,用中性肥皂。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擦干,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脓迹。冬季洗脚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 4.3保持皮肤干软。血糖浓度高会导致皮肤干裂,皮肤裂开意味着细菌更容易在皮肤下生长,感染之后更难治愈,每天擦少量润肤液,保证足部干燥(不湿不粘),但要把润肤液弄到脚趾之间。 4.4修剪趾甲。趾甲过长易裂而伤及甲周围组织,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进行,切勿将趾甲剪太短,修剪时光线要足,患者视力较差或手抖时可帮助其修剪。 4.5穿宽松的鞋子及吸汗、透气性好的袜子,袜子不要有补丁或破口,以免脚受压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4.6足底穴位按摩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足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糖尿病足的病变速度[6]。 5.清创换药 根据溃疡的深度、面积、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来决定处理原则、换药次数、局部用药种类。 5.1局部红肿者,给予硫酸镁湿敷。有水疱、血疱,应在严格消毒条件下,选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容物抽出,并涂以2.5%碘酊预防感染。创面感染者,应定期采集创面感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感染轻和分泌物少者用生理盐水清洗,涂以碘伏,2次/天,并抬高下肢,保持局部伤口干燥。感染严重或有坏疽者,先用3%双氧水或呋喃西林溶液消毒,清洗伤口,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将坏死组织及脓液彻底清除,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血为宜。感染较重及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创面清理后局部用生理盐水100 ml+普通胰岛素8U+庆大霉素8U混合液无菌纱布和康复新口液无菌纱布交替湿敷创面,1次/天,换药时注意观察刨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排脓,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新进展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新进展 摘要:甲亢的发生会引发内分泌机制的改变,当其与糖尿病合并后,患者的痛 苦体验加剧。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的机制及特征 进行分析;并细化阐述了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危害;最后从科学化护理、规范化护理、优化高血糖管理流程等方面,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期为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甲亢;糖尿病;甲状腺功能;血糖 由于受到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 的规模正处于不断扩大状态。在这一背景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逐 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护理管理可通过饮食、生活指导及运动等方面的干预措施,配合甲亢及糖尿病的治疗。本研究将与甲亢合并糖尿病护理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1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机制与特征 1.1合并机制 甲亢患者容易合并糖尿病的原因包含:(1)影响代谢。甲亢属于内分泌疾病。甲亢的形成可导致机体处于旺盛代谢状态,此时,机体中的胰岛素可快速被 降解,引发胰岛素含量下降,最终诱发甲亢合并糖尿病[1]。(2)诱发胰岛素B 细胞损害。甲亢的存在可引发胰岛素B细胞损害,而胰岛素B细胞作为胰岛素的 重要来源,其损害作用的形成可进一步引发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转化为糖尿病[2]。 1.2特征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特征为:甲亢与糖尿病在临床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类患者多伴有体重下降、低热、疲乏无力、三多一少等表现[3]。 2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危害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危害为:(1)增加病情控制难度。甲亢、糖尿病均属于 内分泌疾病,在病情发展期间,这两类疾病可形成相互影响作用,互相加重[4]。(2)影响患者情绪状态。甲亢与糖尿病合并可增加其治疗难度,同时,患者症 状的长期存在、血糖的反复波动可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5]。 3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3.1科学化护理 近年来,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正处于不断升高状态[6]。如何保障甲 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已经成为甲亢合并糖尿病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栾双[7]指出:护理后,接受科学化护理的50例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2hPG (8.34±1.32)mmol/L、FBG(5.81±0.87)mmol/L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谢静[8]的研究也证实了科学化护理的价值:给予30例实验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由运动护理、营养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措施构 成的科学护理,结果提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P< 0.05)。 3.2规范化护理 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迅速增长[9]。为改善护理质量,可引入规范化护理,该方法的特征为:其将实现量化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分别针对各项护理工作建立 了明确的标准要求。王静[10]指出:于由27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构成的规范组 中实施规范化护理,而常规组则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提示:规范组缓解率 95.56%,、并发症发生率2.22%,均优于常规组(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