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

广梧十八标高边坡监测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全长64.7km,互通立交4处。设计速度80km/h,路幅24.5m,双向四车道。路线起点位于云浮市郁南县双凤管理区,与已在建的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双凤段终点相连,至郁南县平台与同期广西建成的苍郁高速公路相接。路线位于西江南侧。

第十八合同段,起始桩号为K117+250,终止桩号为K136+071.319,长18.82km(含平台互通立交、郁南互通立交),路线穿行于山岭重丘地区,地形变化大,本合同段(含平台、郁南互通立交)有:高边坡(边坡高度大于30m)15处;一般边坡(边坡高度小于30m)75处,共计90处。

二、工程地质概况

全线需要进行监测的高边坡共16处,总长3043m。挖深30~40m 之间,多集中分布于低山丘陵区。最大挖深为44m。

边坡由于岩体节理、裂缝发育,大气降水容易进入,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物理、化学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岩土体强度较低,雨季岩土体含水量增高,则强度更低。

全线高边坡坡积层、残坡积层、全风化层层位发育松散,其粘聚力、内摩擦角值低。基底岩节理、裂缝等结构的发育,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边坡开挖后,自然山体平衡遭到破坏,应力调整,坡面松弛,

坡脚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由于坡脚应力不足的坡脚压碎变形破坏。

岩土体饱水后自重增大,下滑力随之增大,边坡开挖后尤甚。坡体内存在倾向临空贯通结构面,边坡开挖后,易产生沿该构造面的滑动变形破坏。

三、高边坡处理设计

针对边坡不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放缓边坡固脚与加固支护强身固脚的方法。对前后路段欠方段,设计采用放缓边坡绿化自稳方法,在一级边坡设计短锚杆格子梁,

对受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放坡或前后段受弃方控制的路段,采用较陡坡率。采用锚杆、锚索格子梁的支护方案。

各高边坡均采用拦截、引排法防止降水在施工期、营运期进入坡体。

为指导高边坡治理工程实施的合理时间与顺序,保证施工、营运期安全、验证治理效果,可通过高边坡监测,进行信息反馈予以印证、保证。

本工程监测项目有:坡体型地表变形监测、山体深层位移(测斜)监测,坡体地下水位观测。

四、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坡体的工作性态、及时地提出处理方案与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的安全。此外,可验证设计和边坡治理效果,。

五、观测成果的提交

根据相关要求,随时向业主、总监办、甲方提交阶段性观测成果、计算结果并用于指导施工。按时提供半月报、月报。工程竣工时,向甲方提交《广~梧高速公路软基、高边坡监测报告》。观测成果中对监测全过程的记录与分析。测斜、地下水位、位移边桩观测记录全套,高边坡岩体位移与时间关系变化曲线H~t关系曲线;此外,以监测资料为本,通过进行分析与计算,对高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对欠稳段提出处理建议。

六、前期工作(已完成)

6.1人员组织

为搞好本高边坡监测,项目部组建了“广梧高速公路第18标

段路基观测队”。该队直属项目部管辖,由曹亮洪经理、吴总工程师直接领导。并选派原交通部二航科研设计所(现武汉港湾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鸣岗为本工程路基观测队队长(兼主任工程师)。同时选派李文锐工程师、金君、孙科助理工程师与技术工人3~4人参加本监测工程工作。上述人员已于7月12号到达工地。

参加本工程主要人员见下表6.1:

6.2驻地建设

为照顾全线,路基监测队于7月12号已在郁南县平台镇新街租借民房成立路基监测队队部。电脑、复印机、电话、办公、生活用品均已搬入驻地,接通了电话()开通了宽带网(电子邮箱:),以便与业主、

总监办项目部联系并能及时方便接受业主、总监办的领导与监督。

现场投入的主要技术力量表6.1

6.3观测仪器设备的组织

6.3.1埋设仪器与测量标的组织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对所埋设的观测仪、标损坏的不可避免性,各种观测仪标的制作与购买均留有一定的富裕量。本工程高边坡测斜管总延米为451m,地表位移桩189根,现已进场测斜管500m(不含软基观测用486m)。位移边桩已在平台硷预制订制了200根(不含软基用量),下月中旬即可取货。

6.3.2监测用仪器设备的组织

本工程所需要的监测仪器设备已于本月12日从本院与兴畲高速公路调往平台镇驻地。全站仪与测斜仪在今年初已经率定,目前尚未到期,但转入广梧高速公路一个新工地后,理当重新率定。届时将率定资料呈报总监办。

本工程投入的仪器设备见表7-2:

6.3.3 钻孔机械的组织

用于高边坡埋设测斜管的钻孔机械已进入施工现场,目前在软基段进行测斜管、孔压计、分层沉降管的埋设。将视高边坡工程进展情况进行高边坡测斜管的埋设。

6.3.4施检表的准备

高边坡位移监测施检表采用省职检站统一颁发的“施检表”;

测斜观测采用软基测斜“施检表”,考虑到高边坡平台有“级数”之分、观测与天气情况关系密切。故设置了“边坡级数”栏与“天气情况”。该表采用电脑计算、成图极为方便方便(见附后表)。

地下水位施检表广东公路质监站未予提供,我队将予以增补,表中检测项目为:监测日期、管口标高、测尺读数、本次地下水位标高、前次地下水位标高、水位差、并设有天气情况栏(见附后表)。

上述高边坡测斜与地下水位施检表曾在广惠、河惠、江珠、兴畲高速、珠港大道等工程上采用。

进场仪器设备机械一览表表6.3.2

七、监测内容及工程量

7.1监测内容

高边坡监测:坡体表层水平位移、坡体内部深层位移(测斜)、坡体内部地下水位观测。

7.2监测工程量

7.2.1 广梧高速公路(含郁南与平台互通)高边坡监测工程量见施工图设计第二册第四分册中表5-3-5-2;高边坡监测总工程量见下汇总表(表7.2.1)。由于设计在施工图中对封开连接线(二级公路)中的高边坡监测未提供具体工程量,故上表未录入(设计是否因其为二级路,故而没有“工程数量”?搞不懂。该段红字段要不要,请经理定夺)。

梧高速公路第18合同段高边坡监测工程量汇总表(表7.2.1)

八、监测设计方案

8.1高边坡监测目的和意义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边坡地质条件在前期勘察工作中难以认识透彻,而且边坡的稳定性又受环境综合因素影响具有动态变化的特

点。因此加强监测对及时准确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制定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边坡加固工程处理方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安全监测可掌握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及规律,及时了解边坡的工作性态,指导和验证施工,优化设计,预测预报边坡失稳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失稳方式、发生时间及危害性,以便及时采取防灾措施,尽量避免和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8.2高边坡监测设计原则

安全监测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兼顾全局,重点突出、及时准确、安全可靠、实施全过程监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期和运行区安全监测应相结合相衔接、布置仪器力求少而精。

监测工作的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在充分考虑边坡地质条件和边坡潜在破坏模式的情况下,应以施工安全监测和长期监测为主,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监测点应要求成网格状,特别是控制边坡稳定的单元,安全监测以仪器量测为主,人工巡视和宏观调查为辅。

8.3高边坡安全监测实施技术方案

根据高边坡地质、地貌情况与开挖深度的深浅决定设置位移边桩与测斜管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一个高边坡可选择一个观测断面,在第一级边坡上的第一平台(离路面最近的平台)上至少设置一个测斜管,在其它平台上是否设置第二、第三根测斜管。应根据设计要求与本工程边坡高度、边坡土体力学性质、坡体内是否存在有倾向临空的贯通面、风化程度等决定。通过对坡体内部位移监测,可了解坡体内部潜在滑移面所在位置。

在各级平台与高边坡坡脚趾部处(坡体路基面处),每级平台至少要设置一根位移桩,边坡长度(纵向)较长者应适度增加测点数。对位移边桩要进行垂直变形与水平变形监测,以计算出坡体潜在的滑坡角度从而决定处理措施。

8.5高边坡监测项目选定和仪器选型原则

边坡的安全监测项目根据该工程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的重要性、施工方法以及经费的承受能力来进行。初步确定为大地测量水平变形、大地测量垂直变形监测以及坡体内部位移监测与坡体内部地下水位监测。坡体表面的变形监测重点放在坡体的变形对坡体稳定性敏感部位及坡体变形易受开挖影响部位。

监测仪器主要采用全站仪、水准仪。通过对垂直变形与水平变形监测,可计算出坡体潜在的滑坡角度,为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地下水位观测使用专门“地下水位测试仪”观测。

坡体深部的变形监测重点放在潜在滑面、断层上和裂隙节理密集区域,监测仪器为测斜仪。观测仪器精度为±0.1mm。

安全监测仪器的选型见监测设备表(表7-1)

九、观测仪器标杆的制作与埋设

9.1位移边桩

9.1.1制作:位移边桩用砼制作,砼土强度为25,内插一根Φ8mm长0.3m的钢筋,钢筋顶端露出砼顶面2-3mm,事前先用砂轮打平,埋设后用锉刀锉出与路基中线垂直的“十”形,以便进行观测。

9.1.2 埋设:采用洛阳产成孔埋设,将桩的孔隙用硷填充捣实,使桩土连成一整体,边桩外露长度≤15cm。

9.1.3 位移桩埋设完成后,要同时进行位移与水准观测。此后当观测到水平形变较大时再进行垂直变形观测。

9.1.3.按《规范》要求在被测山体附近选择稳定不变、且与测点较近、通视条件好的地方设置固定基准点,并定期进行复校。

9.2测斜管(兼作地下水位测孔)

9.2.1产品性能

测斜管采用江苏南京塑料制品制造厂生产的ABS塑料管或聚乙烯测斜管,管外径Φ70mm,单管长度2m~4m,两管之间采用同质连接管连接并设有同质管盖与管靴。经过十多年应用该厂产品,没发生任何质量问题,故本工程将继续使用该厂产品。

9.2.2布设深度

测斜管布设深度,必须穿过坡体潜在滑移面以下5ma左右,或按设计要求深度布置,以保证测斜管底部处于不动状态。

9.2.3埋设过程

A.测斜管采用钻孔埋设,钻孔直径Φ127或Φ146,钻孔深度达到10.4.2条件时停止。成孔偏差<1%。

B.测斜管的接长,用厂家提供的接头,按其预设的孔缝采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但螺订不允许露出内管壁。在场地上预先将测斜管预接至6~8m,以减少放管时对接次数。在最先入钻孔的测斜管上安装管靴,靴内放置一团柔软无纺布,以减轻观测仪入管至底部震动。接管最关键

的步骤是要对准内壁沟槽,使之平滑顺直。

C,将测斜管放入孔内后,为消除水的浮力,可向管内充水,然后逐级对接、下沉,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D.定位:测斜管放入钻机成孔套筒后进行定位,定位时,使管内两相互相垂直的凹槽中一条与路基中线平行(另一根则自然与路基中线垂直)实施时采用仪器校正方向;

E.将测斜仪放入测管内并上下运行数次,倘若上下运行自如且毫无阻力感则表明测斜管埋设质量完好,倘若有不顺畅感觉,则取出重新埋设。

F.向管壁填设中粗砂以密实钻孔造成管与地基间隙缝。上部盖好管盖,并用螺丝固定。

G.利用测斜管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对测斜管埋设的特殊要求

水是造成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钻报告提示,本工程高边坡岩土具有“微膨胀性”因此了解坡体地下水位对高边坡坡体的浸蚀对坡体稳定影响十分重要,必须重视对坡体地下水位的监测。

高边坡地下水位监测在测斜管内进行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因而对测斜管的埋设有些新的要求:

水体渗入测斜管只能从两管接头缝隙中渗入,由于缝隙很小,为防止钻孔泥浆堵住接头间缝隙而造成水体流不通畅,埋设测斜管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渗流通道:

对长4m的测斜管,每隔1~2m钻2~4个直径为3~5mm的小孔,注意小孔不能钻到管内外“十”字型导轮槽与导管槽上,然后用无

纺布包裹牢实。

H.测斜管与钻孔壁的封堵十分重要。封堵材料有硷、砂与目前二航科研所采用的无砂硷三种。硷能与测斜管形成一个整体,对测量精度有好处,但它却能阻止了山体地下水的渗入测斜管,造成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失真,由于本工程测斜管兼作地下水位观测,故采用硷封堵钻孔壁是不充许的

I.采用砂封堵孔壁是最常用的方法。砂体透水性强,不必耽心其会阻止山体水进入测斜管而妨碍地下水位观测。与硷填料相比,它与测斜管形成的整体状不及硷填料,因而在观测初期其所得位移量往往偏小。

试验得出,对测斜管壁与钻孔间缝隙的封堵以无砂硷为宜。由于无砂硷除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也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既能使测斜管在与山体联合成一个整体又不妨碍地下水对测斜管的渗入。但是,在没有“硷水下不离析外加剂”的情况下不能采用,否则,无砂硷中的水泥在水中下沉时被水离析出来堵塞测斜管接头缝隙,造成地下水难于渗入管内。

J.倘若采用砂粒封堵,应在测斜管埋设完成后,将砂粒慢慢地放入管下,并轻轻地晃动测斜管使管壁间的砂粒慢慢地在水中沉实,一般情况下一根30m长的测斜管用砂粒进行封堵时间以用20~30分钟为宜,不能贪求快速。

但是,不管采用砂粒还是无砂硷作为填料封堵孔隙,只要是利用测斜管进行地下水位观测的。对测斜管端口以下1m~2m处的钻孔缝隙,必须用砼封堵塞严实,防止雨水从测斜管壁口渗入,使地下水位观测结

果偏离实情。

十、观测频率

暔坡面位移和深部位移的监测频率应与施工期和雨季相对应。按设计要求,旱季和少雨季节每月观测频率为1~2次;雨季每周观测1次。暴雨和雨天过后数天内每天观测一次。在边坡加固工程完工后六个月内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时可结束观测。

据以往监测经验,高边坡监测频率也应与边坡施工(开挖)相适应。对无序开挖使边坡人为地形成大的陡坡面对人员机械有可能构成威胁时,除指令施工方其停止施工外,并应加强监测。

如发现边坡出现变形或破坏,应进行24小时跟综监测。

针对工程施工特点,为使观测频率满足资料分析,各物理量变化、边坡稳定性和岩体性态判断的需要。因此,应有选择性地(如:埋设初期、爆破或开挖边坡时等)增加观测频率也是必须的。

十一、观测资料的记录要求

现场资料的记录必须真实准确、清晰、严禁涂改,若偶尔记错,只能划改。

观测数据的计算、校核、汇总不过夜就要进入电脑,这是硬性规定。各种曲线必须当天点点绘制,以便从图上看出各测点曲线变化趋势,有利全面发现、了解、分析土体变化情况从而做出正确地判断。

按月将观测资料汇总并上报甲方与监理工程师。

十二、突发事件的处理

当观测值骤然加大时,或山体产生裂缝、滑坡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用电话或OA平台通知业主、甲方、总监等有关人员,并提出处理意见。此外,立即填写《停止施工通知书》呈交业主、总监办、承包人签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损失。同时观测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24小时跟踪监测。

十三、测点的保护与安全工作

为保证监测工作达到“三性”,即准确性、及时性与连续性,测点保护很重要。测点保护是多方面的事,需要各团队共同努力。

在每观测点设置醒目标志,提醒土方、锚杆、锚索、绿化等施工注意保护测点。

发现观测点被损坏,应及时修复,以保证资料的连续性。

根据其它工程保护测点的经验,建议业主总监办就保护测点发通知或公告,提醒各施工单位注意保护测点。

与当地村民及中小学生、各土方施工人员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对保护测点是有益的。

在高边坡上进行观测,监测人员必须搞好自身安全的防护工作,要做到“走到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雨天或雨天过后五天以内在高边坡处进行观测时,必须由专职安全员在安全地段监视被测土体的发展势态,提前告知监测人员作好撒离准备,以策安全。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梧高速公路第1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零零捌年七月十八日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切坡、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工程位于***……本合同段的范围为……,主要施工内容为防护堤工程和涵洞工程。本标段防洪堤线长为……,涵洞**座。基坑深度在4.1m-10.27m 之间,高切坡高度在7.62~39.13m基坑深度和高切坡高度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本合同标段的高切坡和深基坑较多,深挖基坑和高切边坡普遍存在。大部分开挖段坡度较陡,局部地段的覆盖层较厚,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的开挖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切坡监测主要是指深基坑边坡和挡墙墙后开挖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马道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监测期间主要是土石方大开挖后到土石方回填完毕工期间,基坑施工和挡墙施工期间是观测的重点时间段。暴雨期间加强监测频率。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切坡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观测桩观测边坡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高边坡监测方(11标)

潮惠高速公路TJ11合同段高边坡监测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三月

编制人:刘云龙复核人:米糠德审批人:孙学斌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1)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1) 四、监测实施流程 (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1) 5.1监测项目 (1) 5.2测点布设及监测内容 (2) 5.2.1高填方路堤监测施工内容 (2) 5.2.2高边坡路基监测施工内容 (4) 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6) 七、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 (7) 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9) 8.1监测管理体系 (9) 8.2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

一、工程概况 潮惠高速TJ11标段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境内,起于陆河县溪东村,经樟河村、田心村,止于陆河县蛏湖,起讫里程K123+000~K133+500,全长10.500km。本合同段挖方高边坡共有27段,高填方路基共有23段,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1,高填方路堤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2。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深挖方路基是指边坡高度H≥20m土质挖方路基及边坡高度H≥30.0m石质挖方路基。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Fs≥1.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但根据广东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公路高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不仅表现在边坡成因、岩性、原生构造与空间组合及其已有变形方面,而且在内外地质应力,特别是公路开挖、堆渣、排水等工程活动作用下,处在不断的风化、卸荷、构造解体与复杂的活动之中。所以在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对边坡变形、应力及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对高边坡完善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工作性态、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与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的安全。此外,可验证设计和边坡治理效果。 四、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见图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5.1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本标段路堑高边坡监测项目见表3,高路堤监测项目见表4。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存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土石二元及岩石深挖方边坡和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深挖方边坡6段。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层高,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基础。正负零相对高程为,坑底高程为m~,基坑顶部高程约为,坑深~,放坡系数1:~1:,西区已做护坡基坑长约为,面积约为m2,边坡支护位于西区北南侧、西侧及北侧,采用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二、监测目的 . 通过临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邻近建筑的位移等)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确保基坑护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2、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边坡支护无坍塌安全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 三、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边坡监测方案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东联络线及人行步道、纵 四线、横四线工程 边 坡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编制单位: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时间:2015年11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本项目监测目的 (1) 三、监测项目 (2) 四、平面、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2) 五、监测点的布设和测量 (5) 六、裂缝观测 (11) 七、警戒值的确定及应急措施 (12) 八、监测周期及频率 (12) 九、人员及仪器设备 (13) 十、监测设施保护 (14) 十一、安全管理 (14) 十二、监测资料的信息反馈 (15) 十三、监测成果的提交方式 (16) 十四、导线平差报告 (16)

一、工程概况 本监测项目东联络线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全长888.349m,标准路幅宽19.5m,人行步道长368.808m,标准宽度8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纵四线为主要交通集散道路,道路全长1447.614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 横四线为联系纵二线和纵四线的主要东西向干道,道路全长893.442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本项目监测目的 (1)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实施动态施工,确保安全、快速的施工。 (2)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提供预报数据,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变提供及时技术数据支持,预测和预报滑坡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及危害程度等,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 (4)为边坡支护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5)根据监测的结果检验和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基坑边坡监测方案说明

环球中心一期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监测依据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3) 第一节监测要求 (3) 第二节监测目的 (4) 第四章监测项目容 (5) 第一节方案编制原则 (5) 第二节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6) 第三节监测及巡视对象 (7) 第四节监测周期及频率 (8) 第五章监测方法 (9) 第二节监测精度及报警值 (10) 第六章监测仪器设备 (11) 第七章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2)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12) 第二节质量目标 (13) 第三节监测工作的管理 (13) 第四节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13) 第八章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14) 第一节施工进度目标 (14) 第二节监测程序 (14) 第九章附图及记录表格 (14) 第十章安全保护措施 (19)

第一章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2)《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2006) (4)《工程测量规》(国家标准)(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 (8)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DBJ61-98-2015 (10)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建设方、设计方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 拟建的环球中心项目一期场地位于市科技路以北,光德路以南,高新二路以西,高新三路以东。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下室四层,单层平面面积约 2.6万平方米,基坑周长约730m,基坑绝对开挖深度约为19.75~23.65m。 拟建场地原来较为平坦,地面原有厂房及高层建筑,现建筑已经拆除。场地东南角是高度21层E阳国际综合办公楼及地上3层力邦艺术港,场地南侧临近地铁3号线,场地西侧是方舟国际,场地北侧是回天血液制品厂。现场场地十分狭窄。 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选用桩锚支护体系及双排桩支护形式,为避开四周市政道路管线,±0.00以下6.5m~7m围采用坡度1:0.2土钉墙支护。原有基坑设计图纸分别在基坑东侧、西侧设计两个出土坡道,其中东侧出土坡道坡比1:6为基坑坡道,西侧出土坡道采用支护桩设计,在地下室结构以外。按照降水设计图纸,基坑工程降水选用直径800大口径降水井降水,共布设32口降水井,井深40m,平均间距23m。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06.5。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第一节监测要求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 高边坡范围 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共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边坡为台阶式,一般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边坡设计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用TBS植草或普通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路堑高边坡一览表 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导致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崩塌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文件。 2、政府下发文件”。 3、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 三、监测目的 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

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各种参数和因素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控,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 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高危路堑边坡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四、监测工作内容 依据施工设计图,本路线高边坡主要采用坡面变形观测、深层位移观测、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项目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控,根据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要求,本标段四段高边坡监测断面类型均为“普通断面”,即不进行深层位移监测和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仅由工程承包方完成坡面变形、人工巡视、裂缝观测三项量测项目。 1、坡面变形 高边坡坡面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测量量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及竖直向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人工巡视 人工巡视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坚持每天安排现场施工员进行巡视,通过巡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 3、裂缝观测 裂缝是滑坡变形的最明显标志,也是人工巡视的主要内容,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工程承包方应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初次埋设在第三方监测单位指导下进行,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五、监测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密切联系业主、监理、与监控单位三方的配合,严格按照监控单位制

高边坡监测方案

梅州市梅江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一期Ⅰ区客天下边坡监测施测方案 广东省梅州市粤东测绘公司 2011年8月4日

1、工程概况 本监测项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东山村圣人寨的“中国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内一期Ⅰ区工程,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8′47.8″~116°09′04.6″,北纬24°15′39.1″~24°15′54.5″,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地貌。监测区连接省道S333线,附近有G205及G206国道,西南面约9km为梅河高速、梅汕高速、梅龙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水路可通过梅江、韩江直达汕头等地,交通十分便利。根据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结合场地边坡开挖裸露的岩土工程特征,边坡的岩土体主要有震旦系黄连组(Z2h1)、侏罗系(J)、第四系(Q)。监测区内地层分布较多,地层倾角稍陡,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层岩性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地层岩性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中等。监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层状基岩裂隙水二大类。 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按永久性边坡进行支护设计。 2、本技术设计的编制依据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平面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1)平面基准点的布设 为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拟在监测区域外围、位置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布设编号为基1、基2、基3的深埋式混凝土基准点3个,具体图形见图2所示,待基准点的标石、标志达到稳定后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15天)。 图2 基准网示意图 (2)平面基准点的埋设 为了提高基准点对中、整平的精度,基准点的埋设规格采用强制对中基座。且采用强制对中基座(由专业测绘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荣获过国家专利产品称号)。具体的基准点标志埋石样式见图1所示。

高边坡监测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高速公路**至**段第**标段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高速公路**至**段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其中本标段(K94+600~RK98+137)深挖高路堑边坡共7处(大于30米),一般边坡共14处(小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线路处于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其中主要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本标段次生断裂构造较发育,路段岩层产状较紊乱,部分线路小角度相交,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按照业主的安排分第三方监测项目和施工单位监测项目。深层位移监测由第三方进行(本标负责钻孔、协助第三方完成监测设备的安装与埋设),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在第三方的协助下由本标进行监测。详细监测点设置见下表。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初次埋设应在第三方监测单位指导下进行),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

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高速公路**至**段第27标段监测断面一览表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

高边坡施工监控措施 一、施工技术方案 (一)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

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 14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二)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 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 人以上。 高边破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完整word版,高边坡安全防护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北京段)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防护加固工程 高边坡安全防护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北京北拒马河暗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 2、《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防护加固工程设计图纸》 3、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防护加固工程《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二、工程概况 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汛前防护加固工程分为中支防冲护砌和北支防冲护砌。 中支防冲护砌总长257m,从上游至下游依次由水平防护段、斜坡防护段、透水防冲墙段及墙后水平防护段组成,全长48.2m。水平防护段设于输水暗渠下游侧17m长范围内,护砌顶高程为63.5m,与暗渠顶现状浆砌石护砌高程齐平,采用0.8m厚C30钢筋混凝土板护砌。斜坡防护段设于水平防护段下游,全长10m,高2m,纵坡1:4,采用1m厚C30钢筋混凝土护砌,斜坡末端护砌顶高程为61.5m。透水防冲墙段设于斜坡防护段末端,采用直径1.5m防冲桩,桩中心间距为2.0m,桩边净距为0.5m,桩顶标高59.5m,桩底标高43.0m,桩长为16.5m,根数128根;为加强桩横向联系,桩顶设2m厚冠梁,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墙后水平防护段设于防冲桩下游,全长20m,采用2m厚铅丝石笼护砌。 北支防冲护砌总长为276m,从上游至下游依次由水平防护段、斜坡防护段、透水防冲墙段及墙后水平防护段组成,全长101.0~ 238.9m(含现状护砌保留段)。水平防护段分为铅丝石笼水平段(现状保留)、铅丝石笼水平衔接段及混凝土水平段三部分。铅丝石笼水平段长36m,由原北拒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目录 1项目概况 (1) 2工程周边环境概况 (1) 3质量标准及编制依据 (1) 4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1) 4.1监测目的 (1) 4.2监测项目 (2) 4.3测点布置 (2) 4.3.1水准标点 (2) 4.3.2沉降及水平观测点的布置及埋设要点 (3) 4.4监测方法 (5) 4.4.1 人工巡视 (5) 4.4.2位移和沉降观测 (5) 4.5监测频次及报警值 (5) 4.5.1监测频次 (5) 4.5.2报警值 (6) 4.6监测成果整理 (6) 4.7监测设施保护 (6) 4.8仪器配置 (6) 4.9工序管理及记录制度 (6) 5信息反馈 (7)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

1项目概况 ******小区位于市常浏路东侧,洲坝干休所,2层商业门面及幼儿园,框架结构,拟建地下室为1层,框剪结构;地下车库坑底高程为87.20~88.60m,基坑顶部高程为92.04~95.20m,坑深4.64~7.95m,基坑总周长为646.8m,面积约为13555.5m,拟建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年。边坡支护位于小区北侧及东侧,坡底标高93.4~94m,坡顶标高随地形变化,高程在96.3~102.33m,高2.5~8.4m,边坡长约241.0m,本工程除LN 段为永久性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LN段位于******小区的东段,长度为22m,高差为8.8m~11.3m。本段采用的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2工程周边环境概况 建筑红线围的建筑物已基本拆除,基坑围线北侧距离道路最近约为6.9m,南侧场地相对开阔,东侧基坑围线距离已建抗滑桩最近距离为4.8m,西侧基坑围线距离道路最近距离约为15.0m,拟建场区工程开挖围无地下管线,场区周边较开阔。 场区无地表水体。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生活用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地面向水力坡度低处渗透流失,水量不丰富。 3质量标准及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GB 50026-2007) (2)《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T159-201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 50330-2002) (5)《建筑变形测量规》(JGJ 8-2007) (6)《******东侧边坡支护设计图纸》 4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4.1监测目的 基坑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支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二、工程概况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

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2 边坡坡率按1:1;11;1:1; 1:1; 1:1.25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1.13;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 (1)、边坡坡形、坡率

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二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四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五级边坡坡率均为1:1.25。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 (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 边坡防护设置一览表 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 ②、边坡坡脚设置边沟; ③、堑顶外设置山坡截水沟。 三、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高边坡监控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 二、监测内容: 本隧道高边坡监测主要是路堑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为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化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控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图表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边坡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边坡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图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一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情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适用范围 (2) 第三章工程概况 (2)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2)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 三、气象及气候 (3) 第四章监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测工作的内容及项目 (4) 一、监测工作的内容 (4) 二、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4) 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 (5) 第七章具体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5) 一、地面位移量测 (5) 1、量测点及断面布置 (5) 2、量测频率 (7) 3、量测方法 (7) 4、量测注意事项 (7) 5、量测数据的整理 (8) 二、深层位移(测斜)量测、锚杆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回监测 (9) 1、深层位移(测斜)量测、 (9) 2、锚杆锚索应力监测 (9) 3、人工巡回监测 (10) 4、量测数据记录整理、分析与反馈 (10) 三、地质和防护描述 (11) 四、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2) 五、位移管理标准 (13) 1、控制标准 (13) 2、监测管理基准 (13) 3、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14) 4、信息反馈与成果提交形式 (14) 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14) 一、组织机构 (14) 二、管理流程 (15) 三、量测要求 (17)

四、保证体系 (18)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段第A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076-95)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A标段A4高边坡监控量测作业。 第三章工程概况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本合同段内高边坡防护共有2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K9+849~K9+920右侧,K11+409~K11+480右侧,最大边坡高度25.6m,长度合计142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工程地质情况 1、K9+849~K9+92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6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坡中下部,边坡岩层,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0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2、K11+409~K11+48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1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体中部,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9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二)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区构造单元上属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的川东南陷褶束大娄山褶皱构造带。根据测区的地质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主要区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区1:碎屑沉降工程地质区2:松散岩组工程地质区。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空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溶水三类。

高边坡监测方案[1]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

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 案 1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 )。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具体段落见下表: 深路堑段落一览表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K6+200~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完整word版,高边坡监测方案

第十四节:边坡监测方案 一、人员及仪器设备 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测量工程师为成员的监测小组,共5人(其中工程师3人,测工2人),采用索佳SET210全站仪(2″级)和宾得AP-128水准仪进行监测。 二、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二)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三)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四)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 (五)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三、裂缝监测 (一)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1~2天内完成),测点间沿裂缝的间距以20~30m为宜,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 (二)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约50cm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凝土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0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 (三)测试要点: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缝隙,用游标卡尺测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95111269.html,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作者:黄启程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08期 【摘要】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挖面大,引起周边环境变形的可能性就高,需要 对边坡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针对变化及时采取一些方法处理,以保证设施的安全。这种项目就需要正确地采用一个合理的监测方案,对数据处理、分析。本文结合已完成项目的实例,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采用监测方法为精密二等水准、极坐标法,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形监测;基准网;变形点;边角网;极坐标法;闭合水准路线 1 工程概况 某变电站东南侧边坡于2011年发生滑坡,后采用42根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单位的反映,抗滑桩施工2012年3月施工完毕后至2012年5月初,抗滑桩发生位移,附近水泥地面发现裂缝,呈放大趋势。为了准确了解抗滑桩变形情况,要求对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进行变形监测。 2 监测方案的实施 2.1 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2.1.1 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即45m外比较稳定的地方埋 设四个工作基点,其中三个工作基点A1、A2、A3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A2、A3为观测墩,地面高度约1.2m,埋深至基岩位置,A4为主要检核点,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 A3、D12、SZ1为沉降基准点,D12在是4×4m的高压电塔加固水泥墩上,建成已超过一年,SZ1在另一电塔水泥墩上,墩台3.5×3.5m,建成时间超过三年,非常稳固。 2.1.2 变形点的建立 变形点应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布置27个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东侧为1-27。用膨胀螺栓垂直植入护坡混凝土中,螺栓孔深不小于100mm,露出地面30-80mm,用红色油漆在螺栓上做标记,并将螺栓顶部磨半圆。 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边坡监测施工方案计划

边坡监测(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三都水族自治县铜鼓广场建设工程编号:

三都水族自治县铜鼓广场建设项目 边坡监测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都水族自治县铜鼓广场建设项目经理部

二○一六年九月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三都水族自治县铜鼓广场建设项目(体育与展示中心),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总建筑面积: 126126.48㎡,建筑基底总面积:29155.96 ㎡,机动车停车位:938车位; 本项目由本工程为由培训中心、体育与展示中心、体育馆、广场商业中心四大板块组成的城市综合体。功能涵盖了旅馆,屋顶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房、文体培训、体育商城等体育功能,容纳三千余人的丙级体育馆,商场,甲级中型电影院,容纳七千余观众席的室外水上秀场组成。本项目深挖较多,边坡普遍存在,深挖边坡共(大于1500米)。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项目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