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测量实验报告 (自动保存的)

色度测量实验报告 (自动保存的)
色度测量实验报告 (自动保存的)

基于WSD-1A 型装置的色度测量及计算崩溃

问题的解决

摘要

就是对颜色的度量,这种度量是对颜色的一种客观描述,色度测量在制版、打样、印刷等光学应用中非常重要。本文基于WSD-1A 型装置论述一般样品进行反射、透射定量测量的原理和步骤,以及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复位失败、计算崩溃等问题的分析解决。

关键词:色度测量WSD-1A型实验装置

一、测量原理

(一)、色度学简介

色度学是研究颜色度量和评价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颜色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颜色感觉与听觉、嗅觉、味觉等都是外界刺激使人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光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后刺激人眼,人眼产生了此物体的光亮度和颜色的感觉信息,并将此信息传至大脑中枢,在大脑中将感觉信息进行处理,于是形成了色知觉。人们就可辨认出此物体的明亮程度、颜色类别,颜色纯洁的程度(明度、色调、饱和度)。外界光刺激——色感觉——色知觉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光学、光化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等各方面间题,要想度量色知觉量是很复杂的。心理物理学就是研究知觉量与外界刺激量之间关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色度学要解决颜色的度量问题首先必须找到外界光刺激与色知觉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能用对光物理量的测量间接地测得色知觉量,因此应用了心理物理学的方法,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建立了现代色度学。它是一门以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也是一门以大量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科学。现代色度学初步解决了对颜色作定量描述和测量的问题。

描述颜色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颜色名词。给每种颜色一个固定的名称,并冠以适合的形容词,将这些名词汇编成颜色名词词典,为人们互相交流色知觉信息提供了一种简单、古老的方式,但它不能定量地表示色知觉量。人们还用制作标准色卡的方式来描述颜色,色卡可以有不同分类及排队方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表色系统。例如孟塞尔表色系统,它是按照色知觉的明度、色调及饱和度这三个特征量的大小排队,井按各特征量的差值相同的原则来制作色卡,给每个色卡一定的标号,以此种色卡作为目视测量颜色的标准。用这种系统来测量颜色,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了人的色知觉量。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经过大量实验,研究了人眼的视觉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照明协会的CIE色度系统,可以用数字量来表示颜色,井可用物理仪器代表人眼来测量颜色。这部分内容是色度学中最基本的内容。用CIE色度系统度量的颜色是心理物理量,尚不能完全反映人们的色知觉。色度学这门科学最早开创于牛顿,他

引入了颜色环的概念从而开创了建立颜色图的思想,他还提出了颜色混合中用重心原理来确定混合色结果的方法。19世纪,科学家格拉斯曼(Grassmann)、麦克斯韦(Maxwell)、赫姆霍尔兹(Helmholtz)等对色度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现代色度学基础的科学家有吉尔德(GuiId)、贾德(Judd )、麦克亚当(Macadam)、司梯鲁斯(Stiles)、莱特(Wright)和维泽斯基(Wyszecki)。从1931年CIE色度学系统建立至今的50多年,色度学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等部门色度学得到广泛利用,它的理论指导着彩色电视、彩色摄影和彩色印刷、染料、纺织、造纸、交通信号、照明技术等部门的工作,各色各样的侧色仪器都在产品检验和生产质量控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二)色度的基本术语

人们根据颜色的外貌,按直观颜色视觉的心理感受,对颜色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排列,给以相应的文字描述和数字标记。颜色可以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非彩色是指白色,黑色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它们构成所谓的黑白系列,研究表明颜色有三种心理特性,分别可以用色调、饱和度、明度来描述。

1. 色调

表示颜色相互区分的属性。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在视觉上表现为不同的色调,如红、绿、蓝和黄等。光源的色调取决于人眼对其辐射的光谱构成产生的感觉;物体的色调则取决于人眼对光源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例所产生的感觉。

2. 饱和度

指颜色的纯洁性。可见光谱中各单色光的饱和度最高,当单色光中掺入白光愈多时,则饱和度愈低。

3. 明度

明度是人眼感觉到颜色的明亮程度。颜色的亮度越高,眼睛就越感觉明亮,即有较高的明度。物体色的黑白系列的非彩色代表物体的光反射率的变化,在视觉上就是明度的变化,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反之,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三)CIE1931-XYZ色度系统

1. 标准色度观测者光谱三刺激值

颜色感觉是由于光辐射源的或被物体反射的光辐射作用于人眼的结果。因此,颜色不仅取决于光刺激,而且取决于人眼的视觉特性。关于颜色的测量和标准应该符合人眼的观测结果。但是,人眼的颜色特性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因此要求根据大量的观测者的颜色视觉实验,确定一组为匹配等能光谱色的三原色数据,称为“标准色度观测者光谱三刺激值”,以此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用于色度学的测量和计算。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1931年在RGB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设想的三原色(X),(Y),(Z)[分别代表红色,绿色和蓝色],建立了CIE-1931色度图,同时将匹配等能光谱各种颜色的三原色数据标准化,确定CIE1931-XYZ标准色度学系统。三原色不能由其他色混合得到,三原色的波长如下:红:700nm,绿:546.1nm,兰:435.8nm

2. CIE1931色度图

CIE1931-XYZ色度系统是色度学基础。任何一种颜色均可以用CIE1931-XYZ色度图(图1)它的色度坐标x,y和刺激值Y来表示。

图1为CIE1931色度图。色度图中

的弧形曲线上的各点是光谱上的各种颜

色即光谱轨迹,是光谱各种颜色的色度

坐标。红色波段在图的右下部,绿色波

段在左上角,蓝紫色波段在图的左下部。

图下方的直线部分,即连接400nm和

700nm的直线,是光谱上所没有的、由

紫到红的系列。靠近图中心的C是白色,

相当于中午阳光的光色,其色度坐标为

X=0.3101,Y=0.3162。设色度

图上有一颜色S,由C通过S画一直线

至光谱轨迹O点(590nm),S颜色的主

波长即为590nm,此处光谱的颜色即S

的色调(橙色)。某一颜色离开C点至光

谱轨迹的距离表明它的色纯度,即饱和

图1

度。颜色越靠近C越不纯,越靠近光谱轨迹越纯。S点位于从C到590nm光谱轨迹的45%处,所以它的色纯度为45%(色纯度%=(CS/CO)×100。从光谱轨迹的任一点通过C画一直线抵达对侧光谱轨迹的一点,这条直线两端的颜色互为补色(虚线)。从紫红色段的任一点通过C点画一直线抵达对侧光谱轨迹的一点,这个非光谱色就用该光谱颜色的补色来表示。CIE1931色度图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任何颜色,不管是光源色还是表面色,都可以在这个色度图上标定出来,这就使颜色的描述简便而准确了。再如在CIE1931色度图上,可推出由两种颜色相混合所得出的各种中间色。如Q和S相加,得出Q到S直线的各种中间颜色,如T点,由C通过T抵达552nm的光谱色,可由552nm的波长颜色看出T的色调,并可由T在C与552nm光谱色之间所占位置看出它的纯度。在实际应用中,如彩色电视、彩色摄影(乳胶处理)或其它颜色复现系统都需要选择适当的红(R)、绿(G)、蓝(B)三基色,用来复现白色和各种颜色。

3. 标准照明体

做颜色测量和标定时统一使用标准照明体,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因此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物体的表面呈现略为不同的颜色,因此CIE 推荐四种标准照明体A,B,C,D 和三种标准光源A,B,C

4. 统一规定的照明和观察条件

做颜色测量和标定时,应符合统一规定的照明和观察条件,照明和观察条件的不同也会使观察到的颜色有所不同,为此CIE 规定对样品进行色度测量和标定应符合下述四种照明和观察条件之一

1)450 /垂直,缩写为450 /0 :即照明光束与样品表面法线成450±50的角度观

察方向与样品的表面法线的夹角不应超过100

2)垂直/450缩写为0/450照明光束垂直照射样品表面,其光轴与样品表面法线间

的夹角不应超过100,在与法线成450±5 0的方向观察样品。

3)漫射/垂直:缩写为d/0,照明光束与样品表面平行入射,照明光束与样品表

面平行入射到积分球内样品被积分球漫射照明,观察方向与样品表面法线的夹

角不应超过100

4)垂直/漫射:缩写为0/d,照明光束与样品表面法线的夹角不应超过100,用

积分球收集反射通量,在与样品表面平行的积分球的另开口处观察。

5.标准光源:

能发光的物理辐射体,如太阳、灯等,CIE规定了用标准光源来实现标准照明体的

光谱分布。

6.主波长:

一种颜色Sλ的主波长,指的是某一种光谱色的波长。此种光谱色是用某一光谱颜

色的一定比例与一个确定的参照光源相混和而匹配出来的颜色。

7.兴奋纯度Pe :

是指主波长的光谱色被白光冲淡后所具有的饱和度。在CIE 色度图上用参照光

源点到样品色度点的距离与参照光源点到主波长色度点的距离的比例表示。

8.亮度纯度Pc :

当样品颜色的纯度,即样品色接近同一主波长光谱色的程度,用亮度表示,就称为

亮度纯度。实质上是表示了主波长光谱色的三刺激值在样品三刺激值中所占的比例,

它在CIE 色度图上无法表示出来。在计算亮度纯度时,用样品主波长的y A坐标与样

品色坐标的y 值的比值乘以兴奋纯度来表示。

二、色度测量实验装置的机构以及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WSD-1A 型色度测量实验装置(图2)是由光电色度计、电控箱、计算机、打印机

组成。该系统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色度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可直接测

量光源色或物体色的三刺激值或色度坐标。

2.仪器结构及其原理

光电色度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光Array栅单色仪、光源系统、测反射样品

机构、测透射样品机构、接收单元

等。

(1)光栅单色仪

正弦机构仪器采用“正弦机构”进行扫描,

精密丝杠由步进电机驱动丝杠拖动螺母沿

丝杠轴线移动螺母推动正弦杆使其绕自身

的回转中心转动光栅至于光栅台上光栅台

与正弦杆连接光栅台的回转中心通过正弦

杆的回转中心从而带动光栅转动使不同波

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出射狭缝而完成扫描

b.双出缝机构仪器采用双出缝机构使得做

透射测量或反射测量时能方便地操作狭缝为

直狭缝宽度范围0-2.5mm 连续可调顺时

针旋转为狭缝宽度加大反之减小

图2 WSD-1A仪器结构原

理图

三、色度测量实验步骤

(一)反射物体的色度测量

(1) 开机(计算机、光源、光电倍增管负高压);

(2) 确定入缝大小、负高压值(根据推荐数据),出缝转向开

关,做波长复位(菜单中“复位”按钮)

(3) 测反射传递函数(菜单中“系统”-“维护”-“反射传

递函数”,密码“tuopu ”),此时样品池中不放反射体;

测得的曲线应为一不完全为零得曲线;

(4) 开始实验(菜单中“实验”按钮),先做反射基线测量,

反射样品池中放入标准白板,更换样板时光电倍增管负高压降为零,换好后再恢复;测得曲线不得太低,也不得饱和,可调狭缝,完成后点击“下一步”,测样品曲线测量,完成,

(5) 计算(菜单中“计算”按钮);

(6) 查看结果(菜单中“结果”按钮)

(7) 保存目录:例如D\色度实验文件\反射红1127;

(8) 打印结果

(二)、透射物体的色度测量

(1) 移光电接收单元至出缝2,确定入缝大小、负高压值(根据推荐数据),

调整出缝转向开关,

(2) 其余步骤与反射类似,测透射基线测量时透射样品池空;

反射传递函数

(三)、实验结束

移光电接收单元至出缝1,光电倍增管负高压降为零,关机(计算机、光源、光电倍增管负高压),整理样品盒,清理环境;

四、软件计算时崩溃问题解决

(一)常见崩溃原因

1)由软件造成的崩溃

2)由系统本身而造成的崩溃

3)由硬件问题所造成的崩溃

(二)针对计算过程崩溃分析及解决方案

计算过程出错和外设只和计算软件、计算机内存、cpu、硬盘有关,和其他外设没有关系,故计算过程崩溃原因可能是:

1)软件和系统不兼容

软件和系统不兼容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比如把win7的软件装在win8电脑上,当我们打开软件时会出现

或者在缺少32位兼容转换文件的64位系统运行32位软件时出现

对于这类软件不兼容的情况,我们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a)采用兼容模式运行

有时候可以依靠windows系统的简单兼容操作(兼容模式)即可解决。

具体操作是在打开软件时右击→单击以兼容模式打开

b)换计算系统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软件和系统不能完全搭配,计算是出现译码、编码错误。我们只需要将系统和软件匹配好即可。因此我们可以重装计算机系统,将系统改成和软件匹配的版本。

c)软件升级

软件和计算机不兼容可能是软件版本过旧,比如以前的dos系统汇编现在在的windows系统里面是不能容的。而现在dos系统已经退出市场,故我们只能通过升级软件的方法来解决。当然还有其他问题,比如sod88

软件只有dos版的,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换其他在windows系统下可以运行的同类软件来代替。

2)软件算法存在缺陷

软件自身算法存在错误在pc使用中也经常遇到,软件算法缺陷崩溃分为以下几种

a)算法不收敛

算法不收敛描述的是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时候出现数据溢出情况,bios内置程序监控cpu的标记符,当出现of=1(程序计算数据溢出)时,cpu自动终止跳出程序。此时就会出现程序崩溃、闪退的情况。针对我们色度测量后期计算过程,里面没有矩阵求逆矩阵的过程,这样就不会因为矩阵非奇异。

但是计算过程有归一化计算,归一化计算有求和及除法运算,当出现除数=0时就会出现计算结果不收敛,引起数据溢出触发了内部中断指令。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程序改写,关闭溢出检测,当出现数据溢出时仍强制程序继续执行。

b)程序跳转出错

程序在执行中会调用一些子程序,在调用子程序时会出现调用程序找不到情况,当cpu寻遍整个内存空间,始终没有找到要调用的子程序名称时,cpu自动终止操作。出现程序运行崩溃现象。

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在软件打开时,直接自动进行软件初始化,提前排除子程序加载失败的情况。

c)测量值和程序使用数据不同

计算过程是采用的微分求和近似积分,采集过程也是分段的,假如采集过程采样间隔是1nm波长,而计算过程用了0.3nm来微分求和,对于500nm 有测量值,对500.3nm的波长却没有采样值,计算改点时计算机会随机补充一个数字,补充的数字可能是0也可能是1还可能是10000,这个数字产生的计算结果在查表时查不到,此时就会出现响应失败,重复后仍然失败,重复三次后系统自动退出。

对于这种问题可以采用简单插值法,直接在采样点线性插值。这样在整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分数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姓名:陈志杰 班级:10级环工一班 院系:水建院 任课教师:杜丹 2012年12 月16 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报告一、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目的 1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3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 数据和资料。 4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项目指标 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总固体物,溶解固体物,悬浮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金属化合物:铝,汞,镉,铅,铜,锌,铬,砷,其他金属化合物如镍、铁、锰、钙、镁、铀。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酸度和碱度,pH,溶解氧(DO),氰化物(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有机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含磷化合物,其他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如氯化物、碘化物、硫酸盐、余氯、硼、二氧化硅。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挥发酚,油类。 特定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

环芳烃(PAHs)。 底质和活性污泥(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 二、水质检测方法 实验一pH值的测定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og10αH+。 pH值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饮用水标准的pH值的范围是6.5~8.5。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值。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玻璃电极法基本不受上述因素的干扰。然而,pH在10以上时,产生“钠差”,读数偏低,需选用特制的“低钠差”,玻璃电极,或使用与水样的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本实验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一)实验目的 掌握玻璃电极法测定pH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两种电极结合在一起能组成复合电极。pH计测量出玻璃复合电极的电压,电压转换成pH值,其结果被显示出来。(三)实验仪器 pH计(PB-21) (四)实验试剂 1.pH=4.003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 2.pH=6.864缓冲液(混合磷酸盐) 3.pH=9.182缓冲液(硼砂) (五)实验步骤 1.将电极浸入到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直至达到稳定。 2.按mode(转换)键,直至显示出所需要的pH值测量方式。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2)掌握DS3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方法。 (3)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高差计算。 二、实验组织 (1)性质:基础性实验。 (2)时数:4学时。 (3)组织:4人1组。 三、实验设备 (1)每组借DS3 微倾式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记录板1块。(2)自备:铅笔。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1)了解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掌握各螺旋和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2)注意比较微倾式和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构造上的区别。 微倾式DS3水准仪水准尺自动安平水准仪 图1-1 光学水准仪及水准尺 2.水准仪的安置 (1)仪器架设在测站上打开脚架,按观测者的身高调节脚架腿的高度,使脚架架头大致水平,如果地面比较松软则应将脚架的三个脚尖踩实,使脚架稳定。然后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平稳地安放在脚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立即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连在脚架头上。 (2)粗略整平通过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大致铅垂。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如果地面较坚实,可先练习固定脚架两条腿,移动第三条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再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水准尺上读数 (1)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2)精平(微倾式)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自动安平水准仪无此步骤)。

水污染综合实验报告【精品】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试不同废水的色度、浊度、COD、电导、pH等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2.增强对污染物综合分析能力。 3.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吸附剂类型;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吸附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对废水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 二、实验内容 1.根据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利用pH酸度计,光电浊度计,色带,色度计分别测定pH值、浊度、色度,并预习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准备。 2.按照自己所取锅炉排污水、洗衣废水或其他废水的水质特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3.针对某一废水,实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处理流程。确定每种处理流程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他操作条件。给出治理结果。 4.处理结果达不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治理方案。 三、实验原理 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可以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着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是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离子交换或臭氧氧化属于深度净化,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含盐量、COD、色度等。强酸H交换器失效后,必须用强酸进行再生,可以用HCl,也可以用H2SO4。相对来说,由于HCl再生时不会有沉淀物析出,所以操作比较简单。再生浓度一般为2%~4%,再生流速一般为5m/h左右。强碱OH交换树脂再生液浓度一般为1%~3%,流速≤5m/h。GB1 45— 9水汽质量标准规定一级复床出水水质为:电导率≤5?S/cm。混床出水残留的含盐量在1.0mg/L以下,电导率在0.2S/cm以下,残留的SiO2在20?g/L以下,pH值接近中性。

工程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簿.doc

工程水准测量 ( 实验报告簿 )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写法 以水准测量为准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 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 A 至 B, A 称为后视点, a 为后视读数; B 称为前视点, b 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 点的高程 HA ,则 B 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 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 来计算,即 Hi=HA+a HB=Hi - b (2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 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 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 度应该大于10cm ,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 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五、实验表格: 实验报告 程名称:工程量目:普通水准量( 2)成???? 指教????? ??? ..院(直属系)??? .. 学生??? . 学号 ???? .. ..........年?.月?..日 普通水准测量手薄 点后前高差改正后高点站号数数(米)高差程号(米)(+-((米) 米)米)

第三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简介

()λe 第三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简介 §1 光度学基本概念 设光源表面S(图3-1)向所有方向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光。此光源表面一个面 积元dS 的辐射情况,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该面积元dS 辐射 出来的所有波长的光能量(也就是通过该面积的辐射功率) 来表示,这就是面积元dS 的辐射通量。可用ε来表示, 单位为瓦特。 于光源上任一面积元的辐射通量,不同波长的光在其 中所占的相对数值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光源面积元所辐射 的不同波长的光的相对辐射通量,我们引入分布函数e(λ) 的概念。它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源面λ积的某一波长 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光能量。是波长`λ的函数, 它又称谱辐射通量密度。 从光源面积元dS 辐射出来的波长在λ到λ+d 间的光辐射通量为 于是,从面积元dS 发出的各种波长的光的总辐射通量为 辐射通量ε代表的是光源面积元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的多少,而我们感兴趣的只是其中能够引起视觉的部分,相等的辐射通量,由于波长不同,人眼的感觉也不相同。为了研究客观的辐射通量与它们在人眼所引起的主观感觉强度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了解眼睛对各种不同波长的视觉灵敏度。人眼对黄绿色光最灵敏;对红色和紫色光较差;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则无视觉反应。在引起强度相等的视觉情况下,若所需的某一单色光的辐射通量愈小,则说明人眼对该单色光的视觉灵敏度愈高。设任一波长为λ的光和波长为5550的光,产生相同亮暗视觉所需的辐射通量分别为Δελ和Δε5550,则比值 称为视见函数。图3-2是明视觉和暗视觉的相对视见函数实验图线,其纵坐标为视见函数。 ()λ λελλλd e d d =+,()λλεd e ?∞ =0()λ εελν??= 5550

色度测量实验报告 (自动保存的)

基于WSD-1A 型装置的色度测量及计算崩溃 问题的解决 摘要 就是对颜色的度量,这种度量是对颜色的一种客观描述,色度测量在制版、打样、印刷等光学应用中非常重要。本文基于WSD-1A 型装置论述一般样品进行反射、透射定量测量的原理和步骤,以及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复位失败、计算崩溃等问题的分析解决。 关键词:色度测量WSD-1A型实验装置 一、测量原理 (一)、色度学简介 色度学是研究颜色度量和评价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颜色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颜色感觉与听觉、嗅觉、味觉等都是外界刺激使人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光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后刺激人眼,人眼产生了此物体的光亮度和颜色的感觉信息,并将此信息传至大脑中枢,在大脑中将感觉信息进行处理,于是形成了色知觉。人们就可辨认出此物体的明亮程度、颜色类别,颜色纯洁的程度(明度、色调、饱和度)。外界光刺激——色感觉——色知觉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光学、光化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等各方面间题,要想度量色知觉量是很复杂的。心理物理学就是研究知觉量与外界刺激量之间关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色度学要解决颜色的度量问题首先必须找到外界光刺激与色知觉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能用对光物理量的测量间接地测得色知觉量,因此应用了心理物理学的方法,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建立了现代色度学。它是一门以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也是一门以大量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科学。现代色度学初步解决了对颜色作定量描述和测量的问题。 描述颜色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颜色名词。给每种颜色一个固定的名称,并冠以适合的形容词,将这些名词汇编成颜色名词词典,为人们互相交流色知觉信息提供了一种简单、古老的方式,但它不能定量地表示色知觉量。人们还用制作标准色卡的方式来描述颜色,色卡可以有不同分类及排队方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表色系统。例如孟塞尔表色系统,它是按照色知觉的明度、色调及饱和度这三个特征量的大小排队,井按各特征量的差值相同的原则来制作色卡,给每个色卡一定的标号,以此种色卡作为目视测量颜色的标准。用这种系统来测量颜色,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了人的色知觉量。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经过大量实验,研究了人眼的视觉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照明协会的CIE色度系统,可以用数字量来表示颜色,井可用物理仪器代表人眼来测量颜色。这部分内容是色度学中最基本的内容。用CIE色度系统度量的颜色是心理物理量,尚不能完全反映人们的色知觉。色度学这门科学最早开创于牛顿,他引入了颜色环的概念从而开创了建立颜色图的思想,他还提出了颜色混合中用重心原理来确定混合色结果的方法。19世纪,科学家格拉斯曼(Grassmann)、麦克斯韦(Maxwell)、赫姆霍尔兹(Helmholtz)等对色度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现代色度学基础的科学家有吉尔德(GuiId)、贾德(Judd )、麦克亚当(Macadam)、司梯鲁斯(Stiles)、莱特(Wright)和维泽斯基(Wyszecki)。从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 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 3 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四、方法与步骤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5.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a黑和前视读数b黑; 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红,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测,不超限 则计算平均高差h 1,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h 3 、 h 4 …。 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 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 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 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 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 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 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 (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 =10.8 =12.4 =12.6 =12.4 =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 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质量等级为3,含义是: 问题较大 2、客观分析(照度数据采集及分析)(1)、照度采集现场 在进行照度值测量的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下午2点~3点之间,光照十分充足, 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对阴天和晚上进行测量和分析。 图书馆二楼自习室现场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训一自动安平水准仪得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得 熟悉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基本构造,初步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得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部件得名称、作用与使用方法。 2、练习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安置、瞄准与读数。 3、测量地面上两点间得高差。 三、仪器与工具 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记录板。 四、方法与步骤 1、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得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得分划与注记,掌握读尺方法、 3、粗略整平 粗略整平就就是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大致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旋钮,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旋钮使圆气泡居中,通常需反复进行。注意气泡移动得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得方向一致。 4、瞄准水准尺与读数 (1)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进行对光,使十字丝分划清晰;然后竖立水准尺于某地面点上,松开自动安平水准仪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准星与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瞧清水准尺影像;再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尺一侧;若存在视差,则应仔细进行目镜调焦与物镜调焦予以消除、 (2)读数 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m,dm,cm及mm位。读数时应先估出mm数,然后按m,dm,cm及m m,一次读出4位数、 5、测定地面两点间得高差。 (1)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得点作后视点与前视点,分别立尺。 (2)在A、B两点之间安置自动安平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得距离大致相等。 (3)每人独立安置仪器、粗平、照准后视点A点上得水准尺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入附表中测点A一行得后视读数栏下;再照准前视点B点上得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入附表中测点B一行得前视读数栏下、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规定的颜色测量原理、基本数据和计算方法,称做CIE 标准色度学系统。CIE标准色度学的核心内容是用三刺激值及其派生参数来表示颜色。 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三原色的量,即三刺激值来表示。选用不同的三原色,对同一颜色将有不同的三刺激值。为了统一颜色表示方法,CIE对三原色做了规定。 光谱三刺激值或颜色匹配函数是用三刺激值表示颜色的极为重要的数据。对于同一组三原色,正常颜色视觉不同入测得的光谱三刺激值数据很接近,但不完全相同。为了统一颜色表示方法,CIE取多人测得的光谱三刺激值的平均数据做为标准数据,并称之为标准色度观察者。 CIE对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的计算方法作了规定。 对于物体色,光源、照明和观察条件对颜色有一定影响。为了统一测量条件,CIE 对光源、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也做了规定。 一、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是1931年在CIE第八次会议上提出和推荐的。它包括1931CIE-RGB和1931 CIE-XY Z两个系统,分别介绍如下: (一)1931CIE-RGB系统 该系统用波长分别为7×10-7米(红)、5.461×10-7米(绿)和4.358×10-7米(兰)的光谱色为三原色,并且分别用(R)、(G)、(B)表示。系统规定,用上述三原色匹配等能白光(E光源)三刺激值相等。R、G、B的单位三刺激值的光亮度比为1.000: 4.5907:0.0601;辐亮度比为 72.0962:1.3791:1.000。 系统的光谱三刺激值,由莱特实验和吉尔德(J·Guild)实验数据换算为既定

三原色系统数据后的平均值来确定[详见参考文献],并定名为“1931 CIE-RGB系统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简称“1931 CIE-RGB系统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分别用、和表示 (二)1931 CIE-XYZ系统 1931 CIE-RGB系统可以用来标定颜色和进行色度计算。但是该系统的光谱三刺激值存在负值,这既不便于计算,也难以理解。因此CIE同时推荐了另一色度学系统,即1931 CIE-XYZ系统。 1931 CIE-XYZ系统选用(X)、(Y)、(Z)、为三原色。用此三原色匹配等能光谱色,三刺激值均为正值。该系统的光谱三刺激值已经标准化,并定名为“CIE 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简称“CIE 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 1931 CIE-XYZ系统,是在1931 CIE-RGB系统基础上,经重新选定三原色和数据变换而确定的。 1、三原色的确定 确定1931CIE-XYZ系统的三原色 (X)、(Y)、(Z),遵循以下原则: (1)用此三原色匹配等能光谱色,三刺激值不应出现负值;(2)实际不存在的颜色在色品图上所占的面积应尽量小; (3)用Y刺激值表示颜色的亮度,同时亦表示色度;而X 和Z刺激值只表示色度,不代表亮度。这种规定给颜色标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色度学

以上为转载文章

基本概念 色彩构成三要素:光源、被照射物体、可感觉色的眼睛和头脑(光源、物体、观测者)。光源 光源:宇宙间主要光源为太阳,会产生电磁波的振动,向四周传达光与热,其中一小段的电磁波为人眼可见,称为可见光。 被照射物体 1.透射(Transmission):透射是入射光经过折射穿过物体的现象,被透射之物体为透明体 或是半透明体。若是无色的物体,除了少数光从物体的两个表面反射外,大多数光是透射过物体。 2.吸收(Absorption):当入射光照射在物体上,此物体会吸收部份可见光而显示出颜色; 如果吸收全部的光则会呈现黑色;意即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要光源含有该颜色,而被照射的物体反射出该颜色如此人眼才能看见该物体的颜色。 3.反射:(Reflection): ?镜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发生于平而光滑的表面上,当光以某种角度射在平 面上,则以同角度反射其光,物体的光泽是来自镜面反射。 ?扩散反射(Diffuse reflection):一般发生于粗糙表面上,入射光以很多不同的角度 被反射,此扩散反射能显示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组织构造。 ?大多数的透明体及不透明体的平滑表面,同时具有镜面反射和来自表面下散射的扩 散反射。 4.散射(Scattering):散射是指光被细粒子紊乱转向的现象,例如天空的青蓝色和云的白 色都是散射的结果;当有足够的散射时,我们可以说光从物质被扩散反射。 可感觉颜色的眼睛与头脑 1.眼睛与头脑:最重要的色彩侦测器是眼睛、神经系统及头脑。眼睛中最重要的感光部份 是网膜;而网膜中有杆状体(rod)及圆锥体(cones),其中圆锥体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分光感应曲线,因此要取代眼睛的侦测器也要有分光感应曲线的功能。 2.刺激值:将色产生的三要素联合起来就是色的信号或刺激(stimulus)。头脑能将此刺激 值转变成色的感觉,意即将照明光源光谱能量分布曲线乘以物体的分光反射率分曲线再乘以侦测器(或眼睛)的分光感应曲线就能得到色的刺激值。 3.分光资料互换:物体的分光反射率曲线比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彩度)包含更多的 资料;色彩三属性的数据可以由分光反射率来求得,但是三属性的数据无法转换成分光反射曲线。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习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我们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就是电子水准仪SDL30,其他操作同普通的水准仪。 SDL30 的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GB/T

3.3 水准测量的实施 在我们的测量中,首先每个组建立一个包含有四个已知控制点的控制网,每组选定网的一条边与周边的一组的水准网确保有两个已知控制点重合,分别测出公共边两点间高差,最后统一进行高差计算和误差分配,以作为检验与统一到一个公共的水准网中。我们选择211控制点作为自己的符合起止点,从该点出发,沿着教学南楼,途径图书馆正门,到图书馆后的控制点103,再转到瑞安楼前面的317点,最后符合至211控制点。 3.3.1 已知点数据及测区平面图 (1) 其中,211 208和211号点为与南边测区的公共点。 (2)、测区平面图,如下图1黑色线条所包含的区域即为本组测区。

CIE基本色度学分析与计算

高工LED技术中心发布时间:2009-08-04 16:07:39设置字体:大中小 色度学是门研究彩色计量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研究人眼彩色视觉的定性和定量规律及应用。彩色视觉是人眼的种明视觉。彩色光的基本参数有:明亮度、色调和饱和度。明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一般来说,彩色光能量大则显得亮,反之则暗。色调反映颜色的类别,如红色、绿色、蓝色等。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于在光照明下所反射光的光谱成分。例如,某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的光中绿色成分占有优势,而其它成分被吸收掉了。对于透射光,其色调则由透射光的波长分布或光谱所决定。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颜色的深浅或纯洁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其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或越纯;而饱和度越小,颜色就越浅,或纯度越低。高饱和度的彩色光可因掺入白光而降低纯度或变浅,变成低饱和度的色光。因而饱和度是色光纯度的反映。100%饱和度的色光就代表完全没有混入白光阴纯色光。色调与饱和度又合称为色度,它即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应强调指出,虽然不同波长的色光会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觉,但相同的彩色感觉却可来自不同的光谱成分组合。例如,适当比例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后,可产生与单色黄光相同的彩色视觉效果。事实上,自然界中所有彩色都可以由三种基本彩色混合而成,这就是三基色原理。 基于以上事实,有人提出了一种假设,认为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有三种类型,即红视谁细胞、绿视锥细胞和蓝视锥细胞。黄光既能激励红视锥细胞,又能激励绿视锥细胞。由此可推论,当红光和绿光同时到达视网膜时,这两种视锥细胞同时受到激励,所造成的视觉效果与单色黄光没有区别。 三基色是这样的三种颜色,它们相互独立,其中任一色均不能由其它二色混合产生。它们又是完备的,即所有其它颜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得到。有两种基色系统,一种是加色系统,其基色是红、绿、蓝;另一种是减色系统,其三基色是黄、青、紫(或品红)。不同比例的三基色光相加得到彩色称为相加混色,其规律为: 红+绿=黄 红+蓝=紫 蓝+绿=青

实验一 水的色度、pH的测定(2017)

实验一 水的色度、pH 的测定 (一)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 1 实验目的 掌握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色度的原理;熟悉其实验步骤;了解测定注意事项。 2 实验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天然黄色色调相似的标准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1mg/L 铂[以(PtCl 6)2-形式存在]所具有的颜色作为1个色度单位, 称为1度。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浑浊水样测定时需先离心使之清澈。 铂-钴标准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色调的水,如地面水、地下水和生活饮用水等。 3试剂 3.1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 氯铂酸钾(K 2PtCl 6)和1.000g 干燥的氯化钴 (CoCl 2·6H 2O )溶于100ml 纯水中,加入100ml 浓盐酸(ρ20=1.19g/ml ),用纯 水定容至1000ml 。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3.2 实验用水为三级水。 4仪器 4.1 成套高型无色具塞比色管,50ml ;离心机。 5实验步骤 5.1 取50ml 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少量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5.2 另取50ml 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3.1)0,0.50ml ,1.00ml , 1.50ml , 2.00ml ,2.50ml , 3.00ml ,3.50ml , 4.00ml ,4.50ml 和 5.00ml ,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度的标准比色列,可长期使用。 5.3 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可用文字描述。 6数据处理与计算 6.1计算方法 按下式计算色度: 色度(度)= V V 5001 式中: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水准网来定的。国家水准网布设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其布设原则采用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置,逐级加密的原则,等级划分是根据环线周长、附和路线长、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来分的。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水准测量【leveling survey】指的是测定各点高程的作业。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观测程序和具体施测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3.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过程 1.在确定为闭合水准测量及测量技术要求以后,我们组在学校内确定了一个可以测量的范围. 2.范围大致确定好了以后,我们进行了水准点位置的确定,以迈大步的形式确定距离,并且依次对转点进行了确定,总共设置了3个转点.

3.站点确定好了以后,我们进行了人员的分工,一位同学负责水准仪的拿取,粗平;两位同学负责瞄准,精平,和读数;一位同学负责记录数据;一位同学负责同步误差计算;其他四位同学负责水准尺的正确摆放. 4.每测好一个站点的数据我们都会用双面法检核,满足容许值再进行下一个站点的测量(前尺不动,后尺成前尺).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四标准视线 长度(m) 前后视距 差(m) 前后视距累 计差(m) 黑红面视距 差mm 黑红面高 差之差mm 等100 5.0 10.0 3.0 5.0 四.实验结果 所有数据符合各种限差要求,且仪器设备完整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日期:2014年10月8日天气:晴仪器型号:DS3水准仪组号:D 观测者:叶基霖,沈黎达记录者:汤维 司尺者:方圳燕,陈曼,周晴,吴芳芳,王舒函,陈炯 测站编号点号 后尺 上丝 前尺 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m) K﹢黑﹣红 平均高差 (m) 备注下丝下丝 后视距前视距 黑面红面 视距差 d(m) ∑d(m) A-B 0892 1706 后视0866 5653 0000 已知起始水准 点高程 =87.765m K为尺长数: K1 =4.787m K2 =4.687m 0839 1636 前视1671 6358 0100 5679 6393 高差-0805 -0705 4687 -0.805 5627 6323 B-C 1360 0740 后视K11336 6024 0099 1311 0675 前视K20708 5495 0000 6048 5527 后-前0628 0529 4886 0.6285 5999 5462 C-D 1017 0963 后视K20989 5779 -0003 0961 0881 前视K10922 5610 0099 5806 5650 后-前0067 0169 4685 0.068 5751 5569 D-A 1384 1279 后视K11351 6039 0099

光学基础之色度——三原色及CIE标准色度系统知识介绍

1.5 色度 色度学中所应用的方法和工具,都是以目视颜色匹配定律和国际上一致采用的标准为基础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通过其色度学委员会,推荐了色度学方法和基本的标准。 1.5.2 三原色 三原色:(红R 、绿G 、兰B )或(品红、绿、兰) 三原色不能由其他色混合得到,三原色的波长如下: 红:700nm ,绿:546.1nm ,兰:435.8nm 由RGB 构成白光,得亮度比为L R =L G :L B =1:4.5907:0.0601 Lm/(s r ·m 2 ) 色度坐标和色品坐标 三原色坐标:R ,G ,B ,是三维色度坐标。 色品坐标(归一化坐标):r=R R+G+B , g= G R+G+B ,b= B R+G+B , 并有 r+g+b=1 光谱三刺激值(色匹配函数) )(λr ,)(λg ,)(λb 代表匹配一种颜色,需要R 、G 、B 的比例。即取 )(λc = B b G g R r )()()(λλλ++, 就可以匹配出所要求的)(λc 颜色.并且)(λr ,)(λg ,)(λb 是有表可查的,其规律可参见图1.5-1。 图1.5-1 色匹配函数

(6)色度图及色品图 三原色坐标见图1.5-2a,色品坐标见图1.5-2b,实际色谱的色品则示于图1.5-2c 中。由图1.5-2c 可见,三原色系统的色品图中有很大部分出现负值,使用很不方便,为此,国际照明委员会建立了CIE 标准色度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 图1.5-2 色度及色品图 1.5.4 CIE 标准色度系统 设立标准光源和标准观察者,建立假想色度坐标 ),,(Z Y X ,归一化坐标),,(z y x 和色匹配函数),,(z y x ,以此来建立CIE 标准色度系统。 1)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这一色度系统是在观测视场为2°的情况下制订出来的。 (1)标准色度坐标的变换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的变换关系为: []???? ????????????????=????????????????????=??????????B G R B G R Z Y X 5943.50565.000601.05907.40002.11302.17517.17689.299.001.000106.08124.01770.02.03100.04900.06508.5 及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C实验 指导书 班级: 学号: 组别: 姓名:

实验须知 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训练的一个主要手段,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实验之前,希望同学们要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要求: 2、严格按操作步骤认真操作,实验报告要客观、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成果等。 3、爱护实验仪器,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或虽是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但在老师没有讲解之前都不得随便乱动,以免损坏仪器; 4、实验中不慎损坏仪器或丢失仪器中的附件,均应主动地告诉老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目录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 实验二经纬仪的使用 (5) 实验三碎部测量 (12)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水准仪的使用 一、目的 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 3、练习水准尺读数 二、要求 实验学时安排为2学时,每人安置2~3次水准仪,读尺4~5次。 三、仪器及工具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把、记录板一块。 四、预习容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安置水准仪: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牢固地架设在地面上。然后打开仪器箱(记清仪器各部件位置,以便装箱时按原来位置放置),双手握基座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用手推一下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真正连接牢固。 2、熟悉仪器:认识水准仪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3、粗略整平: (1)置圆气泡于两脚螺旋之间(或于一脚螺旋上方),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在这两脚螺旋方向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姆指旋转方向一致)。 (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反复练习几次。 4、瞄准对光: (1)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背景(白墙或白纸),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看得非常清晰。 (2)松开制动螺旋,用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立水准尺在离水准仪约30米处),拧紧制动螺旋。 (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像十分清晰,然后眼睛在目镜上下作微小移动,观察水准尺与十字丝面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存在视差,为此,可反复调节对光螺旋,直到视差消除为止。 (4)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象靠近十字丝的纵丝。

基础光色度学术语定义

光度学术语定义 1.光通量 在光度学中,光通量明确的被定义为能够被人的视觉系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光辐射功率的大小的度量。辐射通量以光谱光视函数V(λ)(即视见函数,见可见光)为权重因子的对应量。设波长为λ的光的辐射通量为Φe(λ)。对应的光通量为: Φv(λ)=KmV(λ)Φe(λ) 式中Km为比例系数,是波长为5550埃的光谱光视效能,也叫最大光谱光视效能,由Φe 和Φv的单位决定。光通量的SI单位为流明,Km=683流明/瓦。复色光的光通量需对所有波长的光通量求和。 2.发光强度 点光源在某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记作Iv,即Iv=dΦv/dΩ。发光强度的SI单位为坎德拉,是光度学中的基本单位,1979年第十六届国际大会通过的坎德拉的定义为:坎德拉是发出频率为540×1012赫兹的单色辐射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瓦/球面度。 3.光亮度 光亮度表示单位面积上发光强度。辐射亮度的光度学对应量,其定义为: lv=(div)/dscosθ 式中dS为面光源上的面积元,θ为面元法线与观察方向间的夹角,div是面元在观察方向的发光强度。光亮度的SI单位为坎德拉/米2。光亮度的其他常用单位有熙提和朗伯, 1熙提=104坎德拉/米2, 1朗伯=104/π坎德拉/米2。光亮度一般随观察方向而变,若一辐射体的光亮度是与方向无关的常量,则其发光强度与cosθ成正比,此规律称为朗伯定律,这种辐射体称为朗伯辐射体或余弦辐射体。黑体是理想的余弦辐射体。 4.光照度 英文名称:illuminance 单位受照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单位为lm/㎡,称勒克斯(lx)。发光强度为1lm的点光源在离光源的距离为r处的照度为:Ev=(Iv/r2)cosi 式中i为光沿r方向射到受照面时的入射角(与表面法线夹角)。入射光垂直入射时,cosi=0,Ev=Iv/r2 ,此即光照度的平方反比律。 5.光射出度 从辐射源单位表面积发出的光通量。漫反射面受光照后,其光出射度与光照度成正比,比例系数小于1,称漫反射系数。光出射度(luminous exitance)光出射度是表征光源自身性质的一个物理量。光源的光通量除以光源的面积就得到光源的光出射度值。光出射度用lumen/㎡表示,但与照度测试和lux不同,光出射度中的面积是指光源的面积,而不是被照射的面积。平板发射会测试该值。 6.光谱分布 光度量()在给定波长处的光谱密集度是包含该波长的无穷小的波长间隔内的光度量与相应的波长间隔之商。 Xv、λ=dXv(λ)/dλ Xv代表任一种光度量。光通量的光谱密度集度的单位为流明/纳米(lm/nm),光照度的光谱密度集度的单位为勒克斯/纳米(lx/nm),余下类推。 某光度量的光谱密集度与波长的函数关系叫做某光度量的光谱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