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目的要求]

一、明确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二、了解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三、熟悉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及其基本内容。

四、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简要说明原始保健知识和医药技术的积累以及医学理论的确立。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重点讲授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的基本内

容。

三、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措施:

四、中医方药学及针灸:

五、临床医学分科的发展: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阐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

与自然界和社会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阐明中医学恒动观念的含义及其生理上、病理上和疾病防治的恒动

观。

三、辨证论治:阐明中医学“证”的含义、辨证和论治的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方

法。

第三节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

一、中医学的发展现状:简要介绍建国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概况和科研成果以及中医学在国际的交流和贡献。

二、中医学的和展望: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2学时。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一、了解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观和自发的辨证观思想,

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二、掌握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医学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具有物质、运动、变化三大特性,具有朴素唯物观和自发辨证观思想。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具有“背日”、“向日”和“水”、“火”的基本特性,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与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二)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人的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的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

(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人体内阴阳之间失去了协调平衡关系,就发生疾病。

(四)用阴阳指导疾病诊断:辨别声息、脉象分阴阳,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五)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确定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选用方药以及指导预防疾病等。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2学时。

第二节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1、了解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掌握五行学说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运动变化。五行定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直接归类法,间接推演法。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的概念及规律和次序。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解释生理现象: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用五行生克规律阐释五脏的的相互关系。

(二)解释病理传变: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等。

(三)指导疾病诊断:

(四)指导临床治疗:用五行的生克规律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及确定治则与治法。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2学时。

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目的要求]

一、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熟悉脏腑功能失常时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了

解藏象学说的特点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功能;了解精、气、血、津液

的病理表现及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脏腑

概论

脏腑的概念、分类和形态及功能特点。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及系统连属

(一)心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二)肺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三)脾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四)肝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五)肾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二)胃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三)小肠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四)大肠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五)膀胱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六)三焦概论、主要生理功能、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奇恒之腑概论

(一)脑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二)女子胞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概论

一、精

精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成来源、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精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密切相关。

二、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四)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的运动形式: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定义、生成与分布和主要功能。

三、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三)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血是神志活动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主宗气,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四、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涉及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血的关系: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二)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生气。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对津液的作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2、津液对气的作用:津能化气,津能载气。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相互渗透转化。

第三节经络

[目的要求]

1、熟悉经络的意义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2、熟悉经络的功能与作用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3、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在体表的分布规律、走向和交接规律和表里络属规律,了

解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4、了解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教学内容]

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一、经络的意义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经络的意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调节机能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二)阐释病理变化: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三、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四、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五、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12学时,其中第三节经络2学时,由针灸教师讲授。

第四章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一、了解邪正概念及发病机理。

二、掌握六淫的定义、共同致病特点及风、寒、暑、湿、燥、火邪的性质与致病

特点。

三、熟悉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七情致病特点,了解疫疠及饮食劳逸致病。

四、掌握痰饮、瘀血的定义、形成及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因

概论

阐明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分类、病因具有相对的特点和中医病因学的内容,说明致病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1、六气与六淫的概念和异同。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3、风、寒、暑、湿、燥、火(热)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二)疫疠:

疫疠的概念及疫疠与六淫的不同。

1、疫疠的致病特点。

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一)七情:

七情与内伤七情的概念,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

(二)饮食: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三)劳逸:过劳过逸影响脏腑生理功能而致病。

三、其他致病因素

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等。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一)痰饮:

1、痰饮的形成: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关系。

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可随气而行,全身内外上下无所不至。痰饮病证的临床症状复杂,可分为痰证和饮证,在体内不同部位有不同证候表现。

(二)瘀血:

1、瘀血的形成: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所致的病证极为广泛,常因阻滞部位不同而异。还有共同特点:疼痛,肿块、出血、面黑、甲错、青紫、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脉细涩、沉弦、结代。

(三)结石:

1、结石的形成:

2、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二节病机

概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因的分类、病因具有相对的特点和中医病因学的内容,说明致病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一、正邪相争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的结果。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有是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疾病发生后在其发展与变化过程中,正邪相争发生着力量对比上的消长盛衰变化。

1、表邪入里:是指外邪侵入机体引发表证,而后内传入里,转为里证的病

理传变过程。

2、里邪出表:是批病邪由里透达于表的病理过程。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是指体内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盛衰,又决定虚与实的两

种病理状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根据。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标志之一。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阴

胜则寒,阳虚则寒。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三、气机失常

气机失常是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

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一)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二)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表现降之不降或不降反升或升之太过,使脏腑气机上逆的病理状态。

(三)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四)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五)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4学时。

第五章四诊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及四诊主要内容。

二、了解四诊的理论依据和四诊合参的意义。

[教学内容]

概论

阐明四诊的概念、四诊的理论依据和四诊合参的意义。

第一节望诊

概论

阐明望诊的概念、理论依据和注意事项。望全身与局部神、色、形、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神是意识、眼神、精神、言语、呼吸、面色、体态、动作等方面的概括。“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二)望色:观察面部皮肤色泽变化、五脏应五色及其临床意义。

1、常色:主色与客色。

2、病色: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的临床主病。

(三)望形体:

(四)望动态:

二、局部望诊

三、望排出物

四、望小儿指纹

五、望舌

概论

望舌的内容、舌诊的理论依据、舌面的脏腑部位、望舌时注意事项及正常舌象。

(一)望舌质:神、色、形、态的变化。

1、望舌神:是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

2、望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的临床主病和意义。

3、望舌形:老嫩、胖瘦、芒剌、裂纹、齿印、舌疮、舌下络脉的临床主病和意义。

4、望舌态:舌态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二)望舌苔:苔质、苔色、苔形的变化。

1、苔质:厚薄、润燥、腐腻的概念及临床主病和意义。

2、苔色: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的临床主病和意义。

3、苔形:全苔、偏苔、剥苔、花剥苔、镜面舌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三)望舌的临床意义:

1、舌质与舌苔的关系:是正邪斗争、病邪进退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和主病是一致的。

2、望舌质与舌苔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盛衰:

(2)辨病位深浅:

(3)区别病邪恶的性质:

(4)推断病势的进退:

(5)测知病情的预后:

第二节闻诊

概论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听声音

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呃逆等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

二、嗅气味

口气、呼吸及各种分泌物、排泄物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问诊

概论

阐明问诊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问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问寒热

恶寒发热、但寒不热的表现、临床主病及意义;但热不寒的表现、类型特点、临床主病及意义;寒热往来的表现、临床主病及意义。

二、问汗

问汗可辨邪正盛衰、腠理疏密和气血盈亏。表证辨汗、里证辨汗和局部辨汗的临床意义。

三、问疼痛

(一)疼痛的性质和特点:胀痛、剌痛、游走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酸痛的临床意义。

(二)疼痛的部位:头痛的类型、胸痛、胁痛、脘腹痛、腰痛、周身痛的临床意义。

四、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及口渴与饮水等判断胃气有无及脏腑虚实寒热。

五、问睡眠

六、问二便

了解脾胃、大肠的寒热虚实和肺、脾、肾和膀胱的情况。其要点主要是询问二便次数、便量、性状、颜色、气味及便时有无疼痛、出血症状。阐明其临床意义。

七、问小儿及妇女

(一)问小儿:

(二)问妇女:问月经、带下、妊娠和产育等情况。

1、月经:初潮、末次月经、绝经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量、经色、经质、痛经及闭经的临床意义。

2、带下:色、量、质、气味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切诊

概论

阐明切诊的概念。

一、脉诊

(一)脉象的形成原理与脉诊的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寸口诊法及其临床意义,举寻按与三部九候,脉诊的方法与注

意事项。

(三)正常脉象:基本形象,斜飞脉与反关脉。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浮、沉、迟、数、虚、实、洪、细、滑、涩、弦、紧、濡、结、

代、促等病脉的脉象和主病。

二、按诊

阐明切诊的概念。按胸胁、按虚里、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8学时,实践课8学时,共16学时。

第六章辨证

[目的要求]

一、掌握八钢辨证及脏腑辨证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定义、证候及寒证

和热证、虚证和实证的鉴别,了解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三掌握心气虚和心阳虚、心血虚和心阴虚、心血瘀阻、小肠实热、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大肠湿热、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食滞胃脘、胃阳虚、胃腑气滞、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胆湿热、肾阳虚、肾阴虚、膀胱湿热证的定义、证候表现。了解上述各种证型的证候分析。

四、能初步运用八钢辨证和脏腑辨证的方法、对一般常见证、病进行辨证。

[教学内容]

概论

阐明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辨证的方法。

第一节八纲辨证

概论

阐明八纲和八纲辨证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一、表里

概论

阐明表里辨证的基本概念。

(一)表证: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之证候。表证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二)里证:里证是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候。里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里证与表证的鉴别。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表证与里证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

2、表里转化:表证、里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即“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

二、寒热

概论

阐明寒热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

(一)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病因、主要临床表现。

(二)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病因、主要临床表现。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临床多从病人的面色、寒热喜恶、四肢冷暖、口渴与否、二便情况、舌象、脉象等的变化进行辨别。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1、寒热错杂: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

2、寒热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

3、寒热真假:在疾病的危重阶段,有时会出现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的证候。

三、虚实

概论

阐明虚实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

(一)虚证: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病因、分类。

1、血虚证:是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组织、器官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2、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所产生的证候。临床表现。

3、阴虚证:是因为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4、阳虚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二)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常见症状。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临床主要从病人的形体盛衰,精神状态的好坏,声音气息的强弱,痛处的喜按与拒按,以及舌象、脉象等的变化进行辨别。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虚实夹杂:在病人身上虚证和实证同时出现。

2、虚实转化:实证转化为虚证;虚证转化为实证,多见虚实夹杂证。

四、阴阳

概论

阐明阴阳辨证的基本概念。

(一)阴证与阳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属虚,其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主要见证。

阳证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其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主要见证。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阴液衰竭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大量耗损,而表现出阳气虚脱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脏腑辨证

概论

阐明脏腑辨证的基本概念。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重点讲解心气虚和心阳虚、心血虚和心阴虚、心血瘀阻、小肠实热、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大肠湿热、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食滞胃脘、胃阳虚、胃腑气滞、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胆湿热、肾阳虚、肾阴虚、膀胱湿热证的定义、证候表现及证候分析。其他证型一般讲解。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六经辨证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8学时。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目的要求]

一、认识“治末病”的积极意义。

二、掌握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熟悉中医治疗疾病的治疗大法。

[教学内容]

概论

阐明中医学“治末病”的思想和中医治疗学治则与治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防治原则

概论

阐明防治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和概念。

一、预防为主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二、治病求本

概论

阐明治病求本的概念和本与标的多种含义。

(一)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是治病求本治则的具体运用。

1、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临床运用。

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临床运用。

(二)标本缓急:由于疾病变化的复杂性,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在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的区别。

1、急则治其标:临证中出现标证较危重病情时,不论其本为何,均应先治其标证,待危急症状稳定后,再治其本证。

2、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应针对其本证来加以治疗。

三、调整阴阳

概论

阐明调整阴阳的概念。

(一)损其偏盛:主要针对阴阳偏盛的病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治法。治热以寒,治寒以热。

(二)补其偏衰:主要针对阴或阳的一方甚至双方虚损不足的病证,采用补其不足的治法。滋阴制阳法,补阳制阴法,阴阳双补法。

四、扶正祛邪

阐明扶正祛邪的基本概念和临床运用的适应症。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阐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本概念。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二)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来选择治疗用药。

(三)因人制宜: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

第二节治法

阐明治法的基本概念和治疗大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的定义、适应证及使用注意点。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3学时。

第八章中药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中药四气五味的作用;熟悉中药的用法;了解中药的产地和炮制。

二、掌握90味中药的分类、性味和功效主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二、中药的炮制

三、中药的性能

概论

阐明中药性能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四性的作用。

(二)五味: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滋味。五味的作用。

(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珠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降浮沉的作用。

(四)归经:是指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五)中药毒性:

1、毒性分级:

2、中毒原因:

四、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性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配伍的作用,“七情”配伍。

(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2、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用药和慎用药。

3、证候禁忌:

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三)中药的用量:即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药物性质、配伍、年龄体质病情、季节地域与剂量。

(四)中药的煎服法:煎药法和服药法。

第二节常用中药

一、阐明各类中药定义及主要适应和使用注意点。

二、在每一类药物中,简要介绍中药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参考等项,重点讲解几味代表性中药的分类、性味和功效主治。

三、常用中药(90味):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细辛、柴胡、薄荷、葛根、菊花、桑叶、独活、秦艽、威灵仙、五加皮、藿香、苍术、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木通、金钱草、石膏、知

母、栀子、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头翁、生地、牡丹皮、黄芩、黄连、黄柏、青蒿、决明子、银柴胡、山楂、鸡内金、大黄、芒硝、火麻仁、大戟、前胡、贝母、半夏、天南星、款冬花、杏仁、干姜、附子、陈皮、枳实、香附、木香、川芎、丹参、桃仁、红花、仙鹤草、白芨、三七、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熟地、当归、白芍、沙参、麦冬、枸杞子、鹿茸、杜仲、淫羊藿、麻黄根、五味子、肉豆蔻、乌梅、山茱萸、金樱子、海螵蛸、全蝎、天麻、钩藤、酸枣仁、远志、使君子。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7学时。

第十章针灸

[目的要求]

一、熟悉腧穴的意义及分类、主治作用、定位方法。

二、熟悉十四经脉的循行,联系脏腑及主治概要。

三、重点掌握50个常用经穴和10个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

四、掌握毫针刺法,灸法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常用针刺补泻的操作和运用。

五、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六、熟悉灸法的一般知识,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概论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剌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第一节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之所。

二、腧穴的分类

腧穴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三大类。

(一)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

(二)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是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

(三)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即“以痛为腧”。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十四经腧穴的主治规律,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凡属同一经脉的腧穴均有其共同性。

(一)腧穴的远治作用: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既能治疗局部病症,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器官的病症,有的还具有全身性的作用。

(二)腧穴的近治作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

四、特定穴的意义

五、腧穴的定位法

腧穴各有一定的位置,临床上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三种:

(一)解剖标志取穴法:根据人体体表的各种自然解剖标志而取穴。固定标志,活动标志。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是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寸,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

(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

第二节常用经穴

一、讲授十四经脉的循行,联系脏腑及主治概要。

二、在普遍了解十四经腧穴的基础上,重点掌握50个穴位和定位、主治及操作。

三、常用经穴(50个):

尺泽、列缺、少商、商阳、合谷、曲池、肩髁、迎香、地仓、颊车、下关、天枢、足三里、丰隆、内庭、隐白、三阴交、阴陵泉、少海、神门、少冲、后溪、听宫、睛阴、攒竹、肺俞、脾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昆仑、至阴、涌泉、太溪、曲泽、内关、外关、天井、翳风、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大椎、百会、人中、关元、气海。

第三节经外奇穴

一、重点讲授十个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及主治。

二、常用经外奇穴(10个):

四神聪、印堂、太阳、安眠、定喘、四缝、十宣、落枕穴、胆囊穴、阑尾穴。

第四节针灸方法

一、针法

针法又称剌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剌激人体腧穴,以治疗人体多种疾病的方法。

(一)针具:介绍毫针刺法针具的构造、规格和修藏。

(二)针剌练习:介绍练针法。

(三)针剌前的准备:

(四)毫针剌法:重点讲授毫针刺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得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针刺补泻的概念及常用补泻方法、针刺异常情况的因、症、防、治。

1、进针方法: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剌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2、针剌的角度和深度:

(1)针剌角度是指针身和皮肤所成的夹角。直剌、斜剌和横剌。

(2)针剌深度是指针身剌入皮肉的深度。

3、行针与得气:行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剌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得气是指针剌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提插法、捻转法、刮针法、震颤法

4、针剌的补泻手法:补泻是提高针剌疗效的一种手法。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疾徐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平补平泻。

5、留针与出针:

(五)针剌注意事项: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后遗感、剌伤内脏。

二、灸法

概论

阐明灸法的概念。重点讲授灸法的操作方法,讲授灸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一)常用灸法:

1、艾柱灸:

(1)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

(2)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

2、艾条灸:

3、温针灸:

(二)灸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三)灸法注意事项:

第五节针灸治疗

[目的要求]

一、了解针灸八纲辨证,针灸处方的选穴原则和常用配穴方法。

二、了解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教学内容]

一、讲授经络穴位诊断法。

二、重点讲授八纲辨证,针灸处方的选穴原则和常用配穴方法。

三、在注意临床各科横向联系的基础上,讲授针灸对常见病征的辨证处方和刺灸方

法。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6学时,实践课2学时。针灸八纲辨证和针灸对常见病证的辨证处方和刺灸方法穿插于腧穴中讲授。

实验内容和要求

1.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初步了解中医学舌诊、脉诊的诊断方法和针灸的操作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医中药学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herbology 课程号(代码):50506225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2 学分:2.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为主线,通过本课程学习,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气血津液及的脏腑含义及内容,熟悉各脏腑及气血津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及各种致病邪气的特点。 2.熟悉辨证中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中药学的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内容;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4.记忆各节掌握中药的功效及部分药物的主治病证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上篇中医学基础 教学内容 1.绪论 1.1中医药发展简史。 1.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1整体观念。 1.2.2辨证论治

1.3.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2.阴阳五行 2.1阴阳学说 2.1.1阴阳的基本含义 2.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2五行学说 2.2.1五行的基本含义 2.2.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气血津液 3.1气的含义及分类、运行及生理功能 3.2血的含义、生成与运行及生理功能 3.3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 3.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脏腑经络 4.1五脏 4.1.1心的生理功能 4.1.2肺的生理功能 4.1.3脾的生理功能 4.1.4肝的生理功能 4.1.5肾的生理功能 4.2六腑 4.2.1胆的生理功能 4.2.2胃的生理功能 4.2.3小肠的生理功能 4.2.4大肠的生理功能 4.2.5膀胱的生理功能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前言 【开设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21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86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87种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和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 鉴于中药数量较多,并且一药有多种功效,内容比较复杂。以课堂教学为主,并可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部分章节采用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反复巩固,既抓好平时教学,又要重视单元复习及总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学、中药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中药学教研室 中药学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学分数: 4."5周学时:5课程性质: 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A类选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配伍及用药禁忌等基本理论;掌握或了解约35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用法用量;了解药材采集及炮制知识;为学习方剂学及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以讲授药性理论为重点,并简要介绍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产地、采集、炮制、配伍、用药禁忌、用量用法等基本知识。各论则收载药物538种左右,按中药功效的不同分为二十一大类,课堂讲授约350种,其余药物供学生参考。 教学方式: 教学的具体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入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同时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或以个别章节进行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内容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自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内容:

总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基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的含义,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其中重点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介绍产地、采集与药效的关系,道地药材的含义,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和适时采集中药的一般知识;中药炮制介绍炮制的含义、目的与方法;药性理论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的含义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伍应用的目的、原则和药物“七情”的含义、中药配伍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证候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含义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各论共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按主要功效分列为二十一章介绍。 每章先列概说,介绍该章药物的含义、药性特点、功效、适用范围、分类、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然后依次介绍每味药物的药性、功效、应用,其中功效和应用是各论的重点,在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概括出功效、主治病证的同时,着重说明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 教学用书: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教学参考书: 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开课学期: 春季。中药学教学时数分配 顺序910 11 12

2020年 中医执医考试之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即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主观异常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体征。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祈、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 人体内很强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阴阳交感互藏 阴阳交感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的消长 阴阳消长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3.阴阳的转化 阴阳转化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 重阴必阳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重阳必阴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 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一)精的概念 (二)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 (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2017年版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左右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中药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掌握组方原则和方剂的运用变化及其对方剂功能主治的影响。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以及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3.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的方剂90首左右,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方义、主治及其主要加减变化,特别注重药物的配伍意义。二级的方剂60首左右,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配伍意义。三级的方剂,对本专业学生不做要求。 (二)教学方法 方剂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方剂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论治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和使用方剂。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讲授,前后联系对比。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逻辑推理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分析方剂的方法,培养学生组方能力和初步运用能力。 2.结合实际,利用声像教学,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对组成或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从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深入理解其配伍关系及其主治要点。 3.每类方剂首先阐明其概念、适应范围、组方配伍原则及其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方剂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组成原理、配伍变化及功用、主治要讲深讲透。 4.各章规定的方剂数,主讲教师可在5-10%内自行调整,但一级方剂原则上不宜变动。规定的学时数,主讲教师可在总学时范围内适当调整。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一、绪论 1、P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P3《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者四本书的内容及特点。 2、P3~P5各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比如某个著名医家写了什么书,这本书的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价值。 3、P6~P10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及掌握这两者的具体内容。P10名词解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P17~P18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P21~2P24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P25~P26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的内容,了解阴阳格拒、阴阳格离。以及哪些脏腑阳容易偏衰,哪些脏腑阴容易偏衰。 3、P28五行的特性,P29五行归类表,以及五行的关系,相生相克,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所胜所不胜关系,还有相生相侮关系,P35确定治则治法中的补母、泻子、滋水涵木、益火补母等等。 三、藏象 1、P39名词解释:藏象,P40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分别指什么,以及他们各自的生理特点。 2、P41~P57重点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生理联系。P59~P66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课上提到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肺主治节,是对肺主要生理功能的总概括。掌握水液代谢的过程。尤其注重肝的那一部分,以及肝体阴而用阳的解释。P54名词解释:天癸。注意:肝脾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泻,肝胃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呕。 3、P67~P73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重点掌握水火既济和精血同源的解释。 四、精气血津液 1、P78名词解释:精、广义之精与生殖之精各指什么 2、P79掌握精的生成,以及与哪些脏腑有关,精的功能 3、P80~P81气的来源和生成,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掌握气的运动和功能,名词解释:气机和气化。P83~P85掌握气的分类,各种气的生成分布以及各自的功能,重点掌握营卫的区别和联系,这张表格在老师的PPT中有。 4、P85~P86重点掌握血生成的过程以及血液化生与哪些脏腑有关、血运行与哪些脏腑有关、血的功能、血行通畅的三大条件。 5、P88~P90掌握津液两者的区别、津液生成和排泄的过程,以及生成与排泄与哪些脏腑有关、津液的功能。 6、P90~P92掌握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7、解释津液代谢异常的原因。 五、经络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曹县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主讲人:冯春英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二)五行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畅达 ?火曰炎上:炎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以此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的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