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解析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解析人口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深入

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 餐饮需求增加:人口增长意味着对食物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为了

满足人们的需求,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更多的耕地需求,以及

更多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这样一来,农业活动对土地

和水资源的压力也会增加,可能导致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2. 能源需求增加: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在

工业化城市,人们对电力和燃料的需求大幅上升,会导致能源资源的

消耗加剧。不仅如此,对能源的过度依赖还会加大环境污染的风险,

例如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3. 水资源供需紧张: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随着城市

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紧张问题将愈加突出。人口过多对水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压力,可能导致水源枯竭、水质污

染等问题。

4. 生态环境破坏: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工业活动

和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森林被大面积

砍伐,湿地被填充和开发,野生动植物失去栖息地等。这些破坏行为将使得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对人类和其他物种都带来负面影响。

二、应对人口增长的资源环境挑战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挑战,我们应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在农业领域,可以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在工业和能源领域,应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了减缓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这些能源具有取之不尽、利用没有排放物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压力,并改善环境质量。

3. 实行科学的人口政策:在应对人口增长的挑战方面,国家政府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来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例如,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引导人们合理生育,达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4. 促进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为了提高公众对资源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宣传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时,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同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地球家园。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口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通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实行科学的人口政策以及促进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等手段来应对这一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存。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二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有资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乡村,如果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活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虽然没有理由把人口数量增长完全等同于生产活动扩大的原因,但人口数量增长应该说是生产活动增加的推动力之一。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产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控制人口的增长。 2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前一章已经讲过,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人口的过分增长会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由而增多。 3 人口对能源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在短时期内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 4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家用燃烧以及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同时,城市绿地面积的缩小使城市环境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5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不利于在企业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与设备来减少职工人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阻碍工业的持续发展。 6人口对气候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得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酸雨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 1970年梅托斯提出,人口激增会导致下列三种危机同时发生:1)土地利用过度,因而不能加以使用,粮食产量下降;2)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稠密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也随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之下降;3)环境污染严重,破坏惊人,从而使粮食加速减产,人类大量死亡,人口增长停止。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解析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解析人口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深入 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 餐饮需求增加:人口增长意味着对食物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为了 满足人们的需求,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更多的耕地需求,以及 更多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这样一来,农业活动对土地 和水资源的压力也会增加,可能导致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2. 能源需求增加: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在 工业化城市,人们对电力和燃料的需求大幅上升,会导致能源资源的 消耗加剧。不仅如此,对能源的过度依赖还会加大环境污染的风险, 例如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3. 水资源供需紧张: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随着城市 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紧张问题将愈加突出。人口过多对水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压力,可能导致水源枯竭、水质污 染等问题。 4. 生态环境破坏: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工业活动 和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森林被大面积

砍伐,湿地被填充和开发,野生动植物失去栖息地等。这些破坏行为将使得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对人类和其他物种都带来负面影响。 二、应对人口增长的资源环境挑战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挑战,我们应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在农业领域,可以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在工业和能源领域,应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了减缓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这些能源具有取之不尽、利用没有排放物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压力,并改善环境质量。 3. 实行科学的人口政策:在应对人口增长的挑战方面,国家政府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空间分布来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例如,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引导人们合理生育,达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4. 促进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为了提高公众对资源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宣传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时,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同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地球家园。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口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通过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1.读图回答问题。 【1】对于该国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贫困 B.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比重高 C.政局不稳,战乱频繁 D.灾害频发,危害重大 【答案】B 【解析】该国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因老年人口比重高,死亡率高于出生率,D项正确。 【2】对于该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B.国防兵源不足 C.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D.高科技人才大量外流 【答案】D 【解析】人口迁移会导致高科技人才外流,故选D项。 【考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2.下面是浙江省部分地市近两次人口普查反映的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人口增幅:温州>宁波 B.人口再生产类型:宁波过渡型,舟山现代型 C.年均自然增长率:衢州<丽水 D.年均增长率:嘉兴<杭州

【答案】D 【解析】由图中年均增长率折线可看出,温州增幅小于宁波,A错;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由人口的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的数值特征判断的,而图中并未显示宁波和舟山的“三率”数值,故无法判断,B错;图中的年均增长率=年均自然增长率+年均机械增长率,故衢州和丽水的年均 自然增长率无法判断,C错;嘉兴和杭州的年均增长率可从图中直接判读,D正确。 【2】关于浙江省各地人口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2010年杭州的常住人口最多,主要是受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 B.温州市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大量外来人口C.丽水市的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为该市已步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 D.舟山市的常住人口最少,主要是因为面积最小,与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承载力无关 【答案】B 【解析】杭州为浙江的省会,常住人口增多,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 口迁入,A错;温州乡镇企业发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口,从而使温州的人口增长率较高,B正确;丽水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人口大量迁出导致的,C错;舟 山市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是以群岛建立的地级市,全市由1390个岛屿组成,岛屿 之间交通不便,且岛屿上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故常住人口少,D错。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 3.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图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农业文明阶段 B.Ⅱ:后工业文明阶段 C.Ⅲ:处于高增长阶段 D.Ⅳ:属于低增长阶段 【答案】AD 【解析】读图可知,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应为农业文明阶段;Ⅱ阶段自然增长率快速增长,应为工业化阶段;Ⅲ阶段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应为后工业化阶段;Ⅳ阶段自然增长率低, 且逐渐降低,应为低增长阶段。 【2】目前,该地区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A.鼓励提前退休B.鼓励生育 C.鼓励到海外务工D.接纳海外移民 【答案】BD 【解析】目前,该地区人口增长逐渐减慢,劳动力逐渐减少,应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来增 加劳动人口。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高中地理新高考新教材系列: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重点知识讲解】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①纬度位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②海拔高度:主要集中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 ③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近海岸地带。 ④大洲: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分布及不平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约85%。 ⑤国家: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6 年底,世界人口超1 亿的国家有13 个; ⑥经济:世界人口城乡分布的总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降下降。 2.世界人口分布区 (1)人口稠密区——(①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农业发达;(②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工业发达。 (2)人口稀疏区——①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②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③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④湿热的热带雨林。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①人口分布不平衡(黑河-腾冲为界); ②从东西方向看: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③从自然条件看: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④从经济条件看: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⑤从民族条件看: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重要)

【课堂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中低纬度地区D.高纬度地区 2.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B.内陆地区C.山区D.平原 3.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高原B.丘陵C.平原D.山区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土壤 5.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 其形成的基础是()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 下图中甲为“巴西主要城市和人口密度分布图”,乙为“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6.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A.西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北部地区 D.东南沿海 7.对巴西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矿产分布 B.气候因素 C.地形因素 D.交通因素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和环境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与环境 考点归纳 一.人口的增长与问题 1.世界人口发展的概况: <1>自人类出现的最初二、三百万年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3>二战以后,人口迅猛增长,出现了"人口爆炸"。 <4>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①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美的国家为代表,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等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②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3.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历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既使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人口数量的增加。1997年我国人口约有12.6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左右;自7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每年净增加人口仍有1400万人之多。 4.人口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 <1>从大洲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么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看: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队;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北美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来和巴基斯坦。 2.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大,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以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作为我国东西部分的分界线,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特别是沿海地区更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西部地区虽地域广阔(占我国面积55%)但人口稀少(占全国人口的4%)。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总选择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地区进行生产活动。<2>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面有着决定性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趋势也不同,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不同。

2022年高考地理必考分析题狂练02(解析版)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5亿人。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 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8分)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概括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分) 【答案】 (1)问题: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任答2点)成就:新出生人口数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

步降低,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每10万人中大学程度的人数快速上升,说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任答2点) (2)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依然较多;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抑制了经济发展;环境压力大。(任答2点) (3)20世纪中期以前人口增长缓慢,20世纪中期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或195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增长、我国的人口现状及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根据材料一可知,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66亿,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其次,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60岁以上人口比重从9.9%上升至13.26%,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成就方面:0~14岁人口比重从22.89%下降至16.6%,新出生人口数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降低,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得到了控制;其次,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从3611人上升至8930人,表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最后,城镇人口比重从36.09%上升至47.1%,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2)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我国目前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净增人口依然较多;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总量大,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经济发展受到抑制;正是由于庞大的人口以及有限的自然资源,所以我国的环境压力大。 (3)注意表述其变化特征的阶段性。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折线坡度可知,20世纪中期(大致1950年)以前,折线坡度较缓,人口增长缓慢;20世纪中期(大致1950年)以后,折线坡度大,人口增长迅速。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中,人口与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理解了这个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更好地理解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下面就一些常见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人口的增长与开发活动对环境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等现象都会使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 2.环境变化对人类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比如气候变化、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都可能会造成人口遭受种种危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对待和研究。 3.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分布的改变,也对资源的利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人口过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人口过少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人类的生存与资源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人口的生存,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但要注意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要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避免造成资源的不可逆性损失。

2.人类发展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采用环保措施,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得产生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3.发展经济必须要考虑到人口因素,比如劳动力、顾客需 求等,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需同意平衡人口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环境破坏与保护 1.工业污染是导致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蔓延于 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酸雨等问题都是工业活动产生的直接结果。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措 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社会总成本、提升社会整体效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因此,它不仅是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必要途径,而且也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 3.环境保护措施需要依赖科学技术的支撑,在众多的环保 措施当中,大型工厂的改进工艺技术、实现二次回收、绿化城市、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四、人口分布与迁移 1.人口的分布与其开发活动息息相关,当一个地区拥有丰 富的资源时,就会有人流趋向该地区,从而形成人口的聚集;相反地,若该地区几乎无资源,则人口就会离开该地区,这种现象称为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1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 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 (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 (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 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例题分析: 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 A. 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 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 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 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口老龄化是人

高中地理研究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高中地理研究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人口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压力不可忽视。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源的需求日益上升,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本文将探讨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食物资源的需求增加,二是对水、能源和土地等其他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 首先,随着人口的增长,食物需求量也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食物来维持正常的生活,但农田的面积并没有相应增加。为了满足巨大的粮食需求,农民不得不采取过度耕作的方式,导致土地退化和土壤质量下降。此外,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数量也急剧增加,给土壤和水源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其次,能源和水资源也受到了人口增长的冲击。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然而,这些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迅速消耗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另外,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供水系统的要求变得更高,同时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现象。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二是对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

首先,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量自然环境被破坏。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草原被开垦,导致 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城市的扩张还增加了 水泥和钢铁等建筑材料的需求,大量的天然资源被消耗。 其次,人口增长对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进 程的加速,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大大增加,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 染不断加剧。同时,城市化也使得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尾气排放对大 气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损 害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应对人口增长压力的措施 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所带来的压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有 效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人口控制政策。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育意识,鼓励合理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 其次,应该推动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要坚持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环 境保护的水平。 此外,还需要加强资源管理和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确保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课程中,人口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人口 1. 人口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指标包括: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等。其中自然增长率是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指标,由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得出。 2. 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密度高的人口集聚区和密度低的人口稀疏区。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包括国际移民和内部移民。 3. 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包括过度出生、老龄化、城市化等。过度出生是指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导致资源匮乏,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比过高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导致城市资源紧缺。 二、环境 1.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可以分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草地、城市用地等。土地利用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如城市用地扩大会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破坏。 2. 水资源 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涉及到经济、政治、环境等多个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等行为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 3.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维护和保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4.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压力。 总结:人口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重要方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人口自然增长和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 一、知识点讲解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衡量人口增长的快慢)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④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

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三低”型。 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基数大 面临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面临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典型:西欧德、法国等 二、跟踪训练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图是我国某地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图中划分了a、b人口增长阶段,虚线为预测段。读图,回答下题。

高中地理人口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的知识点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中地理人口的知识点梳理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高中地理探索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探索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现代城市化进 程加速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将探讨人 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城市扩张与土地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不断扩张,对土地资源造成压力。城市的建 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导致大片的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此外,城市中也需要大量的用地建设住宅和商业区域,这进一步导致土地资 源的消耗。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原本的自然生态逐渐退化,城市周边 的山水林田湖草遭受破坏,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水资源的紧缺与污染 人口增长使得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城市的供水需求直接 导致水资源的紧缺,尤其是一些地区本来就水资源紧张的地方。为了 满足人口的需求,一些地方甚至不得不向远处引水,增加了水资源的 运输成本。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大也使得城市排污量增加,大量的污 水排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水资源的问题 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威胁。 三、能源消耗与空气污染 随着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部分能源仍然来自于化 石燃料,而燃煤、汽车排放等造成的大量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 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能源消耗的速度远快于能源供给的速度,导

致了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加重了环境的承载压力。 四、生态破坏与物种灭绝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大规模的土地开发、采矿、森林伐割等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断裂和物种 的丧失。同时,城市中也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的问题,如水体污染、 垃圾围城等,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的破坏。生态系统的持续破坏 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其对环境的影响 却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好农 田和自然生态环境。 二、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倡水的循环利用,加强水净 化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三、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四、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生态系统的 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高中地理_人口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鲁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教材首先概括出世界人口问题的突出表现,然后着重阐析了人口增长过快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以及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人口增长减缓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最后分析说明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说明人口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辩证的认识人口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学习难点】 学会辩证的看待人口增长,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与发展观。 【学情分析】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部分知识,如世界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这对本节课的学习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本节内容是鲁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了解了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增长模式上的差异和原因。具备了一定的根

据不同的人口统计图分析人口增长特点的能力。第一课时的学习为本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因为招生原因,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走读生,家里网络等设备比较齐全,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热点探究与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需要探究的活动主题并给以一定的提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动主题和提示如下: ◆课前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1、搜集各国的人口政策2、搜集乳山的人口资料及人口政策活动提示:观看世界人口大会相关视频及搜集资料;走访政府相关部门调查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分享自己旅游的小经历 教师:暑假去上海迪士尼玩,本来打算开启一 场奇幻之旅,但是却是翻过人山看人海,在人群 中挤到变形。充分体验了一下中国世界第一人口 打过的国际地位。中国人口问题是世界人口问题 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人口 问题。 通过图片给学 生以视觉冲击,引 发学生的共鸣和 思考。 通过图片给 学生以视觉冲 击,激发学生探 究热情。 展示课 标要求及素养目标 学生朗读素养 目标 通过展示,让 学生知道本节 课的素养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1讲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教案(含解析)

第21讲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主 干 知 识 整 合] 一、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从纬度看,集中于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 2.我国的人口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差异⎩⎪⎨⎪⎧东西差距: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地形、地貌:平原地区多,高山、高原地区少经济、交通: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反之人口少民族方面:汉族居民集中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易误辨析] 1.各个地区人口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吗? 提示 在热带多雨地区,由于温度较高,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宜居地。 三、人口移动及影响因素 1.人口移动的内涵和类型

(1)人口移动的类型及现状 [易误辨析] 2.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2)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式 (3)我国人口移动的现状 时期特点流向目的 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的迁 移 从东部地区迁往偏远 地区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 支援边疆 80年代中期以来流量大、自发的流动 农村流向城市,内地 流向沿海 务工、经商、求学2.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 (1)人口移动的推拉力理论: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 (2)影响人口移动的区位因素 [易误辨析] 3.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吗? 提示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人口迁出地、迁入地、城市化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上。 考点一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例1】(2012·上海地理)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为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问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及人口问题一、典例引领 1.世界人口日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2017年7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人口日。据联合国的估算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6亿。据此回答(1)~(2)题。 (1)截至2016年( ) A.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B.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0%以上 C.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D.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2)到2050年( ) A.世界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B.人口对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C.人口增长速度比现在要快得多 D.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A (2)B [第(1)题,截至2016年,世界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亚洲新生人口增长率在50%以上,但并不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0%以上;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也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笫(2)题,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量达96亿,会给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并没有数据表明2050年世界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会减缓;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故不能确定到2050年中国是否还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下图示意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 A.1970年B.1985年 C.2005年D.2013年 (2)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 C.提倡早婚 D.鼓励生育 (1)B (2)D [第(1)题,本题的思路是仔细读图,明确人口数量的计

高三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学案-第6章-第二节-人口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

第二节人口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世界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等四大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这些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3.A地区人口密度大,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带平原广阔,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 4.E地人口密度小,原因是:位于沙漠地区,炎热干燥;F地区人口密度小,原因是:位于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 (二)我国人口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具体表现 东西差距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自然差距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交通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民族方面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3.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三)人口迁移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1.人口迁移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特点: ①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3.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

2023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知识点讲解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

第三节 人口容量 课标导读 主线架构 课程 标准 运用资料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 任务 1.结合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明确衡量世界人口增长的指标。(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说明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人地协调观) 有人说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千米,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人口数量却有14.156 5亿人(2022年数据),超过中国的14.117 8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那么印度是不是早就超过其人口容量了?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 2.历程: (1)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2)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3)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3.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4.世界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当人口出生率超过死亡率时,总人口就会增加,表现为正增长;反之,总人口会下降,表现为负增长。

5.区域人口增长: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除了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还与当地的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点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依然相当庞大。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限制性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逐步增加。 2.自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思考如果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会导致什么后果? 提示:一方面人类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从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从而引起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另一方面会导致人类生活水平的下降,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意义: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