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说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说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说教材

研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研说教材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

一、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内容目标。

二、说教材包括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

1、课程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地球、地球仪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2、地理要素的作用和影响

3、世界地理概貌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感知事物形成概念理解规律

2、分析判断地理事物

3、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沟通和交流

2、培养兴趣和审美情趣

3、国际合作全球意识

4、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

2、内容目标:

第一单元: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能力目标:

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第二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第三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知识目标: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能力目标: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五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意图:

1、图象与文字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

读图、用图的效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下

了基础。所以要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

2、更有利于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自学感知事物的所在。也就

是变教学中的“导教”为“导学”。

3、所学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知识点都与生活都

密切相关,也就使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从“学习生活中

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这两个基本理念为出发

点。

4、活动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作

业要注意开放性,是注重培养不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不论是哪一册的学习都是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都是由总到分,

由理论到实践的。对于七上经纬度的学习,是地理学习中难度最

大的环节,但它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更要注意学生的

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方式突破。

(二)教材编排体例

教材由章构成,每章又由课构成,每课分别由:文字系统、阅读材料、实践活动组成。其中又有地理漫画、正文文字、地图、图像、图表等版块丰富补充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包含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三课组成

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课组成。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气温及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个内容组成。

第四单元居民与聚落《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人口与人种》、《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三个内容构成

第五单元发展与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加强国际合作》两部分内容。

(四)立体式整合

第一单元,七年级上册教材以帮助学生能够喜欢学习地理,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为教育主题。本单元统领七上全册教材,他从宏观上介绍有关地理知识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后几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天气、人口,国家发展的相关内容。从

各个角度补充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为后四个单元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二、三、四个单元分别从地理概念出发。全面解说地理知识对于人类以及人类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五单元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学习地理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中在树立学生公平意识,培养学生正义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本单元既是前几个单元内容的延伸,也是对前几个单元内容的合力提升

地理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互相渗透,层层递进

由此看出地理每一个地理要素的学习都是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模式:课前预习、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巩固提升。

2、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运用。突出地理学的“地域

性”和“综合性”特点包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包括:预习学案、精讲点拨、记忆技巧、解题思路。

(二)评价建议

1、教师教学评价、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包括:创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促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学生学习评价,包括:学习参与度、心理成长度、课内感悟、课外实践。(三)课程开发和利用

1、教材资源: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地理活动等四个版块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和扩大知识面,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好处。

2、课外资源:图书馆报刊杂志、地理课外活动小组、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自制教具、实物模型、实物材料设备。如让学生自主学做地球仪。小组合作在课外时间重做课本上能做的各种实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的感悟: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更成为快乐的源泉;

让每一次地理学习都成为

一次心灵的旅行;

让每一次交流都是智慧与心灵的碰撞。

白音他位苏木中学

李晓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资料 一、地球与地图 班级:姓名: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1海边看船○2“站得高,看得远” ○ 3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 地球卫星照片⑤ 月食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km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4 万km ,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度数范围 经线半圆相等东西方向0°—180° 纬线圆(两极为点)不相等南北方向0°—90° 4.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为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 和160°E。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 90°N 北回归线 23.5°N 赤道0° 本初子午线0° 南极 90°S 南回归线 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 和160°E 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是指:纬度60°—90°。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 方向周期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 9. 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昼夜长短北极圈内昼夜长短春分 3.21 赤道春季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夏至 6.22 北回归线夏季昼最长,夜最短极昼 秋分9.23 赤道秋季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冬至12.22 南回归线冬季昼最短,夜最长极夜

名称 纬度范围 地理现象 热带 23.5°N —23.5°S 终年炎热,有阳 光直射 北温带 23.5°N —66.5°N 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也无极 昼极夜 南温带 23.5°S —66.5°S 北寒带 66.5°N —90°N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南寒带 66.5°S —90°S 10. 读教材第 14 页五带示意图,将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及相应纬度填入上图 中并完成下表。 11. 地图的三要素是指: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以指向标定方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定方向 ③一般 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 12. 比例尺等于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用一句话描述比例尽的大小与 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尺大围小内容详” 。 13.海拔是指 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 某一地点高出另一 地点的垂直距离 。 14.等高线具有如下特点:①等高线都是 闭合 曲线,可以重叠但一般不会交叉; 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海拔高度 相等;③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数字表示 海拔 高度;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我们称之为 等高距 。 15.等高线越密集表示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 坡度越缓 。等温线越密 集表示 气温差异越大 。 16. 写出以下地形的等高线特点(第 25 页): 山峰: 闭合等高线的中心,数值内高外低 ;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低突脊) ;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高突谷) ; 陡崖: 等高线重合之处 ; 鞍部: 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 。 17. 读右等高线地形图,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 位名称。 A. 山峰 B. 鞍部 C. 山脊 D. 山 谷 E. 陡 崖 列表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第 27 页图)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高度 低 高 高 较低 地面起伏 小 较小 很大 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19. 可以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地形剖面 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的两大转变 1、观念的转变:立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观念由“学科本位”、“知识中心”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2、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情境。 二、教材内容 1、始终围绕人地和谐这条主线。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关注全球问题,关注发展问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人地协调与和谐发展是地理课程的迫切任务。每一章节内容都有突出发展性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观点 2、从知识体系看:从地球环境到人文环境,从自然地理到社会环境 教材内容分五大板块: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主要以全球、世界为出发点,讲述的是整个地球、整个世界的地理知识。既表现地球环境的整体性,也不失地理学科区域性的特点。 3、从现代教学体系看:体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 教材安排了很多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探究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一个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热情,教材可读性强 4、从教材结构看:分为正文、阅读、活动、图片四大部分 正文主要叙述地理知识的概念和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阅读是教材的意义个组成部分,主要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专题性较详细的介绍。活动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图片是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三、教学建议 1、用活教材,整合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基于新课程改革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教材在编写上正文内容少,图片、活动多。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多参与,多探究,主动学习。但这样的教材使老师操作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序言

七年级地理上册序言(人教版)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学了这些有什么用?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 三、学会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 今后每节课前都进行“地球人考察”活动,屏幕显示“方舟计划”,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公元2070年,地球人口已达100亿。由于工业革命200多年来的盲目发展,尽管人类在2070年科学、技术、经济达到很高水平,但,孕育人类的自然界已破坏殆尽,再也无法承担这庞大的人口压力。同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们行为失范……人类和地球面临着毁灭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分为五个大的板块:认识地理学科、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在内容上表现出:从地球环境到人文环境,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的知识结构。从地理知识的体系中看,主要以全球、世界为出发点,讲的是整个地球、整个世界的地理知识,即表现地球环境的整体性,也不失地理学科区域性的特点。每一章节内容都有突出发展性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观点。从现代教学的体系中看,众多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探究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一个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渴求性。真正体现了教材的可读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结构也分为:导读、正文、阅读、活动和图片五大部分。 导读内容在每一大章的前面,介绍了每一大章的核心内容和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虽然篇幅不大,但也足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正文部分大约占整个教材的二分之一左右,主要叙述地理知识的概念和一些地理事物分布,是教材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专题性较详细的介绍。 活动部分的内容是对教材的更深一部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图片可分为专题地图、示意图和景观图,是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如何教会学生在图中提取地理信息,从而获得地理知识,是一位地理教师主要传递知识的任务和目标。 例如:读P16图2-5地球的基本数据图,需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描述地球的大小。 而不是简单告诉学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的结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对教材中每一幅图不只是看一看图例,而是要了解这些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的状况和为什么会这样分布。每一幅图都表达了一种或几种地理的事物以及这些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教学建议: 七年级地理可以讲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开始,把握了教材结构各部分的主要问题是关键。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②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①分析天气特征。 ②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①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 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理念】 1.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比较先进的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材中的信息运用FrontPage 技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度的环境。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说教材

研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研说教材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 一、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内容目标。 二、说教材包括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 1、课程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地球、地球仪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2、地理要素的作用和影响 3、世界地理概貌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感知事物形成概念理解规律 2、分析判断地理事物 3、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沟通和交流 2、培养兴趣和审美情趣 3、国际合作全球意识 4、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 2、内容目标: 第一单元: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能力目标: 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第二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第三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知识目标: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能力目标: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五单元: 知识目标: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意图: 1、图象与文字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 读图、用图的效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下 了基础。所以要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 2、更有利于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自学感知事物的所在。也就 是变教学中的“导教”为“导学”。 3、所学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知识点都与生活都 密切相关,也就使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从“学习生活中 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这两个基本理念为出发 点。 4、活动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作 业要注意开放性,是注重培养不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不论是哪一册的学习都是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都是由总到分, 由理论到实践的。对于七上经纬度的学习,是地理学习中难度最 大的环节,但它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更要注意学生的 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方式突破。 (二)教材编排体例 教材由章构成,每章又由课构成,每课分别由:文字系统、阅读材料、实践活动组成。其中又有地理漫画、正文文字、地图、图像、图表等版块丰富补充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包含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三课组成 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课组成。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气温及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个内容组成。 第四单元居民与聚落《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人口与人种》、《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三个内容构成 第五单元发展与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加强国际合作》两部分内容。 (四)立体式整合 第一单元,七年级上册教材以帮助学生能够喜欢学习地理,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为教育主题。本单元统领七上全册教材,他从宏观上介绍有关地理知识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后几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天气、人口,国家发展的相关内容。从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纬线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 到极点缩为一点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纬度经度 起止 度数 0O ( 0O纬线叫赤道)—90 O N/S 0O ( 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 代号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 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 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 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用“W”表示); 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 ),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W ) 半球划分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O 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 O W向东到160O E为东半球(20 O W—0 O—160O E); 20O W向西到160O E为西半球(20O W—180O—160O E)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电子课本_部分2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21 图1.30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22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活动 根据需要选择地图 1. 下面两幅图(图1.31和图1.32) ,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市地图。 图1.31 中国地图图1.32 北京市地图 (1)比较这两幅地图,哪幅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哪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请把你的结论填写在下表中。 (2)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 2. 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图1.33)。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23 图1.33 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24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例如,图1.34中,甲地的海拔为1 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图1.35)。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 作等高线地形图。 图1.34 地面高度的计算 图1.35 等高线示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5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教案苏教版

精心整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教案苏教版 序言 【教材分析】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

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学了这些有什么用?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 三、学会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 今后每节课前都进行“地球人考察”活动,屏幕显示“方舟计划”,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但, 亿)普 应有的力量,使“方舟计划”不需要实行,让我们和地球和谐发展。 四、装上地理头脑 举例一: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问: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学生七嘴八舌: 1.尊重自然规律。 举例二:听老家姑姑谈家乡变化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 4. 以上 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

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 2 点。 有关课程课件(自制)等 教学辅助媒体: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完整版 准确全面)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P3 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 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 P4活动:略 P6: 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0。 (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0E和20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 P8 活动1、恰当。 活动2、有差错。由于没有明确说明1160是东经还是西经,400是北纬还是南纬,所以可以找到4个地方:东经116度,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40度;西经116度,南纬40度;西经116度,北纬40度。 活动3、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P1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本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本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P3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P4活动:略P6: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0。(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 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1600E 和20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P8活动1、恰当。活动2、有差错。由于没有明确说明1160是东经还是西经,400是北纬还是南纬,所以可以找到4个地方:东经116度,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40度;西经116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P10活动1、2题:(略)活动3、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原因:由于地球自转,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由于畅畅和姨妈处在不同的经线上,所以才出现了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一)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二)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其特点:时间长、变化不大。 2、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A、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黄; 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E、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热带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三) 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商务星球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与学中的优势因素,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不强,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会可能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不利因素和未知困难,应该是教师提前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四、学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理事务描述能力的培养。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会学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气候类型的简单的天气图。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地球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国家,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差 五、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地球 ??????? 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二单元地图 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介绍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认识,地图的方向,怎样区别方向,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等知识。 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人教,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人教,地理,七年级,上,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主要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具体内容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同在学习动

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按照上述思路,与以往的地理教材相比,新教材在以下方面应作较大调整。·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 ·活动与案例同概念、观点、结论的陈述相分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呈现与情境境无关→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把引发思考、鼓励动手和体验探究的设计,在课文中一并呈现。 ·把知识的习得和活动的展开,安排或限定在一定课时内→把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 ·在没有对问题的产生进行解释时,就对有关问题给出答案→展示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以提供讨论、阐述观点的机会。 二、教材的结构框架和呈现方式 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地理教材是区域地理。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始终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满足基本要求。把《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逐一分解,并落实到教材的每一节,以保证新教材对课标内容的验证性。 第二,突出学习方法。寻求更多地展示学习地理的方法,而不强调对地理知识“量”上的把握。尤其是分区内容,所选择的区域,世界地理部分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中国地理部分,不同尺度的区域共选择了八个。显然,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参考答案

序言学习地理,终生受益 二.1.﹙略﹚2.﹙略﹚ 三.完成下列连线。 ----B,----A,----D,----C四、五.题答案略 【拓展训练】 1.D 2.A 3.A 4.B 5.B 第一单元地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四、课堂训练 1、球体,6357千米,6378千米,6371千米 2、5.1亿,4万 3、月食;海边先见到远处船的桅杆,后见到船身;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 到地平线;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 4、比例,地球仪. 5、海洋,陆地,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等 【拓展训练】 1、B2.D3.C4.A5.D6.D 7.A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三课时) 第一课时 1、比例,地球仪. 2、海洋,陆地,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等 3.地轴,北极(点),南极(点)4、纬线5、经线 6、圆,东西,不相等,赤道,小短,南极点,北极点 7、半圆,南北,相等 8、无数,纬度,经度 9、赤道,赤道,北,“N”,南纬,“S”,北极,南极,90°N,90°S 10、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11、西,“W”,东“E”12、180°,一条 【拓展训练】 1.、C 2.B 3.C 4.B 5.C 6.B 7.A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三、完成下列题目,并寻找规律。 ⑴23.5°N⑵30°S⑶30°N⑷30°S⑸90°N ⑹90°S北,南;南,北.⑺40°W⑻45°E⑼40°E ⑽45°W⑾45°E⑿45°W西,东 【拓展训练】 1.D 2.D 3.B4A5.B6.C

第2课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三课时) 1、0—30°;30°—60°;60°—90° 2、A(80°N,60°E)B(40°N,0°)C(0°,60°W) 3、赤道(0°纬线) 4、180°经线,64°W,160°E 5、20°W,160°E 【拓展训练】 1、①A(54°S,35°W)②B(8°N,55°W)④③C(28°N,15°E) ④D(44°S,150°E)⑤BC,AD⑥CD,AB 2、B 第3课地球的自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二.小组活动: 1、答:因为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2、答:因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答:昼夜交替。 三、完成课本P11活动并填空: (1)、地轴;自西向东;西,东;一天(24小时)(2)、昼;夜(3)、时间 【知识归纳】(略) 【拓展训练】 1.C 2.B 3.略 4.A 5.A 6.略 7.(1)是真的,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每年转一圈,人活了几岁就转了几圈.(2)知道,66岁,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每年转一圈,人活了几岁就转了几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