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

【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
【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病通常初发于婴儿期,l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该病呈慢性经过,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迁延到成年,但也有成年发病者。在发达国家本病儿童中患病率可高达10%~20%。在我国,20年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998年学龄期青少年(6~20岁)的总患病率为0.70 %,2002年10个城市学龄前儿童(1~7岁)的患病率为2.78%,而2012年上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男

8.5 %,女8.2%),城市显著高于农村(10.2%比4.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患本病的概率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本病患者往往有Th2为主介导的免疫学异常,还可有皮肤屏障功能的减弱或破坏如表皮中丝聚蛋白减少或缺失;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过度洗涤、感染原和变应原等。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特应性皮炎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于变应原进入和微生物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形成皮肤免疫异常反应和炎症,引发皮疹和瘙痒,而搔抓和过度洗涤等不良剌激又可进-步加重皮肤炎症。特应性皮炎的异常免疫反应涉及多个环节,如朗格汉斯细胞和皮肤树突细胞对变应原的提呈、Th2为主的异常免疫反应、调节性T细胞功能障碍、IgE过度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此外,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也参与了炎症反应等。非免疫性因素如神经-内分泌因素异常也可参与皮肤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临床表现

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和剧烈瘙痒。本病绝大多数初发于婴幼儿期,部分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与成人期三个阶段。婴儿期(出生至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儿童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过婴儿期而发生。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皮疹与儿童期类似,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

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

特应性皮炎患者有一些有助于疾病诊断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皮肤干燥、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眼睑湿疹、手部湿疹、乳头湿疹、盘状湿疹、汗疱疹、唇炎、复发性结膜炎、眶下褶痕、眶周黑晕、苍白脸、颈前皱褶、鼻下和耳根皱褶处湿疹、皮肤白色划痕症、出汗时痛痒、对羊毛敏感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同时有其他特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异种蛋白过敏,如对部分食物蛋白(肉、蛋、奶、坚果等)或吸人物(粉尘螨、屋尘螨等)过敏。这些特征对特应性疾病的诊断都有重要价值。

约40% ~80%的患者有家族过敏史,如家族成员中有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家族史的询问对于特城性皮炎的诊断非常重要。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特应性皮炎可有血清总lgE升高,约40%~60%患者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往往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疾病活动期升高,经有效治疗可迅速恢复正常。

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前者仅表现为皮炎,后者还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单纯型又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外源型患者有血清总IgE水平升高、特异性IgE水平升高

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而内源型上述变化不明显或缺如。内源型特应性皮炎容易漏诊,应引起重视。

三、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和严重性评估

如果患者表现为慢性对称性湿疹样皮炎,应当怀疑有无特应性皮炎的可能,建议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吸入过敏原、食人过敏原及斑贴试验。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应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各方面证据考虑。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表现多种多样,诊断需要-定标准。目前国外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Hanifin和Rajka标准、Williams标准,我国的康克非等也曾提出过诊断标准。综合分析,Williams诊断标准简单易行,且特异性和敏感性与Hanifin和Rajka标准相似,适用于我国目前的临床实践需要,故本指南推荐使用。

特应性皮炎Williams诊断标准:主要标准:皮肤瘙痒。次要标准:①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皮疹);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③近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④有屈侧湿疹(4岁以下儿童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湿疹);⑤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确定诊断:主要标准+3条或3条以上次要标准。

特应性皮炎有典型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勿轻易排除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应当仔

细检查和问诊,必要时进行长期随访。

特应性皮炎的鉴别诊断包括脂溢性皮炎、非特应性湿疹、单纯糠疹、鱼鳞病、疥疮、副银屑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皮肤T细胞淋巴瘤、Netherton综合征、高IgE综合征、Wiskott-Aldrick综合征、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特应性皮炎严重度的评价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研究者整体评分法(IGA)、瘙痒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VAS)等。临床上也可采用简单易行的指标进行判断,如:轻度为皮疹面积小于5%;中度为5%~10%,或皮疹反复发作;重度为皮损超过10%体表面积,或皮炎呈持续性,瘙痒剧烈影响睡眠。疾病严重度评估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四、治疗

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正规和良好的治疗可使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患者可享受正常生活。

(一)患者教育:患者教育十分重要,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本病的性质、临床特点和注意事项。医生和患者应建立起长期和良好的医患关系,互相配合,以获得尽可能好的疗效。患者内衣以纯棉、宽松为宜;应避免剧烈搔抓和摩擦;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

的变应原,如应勤换衣物和床单、不养宠物、不铺地毯、少养花草等;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避免食入致敏食物,观察进食蛋白性食物后有无皮炎和瘙痒加重。医生还应向患者解释药物使用的方法、可期望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并提醒患者定期复诊等。良好的患者教育可明显提高疗效。

(二)基础治疗:

1.沐浴:基础皮肤护理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非常重要,沐浴有助于消除或减少表皮污垢和微生物,在适宜的水温(32~40℃)下沐浴,每日l次或两日l次。每次10~15min。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其pH值应最好接近表皮正常生理(pH约为6)。皮肤明显干燥者应适当减少清洁用品的使用次数,尽量选择不含香料的清洁用品。沐浴结束擦干皮肤后即刻外用保温剂、润肤剂。

2. 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外用润肤剂是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治疗,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润肤剂不仅能阻止水分蒸发,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每日至少使用2次亲水性基质的润肤剂,沐浴后应该立即使用保湿剂、润肤剂,建议患者选用合适自己的润肤剂。

(三)外用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线疗法。外用激素种类多,经济、方便、

疗效肯定,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激素制剂,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外用激素强度一般可分为四级,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为弱效激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曲安奈德乳膏为中效激素,糠酸莫米松乳膏为强效激素,卤米松和氯倍他索乳膏为超强效激索。一般初治时应选用强度足够的制剂(强效或超强效),以求在数天内迅速控制炎症,一般为每日2次用药,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中弱效激素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面部、颈部及皱褶部位推荐使用中弱效激素,应避免长期使用强效激素。激素香波或酊剂可用于头皮。儿童患者尽量选用中弱效激素,或用润肤剂适当稀释激素乳膏。肥厚性皮损可选用封包疗法,病情控制后停用封包,并逐渐减少激素使用次数和用量。急性期病情控制后应逐渐过渡到维持治疗,即每周使用2~3次,能有效减少复发。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应该注意皮肤和系统不良反应。

由于部分患者对外用糖皮质激素心存顾虑.甚至拒绝使用。医生要耐心解释正规使用药物的安全性、用药量、用药方法、用药频度、疗程、如何调整药物等,应当让患者了解外用药的皮肤吸收非常少(-般为1%~2%),系统吸收更少,这可使患者消除顾虑,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此类药物对T淋巴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特应性皮炎有较好疗

效,多用于面颈部和褶皱部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多用于轻中度特应性皮疹,他克莫司软膏用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其中儿童建议用0.03%浓度,成人建议用0.1%浓度。0.1%他克莫司软膏疗效相当于中强效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可与激素联合应用或序贯使用,这类药物也是维持治疗的较好选择,可每周使用2~3次,以减少病情的复发。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烧灼和刺激感,可随着用药次数增多而逐步消失。

3. 外用抗微生物制剂:由于细菌、真菌定植或继发感染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对于较重患者尤其有渗出的皮损,系统或外用抗菌素在有利于病情控制,用药以l~2周为宜,应避免长期使用。如疑似或确诊有病毒感染,应使用抗病毒制剂。

4. 其他外用药:氧化锌油(糊)剂、黑豆馏油软膏等对特应性皮炎也有效,生理氯化钠溶液、1%~3%硼酸溶液及其他湿敷药物对于特应性皮炎急性期的渗出有较好疗效,多赛平乳膏和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止痒作用。

(四)系统治疗:

1.抗组胶药和抗炎症介质药物: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合并症的患者,可选用第-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其中第一代抗组胺药由于可通过血脑屏障有助于患者改善瘙痒和睡眠。其他抗过敏和抗炎药物包括血栓素A2抑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等。

2. 系统抗感染药物:对于病情严重(特别是有渗出者)或已证实有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可短期(1周左右)给予系统抗感染药物,可选用红霉素族、四环素族或喹诺酮类抗菌素,尽量少用易致过敏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等。合并疱疹病毒感染时,可加用相应抗病毒药物。

3.糖皮质激素:原则上尽量不用或少用此类药物。对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减量,直至停药。对于较顽固病例,可将激素逐渐过渡到免疫抑制剂或紫外线疗法。应避免长期应用激素,以防止激素的副作用,病情控制后减量勿过快,减药或停药过快可导

4.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病情严重且常规疗法不易控制的患者,以环孢素应用最多,起始剂量2.5~3.5mg·kg-1·d-1,分2次口服,一般不越过5 mg·kg-1·d-1,病情控制后可逐渐少至最小量维持。环孢素起效较快,-般在治疗6~8周可使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减轻55%,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如能监测血药浓度更好,用药期间建议不同时进行光疗。甲氨蝶呤为常用免疫抑制剂,方法为每周10~15mg,可顿服,也可分2次服用。硫唑嘌呤每日50~100mg,可先从小剂最开始,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血象,若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必须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且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5 .其他:甘草酸制剂、钙剂和益生菌可作为辅助治疗。生物制剂可用于病情严重且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

(五)中医中药: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辩证施治。在中医中药治疗中也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紫外线疗法:紫外线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 UVB)和UVA1安全有效,因而使用最多,也可用传统的光化学疗法(PUVA),但要注意副作用。光疗后应注意使用润肤剂。6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全身紫外线疗法。

(七)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医患配合与注意事项:在特应性皮炎的诊疗过程中,应当十分注意医患配合,应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注意患者(包括患者家属)教育,在首次接诊患者时,应对患者的病史、病程、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治疗方案,力争在短期内控制疾病;在随后的随访中医生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在“衣、食、住、行、洗”各方面注意防护。尽量避免接触诱发疾病加重的因素,应定期复诊和长期随访,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不随意停药或减药。如果遇到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的情况,医生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经数次调整方案仍然无效者应及时请上级医生会诊,以免延误病情。病情缓解后要进行维持治疗,可每周2~3次

外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由于诊断和治疗手段越来越进步,许多特应性皮炎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正确的诊治,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良好控制。

附SCORAD评分法:A/5+7B/2+C。其中A为皮损面积:成人的头颈部、上肢各9%,躯干前、后各13.5%,下肢各22.5%;14岁以下儿童头颈部、上肢各9%,躯干前、后和下肢各18%;2岁以下儿童头颈部为17%,上肢各9%,躯干前、后各18%,下肢各12%;以1%的面积为1分。B为皮损严重程度,包括6项体征:红斑、丘疹(或)水肿、渗出(或)结痂、表皮剥脱、苔藓化、皮肤干燥(评价未受累皮肤)。根据皮损轻重程度,评分标准为0~3四级评分法;C为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按最近3昼夜平均来分,每项各评分为0~10分(视觉模拟尺)。总分范围为0~103分。在临床使用中,可以根据总分来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0~4分为轻度,25~50分为中度,51~103分为重度。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些外界物质,而在皮肤或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本病的特点是发病前均有明确的接触某种物质的病史,皮损边界清楚,表现为潮红、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大多为单一形态,自觉灼热瘙痒,甚至灼痛为临床特征。祛除病因后可自行痊愈。按发病机理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类,其中以后者为主。尿布皮炎、漆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是常见的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 在中医文献中一般根据接触物质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状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因漆刺激引起者,称为“漆疮”;接触马桶引起者,称为“马桶癣”;因贴膏药引起者,称“膏药风”等。体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同一种物质,禀赋不耐者接触后发病,体质强盛者则并不发病。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引起本病原因很多,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刺激反应:由于接触物对皮肤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反应,无潜伏期。其严重程度与接触方式有关,与接触物的化学物质、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成正比,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皮炎,如接触强酸,强碱所致的皮炎。 2、接触性致敏反应:属于典型的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此类致敏物质对多数人无不良反应,而仅使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发病,初次接触时并不起反应,一般须经4~20天潜伏期,再接触同类物质后,可于几小时至1~2天内在接触部位或邻近部位发生皮炎。 能引起接触致敏的物质很多,常见的有: (1)动物性:皮革,毛类,羽绒制品,昆虫毒毛及分泌物等。 (2)植物性:如生漆、荨麻、无花果、银杏、芒果等。 (3)化学性:如香水,染发剂等化妆品;清凉油、红花油、磺胺粉等外用药;敌敌畏、 六六六等农药;机油、橡胶、塑料化纤制品、洗涤剂等化工原料及其产品;铬盐及汞剂等重金属盐类。另外,焦油类、氯丙嗪、香料等,经过一定时间的日光(紫外线)照射以后,可引起光毒性或光敏性接触性皮炎。 有些因素也可影响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如年龄、性别、受损部位、皮肤的状况、季节等,都应加以注意。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密,接触某些致敏物质,使毒邪侵入肌肤,蕴结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或病久不愈,耗伤阴液,血虚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致。 1、热毒湿蕴先天禀赋不耐,外加接触生漆、膏药、化妆品、塑料、皮革等致敏品, 漆毒、膏药毒为阳邪,郁积肌表易生湿化热化火,热毒湿蕴而引起皮肤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糜烂、瘙痒。 2、血虚风燥局部皮肤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质,或病久不愈,损伤阴液气血,血虚 则生风生燥致肌肤失养,引起皮肤干燥、粗糙、增厚、脱屑、苔藓样变。 总之,本病是禀赋不耐为本,加之接触异物,风、湿、热、毒邪入侵肌肤所致。 【临床表现】 1、接触史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 2、皮损的形态皮损的形态、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久暂等。

皮肤科-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皮肤科-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OO1.8-94)。 (1)皮损特点为干燥、粗糙、肥厚苔藓化,可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样发作。自觉瘙痒。 (2)皮损好发于肘膝关节屈侧,亦可见于小腿伸侧及面颈、口周围等部位。 (3)可有婴幼儿湿疮的病史,反复发作持续不愈。 (4)具有遗传过敏倾向,家族或本人常有哮喘、瘾疹等病史。 (5)可有血清IgE增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西医诊断:参照Williams诊断标准(英国特应性皮炎协作组于1994年制定发表)。具备必要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个辅助条件: 必备条件:瘙痒。 辅助条件: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可见的屈侧皮炎(或4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 (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3.分期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三个阶段。 (1)婴儿期(1个月~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皮损主要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两种,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 (2)儿童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以不经过婴儿期,其皮损表现为湿疹型和痒疹型,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 (3)青少年成人期(>12岁):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多为局限性干燥性皮炎损害,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也可发生在面部和手背。

皮肤性病学复习资料

《皮肤性病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原发性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病因素取决于C接触物的刺激性或毒性 2.为寻找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对可疑致敏的接触物,常用何种方法以助确诊E 斑贴试验 3、糖尿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的药物是A强的松 4、带状疱疹有以下哪些症状B疼痛、疱疹、红斑 5、以下哪种病在儿童头部表现为疼痛的炎性脱发和淋巴结肿大C头部脓癣性秃发 6、关于湿疹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多单侧发生 7、慢性湿疹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BB神经性皮炎 8、在异位性皮炎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E A多有荨麻疹、哮喘的家族史 B在婴幼儿期开始发病的少 C有时血清IgE 升高D常常合并白内障 9、正常情况下基底细胞转变为鳞屑需要多久A28天 10、以下哪些皮疹是原发疹B脓疱、水疱、斑疹 11、有多量渗液的急性皮炎应用以下哪种治疗C 冷湿敷 12、关于荨麻疹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B消退后常遗留色素沉着斑 13、以下哪项符合过敏性紫癜A皮疹好发于小腿伸侧 14、女性,23岁。接触油漆家具两天后,面部、手背重度红肿,上有密集小水疱,剧痒。外用药首选A3%硼酸溶液湿敷 15、皮肌炎的表述哪项错误D尿肌酸排出减少 16、梅毒的病原体C螺旋体 17、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的原发损害是B丘疹及斑块 18、下面哪项不属于性传播疾病C扁平疣 19、重型药疹应及早应用D免疫调节剂 20、当银屑病新发疹多,皮疹鲜红色,鳞屑厚,机械刺激后发生新疹时,此期的皮疹处于B进行期 21、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必须要做的免疫方面的化验B免疫病理 22、诊断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最可靠的方法B斑贴试验 23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外)除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外,也可考虑用于治疗A带状疱疹 24、40岁,男性。四肢伸侧、头皮发生红丘疹及斑块,厚白鳞屑,抓后点状出血。伴右肘关节肿痛,关节呈梭形,活动受限。过去无关节炎及心脏病史。诊断为B银屑病性关节炎 25、少年,冬季手足、指趾背及耳轮发生散在红斑,上有水疱。诊断为多形红斑,应与下病鉴别BB冻疮 26、SLE发热、关节痛,治疗首选D消炎痛 27、下列哪种病需避免直接日晒A盘状红斑狼疮 28、老年皮肌炎患者特别要注意检查有无B内脏恶性肿瘤 29、SLE致死的主要原因A肾脏损害和感染 30、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类天疱疮好发于青年 31、以下哪种疾病尼氏征阳性A寻常型天疱疮 32.关于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那项是错误的C血小板计数减少 33.痤疮患者皮损表现为严重的结节.囊肿.窦道.瘢痕,长期不愈应命名为D聚合性痤疮 34.斑秃患者脱发区边缘的头发松动,易拔出是在哪个时期:C进展期 35.白癜风的典型皮损为B色素完全脱失斑 36.属于癌前期病变的是C黏膜白班 37.Pagrt病可起源于C乳腺导管 38.基底细胞癌的特点是B生长缓慢,有局部破坏性,极少转移 39.鳞状细胞癌的表现不包括C可侵犯深部组织 40女性患者,45岁,右乳晕处鳞屑样斑块,表浅糜烂,结痂,浸润明显,乳头回缩,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C.Paget病 41、正常皮肤表皮额厚度是 A、大约10mm B、大约7mm C、大约3mm D、大约1mm 42、以下哪些是继发皮疹 A、糜烂、水疱、苔藓样变 B、糜烂、苔藓样变、疤 C、糜烂、水疱、斑疹 D、水疱、苔藓样变、斑疹 43、下列哪种剂型适合软痂A、油膏剂 B、震荡剂 C、冷湿敷 D、粉剂 44.女性患者,30岁,无明显诱因双下眼睑出现多个淡黄色针头到绿豆大扁平丘疹,表面略带蜡样光泽,质中,无自觉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D汗管瘤 45男性患者,14岁,腰背部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肿物,肉色,触之柔软,沿浅表神经有珍珠状结节,按之疼痛,伴有智力障碍,临床应考虑B神经纤维瘤病 46.患儿3个月,出生后不久发现眉间.项部等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暗红色或紫红色斑,表面光滑,边缘不整,压之褪色,剧烈活动.发热.哭闹色泽常加深。首先考虑是A橙红色斑 47.患者男性,67岁,无明显诱因左手背出现黄豆大小质地坚硬的结节,上覆鳞屑。结节迅速增大,现瘤体中央破溃,呈火山口样,底面高低不平,易出血,边缘宽而隆起,触之坚实,溃疡表面常有腥臭的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最可能的诊断是C基底细胞癌 二、判断题 1.银屑病可分为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和全身性银屑病四型。√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损主要为水肿性红斑,分布对称,在面部呈蝶形,表面有粘着性鳞屑。皮损日晒后加重。√ 3. 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常做的皮肤试验是皮内试验× 4.粘膜白斑为癌前期表现。√ 5.结节性红斑易发生破溃。× 三、填空题 1.湿疹的四大特点:多形损害对称分布反复发作剧烈瘙痒 2.寻常型银屑病按病程可分为:进行期稳定期消退期 3.红斑狼疮是一种疾病谱性疾病,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 4.寻常型天疱疮水疱位于表皮内;大疱性类天疱疮水疱位于表皮下。 5.水疱为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 6.丘疹是局限性、隆起性实质性损害。 7.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 8.溃疡为皮肤或黏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 9.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 10.银屑病的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四、简答题 1、简述湿疹的治疗? 应注意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及饮酒,避免过度洗烫。内用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外用药物治疗应充分遵循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2、过敏性紫癜的定义?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的改变。 3、皮肌炎定义?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多累及40-60岁人群。 4、简述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 发病较迅速,皮疹呈多性性,先出现红斑,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密集性分布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面,有明显的浆液性渗出,皮损逐渐向周围扩延,境界不清。皮疹可发于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部、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性分布,常剧烈瘙痒。 5、简述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皮肤突然发痒,很快出现大雪不等的鲜红色风团,孤立散在,亦融合成片,病情严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肠道引起粘膜水肿,在发生风团的同时,出现腹痛,有时十分剧烈,腹泻。若累及喉头粘膜,则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四、名词解释 1、脓疱疮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夏秋季多见,小儿易患此病,好发于头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

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 (2016版) 一、特应性皮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应性皮炎(ICD-10:L20.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47(7):511-514)。 根据国际公认的William‘s诊断标准。满足一条主要标准,加上3条或者3条以上的次要标准即可确定诊断。 1.主要标准:皮肤瘙痒 2.次要标准:①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②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4;③全身皮肤干燥史;④屈侧可见湿疹(或疾病史). 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⑤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47(7):511-514)。 1.一般治疗:健康教育;皮肤管理;避免诱发和加重因素。 2.外用药物治疗:根据皮损部位、特点和患者年龄调整用药。(1)糖皮质激素;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3)抗生素; (4)止痒剂。 3.系统治疗:如果患者病情评估为中重度AD,或者局限性的重症皮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糖皮质激素; 2 (2)免疫抑制剂; (3)抗生素; (4)抗组胺药; (5)其他:甘草酸苷、曲尼司特、复合维生素等; (6)中医中药。 4.紫外线治疗:考虑患者年龄和皮损特点。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20.900特应性皮炎疾病编码。

面部得了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最好

面部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则称为面部脂溢性皮炎,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等有一定关系。 面部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呢? 全身治疗: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 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 3.炎症显著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局部治疗:治疗原则肤脂平去脂,消炎,杀菌,止痒. 脂溢性皮炎用药原则: 1.一般选用维生素B族药物.瘙痒剧烈时,可选择1-2种按组胺类药物; 2.类症明显或皮疹广泛而其治疗不能控制时可选用强的松口服; 3.同时选用适当的外用药 治疗需注意 1、注意饮食:脂溢性皮炎,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喝酒,忌食或少食全脂牛奶、奶油及其制品、浓咖啡、油炸食品、巧克力、甜食。 2、补充维生素B:脂溢性皮炎补充复合维生素有助于皮肤的调节和恢复,如苹果、海带、紫菜、荔枝、牡蝠、芹菜、蛋类、花生、核桃、茶叶、香蕉、青菜、肉类等。 3、保持乐观的心态。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精神刺激。要保持大便通畅。 4、症状明显、相对比较按照的应该积极治疗。以去脂消炎为主,切不可使用刺激性洗液等,以作用温和,去脂消炎止痒的中药肤脂平等有良好的疗效。 5、谨慎使用激素类产品,避免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 提醒:脂溢性皮炎的慢性的,一旦发现这样的症状,及时确诊,选择正确的方法积极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皮肤性病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皮肤性病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毛子君科室:得分:1000分1、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 (1)目前被称为“超级癌症”的性传播疾病是:C A.梅毒 B.淋病 C.艾滋病 D.软下疳 E.巨大湿疣 (2)下列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D A.生殖器疱疹 B.传染性软疣 C.软下疳 D.女性假性湿疣 E.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3)二期梅毒的骨关节损害最常见的是:E A.骨折 B.骨软同有炎 C.关节强直D.骨髓炎E.骨膜炎 (4)关于一期梅毒,哪项是错误的?E A.一般患者起病前有不洁性交史 B.潜伏期是2~4周左右 C.硬下疳是主要的表现 D.在硬下疳处取材以暗视野检查可见苍白螺旋体 E.梅毒血清试验阴性可排除一期梅毒 (5)当前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居首位的是:B A.梅毒B.淋病C.尖锐湿疣 D.生殖器疱疹 E.非淋菌性尿道炎 (6)非淋病性尿道炎的潜伏期一般是:C A.1周内 B.1~2周 C.1~3周 D.3~4周 E.4~5周 (7)非淋病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是:E A.厌氧革兰阴性杆菌 B.阴道毛滴虫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链球菌 E.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 (8)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可引起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A A.Ramsay-Hunt综合征 B.哈钦森三联征 C.Gottron征 D.Auspitz征 E.Stevens-Johnson征 (9)下列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哪个不正确B A.角化不全 B.颗粒层增厚 C.棘层增厚 D.表皮突规则下延 E.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 (10)下列不是带状疱疹分型的是C A.无疹型 B.出血疹 C.局限型 D.坏血型 E.泛发型 (11)艾滋病已成为流行于何处的传染病A

有接触性皮炎怎么治疗方法

有接触性皮炎怎么治疗方法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通常的,由于接触性皮炎一般起病较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破后为糜烂面。皮炎发生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一致。常有瘙痒和烧灼感。去除病因后,经适当治疗约1~2周痊愈。但再次接触过敏原可以再发。 生活中,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如动物的皮、毛、羽毛、毒素等,植物的叶、茎、花及果实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重金属如镍、铬、汞等,其他如抗生素软膏、橡皮膏等等。 对于患者而言,应尽快去除病因,避免再接触致敏物或刺激物。局部治疗的时候,急性期红肿明显者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糜烂有渗出液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无渗液

时用激素霜或软膏,病情严重者可同时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总之,得上了这种病之后,千万小视不得,当然,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也不能茫无目的的治疗,这样可以使自己免受更大的伤害。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这种皮肤疾病的来袭,合理的进行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接触性皮炎 一、热毒夹湿型: 临床表现:病情较重,肌肤红肿,水疱,糜烂,渗液,瘙痒无度,搔之碎疹随手而起,疹子密集,形似麻疹,触之碍手,以肘、腕、面部为甚,红斑上起水疱,大小不一,破溃后有渗出,继而结痂,伴头痛,身热,大便秘结,心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化斑解毒汤加减。玄参12克,知母12克,黄连6克,生石膏30克,牛蒡子12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升麻10克,连翘12克,竹叶9克,甘草6克。 加减变化:面部以及眼睑、包皮等组织松弛部位明显水肿者,加苡仁、赤小豆、防己、冬瓜皮。瘙痒甚者,加地肤子、白鲜皮、刺蒺藜。皮损严重,见水疱、大疱或糜烂渗出者,加马齿苋、地榆、冬瓜皮、猪苓。 二、风热壅盛型: 临床表现:手腕、指缝、手背、前臂肌肤剧烈瘙痒,皮肤发红肿胀,可见密集红色丘疹,不起水疱,疹子随搔抓而起。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木通12克,苍术12克,苦参9克,知母9克,荆芥9克,防风9克,当归9克,牛蒡子15克,蝉衣6克,石膏3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损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婴儿期发病,患儿往往有特应性素质[1]。特应性体质主要是指个人或家属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或)AD史以及IgE显著升高[2]。AD、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被称为儿童特应性三联征,三联征中AD 发病年龄最早,因此在儿童期的发病率要远高于成年期。与成人期AD相比,婴幼儿期AD无论在皮损分布、皮损类型、用药选择、护理与预防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为规范我国儿童AD的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儿童AD诊疗专家依据国内外AD指南以及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针对我国临床诊疗特点制定中国0 ~ 18岁儿童AD的诊疗共识。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11.002《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11):784-789 一、流行病学 我国AD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中国10个城市问卷调查显示,1 ~ 7岁儿童AD患病率为3.07%[3]。2012

年上海地区问卷调查显示,3 ~ 6岁城市儿童AD患病率为8.3%[4],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开展中国首个AD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12个城市1 ~ 7岁儿童AD的患病率为12.94%,AD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下降,从1 ~ 2岁年龄段的19.94%逐步降至6 ~ 7岁年龄段的10.39%,这与其自然病程一致;74.60%为轻度,23.97%为中度,1.44%为重度[5]。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学机制:AD属多基因疾病,遗传是构成AD 易感性的重要因素[6]。AD发病有母系遗传倾向:母方患AD,子女出生后3个月发病的概率为25%,2岁内超过50%;父亲有特应性疾病史,子女罹患AD的概率约为22%;父母双方有特应性疾病史,其子女AD患病概率高达79%[7]。AD 患儿父亲和母亲中AD的发生率分别为37%和63%[8],即母方患病的子女患AD的风险高于父方患病的子女。此外,AD患者的同卵双胞胎兄弟或姐妹AD发生率为80%,异卵双生者AD发生率为20%[9]。目前已发现32个与AD相关的易感区域[1],候选易感基因包括与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基因[如中间丝聚合蛋白(FLG)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5型(SPINK5)基因等]以及与免疫机制相关的基因如编码高亲力IgE受体α链的FCER1A基因、Toll样受

头皮脂溢性皮炎怎么治

头皮脂溢性皮炎怎么治 皮炎,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体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种类也是各种各样,各种部位的皮炎,头皮脂溢性皮炎,也是皮肤病的一种,这种皮肤病多发于头皮部位,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部,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它是及其陌生的。 很多人,对头皮脂溢性皮炎都很陌生,不知道其症状和治疗方法,聪明一点的人可能只是知道这是一种皮肤病,却不知道,它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那么,得了头皮脂溢性皮炎,应该怎么治疗呢? ★常规治疗

头部是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皮脂腺分布的部位,有一种微生物存在皮屑芽孢茵 PITYRO - SPORUMOVALE ,一种似酵母菌的真菌,正常时与人和平共存,当某些人会突然失去对此种 微生物的抵抗力,使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亢进,头皮的细胞也如皮肤一样有一定的新陈代谢过程,在基底层细胞增殖后,逐渐成熟往外推出,最后成为无生命的角质层的角质层脱落。如果这个过程出了毛病,使头皮细胞成熟过程不完全。即会以片状剥落。排出过多时,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就会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头皮脂溢性皮炎是指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急性期采取对症处理,使用一些抗菌消炎的洗剂或者乳膏消除炎症。 对于皮脂腺的治疗最好的选择是物理方法,通过对头皮的磁疗和按摩刺激头皮,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环境减少皮脂腺的分泌

旺盛作用。 磁疗(magnetotherapy),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电荷微粒的运动、肌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现代医学使用磁性能头皮梳,它把中医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在头部相应投射区的学说相结合,将永磁体镶于梳子内,把磁场的生物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镇静、止痒)与推拿中梳搔法以及普通梳子的日常保健作用结合于一体,经常地按摩头皮,梳理头发,可以疏通头部经穴,刺激头皮发根,故中国古代常有"发宜常梳"之说。用这样的磁疗梳梳理头发,经过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等重要穴位,可以疏通血脉,使气血流畅,从而改善头部毛囊下末梢的血液循环,促进头皮细胞新陈代谢,促使头皮细胞恢复正常的成熟过程,改善头皮微环境,减少皮脂旺盛的分泌,有效减少病理性头皮屑的产生,改善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如能长期坚持,还可以延缓衰老。

题库 皮肤科

选择题 1.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可引起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 A A.Ramsay-Hunt综合征 B.Gottron征 C.Auspitz征 D.Stevens-Johnson征 2.下列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哪个不正确 B A.角化不全 B.颗粒层增厚 C.棘层增厚 D.表皮突规则下延 3.于银屑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好发于四肢伸侧 B.肘膝对称发生 C.皮疹特点: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D.多为冬轻夏重 4.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C A.可用钙剂 B.给抗过敏药 C.所有药疹都必须内用糖皮质激素 D.只有重症药疹才能内用糖皮质激素 5.于亚急性湿疹的外用药 C A.酊剂 B.溶液 C.霜 D.粉剂 6.于银屑病治疗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 B A.避免诱发因素 B.追求彻底治愈,可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C.对于进行期皮损,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D.应针对不同病因、类型、病期给药 7.反应性接触陛皮炎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C A.刺激物本身无毒性 B.大多数接触后不致病 C.刺激物多具有抗原性 D.皮炎的轻重与个体易感性有关 8.女染发几小时后,面部出现红斑,肿胀明显,应考虑 A A.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B.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C.过敏 D.特应性皮炎

9.女,21岁,面部皮疹两月余,无自觉症状,皮疹为米粒大到绿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有的呈串珠状排列,可能的诊断为 B A.寻常疣 B.扁平疣 C.丝状疣 D.湿疹 10.哪组是错误的 C A.急性皮炎伴大量渗液--冷湿敷 B.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无渗液--粉剂 C.急性皮炎--软膏 D.慢性局限性浸润肥厚性皮肤病--硬膏 11. 股癣发生的部位不包括 D A.腹股沟 B.会阴 C.肛周 D. 大腿 12. 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常做的皮肤试验是 B A.皮肤划痕试验 B.皮肤斑贴试验 C.皮内试验 D.被动转移试验 13. 在二期梅毒的皮疹是下列那一种 B A.软下疳 B.扁平湿疣 C.尖锐湿疣 D.树胶肿 14. 患者前几天曾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随后于头皮及四肢出现银白色鳞屑的斑丘疹,轻轻搔刮可出现成层鳞屑,刮去鳞屑后见半透明薄膜,首先考虑 B A.局限性银屑病。 B.寻常型银屑病 C.脂溢性皮炎 D.头癣及体癣 15. 下列哪项不是寻常型银屑病的特征现象 D A.Ausvitz征 B.顶针样甲 C.Koebner征 D.甲胬肉 16. 下列有关湿疹的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C A.内服药的目的主要是抗炎止痒 B.合并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 C.慢性湿疹迁延不愈者,需口服糖皮质激素 D.根据皮疹形态特点,选用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7. 病人35岁,头皮及四肢伸侧有覆有银白色鳞屑的丘疹,手、腕、足等小关节红肿疼痛,呈梭性肿胀,X线显示受累关节边缘被侵蚀,患者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考虑为 C

第8章皮炎和湿疹习题及答案课件【新版】

第八章皮炎和湿疹 一填空题 1. 湿疹的四大特点是__、__、__、__。 2.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 _。 3. 接触性皮炎属于__型变态反应。 4.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一般分为__和__。 5. 湿疹通常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__、__、__三种。 二判断改错题 1. 诊断接触性皮炎最常做的皮肤试验是皮内试验。 2. 对于急性期伴有渗出的皮炎湿疹类损害,应首选封包治疗。 3. 急性湿疹面部红肿、糜烂、渗出时应给予3% 硼酸溶液湿敷。 4. 婴儿湿疹伴消化不良,应该纠正消化不良。 三选择题 【A 型题】 1. 夏季发生于双足背前端的接触性皮炎考虑其可能的接触物为__。 C A. 袜子 B. 皮鞋 C. 拖鞋 D. 肥皂 E. 洗涤剂 2. 脂溢性皮炎的常见并发症有__。 B A. 丹毒 B. 毛囊炎及疖 C. 念珠菌感染 D. 维生素缺乏 E. 糖尿病 3. 由原发性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病因素取决于__。 C A. 是首次接触还是再次接触 B. 接触物有否抗原性 C. 接触物的刺激性或毒性 D. 机体对该物质是否过敏 E. 机体本身的抵抗力 4. 女性,30 岁,双下肢反复发生多数小片状类圆形红斑,密集成簇的丘疱疹,境界清楚。痒。冬重 夏轻。应考虑__。 C A. 郁积性皮炎 B. 干燥性湿疹 C. 钱币状湿疹

D. 体癣 E. 多形性红斑 5. 为寻找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对可疑致敏的接触物,常用何种方法以助确诊__。 E A. 划破试验 B. 皮肤划痕试验 C. 皮内试验 D. 激发试验 E. 斑贴试验 6. 下列哪种是原发刺激物__。 A A. 浓盐酸 B. 1:5000 呋喃西林 C. 0.5% 醋酸铅液 D. 氯霉素眼药水 E. 麻黄素滴鼻剂 7. 接触性皮炎致敏的抗原呈递细胞是__。 E A. 角质形成细胞 B. 棘细胞 C. 颗粒细胞 D. 基底细胞 E. 朗格罕斯细胞 8. 成年患者,手足背、四肢伸侧有边缘清楚的红斑,表面群集小水疱、鳞屑和痂,诊断为以下哪种 疾病的可能性大__。 B A. 药疹 B. 钱币状湿疹 C. 体癣 D. 神经性皮炎 E. 玫瑰糠疹 9. 慢性湿疹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__。 B A. 急性湿疹 B. 神经性皮炎 C. 荨麻疹 D. 特应性皮炎 E. 药疹 10. 在异位性皮炎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__。 B A. 多有荨麻疹、哮喘的家族史 B. 在婴幼儿期开始发病的少 C. 有时血清IgE 升高 D. 多有白色皮肤划痕症

【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病通常初发于婴儿期,l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该病呈慢性经过,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迁延到成年,但也有成年发病者。在发达国家本病儿童中患病率可高达10%~20%。在我国,20年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998年学龄期青少年(6~20岁)的总患病率为0.70 %,2002年10个城市学龄前儿童(1~7岁)的患病率为2.78%,而2012年上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男 8.5 %,女8.2%),城市显著高于农村(10.2%比4.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患本病的概率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本病患者往往有Th2为主介导的免疫学异常,还可有皮肤屏障功能的减弱或破坏如表皮中丝聚蛋白减少或缺失;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过度洗涤、感染原和变应原等。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特应性皮炎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于变应原进入和微生物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形成皮肤免疫异常反应和炎症,引发皮疹和瘙痒,而搔抓和过度洗涤等不良剌激又可进-步加重皮肤炎症。特应性皮炎的异常免疫反应涉及多个环节,如朗格汉斯细胞和皮肤树突细胞对变应原的提呈、Th2为主的异常免疫反应、调节性T细胞功能障碍、IgE过度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此外,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也参与了炎症反应等。非免疫性因素如神经-内分泌因素异常也可参与皮肤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临床表现 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和剧烈瘙痒。本病绝大多数初发于婴幼儿期,部分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与成人期三个阶段。婴儿期(出生至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儿童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过婴儿期而发生。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皮疹与儿童期类似,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

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等有一定关系。面部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典型症状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那么,面部脂溢性皮炎如何治治呢? 1、少食油腻性食物;勿饱食。 2、禁吸烟饮酒。 3、尽可能不进食海产品(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4、不用化妆品、染发剂。 5、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葱、姜、蒜等)。 6、避免接触农药及某些装饰材料。

7、尽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主要时紫外线),外出时带帽子、手套、长袖衣服或打伞等。 8。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运动。 9、院外应定期随诊复查。等等,非常有助于病情康复和预防复发。 10、养成良好个人卫生的习惯,保持面部的清洁性。 面部脂溢性皮炎是很常见的一种,但是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一些脸色发油,脸上起皮、脱离的患者,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概率,一般来说 是“跑不了”的。面部脂溢性皮炎平常尽量用温水洗脸,早晚各一次,每次洗完脸后外用人参玉面膏。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是抑制皮脂异常分泌,减轻皮损处的炎症反应, __排毒防止组胺和组胺受体的释放。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注意对患处的清洁工作,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面部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最好

面部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则称为面部脂溢性皮炎,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等有一定关系。 面部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呢? 全身治疗: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 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 3.炎症显著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 局部治疗:治疗原则用“芙芸轩芙妍霜”去脂,消炎,杀菌,止痒. 脂溢性皮炎用药原则: 1.一般选用维生素B族药物.瘙痒剧烈时,可选择1-2种按组胺类药物; 2.类症明显或皮疹广泛而其治疗不能控制时可选用强的松口服;

皮肤性病学考试题

皮肤性病学试题 【A型题】 1关于皮肤下列哪项正确: A.皮肤由表皮、真皮构成 B.皮肤由基层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构成 C.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 D.完整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筋膜构成 E.以上C及D均是正确的 2表皮是: A.属复层柱状上皮B.属复层鳞状上皮 C.由基底层的单层柱状上皮及其上方的复层上皮混合构成 D.由复层上皮及腺上皮混合构成E.由上皮组织及结缔组织构成3黑素细胞起源于: A.基底层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未定类细胞 D.外胚层神经节E.外胚层神经嵴 4一般来说,每天约有多少头发脱落仍属正常范围: A.约10~20根B.约30~50根C.约70~100根 D.约200~400根E.约500~1000根 5顶泌汗腺的分泌活动主要影响因素: A.性激素B.神经调节C.精神因素D.高糖血症E.高脂血症6朗格汉斯细胞源于 A.基底细胞B.神经细胞C.神经嵴D.淋巴结E.骨髓7皮肤的生理功能应除外哪一项? A.防护作用B.吸收作用C.感觉作用 D.分泌和排泄作用E.抗衰老作用 8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应除外哪一条? A.角质层细胞B.毛囊C.皮脂腺D.基底膜E.汗管9有关皮肤的吸收作用,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A.角质层是影响皮肤吸收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B.角质层厚,皮肤吸收能力强 C.角质层含水量多,皮肤吸收能力强 D.皮肤糜烂、溃疡处,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E.皮肤对脂溶性物质吸收能力强于水溶性物质 10下列部位的皮肤吸收能力从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阴囊>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额>前臂>掌趾 B.大腿屈侧>阴囊>前额>上臂屈侧>前臂>掌趾 C.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额>前臂>阴囊>掌趾 D.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 E.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阴囊>掌趾 11关于皮脂腺的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脂腺的分泌是顶浆分泌 B.皮脂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C.皮脂腺分泌的产物是皮脂 D.皮脂腺分泌受人种、气候及皮肤部位等因素影响

皮肤科 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OO1.8-94)。 (1)皮损特点为干燥、粗糙、肥厚苔藓化,可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样发作。自觉瘙痒。 (2)皮损好发于肘膝关节屈侧,亦可见于小腿伸侧及面颈、口周围等部位。 (3)可有婴幼儿湿疮的病史,反复发作持续不愈。 (4)具有遗传过敏倾向,家族或本人常有哮喘、瘾疹等病史。 (5)可有血清IgE增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西医诊断:参照Williams诊断标准(英国特应性皮炎协作组于1994年制定发表)。具备必要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个辅助条件: 必备条件:瘙痒。 辅助条件: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可见的屈侧皮炎(或4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 (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3.分期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三个阶段。 (1)婴儿期(1个月~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皮损主要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两种,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 (2)儿童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以不经过婴儿期,其皮损表现为湿疹型和痒疹型,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 (3)青少年成人期(>12岁):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多为局限性干燥性皮炎损害,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也可发生在面部和手背。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限制多脂、多糖食物,忌饮酒等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服用维生素B12及B6等。瘙痒剧烈时可用 镇静剂,止痒剂,其他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脉注射。 中医治疗 对痂皮多的脂溢性皮炎,宜以清热利湿为主,可用五味消毒饮加茵陈15克、桅子、大黄各3克水煎服,对鳞屑为主者宜清热凉血养 皿润燥为佳,取首乌、生地、旱莲草各15克,丹皮、当归、赤芍及 女贞子各10克加水煎服。 局部用药 以溶解脂肪,角质剥脱,消炎止痛止痒为主,常用药物有硫磺,雷锌辛、煤焦油、水杨酸、硫化硒、咪唑类等按不同部位,不同皮 损选用不同型的药剂,如头皮上可用75%乙醇加入15%丙二醇外搽, 每日二次,以及2%酮康唑溶液和香波外搽或洗头。其他部位可用50%硫黄,炉甘石洗剂或2%-5%硫黄煤焦油糊剂,20%酮糠唑霜局部涂搽。并可用2%水杨酸每日2次涂搽,5%琥珀酸软膏外用均有助于红斑、 鳞屑和瘙痒的改善,无不良反应。 美容治疗 面部脂溢性皮炎也可通过药物的渗透,离子导人及天然植物面膜等办法治疗。 1.用温和的洗化用品洗脸: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2.清淡饮食,注意均衡:注意饮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止 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

3.保持身体内分泌平衡:皮脂分泌过盛与神经系统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便秘与喜食刺激性食物可能是诱发因素,多食脂肪与洗头过于频繁也是原因之一。过去的僧人,患脂溢性皮炎者甚少,与其素食和神经系统不过度紧张有关。频繁洗头者,破坏了皮脂腺口的阻碍物,使皮脂分泌过多,形成了有脂肪酸的真菌温床。 4.不可过度清洁:在脂溢性皮肤炎的肌肤上,使用刺激性较低的洗面奶,可以避免进一步受伤,也预防诱发! 预防脂溢性皮炎复发的方法 1.减少刺激:局部刺激如搔抓、热水烫洗等可致使瘙痒明显,病情加重,同时也是诱发其复发的一个常见因素。 2.良好习惯:患者应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及环境卫生,也可以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增强自身抵抗能力,这对避免脂溢性皮炎再次发作有重要意义。 3.清淡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尤其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更要注意。 4.愈后巩固:一些患者常因症状消失就停止治疗,孰不知此时的病情多为痊愈,应坚持一段时间治疗。 猜你感兴趣:

皮炎、湿疹课后复习题

皮炎、湿疹课后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 1.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包括哪项:() A 接触史 B 接触部位发病 C 皮疹呈单一性 D 病程有自限性E以上都是 2.湿疹的诊断不包括那项:() A 皮损呈多形性 B 皮损对称分布C易反复发作 D 剧烈瘙痒 E 斑贴试验阳性 3.接触性皮炎最好发于:() A 遮盖部位 B 暴露部位 C 掌跖 D 接触部位 E 臀部 5. 钱币性湿疹好发部位: A 躯干 B 头面部 C 四肢 D 外生殖器 E 手掌 6. 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 A 诱导期与激发期 B 初期与终末期 C 急性期与慢性期 D 首发期与复发期 E 致敏期与变态反应期 6.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 A 食物与衣物B原发性刺激与接触性致敏物C变态反应物与变质性物质 D 药物与化学物质 E 以上都不是 7.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非变态反应 8. 慢性湿疹皮损主要表现为: A 糜烂 B 水疱 C 渗液 D 苔藓样变 E 丘疱疹 二、填空题 1.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期和期。 2.接触性皮炎为典型型的变态反应。 3.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 4.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为、并。5.接触性皮炎是指或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一种 或炎症反应性皮肤病。 6. 局限性湿疹包括、、、、。

7. 湿疹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分为、及 三种。 8.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及 的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疹以为主,有倾向,慢性期以为主,易反复发作。 8.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是与。 9.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具有或,任何人接触均可发病。 10.接触性致敏反应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中形成的抗原复合物组成包括、。 11.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期和期。 12.急性接触性皮炎患处局部有感,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类似的病变。 13.由于接触物质的刺激性较或浓度较,皮损开始呈现亚急性,表现为轻度、,境界。 14.尿布皮炎是由于引起、多见于。 15.湿疹急性期以为主,为主,慢性期为主。 16.引起湿疹的外部因素包括方面,方面,方面,方面,方面。 17.急性湿疹多见于、、、、、等外露部位,严重者可侵犯全身。 二、是非题 1.急性湿疹出现大量糜烂、渗出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2.接触性皮炎的皮疹呈多形性,境界清楚。() 3. 湿疹的皮损呈多形性,对称分布,境界不清。() 4. 亚急性湿疹,皮损红肿渗液减少,以丘疹、鳞屑为主。() 5. 慢性皮炎、湿疹外用治疗首选溶液湿敷。() 三、名词解释 1.湿疹 2.接触性皮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