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

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
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

浅析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

【摘要】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电影导演,姜文的电影与同时期其他导演的作品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其作品中所折射出的电影作者性和浓郁的形式主义风格以及他个人的时代记忆都深深地

影响着每一位观影者。本文以姜文执导的四部电影为文本,从话剧艺术样式、电影符号、英雄主义情结等几个方面对姜文电影进行简要的阐释,将姜文电影独特而柔情的内蕴加以揭示,从而分析出其电影中的风格。

【关键词】电影作者论;姜文;话剧风格;符号学

一、话剧艺术样式对电影风格的浸透

由于早期出演话剧的缘故,姜文导演的电影都深受话剧元素的浸透。作为一个以出演话剧而渐入电影领域的导演来说,话剧无疑成为一种对电影表现力起推波助澜作用最有力的“助手”。话剧由于受到舞台限制和场面调度的困扰,因此对人物的表现上就多运用中、近景和特写镜头,这就造成了画面空间感的压缩,降低了对背景的要求。由于观看话剧时的视野、视线的受限,表演者需“放大”面部表情的表现力,夸张化的表情才能够使得观众清晰地去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剧情的发展。

《鬼子来了》作为一部黑白为主色调的电影,就更加注意光影的运用。尤其电影中的室内戏比较多,这就使得画面的景别受限,姜文也刻意的营造着一种老电影的感觉,使画面的暗影部分较多,这就减少了对背景的要求。当神秘人将鬼子和汉奸交给马大三后,他

每个导演一生只导演了一部作品

有这么一句话:“其实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他所有的作品只是对处女作的模仿和改良。” 因此...去追溯那些大导演拍的第一部电影就变得特别有趣,暮里为此整理了十位著名导演的处女作,来看看他们的第一部作品是否奠基了他们的终身。 1.克里斯托弗·诺兰:《追随》(1998) ed2k://|file|Following.1998.%E8%BF%BD%E9%9A%8F.%E5%8F%8C%E8%AF%AD%E 5%AD%97%E5%B9%95.HR-HDTV.AC3.768X576-%E4%BA%BA%E4%BA%BA%E5%B D%B1%E8%A7%86%E5%88%B6%E4%BD%9C(https://www.360docs.net/doc/4b11048135.html,).mkv|1150472633|1be5 661916717309c11bee68b3225982|h=nfplxuiqyit3qsyqfauyoqfxk2rjvwoq|/ 1996年,诺兰拍摄了他的处女作《追随》,该片只用了6000美元。在这部不到70分钟的黑白片中,诺兰以倒叙作为基本的电影叙事语言,然后在倒叙的基础上又将时间彻底地敲碎,再将这些时间的碎片粘贴在一起,使电影有了不可思议的长度。 参与拍摄这部电影的人都有其它工作,因此只有每周六才能聚在一起拍摄,就这样整整用了1年的时间才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 1998年,该片在旧金山电影节上放映并受到关注。诺兰将电影剧本的手稿发给观众传阅,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片子的结构是那种不按时间顺序的倒叙手法。当观众看到剧本后,对影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诺兰认为这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从处女作就可以看出,诺兰对剧本的严谨性。《追随》中追踪者变成被追踪者,和《致命魔术》里魔术师的轮回,跟《盗梦空间》里盗梦者的轮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足见,《追随》其实就奠定了诺兰电影的主题。

浅析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特征

从电影的构成元素上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标志性的东西。雄浑的戈壁,磅礴的日出,色彩斑斓的云南景象和优美的《美丽的梭罗河》,虽然是表现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但与以前表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那种痛苦、沉闷、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基调是浪漫昂扬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渗透着姜文式的彪悍气质,震撼而富有感染力。 虽然《太阳》以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为蓝本,但《太阳》中讲述的故事要比《天鹅绒》更饱满、富有张力,人物也更生动、立体。在《太阳》中,姜文把原来的小说解构成“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用1976年、1958年两个时间段,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新疆与云南两个地方,整合成一个时空和命运交错的完整故事,使剧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某种复杂逻辑联系层层揭开。 一,简洁的电影叙事反叛中国电影的故事性。 颠倒了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按照“4—2—1—3”的时空顺序发生的,而姜文的颠倒方式并未启用普通的“倒叙”或是“插叙”。而是采用了"分段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也正是由于其破裂拼接的结构和模糊的思想性两大特点,而具备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松散的结构、破碎的故事、极端的行为、瑰丽的影像、异想天开的细节、非逻辑的表达,构成了姜文特色。 二、音乐与情节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构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节奏去演奏相同的旋律,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完全的不同,前者是悲凉忧伤的感觉,在绝望时候的低声吟唱。而后者则是热烈奔放,完全是一片欢歌热舞的海洋。他们的主旋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节奏上放慢了许多。把女声换成了男声。这种在技巧上的简单的置换却显示了创造者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电影主题的恰当把握和解读。电影以《新疆英孜》开场,人声的演唱清澈晶莹,随着歌声我们便进入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一双肥润的女人的脚,在盆中水反射的阳光下出现了绝美光影的灵性,镜头便跟随着这双脚开始了影片。正当音乐与画面给人以立体美的享受时,疯妈与儿子突然相撞,舒缓的歌声戛然而止,便正式拉开了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的故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以《美丽的梭罗河》一首印尼民歌衔接的。疯妈消失了,她的鞋和衣服漂在河上,而伴随着吉他弹唱,画面忽然转到1976夏的中国东部,单身的梁老师弹的一手的好琴,抱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歌,厨房里的五个女人一起揉面,一起摆腿。音乐平滑地过渡了两个故事,并且使观众马上由1976年的中国南部进入到同一年的中国东部,还巧妙地设悬。在第二部分中,学校在操场上放电影一段可谓整部影片声画融合的一大亮点。操场上幕布中的音乐和舞蹈与电影中众人抓流氓的紧张情节形成了鲜明的类比,这一段把当时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唐老师的几声吹号声也成为了该电影故事中期的一个标志。从第一声吹号声开始,唐老师与林大夫的隐性爱情就崭露头角;第四部分也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边是疯妈对着男人的遗物说话,另一边是姜文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此时《Singanushiga》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则选用了更加悲凉的男声再一次感动观众。在唐老师的一声枪声下,唐老师与她的老婆的婚礼也被拉开,这一次的《Singanushig》却以狂放的节奏牵动着情节的发展。一群青春四溢的年轻人在野外帐篷旁载歌载舞,一个被火点燃的帐篷仿若一只硕大的火凤凰一般照亮了疯妈的火车,由此把本无关联的故事串联起来。在疯妈最后的几声呐喊中,在初生的太阳的照耀下,影片的所有悬念也全部打开。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这部电影经历了一个“引迷,造迷,解迷”的过程。 三、意象与感觉的运用,画面精美,基调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电影的开始,“轨道”、“鞋”、“脚”等一系列意象连续出现,为整部电影铺上了诗意与神秘感。

姜文语录

姜文语录 ■作为一个导演,离开自己兴趣的东西他都可以剪掉。我今天可以告诉你,没有一个字,不是我的兴趣。 ■剧本的要求,格式上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样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别的没用的词儿,拉倒。 ■你要写一个人的傻,你得写他的聪明。你要写一个人的聪明,你可以写他点儿笨。这样的人物,在我的片子里都是如此。尤其《鬼子来了》,不断动脑筋,不断想出新办法来,但你觉得这帮人太傻了。 ■我不爱看那种闲散的电影,不懂,看累着了。反倒是信息量大的,比如昆汀这样的,斯科塞斯这样的,我看着提神。你让我看一武侠片,从头到尾就那么点事儿,我早知道结尾什么样了,我就困了。 ■你看哪个经典戏剧是那么稀汤寡水的?起码都是几个演员甚至十几个演员,而且这些演员身上都有戏。你看莎士比亚那个,犄角旮旯的人物都有戏。好多人把莎士比亚戏排那么长,其实不需要,也就是两个小时两个半小时,所以它的节奏应该是快的,而且那些人物不是一般人,脑瓜子都倍儿聪明,说话反应都非常快。将来我有工夫排个莎士比亚的戏我就按这个电影节奏来,他们现在弄得都哼哼唧唧了,所

以大伙有点怵。你仔细看莎士比亚的故事其实很密实。 ■一个作品面对观赏者的时候,其实是观赏者在表达自己。人是各式各样的,有的人表达深一些,有的人表达浅一些,浅不是错,像我妈是拒绝深,我闺女是不知道深在哪儿。 ■好的文字能给你留下想象的余地,看了一本小说,十个人有十个人想法;电影先天不足,它太实,啪一照,想要的不想要的都在里面了。还赶不上话剧,话剧里人是假定的,人主观来修理哪要哪不要,追光一打,有独白,有各种手段引起人们的想象。一百多年来,诸多能人实验,试图让电影多一点想象力,但电影确实比其他的艺术容易爬行行走,走来走去就走到了杂耍。 ■我不满足于那种爬行式的叙述,爬行式的结构和表达,我希望旋转起来,有舞蹈感,或者high,或者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人们的内心调动起来。 ■有人说我怎么能用这么热的办法拍一个这么冷的片子,我觉得他说得挺高的;我也跟人说过,我如此悲观以至于乐观起来。 ■我就是在抄,我脑子里看见东西,听见声音,我就抄,好像上帝捏着我的手写。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名作欣赏 2010.7 艺林散步 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并没有在电影艺术形式层面或电影语言层面为世界电影做出显著的贡献,如果我们从思想内容层面解读中国电影,姜文的电影应该是独树一帜、 不可替代的,即使世界一流大师的电影也不过与之比肩而已。 一、对神圣的祛魅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光》)中马小军父亲的避孕套在空中飞翔的镜头背景是马小军父母的合影照片。 性第一次与解放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在中国的电影中是史无前例的。马小军与刘忆苦在米兰面前争锋时互相揭露对方的父亲“作风”不好,马小军担忧米兰一到刘忆苦父亲的手下肯定就被刘的父亲给糟蹋了。而他们的父亲恰恰都是解放军的中层首长。进而姜文在《阳光》中把性、色与解放军高层首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马小军等一批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溜进大礼堂和解放军首长们分享被批判的“有毒”电影时,解放军最高首长身旁的年轻女人泄露了天机。年轻女人与最高首长的关系从她敢于用手抚摸首长,首长听从她看与不看的决定,以及她向在场的所有下级解放军首长宣布命令式的语言,说明这个女人与这位解放军最高首长非同寻常的关系。这位年轻女子可以左右这位首长的意志,在场的其他解放军下级首长也都自觉服从这个女子的指挥。这场戏隐喻意义不言自明。解放军的去神圣化恰恰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解放军在电影中被祛魅是从《阳光》开始。 《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承续了《阳光》的部分意义主题,解放军继续被祛魅。父亲在小队长的眼睛里是一张穿着解放军军装的、脸部被烧成空洞的与母亲的合影照片。疯癫的母亲是以枪的长度的一步步变短来描述父亲的形象。弗洛伊德指出:枪、刀是男人阳具的象征①,枪的变短在故事层面是官越当越大,隐喻层面是其对妻子性欲愈来愈冷 的双重暗喻。“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是因为太熟悉,太熟悉了就要逃避。这恰恰是父亲放下母亲跑到新疆的原因。最后的红、黄、黑三根(三为多)女人的辫子透漏了真相———李不空和当小队长的儿子一样死于情杀。他曾经和很多女人有过性关系。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女人有过性关系,最后死于与俄国女人有关的争风吃醋。因此,俄国老太太不好说什么,只是可怜大肚子女人。影片在故事层面已经说明,小队长的爷爷是烈士,爸爸不是烈士。照片上的父亲看似空洞,但是空而不空:他叫李不空!他是最可爱的人———解放军,解放军的首长。 二、政治隐喻 《阳光》中有两个叙事者:文本内的叙事者和隐含叙事者,两个叙事者的反向叙事恰恰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许多批评文章都忽略了马小军和姜文的区别,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似乎马小军就等于姜文。事实上成年马小军是文本内的叙事者,而姜文则是以隐含叙事者的力量通过电影画面呈现出来。马小军所要讲述的是一个已然暴富的款爷回忆少年时的潇洒和倜傥风流,只不过在风流方面他夸张了自己的能量。姜文不是文本内叙事者成年马小军!如果说电影中一定要有姜文影子的话,那就是骑棍子的那个傻子。他一直游离于马小军这些人的边缘,在欣赏他们,在观察他们,在嘲笑他们。姜文非常明白历史的真实是什么,作为导演他只能用影像以审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傻子骂出的“傻逼”恰恰是隐含叙事者姜文对马小军等人的嘲讽。因为成年马小军这群有钱但缺乏思想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的迷信。他们不但没有政治理性而且没有历史记忆能力。即使信仰鬼神也是信奉财神和风水之类的东西,他们没有真正的宗教精神。他们并不认同是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发财的机会,相反他们甚至对改革开放有怨言。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王黑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王观亿(北京八中,北京100045) 关键词:姜文电影解读 摘要:本文从故事层面、隐喻层面和象征层面,同时从对神圣的祛魅、政治隐喻、哲理象征三方面对姜文导演的两部 作品进行交叉式意义解读。 筅 124

姜文导演创作特色

姜文 姜文原名姜小军,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 他和葛优以及陈佩斯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实力派艺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港台许多人士形容为内地“张学友”。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 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 《末代皇后》饰演:溥仪上映时间:1986年 《芙蓉镇》饰演:秦书田上映时间:1987年 《红高粱》饰演:我爷爷上映时间:1988年 《春桃》饰演:刘向高上映时间:1988年 《本命年》饰演:李慧泉上映时间:1990年 《李莲英》饰演:李莲英上映时间:1991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饰演:成年马小军上映时间:1995 《秦颂》饰演:嬴政上映时间:1996年 《宋家皇朝》饰演:宋查理上映时间:1997年 《有话好好说》饰演:赵小帅上映时间:1997年 《鬼子来了》饰演:马大三上映时间:2002年 《寻枪》饰演:马山上映时间:2002年 《绿茶》饰演:陈明亮上映时间:2003年 《天地英雄》饰演:李校尉上映时间:2003年

《我和爸爸》饰演:警察上映时间:2003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饰演:作家上映时间:2004年 《茉莉花开》饰演:孟老板上映时间:2006年 《太阳照常升起》饰演:老唐上映时间:2007年 《建国大业》饰演:毛人凤上映时间:2009年 《让子弹飞》饰演:张牧之上映时间:2010年 《关云长》饰演:曹操上映时间:2011年 2014年12月18日,姜文新作《一步之遥》公映 一、姜文电影的历史观 1、历史的个人化。 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 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 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 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2、对乱世的偏爱。 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从自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文革年代, 到《鬼子来了》抗战时期, 再到《太阳照常升起》的“那个极度压抑个人欲望的时代”, 最后《让子弹飞》的北洋时期,不难看出,他偏爱乱世。乱世,有美学意义上讲有着复杂与戏剧性。 3、对历史的颠覆表达。姜文实际上把历史设置为“是一种充满虚构和想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学生姓名:武煜指导教师:李一敏 内容摘要:产生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理论对“作者”地位的提升,使得“作者”的个人自觉性及创造的自由性在电影中得到充分表达,开创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有许多受“作者电影”理论影响的导演,而作为个人风格延续,创作带有强烈“作者”元素的姜文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虽然至今只执导过四部作品,但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坛都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作者电影”的特征以及姜文电影中的个人成长印记、影片内核、影像风格方面来论述姜文电影的“作者”化,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姜文电影,关注姜文电影,关注当下的中国电影现状。 关键词:作者电影姜文成长印记 2010年12月16日,《让子弹飞》高调上映并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收入,使得姜文又一次成为话题人物。回首姜文1994年石破天惊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1998年风波不断、遭禁的《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招致种种非议的《太阳照常升起》。四部力作,每一部都携带着浓烈的“作者电影”气息,每一部都拒绝重复和平庸。影片热烈奔放、内涵深远,“纵有缺点与困境,也在吉光片羽中渗透着才气与严肃的思维”。[1] 作为导演身份的姜文远没有作为演员多产,因为他个人追求完美且偏执霸道的个性,17年间仅拍摄了4部影片,但是每一部都是姜文对于自己的生存处境和个性的书写。谈到姜文导演的电影,国内电影评论界都将过多的目光关注于他电影中的隐喻方面。也有个别的电影评论家将姜文划为中国第六代导演来研究。个人认为,姜文电影中极富“作者”气息,遂将其归为“作者电影”阵列进行探讨。 一、所谓“作者电影” (一)“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 “‘作者电影’源自浪漫主义传统对‘个人的关切’,以‘作者电影’的视角来考察电影创作,即从‘作者’的角度来挖掘导演给予作品的永恒审美意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诸多考察。” [2] 20世纪30、40年代,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新批评使得文学“作者”地位不断受到挑战。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结构主义和解构学说则直截了当的宣告“作者死了”。几乎就在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亡”的同时,电影批评领域将“作者”,这个极富有人本主义和个性主义色彩的文学词语挪置其中,由此而获得新生。轰动世界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将领们则将“作者至上”理念推上了巅峰地位。 二战之后,法西斯垮台以及斯大林去世后的重新评价等一系列的事件,标志着西方政治理想的幻灭。越来越多的欧美青年人将政治视为“滑稽的把戏”,通过各种创作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这一现象在美国称作“垮掉的一代”,而在法国则形成了艺术界的“新浪潮”。 20世纪50年代在执着于电影艺术探索的大本营——法国,文化运动高涨,法国女评论家克劳德?埃德蒙?玛格尼认为电影已越来越接近“和小说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

姜文电影风格

黑色幽默??人生探索·悲剧内涵 绪论 姜文作为导演,迄今为止一共拍摄了四部作品,但是他的独特气质和精神直接作用在影视作品中,让他的电影形成了强烈的个性特征。姜文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他的诗电影,他的男性魅力造就了他的性别电影,他的幽默造就了他的黑色幽默电影。其作品的鲜明艺术特色是中国电影界一次成功的探索,并为中国电影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我们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姜文跨越这个界限把他和他的电影一并带入经典的行列,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难看出,他的电影有着特有的创作风格,随处展现出独有的姜氏黑色幽默。姜文电影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展示了对人性的主题探讨、多元化的叙事内容及死亡与生存的哲学意蕴。然而,姜文电影是一种喜剧包裹下的悲剧电影,他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即是悲剧。 正文 姜文是中国电影史上独具特色的个性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对事物和事件进行阐释。从影片《阳光灿烂的日

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到《让子弹飞》,姜文拒绝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以独具特色的手法创造出个性化的电影叙事空间。 看似有着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姜文电影,在颠覆与建构的同时为影片注入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悲观的情绪,而这种隐藏在轻松嬉笑的画面背后的悲剧色彩。无论是在主题阐释、叙事结构以及哲学意蕴层面上都一直存在。因此,姜文电影在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一种悲剧电影。 一、姜文电影的历史观 历史的个人化。姜文生得早,没有赶上“告别革命”的好日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不断革命时代的产儿,却生长在一个告别革命的年代。这个问题是他人格的一部分,他需要一种表达,但他似乎也并没有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是讲了一个寓言,结尾要靠我们自己来完成。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在这四部影片中都依附于姜文颠覆的历史并不断深入对人性的探讨,通过探讨表达了姜文对于世间事物和人物的一种

导演风格分析

姜文导演风格分析 一、选题原因 姜文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集演员导演与一身。作为演员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有话好好说》《鬼子来了》,作为导演主要作品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姜文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在影像风格方面,他的电影显示出独特创作视角和艺术个性,非常规叙事营造出陌生化的艺术效果,黑色幽默、反讽、魔幻现实主义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使得姜文电影彰显出另类独特的气质。姜文作为当今中国影视圈能够创造票房过亿的导演之一,同时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电影演员。他在电影荧幕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例如:《芙蓉镇》中的右派分子秦书田,《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红高粱》里的“我爷爷”、《有话好好说》中的“赵小帅”、以及 2010 年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等等。姜文是一个由演员转型的导演,演员出身的导演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纵观其导演的影片,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的出色且演员的整体表演风格统一。姜文影片中的角色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特点让人过目不忘,形体设计个性化,表演节奏幽默诙谐。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姜文都是才华横溢而又极富有个性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系列影片中,姜文身兼编剧、导演、演员三职,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荒诞的电影表现手法,颠覆了人们惯常的历史印象;抒写了个人英雄主义情怀。 二:具体分析 1.表演分析——以电影《红高粱》为例 姜文在影片《红高粱》中饰演“我爷爷”这个形象,这个人物在剧中有时勇猛,有时粗鲁,有时傻呆,有时又像奴才一样。可谓姜文将这人物塑造的淋漓尽致。比如说在肉铺喝酒这场戏中,“我爷爷”对肉铺的老伙计趾高气扬,要久要肉。当土匪头子来了以后,他马上低头哈腰,甚至下跪赔罪。他趁机把土匪头压在身下,为“我奶奶”被抢而杀气腾腾,但当土匪他他打倒在地,用枪对着他时,他又求饶、后悔、怒骂,又无可奈何。在这短短的一出戏中,姜文的表演可谓是转换的恰到好处。 豪放,是姜文在这部影片中表演的又一大特色。影片中,“我奶奶”把“我爷爷”赶出屋后,家里的伙计们把他抬出去,此时的他还不时的用腹部拱动,那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简介:国内女星最爱的十大华人导演[收缩内容] -1.王家卫 2.吴宇森 3.姜文 4.陈可辛 5.冯小刚 6.李安7.陈凯歌8.《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一文简介结束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正文开始 国内女星最爱的十大华人导演[收缩内容] -1.王家卫 2.吴宇森 3.姜文 4.陈可辛 5.冯小刚 6.李安7.陈凯歌8.张艺谋9.成龙10.顾长卫 NO.1王家卫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张曼玉在1988年总共拍摄了12部电影,这位83年的港姐亚军,因此被戏称为“张一打”。同年,长期在无线担当编剧的王家卫,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执导他的电影处女作——<旺角卡门>。 NO.2吴宇森 妩媚与“森” 林志玲参演<赤壁>历史上的小乔:三国里著名的美女,至今还有人在争论其实她的美早就盖过了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 NO.3姜文 韵情诗“文” 在威尼斯影展上,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虽然和金狮奖擦肩而过,但在红地毯上姜文和夫人周韵的恩爱秀,同样羡煞旁人。 NO.4陈可辛 音“迅”帖“辛”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NO.5冯小 以柔克“刚”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NO.6李安 群星请“安” 汤唯是个幸运儿,被导演李安一把火捧的红到了世界,也和梁朝伟亦真亦奂的肉搏了一次,快乐死了威尼斯,快乐死了全世界的观众。 NO.7陈凯歌 “红”尘颂“歌”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陈凯歌翻身之作<梅兰芳>在演员挑选上摆的是“商业片”的擂台

论姜文电影影像风格论文摘要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电影业的发展犹如巨龙般腾空而起,发展到现在,电影艺术还在不断完善和开拓创新,不少前辈及学者在影像风格上的研究也有不少佳作,而当下关于姜文电影中影像风格的研究,国外几乎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从国内来看,不少学者都是针对姜文具体某一部电影的影像风格研究,或者是对姜文电影其他叙事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在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首次通过综合影像叙事的“魔幻性”、影像表达的“陌生化”以及独特主题的影像化呈现,对姜文及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进行全面分析解读。然后从内核和形式两方面总结姜文电影的“独特影像风格”,试图找出影像中折射的现实意义,通过比较具体的分析,以此对电影艺术的研究有一个重要的补充作用。最后总结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赋予我们的实际,指导我们更好的去理解电影艺术。 关键词:影像风格;影像表达;独特主题;姜文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er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industry like the dragon taking off, development to the present, film art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expand innovation, many predecessors and scholars research on image style also has a lot of good, and the research about Jiang Wen film image style, almost no foreign involved in this aspect of the content, and domestically, many scholars are for Jiang Wen specific film image style of study, or other Jiang Wen film narrative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 different approach, for the first tim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mages of narrative "Magic", image to express the image of "Defamiliarization" as well as the unique theme of the show, image style of Jiang Wen and Jiang Wen film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And then summarize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kernel and form Jiang Wen film "the unique style of imag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fraction in the ima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re specific, in the study of film art h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role. The final summary of Jiang Wen film gives us the actual image style, guide us better to understand the film art. Keywords: Image style; Image expression; Unique theme; Jiang wen

姜文演的电影风格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姜文演的电影风格 专业 学习中心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文献综述 郝艳杰在《姜文电影的题材把握与风格表现》中认为,作为演员的姜文无疑是多产且风光的,然而作为导演的姜文作品并不多,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三部。不过,作为一个低产的“精品”导演,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极其惹人关注,引起了强烈反响和争议。姜文的三部作品均由他本人参与改编创作,在影片中注入了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空间,他对于题材的把握、主题的表现、电影叙事技巧的运用等都体现了他的个人特色,带有浓重的“姜氏”色彩。 陈维在《论姜文对鲁迅启蒙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中认为,姜文作品中对鲁迅启蒙思想的张扬不是简单的继承,而且是有发展和升华。我们今天认真学习和对比此二人对国人的批判,研究姜文如何把个人英雄主义梦与民族、集体复兴的结合,完成向鲁迅启蒙思想的致敬,成就自己的“超人”思想与英雄情结,就是希望能通过这种研究和反省,来克服我们身上原有的缺点,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推进中国的发展,加快实现万千国人的中国梦。 陈维在《论姜文作品中叙事模式的戏剧化创作》中认为,姜文导演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特征,但即使《让子弹飞》商业价值的凸显也掩映不住作品中不人主流、不落俗套的先锋精神。“先锋这个词意味着艺术形式的变革,同样,这个词也意味着艺术家们为把自己和他们的作品从已经建立起的艺术陈旧过时的侄桔陈规和艺术品位中解放出来所做的努力。”姜文的先锋精神突出的体现在叙事模式的实验中,集中体现在电影的戏剧化创作上。 华静在《姜文电影的文学改编策略》中认为,姜文在拍摄电影时往往会进入文学精英们构筑的大厦中寻找资源,姜文对文学的改编实现了其电影与文学的互利,姜文借助原著故事的内容或形式伸张了他个人的艺术理念与审美价值,而原著故事则以一种更为鲜活的样貌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在视觉文化占据主导的时代,姜文在其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改编策略是值得探讨的。 田华在《后现代视域下姜文电影中的游戏意识》中认为,姜文的电影作品极具后现代性,在形式和风格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无论是电影的叙事手法,还是影像风格,都具有强烈的游戏感。正是这种游戏感消解了电影银幕的存在,将电影和观众紧紧地连在一起,让观众参与到电影的游戏中,并思考自身在电影中所处的位置。姜文电影的成功也可以说是中国新一代导演的游戏意识和游戏手法运用的成功。 李翀在《以《让子弹飞》为例分析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中认为,姜文从1994年至今只拍了五部电影,虽然产量较低,但每一部都足以留名中国电影史。多变的影片类型、故事情节、叙述方式,不变的幽默风趣、蒙太奇运用、明艳色彩,都让姜文的电影魅力十足。而《让子弹飞》以其悲喜交加的情节组合和精彩多样的叙述技巧,被看作是“姜文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靳佳盛在《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解析》中认为,《太阳照常升起》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超出了一个电影的范畴,也许要看几遍才能知道,其中的

中国著名导演作品及其简介

一)大陆 1.张艺谋:红高粱1987、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4、有话好好说1997、我的父亲母亲1999、一个都不能少1999、英雄2002、千里走单骑2005、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2.陈凯歌: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6、边走边唱1991、霸王别姬1993、风月1995、荆柯刺秦王1998、和你在一起2002、孩子王1987、无极2005 3.冯小刚: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一声叹息2000、大腕2001、手机2003、天下无贼2004、夜宴2006 4.张元:北京杂种1993、东宫西宫1995、过年回家1999、我爱你2002、绿茶2003、妈妈1992、儿子1993、广场1994 5.王小帅:扁担姑娘/越南姑娘1996、十七岁的单车2000、二弟2003、青红2005、冬春的日子1992、极度寒冷1994 6.贾樟柯:小武1999、站台2000、任逍遥2002、世界2004 7.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1998、生活秀2002、暖2003、情人结2005 8.田壮壮:盗马贼1986、蓝风筝1993、茶马古道:德拉姆2004、猎场扎撒1986、摇滚青年1988、小城之春2002、吴清源2006 9.何平:双旗镇刀客1991、炮打双灯1993、天地英雄2003 10.谢晋:舞台姐妹1965、天云山传奇1980、高山下的花环1984、芙蓉镇1986、红色娘子军1961、牧马人1982、清凉寺钟声1991、鸦片战争1995 11.冯小宁:红河谷1995、黄河绝恋1998、紫日2000、大气层消失1990、战争子午线1990 12.黄建新:黑炮事件1985、站直了,别趴下1993、谁说我不在乎2001、求求你表扬我2005、背靠背,脸对脸1994、埋伏1996、说出你的秘密1999 13.黄建中:小花1979、过年1990、米1995、良家妇女1985 14.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鬼子来了2001 15.陆川:寻枪2002、可可西里2004 南京南京2009 16.路学长:长大成人1996、卡拉是条狗2003 17.娄烨:苏州河1999、紫蝴蝶2003 18.张扬:爱情麻辣烫1997、洗澡1999、昨天2001、向日葵2005 19.孙周:漂亮妈妈2000、周渔的火车2003、心香1992 20.蔡楚生:渔光曲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新女性193 21.郑君里:乌鸦和麻雀1949、林则徐1959、 22.崔嵬:青春之歌1959、小兵张嘎1963、

姜文电影作品详览(1)

姜文 【电影作品】 1.天地英雄 2.宋家王朝 3.寻枪 4.有话好好说 5.茉莉花开 6.绿茶 7.太阳再次升起 8.红高粱 9.芙蓉镇 10.末代皇后 11.狭路英豪 12.秦颂 13.宋家皇朝 14.大路1993 15.本命年 16.闺阁情怨 17.李连英 18.大清风云 19.鬼子来了 20.阳光灿烂的日子 21.大太监李莲英 22.《建国大业》客串毛人凤 23.《让子弹飞》筹拍 【电视作品】 1.清宫风云 2.初恋情人 3.欢乐农家 4.北京人在纽约 5.凤凰起舞 6.我爱我家 7.《金婚风雨情》(原名《金婚2》)饰军长 配音 1.动画片《宝莲灯》中担任“杨戬”(二郎神)的配音。 2.王家卫电影《蓝莓之夜》为男主角配音 3. 迪斯尼3D动画《超人总动员》国语版男主角超人爸爸的配音(超人妈妈配音者为徐帆)【所获奖项】 1987年,电影《末代皇后》参加叙利亚第5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潘虹获最佳女演员奖);巴西第4届里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评委会特别奖。 1988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第35届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1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张艺谋获“大阿特拉斯”金奖。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26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

影节获水晶球奖;第33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获评委特别表彰奖、观众奖。 1989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16届比利时布鲁塞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最佳影片奖。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5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获金熊猫奖;第40届捷克劳动人民电影节获荣誉奖。 1990年,电影《芙蓉镇》参加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同年,电影《本命年》参加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 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个人出席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法国秋季艺术节。 1996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1997年4月13日,参加香港第16届电影金像奖颁奖,为最佳导演奖获奖者颁奖。 19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0年影片《鬼子来了》获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1年影片《鬼子来了》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4年姜文本人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获4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2008年获得由法国杜维尔市市长亲自颁发的城市勋章。另外,姜文的名字铭刻在位于诺曼底海滩一面特殊的墙上。 电视电影获奖: 1987年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代表作:《芙蓉镇》 1989年第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代表作:《春桃》 1993年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代表作:《北京人在纽约》 1995年获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代表作:《宋家皇朝》 1996年第三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代表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2003年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代表作:《寻枪》 2003年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受欢迎男演员,代表作:《寻枪》 2004年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代表作:《天地英雄》 2004年第四届华语传媒电影大奖最受欢迎男演员 【媒体评价】 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姜文刻意把真实的生活和他的艺术作品完美结合,这也是他为人处事的严谨作风,无论对事对人他都很认真很细腻,这就是为什么姜文这个才华横溢、个性极强的人因为他的个性和脾气,使很多行内人也常常感到文难合作。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情感是强烈的,正因为他本人有这样的主观心象,出自他手下的好多影视作品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给人带来丰富而美好的内在体验。我们时代的许多影视作品之所以缺乏内在价值,缺乏从精神上影响人的力量,不是因为没有生动的情节和场面,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这种强烈的情感、诚恳的态度。”(重庆晚报)【演艺经历】

姜文电影中的反讽艺术探究

摘要:在票房成为电影号召力的今天,中国电影如何突破世界电影商业化带来的瓶颈,在“商业与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生存成为了中国电影导演亟需解决的问题。姜文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电影导演的一员,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有新的追求,他坚持使用反讽艺术以超现实主义手法对现实主义规范进行超越和颠覆。本文结合电影反讽的特征,以反讽为切入点,主要分析姜文导演的四部电影,试图展现姜文电影的风格艺术特征,揭示其独特之处。 关键字:姜文;反讽艺术;探索

目录 1.导演姜文作品与成长经历分析 (1) 1.1 导演姜文作品分析 (1) 1.2 导演姜文成长经历分析 (2) 2.姜文电影中的反讽艺术 (4) 2.1 浪漫青春的幻想反讽-《阳光灿烂的日子》 (4) 2.2 荒诞苦逝的人性反讽-《鬼子来了》 (5) 2.3 浓墨重彩的影像反讽-《太阳照常升起》 (6) 2.4英雄梦想的悲剧反讽-《让子弹飞》 (7) 3 从美学角度分析姜文电影反讽的艺术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7) 4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1.导演姜文作品与成长经历分析 1.1 导演姜文作品分析 1963年,姜文出生于唐山。1984年,21岁的姜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的“第五代”导演开始活跃于中国影坛的时候,作为表演系科班出身的姜文也崭露头角,作为演员在他们的电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83年到1990年的八年里,姜文主演了八部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影片。如《红高粱》、《芙蓉镇》、《春桃》等。 1992年作为演员已经成绩斐然的姜文,将深深触动自己内心的小说《动物凶猛》改变成电影剧本,试图作为在电影创作中有更多话语权的导演去填充自己的不满足,去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就有了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故事发生在文革中的北京,主要讲述了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渡过自己的青春,主人公在此过程中也由一个男孩蜕变成男人的故事。影片画面优美,演员表演朴实,对孩子们青春期的困惑和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进行了真实细致的描绘。 1993年8月23日,《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式开拍,1994年1月22日完成拍摄。尽管自决定开拍后,姜文面临资金、演员等一系列的困难,拍摄期间还曾因资金不到位而面临一度停拍的困境,但是在姜文的坚持和努力下影片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拍摄,并在公映后获得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赞誉。《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很多国际奖项,荣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在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中被评选为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首部作品的成功无疑给姜文增添了无比的信心,也为姜文谋划拍摄下一部影片奠定了基础。 1998年,姜文的本命年,36岁的姜文并没有满足自己在话剧和影视上的成就,开始筹备拍摄自己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的故事素材取自小说《生存》①,影片讲述了在抗战时期,一个小山村“挂架屯”的农民“马大三”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最后整个村庄被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姜文参与了剧本的改编创作,在实际电影中只是借用了小说抗战的历史背景,把“挂甲屯”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来讲述故事。影片用黑白胶片拍摄,色调明暗对比强烈,后期剪辑干净麻利,细致地刻画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人们对待生存与死亡的态度和方式,其中影片里演

姜文导演自传夏雨成名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

黑暗中的光明 ――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通过回忆录的形式,演绎了一段青春的童话。影片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黑暗的社会环境却掩盖不了几个另类少年心理的阳光。少年人的天性使他们剥开了大人世界里的阴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茁壮成长。 影片中,由夏雨所扮演的男主人公马小军是一个军人的后代,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在他身边,他便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而正是基于这种性格,他也拥有了乐观、豁达的心态。他天性顽皮,上课时,他时不时地搞点小恶作剧,使同学和老师们哭笑不得。他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撬锁的本领,经常在军队大院里游荡,并因此认识了他心仪的女孩米兰。按当时人的眼光看,他不仅仅是另类少年,还是一个不良少年。他与几个臭味相投的少年结成了自己的小帮派,一起玩耍,一起打架。由于无人管教,更助长了他的气焰。总之,这是一个活泼又带有邪气的少年,他的天性决定了他日后的遭遇非同寻常。 剧中,男主人公自由散漫却有着自己的梦想。小时候他梦想着自己的国家能与苏美两国重新开战,我军的铁拳会把苏美两国的军械击得粉碎,而一个战争英雄由此诞生,这个英雄就是他。他的童年是在这样的梦中度过的,而到了少年时期,他梦想有一天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甚至成为北京城里的老大。但他这是梦想注定会破灭。在北京城里,他不会比警察更威风。在小帮派里,他取代不了刘忆苦的地位。他家里,他不能彻底摆脱母亲的控制。女孩米兰的出现,使他有了新的梦想。在他的思想中,保存着对米兰的小小爱恋。为了见到她,他经常逃学。而为了使她高兴,他甚至爬上百米高的烟筒管道,并为此差点丢掉自己的小命。他的成长经历中始终伴随着这些彩色的梦想,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梦想,才是他的成长岁月里充满阳光,使他的青春没有因为社会的阴霾蒙上阴影。 马小军也有过生活中的小小愤慨。他不能容忍其他人欺负他的同伴。当同伴受伤时,他毫不犹豫的冲到前列,为同伴报仇,并因此将对方打成重伤,得罪了敌方的死党。他气愤当时的公安人员为什么在大使馆把他抓起来,并对他极不尊重。但无论怎样气愤他最终要低头求饶。他哭笑不得的用“阿Q精神”勉励自己。他对米兰对自己的态度十分困惑,他认为米兰应该是他一个人的,看不惯与其他人交往。为了米兰,他与自己最好的哥儿们大打出手,最终又不得不和好如初。因为与米兰发生矛盾,他与自己的小帮派彻底决裂,他们的小帮派最终瓦解,天各一方。或许,这些小人的愤慨只能算作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丝毫抹杀不了他充满阳光的岁月,在这些愤慨中,他逐渐地走向了成熟,走向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可以说,马小军这个人物如果放在现代,他只不过是一个另类少年的形象。但在文革时期,他不仅仅代表了一个人,而且代表的是当时的一代人。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社会多么黑暗,他们的思想,从不会消沉,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充满阳光。生活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是他们的不幸。但相比于整个社会中的人,他们却又是幸福的一代,大人世界里的痛苦和无奈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阴影,反而让他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理智的看待这个世界。 马小军这个角色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他似乎预示着“黑暗的社会不会长久,光明不会遥远”。他的梦想,他的叛逆,甚至他朦胧的爱情,都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他虽然不能照亮整个社会,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马小军那一代人正是时代的希望,有了这群充满朝气、充满阳光的年轻人,光明的社会就不会遥远。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触动了所有人心里的阳光。它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信念,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活总会继续,梦想也不会停滞,生活仍然处 处充满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