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中的风雅情调与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中的风雅情调与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即敦煌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珍贵遗产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雅

情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誉。本文将介绍敦煌曲子在音乐风格、表达手

法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敦煌曲子的魅力。

1. 音乐风格

敦煌曲子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包括汉、回、藏、吐蕃等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这些元素以独特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敦煌曲子独有的音乐风格。其中最

突出的特点是其纯美、深沉而又庄重肃穆的旋律。

2. 表达手法

敦煌曲子通过巧妙运用音符、音调和节奏等手法来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和意境。常见的表达手法包括:抒发伤感和哀怨情绪、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嬉笑

怒骂以及表达对神秘宇宙和人生命运的思考等。

3. 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内涵。

首先,敦煌曲子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面貌,体现了中华民

族与世界各族群的多元共生。其次,敦煌曲子体现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

的理念,在音乐中传递着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精髓。此外,敦煌曲子

还承载着历史记载、民族记忆和艺术品鉴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4. 敦煌曲子的传承与发展

自从20世纪初将大量唐代敦煌写本整理出来之后,敦煌曲子得到了广泛传播

和深入研究。近年来,通过现代音乐技术手段与古代琴谱相结合,更有利于敦

煌曲子在今天得以传统并发扬光大。同时,在国际间也应加强敦煌曲子的传播,使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欣赏。

结语:敦煌曲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雅情调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通过了解敦煌曲子在音乐风格、表达手法和文化内

涵等方面的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希

望敦煌曲子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敦煌曲子》中的风雅情调与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中的风雅情调与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即敦煌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珍贵遗产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雅 情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誉。本文将介绍敦煌曲子在音乐风格、表达手 法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敦煌曲子的魅力。 1. 音乐风格 敦煌曲子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包括汉、回、藏、吐蕃等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这些元素以独特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敦煌曲子独有的音乐风格。其中最 突出的特点是其纯美、深沉而又庄重肃穆的旋律。 2. 表达手法 敦煌曲子通过巧妙运用音符、音调和节奏等手法来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和意境。常见的表达手法包括:抒发伤感和哀怨情绪、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嬉笑 怒骂以及表达对神秘宇宙和人生命运的思考等。 3. 文化内涵 敦煌曲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内涵。 首先,敦煌曲子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面貌,体现了中华民 族与世界各族群的多元共生。其次,敦煌曲子体现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 的理念,在音乐中传递着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精髓。此外,敦煌曲子 还承载着历史记载、民族记忆和艺术品鉴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4. 敦煌曲子的传承与发展 自从20世纪初将大量唐代敦煌写本整理出来之后,敦煌曲子得到了广泛传播 和深入研究。近年来,通过现代音乐技术手段与古代琴谱相结合,更有利于敦 煌曲子在今天得以传统并发扬光大。同时,在国际间也应加强敦煌曲子的传播,使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欣赏。 结语:敦煌曲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雅情调和丰富 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通过了解敦煌曲子在音乐风格、表达手法和文化内 涵等方面的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希 望敦煌曲子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之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经楚辞部分 1、风骚传统[诗骚传统]:“风”指《诗经》中的《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后世诗人,或受《诗经》现实主义影响,或受《楚辞》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或《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前进。因此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称“风骚”传统。 2、风骚: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献诗说: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先秦古籍中有很多对公卿献诗制度的记载。他们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刺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公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搜集起来的。 4、采诗说:采诗说也是关于《诗经》作品来源的一种主要说法。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小雅》、《国风》中的许多诗便靠乐官采集而来。 5、制诗说:宗庙祭祀和燕享等仪式中的乐歌,应是乐官、或巫、史奉命创制的。 6、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7、四家诗:所谓的四家诗指的是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毛诗晚出,创始人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是四家诗中唯一的古文经学。 8、今文三家(三家诗):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在汉代立有博士,成为官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鲁诗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韩诗的创始人为燕人韩婴。今文三家已失传。 9、毛诗传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10、毛诗正义: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毛诗正义》,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在当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 11、六诗说:关于《诗经》分类的“六诗”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六诗就是:风、雅、颂、赋、比、兴。 12、六义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即风、赋、比、兴、雅、颂,其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叫做“六义”。13、二南:即《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是十五《国风》开始的两国风。 14、四始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四始”指《风》、《小雅》、《大雅》、《颂》为首的四篇诗,即“风”的首篇《关睢》,“小雅”的首篇《鹿鸣》,“大雅”的首篇《文王》,“颂”的首篇《清庙》。旧时认为将此四篇诗臵于各部分之首含有微言大义,实不过是曲为解说而已。 15、二南独立说(四诗说):“二南独立”说也称“四诗”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北宋苏辙于其《诗集传》中首倡“二南独立说”,认为《诗经》应分《风》、《雅》、《颂》、《南》四类,即把《周南》、《召南》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教材认为“二南独立说”难以成立。 16、风雅颂:《诗经》的分类。风,又称“国风”,是当时各诸侯国所管辖地域的民歌土乐,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方小调。《诗经》共有15国“风”,160篇。雅是周天子直接统辖的王畿附近的音乐歌曲,其中有一些民歌,但大多数是贵族文人的创作。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歌舞,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17、周民族史诗: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18、农事诗主要是指《诗经》中那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以及那些描述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包括农业祭祀诗和农业生活诗。 19、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述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周颂》中的五篇农事诗。农业祭祀诗与祭祀诗是种属关系。 20、农业生活诗是指《诗经》中直接描写农业生活的诗,即描写领主省耕、省敛以及农夫选种、修械、播种、除草、灭虫、收获农业生产等情况。如:《甫田》《大田》,《七月》是最典型的农业诗。 21、《七月》是《诗经》“国风”中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当是西周初期豳地未沦陷时的作品。该诗基本上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农奴们的劳动和生活,反映了当时农奴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农奴社会的阶级压迫的画面。但同时也描写了领主们喜气洋洋的宴饮场面。该诗可能是周乐官在豳地农奴所作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的一首代言体诗。 18、燕飨诗指《诗经》中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燕(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礼仪诗或宴饮诗。根据内容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小雅〃鹿鸣》是著名的燕飨诗。 19、政治美刺诗是指《诗经》中那些对整个贵族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人物进行称颂赞美的诗。 20、讽喻怨刺诗是指《诗经》中那些对统治者进行讽喻规谏,对黑暗现实进行怨刺批判的诗。 21、讽喻诗人:“讽喻诗人”即《诗经》中箴诫规谏诗和讽刺批判诗的作者。这些作者是周代贵族中的优秀分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 2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23、叠咏体:“叠咏体”亦称重章复唱,指篇章结构上章节回环复沓、反复咏唱的民歌体。该体式在《诗经》中非常显著。一首诗往往由若干章构成,而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据统计,这种重章复唱的形式在《诗经》的305篇中,占了一半以上,并多集中在《国风》、《小雅》部分。 24、风雅:“风雅”是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后人对由《诗经》以来形成的中国诗歌创作传统的理论升华。在这里,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在今天对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 在其千年流传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 敦煌曲子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类文体,它既具有歌词的特点,又兼具诗歌的韵律 和表达手法。敦煌曲子词最早出现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其中保存了大量 的敦煌曲子词,这些曲子词成为了研究唐代音乐和文学的重要材料。敦煌曲子词表现了当 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的宣泄,以及对社会风貌和精神世界的记录和反映。 敦煌曲子词具有极高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厚重感。敦煌曲子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人文风情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敦煌曲子词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们既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古代 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见证。敦煌曲子词的保存和传承,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 音乐和文学的深入了解,还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全面把握。 敦煌曲子词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敦煌曲子词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质朴、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独特魅力。敦煌曲子词通过对音乐和文学 的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它既有着音乐的韵律和旋律,又具备诗歌的意 境和表达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敦煌曲子词的艺术魅力,使得它在当今的 文化市场和艺术欣赏中备受青睐,成为了文化产业中的重要资源。 敦煌曲子词对于我们进行文化传承和精神传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敦煌曲子词作为 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精神 传统的重要代表。敦煌曲子词通过对生活、情感和理想的诗化表达,传达了中国古代人们 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敦煌曲子词的传承和弘扬,有 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优秀传统,促进我们共同担负起对中国古代文 化的历史责任,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音乐方面,也包括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微《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 一、音乐价值 《敦煌曲子词》收录了唐代至五代时期的一千多首乐曲和词曲,其中包括了丰富的音乐曲调和演奏技巧。这些曲调和技巧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曲调中常常使用的“六律”和“十二律”体系对中华传统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敦煌曲子词》中的乐曲和演奏技巧也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灵感,对中华传统音乐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化价值 《敦煌曲子词》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宝库之一,其内容涵盖了唐代至五代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权力结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方面内容,是中华文化及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曲和词曲的作者可谓涵盖了当时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他们对于宗教信仰、生命境遇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倾向,这些内容都可从《敦煌曲子词》中找到。 三、历史价值 《敦煌曲子词》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它不仅记录了唐代至五代时期的音乐文化状况,还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情况。例如,《敦煌曲子词》中不少乐曲都涉及到历史人物、政治权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记录了当时社会历史的乐曲与文学作品,可以作为研究唐朝至五代时期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学科的宝贵资料。 综上所述,《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涵盖了音乐、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和传承这部古代音乐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文化及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力量。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分享日志热门日志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来源:徐木的日志 一、名词解释 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6、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7、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8、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9.李杜:特指李白和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习惯将其并称。 1、“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2、“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10、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唐宋词研究》

一、默写 1、柳永雨霖铃 答: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辛弃疾摸鱼儿 答: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无一作:迷)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姜夔《扬州慢》 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柳永《八声甘州》 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5、辛弃疾《青玉案》 答: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答: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二、名词解释 1、《花间集》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曲子词》的历史价值探微 敦煌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瑰宝的宝库。敦煌石窟作为 敦煌文化的代表,自唐代开始风靡一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石 窟壁画和文物,其中《敦煌曲子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敦煌曲子词》是指敦煌石窟壁画上的一些旋律文字,它记录了唐代至宋代敦煌地区 的音乐和文学艺术。这些曲子词以十种不同的音律形式呈现,如碑文、字轴和标签等形式,内容涉及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各个领域。通过这些曲子词,我们可以窥见古 代敦煌地区的音乐风貌和文化特色。 从音乐角度来看,《敦煌曲子词》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之处。这些曲子词多为 乐曲的名称、歌词或乐谱,其中有的是典型的唐代音乐,有的则是具有河西地区特色的音乐。有一种名为“乐曲帖”的字轴,记录了许多音乐乐谱,包括琵琶曲、箜篌歌曲、笙曲等,其中一些曲目至今仍有传承。这些曲子词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资料,也为 今人理解古代音乐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从文学角度来看,《敦煌曲子词》反映了古代敦煌地区的文学艺术水平。这些曲子词 中既有宗教性的音乐文学,如佛教经文和道教经文的歌词,也有民间流行的歌曲,还有以 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的诗歌。通过这些曲子词,我们可以了解到敦煌地区古代文人的诗 词创作和音乐艺术表演,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从文化角度来看,《敦煌曲子词》展示了敦煌地区的多元文化和繁荣发展。敦煌作为 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这些曲子词中既有中 原地区的音乐特色,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印度音乐和中亚音乐的融合。通过研究这些 曲子词,我们可以了解到敦煌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交流中的积极作用,也可以了解到敦煌 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和繁荣状态。 《敦煌曲子词》作为敦煌石窟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不仅记录了古代 敦煌地区的音乐和文学艺术,还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和文学的独特之处。它也展示了敦煌 地区的多元文化和繁荣发展,为我们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保 护和研究《敦煌曲子词》,对于挖掘和传承敦煌文化的宝藏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师范大学2020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海南师范大学2020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1分) A:《论语》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2、《古诗十九首》遣词用语的特点是()(1分) A: 辞藻华丽 B: 尽力铺陈 C: 炼词熔典 D: 浅近明白 3、汉乐府民歌《鸡鸣》的内容是()(1分) A: 抒写爱情婚姻 B: 讥刺达官显贵 C: 倾诉漂泊流荡 D: 披露战争残酷 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是()(1分) A:《蒿里行》 B:《燕歌行》 C:《野田黄雀行》 D:《步出夏门行》 5、作为建安诗人之一的曹操次子是()(1分) A: 曹植 B: 曹丕 C: 曹叡 D: 曹芳 6、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1分) A: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B: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

C: 日晚荒城上,苍凉落余晖 D: 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 7、陆机《文赋》中指出,诗歌艺术效果应追求()(1分) A: 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B: 造情既浅,抒响不高 C: 辞藻绝丽,烂若舒锦 D: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8、以“游仙”为诗名,始于()(1分) A: 曹操 B: 曹植 C: 郭璞 D: 孙绰 9、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田园诗的创作和冲淡之美境界的创作,但其诗歌创作还有丰富的多样性,下列作品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1分) A:《归园田居》 B:《饮酒》 C:《咏荆轲》 D:《形影神》 10、鲍照诗歌的语言特点是()(1分) A: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B: 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C: 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D: 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11、下列诗句属于谢朓创作的是()(1分) A: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B: 举杯延故老,今闻歌大风 C: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D: 簟文生玉腕,香汗湿红纱 12、蔡邕的代表作是()(1分) A:《述行赋》 B:《思玄赋》 C:《显志赋》

2021 阅读精选 考前必读美文《在敦煌听曲子戏》阅读及解析

【寄语】「考前必读美文」在敦煌听曲子戏 “非遗是什么?看得见的是文字,听得见的是声音,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是人的精神。” 我想这句话可以算是对非遗比较好的一个诠释。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崇拜生活的民族,我们喜欢 把生活放进各种各样的艺术里面进行表演,而这些艺术形式在以前的农耕时代多是口耳相传,不立文字,随着时代的发展,便成了现在所说的“非遗”。本文提到的“曲子戏”便是最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式 之一,更何况是在敦煌听呢。 《在敦煌听曲子戏》,“我”不仅听到了专业的曲子戏,更听到了“充满了谐趣”、让同行之人 沉浸其间的业余的曲子戏;“我”不仅听到了流传已久“高亢婉转,绕梁不绝”的曲子戏 ——《绣荷包》,更听到了自编自创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曲子戏——《总书记来到了敦煌》;“我”不 仅听到了曲子戏的声音,更听到了敦煌人传承非遗、热爱生活的心声。真如作者所言,敦煌曲子戏,令 人难忘。 【披文入情】 在敦煌听曲子戏 ①前不久,我们一行去敦煌,专为考察、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概述主要事件,为后文“听戏”搭台。)从敦煌机场到市 区,也就 20 分钟的车程。“敦煌者,盛大、辉煌也。敦煌是个 小城市,人口仅 20 万;敦煌又是个大城市,面积 31200 平方公里。”接机的当地同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3 万多平方公里呢!”我们这些从“小地方”来的人惊得咋舌。进入市区,透过车窗看出去,天空湛蓝深邃。傍晚的敦煌,文静得像个懂事的小姑娘。晚霞映照着楼宇,街上人流如织,车来车往。这哪像是只有 20 万人口的城市?街道的整洁有序以及满目可见的绿植,一种奇异的似曾相识,敦煌让我一下子提起了兴致。详叙对敦煌的第一印象:地大,景美,繁华;“似曾相识”之感的产生,铺垫后文。 ②第二天,主人引我们来到了敦煌市文化馆及非物质文化展示馆。眼前是一座临街而建(地理位置优越)、由三幢五层大楼组成的楼群,足有2万多平方米(空间大),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出乎”寓含对比),可见当地对文化的高度重视。承上文,引出文化馆及非物质文化展示馆,凸显其硬件设施之强大,表达赞赏之情。 ③文化馆内,民乐演奏厅、戏曲排练厅、剧场、舞蹈房、书画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装修考究。尤其那华丽的剧场,曾举办过全国非遗保护会议及国外一流剧团的演出。(设施齐全,回应上文。)走进宽敞的排练厅,我们再也挪不开步了。一位导演正指导五六位业余演员排练一出敦煌曲子戏。(“业余演员”突显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副馆长魏彩艳介绍,曲子戏是敦煌独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亦称“小曲戏”“小调戏”,传承千余年,大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参观文化馆,聚焦排练厅,点出曲子戏。 ④正在排练的曲子戏,演绎的是一个县太爷偷懒、避事、不作 为的故事。日上三竿,有民众击鼓喊冤,而县太爷尚在梦乡。府内的丫环实在看不下去,去叫醒县太爷。导演反复纠正演员的动作和神态,一举手、一投足、一问答,既充满了谐趣,生动勾画了那个县官的嘴脸,让人忍俊不禁,拍手称好。同行的几位,沉浸其间,下意识地学着表演起来。简述曲子戏的内容,以导演的认真、同行的模仿来表现曲子戏的魅力,照应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唐诗宋词导学

第一章绪论一唐诗唐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1数量空前约五万首主要见于《全唐诗》 2诗人数量空前而且遍布社会各阶层约二千二百多位 3题材广流派多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政治诗讽喻诗咏史怀古诗闺怨宫怨诗友情送别诗咏物言志诗等 4体裁丰富众体皆备骚体诗歌行体乐府古风格律诗近体诗的各种形式等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行的乐曲的意思由于汉魏以前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而得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乐府本指西汉建立的古代音乐官署后借代为古代诗体之一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及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古风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 5名篇多 6求新求变充满创造精神二初唐的诗歌成就初唐的诗歌成就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风骨声律意境等方面的贡献 1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由于更朝换代初唐时期的诗坛普遍弥漫着南朝齐梁时期的诗歌遗风即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他们反对南朝齐梁诗歌遗风倡导骨气刚健之诗他们的诗重视抒发自己的情怀呈现出一种壮大的气势具有建安文学那种慷慨激昂的艺术力量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代表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写于狱中的《在狱咏蝉》等他们的诗歌创作成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如杜甫便写诗给予评价难点对杜甫四杰赞诗的理解 2陈子昂更加彻底地否定齐梁遗风提倡把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结合起来风骨正式形成风骨诗歌内容与形式整体构造与感染效果的要求刘勰《文心雕龙》 3沈宋沈全期和宋之问继承和发展南朝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使诗歌在声律方面真正成熟标志着律体诗又称沈宋体真正形成沈宋体的特点一是四声二元化即把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二是奠定了诗律的问题 4张若虚与刘希夷等人的诗歌意境创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堪称压倒全唐之作三盛唐的诗歌成就盛唐的诗歌成就唐诗的颠峰时期盛唐气象 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王维的诗歌特点空灵的禅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山居秋暝》和《鸟鸣涧》等孟浩然的诗歌特点风格清淡长于写景及隐逸生活如《宿建德江》和《过故人庄》等 2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其他边塞诗人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等高适的《燕歌行》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王翰的《凉洲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敦煌曲子戏的传承与发展-文档

敦煌曲子戏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敦煌曲子戏的基本介绍 敦煌曲子戏,亦称“小曲戏”、“小调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使敦煌地方戏曲在原有的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俚曲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秦腔、眉户及甘肃地方戏的各种曲调,扎根发展并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地方民间艺术。内容短小且广泛、贴近生活、风趣幽默、唱腔优美、语言精练、歌舞结合是它最大的特点。①曲子戏由清唱到舞台戏,绵延200余年,它那诱人的泥土香味和淳朴的生活气息,深深地蕴藏于群众的心中,被人们所喜爱。 二、敦煌曲子戏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耳边依旧充斥着流行音乐的嘈杂声,饱经沧桑的曲调在充满着现代化气息的都市中声音显得那么寂寥,我们不得不思考今后敦煌曲子戏将何去何从,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迫在眉睫。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了如下主要问题: (一)“三老”引起的断代问题。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敦煌曲子戏面临的依旧是戏剧行业的“老演员、老剧本、老观众”三老问题。②很多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能因老人陆续的离世,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因素继承人渐渐减少,都面临失传的窘况。另外,曲子戏的剧本是老剧本,新创作的剧本少之又少,缺少年轻的群众基础。

(二)经费缺少引起人才的流失。曲子戏演员没有固定的收入,开支自费以及几乎没有相对正规的团体使得敦煌曲子戏的人才大量流失。而且由于表演敦煌曲子戏带来的收入十分有限,甚至于收益短期内很难体现出来,这就致使很多的传承人迫于生计压力而放弃传承。 (三)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在敦煌市文化队伍建设参差不齐,专业性不一,真正从事敦煌曲子戏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人数极少。③ 三、对敦煌曲子戏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一)敦煌曲子戏的保护和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敦煌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建设敦煌文化城,建设国际明星城”大环境下,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与传承,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把两者相结合,既展示了敦煌市蕴藏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又彰显了地域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在敦煌风情城、敦煌风情线和敦煌各大宾馆和一些农家园进行表演的想法可以在敦煌各个景点尝试试点实施,使中外游客和市民都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敦煌的本土文化,让敦煌文化借此传播开来。 (二)让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与传承走进“民俗文化园区”。在民俗文化园区中,敦煌曲子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民俗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曲子戏,走进曲子戏,学唱曲子戏,使曲子戏可以源远流长,长久不息。

宋词的课件范文

宋词的课件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 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 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其中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而且代表了中国文化与文明的辉煌。宋词的主题涵盖了许多方面,如爱情、自然、社会、历史等,其中的每个主题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学习宋词,我们不仅可以欣赏精美的文学艺术,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个与宋词相关的主题范文。 1. 《浪淘沙·北岛》,自然与人的关系

柳词与民间词的区别及影响

柳词与民间词的区别及影响 魏玮 【摘要】学术界在批评柳词与民间词时,都以“俗”字来概括.这一概括是不确切的.柳词与民间词在铺叙手法、写景状物、警策语创作上有所区别.雅与俗的评判是相对的,柳词相对于民间俗词,属于雅词的范畴.柳词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市民阶层提高了对文人词的认同度,促使文人的小部分词作开始符合市民审美观,也很可能使部分民间词的风格趋同于文人词.柳词的广泛传播,打破了词原有的传播秩序,柳词成为了连接市民俗文化圈与士大夫雅文化圈的一座桥梁,为两种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5页(P156-160) 【关键词】柳永;民间词;文人词;市民俗文化圈;士大夫雅文化圈 【作者】魏玮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7=44 学术界在批评柳词与民间词时,都以一“俗”字来概括。这一概括有失简单,不够确切。笔者认为学术界对柳词与民间词的批评普遍忽视了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同

样被用“俗”字来概括的柳词与民间词到底有无区别?如果有区别,那么表现在哪里?其二,柳词在市井中的广泛传播,会不会给民间词与文人词带来某种影响这种影响,有何表现?其三,词史中对柳词的批评基本上是立足于士大夫本位的批评,从士大夫文化所认同的角度来审视柳词。如果变换角度,将柳词与崇雅文人词、尚俗民间词三者并置来看,会不会发现柳词新的价值?要解决这三个问题,还要从柳词与民间词的区别入手。 一 同样用“俗”字来概括的柳词与民间词有何区别?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北宋民间词很多,《宋史》记载“(真宗时)民间新声甚众”[1](P3356),但大多亡佚。现存的无名氏的词作基本不能判断时间,所以,很难窥见柳永所处时期民间词的全貌。不过,从宋代遗存的民间词与敦煌曲子词来看,民间词的风格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窥敦煌曲子词之貌,就可以想见北宋民间词之貌。 在两宋的词论中,对柳词的评论基本上以贬斥为主,贬斥的中心是柳词之“俗”。《能改斋漫录》称:“(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2](P135);《艺苑雌黄》称:“(柳词)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彼其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3](P319);《却扫篇》卷五称:“(柳词)多杂以鄙语,故 流俗人尤喜道之”[4](P436);《碧鸡漫志》称:“(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等等[5](P83~84)。 上文所引的王灼《碧鸡漫志》中的一条评论值得注意,他把柳词比作“都下富儿”,“都下富儿”的品质是“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这里的“村野”无疑指的是民间俗词。虽然这条评论的本意是批评柳词之“俗”,但从中也可以看到柳词与民间词是有区别的,即“都下富儿”与“村野”的区别。对此,吴梅先生说得更为清楚:

中国古代诗词及现当代诗歌选讲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诗歌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发展相对薄弱。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且是成绩斐然的。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一、现代诗歌简介 现代诗歌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新诗,用白话写作,打破旧诗词格律。 第一个10年 (一)、尝试中的新诗 最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它的主要价值是在诗体大解放、诗的白话语、音韵节奏等方面,作了开风气的大胆尝试。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住,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 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二)、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女神》被誉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突出并强调了“情感”与“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天狗(节选)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女神之再生》节选 太阳虽还在远方, 太阳虽还在远方, 海水中早听看晨钟在响 丁当!丁当!丁当!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2-2023年高三第一次月考题带答案和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大量的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认识敦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佛教文化的昌盛,不仅体现在中国大乘佛教的各个主要思想宗派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传译、抄写佛经以及开窟造像、举行法会等正统的宗教活动的频繁和规模,也体现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岁时节庆和娱乐活动中所反映的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迹。同时,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另外,其他外来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畅行其道。敦煌文化这一现象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和睦相处。 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如回

鹘文、于阗文和粟特文等。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显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学,它鲜活、明快,具有浓郁的宗教、生活气息。鸿篇巨制《维摩诘经讲经文》,已经孕育了后代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雏形。 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兼收并蓄、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绘制积极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深涵经义意蕴,致使画作美不胜收。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的今天,敦煌壁画就成为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在南北朝时期,传自西域的画法逐渐被中国的画家所吸收,画史记载北齐画家曹仲达画人物衣纹稠叠如出水之状,被称为“曹衣出水”。南朝张僧繇曾采用“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绘制壁画。曹、张的画法正是传自印度和西域的画法,在敦煌早期壁画中十分流行。其中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