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

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

重要。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

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

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

强注意力的作用。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

液相色谱法(HPLC)。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

茶叶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

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

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

物和花青素等。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该方法

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

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

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

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 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 重要。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 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 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 强注意力的作用。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 液相色谱法(HPLC)。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 茶叶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 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 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 物和花青素等。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该方法 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 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 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 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一,器材与材料的预处理 1,材料:茶叶,乙醇,蒸馏水;电炉,圆底烧瓶(磨口),铁架台,酒精灯,漏斗,滤纸,滤布,烧杯,量筒,玻棒,旋转减压蒸馏器等。 配置:称取10g茶叶,用200ml的量筒量取80%乙醇200ml 预处理:将茶叶碾碎 二,方法 1,称取茶叶10克揉碎再加80%乙醇100ml在40℃水浴中提取1h。 2,过滤收集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80%乙醇100ml在40℃水浴中提取1h。过滤 收集滤液,并去滤渣。 3,将2次的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至40ml,将乙醇回收。在 浓缩也中加等体积氯仿萃取,静置30分钟。分离,有机 相为咖啡碱(减压蒸馏至15ml回收有机物,将15ml的咖 啡碱溶液于收集图1,收集方法:将残留液 (大约l0~15ml) 倾入蒸发皿中, 烧瓶用少量乙醇洗涤, 洗涤液也倒人蒸 发皿中, 蒸发至近干。加入4g 生石灰粉, 搅拌均匀, 用 电热套加热(100~120V), 蒸发至干, 除去全部水分。冷却后, 擦去沾在边上的粉末, 以免升华时污染产物。将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形滤纸盖在蒸发皿上, 取一只大小合适的玻璃漏斗罩于其上, 漏斗颈部疏松地塞一团棉花。用电热套小心加热蒸发皿, 慢慢升高温度, 使咖啡因升华。咖啡因通过滤纸孔遇到漏斗内壁凝为固体, 附着于漏斗内壁和滤纸上。当纸上出现白色针状晶体时, 暂停加热, 冷至100 ℃左右, 揭开漏斗和滤纸, 仔细用小刀把附着于滤纸及漏斗壁上的咖啡因刮入表面皿中。将蒸发皿内的残渣加以搅拌, 重新放好滤纸和漏斗, 用较高的温度再加热升华一次。此时 ,温度也不宜太高, 否则蒸发皿内大量冒烟, 产品既受污染又遭损失。合并两次升华所收集的咖啡因。待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咖啡因进行测定。),水相主要为茶多酚。 4,向水相中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采取分离,水相为色素去掉,有机相减压蒸馏并干燥保存。 三,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材料:分光光度仪,蒸馏水,酒石酸亚铁溶液,pH7.5磷酸缓冲液 预处理:讲风光光度仪设定波长为540nm处预热 配置: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g (准确至0.0001g) 硫酸亚铁(GB 664-77)和5g (准确至0.0001g)酒石酸钾钠(GB 1288-81),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分析实验) 一、原理 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下,样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物质。根据消耗1ml0.318g/ml 的高锰酸钾相当于5.82mg 茶多酚的换算系数,可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二、试剂 1、0.1%靛红溶液: 称取靛红1g 加入少量水搅匀后,再慢慢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50ml ,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如果靛红不纯,可下法磺化处理是:称取靛红1g ,加浓硫酸50ml ,在80℃烘箱或水浴中加热磺化4~6h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2、0.630%草酸溶液: 准确称取草酸6.3034g ,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称取AR 的高锰酸钾1.27g ,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准确吸取0.630%草酸溶液10ml ,放入250ml 锥形瓶中(平行2份),加入蒸馏水50ml ,再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10ml ,摇匀,在70~80℃水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开始慢滴,待红色消失后再滴第二滴,以后可逐渐加快,边颠边摇,待溶液出现淡红色保持1分钟不变即为终点。按下式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ω(kMnO4浓度,%)= 4100.63 kMnO 三、仪器 分析天平、电动磁力搅拌器、电热水浴锅、500ml 白瓷皿。 测定步骤 1、供测试液的准备: 准备称取茶叶磨碎样品1g ,放在200ml 三角烧瓶中,加入沸蒸馏水80ml ,在沸水浴中浸提30分钟,然后抽滤、洗涤,滤液倒入100ml 容量瓶中,冷至室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邹国鹏生工0802 20084787056 同组:吕丽萍,胡丽平,郑路 摘要: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 之一。本文通过有机溶剂提取法对茶叶有效成分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天然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茶叶化学 绪论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保健饮品,在中国饮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说明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该作用是由茶叶中特定的化学成分决定的.茶叶主要化学成分有:多酚类、氨基酸和蛋白质、芳香类物质、生物碱、糖类化合物、色素及其他化学成分.其显著特点是富含酚类化合物,茶叶的许多作用是其中茶多酚在起作用。 目前,国内外有关茶多酚的应用研究已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抗癌]、抗氧化和延缓衰老、抗菌和抗病毒、降血脂、油脂抗氧化作用、色素保护作用、除臭剂、防龋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功能.茶多酚已成为医药、食品界开发的热点,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剂、胶囊剂等外,作为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可应用,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的茶叶资源十分丰富,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修剪叶,另外还有滞销的粗茶、老茶,如果能从中提取茶多酚,将会有充分的资源保证.根据茶多酚的结构特性、溶解度及络合性能等理化性质,可采用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离子沉淀法、吸附法、浸提法,微波萃取发等多种方法提取茶多酚.随着茶多酚应用的不断开发,其提取精制和分析方法还有待于提高和完善.茶多酚的检测原理是根据《GB8313—87茶茶多酚的测定》,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和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物质,利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定其含量. 一,茶多酚的作用:1、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2、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 ①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②降血压; ③降血糖; ④防止脑中风; ⑤抗血栓。 3、提高人体的综合免疫能力的功效: ①通过调节免疫球胆白的量活性,间接实现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 抗风湿因子、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②抗变态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③舒缓肠胃紧张、防炎止泻和利尿作用; ④促进Vc的吸收,防治坏血病;改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有效防止贫血。 4、其它保健治疗功效:

实验室茶叶生化成分测定方法操作手册(打印版)

实验1 黄酮类化合物总量的测定——三氯化铝比色法 材料磨碎茶样 试剂1%三氯化铝称取AlCl3·6H2O 1.7567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步骤 (一)供试液制备称取茶叶磨碎干样1.00g与100mL三角瓶中,加沸蒸馏水40mL,置沸水浴中提取30min,过滤与50mL容量瓶中,滤液加水定容至50mL,摇匀即为供试液。(二)比色测定吸取供试液0.5mL,加1% AlCl3水溶液10mL,摇匀,10min后,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以1cm比色皿,420nm波长处比色,1% AlCl3水溶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E),根据吸光度等于1.00时,相当于320μg黄酮甙计算含量。 (三)计算 黄酮甙(mg/g)=32E/样品干重 E----所测的吸光度 实验2 茶儿茶素总量的快速测定——香荚兰素比色法 材料磨碎茶样 试剂4%香荚兰素甲醇溶液4g香荚兰素溶于100mL甲醇中。试剂现配现用。 (一)供试液制备称取茶样3.00g于500的锥形瓶中,加入450mL沸蒸馏水。水浴45min。过滤于500ml容量瓶中,滤液加水定容至500mL,摇匀即为供试液。 (二)比色测定吸取茶汤0.1或0.5ml(未发酵的0.1,发酵过的用0.5)于试管中,用水补足至1mL,加入5mL 4%香荚兰素甲醇溶液,然后加入3mL浓盐酸,静置15min,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以1cm比色皿,500nm波长处比色,以试剂空白做参比,测定吸光度(E),(三)计算 儿茶素(mg/g)=[(E*145.68)/1000]*[总溶液量/(吸取溶液量*样品干重)] 实验3 茶叶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材料磨碎茶样 试剂1/15M磷酸盐缓冲液 (1)称取KH2PO4 9.073g 溶于1000mL水中。 (2)称取Na2HPO4·2H2O 11.878g,或者无水Na2HPO49.467g,或者Na2HPO4·12H2O 23.8675g 溶于1000mL水中。 将(1)溶液0.5mL+(2)溶液9.5mL配成pH8.04的缓冲液。 2%茚三酮溶液称取1g茚三酮+25mL水,加氯化亚锡(SnCl2·2H2O)40mg,溶解后摇匀过滤,滤液置暗处一夜,定容至50mL,置暗处可用数日。 (一)供试液制备 1.称取3.00g茶样,加沸水4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10min摇一次)趁热过滤,冷却后定容至500mL。 2.称取1.00g茶样,加沸水8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min(每10min摇一次)趁热过滤,冷却后定容至100mL。 (二)比色测定吸取茶汤1mL,置于25mL容量瓶中,再加1mL磷酸盐缓冲液,加1mL 2%茚三酮溶液,在沸水中加热15分钟,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mL,放置5-10min,用570波长,1cm比色皿测吸光度(E),空白用1ml蒸馏水同样处理。 计算 氨基酸(mg%)=[(E*0.57)/1000*稀释倍数/样品干物重]*100 稀释倍数---为制备茶汤时所用容量瓶的体积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案

设计性实验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实验方案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葡工162班 姓名:王勇峰 学号:220162712 指导老师:阿不都热依木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用无害溶剂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2.分离、纯化茶多酚粗品,掌握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多酚的原理及方法。 3.定量分析茶多酚产品含量。 二.实验原理 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分离。在粗茶叶萃取溶液中,除含有茶多酚以外,还含有咖啡碱、酯质、色素、植物多糖、有机酸、以及悬浮物,且茶多酚含量仅为25%~40% ,所以大多数工艺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的方法进一步除杂、纯化、精制。 茶水用氯仿萃取可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咖啡碱存在于有机层,而茶多酚则存在于水层中,根据萃取及过滤原理,将有机层和水层分别进行浓缩、萃取,即可得到相应粗产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天平;分析天平;铁架台;抽滤装置;超级恒温水浴槽;长颈漏斗一个;滤纸若干张;分液漏斗一个;100毫升的烧杯(三个);玻璃棒一个;药品: 1.乙醇水溶液(50%); 2.干茶叶原料; 3.氯仿(分析纯); 4.Na2SO4溶液馏水

四.实验步骤 1、温度设定:打开超级恒温水浴电源开关,使温度达到90℃ 2、称量:称取30克干茶叶,放在100毫升小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40毫升50%乙醇水溶液,倒入小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干茶叶完全浸润在乙醇溶液中。 4、加热:将干茶叶和乙醇水溶液的混合液置于超级恒温水浴槽中,加热20分钟。 5、过滤:将加热完毕的混合液取出,冷却到室温; 用长颈漏斗对混合液进行过滤,滤除茶叶残渣。再对残渣进行乙醇萃取. 6、分离萃取: 1)对分液漏斗进行试漏,调整好铁架台高度; 2)用量筒量取20毫升氯仿①,置于100毫升小烧杯中;将茶叶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将氯仿倒入其中,再倒入少量Na2So4溶液②,轻轻摇匀,使之混合充分,静置,分层,上层应为茶多酚水溶液,呈茶色,下层为氯仿乙醇混合液,为无色。 3)将下层溶液小心放至小烧杯中,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至100毫升小烧杯中; 7、抽滤浓缩: (1)安装好减压抽滤装置; (2)将布氏漏斗里的滤纸用少量茶多酚水溶液润湿,开启抽气阀,一边缓慢倒入液体,一边抽滤。

茶叶中七种金属元素的测定及成分分析

茶叶中七种金属元素的测定及成分分析 茶叶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它被认为有着诸多健康益处,但有关其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一直未曾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茶叶中金属体系,关注七种金属元素对茶叶中人体健康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多元金属分析方法测定了茶叶中的七种金属元素,包括铁(Fe)、锌(Zn)、钴(Co)、铜(Cu)、锰(Mn)、镍(Ni)和钒(V)。在该实验中,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了茶叶中铁(Fe)、锌(Zn)、钴(Co)、铜(Cu)和锰(Mn)的含量,而采用 3D-ICP-OES 测定茶叶中的镍(Ni)和钒(V)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茶叶中铁(Fe)、锌(Zn)和锰(Mn)的含量介于1.38mg/kg至17.45mg/kg,钴(Co)、铜(Cu)和镍(Ni)的含量介于0.16mg/kg至5.51mg/kg,而钒(V)的含量介于0.0064mg/kg 至0.0509mg/kg。茶叶的含量远低于其他食物及环境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另外,本研究还讨论了茶叶中七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Fe)以其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等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维持正常消化和代谢所必需,是最主要的微量营养素之一。锌(Zn)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因为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改善疾病症状,保护细胞结构,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等等。钴(Co)是人体的重要元素,主要作用是维持人体免疫力NADH的合成,并参与胆固醇的合成。铜(Cu)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的发育和新陈代谢,维持血管的

弹性和正常的免疫功能。锰(Mn)可以预防病毒、细菌、霉菌和致病原虫入侵人体。镍(Ni)和钒(V)在人体内可以作为拮抗剂,以抵抗病毒、细菌等有害机体的侵袭。 本研究指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如铁(Fe)、锌(Zn)、钴(Co)、铜(Cu)、锰(Mn)、镍(Ni)和钒(V),它们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改善疾病症状、保护细胞结构和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因此,茶叶中的金属元素不仅不会对人体有害,反而可以有助于促进健康。 综上所述,茶叶中七种金属元素的测定和成分分析表明,茶叶中的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处。未来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探究茶叶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更深入的影响。

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

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 茶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不仅有清凉的口感,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酚酸类化合物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茶叶中含有多种酚酸类化合物,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咖啡酸、橙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藤黄酸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 接下来是HPLC测定方法的介绍。HPLC是一种分离和定量分析的常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重现性等优点。在测定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时,我们可以选择用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反相色谱柱能够有效地分离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使其达到良好的分离度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HPLC测定前,我们需要准备样品的提取和制备工作。首先,将茶叶样品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的甲醇进行提取,振荡一段时间后离心。离心后,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得到茶叶提取液。接下来,将提取液进行稀释,并进行滤过,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在HPLC测定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紫外检测器对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此外,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我们可以选择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在进行HPLC测定时,我们需要设置适当的流动相和梯度条件。常用的流动相是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缓冲剂来调节pH值。在梯度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乙腈浓度来实现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 根据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可以计算出茶叶中各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品的峰面积比值,可以确定茶叶中酚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利用HPLC测定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是一种准确且可靠的分析技术。通过合理的样品提取和制备工作,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检测器,以及优化的流动相和梯度条件,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含量,为茶叶的质量评估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 ,我们必须对茶多酚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茶多酚因为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有很强的氧化性以及螯合性,所以能很好的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起到抗氧化、抗衰老的效果;同样也因为其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所以茶多酚有很好的螯合性能,能够与蛋白质,金属离子相结合。据了解,茶多酚能与20多种离子产生络合,与其中10多种产生沉淀,再者,络合产物很多会产生明显的色泽变化。 所以茶多酚的检测方法有很多: 1,蛋白质沉淀法:利用与蛋白质的络合沉淀特征检测茶多酚的含量; 2,金属例子螯合法:就像GB/T8313-2002茶叶和GB/T21733-2008茶饮料中的检测方法一样,利用多酚羟基与铁离子的螯合变成蓝紫色的特性,在540nm出进行检测; 3,氧化法:高锰酸钾与茶多酚的氧化滴定,但是这种方法误差较大,所以目前已经用的很少了;再就是GB/T8313-2008的福林酚法,利用福林酚能将茶多酚氧化然后自己被还原呈蓝色的特征。 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就是GB/T8313-2002的酒石酸亚铁法与GB/T8313-2008中的福林酚试剂法! 酒石酸亚铁法作为茶多酚检测的经典方法在国内被应用了几十年,采用3.913的经验系数进行茶多酚的检测,但是在“食品添加剂茶多酚”的检测标准中则是以没食子酸作标准曲线,系数2.78。同样的茶多酚检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系数呢,很多人或许会疑惑?!但实际上3.913的的系数是以茶叶的乙酸乙酯分离物作为标定物质作标准曲线的,因为乙酸乙酯分离物中不仅仅包括了多酚类物质,还包括了一些其他内涵成分,所以检测结果会偏大,目前主要用于饮料行业中,而2.78的系数则主要用在植物提取物茶多酚领域,其主要区别在于采用的标定物不一致! 当然酒石酸亚铁法也有自身的缺点:茶多酚是一种复合物,并非单一组分,其中包括了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等等,不同的组分与铁离子络合颜色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对于一般成分比较复杂的植物多酚并不适用! 再来谈谈福林酚法:福林酚法主要利用福林酚的强氧化性,与多酚反应变蓝,在765nm处进行检测,当然了,福林酚还用于蛋白质的检测中,正是因为这点,所以福林酚并不能有效区分茶多酚,一些还原性氨基酸,植物中非多酚类酚性物质,抗坏血酸等等,这也是它的局限性。 当然了,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很多朋友最关注的是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到底有多大差异,经本人一天的实验,当然可能有不尽完善之处,两者差异大概在30%左右,如果以酒石酸亚铁法采取2.78的系数,则差异不大,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GB/T8313-2002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并非纯粹的茶多酚。 再者,就GB/T8313-2008中一些问题,我咨询了标准校订单位的王盈峰教授,标准中的刻度试管容积为10ml,所以大家在标准曲线的绘制中要注意了。 最后,无论是8313-2002还是8313-2008,茶多酚的检测方法不断更新,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也为中国茶叶走出去提供了契机,新方法中也还有很多不尽完善之处,还需要茶学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完善。提醒大家,“尽信书不如无书”,真是因为福林酚法有他自身的不足,所以不同的产品还是需要区别对待! GB/T8313-2008标准曲线以及相关数据 y=-1.1862+92.0488x ug A 10 0.120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铅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铅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射的被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吸收,由谱线的减弱程度求得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谱线的吸收与原子蒸气的浓度遵守比耳定律(A=kcL),这是本方法的定量分析基础。 测定时,首先将被测样品转变为溶液,经雾化系统导入火焰中,在火焰原子化器中,经过喷雾燃烧完成干燥、熔融、挥发、离解等一系列变化,使被测元素转化为气态基态原子。本次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液中铜的含量。 二、仪器和试剂 PE3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铅空心阴极灯 25ml容量瓶9个,5ml吸量管2支 铅标准储备溶液(1mg/mL)盐酸(优级纯),硝酸(优级纯),高氯酸(分析纯),去离子水 瓷坩埚4个 三、仪器工作条件 原子化器高度7mm 狭缝0.7mm 空气流速6L/min 乙炔流速1.2L/min 空心阴极灯工作参数:波长283.3mm 灯电流10mA 四、火焰法测定的操作 开机流程: 五、溶液制备 1、标准液制备 用盐酸(1+11)将铅标准储备液稀释至100mg/L 2、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5.00g粉碎的茶叶样品于50mL瓷坩埚中,小火炭化至无烟,移入马弗炉中500℃灰化6~8h,冷却。加入1mL混合酸(硝酸:高氯酸=4:1),低温加热,不使干涸,如此重复几次,直到残渣中无碳粒,放冷。用10mL盐酸(1+11)溶解残渣,将溶液过滤入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多次洗涤坩埚,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六、实验测定 1、标准溶液的配置 吸取铅标准使用液,用盐酸(1+11)配置成浓度分别为0.00mg/L,0.25mg/L,0.50mg/L,1.00mg/L,2.00mg/L的标准工作溶液。依次导入火焰原子化器并进行吸光度值的测定,绘制工作曲线。 2样品的测定 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铅的含量 七、注意事项: 1. ·表示高压值。 2. 打开燃气的操作步骤:打开空气压缩机,先开红灯,再开绿灯。使用时,燃气为乙炔气体,助燃气为空气。打开助燃气开关,调节表盘数值为0.3Mpa,打开燃气开关,调节表盘数值为0.05 Mpa~0.07 Mpa。 3. 乙炔钢瓶的使用,打开主阀,将减压阀调节至表盘数值显示为0.15左右。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1、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操作的趣味性,了解实验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 分理解和掌握茶多酚含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熟悉茶叶中茶多酚测定的原理及操作。 2、实验原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用分光光 度法测定其含量。 3、 仪器和用具:分析天平 (感量. 分光光度仪及实验常用仪器 4、 试剂和溶液: 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在茶叶水浸出物中与亚铁离子产生络合反应的酚性化合物,均称茶多酚。 5、 操作方法:秤取5g茶叶加入100mL水煮沸,静止冷却20分钟,加压过滤,量 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g (准确至0.0001g) 硫酸亚铁和5g 取滤液体积记为V 1 (准确至0.0001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溶液应避光,低温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6、 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钠: 称取23.377g磷酸氢二钠,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磷酸二氢钾:称取9.078g磷酸二氢钾,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取上述磷酸氢二钾溶液85ml和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混合均匀。 7、 准确称取上述试液1mL ,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水4mL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ml 充分混合,再加入pH=的缓冲溶液至刻度,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等于540nm出,以试液空白溶液做参比溶液,测定吸光度为A. 8、 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现,按下式计算:

A××2 V 1 茶多酚(%)=────────× --------- ×100结果= 1000 1×m 式中——滤液体积记为V mL 1 m——试样的质量,g; A——试样的吸光度;此次实验测定A= ——用10mm比色杯,当吸光度等于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 注意:a. 应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 b.应用的法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c.测定的结果 (取小数点后一位);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XX班 学生:XXX 2010/11/03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 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1、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操作的趣味性,了解实验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 分理解和掌握茶多酚含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熟悉茶叶中茶多酚测定的原理及操作。 2、实验原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用分光光 度法测定其含量。 3、 仪器和用具: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分光光度仪及实验常用仪器 4、 试剂和溶液: 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在茶叶水浸出物中与亚铁离子产生络合反应的酚性化合物,均称茶多酚。 5、 操作方法:秤取5g茶叶加入100mL水煮沸,静止冷却20分钟,加压过滤,量取滤液体积记为V1 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g (准确至0.0001g) 硫酸亚铁和5g (准确至0.0001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溶液应避光,低温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6、 pH7.5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钠: 称取23.377g磷酸氢二钠,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磷酸二氢钾:称取9.078g磷酸二氢钾,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取上述磷酸氢二钾溶液85ml和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混合均匀。 7、 准确称取上述试液1mL ,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水4mL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ml 充分混合,再加入pH=7.5的缓冲溶液至刻度,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等于540nm 出,以试液空白溶液做参比溶液,测定吸光度为A. 8、 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现,按下式计算: A×1.957×2 V1 茶多酚(%)=────────× --------- ×100 结果= 1000 1×m 式中——滤液体积记为V1 mL m——试样的质量,g; A——试样的吸光度;此次实验测定A= 1.957——用10mm比色杯,当吸光度等于0.50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1.957mg。 注意:a. 应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5g。 b.应用的法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c.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XX班 学生:XXX 2010/11/03

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 目的:掌握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及操作 原理 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状况下,样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 多酚物质。依据耗费1mL 0.318g/mL的高锰酸钾相当于 5.82mg茶多酚的换算系数,可计算茶多酚的 含量。 仪器与试剂 仪器:剖析天平、电动磁力搅拌器、电热水浴锅、500mL白瓷皿。 试剂: 1 、 0.1% 靛红溶液:称取靛红1g 加入少许水搅匀后,再慢慢加入相对密度为 1.84的浓硫酸50mL,冷 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假如靛红不纯,可下法磺化办理是:称取靛红1g ,加浓硫酸50mL ,在 80 ℃烘箱或水浴中加热磺化4~6h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2 、0.630%草酸溶液:正确称取草酸 6.303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称取 AR的高锰酸钾 1.2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 。正确汲取 0.630%草酸溶液 10mL,放入 250ml 锥形瓶中(平行 3 份),加入蒸馏水 50mL,再加入相对密度 为 1.84 的浓硫酸 10mL,摇匀,在 70~80℃水浴中保温 5 分钟,拿出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开始 慢滴,待红色消逝后再滴第二滴,此后可渐渐加速,边滴边摇,待溶液出现淡红色保持 1 分钟不变即为终点。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测定步骤 1、供测试液的准备:正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1g,放在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沸蒸馏水80mL,在开水浴中浸提30 分钟,而后抽滤、清洗,滤液倒入100mL 容量瓶中,冷至室温,最后用 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2、测定:取200ml 蒸馏水放入白瓷皿中,加入0.1%靛红溶液5mL,再加入供测试液 5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边搅拌边滴定,滴 定速度以 1 滴/s 为宜,靠近终点时应慢滴。直到溶液由深蓝色转变成亮黄色为止,记下耗费 的高锰酸钾毫升数。同时做空白测定。 五、结果计算 式中: X—茶多酚的含量,% , B—空白耗费的高锰酸钾毫升数,mL A—样品耗费的高锰酸 钾毫升数, mL ω --高锰酸钾的浓度, % ,m—样品的质量 g,V1—测定用供测试液的体积, mL , V2--供测试液的体积, mL 酒石酸铁比色法 原理: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 一、目的:掌握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及操作 二、原理 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下,样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物质。根据消耗1mL 0.318g/mL的高锰酸钾相当于5.82mg茶多酚的换算系数,可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析天平、电动磁力搅拌器、电热水浴锅、500mL白瓷皿。 试剂:1、0.1%靛红溶液:称取靛红1g加入少量水搅匀后,再慢慢加入相对密度为 1.84的浓硫酸50mL,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如果靛红不纯,可下法磺化处理是:称取靛红1g,加浓硫酸50mL,在80℃烘箱或水浴中加热磺化4~6h,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2、0.630%草酸溶液:准确称取草酸6.303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称取AR的高锰酸钾1.2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准确吸取0.630%草酸溶液10mL,放入250ml锥形瓶中(平行3份),加入蒸馏水50mL,再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10mL,摇匀,在70~80℃水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开始慢滴,待红色消失后再滴第二滴,以后可逐渐加快,边滴边摇,待溶液出现淡红色保持1分钟不变即为终点。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四、测定步骤 1、供测试液的准备: 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1g,放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沸蒸馏水8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分钟,然后抽滤、洗涤,滤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冷至室温,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2、测定: 取200ml蒸馏水放入白瓷皿中,加入0.1%靛红溶液5mL,再加入供测试液5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边搅拌边滴定,滴定速度以1滴/s为宜,接近终点时应慢滴。直到溶液由深蓝色转变为亮黄色为止,记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同时做空白测定。 五、结果计算 X= ) ( 12 0.005820.318 m V V A B -⨯ω⨯ ⨯ 式中:X—茶多酚的含量,% ,B—空白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mL A—样品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mL ω--高锰酸钾的浓度,% m—样品的质量g,V1—测定用供测试液的体积,mL ,V2--供测试液的体积,mL 实验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酒石酸铁比色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的原理及操作。 2、进一步熟悉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原理: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占茶嫩梢干重的20%~35%,由约30种以上的酚类物质所组成,通称茶多酚。按其化学结构分为四类:(1)儿茶素类,属黄烷醇类;(2)黄酮及黄酮醇类;(3)花白素及花青素,即羟基-[4]-黄烷醇及其钾盐;(4)醋酸及缩酚酸类。其中以黄烷醇类化合物最重要(占多酚的80%左右)。纯儿茶素一般为白色无定形粉末,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棕色物,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茶多酚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对热、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 一,水分 占比:茶鲜叶含水量75%〜78%,干茶4%〜6% 性质:含水量越高,茶叶越易变质,含量超过12%时,茶叶内部各种化学反应还在 继续进行,且茶还能被氧气氧化变质。 检测方法:GBT8304-2002 44御疋莎聲f 6第一諾——K3:ctu®^(仲裁法j 称取5家准廉至①0血Q试样劝丁已知庵量的At皿強.3}中,豐于1Q3C土29「燥內•血盖霽胃JLL.九加热4h.加盖取出,于干燥蛊&3】内冷却至室乩称氐再建T嫌箱中加热1-加葢取出*〕T嫌器内冷却,称量1准逾至0.001更逢加h的操作*肖至辻绫勇次称St差不嬉过口」药.即为恒至,以用小称塑为砸“ e-42第-菲LELC烘于裁{快遼亚) 称攻nH〔曲确至9-001.和试徉(乩鑒丁-已知质哥的世皿(6烏〕中"理】朗£〒蝶箱(名打内(IH1盖斜育皿th142min内回升到1知Q时计算.加热1h,加盖吹出,于干幄器(5爲)内播却至寃桓*称燼<托确0.001讣 二,灰分 概念:茶叶经过高温灼烧后残留下的无机物质的统称。 占比:4%〜7%。灰分含量过高,茶品质越差,灰度中可溶性部分含量越高,茶的品质越好。 检测方法: 1產理 试样经525+25^0加热灼热,分解有机物至恒量°2悦器和用具 抚验室當规仪器歷下列各顷: 2,1堆堺:査康、高型]^530mk 2.2电热扳。 2.3高温炉:能控制525+25^C. 2干燥器:內盛有效干燥剂。 2.5分析天平:感量0.001“ 3操件方沬 3.1取样 按“茶原料验收规范打之规走取样。 3-2试样制备 将茶叶粉碎后,留作待测试样.

3.3堆塢的准备 将洁净的525±25'C高温炉内,灼烧待炉温降至300t左右时,取出堆烟」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探量〔准确至O.QQIg)- 3-4测定步骤 称取混匀的磨碍试样理〔准确至0.OOlg)于培塀(3.3)内,在电热板上徐佛中热,使试样充分炭化至无烟°将培堀移入525±25^C高温炉内]灼烧州至无歩粒二待炉温降至30Q n C 左右时,取出坨購'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探量; 4结果计算 4.1计算方法和公式 茶叶总灰分以干态庚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 邕灰分-叫xlOO 式中:M.——试样和览坍灼烧后的康量,g; M E——填堪的质量,go M-j试样质量,go m—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率,曜 如果符合重复件(4,2)的要求,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4.2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Og试样不得超过0.爲a 三,茶多酚 概念:茶叶中3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 占比:占鲜叶干物质的33% 组成: 1,儿茶素:含量最高,占多酚类物质的70%〜80%,具有收敛性,苦涩味较重。 2,黄酮类物质:又叫花黄素 3,花青素:又叫花色素,具有明显的苦味,在干旱高温季节容易形成并积累,因此夏茶具有明显的苦涩味。 4,酚酸:含量较小,味苦涩。 检测方法: GB/T8313-2002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褐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实验八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实验八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12~16学时) 一、一、实验目的 1. 1. 了解并掌握鉴定茶叶中某些化学元素法。 2. 2. 学会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 3. 3. 掌握配合滴定法测茶叶中钙、镁含量的方和原理。 4. 4.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茶叶中微量铁的方法。 5. 5.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二、实验原理 茶叶属植物类,为有机体,主要由C,H,N和O等元素组成,其中 含有Fe,Al,Ca,Mg等微量金属元素。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从茶叶中定 性鉴定Fe,Al,Ca,Mg等元素,并对Fe,Ca,Mg进行定量测定。 茶叶需先进行“干灰化”。“干灰化”即试样在空气中置于敞口的蒸发皿后 坩埚中加热,把有机物经氧化分解而烧成灰烬。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 和食品的预处理。灰化后,经酸溶解,即可逐级进行分析。 铁铝混合液中Fe3+离子对Al3+离子的鉴定有干扰。利用Al3+离子的两 性,加入过量的碱,使Al3+转化为离子留在溶液中,Fe3+则生成 沉淀,经分离去除后,消除了干扰。 钙镁混合液中,Ca2+离子和Mg2+的鉴定互不干扰,可直接鉴定,不必分离。铁、铝、钙、镁各自的特征反应式如下: 根据上述特征反应的实验现象,可分别鉴定出Fe,Al,Ca,Mg 4个元素。钙、镁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配合滴定法。在pH=10的条件下,以铬黑T为 指示剂,EDTA为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可测得Ca,Mg总量。若欲测Ca, Mg各自的含量,可在pH>12.5时,使Mg2+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钙 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离子,然后用差减法即得Mg2+离子的含量。 Fe3+, Al3+离子的存在会干扰Ca2+,Mg2+离子的测定,分析时,可用三 乙醇胺掩蔽Fe3+与Al3+。 茶叶中铁含量较低,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pH=2~9的条件下,Fe2+ 与邻菲啰啉能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的配合物,反应式如下:

4类茶叶及其茶渣主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4类茶叶及其茶渣主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郑清梅;陈昆平;钟艳梅;韩春艳;张子容;郑佳玲 【摘要】以绿茶、铁观音、红茶、普洱等4类茶及其相应的茶渣为试验材料,采用国标法分别测定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类茶渣的茶多酚含量为4.2%~10.1%,显著低于其相应的茶叶(6.5%~17.8%),但仍相应保留其茶叶的60%以上;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1%~1.4%,亦显著低于相应茶叶(1.2%~2.2%),但仍为相应茶叶的60%以上;相反,粗纤维含量(13.0~19.0%)显著高于其相应茶叶的含量(10.0%~16.0%).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该4类茶渣粗蛋白含量(26.0%~35.0%)稍高于相应的茶叶(25.0%~35.0%),水分含量(7.81%~8.82%)显著高于其相应茶叶的含量(4.5%~7.2%);相反,粗脂肪含量为1.5%~4.5%,显著低于相应茶叶的含量(4%~11%);总灰分(3.3%~4.7%)亦显著低于其相应茶叶的含量(5.0%~7.0%).可见,茶渣仍含有茶叶较高的活性成分包括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主要营养成分,为茶渣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42)006 【总页数】7页(P14-20) 【关键词】茶叶;茶渣;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营养成分 【作者】郑清梅;陈昆平;钟艳梅;韩春艳;张子容;郑佳玲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514015;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

院,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院生命科学 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2012年,我国茶园面积达235.3万hm2,茶叶总产量达175万t,分别占全球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的53%和38%左右,均居世界第1位,且产量仍将持续快速增长[1]。然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茶资源有待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2]。茶叶在生产与 深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茶叶“废弃物”,即所谓的茶渣。据统计,每年茶加工企业产生的茶渣、茶园大量修剪的粗老叶以及废茶叶等约有数十万吨[3]。这些废弃的 茶渣残留较多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粗蛋白、粗纤维、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咖啡碱等,仍有较高的利用价值[4]。然而,一方面茶产业产生的大量茶渣常常被当 作废料抛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及生态环境破坏[3,5];另一方面,常规饲料原料的价格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产业竞争激烈,降低饲料成本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寻找廉价的非常规饲料原料或绿色保健饲料添加剂备受瞩目。茶渣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无毒无害、功效明显,若将茶渣应用于饲料中,将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饲料质量及动物的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茶叶蛋白质含量约占其干物质总量的15%~30%[6]。在未经提取的废茶或茶粉中有6%以上的茶多酚,废弃的茶渣中仍有1%~2%的茶多酚和0.1%~0.3%的咖啡碱[7]。茶多酚、氨基酸不仅是决定茶叶滋味、汤色、香气等品质的重要成分,茶叶的多项药理保健作用也与其密切相关[8]。因此,茶叶深加工过程中 产生的废料即茶渣可引入动物保健之中,变废为宝,开发成纯天然、绿色的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尤其在人们对动物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茶叶中独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