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宿州九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

地理公开课教案 马雪强 课题:《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 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朗诵:《乡愁》 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略) 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让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 1、台湾的地理位置 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 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一般从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数理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 (板书)1、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

台湾问题未来的走向

台湾岛地处交通要冲,既可作为遏制日本,控制南海诸岛,震慑东南亚的据点,又可作为进入太平洋,固守大陆的前沿阵地。如果将台湾收回,那么钓鱼岛问题将迎刃而解,美国设在关岛的所谓“遏制中国的前沿”也会失去作用。到那时,南海舰队的有效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抢占的南海诸岛也会送回。对日本而言,中国占领台湾岛就意味着日本以后无法再从西亚进口石油,而要依赖于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就可以联起手来共同对付日本。 前一阶段,台湾大选结束,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当选新一任“总统”。这对于大陆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欣慰的消息,避免了台海战事的发生(当然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台海的稳定,还要有待于继续观察),也有利于台海及东北亚局势的暂时稳定。但是,台湾虽然脱离了民进党的统治,其前景同样不能不让人担忧。从近期来看,国民党虽然不支持台独,但是国民党是个资产阶级政党,这是众所周知的,他对中共的态度在现在看来不反对,但不代表支持。将来涉及到台湾主权问题时,仍然可能比较尖锐。从个人角度讲,台湾回归,意味着台湾的执政者就会降级,从总统降到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想把自己的地位降低,更何况有日本、美国等国支持,还有比较强大的资金和一定的武力。 目前,两岸间存在的政治争议现阶段很难解决。岛内绝大多数人包括统派人士都认同“中华民国”,而大陆认为“中华民国”已在1949年为中国人民推翻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取代。这是两岸关系中一个高度敏感的棘手问题。 那么,台湾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其实无外乎三种情况: 1;和平统一。这也是我们都期望看到的结局。可以这样设想,未来的几十年,大陆秉持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两岸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出现大的波动,中国经济、军事等实力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届时,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任何一种反统一势力叫板,等于说为统一扫清了障碍。而对台湾来说,回归大陆不仅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更将得到一个强大的靠山和无数新的发展机遇,犹如当年的香港。那么,两岸统一将是大势所趋,顺理成章,不会再有反动势力阻碍。两岸真正实现和平统一,中华民族重获完整。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的中国发展将不可估量,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多个问题都可能得到解决。 2;武力统一。中国人民统一两岸的决心绝不会动摇!如果台湾真的做出大陆所不能容忍的事,两岸关系出现不可挽回的破裂,大陆将考虑武力收复台湾。一旦两岸开战,美国必将以某种方式介入,并且拉动其他盟国参与。到时,台湾激战不可避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不惜代价,解放军必能登陆台湾,收复台湾志在必得!但是,这将造成两岸共同的损失,不仅是经济和军事的损失,更有无辜人民生命的付出。战后,中国将花费大量时间休整。所以,这是万不得已的方法。 3;长期维持现状,不统一,不独立,最终发展为主权共享。台湾某些独立分子认识到台独的不可实现,便转而寻求互不干扰的相处模式。他们名以上不独立,实际上却和独立没多大区别。到时,台湾和大陆相当于现在一个联盟,同属于中国,但是一位大陆,一位台湾,彼此没有领土关系。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却是美国等幕后黑手极力推动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手段扭转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国两制。抓住历史机遇巩固发展两岸和平发展的好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探析林建宁 (漳州开发区统计局,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甚至超过工业,成为拉动岛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服务业成长速度减缓,对台湾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的贡献度开始减弱。本文认为要保持台湾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服务业产业升级,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关键词:台湾;服务业;知识服务产业一、台湾服务产业发展概述服务业也称为第三产业。前者相对于农业和工业而言,后者则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由于它由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行业构成,第三产业在开始分类之初也叫混合产业、复合产业或异种混成产业。”[ 1 ]近十几年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衍生出许多新兴服务业,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也时有调整更新。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6年12月第6次修订的行业标准分类,台湾服务业可概分为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讯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工商服务业、社 2 会服务及个人服务业、公共行政业、其他不能归类的行业等7大类。2001年1月第7次修订的“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类”,又将服务业进一步细分为11大类,包括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业及租赁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公共行政业等[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台湾岛内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革,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增加,而农业及工业比重逐步减少。具体变动见表1。从表1可看出, 1980年代末至今,随着台湾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和传统工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的相继外移,台湾第一、二产业呈逐步萎缩之势,而现代服务业则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198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后, 1995年又突破60%,而据台湾“主计处”统计资料显示,至2005年底台湾服务业产值占岛内GDP的比重甚至已高达73. 6%,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性。表1 台湾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化表单位: % 产值构成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1981 8. 7 45. 5 44. 0 1986 6. 6 47. 1 44. 8 3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导入:我们都知道,我们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许多奇特的地理区域,那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个区域,到底是哪一个区域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钓鱼岛的前世今生 过渡:视频中主要介绍了日本对我们国家,通过多次非法的想拥有钓鱼岛的行使主权,但大家一定要知道,钓鱼岛的主权是谁的?中国的。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捍卫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那么有谁知道钓鱼岛归于我们国家的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所管辖的?台湾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PPT2学习目标: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一,通过学习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的地理环境特征。(问:地理环境特征包括什么?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等内容。) 三,认识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个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要树立一个爱国思想,钓鱼岛是中国的,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学习目标进入台湾省的学习。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8页,有8-23、8-24两个图,大家利用屏幕上的活动题进入学习。 (1)找出台湾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请学生上前指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并用语言描述。) (2)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通过找这些岛屿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台湾省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省份。它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那他的主体是谁?--台湾岛。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而且它还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总结以上我们所找的内容,用一段话来概括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补充:大陆架:什么是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倾斜的部分。 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海上交通航线尤其是对哪个国家来说?日本。为什么?我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1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资源:有关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1.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 2.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 承转: 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 位置和范围 请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 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 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 自然地理环境 阅读P79课文“自然地理环境”,回答:

台湾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 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 发展中的经济 1.观看有关台湾经济的录像。 2.结合课本81~83页内容,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经济部门?各有什么特点?物产丰富,大量出口农产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发达的旅游业 3.提出问题:台湾省内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与外界的联系方式以什么为主?台湾与大陆之间如何往来? 人口与城市 结合课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承转: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看看你找到了有关台湾省物产的哪些美称,如“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水果之乡”、“海上粮仓”、“蝴蝶王国”、“美丽宝岛”、“东南海上的盐仓”等。老师引导同学依次分析其原因,并设计结构图进行分析。

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大陆之趋势

前言 近期以来,位于亚洲纽约地位的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突飞猛进,已如磁铁一般,吸引世界各国对其大量投资,无可质疑地已经带动了中国大陆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延续了境外产业的生命力。也许有人认为对日本和台湾而言,过度将产业外移前往中国大陆,有可能使其本身产业空洞化,然而就获得经济效应及国际发展的趋势而论,这种疑惑的程度将逐步减少。 基于全球化及国际化的考量,具有产业优势的国家无不纷纷移往开发中国家发展,台湾也不例外。台湾产业目前有西进或南下的不同主张,然而就现阶段的绩效而言,前往中国大陆投资已成台湾产业最大的主流。 本文研究的目的,即从台湾经济的发展出发,分析台湾产业的策略,从而检讨台湾产业移转大陆的新 趋势。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及宏观角度观察的方法予以 探讨,除前言与结论外,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论述。 一、台湾经济的发展 台湾产业之发展,从1949年土地改革后,即单一方面开始实施模仿日本“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并以优惠外资之政策,引进外国产业。 台湾土地改革之成功,及经济发展策略的成功,带来了民间富裕,也因此造成民间“住”的需求;再加上自古养成“有土斯有财”之观念,不动产之房子、地不但是“住”之问题,亦成为“投资”之标的,因而形成不动产需求之循环经济期。不动产之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繁荣,而所谓火车头之发展,也使得住宅关联性 产业之发展颇为迅速。 此一时期间台湾物价微幅之上升,亦使工商业获得空前发展之契机。而不动产之循环经济,则赋予 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大陆之趋势 高崇云 (中华工商研究院院长、德明技术学院教授 台北 114) 摘要:经过50多年历经5个阶段的发展,时至今日,台湾经济发展型态已从早年的农业、 加工出口工业发展到今天誉满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机械产业、资讯硬体产业及各类产业的设计代工制造。而祖国大陆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形势,对台湾向大陆的产业转移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通过对台湾经济发展现状的考察和产业发展策略、特点、优势的概括,结合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趋势的分析,作者认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而当今的要务,是促成两岸双向直接投资、直接贸易和直接通汇,并扩大领域,提高层次。 关键词:台湾 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两岸合作 中图分类号:D6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7)10-0107-08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 107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概要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在当今时代,台湾问题成了每个人口中的焦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那么台湾问题是如何引起的呢?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台湾被分割给了日本。幸运的是,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随即,蒋介石撕毁了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和共产党爆发了内战。台湾问题是国内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败了蒋介石,推翻了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残余被迫退到台湾,从此造成了两岸隔离。 台湾问题的引起同样有美国的参与。美国曾表示扶蒋反共,支持国民党重新领导中国。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朝鲜战争中,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美国出动武装力量来干扰,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还有,在冷战期间美国需要以台湾来牵制中国。在美国政府的不断干扰下,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和隔绝,两岸的关系一直处于严峻紧张的局势。总的来说,造成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蒋介石战败后,仍在台湾顽强反抗。二是美国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曾一度表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美日两国仍然阻扰解放台湾,坚持台独。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干涉。国共开始了第三次的谈判,台湾关系得到初步缓解。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局势逐渐缓和,两岸交流趋于频繁,但是台湾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必须要坚持一个中国,可以实习不同的制度,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反对台独。 和平发展的政策和两岸人民的热切盼望使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解。当前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以和平互利、共同发展为主流的大背景下 曲折前进。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通过不断地文化和经济交流来促进友好关系。台湾不独,中国不武的状态保持了很长时间。随着中国的不断壮大,美国

浅谈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关键词】台湾政策统一和平发展 【正文】: 一:台湾问题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以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分离的状

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可以说是自1949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一块心病。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几经讨论,两岸关系忽冷忽热,海峡形势有时迷雾一团,有时又晨光初露。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尤其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真正为两岸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二:大陆对台政策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一贯的。但解决问题的方针几十年中也有所变化。 大陆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诸如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等,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这些政策作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原则坚定、目标务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方向不动摇。十六大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本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加拿大期间强调,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表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在当今时代,台湾问题成了每个人口中的焦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那么台湾问题是如何引起的呢?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台湾被分割给了日本。幸运的是,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随即,蒋介石撕毁了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和共产党爆发了内战。台湾问题是国内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败了蒋介石,推翻了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残余被迫退到台湾,从此造成了两岸隔离。 台湾问题的引起同样有美国的参与。美国曾表示扶蒋反共,支持国民党重新领导中国。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朝鲜战争中,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美国出动武装力量来干扰,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还有,在冷战期间美国需要以台湾来牵制中国。在美国政府的不断干扰下,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和隔绝,两岸的关系一直处于严峻紧张的局势。总的来说,造成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蒋介石战败后,仍在台湾顽强反抗。二是美国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曾一度表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美日两国仍然阻扰解放台湾,坚持台独。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干涉。国共开始了第三次的谈判,台湾关系得到初步缓解。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局势逐渐缓和,两岸交流趋于频繁,但是台湾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必须要坚持一个中国,可以实习不同的制度,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反对台独。 和平发展的政策和两岸人民的热切盼望使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解。当前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以和平互利、共同发展为主流的大背景下

地理公开课教案:台湾省

一、初二地理教案: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 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 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课时] —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略) 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原属于福建管辖。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省。 ( (板书)台湾省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让学生读图:“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 1、台湾的地理位置 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 岛屿 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 (生答)一般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政区位置等方面入手。 经纬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板书)1、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面是浩瀚 的太平洋 政区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土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 教师提示: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南部,在图上找出来。(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经过台湾澎湖列岛、玉山,所以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 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 小结台湾位置特点。 1、台湾从纬度位置看,位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 2、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西南为南海,与日本隔海相望。台湾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交通位置), 3、也是我国海防的重要屏障(战略位置)。特别是台湾海峡它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2016级专业:自动化 班级:16-1自动化学号:201401910034姓名:何建聪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民主政治的掩护下推动“台独”,不仅使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民主进程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对原本独具魅力的某些政治人物感到失望,更使他们对台湾政治试验工程的积极价值产生了怀疑。尽管如此,台湾对大陆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反而还在继续牵动着大陆的反应模式。简单地说,台湾政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北京方面的全局战略思维,间接左右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方向。毫不夸张地说,台海问题是决定中国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二、台湾的问题的现状 对台海问题的强烈危机意识,使得中国大陆在开启政治民主化方面,始终缺乏信心和决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已经使中国的政治管理者对激烈的政治变革深感疑虑。现在台海局势不能给人以长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台独”

初中地理《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 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 展示并欣赏日月潭图片,之后提出问题: 这幅图片是哪里、在我国的哪个省? 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祖国的宝岛——台湾岛

引入课题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活动2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引导学生读图:8-23、8-24 并完成: 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玙、绿岛、钓鱼岛、赤尾屿; 2)找出福建省、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 2完成填空: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是由和附近的、等200 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归纳: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兰玙、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 多个岛屿。 课堂活动:阅读p79“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导入: 我们一起来了解台湾这片神圣领土。了解台湾,首先要了解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 1 请学生读图8-25、8-26,思考: (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2)归纳台湾岛的地势特征。

台湾商业发展现况

台湾商业发展现况1商业主要以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与物流业为主,这些也都是经济部商业司所职掌的行业类别。在2007年,我国整体商业其销售额占整体产业的%。显然商业是在国内各产业中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地位重要。以下分别就商业的家数及土地面积使用情形、企业规模、营运概况进行分析,而营运概况再按产出表现与就业表现细分後来说明。 一、家数及土地面积使用情形 依据行政院主计处2006年工商普查报告中,商业服务业的家数在1996年有41万余家,2001年增加到50万余家,至2006年则达58万余家,十年之间家数增加17万余家,成长率则高达41%。 在土地使用情形部分,分成使用土地面积及使用建筑物楼地板面积二项来说明如下: 使用土地面积部分:在1996年整体商业服务业的家数,共使用1亿1千万余平方公尺,2001年为11亿1千万余平方公尺,到2006年则增加到14亿7千万余平方公尺,可见2001年到2006年五年间,商业服务业在使用土地面积部分大幅增加,增加的幅度为前五年的10倍之多。 使用建筑物楼地板面积部分:自1996年共使用5千8百万余平方公尺建筑物楼地板面积,到2001年为7千3百万余平方公尺,到2006年则达8千8百万余平方公尺,十年间约增加3千万平方公尺,增加幅度达%,显见商业服务业在楼地板面积的使用,呈现递增的趋势(详表 1-1)。 表1-1 商业服务业历年家数及土地面积情形单位:家、十平方公尺 1资料来源:经济部商业司97年度商业服务业发展情势年报,页35-41。

资料来源:经济部97年度服商业务业发展情势年报。 二、企业规模-按员工人数 依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对中小企业定义,凡批发零售业、物流业及餐饮业雇用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皆属之。从历次工商及服务业普查资料,可知我国商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以2006 年为例,商业属於中小企业共计有638,285 家,所占比例高达%(见表1-2)。从企业雇用员工人数来看,2001年雇用50人以下家数为556万余家至2006年增为637万余家;2001年雇用100-499人为1,002家,但2006年减为960家;2001年雇用500人以上为182家,2006年增加为196家;而中小企业的家数在上述五年间,增加约8万余家。而就比例变化来看,五年来,商业服务业属於中小企业的家数占整体商业家数的比例由%上升到%,增加%。更显示出我国商业服务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现象。而500人以上企业数2001年至2006年,十年间增加了14家,显示台湾商业服务业具有转型的意义。 三、营运概况 在营运概况 部 分,将分成产 表1-2 商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家数 单位:家、% 资料来源:经济部97年度服商业服务业发展情势年报。

台湾经济发展1970至今

经济结构调整70年代初中东战争与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对一个能源缺乏的台湾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73年,台湾批发物价上涨了22%,城市消费物价上涨了8.2%;1974年又分别上涨40.6%与47.5%,创下1952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一时岛内市场混乱,出现抢购风潮,台湾经济出现新的困难。刚刚实现三年外贸顺差的局面再度出现逆差,经济增长率由1973年的12.8%降到1974年的1.1%,创下50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长率。经过这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与洗礼,台湾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将原制订的第六期“四 年经济建设计划”重新改为“六年经济建设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交通设施,建立现代化的运输系统;开发能源与海洋资源;拓展对外贸易。台湾经济发展也进入所谓的“第二次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时期”。1973年,台湾当局提出“十大建设计划”,分别是中山高速公路(也称南北高速公路),西部纵贯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台中港第一期工程,苏澳港第一期工程,桃园国际机场,高雄炼钢厂,高雄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核能发电厂,总投资达2580亿元新台币(约60亿美元)。到70年代末,十大建设工程大部分完工,建立了发达的交通与港口运输系统以及现代化的钢铁与石油化学工业,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台湾经济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78年,重工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58%,彩色电视机产量超过200万台;1979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突破90%,与30年前刚好相反;对外贸易突破3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21位,初步确立了台湾经济的实力与地位。1979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再次对台湾经济产生冲击,特别是石化工业受影响更大。台湾当局不得不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即发展技术程度高、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污染程度低、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潜力大的所谓“两高、两低、两大”产业,并选择100多项优先发展的产品项目,对原重化工业发展项目进行了调整,而且修改“奖励投资条例”,对策略性工业发展提供优惠,尤其对技术密集工业投资给予10%至15%的投资抵减优惠待遇。为了发展高科技工业,台湾于1980年正式设立新竹科学园区,提供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可连续五年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免征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原料与半成品等进口关税及货物税,免征外销产品货物税、营业税及厂房建筑税等;对海外留学人员投资提供创业低利贷款与研究经费补助等。经过二十的发展,新竹科学园区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硅谷之一。到2000年6月底,园区厂商达291家,员工达9万多人,资本额达6551亿元新台币,全年营业额达9293亿元新台币。如果说,加工出口区是以轻纺电子工业为主,是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标志与厨窗;那么新竹科学园区就是以信息半导体产业为主,是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摇篮。到2001年,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有14项产品如监视器、主板机、鼠标等市场占有率高居世界第一,也都是由这里的 企业创造的。台湾是世界第四大集成电路生产地区;芯片产值占了全球的70%,资讯产业产值一度世界排名第四位(曾一度居第三位)。经济自由化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台湾新台币开始被迫大幅升值,接着工资迅速上涨,土地价格飙升,台湾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又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实现经济自由化,于是台湾开始走向了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随后,台湾当局又进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主要包括解除外汇管制,逐渐实行利率自由化,在美国压力下逐步开放内部市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开放民营银行的设立,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调节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达到充分发挥市场机能、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竞争力与效率之目的。然而,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夕阳产业或传统产业在新台币大幅升值、工资与土地等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下,生存困难,被迫外移。于是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知识要点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1、自然环境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由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兼跨热带和亚热带。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常受到台风袭击。台湾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平原占1/3,山地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山脉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森林面积广阔,盛产樟、红桧、扁柏。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最大的湖。 2、人文地理: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阿里山中的日月潭。台南市

的赤嵌楼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大。 台湾主要的城市:省会——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最大的港口城市台南市 二、跟踪训练 1.20世界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是() 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B.出口加工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畜牧业和养殖业 2.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A.资源、市场 B.技术、资金 C.能源、劳动力 D.矿产、交通 3.关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通不便,与祖国大陆贸易量小 B.面积狭小各种资源短缺 C.中部降水丰富是主要水稻种植区 D.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4.台湾省因为盛产甘蔗,所以被称为() A.海上粮仓 B.东方甜岛 C.水果之乡 D.森林之海 5.读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台湾与大陆关系现状与未来

两岸关系现状与未来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美国的介入,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 一.当前台湾发展现状 经济方面,从台湾当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看台湾经济发展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内需增长强力拉动经济发展。与此前近年情况不同,台湾经济今年持续3个季度的恢复性增长呈现出“从外需复苏启动,以私人投资大幅扩张为支撑,由私人消费稳步跟进为保障”的增长动能传递特点。二是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岛内外需市场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大陆、东南亚市场日益重要,占台出口比重已经超过50%。过去因欧美市场以圣诞节及元旦新年为消费旺季而形成的季节特点日益淡化,相反,中国春节消费旺季等亚洲消费特点正改变着台湾全年生产的配置。另外岛内内需市场稳步复苏,对台湾生产也带来新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及当地消费特点与欧美市场发展节奏也有很大的不同。三是经济增长动能仍有很大局限性,结构性失业问题成为拖累经济发展的一大羁绊,民众对马英九当局的施政信心有待补强。 政治方面,的政治体制,在国民党去后仍沿用大陆时期的政治体制。其政权机构由“”、“”及“”、“”、“”、“”、“”组成。其政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相互制衡形式。目前台湾政治结构的平衡与稳定十分脆弱,建立新的政党政治平衡尚待时日。一有风吹草动,或是执政党"总统"言行不当,或是执政党与在野党合作破裂,或是在野党结成政治联盟倒阁,都会引发岛内政治危机,都有可能诱导台湾的政治发展走上危机及岛内安定、引发台海危机,影响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台湾政党政治发展的现实。 二.两岸关系现状 现状由历史发展而来,解读现状必须从历史开始。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有关方面最近曾就两岸关系进行了108项民调,主张两岸维持现状的占64.9%,肯定两岸关系目前缓和趋向的占52.2%。两者,一是对两岸维持现状的肯定,一是对当前缓和趋向的认可。从目前看,各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至少表面上是比较一致的。中国政府是最坚定的,不会有任何退让;美国政府也一再重申坚守“一个中国”政策;现台湾当局,既承认“九二共

台湾省的历史和现状

台湾省的历史和现状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翌年在台湾设1府3县,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以后,出现了大陆居民再度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到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不包括山地的高山族同胞,台湾居民已超过200万人,较郑氏父子治台时增加近10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清政府陆续在台湾增设行政机构。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广招福建、广东等地居民迁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先后设立抚垦总局、电报总局、铁路总局、军械局、通商局、矿油局、伐木局等机构;修筑炮台,整顿防务;架设电线,创办邮电;铺铁路,开矿山,造商轮,发展工商业;兴建中西学堂,发展文化教育等。其中有些建设项目,在当时全国尚属创举。例如台湾铁路不但是全国最早的铁路之一,而且是中国自己集资修成的 清政府治理台湾的200余年间,台湾的封建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全省各地相继出现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大商人。但与此同时,台湾人民反抗清王朝暴政和封建地主剥削的斗争也不断高涨,且与大陆人民的反清斗争遥相呼应。事实表明,凡较大的起义组织几乎都是从大陆传入的。如1786年台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就是大陆人民的反清秘密团体“天地会”传入台湾后,由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庄大田领导的。起义军众达十数万。清政府调动浙江、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数省兵力驰台镇压,历时1年2个月,始得平定。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前后,台湾天地会、小刀会,又与之呼应,多次起义。 台湾同胞富有高度的民族爱国精神。他们在反抗国内反动统治的同时,为了抵御外患,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台湾和大陆边沿各省份成为我国反帝斗争的最前线,直接承担着中华民族的忧患。在鸦片战争期间,台湾同胞动员组织了人数2倍于当地戍兵的抗英民团,并捐资输银,共赴国难。他们和官兵一道击退了入侵的英军,粉碎了敌人试图侵占台湾的阴谋,赢得了抗英斗争的胜利。当时台湾兵备道姚莹在其《奉逮入都别刘中丞书》中写道:“台湾擐甲之土,不懈于登陴,好义之民,咸奋于杀敌……卒得保守岩疆,而获安,未烦内地一珍一矢者,皆赖文武士民之力也”。鸦片战争之后,台湾同胞还先后击退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多次入侵。 早在16至17世纪,日本就曾数次出兵窥伺台湾。19世纪后半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力图跻身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它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之战),翌年3月攻占澎湖。腐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而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 日本占据台湾后,在台北设有总督府,作为统治台湾的最高机构。并在各地建立乡镇公所,实行警察、保甲制度,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和“皇民化”教育。同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初时把台湾作为其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使台湾加工工业和交通运输逐步得到发展。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为配合军国主义的南进政策,又进一步在台湾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各类工业,扩大了工业在全岛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使台湾开始由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逐步向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变。据统计,抗战结束前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