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答案版)

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答案版)
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答案版)

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知识点一: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①东海,东临②太平洋,南临③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M福建省相望。

2.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

3.6万千米2。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3.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澎湖列岛位于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

(1)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2)地震多发区: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2.气候:台湾岛大部分属于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③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3.河流: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①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4.自然资源: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烩、扁柏等。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硫磺等。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知识点三:发展中的经济

1.农业: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2.工业: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3.交通运输业: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省最大的机场,主要港口有①高雄、②基隆等。

4.旅游业: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日月潭是台湾岛最大的天然湖泊。

台湾岛的美称及含义

知识点四:人口与城市

1.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约占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2.城市

(1)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这里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旅游胜地有阳明山风景区、北投温泉风景区等。

(2)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3)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的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省著名的古迹。

(4)

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

地理公开课教案 马雪强 课题:《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 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朗诵:《乡愁》 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略) 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让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 1、台湾的地理位置 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 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一般从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数理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 (板书)1、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导入:我们都知道,我们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许多奇特的地理区域,那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个区域,到底是哪一个区域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钓鱼岛的前世今生 过渡:视频中主要介绍了日本对我们国家,通过多次非法的想拥有钓鱼岛的行使主权,但大家一定要知道,钓鱼岛的主权是谁的?中国的。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捍卫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那么有谁知道钓鱼岛归于我们国家的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所管辖的?台湾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PPT2学习目标: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一,通过学习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的地理环境特征。(问:地理环境特征包括什么?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等内容。) 三,认识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个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要树立一个爱国思想,钓鱼岛是中国的,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学习目标进入台湾省的学习。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8页,有8-23、8-24两个图,大家利用屏幕上的活动题进入学习。 (1)找出台湾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请学生上前指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并用语言描述。) (2)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通过找这些岛屿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台湾省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省份。它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那他的主体是谁?--台湾岛。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而且它还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总结以上我们所找的内容,用一段话来概括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补充:大陆架:什么是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倾斜的部分。 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海上交通航线尤其是对哪个国家来说?日本。为什么?我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1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资源:有关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1.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 2.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 承转: 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 位置和范围 请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 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 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 自然地理环境 阅读P79课文“自然地理环境”,回答:

台湾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 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 发展中的经济 1.观看有关台湾经济的录像。 2.结合课本81~83页内容,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经济部门?各有什么特点?物产丰富,大量出口农产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发达的旅游业 3.提出问题:台湾省内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与外界的联系方式以什么为主?台湾与大陆之间如何往来? 人口与城市 结合课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承转: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看看你找到了有关台湾省物产的哪些美称,如“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水果之乡”、“海上粮仓”、“蝴蝶王国”、“美丽宝岛”、“东南海上的盐仓”等。老师引导同学依次分析其原因,并设计结构图进行分析。

地理公开课教案:台湾省

一、初二地理教案: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 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 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课时] —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略) 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原属于福建管辖。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省。 ( (板书)台湾省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让学生读图:“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 1、台湾的地理位置 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 岛屿 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 (生答)一般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政区位置等方面入手。 经纬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板书)1、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面是浩瀚 的太平洋 政区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土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 教师提示: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南部,在图上找出来。(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经过台湾澎湖列岛、玉山,所以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 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 小结台湾位置特点。 1、台湾从纬度位置看,位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 2、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西南为南海,与日本隔海相望。台湾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交通位置), 3、也是我国海防的重要屏障(战略位置)。特别是台湾海峡它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

初中地理《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 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 展示并欣赏日月潭图片,之后提出问题: 这幅图片是哪里、在我国的哪个省? 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祖国的宝岛——台湾岛

引入课题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活动2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引导学生读图:8-23、8-24 并完成: 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玙、绿岛、钓鱼岛、赤尾屿; 2)找出福建省、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 2完成填空: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是由和附近的、等200 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归纳: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兰玙、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 多个岛屿。 课堂活动:阅读p79“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导入: 我们一起来了解台湾这片神圣领土。了解台湾,首先要了解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 1 请学生读图8-25、8-26,思考: (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2)归纳台湾岛的地势特征。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知识要点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1、自然环境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由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兼跨热带和亚热带。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常受到台风袭击。台湾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平原占1/3,山地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山脉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森林面积广阔,盛产樟、红桧、扁柏。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最大的湖。 2、人文地理: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阿里山中的日月潭。台南市

的赤嵌楼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大。 台湾主要的城市:省会——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最大的港口城市台南市 二、跟踪训练 1.20世界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是() 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B.出口加工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畜牧业和养殖业 2.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A.资源、市场 B.技术、资金 C.能源、劳动力 D.矿产、交通 3.关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通不便,与祖国大陆贸易量小 B.面积狭小各种资源短缺 C.中部降水丰富是主要水稻种植区 D.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4.台湾省因为盛产甘蔗,所以被称为() A.海上粮仓 B.东方甜岛 C.水果之乡 D.森林之海 5.读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

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3、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明白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教学导入: 播放台湾的风景图片,并出示图片《阿里山》 提问:阿里山在哪里?(台湾)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台湾,了解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新课: 一、位置和范围 师:家住宁乡的小明想去台湾旅游,应该怎么去?为什么? 生:略 1、范围 师:台湾岛=台湾省?为什么?(引出台湾省的范围) 活动:看图8-24台湾省位置和范围,说出台湾省的组成 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要求学生圈出主要岛屿) 师:分析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活动:出示图8-23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和图8-24台湾省位置和范围,学生分析台湾的位置特征(主要分析台湾岛的位置)

2、位置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南部,台湾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邻台湾海峡,是独立的岛屿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要求学生圈出福建省,东海,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 师:小明到达了台湾后,发现台湾人民正在举行盛大的祭拜妈祖的活动,小明很疑惑,因为他知道,妈祖是福建莆田人,台湾人为什么也会祭拜妈祖?你能告诉他原因吗? P97阅读: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 二、自然地理环境 师:自然地理环境包含哪些方面? 地形,气候(气温、降水、热量、光照)、土壤、植被、河流,资源等 接下来我们就借助地图,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地形 活动:出示图8-25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和图8-26台湾岛地形分布,完 成P81活动第一题 读图8-26,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结合图8-25,说出台湾岛的地形分布格局?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 地形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2/3); 山脉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中央山脉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 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师:这些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多山的地形,同时,台湾也因此成为地震多发地区。 探究: 你能根据台湾岛的地形特征说出台湾岛的交通干线会如何分布吗?原因? 2、气候 小明非常喜欢《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于是他去了阿里山,拍了很多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小明的朋友小李通过朋友圈看到这些照片后,很惊叹,他也决定去台湾旅游,那么,家住北京的小李此时去台湾,应该带些什么衣服呢?

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

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 台湾(Taiwan)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1] ,陆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岛面积3579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2-3] ,7成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因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而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丰富多元。人口约230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纪汉人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较显著之福建南部和广东人民移入垦荒,终至形成以汉人为主体的移民社会。南宋澎湖属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末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1662年郑成功收复;[5] 清代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建省;[6] 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予日本;[7] 1945年日本战败后光复;[8] 1949年国民党内战失利后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治至今[9] 。 台湾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台湾经济奇迹[10] ,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于19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之列[11-13] 。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台湾文化拥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汉族带来的中华文明为强势文化,[14] 原住民文化亦有影响,[15] 近现代又融合西洋和日本文化,呈现出多元风貌。

八年级地理1 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8.2 台湾省的地理 环境与经济发展 学习目标 1、熟知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和认识台湾海峡其重要性; 2、理解台湾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的关系 3、会读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交通分布; 4、了解台湾的经济特征和人口城市 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特征;难点:台湾省人口城市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位置和范围: 1、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____ ____,东临太平洋,南临____ ____,西隔台湾海峡与省相望。以_____ ___为主体,还包括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台湾岛是我国大岛。 2、指图说明:台湾海峡,北通,南接,是国际上重要的。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台湾岛地形以_____ ___为主,山脉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_________纵贯南北,主峰____ __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____ ___地区。 2、台湾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3、台湾岛属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温暖湿润。每年6~10月常受______侵袭。 4、台湾岛河流水流湍急,________资源丰富,____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5、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___ ___、______________、扁柏等。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___ ___、____ __、金、铜、硫磺等。周围海域的___ ___资源也很丰富。 三、发展中的经济 1、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____ __、__ ____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________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___ _____、蔬菜与___ _____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2、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______ ______为主体、以_____ _________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有___ ___、____ __、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 3、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环岛建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大的机场是台湾___ __国际机场,主要港口有___ __、基隆等。 4、台湾省旅游业发达,______群山环抱,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阿里山五奇: 四、人口与城市 1、台湾居民以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2、台湾省比较大的城市有____ _、____ ___和台南等。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和中心,也是台湾省的城市。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城市和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台南市是台湾省兴起的城市,旧名赤嵌,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

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答案版)

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知识点一: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①东海,东临②太平洋,南临③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M福建省相望。 2.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 3.6万千米2。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3.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澎湖列岛位于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 (1)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2)地震多发区: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2.气候:台湾岛大部分属于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③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3.河流: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①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4.自然资源: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烩、扁柏等。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硫磺等。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知识点三:发展中的经济 1.农业: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2.工业: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3.交通运输业: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省最大的机场,主要港口有①高雄、②基隆等。 4.旅游业: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日月潭是台湾岛最大的天然湖泊。

台湾岛的美称及含义 知识点四:人口与城市 1.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约占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2.城市 (1)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这里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旅游胜地有阳明山风景区、北投温泉风景区等。 (2)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3)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的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省著名的古迹。 (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环境与经济发展 编制:王珍审核:李健华使用时间:2014年5月5-16 日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组成,并认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难点) 3、了解台湾省主要气候类型、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征。(重点) 4、了解台湾省人口、民族,了解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5、理解台湾与祖国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们的共同愿望。 【自学自研落实基础】 知识点一、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1、台湾省位于中国,北临海,东临洋,南临海,西隔海峡与省相望。 2、台湾省得主体是岛,还包括周围的岛、岛、、、绿岛等200多个岛屿,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3、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平均水深60米,北通海,南接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岛位于海峡东南部,扼守海峡咽喉。 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环境 4、台湾岛地形以为主,约占总面积的。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部和部,中央山脉纵横南北,山海拔3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约占总面积的,多分布在台湾岛的地区。台湾地处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5、台湾岛属于气候和气候,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除高山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每年6—10月常受侵袭。 6、台湾岛独流入海的河流达600多条。河流水急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是岛内最长的河流,全长186千米。台湾岛资源丰富,盛产樟、、扁柏等。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金、铜、硫磺等。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合作探究】

1、课堂活动:读图8—23、8—24,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 (2)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市与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2、课堂活动:读图8—25、8—26,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台湾岛的地形分布格局。 (2)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课堂活动读图8—30、8—31、8—32,完成下列任务。 (1)台湾岛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简要说说形成这些气候的主要原因。 (2)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3)说一说台湾岛年降水量的特征;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4)讨论台湾岛两种气候类型分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4、课堂活动:读图8—26,阅读课文相应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在图中找出浊水溪和曾文溪,观察这些河流的流向,说一说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2)说出台湾岛河流数量和密度大小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3)议一议,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当堂检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