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五彩椒) 4月1日晚环境温度12度 在饭盒里倒入热水,用水温表测量水温55度时,浸入种子,随时搅拌,温度下降到30度为止。继续浸种6小时,捞出沥干,用纱布包裹种子,放入饭盒,盖上毛巾,放入半开的衣柜催芽。 4月5日环境温度18度 每天淋水保持湿润催芽。种子变大变薄了一点,有的种子的黑点处似乎有一条细细短短的白色细线,是不是“露白”了呢?不确定。 4月9日晚环境温度:19度 左盼右盼,我的种子终于像刚睡醒似的,伸出了“胳膊”--露出1毫米左右的白白细细的胚根,种子终于“露白”了。赶紧把准备好的花盆里的土按实、浇透水,将催芽“露白”的种子均匀地洒在盘里,再盖上约3毫米厚的干细土,最后把花盆放在房间里最温暖的地方—书柜上。 4月12日下午环境温度: 18度 种子全部发芽之前,尽量不要浇水。今天种子还没发芽,花盆里的土表面看起来是湿的,我将中指插入土里大约到第一个指关节处,感觉也是湿润的,看来不需要浇水。等待种子发芽真需要耐心。 4月14日晚环境温度:22度 妈妈站在阳台上突然对我说:“儿子,你的小辣椒长出来了!”听到这惊喜的消息,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迫不及待地跑到小辣椒前。一棵小辣椒,拱出了小背,正懒洋洋地想站起来,样子也是十分可爱。 4月17日晚环境温度:19度 两棵小辣椒挺起了胸,抬着头。芽上还能看到种子壳呢。 4月20日晚环境温度:15度 今天我又捧起我的花盆,哇!小芽白里透着嫩绿的茎大约3毫米长了,花盆里的小苗已经开始长的密密麻麻了。春天果然是充满生机的季节,好神奇。 4月23日晚环境温度:16度 小辣椒变得真快。长到了约5毫米高,头上张开了两片嫩绿嫩绿的小叶子—子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芽、胚根、胚轴。 4月26日晚环境温度:14度 小辣椒的叶子是椭圆形的,一头粗,一头细,叶子的一面又光又滑,另一面长着密密麻麻的绒毛,我轻轻地摸了摸,非常柔软、舒服;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娇嫩无比,十分惹人喜爱。 4月30日晴晚环境温度19度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试剂 1.材料: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镊子/剪刀/滴管。 3.试剂:质量分数为15%HCl、体积分数为95%的C2H5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or 醋酸洋红液)。 三、重点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期的特征、各期图形的辨认,有丝分裂实验过程。 难点:观察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和取材(上午11:00) 2.制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①低倍镜找分生区; ②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 五、结论: 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多数处于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因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时间与细胞数目成正比。另外,在一个视野中,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六、注意事项 (1)培养产生洋葱根尖的材料是洋葱鳞茎。鳞茎底部接触水,不能离开水,也不能被水淹。一般一天至少一次,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 (2)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l点左右。如果因气温影响或不在上述时间做实验的话,可以在细胞有丝分裂最盛时取材,放人盛有固定液的培养皿中固定,即浸泡半天到一天。固定后用70%乙醇冲洗几次,再放人盛有70%乙醇的小广口瓶中保存。注意要等根尖长到1~5cm时才能切取,而切取的洋葱根尖长度是2~3mm。 (3)根尖培养好以后,装片制作是否成功,关键的步骤是解离。解离不充分,细胞重叠;解离过度,细胞会腐烂,所以解离要适度。 (4)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如果不把多余的解离液洗去,一方面会影响染色效果,因为解离液中含HCl,而用染色的染料呈碱性;另一方面还会腐蚀显微镜的镜头。(5)染色时,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也不能过浅,否则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易辨清。 (6)制片时,一方面要用镊子把洋葱根尖弄碎,另一方面要压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一是避免压碎和污染盖玻片。二是使压力均匀,从而使组织细胞均匀分散。同时用力必须恰当,过重时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开,二者都将影响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百度文库.

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药品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 g/ mL的或 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d~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5 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 1.解离下午2时是洋葱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洋葱的根尖 2 mm~ 3 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匕%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溶液的混合液(1: 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 0.01g/mL或 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到分生巨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文本表

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主研人:邓正强组员:曹敏、宋卓霖、代芝芝、吴茵茵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能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是比较以植物根尖、茎尖、幼芽做有丝分裂的材料的难易程度。 3. 初步掌握制作植物(根尖、茎尖、幼芽)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试剂 1、实验材料:蚕豆干种子、 2、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 3、实验试剂: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1:1)、1mol/L HCl 溶液、0.01g/ml 龙胆紫染液或0.02g/ml 醋酸洋红染液或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四、实验步骤(一)、材料准备 1. 蚕豆根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根尖备用。 2. 蚕豆茎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长出5~8cm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茎尖备用。 3. 蚕豆幼芽:在长出的蚕豆茎两片叶原基上1cm处截断,待在叶原基部发出幼芽,叶芽长出到4~5cm时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幼芽备用。(二)、预处理将截取的蚕豆根尖、茎尖、幼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置于冰水溶液中,0~3℃下处理24 小时。(三)、解离根尖、茎尖等体细胞需经处理,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才便于压片。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解离,解离时间的长短依植物材料和解离液的不同而不同。时间短细胞不易压散,时间过长,细胞被压破,且影响染色效果。固定好的蚕豆根尖、茎尖芽用蒸馏水冲洗2 遍,然后放入预热的60℃的1mol/ml 盐酸中,60℃恒温处理5 分钟左右,倒去盐酸,用蒸馏水冲洗3 遍

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遗传学实验 实验项目: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压片技术 2.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实验原理 1.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保证了性状的发育和遗传的稳定性。 2.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尖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固定、离析、染色、压片等步骤,可获得清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动态变化的装片。 实验材料 无水乙醇、70%乙醇、冰乙酸、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0.1%秋水仙素、0.1N 盐酸、洋葱根尖 实验步骤 材料培养 取材 预处理 固定 解离(酸解) 实验结果 醋酸洋红染色 染色 改良品红染色 压片 镜检

图1 染色后低倍镜下洋葱根尖细胞全视野图图2 处于分裂间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图3 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图4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图5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图6 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思考与分析 根据你的实验情况总结出制备好一张优良的细胞分裂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预处理方面 由于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中期持续的时间很短,且分裂现象较少,因此在预处理时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细胞分裂停止于中期,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解离方面 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不够,则压片不易分散,若解离过长则在下一步处理时由于材料过软而易将根尖丢失。 3.取材方面 只取2mm ~3mm 长的分生区 要细心区别根尖的前端和后端,若误取了根尖的后端,在观察时,则只会见到长方形的成熟区细胞,见不到方形的分生区细胞。材料经解离、冲洗后根尖前端分生区部分呈乳白色、比较圆滑,后端部分则较透明和粗糙(取根时不用剪刀而改用镊子夹取则更明显)。 4.染色方面 ⑴使用醋酸洋红染色时,可以在酒精灯上稍加热,这样可以使材料更易着色和染色背景更清晰。 ⑵媒染一定要充分,媒染后的水洗也要充分,洗不足时影响染色效果,并会在组织内外产生大量沉淀,制成的片子污浊。 图7 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绘制图(10x40) 图8 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绘制图 (10x40)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 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科:生物 教学内容: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分裂的不同时期。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学习障碍】 1.理解障碍 (1)如何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2)如何理解实验中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 2.解题障碍 判断、识图等方面的问题。 【学习策略】 1.理解障碍的突破 (1)用“成因法”理解实验原理。 由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知,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变化过程,但可以通过它的形态变化,特别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行为,人为地划分阶段,并进行比较研究。在自然状态下,一大群处于各个分裂期的细胞混杂在一起,必须仔细观察,寻找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典型形态特征的细胞,从而建立起细胞周期的概念。 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尖分生区、茎尖生长点等)细胞,能够通过有丝分裂增加数目。依据植物细胞分裂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中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变化等确定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了看清染色体或染色质,要用碱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 注意:酸性或碱性染料的定义,不是通常理解的酸和碱,而是指染料中着色基团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来看,如果是阳离子则为碱性染料,为阴离子则为酸性染料。 (2)用“成因法”理解实验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培养产生洋葱根尖的材料是洋葱鳞茎。鳞茎底部接触水,不能离开水,也不能被水淹。其目的是同时满足其对水和空气的需要。同时要经常换水。因为水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和根细胞的活动,如细菌的大量繁殖会使水质受到污染。细胞代谢产物增多,根细胞的呼吸不断产生CO2,消耗O2使水中氧气缺少,这些都不利于继续根尖生长。所以要经常换水,一般一天至少一次,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 ②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1点左右。如果因气温影响或不在上述时间做实验的话,可以在细胞有丝分裂最盛时取材,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培养皿中固定。即浸泡半天到一天。固定后用70%乙醇冲洗几次,再放人盛有70%乙醇的小广口瓶中保存。注意要等根尖长到1~5 cm时才能切取。这是因为,根据实验得知,根长到1~5 cm时,根的长势最佳,此时细胞分裂最旺盛。容易找到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此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进行观察,切取洋葱根尖2~3 mm,这个长度要从根的顶端(根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页脚内容

页脚内容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 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 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脚内容

动植物观察记录 (1)

蒜生长的观察记录 2014年10月20日 今天妈妈在菜市场买了一塑料袋大蒜。我想:这么多,反正好长时间才能吃完,为什么不拿一瓣大蒜去做发芽实验呢?于是,我拿了挑了一瓣大小中等、健康的大蒜,放在平地碗中,杯子里适当加了一些清水,放在餐厅的桌子上,开始观察。 2014年10月26日 下午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大蒜有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发现泡大蒜的清水变得浑浊了,有点泛黄泛黄的,还有些刺鼻的大蒜味。 清水变浑浊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便上网查资料,资料上讲:清水之所以那么浑浊,是因为大蒜在清水里泡了一整天,清水把大蒜的味道和颜色吸收了,大蒜的外皮和底部有些物质溶进水中,所以清水才会那么浑浊不清。并且不需要换新水,这种浑浊的水的营养价值很高,这样的话,蒜苗才能更快的成长。 大蒜在水中贪婪地吸收着水分,像一个花苞一样,总觉得比原来胖了一些。 2014年11月1日

早晨起来,路过餐厅时,眼前的景象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大蒜终于发芽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小芽从大蒜的尖上冒出来,一两个绿中透黄。 但是,我发大蒜下没有长根!一般的植物都是先长根后发芽,而大蒜为什么这么“另类”呢?原来,大蒜芽很长的时候,根还是很短,这时的营养靠块茎自身胚芽供给。 啊!大蒜多么“与众不同”,神奇啊! 2014年11月6日 不经意之间发现小蒜苗长得真快呀!呀!眨眼工夫,就窜了那么高,用尺子量了一下最高的4厘米,蒜苗尖微微泛着黄色,这时突然发现,大蒜下冒出了根!大蒜根为弦线状须根,黄白色、无根毛,根长0.5-1厘米不等,这些根就像柔滑的丝带,装饰着成长的蒜苗显得大蒜可爱又生动。 我很奇怪,为什么大蒜生长得这么快?原来,大蒜每年6月收获,在炎热的夏季进行休眠,到了潮湿而温暖的气候,就会从休眠中醒来,发芽生长,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周期。这是蒜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长习性。 2014年11月11日 一早起床,我看见大蒜最长的有14厘米了,而且有一两个蒜苗长出了两三个叶子了。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学单

实验课题:实验7.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学习单 材料和试剂:洋葱根尖;0.2%龙胆紫染液(或0.1%醋酸洋红)、20%盐酸、卡诺固定液、75%酒精、清水 原理:碱性染料与酸性物质结合显色。 学习任务一:根据提示完成相关实验操作: 一、临时装片制作: 1、取材【根长约2CM ,早上10时剪取尖端0.5~1CM 】 2、固定作用:杀死细胞,固定分裂相【1份冰醋酸:3份无水酒精】。冲洗【洗去固定液,直接做可省略该步骤】。长期保存可放于75%酒精 3、解离作用:去除果胶,根尖细胞易于分散【解离液:20%盐酸,解离时间约8~10分钟】 4、漂洗作用: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于清水中浸泡30s 】 5、染色作用:细胞内核物质被染上颜色(红或紫)【切取解离好的根尖0.3~0.5cm ,置于载玻片中央水滴中,滴上1到2滴0.1%酸酸洋红染液或1%龙胆紫,染色时间1-2分钟】 6、洗去染液作用:易于观察【在染液中滴加3~4滴清水,在边缘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注意不能把材料吸走。后加1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7、压片作用:使根尖细胞变成均匀的一层细胞层【在盖玻片上加层吸水纸,用大拇指轻压。注意不能研转盖玻片,也可以用指甲或塑料笔的一端轻敲盖玻片】 8、镜检【先低→后高】 二、永久装片观察: 1、低倍镜观察:安放装片→找到观察的区域→找到生长点细胞→调节清晰 2、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视野明暗→调节细调节器→按顺序仔细观察各细胞的时期,找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 学习任务二:根据你所做的实验,把相应的结果呈现出来 1、你在根尖装片中,看到哪些时期的细胞: 。 2 其主要特征: 学习任务三:巩固练习 1.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实验材料是 ,常用的的解离液为 ,常用的染液是 。实验步骤依次为:培养→取材→固定→冲洗 → → → →镜检。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是 ( )

植物的有丝分裂

植物的有丝分裂 摘要本实验通过对分裂期细胞的观察,比较不同时期细胞和染色体的行为特 点,使正确识别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细胞;通过对不同的材料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各种对比,认识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 1引言有丝分裂是生物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一个基本的能力。有丝分裂是一种普遍的分裂方式,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不同材料不同时期的行为差异,其中的很多的方法都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对以后的实验有很多的促进作用。 2实验材料和方法 2.1实验材料 处于休眠期的洋葱和大蒜、秋水仙素溶液、卡若式固定液、培养皿、小指管、恒温冰箱、显微镜和解剖镜、单面刀片、95%的乙醇、滤纸、盖玻片、载玻片、卡宝品红、镊子。 2.2实验方法 2.2.1实验设计 材料的培养;取洋葱和大蒜去掉干枯的外皮,将其长侧根的一端浸没于水中,于23摄氏度的恒温冰箱中培养3-4天,每天换一次水,待其侧根长到2-3厘米时即可。 2.2.2装片的制作: 1取适量的洋葱和大蒜的根尖,各自分成两组,一组加秋水仙素常温下预处理2-4小时;另一组不处理。 2将材料用卡若氏固定液常温下固定2-24小时(经过预处理的材料用自来水漂洗3次再固定,每次5分钟)。固定完后用95%酒 精漂洗3次,每次5分钟。 3取一定量的根尖,加入1m o l/L的HC l:95%的酒精=1:1的解离液解离10-15分钟,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4取一段根尖,切去根冠,取一小段分生区染色5-10分钟,盖上盖玻片后用镊子将根尖敲成雾状,再压片。 2.2.3显微镜的使用: 本实验中涉及到油镜的使用,使用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再用油镜观察;使用时先将香柏油涂在装片上再转油镜。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组员:肖石连、周小燕、汪小康、邹苗 执笔人:汪小康 一、实验原理 1.观察部位: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的细胞。 2.分裂过程: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各自的特点.。 3.观察过程: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生长点的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再用高倍镜辨别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质)变化,并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4.染色过程: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着色。 二、实验器材 大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刀片、镊子、烧杯等 15%的盐酸、95%的酒精、龙胆紫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 1.前期培养:取大蒜若干放在装满清水的100ML烧杯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水面,把烧杯放在温暖地方培养。 2.解离:实验前一天,取大蒜根尖,使用卡诺氏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进行24H固定,之后用蒸馏水冲洗,放入70%酒精中,在4℃冰箱中保存。待到实验时即可进行解离处理。取经过和未经过固定液处理的根尖各1-3个,剪根尖2CM,放入盛

有15%盐酸和95%酒精1:1混合液的培养皿中并盖好(以防盐酸挥发),解离3~5min,此时根尖变得酥软透明。 3.漂洗:用镊子夹住伸长区一端,从培养皿中取出根尖,放到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2~3min,可用镊子或玻棒轻轻搅动。 4.染色:用镊子夹住伸长区一端,从培养皿中取出根尖,放到干净的载玻片中央,用刀片切去根尖大概0.5mm,紧贴刚刚切的位置切下针尖大小的根尖,此处即为根尖分生区。利用准备好的染液进行染色,时间为3~5min。 5.压片:将被染上色的根尖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然后在盖玻片上放一层吸水纸,水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拇指稍用力对其按压,使根尖细胞呈云雾状散开,此时再把盖玻片周围染液吸拭干净即可。 6.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整齐、近似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找到视野后用高倍镜观察。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从所做实验观察结果看来,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处于分裂时期的细胞较少。原因是细胞间期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占的比重大。此次实验观察到了有丝分裂各时期形态。比较成功

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遗传学实验实验项目: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压片技术 2.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保证了性状的发育和遗传的稳定性。 2.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尖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固定、离析、染色、压片等步骤,可获得清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动态变化的装片。 三、实验材料 无水乙醇、70%乙醇、冰乙酸、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0.1%秋水仙素、0.1N盐酸、洋葱根尖 四、实验步骤 材料培养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酸解) 醋酸洋红染色

五、实验结果 染色 改良品红染色 压片镜检 图1 染色后低倍镜下洋葱根尖细胞全视野图图2 处于分裂间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图3 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图4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六、 思考与分析 1. 根据你的实验情况总结出制备好一张优良的细胞分裂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1. 预处理方面 由于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中期持续的时间很短,且分裂现象较少,因此在预处理时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细胞分裂停止于中期,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2. 解离方面 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不够,则压片不易分散,若解离过长则 图5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图6 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图7 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绘制图(10x40) 图8 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绘制图(10x40)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精选范文: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的技能。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 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 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 被碱性染料着色。三、材料用具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 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 紫药水)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 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 无法观察。六、讨论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2.在观 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篇一: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 裂》_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 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 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 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 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 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裂间期和 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 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 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

生物植物有丝分裂等记忆的口诀

记忆的口诀: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分裂时,染色体同时复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都有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从而使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形状的稳定性!这就是有丝分裂的定义! 看完了有丝分裂的定义,就一个字“乱”!其实有丝分裂还分两种,第一种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第二种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我们都知道,动植物细胞各有差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怎么记忆! 前中后末由人定(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相信通过高中学习方法指导名师这样说,很多同学对此有新的见解!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就这些了,希望你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忆!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对于有丝分裂这个知识点的学习,高中学习方法指导名师希望同学们把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结合起来!通过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认识和记忆,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高中学习方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分裂时,染色体同时复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都有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从而使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形状的稳定性! 那么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是什么呢? 它们的相同点 相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相同,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它们的不同点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裂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二。 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的内容就这么多了!相信通过高中学习方法指导名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这个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数各期的变化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主研人:邓正强组员:曹敏、宋卓霖、代芝芝、吴茵茵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能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 是比较以植物根尖、茎尖、幼芽做有丝分裂的材料的难易程度。3. 初步掌握制作植物(根尖、茎尖、幼芽)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试剂1、实验材料:蚕豆干种子、2、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3、实验试剂: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1:1)、1mol/L HCl 溶液、0.01g/ml 龙胆紫染液或0.02g/ml 醋酸洋红染液或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四、实验步骤(一)、材料准备 1. 蚕豆根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根尖备用。2. 蚕豆茎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长出5~8cm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茎尖备用。3. 蚕豆幼芽:在长出的蚕豆茎两片叶原基上1cm处截断,待在叶原基部发出幼芽,叶芽长出到4~5cm 时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幼芽备用。(二)、预处理将截取的蚕豆根尖、茎尖、幼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置于冰水溶液中,0~3℃下处理24 小时。(三)、解离根尖、茎尖等体细胞需经处理,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才便于压片。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文档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文档 Biological experiment report "observation of mitosis of plant cells" 编订:JinTai College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组织的观察

实验三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组织的观察(3学时) 一、技能目标 1.学会实验用植物材料的培养技术。 2.了解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及生物学意义。 3.了解植物有丝分裂基本过程,掌握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特点。 4.了解各类植物组织的分布、形态结构特征、功能及相互区别。 二、实验器具与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蒸馏水、碘液、南瓜茎纵切制片、葡萄茎离析制片、蚕豆茎横切制片、椴树茎横切制片、杨树茎横切制片、天竺葵叶或其他叶片横切制片、天竺葵叶下表皮制片、鸢尾叶下表皮制片、新鲜白菜叶、新鲜梨果实等。 三、实验内容 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如下: (1)前期:染色体且逐渐变短粗,核仁、核膜渐渐解体消失,前期末出现纺锤丝。 (2)中期: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以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体形成。 (3)后期:构成每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从着丝点处分离变成两组子染色体,且两组子染色体分别被纺锤丝拉向相反的两极。 (4)末期: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新细胞壁形成,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2.植物组织 (1)分生组织:取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示范) (2)薄壁组织:取各类叶横切制片观察叶肉细胞的同化组织。 (3)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分布植物体表,有保护作用。 初生保护组织结构:观察双子叶植物表皮结构。 次生保护组织结构:取椴树茎或杨树茎横切制片观察周皮结构(皮孔)。 (4)机械组织: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 (5)输导组织:取南瓜茎纵切制片观察。观察各种类型的导管及筛管

(6)分泌结构:取各类叶片横切制片(示范),观察叶表皮上有多细胞构成的腺毛结构,主脉薄壁细胞中有圆型空洞,即为分泌腔结构。 四、作业 1.绘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 2.绘1~2个网纹导管(或梯纹导管)和螺纹导管细胞图。 3.绘1~2个石细胞结构图。 4.绘筛管细胞和伴胞结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