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三类: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美学思想:

朱光潜先生评价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时说:“最显著的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

其美学思想主要在《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以及《政治学》等著作中。具体说来,其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仿的意义: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的著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讨论艺术的著作。它通过对大量悲剧、喜剧作品以及荷马史诗的分析,展开了对于艺术的本体论问题、艺术的基本性质和艺术的美感特征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说:“因此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

与柏拉图不同,他所谓的天才,就是一般诗人和艺术家所需的天才,而不是柏拉图所谓的爱智者或哲学家的天才。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艺术与现实和历史的关系。这个观点,不仅肯定人们的历史生活是艺术的本源,还要求艺术的理性内容必须与生活的内在逻辑具有统一性。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如何表现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问题,以及艺术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二.整一性:美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事物和人工制品,都是由于四种原因而存在:即,①质料因——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②形式因——事物的实现形状;③创造因——事物形成的动力;④目的因——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

创造因、目的因归又属于形式因,因此,一切事物主要是由形式因和质料因

构成的。

潜能——质料(潜能的存在)

事物存在状况:

实现——形式(潜能的实现)

事物的形成过程:质料(潜能)——形式(实现)

自然事物从潜能走向实现,形式因(含有动力因)是决定的因素。(这种动力也来自事物本身的一种“缺乏”)。事物的“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一粒种子自身就有长成一棵幼苗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先有雕刻家的构思,大理石才会变成具体的雕像。

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它事,但自然引起它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

同时,他还指出,悲剧、史诗等叙事性艺术作品“整一性”的内在根据还是“可然律、必然律”。“整一性”是个体中一种统一的运动,它以内在的有机性而使个体具有丰富而又一致的性质和特征。从事物的最高因来说,这种“整一性”的根源来自于最高的善。

因此,“整一性”既有感性的形式特征,又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根源。这种美,与外在形式相关,也与精神和理念相通。

三.艺术的功能和悲剧心理学说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国家)的最高目的,是实现最高的善。一个好的城邦的标志就是“个个公民都是善人”。《政治学》的最后一章专门讨论了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诗学》中也论述了悲剧的“净化”(katharsis)功能。

他认为,一个善人,即一个有美德的人,在情感方面必须是有自制力的人,行为必须符合“中道”(mean ):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

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情感,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情感太强太弱都不好。并非每个人天生都是善人,人性中常常有卑劣的成分,心灵中也有不健康的情绪,奴隶们的“工匠习性”也会影响自由人的情操和心灵。人性中的这些卑劣的、不健康的东西,只有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宣泄出来,才能保持心灵的安静,维护理性和善德。而音乐和悲剧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的教化功能的思想,在当时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他在这里对于悲剧中的悲剧性提出的内在要求,则具有更加久远的影响和意义。悲剧“怜悯”和“恐惧”的效果,与后来美学家们所说的悲剧的崇高效果具有非常亲缘的关系。

四.艺术起源说

古希腊“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里面,暗含着一种艺术起源的思想,即艺术也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3,小结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他特别强调美的“整一性”,这种整一性,把秩序、匀称等比例关系与有机整体的内在统一结合起来,把形式的美感与形而上的善结合起来,连接了感性的美与理性的、精神的美,内在地沟通了美本体与艺术的关系,表述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比较系统的美学思想,比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前进了一步。

而且,他明确肯定了艺术对于历史生活“可然律和必然律”的揭示,可以达到对于历史真理性的把握。他与柏拉图由此开辟了这个话题两条相对的路向,展示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的深刻内涵。

关于悲剧情节、性格的整体要求,以及关于悲剧观众心理特征的论述,涉及悲剧性的本质,揭示了悲剧范畴的重要内涵。关于艺术起源的思想,是西方最早的艺术起源理论。与当代的某些艺术起源理论非常接近,得到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证实。仍然具有当代的意义

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是开启和引导西方两千多年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走向的两大哲学巨擎。人们普遍认为,此后的西方美学思路便沿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两条对立的路线发展,前者路线是唯心主义的路线,后者路线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路线,继而,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方面,浪漫主义者视柏拉图为其先祖,而现实主义却尊奉亚里士多德为其开山鼻祖。二人美学思想上的对立被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形象地定格在他的名画《雅典学派》之中:柏拉图手指苍天,而亚里士多德手指大地。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高足弟子,但人们常常引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来说明亚里士多德对其恩师的学说的批判性。因此,学界着重考察了二者美学思想之间的差异性,如有人从柏拉图的“理式”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讨论二人诗学思想的差异,也有人深入分析二人在“摹仿说”上的区别,还有人结合当代文学批评的最新潮流,认为柏氏的美学思想属于道德批评,而亚氏的美学则应归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范畴。 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文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与后者迥然不同的学说。然而,作为柏拉图的爱徒,难道亚里士多德仅从恩师那儿学会了方法论上解构老师的批判性,没学到其老师本体论上的一点点思想和观点?如若这样,于情于理解释不通。从师生关系来看,亚氏的美学思想从柏氏的美学思想脱胎而来,前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后者的影响,二者之间理应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考察二人美学思想方面的相似性,从而指出西方早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连续性,纠正断裂性的认识,弥补对美学思想进行简单化贴标签的失误。 首先,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二人都持反映观。众所周知,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举例说有三种“床”:第一种是理式之床,是由神创造的;第二种是由木匠按照第一种理式之床制造出的个别的床;第三种床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画出来的床。柏拉图认为“如果我们把画家叫做那两种人所造的东西的模仿者,应该是最合适的。”“悲剧诗人既然是模仿者,他就像所有其他的模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学说中的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即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文艺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反映理式世界,因而,文艺世界依赖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又依赖理式世界;反过来,理式世界支配现实世界,现实又支配文艺世界。虽然柏拉图坚持认为理式之床才是本质的、真正的床,画家所画的床是对真理的“影像的模仿”,和真理隔着两层,是不真实的,但是如果我们撇开柏拉图的玄奥的理式世界且不考虑他对真实概念的主观价值判断的话,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文艺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即柏拉图的摹仿说中包含了文艺反映现实的观点,关于这种反映是真实的反映,还是歪曲反映的问题,这属于价值判断问题,则可另当别论。如果从这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则是直接继承了老师的观点。 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中,他放弃了柏拉图对理式的追求,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为认同文艺的可能真实性埋下了伏笔。在《诗学》中,他转向对事物普遍规律的追求。他在《诗学》第二十五章中指出,诗人是摹仿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从如下三者中选取摹仿对象“过去或当今的事,传说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诗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引言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美学家,他们的诗学和美学思想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两人被誉为“古希腊诗学的双子星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一系列诸如“诗歌创作的源泉”、“诗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诗歌创作的取材”、“诗歌的社会功用”等问题的探索论证,开创了西方诗学理论的先河,完成了西方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为师徒,但各有千秋。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 年,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在老师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两位大师的学术研究可谓浩如烟海,本人仅撷取两位大师在诗学美学方面的成就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以理清二者的理论脉络。

第1章关于诗歌的起源 1.1 从概念意义上去认识诗歌 诗歌是一种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1.2 客观唯心主义认知下的诗歌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柏拉图在对诗歌来源的认识上明显受到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的影响,基于认识只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性的理解的观点,柏拉图认为诗人之所以能够写出来诗歌,是在诗人沉浸到一种痴狂的境界(也就是后来尼采所说的“酒神”境界和“日神”境界)中,[1]受到了神灵的启示,然后把这种神灵的思想通过世俗的语言表述出来,公之于众,这便成了诗歌。诗人在没有神灵指引与启示的情况下,只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个体,没有自己的能动性和自主精神;而一旦受到了神灵的启示,又变成了一个类似于“传声筒”的个体存在,他们表述的并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处于癫狂状态下神灵对他们的指引。 于是,在柏拉图的思想下,诗人也便成了一个没有明确思想认知,而只需要去追求那种被神灵思想指引的精神境界中即可。诗歌也不再是诗人通过语言表述自己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 384——前 322 年 ) 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 ,17 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 , 师从柏拉图达 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 , 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 42 岁时 ,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 13 岁的王子亚力山大 (Alexmdms) 的老师。公元前 335 年 , 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 , 他毅然返回雅典 , 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三类: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亚里士多德理论主张

专题二亚里士多德 他是柏拉图以后最重要的希腊美学家,然而和热情洋溢的诗人哲学家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的思考方式和写作方式是理性的。他创立了吕克昂学园。西方哲学史称亚里士多德的学派为逍遥派,因为他和他的学生喜欢在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讲学,逍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散步”。 他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诗学》里。诗可以被广义的理解为文学作品,包括史诗、悲剧和喜剧。《诗学》主要是对悲剧的讨论。 悲剧的定义及其功用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任务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这句话包含四层意思: 首先,他将悲剧的性质定义为摹仿,这与柏拉图没有区别。 其次,他认为悲剧的摹仿媒介是语言。 第三,悲剧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而不是叙述。这一点由戏剧本身的表演性质决定,这也是悲剧和史诗的不同之处。 第四,悲剧的功用是“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陶冶”。净化说。人们应该通过无害的途径把不必要的积淀宣泄出去,悲剧就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无害的、公众乐于接受的、能够调节生理和心态的途径。悲剧会激发人的哀怜和恐惧,这种情感不是低劣的,而是人的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因此对它的激发也是必要的,并且能够将这种情感疏泄,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 悲剧的情节与真实 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和思想。 言词和歌曲即是“摹仿的媒介”。 形象与形象的装饰紧密相连,是“摹仿的方式”。 情节、性格、思想则是“摹仿的对象”。 他认为,悲剧艺术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布局,组织情节是悲剧的基础。 情节应该完整,所谓完整是指,事之有头、有尾、有终。 情节需要有一定的长度,它的限制取决于比赛与观剧的时间。 情节的“整一性”,并不取决于情节的主人公是否只有一个,而是取决于诗人的情节安排,即取决于事件的发生彼此间是否有必然或可然的联系。 悲剧中情节的性质不是“已发生的事”,而是“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和诗的区别在于,历史家描述已发生的事,而诗人却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诗比历史是更哲学的、更严肃的:因为诗所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的则是个别的事。 他所说的可然律指在假定的前提或条件下可能发生某种结果,必然律指在已定的前提或条件下按照因果律必然发生某种结果。

阐述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及其在文艺理论史上的作用与影响

阐述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及其在文艺理论史上的作用与影响 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1004班姓名:王亚军学号:20100001402 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里士多德文艺思想: 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一生著作丰富,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物事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修辞学》等。 2、《诗学》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理论专著。 3、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各种艺术的公共本质在于模仿,其中的差别有三点:一是模仿的手段不同,二是模仿的对象不同,三是模仿的方式不同。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创造性的模仿说。 5、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象优于现实。 6、在《诗学》第25章,亚里士多德列举了诗人所要模仿的三种对象:一是事物过去和现在实有的面貌,二是人们对事物的传闻或设想,三是事物应有的面貌。他最赞赏的是模仿第三种对象。 7、《诗学》的论述重点在悲剧方面,它颇为深入的探讨了悲剧问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它提出西方戏剧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悲剧定义。 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首先,情节必须严肃;其次,情节必须完整;第三,情节的长度必须适当;最后,情节必须单一。 9、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必须具备如下四个条件:第一,他必须出身于名门望族;其次,悲剧的主角的本性必须善良;第三,悲剧主角犯有错误;第四,悲剧主角必须由顺境转入逆境。 10、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应当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产生好的影响和作用。 1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创作应该“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断”、“把谎话说得圆”。 12、模仿艺术的创造性表现。 (1)形象优于现实。模仿的过程就是弥补现实的不足,对现实进行理想化的过程。在《诗学》第25章,亚里士多德列举了诗人所要模仿的三种对象:一是事物过去和现在实有的面貌,二是人们对事物的传闻或设想,三是事物应有的面貌。他最赞赏的是模仿第三种对象。 (2)艺术必须有惊奇。所谓惊奇,就是为避免平淡而使用奇字、奇句和奇情所形成的一种惊人的形态。首先表现在用字方面,诗是语言艺术、文学语言是由文字组成的,文字的奇最有助于文学语言风格的惊奇。其次惊奇表现在造句方面,奇特的句子可以造成奇特的呼吸节奏,形成奇特的情感背景。 13、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功用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格,所以他在其巨作《诗学》中从文艺的心理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正文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正文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把理式看成宇宙的原型而客观事物只是理式的摹仿的说法,相反,他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存在,这些事物都具有物质的基质。亚里士多德也反对柏拉图说的不知道宇宙的本质,就无从知道事物的本质的说法,相反,他认为感觉乃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否定感觉,就无从知道世界。而且感觉、表象和概念都是从实物中派生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还反对柏拉图所主张的,认为情感是理性的对立物,情感会戕害理性的说法,相反,他认为情感并不一定和理性对立,适度的快感的满足反而会使人的品质有所提高。亚里士多德又反对柏拉图说的,人们借思维的反省,回忆到灵魂在理念世界中的经历才能认识真理。相反,他认为世界是在永恒的变动当中,但它是可以认识的,有规律可循的,现象中就包涵着本质。以上这些都是他的哲学思想上的积极的一面。 但是他的哲学观点,始终是徘徊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他的思想往往在庄严的物质世界作了漫长的考察以后,又回过头去向往于精神世界。例如他的四因论,把宇宙拿来拟人化,把自然现象都看成是有目的的活动,其中的形式因论,更把形式看成是本质,把资料只看成是可能;又例如他认为世界有最后的因,有最终极的目的,居于动变之外;而且有超于感觉的理性等等。这些都是他的哲学思想上的消极的一面。 引用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活生列宁指出过,亚里士多德丰富了辩证法,“生的、新颖的东西,但叙述中这些东西却被经院哲学、被否认运动的结论等等所代替”。列宁并且指出,亚里士多德不怀疑外部世界的实在性,是非常之出色的,可是他对于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只提出了绝顶天真的“困惑的”问题和怀疑。我认为列宁的这些判断都是完全正确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 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法、英、荷等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到16世纪达到高潮。这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主张,艺术要从人的技艺上升到哲学智慧的高度。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在人与神的对立中发现了人,并将艺术引向了人,但对人的了解还是抽象的,还不了解人本身也是矛盾的对立物,不了解理性与存在、认识与情感、思维与感觉、个人与群体的同一是通过矛盾运动才实现的。 法国启蒙运动美学启蒙运动是思想和文艺领域里反新古典主义的运动。继文艺复兴之后它进一步从思想上打击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神权。 法国启蒙运动最著名的代表是伏尔泰、D.狄德罗和.卢梭。 伏尔泰反对古典主义的泥古倾向,但又持相当保守的传统态度,他想把新的启蒙思想的内容装进旧的古典形式里面去。理性主义仍然是他的艺术准则。在他的文艺创作中一方面对封建黑暗进行了勇猛的揭露,同时也暴露了他的思想的妥协性。他总是用古典形式来写史诗和悲剧,蔑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型喜剧。他没有能摆脱旧的审美标准。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他提出“美是关系”的论点,认为只有“关系”的性质才能使事物成为美的事物。他还区分出“实在的美”和“相对的美”,前者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美,后者是关系到审美者个人的美。在审美标准上他提出了真、善、美的统一论,而他所谓的真、善的具体内容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主张艺术模仿自然。他还提出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 狄德罗在文艺领域进行了反对古典主义文艺思想的斗争,特别在戏剧方面,他力图打破古典主义的教条,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严肃喜剧或市民剧。 卢梭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作了深刻的揭露,他厌恶当时整个社会制度,幻想返回原始的自然状态。卢梭认为艺术应当描写公民的英雄行为和道德范例,应当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美和美德问题是卢梭全部著作关注的中心。卢梭认为对奴役的仇恨和为自由而献身才是真正美德的内容。美和美德是分不开的。艺术的美必须反映美德的内容。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传统美学过渡到近现代美学的开始。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把经验的事实作为研究美学问题的出发点。 哈奇森在《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中把美分成绝对美和相对美两种。他还认为不能把美感和利害感混淆起来,否则就会破坏美感和道德的一致性,审美判断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和效用观念无关。 休谟认为美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主体的心中,美和价值只具有相对性,它们包含在愉快的情感之中。但他又认为,事物确有某种属性,是由于自然安排得恰当而适合于产生那些特殊感觉的。休谟在这两者之间徘徊不定。他又把快感与美感等同起来,把快感与不快感看作是美丑的本质。休谟认为美大部分起源于效用观念。休谟怀疑审美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同一事物所引起的各种感受都是正确的,因为感受并不体现事物的内在性质,它只标志物与心之间的契合状态。但另一方面,休谟又主张,尽管审美趣味变幻莫测,终究还有某些普遍的褒贬原则可资遵循。趣味的普遍原则是人性皆同的。如果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作出不同的判断,一般总可在鉴赏力的缺陷中找到根源。 博克认为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在于人的生理结构,其中感觉是最重要的因素。博克对美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崇高与美的界线所作的划分。 德国理性主义美学18世纪在德国以.莱布尼茨、C.沃尔夫和.鲍姆嘉通(1714~1762)为代表的美学思想,是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相对立的思潮。英国经验主义强调经验,认为美丑来自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的经验。 莱布尼茨则认为感觉经验靠不住,不可能给人们带来永恒的真理。人的认识,就是要使本来就有的“天赋观念”,经过感觉经验的“机缘”,加以触发,从朦胧的认识到清晰的认识。 沃尔夫把莱布尼茨的哲学通俗化了,在美学思想方面,他特别提出了“完满性”的概念,认为美在于一件事物的完满,它能引起人们的快感。一件事物要完满,必须符合该事物的概念,而它之所以能产生快感,则在于它符合人的主观目的。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审美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审美《金锁记》 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以一个日趋衰败的世家望族为背景,讲述了曹七巧人性沦落的悲剧。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悲剧理论的奠基者,提出了悲剧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悲剧定义。如果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审美《金锁记》,两者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悲剧性格、悲剧情节和悲剧效果三个方面。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金锁记》;悲剧性格;悲剧情节;悲剧效果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悲剧理论的奠基者,他在研究和总结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悲剧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虽然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指的是戏剧,但他的一些理论也适合于小说,同样可以用它来审美一些具有“悲剧性”的小说。而张爱玲的《金锁记》就可以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为支点,从悲剧性格、悲剧情节和悲剧效果三方面来进行审美。 一、悲剧的产生:性格 性格是指个人的思想、行动上的特点。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性格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性格显示人的内涵,是人物行为的基础,甚至认为“性格是人物的品质的决定性因素”。悲剧人物的性格决定了悲剧人物的品质,性格又决定了人物行动的性质,特别是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做选择时,更能显现人物的性格在事件发展中的作用。《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很大程度上与她的性格弱点有关。她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姑娘时代的她有着自由活泼、泼辣暴躁的性格,有着比较健康的人性。可是她的兄嫂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给了患有骨痨的姜家残废二公子。原本有着勇敢刚强直爽一面的她,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后,而且嫁了这么一个自小卧病在床的废人,还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这就使其性格产生了矛盾,也注定了她命运的悲剧性。她表面泼辣强悍,对人性极端不信任,屈从命运,而又向往自由幸福的爱情,她在寂寞的时候时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骂俏的猪肉贩,甚至,她大胆追求着三爷季泽。她一方面追求物质享受,一方面又想从精神上挣脱,在这矛盾性格的主导下,七巧始终挣扎在欲望和现实的夹缝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只能写“介入这两种人之间的人,这样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含义:一是悲剧的主角是普通人,而是其陷于悲剧境地是因他犯了错误,也即“过失说”。此观点放在主人公七巧的身上很是合适。她出身下层小商贩家庭,对于无常的人生,她本没有挣扎,在战乱的时代里也没有远大理想,但她做成了姜家二奶奶,只因为她丈夫是做官人家的女儿都不会要的“骨痨”身子。她的喜怒哀乐与她的情欲、嫉妒、虚荣、疯狂紧紧相连了,情欲的得不到满足导致她对金钱的疯狂追求。起初,她用黄金之梦来抵挡情欲之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

亚里士多德美学 一、亚里斯多德有关美学的著作古代的书目上,开列了一些伟大的亚里斯多德所写的讨论艺术论的论文,其中包括有:《论诗人》、《荷马的问题》、《论美》、《论音乐》以及《关于诗的问题》等篇,不过,这些论着都已经散失,只有《诗学》(Poetics)留传至今,即使是留传下来的这一种,恐怕也还是不完全的。在古老的书目中只提到两本书。这两本书只留传下来了一本,而这一本略嫌简短的书,其内容除掉一篇概说之外,只包含了一套悲剧论。 尽管我们所获得的是一宗不完整的遗产,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在美学史上仍旧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它是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具有够份量的长度之最为古老的论文,它不仅是一种处理极其特殊之情节问题和诗的语言问题之专业性的论著,并且它还包含着关于美学之一般性的观察。它很可能是被亚里斯多德打算当作一系列之讲演而加以发表,也可能是另一篇现已失传之论著的草稿。《诗学》在亚里斯多德生前并未发表。 除开《诗学》之外,亚里斯多德在致力于研讨其它主题的著作之中,也评论到美学,大多数的评论被发现在《修辞学》(Rhetoric)的第三部,风格的问题在其中被讨论到,以及《政治学》(Politics)的第八部,亚里斯多德在其中的三至七章草拟教育的纲领时,提出了他对于音乐的见解。《政治学》的第一部和第三部也接触到了美学的问题。《问题》(Problems) 的某些篇章也致力于音乐美学的研讨,不过,这部著作并非出诸亚里斯多德本人之手,而是他的门徒的记叙。他在《物理学》(Physics)和《形上学》(Metaphysics)中所作有关美和艺术的评论,大多散为单句,但是这些单句却极富意义。在他的两种伦理学,特别是在《欧德莫伦理学》(Eudemian Ethics)里,他道及了美感经验。 在亚里斯多德的美学著作之中,详细之特殊的讨论,胜过于一般性的哲学讨论,它们所处理的是悲剧或音乐,而不是一般性的美或诗。然而,这些被亚里斯多德在当时用来仅仅针对悲剧或仅仅针对音乐的主张,事后被证明都是足以适用于全部艺术的普遍真理。 二、前辈们亚里斯多德在美学研究中的前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哲学家们(哥尔季亚斯、德谟克利图斯和柏拉图) ;一方面是艺术家们(他按照他们艺术的目标而订立工作的规则)。但是在亚里斯多德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对美学从事如此有系统地考察。如果套用一句康德的成语来说,是亚里斯多德把美学带上了一条知识的康庄大道。科学的发

亚里士多德美学

1.人物简介: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三类: 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 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 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2.美学思想: 朱光潜先生评价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时说:“最显著的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从历 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其美学思想主要在《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以及《政治学》等著作中。具体说来,其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仿的意义: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的著作, 论艺术的著作。它通过对大量悲剧、喜剧作品以及荷马史诗的分析, 《诗学》开宗明义,指出诗的本质是“模仿”,他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我们知道,“艺术是模仿”是古希腊的传统说法,问题在于,模仿艺术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是否像柏拉图所说的是与“真理隔三层”,是“影子的影子”?这里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柏拉图的“理念”论能否成立? 在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了“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原则,他认为“理念”论充满内在矛盾。对此,亚里士多德做出了如下阐释: 1,“相”实际上只是个别事物同名的类,这种类不能解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也不能解释否定的事物(恶)。

亚里士多德简介

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生于卡尔基狄克半岛的斯塔吉罗斯城,父亲是著名的医生,受到马其顿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器重。亚里士多德从小对自然科学感到兴趣,可能受他父亲影响。他17岁时到雅典作柏拉图的弟子,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到小亚细亚的阿索斯从事学术研究,这里当时是研究柏拉图哲学的一个中心。公元前343、342年间,应马其顿王腓力邀请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师傅,主要讲授荷马史诗和悲剧。公元前335年腓力死后,他回到雅典,创办一所学院,收集了不少抄本、地图和其他科学研究资料。在他的领导下,编成许多有关动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形而上学、数学等方面的著作。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出现反对马其顿统治的运动,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前往卡尔基斯,次年病死。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传世的有《诗学》和《修辞学》。《诗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论喜剧的部分已失传。《诗学》针对柏拉图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就文艺理论上两大根本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第一个问题是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式(一译“理念”,本义是“原型”)世界的摹本,而艺术作品则是摹本的摹本。这样柏拉图就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否定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作品所摹仿的对象是“人的行动、生活”,他这样就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第二个问题是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柏拉图把感情当作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他攻击诗人逢迎人心的非理性部分,损害了理性,使人失去对感情的控制。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感情是人所不可少的,是对人有益的。他说,悲剧的功用在于引起怜悯与恐惧的感情,使这种感情得到宣泄(或净化),这样,人的心理就恢复了健康。另一种解释是,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也就是说,使怜悯与恐惧保持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对社会道德可以起良好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是摹仿自然。他所说的摹仿是再现和重新创造的意思。他认为诗人应创造合乎或然律或必然律的情节,反映现实中本质的、普遍的东西。所以艺术应该比普通的现实更高,诗也比历史更高。这种摹仿既然要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艺术可以帮助人更好地认识客观现实。这个看法是亚里士多德对美学思想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对于摹仿自然的作品总会感到快感,悲剧能给人以快感,情节的安排、色彩、文字、音乐的美都能给人以快感,他这样肯定了艺术的价值。亚里士多德把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作一种理性活动,而不归功于灵感。他所要求于诗人的是清醒的头脑。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艺术的组成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思想(指思考力)、形象(指面具和服装)和歌曲。其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所谓情节,指事件的安排。他强调文艺作品应是一个有机整体。他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情节要有一定的安排,要有内在的密切联系,而且要完整,就是说要有头,有身,有尾。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是可有可无的,变动它并不引起显著差异,那它就不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

皖西学院 课题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美学思想——悲剧的“灵魂”,情节的净化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摘要: 《诗学》是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原名为《论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诗学》里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对艺术及悲剧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而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由于史诗,因为——除了别的原因外——它能比史诗更好地实现严肃诗歌的功效和目的①。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说明了决定悲剧性质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并指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和“灵魂”②。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提出情节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到一个词“卡塔西斯”。对于这个词的解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张净化说,第二类主张宣泄说。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也是主张净化说的,他也将“卡塔西斯”译为净化。但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也包含有宣泄的意思。本文在净化说方面,以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为据。作为悲剧的“灵魂”——情节,从它的编制、设计,引发读者的怜悯和恐惧。使读者得到净化和宣泄,感受到悲剧美。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③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情节净化

一、悲剧的定义 要了解悲剧,首先就要明确悲剧的起源。西方的悲剧艺术最早诞生于古希腊,它起源于古希腊人每年秋季举行的祭祀酒神的歌舞表演,及“酒神送”。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悲剧“是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悲剧起源于狄苏朗伯斯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④ 看到悲剧二字,第一反应就是悲惨的剧目。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悲剧并非指结局的悲惨,而是指严肃剧。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⑤。而后人也大都认同这个定义,并延续至今。 鲁迅先生曾说过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到“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⑥。那么首先,悲剧要表现出“价值”让人感受到美好,而后再进行毁灭,令这种美好破灭。让人产生怜悯,让情感得以宣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体会到悲剧所带给人的独特美感。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在研究悲剧美学,探索悲剧所能给人带来的美学感受。悲剧究竟如何归类,有何作用,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情感寄托、宣泄以及净化,都是众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研究的话题。作为美学范畴或妹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一颗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王天华]

艺术教育 98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 □ 王天华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在雅典的学院讲课时,写成了《诗学》这部著作。《诗学》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26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 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述了戏剧的起源,而且第一次给它们下了准确的定义并指出艺术是人类智慧活动的产物,而不是发疯人的作为,是可以控制的,这是为了制造艺术创作的一定的净化,使情节按照这些章法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戏剧的效果。他所提出来的悲剧的手法、规律、规则和特点,对欧洲的文艺思想和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讨论悲剧的时候,亚里士多德首先对它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个定义涉及到了悲剧模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悲剧的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他又进一步指出:“情节是行动的模仿,性格是品质的决定因素,思想证明论点或讲述真理的话。”他的主张很明确:悲剧中的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因此,悲剧的艺术目的在于组织情节(亦即布局)……行动和性格作为戏剧的要素,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但是,行动比性格更为重要。行动是戏剧的基础:“情节为悲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这与以性格为主的现代戏剧是不相同的。 在论述悲剧的结构特点时,他认为“最完美的悲剧的结构不应该是简单的,而应是复杂的”。这种复杂即是通过突转(指行动按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与发现(从不知到知的转变)而达到结局的行动。他在悲剧稍次的结构——即简单的情节与行动中,认定以穿插式为劣。所谓穿插式的情节,是指“穿插的承接见不出必然的联系……把情节拉得过长,超过了布局的负担,以致各部分的联系也必然被扭断”。这是对情节统一性的 生动叙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了社会道德在悲剧鉴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悲剧要“满足我们的道德感”,否则将会成为败笔而“引起反感”。 从这种心理分析中,他提出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好人的原则,因为任何有道德感的观众很难施怜悯于一个十足的歹徒。怜悯借助的是道德感,恐惧借助的是切身感,怜悯与恐惧使悲剧与观众的内心连接起来,所以悲剧人物具有普通性、普遍性。在古希腊戏剧中,借用神话的形象取得了悲剧效果,原因在于这些神话形象与人类的形象相似,神话人物因蕴藏着一颗人的灵魂而与观众声息相通,正如《诗学》所说的“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 怜悯和恐惧是鉴赏悲剧时的心理特征,而不是悲剧的目的。《诗学》中规定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悲剧力图使观众产生怜悯和恐惧,但怜悯和恐惧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它们,使观众的感情升高一层。眼泪、唏嘘、紧张,可以而且应该充溢于演出悲剧的剧场,但是当观众离开剧场走向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不应该继续处于眼泪、唏嘘、紧张之中,他们应该比看戏的时候平静,而这种平静与走进剧场之前的平静相比,感情应该更圣洁一些。这就是必须通过怜悯和恐惧,而又不能止于怜悯和恐惧的净化。 亚里士多德对喜剧的论述虽然篇幅不多,但同样是精彩和深刻的:“喜剧是对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人’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亚里士多德并不重视喜剧,称之为“一种对轻松的、不重要的行为的模仿,借以引起笑声”。这是根据雅典的戏剧状况和习惯而说的。他在其他著作中还说:“文雅的诙谐、不文明的诙谐,仅此而已……”他说,由于喜剧一开始并不受到重视,没有引起注意,所以喜剧起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就不像悲剧那样清楚了。他能说出悲剧演出的演员一个个是谁增加进去的,但对喜剧则不能,只知道雅典诗人克剌忒斯 首先编写喜剧情节来取代以前的一般讽刺形式。在他看来,这正是喜剧成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节。一般的讽刺形式,不管是诗还是初步包含戏剧意味的片断演出,只是表现个别的人,而喜剧则“按照可然律组织情节,然后给人物任意起些名字”。这是一般的讽刺形式向喜剧过渡的一个飞跃。 喜剧与一般讽刺形式的区别之处实际上是所有具有典型价值的文艺样式的特点,于是,亚里士多德用如下这一带有定义性的论述,进一步揭示了喜剧的特殊性:喜剧的模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所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坏”,而是指具有丑的一种形式,即可笑性(或滑稽)。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致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例如喜剧面具虽是又怪又丑,但不致引起痛感。 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对后来的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戏剧要求揭示内容具有效果性、紧凑性,鲜明而急速地揭示性格的手段,尖锐的冲突,以及人物语言刻画的多样性和生动性,生活的逼真性,特别是在动作中显示的完成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揭示主题思想,等等,和亚里士多德的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可以在《诗学》中追溯到一些可见的论述。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使古代希腊的美学思想达到了顶点,在欧洲的文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这是事实,并非过分之言。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肯定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提出模仿必须揭示事物的内存本质和规律,强调有机整体的概念,指出文艺创作的心理根据和理智过程,都是正确而深刻的。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 (责任编辑:徐良瑛)

从悲剧美学角度读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王秀梅 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全面阐释了他的悲剧观,从悲剧的本质、模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到悲剧的成分、性质、分类,再到有关悲剧的评价标准问题。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模仿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十分全面、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悲剧观。 《诗学》谈到了悲剧的本质、模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和悲剧的成分、性质、分类,并且较全面地探讨了有关悲剧的评价标准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就是模仿,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目的是引起人的恐惧或怜悯,净化人的思想。 实际上,“悲剧”之“悲”在希腊语中是“严肃”的意思,与“喜剧”的诙谐、滑稽相对。“摹仿”说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其悲剧观的理论基础。 “完整”和“有一定长度”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他认为美应具有整一性,既不单一也不多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美的事物应有一定体积,体积又有一定的大小。所以,悲剧,作为一种能给人带来“特殊的快感和愉悦”即美的享受的文学样式,也应该是完整的,有一定体积的。这“一定体积”表现在悲剧上就是“一定长度”(“一定”指易于记忆为限,一般是太阳运行一周,即一天,一个白天,7-15个小时)。这里所谓的“完整”就是指事件要有头、有尾、有身。这里“有头”的“头”指的是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有尾”的“尾”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有身”的“身”,指悲剧之承前启后者。 “摹仿”要再现生活,离不开媒介。悲剧从史诗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每出现一个新的成分,诗人们就加以促进,经过许多演变,悲剧才具有了它自身的性质”,因此,悲剧还有许多史诗没有的独特东西。这媒介包括“节奏”、“歌曲”和“韵文”。“节奏”主要指“六音步长短短格(即扬抑抑格,又名英雄格)”,“节奏”和“韵文”合称“言词”——已然是悲剧成分之一了。 悲剧模仿对象不似史诗那样是“已发生的”、“个别的事”,而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虚构出来的“可能发生的”、“带有普遍性”的事。更进一步,亚里士多德还说:“如果是意外的发生而彼此间又有因果关系”、“这样的事件比自然发生,即偶然发生的事件,更为惊人”。亚里士多德顺道承认了文学的虚构性,还夸荷马把谎话说得圆,并推荐似是而非的判断法则,这些说法跟后来人的“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提法类似。 摹仿的主要人物要“既不太好,也不太坏”,——太好的人有好结局和太坏的人罪有应得同样会引起人们的快感;太好的人进入逆境和太坏的人获得好结局一样令人厌恶,所以“悲剧的主角乃是一个有很值得重视的地位和高尚性格的人,偶然遭受某种失误而不得为他的行动承担无奈何的后果”。 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个悲剧艺术的成分有六个——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 具体来说,“性格”和“思想”使人物具有某种道德品质,道德决定人物的行动,行动决定人物事业的成败;“情节”指主要情节,也称“布局”,有简单、复杂之分,简单即按照规定的限度连续进行,整一不变,复杂指通过“发现”或“突转”来抵达结局。 六个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幸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所以,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性格、思想、言词、歌曲和形象依次位居其下。 很显然,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情节的作用,这一点和他的形而上的哲学观点不无关系,形式的地位竟高于内容。但他对“形象”的理解是很单薄的;“形象”在他眼中只是一些面具和服饰,而非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行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