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 p 1>p 2 .

(B) p 1<p 2 .

(C) p 1= p 2 .

(D) 不确定的. 答案:C

2双原子理想气体,作等压膨胀,若气体膨胀过程从热源吸收热量700J,则该过程气体对外做功为:

a 、 200J

b 、 350J

c 、 300J

d 、 250J 答案:A

3. 下列方程中,哪一个不是绝热过程方程;

a 、 1-γTV

=常量; b 、 1P T γγ--=常量;

c 、 V P γ

=常量;

d 、 γPV =常量 答案:C

4. 设单原子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经一平衡过程变化到状态B,如果变化过程不知道,但A,B两状态的P,V,T都已知,那么就可以求出:

a 、 气体膨胀所做的功;

b 、 气体传递的热量;

c 、 气体内能的变化;

d 、 气体的总质量。 答案:C

5. 某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则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是:

a 、 一定是等压过程;

b 、 一定是等容过程;

c 、 一定是绝热过程;

d 、 以上过程都有可能发生。 答案:D

6. 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等,但气体密度不同,则:

a 、 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b 、 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c 、 温度相同,但压强不同;

d 、 温度和压强都相不同。 答案:C

7. 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 /Q 为:

a 、 1/3

b 、 2/7

c 、 2/5

d、1/4答案:B

8.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

做的功三者皆为负值:

a、等压压缩过程;

b、等容降压;

c、等温膨胀;

d、绝热膨胀。答案:A

9.摩尔数相同的氧气和氦气(视为理想气体),分别从同一初始状态开始作等温膨胀,终

态体积相同,则此两种气体在这一膨胀过程中:

a、吸热相同,但对外做功不同;

b、吸热不同,但对外做功相同;

c、对外做功和吸热均不相同

d、对外做功和吸热都相同答案:D

10.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a、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道高温物体;

c、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答案:D

11.摩尔数相同的三种气体Ne、O2、CO2(视为理想气体),它们各自独立地进行等压膨胀,

如果对外做的功A与内能增量ΔE的比值为2﹕5,则该种气体为

a)CO2

b)Ne

c)O2

d)不能确定。答案:C

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等压、等容和绝热过程后,气体的内能增量均为ΔE,则在上

述三个过程中应是:

a)温度变化相同,吸热也相同

b)温度变化不相同,但吸热相同

c)温度变化相同,但吸热不相同

d)温度变化不相同,吸热也不相同答案:C

13.在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中,速率分布函数f(v)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

a)速率在v附近单位速率间隔内的分子数;

b)速率等于v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c)速率在v附近单位速率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d)速率为v的分子数。答案:C

14.设速率分布函数为f(v),在N个理想气体分子的容器中,气体分子速率在v1~v2间的分

子数为()

(A)?2

1

)

(

v

v

dv

v

f

(B))

)(

(

1

2

v

v

v

f-

(C)?2

1

)

(

v

v

dv

v

Nf

(D))

)(

(

1

2

v

v

v

Nf-答案:C

15.1mol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在温度为T时,其内能为()

(A)

RT

3

2

(B)

kT

2

3

(C)

RT

2

5

;(D)

kT

2

5

。答案:C

16.压强为p、体积为V的氢气的内能为()

(A)

pV

2

5

(B)

pV

2

3

(C)

pV

2

1

(D)

pV

2

7

答案:A

17.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他们都处于平衡态,则他

们()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答案:D

18.在下列理想气体各种过程中,那些过程可能发生?()答案:D

(A) 等体加热,内能减少,压强升高(B) 等温压缩,吸收热量,压强升高

(C) 等压压缩,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 绝热压缩,内能增加,压强升高

1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经历①

或②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a、b两态处于同一

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所示),问各过程中气体

吸热还是放热。()答案:B

(A) ①过程吸热,②过程放热

(B) ①过程放热,②过程吸热

(C) 两种过程都吸热

(D) 两种过程都放热

20.在600K的高温热源和300K的低温热源间工作

的卡诺热机,理论上最大效率可达到()答案:C

(A) 100% (B) 75%

(C) 50% (D) 25%

21.致冷系数为6的一台冰箱,如果致冷量为1.08?106J. h-1,则冰箱一昼夜的耗电量为()

(A) 1.2度 (B) 7.2度

(C) 50度 (D) 4.32?106度答案:A

2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10.2所示,图中A、B两部分

面积相等,则该图表示()答案:D

(A) v0为最可几速率.

(B) v0为平均速率.

(C) v0为方均根速率.

(D) 速率大于和小于v0的分子数各占一半.

二、填空题

1、两个卡诺循环如图所示,它们的循环面积相等,则:

(1)它们吸热和放热的差值

(2)对外作的净功

(3)效率(填相同或不同)

(相同,相同,不同)

2、刚性双原子分子的自由度为i = ,由该分子构成的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为

C V = ,定压摩尔热容为C P = 。 (5,(5 R /2), (7/2)R )

3.某理想气体等温压缩到给定体积时外界对气体作功|A 1|,又经绝热膨胀返回原来体积时

气体对外作功|A 2|,则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为 ;内能增加

了 。(1||A -;2||A -)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开始使其容积由V 1膨胀到2V 1,分别经历以下三种过程:

(1)等压过程;(2)等温过程;(3)绝热过程。则 过程气体对外作功最多; 过程气体内能增加最多; 过程气体吸收热量最多。(等压;等压;等压)

5.图a 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则曲线(1)代表 ,

曲线(2)代表 (填氢或氧);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

率分布曲线,则曲线(1)的温度较 ,曲线(2)的温度较 。(填高或低)

答:图(a)中(1)表示氧,(2)表示氢;图(b)中(2)温度高.(氧,氢,低,高)

题6-10图

6.一循环过程如题右图所示,则ab 表示 过程,bc

表示 过程,ca 表示 过程。(等体,等压,等

温)

三、判断题

1.平衡态就是所有分子都静止的状态。 ( × )

2. 内能减少的等容加热过程不可能发生。 ( √ )

3. 若对热力学系统加热,系统的温度有可能不升高。 ( √ )

4. 准静态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是过程量。 ( √ )

5. 同温度下,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 ( × )

6.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包含热现象在内的动量守恒定律。 ( × )

7. 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E ?>0。 ( × )

8.平衡态就是所有分子都静止的状态。 ( × )

9.无论发生什么样的过程,热量都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 × )

10.在P-V 图上的任一条曲线表示的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 √ )

11.物体的温度越高,热量一定越多 ( × )

12. 最概然速率就是所有分子中的最大速率 ( × )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热学计算题(二) 1.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Ⅰ.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长? Ⅱ.若使玻璃管开口水平放置,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温度最高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不能溢出.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长直U形玻璃管内由两段水银柱封闭着长度为15cm的空气柱,气体温度为300K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侧. (i)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左侧开口处缓慢地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管内的空气柱长为多少? (ii)为了使空气柱的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原位置,可以向U形管内再注入一些水银,并改变气体的温度,应从哪一侧注入长度为多少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大气压强P0=75cmHg,图中标注的长度单位均为cm) 3.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粗细不等,开口向上,右端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cmHg。左端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cm。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①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②活塞推动的距离。

4.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在温度为7℃的环境中,左侧管上端开口,并用轻质活塞封闭有长l1=14cm,的理想气体,右侧管上端封闭,管上部有长l2=24cm的理想气体,左右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若把该装置移至温度恒为27℃的房间中(依然竖直放置),大气压强恒为p0=76cmHg,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分别求活塞再次平衡时左、右两侧管中气体的长度. 5.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6.如图,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为S A:S 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B 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 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体积增大V0/4,,温度升到某一温度T.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时A中气体压强(用P 0表示结果)和温度(用热力学温标表达)

大学物理_热学试题

大学物理热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 ()()() 2 /122 /122 /12::C B A v v v =1∶2∶4,则其压强之比A p ∶B p ∶ C p 为: (A) 1∶2∶4. (B) 1∶4∶8. (C) 1∶4∶16. (D) 4∶2∶1. [ ] 2、温度为T 时,在方均根速率s /m 50) (2 12±v 的速率区间内,氢、氨两种气体分子数占总分 子数的百分率相比较:则有(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v v v ?????? ? ? ?-?? ? ??π=?22 2 /32exp 24kT m kT m N N , 符号exp(a ),即e a .) (A) ()()22N H //N N N N ?>? (B) ()()22N H //N N N N ?=? (C) ()()22N H //N N N N ??温度较高时()()22N H //N N N N ?

中考物理热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综合测试题 ■说明: (1)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本卷分问卷(第1—4页)和答卷(第5—6页) ,上交时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图2 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 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4.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体温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5.目前有些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 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 .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 效果。这种雾气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水 凝固点(℃) -38.8 -30 -117 0

大学物理章热力学基础试题.doc

第 9 章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对于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B)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C)二者都是理想化的过程 (D)二者实质上是热力学中的同一个概念 2.对于物体的热力学过程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内能的改变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B)摩尔热容量的大小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C)在物体内 , 若单位体积内所含热量越多 , 则其温度越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有关热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是一种物质 (B)热能是物质系统的状态参量 (C)热量是表征物质系统固有属性的物理量 (D)热传递是改变物质系统内能的一种形式 4.关于功的下列各说法中 , 错误的是 [ ] (A)功是能量变化的一种量度 (B)功是描写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C)气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 , 经历的过程不同 , 则对外作的功也不一样 (D)系统具有的能量等于系统对外作的功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p d V M R d T 表 示 [ ]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 式V d p M R d T 表示 [ ] (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 绝热过程 7.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V d p pdV 0表 示 [ ] (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 绝热过程 8.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 则式 M V d p p dV R d T 表示 [ ]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任意过程 9.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 [ ] (A)系统对外作的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B)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热学练习题(答案)

热学练习题 第一章 1.3.4 1.3.6 1.4.4 1.4.6 1.4.8 1.6.9 1.6.11 1.7.2 1-7 水银温度计浸在冰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温度计浸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 长度为24.0cm. (1) 在室温22.0℃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 (2) 温度计浸在某种沸腾的化学溶液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 ,试求溶液 的温度。 解:设水银柱长L 与温度T 成线性关系: L=at+b 当t=0℃时 则L 0=a×0+b ∴b=1. 代入上式 L=at+1. 当t 1=100℃时 则L 1=at 1+1. ∴a=(L 1-L 0)/t 1 (1) L= 01 1L t t L L +-= 0.422100 0.40.24+?-=8.4(cm) (2) t / =(L / -L 0)/a= 100 0.40.240.44.25--=107℃ 1-9 在容积V=3L 的容器中盛有理想气体,气体密度为ρ=1.3g /L 。容器与大气相通排出一部分气体后,气压下降了0.78atm 。若温度不变,求排出气体的质量。 解:根据题意RT pV ν=,可得:RT M m pV = , ρ p m V p RT M = =1 所以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密度成正比,初始密度为1.3g/L ,后来的密度为: 11 22ρρp p = 则排除的气体的质量为:

33.178.0)1( )(1 11 212??= -=-=?P V p p V m ρρρ 大气压为1atm ,容器与大气相通即2p =1atm ,也就是1p =1+0.78=1.78atm 0.78 1.33 1.71.78 m g ?= ??= 1-16 截面为1.0cm 2的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其中贮有水银,高度如图1-16所示。今将左侧的上端封闭,将其右侧与真空泵相接,问左侧的水银将下降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压强75cmHg 。 解: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右端与大气相通时,作端的空气 压强为大气压P 0=75cmHg ,当由端与真空泵相接时,左端空气压强为P=△l 。(两端水银柱高度差) 设左端水银柱下降X= P l 2121= ? ∴P=2X ∵PV=常数 ∴ 即75×50=2X (50+X ) 整理得:07525502 =?-+X X ∴X=25cm 舍去X=-75 1-18 如图1-18所示,两个截面相同的连通管,一为开管,一为闭管,原来两管内水银 面等高。今打开活塞使水银漏掉一些,因此开管内水银下降了h ,问闭 管内水银面下降了多少?设原来闭管内水银面上空气柱的高度R 和大气 压强为P 0,是已知的。 解:设管截面积为S ,原闭管内气柱长为R ,大气 压强为P ,闭管内水银面下降h ′后,其内部压强为P 0,对闭管内一定质量的气体有: S h K P KS P )(0'+= h K K P P ' += 0 以水银柱高度为压强单位: h h P P '-=-0 ∴P=h h P '+-0

大学物理力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 线如图所示,如t =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 =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5m . (B) 2m . (C) 0. (D) -2 m . (E) -5 m. [ ] 3、图中p 是一圆的竖直直径pc 的上端点,一质点从p 开始分 别沿不同的弦无摩擦下滑时,到达各弦的下端所用的时间相比 较是 (A) 到a 用的时间最短. (B) 到b 用的时间最短. (C) 到c 用的时间最短. (D) 所用时间都一样. [ ]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 2 m/s ,瞬时加速度2/2s m a -=,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 等于零. (B) 等于-2 m/s . (C) 等于2 m/s . (D) 不能确定. [ ] 5、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 22+=(其中 a 、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 ] 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 (A) t r d d (B) t r d d (C) t r d d (D) 22d d d d ?? ? ??+??? ??t y t x [ ] 7、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 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12 O a p

热学综合测试(含参考答案)

热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 项正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B.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两分子间的斥力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p=0[] A.当r>r0时,Ep随r的增大而增加 B.当r<r0时,E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0时,Ep不随r而变 D.当r=r0时,Ep=0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升高到t℃时,压强变 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化情况是[] A.不变B.增大 C.减小D.无法确定 7.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缩,一次是等温压缩,一次是等压压缩,一次是绝热压缩,那么[] A.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 B.等压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 C.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气体内能均不变 D.三个过程气体内能均有变化 8.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 B,则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 A.273KB.546K

大学物理章热力学基础试题(卷)

第9章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 对于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B) 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C) 二者都是理想化的过程 (D) 二者实质上是热力学中的同一个概念 2. 对于物体的热力学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内能的改变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 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B) 摩尔热容量的大小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C) 在物体内, 若单位体积内所含热量越多, 则其温度越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 有关热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热是一种物质 (B) 热能是物质系统的状态参量 (C) 热量是表征物质系统固有属性的物理量 (D) 热传递是改变物质系统内能的一种形式 4. 关于功的下列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 (A) 功是能量变化的一种量度 (B) 功是描写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C) 气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 经历的过程不同, 则对外作的功也不一样 (D) 系统具有的能量等于系统对外作的功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示 [ ] (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 绝热过程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 [ ] (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 绝热过程

7.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0d d =+V p p V 表示 [ ]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 (D) 绝热过程 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则式 [ ]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 (D) 任意过程 9.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 ] (A) 系统对外作的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B) 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 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过程, 在此过程中, 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不等于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 (D)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 10. 对于微小变化的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为d Q = d E +d A .在以下过程中, 这三者同时为正的过程是 [ ] (A) 等温膨胀 (B) 等容膨胀 (C) 等压膨胀 (D) 绝热膨胀 11. 对理想气体的等压压缩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d A >0, d E >0, d Q >0 (B) d A <0, d E <0, d Q <0 (C) d A <0, d E >0, d Q <0 (D) d A = 0, d E = 0, d Q = 0 12. [ ] (A) 理想气体 (B) 等压过程 (C) 准静态过程 (D) 任何过程 1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V p 出发, 到达另一状态)2 ,(V p . 一次是等温压缩到2V , 外界作功A ;另一次为绝热压缩到2 V , 外界作功W .比较这两个功值的大小是 [ ] (A) A >W (B) A = W (C) A <W (D) 条件不够,不能比较 14. 1mol 理想气体从初态(T 1、p 1、V 1 )等温压缩到体积V 2, 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为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说法对否): 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 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 完全确定。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 全确定。 4.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5.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6.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7.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的总量成正比。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9.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0.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11.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2.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13.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 - Q V = ΔH - ΔU = Δ(p V) = -W。14.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环境也会复原。 15.若一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无限接近平衡态,则此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16.(?U/?V)T = 0 的气体一定是理想气体。 1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 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18.当系统向环境传热(Q < 0)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一定减少。

大学物理题库-热力学

热力学选择题 1、在气缸中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传给它热量,其内能一定改变。 (B ) 对它做功,其内能一定改变。 (C ) 它与外界交换热量又交换功,其内能一定改变。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分) 答案:D 2、理想气体在下述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压压缩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温膨胀过程 (3分) 答案:D 3、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分别为1S 和2S ,二者的关系是( ) (A )21S S > (B )21S S < (C )S 1 =S 2 (D )不能确定 (3分) 答案:C 4、有两个可逆的卡诺循环,ABCDA 和11111A B C D A ,二者循环线包围的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设循环ABCDA 的热效率为η,每次循环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Q ,循环11111A B C D A 的热效率为 η,每次循环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1Q ,则( ) (A )11,Q Q <<ηη (B )11,Q Q ><ηη (C )11,Q Q <>ηη (D )11,Q Q >>ηη (3分) 答案:B 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abc 过程(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和 def 过程(图中虚线 df 为绝热线)。试判断这两种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 (A )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C )abc 过程和 def 过程都吸热。 P P V

(B )abc 过程放热 def 过程吸热 (D )abc 过程和 def 过程都放热。 V V (3分) 答案:A 6、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做得功三者均为负值?( )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 (3分) 答案:D 7、关于可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逆过程就是可以反向进行的过程。 (B ) 凡是可以反向进行的过程均为可逆过程。 (C ) 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D )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分) 答案:C 8、下面正确的表述是( ) (A)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B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开尔文表述指出热功转换的可逆性。 (D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热传导的不可逆性。 (3分) 答案:D 9、一台工作于温度分别为327 ℃和27 ℃的高温热源与低温源之间的卡诺热机,每经历一个循环吸热2 000 J ,则对外作功( ) (A) 2 000J (B) 1 000J (C) 4 000J (D) 500J (3分) 答案:B 10、“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臌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3分)

中考物理专题《热学问题》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县内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出水流量为150m3/h. (1)每小时流出的水是多少kg? (2)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 (3)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然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90%,则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然气?[ρ水=1.0×103kg/m3,c水=4.2× 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答案】(1) 1.5×l05kg;(2) 2.52×1010J;(3)700m3 【解析】 【详解】 (1)每小时流出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150m3=1.5×l05kg; (2)水放出的热量 Q水放=cmΔt=4.2×103J/(kg?℃)×1.5×105kg×(90℃-50℃)=2.52×1010J; (3)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则 Q有用=Q水放=2.52×1010J, 天然气需要放出的热量 Q放= 10 2.5210J 90% Q η ? = 有用=2.8×1010J, 天然气的体积 V= 10 73 2.810J 410J/m Q q ? = ? 放=700m3. 答:(1)每小时流出的水是1.5×l05kg; (2)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为2.52×1010J; (3)利用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700m3的天然气。 2.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如下表的实验记录。 (1)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学试卷3及答案汇编

—填空题(共32分) 1.(本题3分)(0282) 如果一个箱子与货车底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μ,当这货车爬一与水平方向 成θ角的平缓山坡时,要不使箱子在车底板上滑动,车的最大加速度 a max=____________. 2.(本题3分)(0404) 地球的质量为m,太阳的质量为M地心与日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的轨道角动量为L=___________. 3。(本题3分)(4273) 一定量H2气(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若温度每升高1K,其内能增加41.6 J,则该H2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普适气体常量R=8.31J·mol-1·k-1) 4.(本题3分)(0238) 处于平衡态A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将 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有相同温度的平衡 态C,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J,所以,从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C的准静态等压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题4分)(4109)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J.若此种气体为单 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J;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 需吸热_____________J. 6.(本题3分)(0260)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与 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7.(本题3分)(1237) 两个电容器1和2,串联以后接上电动势恒定的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联接 的情况下,若把电介质充入电容器2中,则电容器1上的电势差________________;电容器1极板上的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8.(本题3分)(2521) 一线圈中通过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 的曲线如图所示.试定性画出自感电动 势?L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I的正向作 为?的正向)

大学物理力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 x = 3t-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 线如图所示,如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 则t=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5m . (B) 2m . (C) 0. (D) 2 m . (E) 5 m. [ b ] pc 的上端点,一质点从p 开始分 到达各弦的下端所用的时间相比 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r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7、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 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 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2 R/T , 2 R/T . (B) 0,2 R/T (C) 0,0. (D) 2 R/T , 0. [ b ] 8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v 2 m/s ,瞬时加速度a 2m/s ,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B)等于 2 m/s . (D)不能确定. [ d ] (A)等于零. (C)等于 2 m/s . 5 、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 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r at i bt 2j (其中 a 、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 动. [ b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3、图中p 是一圆的竖直直径 别沿不同的弦无摩擦下滑时, 较是 (A) 到a 用的时间最短. (B) 到b 用的时间最短. (C) 到c 用的时间最短. (D) 所用时间都一样. (A) d r dt (C) d r dt (B) (D) d r dt dx 2 .dt 2 d y dt [d ] a

电学、力学、热学综合计算题练习题

过关演练 277.(2010·辽宁大连)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实心砖的示意图如图9-12所示.升降机货箱的重力是300N ,g 取10N/kg.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试求: (1)已知砖的密度是2×103kg/m 3,每块转的体积是1.5×10-3m 3, 则 每块砖的重力是多少? (2)如果钢丝绳上允许施加的最大拉力是2100N ,则该升降机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多少块砖? (3)某次提升中,升降机在50s 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10m ,钢丝绳 的拉力是2000N.则钢丝绳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278.(2010·江苏连云港)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打入地层的桩工机械.图9-13甲是落锤式打桩机实物图.桩锤由卷扬机用吊钩提升,释放后自由下落而打桩.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已知桩锤的质量M=400Kg ,桩锤底面积S 1=0.1m 2,桩的顶面积S 2=0.04m 2 ,g 取10N/Kg. (1)若桩锤自由下落打在桩上的瞬时压力为F=2.0×103N ,求此时桩锤对桩的压强. (2)若卷扬机把桩锤匀速提升1.8m ,所用时间为2s ,在此提升过程中卷扬机的效率为60%,求卷扬机的功率. 甲 乙 图 9-13 图9-12

279.(2011·湖南娄底)小聪知道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必考中长跑、跳绳和实心球等三个项目后,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质量为40kg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后.对自已进行了粗略的测试:实心球投掷超过10m,跳绳l分钟能跳l50次以上,并且能沿200m 的跑道用5m/s的速度匀速跑5圈以上(g取10N/kg). (1)小聪在进行实心球训练中感觉很累,能量消耗很大,那么他每次将实心球用力掷出的过 程中(球从静止开始到离开手),人的化学能转化为实心球的能. 表9-1 (2)小聪双脚站立,双手将质量为2kg的实心球举起准备投掷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假设小聪单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l50cm2)? (3)若小聪跳绳过程中,每次跳起高度约5cm,那么他每跳一次需克服重力做功大约多少焦? 若他跳一次用时0.4s,则他做功的功率为多大? (4)体育老师对小聪说:“在正式考试时,只要你能保持粗测成绩,一定会获得l000m中长跑 项目的满分”,那么,请你计算并对照2011年初中华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如表9-1),判断体育老师的说法是否可信? 280.(2011·福建莆田)《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到龙宫借宝一段有这样的描述:“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是两个金箍,紧挨金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约丈二长短,碗口粗细”,如图9-14所示.以国际单位制,金箍棒质量为6750kg,体积约0.2m3,问:

热学第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得基本概念 2-1 目前可获得得极限真空度为10-13mmHg 得数量级,问在此真空度下每立方厘 米内有多少空气分子,设空气得温度为27℃。 解: 由P=n K T 可知 n =P/KT= =3、21×109(m –3) 注:1mmHg=1、33×102N/m 2 2-2 钠黄光得波长为5893埃,即5、893×10-7m,设想一立方体长5、893×10-7m, 试问在标准状态下,其中有多少个空气分子。 解:∵P=nKT ∴PV=NKT 其中T=273K P=1、013×105N/m 2 ∴N=个 2-3 一容积为11、2L 得真空系统已被抽到1、0×10-5mmHg 得真空。为了提 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得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吸附得气 体。若烘烤后压强增为1、0×10-2mmHg,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 体分子。 解:设烘烤前容器内分子数为N 。,烘烤后得分子数为N 。根据上题导出 得公式PV = NKT 则有: 因为P 0与P 1相比差103数量,而烘烤前后温度差与压强差相比可以忽略, 因此 与 相比可以忽略 18232 23111088.1) 300273(1038.11033.1100.1102.11??+???????=?=?---T P K N N 个 2-4 容积为2500cm 3得烧瓶内有1、0×1015个氧分子,有4、0×1015个氮分子 与3、3×10-7 g 得氩气。设混合气体得温度为150℃,求混合气体得压强。 解:根据混合气体得压强公式有 PV=(N 氧+N 氮+N 氩)KT 其中得氩得分子个数: N 氩=(个) ∴ P=(1、0+4、0+4、97)1015Pa

热力学·统计物理期末考试卷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1. 下列关于状态函数的定义正确的是( )。 A .系统的吉布斯函数是:pV TS U G +-= B .系统的自由能是:TS U F += C .系统的焓是:pV U H -= D .系统的熵函数是:T Q S = 2. 以T 、p 为独立变量,特征函数为( )。 A .内能; B .焓; C .自由能; D .吉布斯函数。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把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B .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热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 .不可能制造一部机器,在循环过程中把一重物升高而同时使一热库冷却; D .可以从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它全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4. 要使一般气体满足经典极限条件,下面措施可行的是( )。 A .减小气体分子数密度; B .降低温度; C .选用分子质量小的气体分子; D .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费米子组成的费米系统,粒子分布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约束; B .由玻色子组成的玻色系统,粒子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 C .系统宏观物理量是相应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D .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运动状态出现的概率是不相等的。 6. 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 )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A .内能、体积、温度; B .体积、粒子数、温度; C .内能、体积、粒子数;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 对于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为=??? ????T V U 。 2. 在S 、V 不变的情形下,稳定平衡态的U 。

物理热学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 【解析】 【详解】 [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 y=kx+b; 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 97=k×100+b; 2=k×0+b; 解方程组得:k= 95 100 ,b=2,故方程可变为: 95 2 100 y x =+, 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 x=40℃; [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 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 4.5min 3 3min 2 Q Q = =水吸油吸 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 用油的比热容为:

大学物理电磁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A) 2 r 2B . (B) r 2B . (C) 0. (D) 无法确定的量. [ B ] 2、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弯面向外为正)为 (A) r 2B . (B) 2 r 2B . (C) - r 2B sin . (D) - r 2B cos . [ D ] 3、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 1 / B 2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 C ] 4、如图所示,电流从a 点分两路通过对称的圆环形分路,汇合于b 点.若ca 、bd 都沿环的径向,则在环形分路的环心处的磁感强度 (A)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内. (B)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外. (C)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b . (D)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内,且指向a . (E) 为零. [ E ] 5、通有电流I 的无限长直导线有如图三种形状, 则P ,Q ,O 各点磁感强度的大小B P ,B Q ,B O 间的关系为: (A) B P > B Q > B O . (B) B Q > B P > B O . (C) B Q > B O > B P . (D) B O > B Q > B P . [ D ] 6、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分别用图示两种方式通以电流I (其中ab 、cd 与正方 形共面),在这两种情况下,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A) 01 B ,02 B . (B) 01 B ,l I B 0222 . (C) l I B 0122 ,02 B . a

最新热学期末考试试卷

《热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 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则它们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解:①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3 2 tk kT ε-=,依题意,两种气体温度相同。 ②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 RT μ ,得气体密度 p RT μ ρ =,依题意, 1 p μ ∞ [ A ]2、三个容器A、B、C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密度之比为:: A B C n n n=4:2:1,方 ,则其压强之比为:: A B C p p p 为 A.1:2:4 B.4:2:1 C.1:1:1 D.4:1:1/4 解:①p nkT =;②依题意,::1:4:16 A B C T T T= [ C ]3、按照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具有最概然速率的分子,其动能为 A.1/2kT B.3/2kT C.kT D.3/2RT 解:①最概然速率 p v= p v的分子的动能是:2 112 22 f p f f kT m v m kT m == [ A ]4、有A、B两容积不同的容器,A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B中装有双原子理想气体。 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内能 A B E E V V ???? ? ? ???? 和的关系为 A. A B E E V V ???? < ? ? ???? B. A B E E V V ???? > ? ? ???? C. A B E E V V ???? = ? ? ???? D.无法判断 解:根据内能公式 2 M i E RT μ =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M pV RT μ =求 E V [ D ]5、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1)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不可逆过程能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4种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