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11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11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11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11

导读:学科

时间

年级

设计单位

主备人

参与人

语文

2014.4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2.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写法。

3.理解层层设疑,安排巧妙的结构。

重、难点

1、重点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难点文中有关声学的知识。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学生曾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老师,您的学问那么渊博,为什么还那么谦虚?”“知识就好像一个圆,已知的在圆内,未知的在圆外。知道的越多,这个圆就越大;圆越大,未知的就越多。”结论:随着个人知识的增多,他所意识到的未知世界的问题也增多了,知识愈多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爱默生说“一切都是谜,一个谜的答案是另一个谜”你知道声音和乐音是如何发出的吗?你知道蝉为什么会“唱歌”吗?你知道彗星是怎样形成的吗?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家说了一句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震撼力的话“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2.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写法。

3.理解层层设疑,安排巧妙的结构。

【三】作品、作者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早年入修道院学哲学和宗教。1581年入比萨大学学医。历任比萨大学、帕多瓦大学教授。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

验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大家肯定还记得他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论吧。通过实验,推翻了向来奉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建立了落体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体运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因而他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著作《对话》《论述》。

解题:文章标题“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就是这位杰出的世界级的科学家的坦称,这本身就显得新颖精辟,有着相当的吸引力,作者是站在宇宙的高度上来看待我们人类目前所获得的知识,就更加显得凝重而深刻。这也是这篇文章要向我们阐明的作者的观点,道理。体裁:可见,本文也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可看作议论文) 【四】自主导学

1检查预习

读准下列字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啁啾(zhōujiū)喈喈(jiē)翌日(yì)彗星(huì)

宽宥(yòu)弥补(mí)臆度(yì)窒息(zhì)

(先指同学读,有错误的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质疑问题、整体感知

(1)文章用了一个事实论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这个事例好处是: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 (2)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第二段是记叙,第三段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3)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明确:(开放性题目,说出一点即可。)

【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二段,第三段全班齐读】

【五】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用心体会找出文章中介绍的自然界中的几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

明确:有九种方法,分别为:

鸟啼、吹笛、提琴、门枢和铰链的摩擦声、指尖敲杯、昆虫振翅(黄蜂、蚊子、苍蝇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声,蟋蟀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声,)铁簧片(风琴、喇叭、笛子、弦乐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铁簧片)蝉鸣

2.找出文中介绍各种发声原理的句子。(课前收集善于蝉的发声原理知识和慧性的形成资料。)

明确:句子略。

蝉的发声原理,蝉的腹部两侧各有一片弹性绞强的薄膜,叫做“声鼓”,外面覆盖一块盖片。里面有鼓腹和完美的扩音系统,由两片褶

膜,一个音响板和一个通风管组成。蝉在高歌时,不是用锤敲鼓,而是用肌肉徐徐颤动,拉扯动鼓动膜振动空气,发出的颤音在褶膜里扩大,然后它从音响板上反弹回来,音量变得更大。接着,张开穴上的盖片,鼓声就传扬开来了。

3.行文中作者并未让“笛”或“软笛”从人物的嘴里说出,而是描绘“笛”或“软笛”在这个人眼里的形象:“正在吹着一根木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木管发出了那种响声……“作者为什么这样来写?有何作用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写法?

明确:(1)这样写,突出了这个人对笛的无知,表明了他的全神贯注,观察的仔细,也增添了行文的趣味。(2)行文中,作者也并未让“琴“或”拉琴从这个人嘴里说出,而是描绘“琴”或“拉琴”在这个人眼里的形象,收到了特定的表达效果。这是摹状貌说明。

4.摹状貌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之一,就是对事物进行描摹。行文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收到特定的表达效果,还能增添行文的趣味性。本文摹状貌描写有两处,是写作的范例,请你发挥想象,对你所见到的某一事物进行摹状貌说明。

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1)举例子:整个第二段,作者通过构思寓言式故事,借用典型事例说明问题,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阅读时能使读者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

如:举牧童吹笛的例子,说明正是对世界的好奇才有了探究的兴

趣,才永远不会感到满足。

举对蝉鸣发声的原理和部位的思考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当我们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充满了对新事物的探究、渴望,就会发现自身的渺小,知识海洋的浩瀚无垠。

(2)作比较:黄蜂、蚊子与苍蝇不是象鸟雀那样,靠气息发出断断续续的啼叫声,而是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一种不间断的嗡嗡声时……(介绍昆虫与鸟雀的发声原理)作用:说明黄蜂、蚊子与苍蝇是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乐音。

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儿,都难以弄明白其鸣声生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天际的彗星,不了解它的成因何在,更应当予以谅解了。作用:作者以不知蝉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慧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6.说明要有顺序,主体部分事例的编排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事例的编排顺序不能调换。因为若调换顺序,就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习惯。作者选用的是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重点体现了主人公知识愈增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

(2)全段文字一次次写他知识的增加,一次次转折开云写他愈感自己的无知,这样编排为是了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

7.文章把千百年的认识史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片,集中紧凑,生动形象,富于趣味,请同学们理清思路,抓关键性词语复述故事。

(1)A、表时间的词语可为一条复述线索,如:晚间——翌日——走进一座圣殿时——另外一次——后来——嗣后——捉到一只蝉

后——最后

B、惊诧——惊愕——感觉十分奇妙——茫昧——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这一系列表心态变化莫测的词语也可作为一条复述线索。

(2)抓关键词语复述故事。

【六】反馈检测

1、品味语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举例:(1)“笃信”是什么意思?可以用“相信”替换吗?

明确:“笃信”,忠实地信仰,比“相信”的程度深,反映了他的深刻认识,所以不可替换。

(2)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都好听极了。

明确:“极”表程度,用来修饰“惊异”,准确地刻画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求中所获得发现后的心情在这句话中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运用“借助”“随心所欲”将鸟儿人格化,语言显得形象生动。

2.“探索,不应有终止之时。”这是文章的潜在思想,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新的启示?

明确:(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也许我是错的,也许你是对的,但是很可能我倚门卖笑最最错的,因为“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3)因为知识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别人发现和纠正我们的错误。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主要是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A.《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大量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B.伽利略在《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文主要是介绍各种发声的方法。

C.伽利略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正确理论。

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都是事理性说明文。

4.“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这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知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加点字“似乎”在文中作用是什么?联系上下文件说说作者发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答:“似乎二字,表明这一发现是无意地形成,从朦胧的感觉而逐步清晰。

发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知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

板书设计

一、发现:知识浅薄----夸夸其谈

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知识愈增类比

二、例子:对比

愈感无知

类比彗星形成

三、结论人类知识有限

这样的板书重点突出,线条明快,让人一目了然。

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2.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谁说的? (4)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标上“?”,准备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一起读。) 三、由表及里,读透课文 1.检查交流。 2.教师简介白求恩。(投影) 3.什么情况下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是怎样坚守阵地的? 4.“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在第几自然段,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

话?画出来,多读几遍。 5.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6.(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齐读。讨论并交流:白求恩两次答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哪句话最使人感动?为什么? 7.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8.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9.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争论: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 10.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11.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象,读读课文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体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2.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1.总结全文。 2.存疑探索,指导阅读。 师: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老师这里有几本介绍白求恩事迹的故事书(出示书籍),谁愿意看,下课可以到老师这里借阅。

11、手术台就是阵地培训资料

11、手术台就是阵地

11、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朗读可无奈,借助填空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能结合 课文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2.理解“陆续、继续、连续”,会正确使用。 3.通过朗读比较,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选背课文2、3、4节中一 节。 4、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谈话:“手术台”、“阵地”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把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是谁说的这句话?从文中找出含有“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句子读出来。 2.简介白求恩: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

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2.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多音字正音。 出示: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大.夫伟大.没.有淹没. 3.出声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讨论,同学们对文章有个整体的认识。 三、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3、4节) 2.出声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3.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思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4.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 3、 4)为什么? (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2、3、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抓关键词句,品读人物特点。

部编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2.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

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3.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注意以下多音字:斗挨大血发弹空没 4.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三、细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二)引导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2.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2.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3.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注意以下多音字:斗挨大血发弹空没 4.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三、细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二)引导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设计范文.doc

刚才,我们用了——(师指板贴,生说)想前因后果、抓重点词语、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这些方法来学习课文,现在就请大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自学课文最后两 段。(生自学) 自学了4、5自然段,你有什么感想呢? 四、课堂练习 学完全篇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三个句子。 (屏示: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配音)要求:1、先在课文中找出这三句话,用“~~”标出来。 2、小组交流:“陆续、继续、连续”这三个词有什么不同?) (生自学) 老师也找到了区分这三个词的好方法,想和大家交流交流。请看——(师边画线段图边解释)这个方法有趣吗? 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善于总结最适合自己的

方法! 五、总结全文 1、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用哪些方法来学习? (师生口头填空)学课文时,要想前因后果、抓重点词语、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其中最重要的是多读多想。 (屏示:1、多读读、多想想,不理解时前后联系起来想。 2、边读边记、边想边划,把重要的词句背下来。)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用这种方法学习其它文章! 2、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一起分角色、有感情地把这篇课文读一读!(一生读当时的战斗情况,一生读写卫生部长的句子,其余学生读描写白求恩的句子)(课件) 3、同学们,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1939年10月,他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事情距今已六十多年了,但“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将永远回荡在亿万中国人耳边。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有无数像白求恩这样的战士,为了和平、为了正义,奋战在中东地区、阿富汗的难民营、非洲的大沙漠上……同学们,为和平而战斗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屏示:纪念碑)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深切的敬意再次悼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2、板书课题。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简介白求恩。从国籍这个角度看,他是我们的客人吗? 3、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白求恩说的哪些话跟题目有关系? 出示句子:(齐读) 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师:读了刚才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反问句)你是眼睛真亮,谁能把藏在这个问号里的意思读出来。 师:你读得真棒!知道白求恩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转换句式。 4、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阵地应该是个怎样的地方?(炮火纷飞,硝烟弥漫,要流血和牺牲的地方) 师:你说的真好,那你们觉得白求恩的手术台旁有没有危险呢?(有) 二、潜心会文,感受“危险”,感动“坚守”

感受“危险” 1、过渡:是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有这样的体会?请你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交流: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是呀,白求恩所在的小庙是多么的危险呀,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选择其中之一进进行行重点朗读。 师:再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新发现?(情况越来越危险) 感动“坚守” 2、过渡:是呀,小庙已经摇摇愈坠,小庙已经岌岌可危,在这里多呆一刻,都有生命的危险,在这里多呆一刻,都有被落下来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撤离迫在眉睫,撤离刻不容缓。可是,身处险境的白求恩撤离了吗?(没有),那他在做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地再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从画出的白求恩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21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了解白求恩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工作负责、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大夫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炮声的录音,学生查找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位外国医生是谁?(白求恩) 2.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有关白求恩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阵地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手术台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画出不懂的词句,查字典或与同桌讨论。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白求恩的什么事? 三、检查反馈。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请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27.手术台就是阵地(优质教案)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结合句子联系“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2.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练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4.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勇于奉献的精神。 5.学习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题,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小结导题: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 1.鼓励学生齐读课题后进行质疑,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预设: (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做阵地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最后一个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战斗结束。 3.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对文本由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有 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好。】 四、品读释疑。 (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互相交流: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战斗发生的时间、 地点及战斗形势。) 3.简介齐会战斗。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 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 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抢200余支,取得了平 原游击战争中以外线速决的进攻打歼灭战的经验,对推动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 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 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 “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下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 (20)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 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 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1)自由阅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 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 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精 神。)(板书:硝烟滚滚弹片纷飞镇定地手术)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 被烟雾淹没了。”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 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3)大胆猜测,炮弹落在小庙前可能会出现怎样危险的情形?(炮弹落在 小庙前有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亡。) (4)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 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 丢在盘子里。) ①“仍然”是什么意思?(仍旧,照旧。)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积累“当头一棒、陆续、继续、争分夺秒、连续”等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查找其他资料,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其他事迹,感受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 查找其他资料,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其他事迹,感受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自学课文。 2.找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3.找出描写白求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来。 4.搜集资料,阅读有关白求恩的其他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简介白求恩 1.观看一段录像:剪辑影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片段。 2.简介画面内容。(学生自由表达) 3.简介白求恩: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

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伤口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1)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2)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3)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4)怎样坚守这块阵地? 设计意图:课文所叙述的事情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在此创设情境,旨在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揣摩思考,质疑问难,为学生搭建一个走进文本的平台。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1)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认读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词语: 战斗大夫血丝白求恩 撤走危险瓦片布帘 迅速当头一棒争分夺秒 ②重点指导多音字“斗”“大”的读音,了解多音字“挨”和“血”在本课的读音。 ③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④“棒、撤、险、秒”四个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血、瓦、帘”可联系生活识记;“迅、速”可结合语境识记。 2.再读课文:结合所提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感知人物: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伤员做手术。 (2)感知情节:课文叙述了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的感人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优质教案三篇 【导语】《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一棒、敌人、激烈、陆续、淹没、仍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1、手术台就是阵地

11、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朗读可无奈,借助填空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说说对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2.理解“陆续、继续、连续”,会正确使用。 3.通过朗读比较,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选背课文2、3、4节中一节。 4、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谈话:“手术台”、“阵地”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把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是谁说的这句话?从文中找出含有“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句子读出来。 2.简介白求恩: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2.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多音字正音。 出示: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大.夫伟大.没.有淹没. 3.出声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讨论,同学们对文章有个整体的认识。 三、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记叙了在1939年春天的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战场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拒绝师卫生部长恳请撤离的劝说,以手术台为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三天三夜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事件的发展顺序,首段交代了事情的发生,第2~4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最后一个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课文用丰富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比如,第2自然段中,“布满了血丝”等词句表现了长时间没有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身体的疲惫;第3自然段中,白求恩大夫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充分表现出白求恩大夫的敬业精神。此外,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突显了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并与人物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中白求恩大夫仍然“镇定”“敏捷”,说明此时的白求恩大夫眼中只有手术台和手术台上的病人。在炮弹将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的时候,白求恩大夫仍然争分夺秒地继续做手术。 课文插图是一张珍贵的战地新闻照片。这张照片堪称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具有伟大的历史感:作者选用恰当的角度,准确再现了白求恩大夫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中弯腰做手术时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动作和身姿;在突显主要人物的同时,融合了大块的黑色背景,保留了小庙彩绘的房檐和椽子。这幅战地纪实新闻照片实现了“捕捉新闻摄影的伟大瞬间”这一箴言。 1.会认“斗、棒”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正确理解“当头一棒、陆续”等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

沪教版四年级(上)《第11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同步练习卷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同步练习卷二、标题 1.(3分)看拼音,写词语。 zhùmíng chén sīzhēng fēn duómiǎo pán xuán bào zhàqìshìxiōng xiōng 2.(3分)读句子,把带点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白求恩十分镇定 ..地站在手术台旁。 (2)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从伤员的腹腔里敏捷 ..地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3.(3分)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一个,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陆续继续连续 (1)这位运动员创造了三次新纪录。 (2)校门开了,同学们走进了学校。 (3)夏令营活动时,我们虽然碰到一些困难,但是仍旧前进。 4.(3分)读短文填空。 (1)“沉”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①落下;②慎重;③深切长久,程度深。“沉思”中的“沉”应选。“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他可能会想:。 (2)“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句中用比喻。你能仿写一句吗? 是的阵地。 (3)“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句中一词表现出白求恩大夫对工作,对同志的高尚品质。 5.(3分) 影响人一生的小事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jīng lì无数小事,这些小事往往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飘然而去。然而,有些小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 贝聿铭小时候看见南京路上正在建一座新高楼,那就是国际饭店,据说要建24层。 这怎么可能呢?nián yòu的贝聿铭不相信可以盖那么高的楼,于是每个星期六都跑去看。 看着它越建越高,终于成为当时亚洲的最高楼。这在贝聿铭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我将来要是能建造这么高的大楼该多好啊!之后,他一生都在为童年时的这个梦想而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27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反思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质朴简练,主要讲述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抓住时间,体会人物品质。 本文最后一段只有两句话:“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这里有两个时间点“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这两个时间点,让学生算一算,“三天三夜”应该是七十二小时,而白求恩却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每天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做别的事儿。对此我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你们希望白求恩大夫在那仅剩的三个小时里会做什么事?”学生有的说是喝水,有的说吃饭,更多的说是休息……此时,学生真正体会到白求恩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的忘我工作精神以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 文字是静止的,阅读教学应该让静止的文字动起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走进文本,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本课白求恩不顾危险、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其中白求恩做手术时三次危险环境的描写,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当时白求恩所处的危险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语句。再读画出在这三次一次比一次危险的境地里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语句。然后把白求恩工作的情景与当时恶劣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用音乐渲染当时危险的环境,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配合烘托,把学生带到白求恩工作的小庙里,画面就在学生眼前,同学们就是白求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变话为画,不由自主地走入白求恩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 二、成功之处 反观本课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就是在课堂中的“对比教学”。 本课同时出现了三个学生容易混淆的词语——“连续、继续、陆续”。教学中,我吸取了王文丽老师的好的教学方法,没有片面地讲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也没有把这三个词语分开单独造句,而是用幻灯片让学生选词填空:“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后。战斗激烈,伤员()从战场上抬下来。白求恩争分夺秒,冒着危险,不肯撤离,坚持留在手术台旁()工作,就这样,他()工作了69个小时。”让学生凭自己对三个词语字义的了解来进行填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积累“当头一棒、陆续、继续、争分夺秒、连续”等词语。 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查找其他资料,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其他事迹,感受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 查找其他资料,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其他事迹,感受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自学课文。 找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找出描写白求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来。.

搜集资料,阅读有关白求恩的其他故事。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简介白求恩 观看一段录像:剪辑影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片段。 简介画面内容。 简介白求恩: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伤口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 北唐县逝世。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怎样坚守这块阵地? 设计意图:课文所叙述的事情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在此创设情境,旨在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针对为学生搭建一个走进文本的平台。质疑问难,题目揣摩思考,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 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崇高品质。 1.生字教学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随机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进行认读正音。本课的多音字“斗、大”,可在语境中辨析读音。 2.朗读感悟 本篇文章中,有几处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需要指导学生读好战争场面的词句。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好有关描写白求恩的句子,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题目意思。 (2)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及其他有关白求恩的故事。 (3)搜集齐会战斗的相关资料。 (4)默读课文,用自己常用的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白求恩在阵地上做手术的图片。 2.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出示课文题目。 3.课件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课件出示: 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因病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主席称其“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鼓励学生说说,看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 预设:谁把手术台当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5.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 由于这篇文章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很远,所以教学本课时利用图片和声音导入,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旨在调动学生的情绪,为理解文章情感进行铺垫,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波浪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课件出示: 棒恩血撤险瓦帘迅速夺秒 ②教师指导:“血”是四声,“速”是平舌音,“险、帘”都是前鼻音。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全文共5节。第一节交代了事情的发生,最后一节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而第2、3、4节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第2、3、4节中都有环境描写,并描写了白求恩大夫坚持工作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文中还配有一幅插图:白求恩大夫正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从他那弯成弓形的身体、双手正在忙碌的样子;从他那目不转睛的神态,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 教学目标: 1.认识“斗、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斗、大”。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2.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

力。 3.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5.学习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2)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 2.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出示1)课文题目。 3.鼓励学生齐读课题后进行质疑,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4.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炮声的录音,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那个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阅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3)

《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时教学设计1

《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自学生字词,并检查。 教学过程: 一、板书: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读题、质疑。 1.什么叫阵地? 2.手术台是谁的阵地?为什么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3.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国人?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是怎么做的?…… 二、同学们在班上交流自己所查的资料。 三、自读课文,自己解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第二课时解决。 四、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课文,纠正读音。 “仍然”的“仍”应读“réng”,不读“rēng”。 “腹腔”的“腹”应读“fù”,不读“fǔ”。 2.注意多音字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3.识记字形。 “棒”左右结构,右下角是两横一竖,请不要多写一横。 “续”左右结构,右边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烈”上下结构,左上角四笔是“丶”,不要多加一笔“丶”。 “仍”左右结构,右边是个“乃”字,不要多加一“捺”。 “继”左右结构,右边的“米”字最后一笔是“点”。 “迅”半包围结构,右上角第一笔是“乁”,不要写成“乙”。 “速”半包围结构,右上角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敏捷:是迅速而灵敏的意思。课文中用“敏捷”一词既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在危险的情况下十分镇定。 沉思:是深思的意思。文中“沉思”一词含义比较深刻。面对师长让他离开的决定,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当然不能不服从,但作为一名医生,又必须坚守岗位。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沉思”准确地再现了白求恩复杂的心理活动。“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在处理伤员和自己撤留的问题上,白求恩大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突出表现了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仍然: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课文中两次出现“仍然”一词,第一次是在“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的情况下,为伤员做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的白求恩大夫“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第二次情况更加危急,“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

《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手术台就是阵地》人教部编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齐会战斗期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作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卫生部长恳请他离开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请同学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理解课题并质疑。 3、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适时补充介绍。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题,通过抓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并进而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在质疑中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再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第一段:(1) 第二段:(2-4) 第三段:(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默读中思考所读部分的主要内容,给予学生具体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