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目录

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第二节织物的上机图

第二章三原组织

第一节平纹组织

第二节斜纹组织

第三节缎纹组织

第四节原组织的特性与比较

第三章变化组织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

第一节条格组织

第二节绉组织

第三节透空组织

第四节蜂巢组织

第五节凸条组织

第六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第七节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第五章重组织

第一节重经组织

第二节重纬组织

第六章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毛巾组织

第八章织物分析

§1-1机织物及其形成?机织物分类

?机织物形成

机织物分类

服装用机织物

装饰用机织物

产业用机织物

服装用机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按纱线是否漂染分

?按织物花纹分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织物(fabric)是纤维(fiber),或纱线(yarn and thrrad),或纤维与纱线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片状(或展开后也成片状)集合物。?机织物(woven fabric)是平行于织物边(selvage)或与织物边成30O角的纵向排列的经纱(warp)和垂直于织物边的横向排列的纬纱(weft)按织物组织(weave)规律交织(interlace)成的片状集合物。

?1)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一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1)纯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一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A.棉织物(cotton fabric):如细布、府绸、卡其、华达呢等。

B.毛织物(wool fabric):凡立丁、派力司、哔叽、贡呢、驼丝锦、麦尔登、

女式呢等。

C.丝织物(filament yarn fabric):由蚕丝、柞蚕丝、人造丝、化学纤维等长

丝织物。如电力纺、双绉、乔其纱、塔夫绸、桑波绫、天香绢、美丽绸等等。

D.苎麻织物(ramie fabric):夏布、麻布等。

E.矿物性纤维织物:如石棉防火织物、玻璃纤维织物(glass fiber fabric)等。

F.金属纤维织物(metallic fiber fabric):金属筛网等。

按纱线是否漂染分

?1)本色织物(grey goods):纱线未经漂染(bleaching and dyeing)便加工成的织物,而所成织物也不再练漂印染的。如棉涤C/P市布(grey cloth)。丝织中本色织物称生织物(raw silk fabric)。

?2)色织物(coloured woven fabric):用练漂印染后的纱线或花式线(fancy yarn)加工成的织物。如棉缎条府绸(satin stripe poplin)、毛钢花呢(homespun)、丝桑格绢等。

按织物花纹分

?(1)素织物(plain cloth):无花纹(without pattern)的织物。它占有织物中的相当比例。如涤棉细布(cambric)等。

?(2)小花纹织物(dobby fabric):花纹面积较小的织物,常用多臂开口装置(dobby shedding motion)织造。如小花府绸(small figured poplin)。

?(3)大提花织物(jacquard fabric):单根经纱受控起花,花纹范围大的织物,常用提花开口装置(jacquard shedding motion)织造。如花软缎(patterned mixed satin)、装饰布等。

装饰用机织物

起美化作用的装饰织物品种繁多,家庭、旅馆、餐厅、剧院、飞机等处处都需要用它配套布置。

1.床上用品:如绸缎被面(silk quilt cover)、被套(bag bed sheet)、床单(bed sheeting)、枕套(pillow-case)等。

2.家具用品:如椅套(chair case)、沙发套(sofa case)、。

3.室内用品:如窗帘(window holland)、帷幔(curtain fabric)、贴墙布(wall cloth)、地毯(woven carpet)。

4.餐厅和盥洗室:如桌布(table cloth)、浴巾(bath towel)餐巾(napkin)。服装用机织物

产业用机织物

1.第一产业用:如农用和建筑工地用的水龙带(water hose),直径较大,用于排灌、施肥和输水。渔民用帆布(canvas)和农业露天所用的遮盖布等。

2.第二产业用:如传送带(conveyer)、帘子布(cord fabric)、筛网(screen)、过滤织物(filter fabric)、造纸毛毯(paper making felt)等。

3.第三产业用:如由桑蚕丝或合成丝织成的人造血管(man-made blood-vessel)、降落伞织物(parachute fabric)。

机织物形成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织物。

与布边平行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与布边垂直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如上图经纱与纬纱在织物中互相浮沉,进行交织以形成织物。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经纬纱原料、特数、密度的配置和经纬纱线的交错情况都是织物结构的参数。

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二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数,用R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w表示。

6.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其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同面组织,当其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面组织,当其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里称为纬面组织。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少。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

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一般用组织图来表示。对于简单的织物组织大多采用方格表示法。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其纵行格子表示经纱,横行格子表示纬纱。在简单组织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浮点)。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应在格子内填满颜色或标以其他符号。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即为空白格子。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切断,再将断面向左或向右翻转90°后的剖面视图,其中经纱是连续弯曲的曲线,而纬纱是被切断的圆形。纵向截面示意图一般画在组织图的侧面。横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纬纱正中间将织物切断,再将断面向左或向右翻转90°后的剖面视图,其中纬纱是连续弯曲的曲线,而经纱是被切断的圆形。横向截面示意图一般画在组织图的上方或下方。

四、组织点飞数

1.组织点飞数是指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飞数用S来表示。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是经向飞数,以Sj表示;沿纬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组织点相距的组织数是纬向飞数,以Sw表示。

2.对经纱来说,飞数以向上数为正,记+;向下数为负,记-。对纬纱来说,飞数以向右数为正,记+;向左数为负,记-。

第二节织物的上机图

1.上机图是表示织上机织造工艺条件是图解。生产,仿造或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2.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上机图中各组成部分排列的位置,随各个工厂的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3.上机图的布置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两者中间,而纹板图在组织图的右侧,如图(1)所示。

(二)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两者中间,而纹板图在组织图的右侧(或左侧),如图(2)所示。

工厂的上机图,一般不把四个图全画出来,只画纹板图或只画穿综图与纹板图,

其他各部分(除组织图以外)用文字说明。

一、组织图

二、穿综图

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穿综方法就根据织物的组织、原料、密度来定。穿综图位于组织图的上方,每一横行表示一页综片(或一列综丝),综片的顺序在图中是自下而上排列;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相对应的一根经纱。如根椐组织图已定的某一根经纱穿入某一页(列)综内,可在其经纱纵行与综页(列)横行的相交叉的方格处用符号。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

数(r)也与Rj、Z相等,即Rj=Z=r。

对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都可采用顺穿法。这种穿综法唯一的缺点是当组织循环经纱根数过多时,势必会过多地占用综片,给上机、织造带来很大困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2、飞穿法

当遇到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组织循环较小的情况时,如采用顺穿法,则每片综页上由于综丝密度过大,织造时经纱与综丝过多地摩擦,会引起断头或开口不清,以至造成织疵而影响生产质量。为了使织造顺利地进行,工厂常使用复列式综框(一页综框上有2~4列综丝)或成倍增加单列式综框的页数,这样,就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能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Rj<Z=r。

3、照图穿法

在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页中,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综页的数目。因此这种穿综方法又可称为省综穿法,这时r =Rj>Z。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用。

组织图中在对称处,穿综图也相应对称,因而把这种穿综方法称为山形穿法或对称穿法。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综片页数,但也有不足之处:

(1)因各页综片上综丝数不同,使每页综片负荷不等,综片磨损也就不一样,

(2)穿综和织布操作比较复杂,不易记忆。

4、间断穿法

织物组织是由两种组织并合成的格子花纹。在确定条格组织穿综时,对第一种组织按其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以后,又按另一种穿综规律穿综,每一种穿综规律成为一个穿综区,每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称为分穿综循环p。因此总穿综循环可依下式计算:

r=mp1+np2+qp3+……

式中,m、n、q为各区分穿综方法的数目。

5、分区穿法

当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多数采用分区穿法。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不同的组织,同时它们是间隔排列,图中所示的穿综方法称为分区穿法。即把综分为前后两个区,各区的综页数目,根据织物组织页定。

由上述所举各例知道穿综方法是多样的,要确定穿综方法可从织物组织、经纱密度、经纱性质和操作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操作便利的穿综方法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穿错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工厂往往不用上述的方格法来描绘穿综图,而是用文字加数字来表示。穿综方法可写成小花纹织物,用4页综,穿法:1、2、3、4、3、2。又可写成用8页综,穿法:1、2、3、4、5、6、7、8。

2次2次

三、穿筘图

在上机图中,穿筘图位于组织图与穿综图之间。用意匠纸上两个横行表示。在穿筘图中,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是以连续符号于一横行的方格内表示穿入同一筘齿中的经纱根数,而穿入相邻筘齿中的经纱,则在穿筘图中的另一横行内连续涂绘符号。

每筘齿内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线密度及织物组织对坯布要求而定。同一种织物在不同的工厂,可能采用不同的穿入数。

选择小的穿入数会使筘号增大,虽有利于经纱均匀分布。但会增加筘片与经纱间的摩擦而增加断片。如选择大的穿入数,则筘号减少,经纱分布不匀,筘路明显。因此,在选用每筘穿入数时;一般对经密大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些;色织布和直接销售的坯布,穿入数宜小些;经过后处理的织物,穿入数可大些。但选其数值尽可能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是组织循环经纱数的约数或倍数。

穿筘方法除用方格法表示外,还可以用文字说明、加括号或横线以及其他方法来表示。

(1)在经纱穿筘中,由于某些织物结构上的要求,常需在穿一定筘齿后,空一

个或几个筘齿不穿,习惯称为空筘。空筘也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简述如下。(2)在穿筘图中,空筘处以“∧”符号表示,如图(2)。

若工艺表中只画穿综图和纹板图时,空筘可以在穿综图上以空白方格“□”表示,图(2)的穿综图就可以画成(3)的情况。

(3)在用数字法表示穿综和穿筘方法中,空筘用“0”表示,如(3)可写成[1210343012103430]3入。

四、纹板图

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它是多臂开口机构植纹钉的依据。此种方法绘图方便、校对简捷,所以工厂(尤其是色织厂)一般采用此法。

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列)综片,其顺序是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列)数。每一横行表示一块纹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排纹钉孔(复列式多臂织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

行中。

在钉植纹钉时,考虑减少经纱开口张力及操作方便,应使用机前部分的纹钉。由于多臂龙头挂置纹板时花筒只有八个槽,所以花筒所挂纹板数至少应为八块,不够时应使nRw是大于16的偶数。

已知组织图、纹板图、穿综图三者中的任意两个,即可求出第三个图。

1.已知组织图和穿综图,绘纹板图

2.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绘穿综图

3.已知穿综图和纹板图,绘组织图

第二章三原组织

在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是三原组织,又称基本组织。以三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或联合使用几种组织,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

凡同时具有以下条件的织物组织都是原(基本)组织:

(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即S=常数。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这就决定了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必然等于组织循环纬纱数。亦即

Rj=R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因而称这三种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在三原组织的织物中,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一系统纱线纱线交织一次,因而组织循环

纱线数(R)愈大,纱线交织间隔距离相对愈大,那么织物愈松软且不紧密。

第一节平纹组织

一、平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及上机图

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其组织参数为

Rj=Rw=2,Sj=Sw=+-1;

属同面组织。平纹组织可用分式来表示,其中分子表示经组织点,分母表示纬组织点。习惯称平纹组织为一上一下。

一般画组织图时,均以左下角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单起平纹、双起平纹。习惯上均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来平纹组织图。

在织造经密较小的平纹织物里,可采用两页综的顺穿法;一般织造中等密度的平纹织物,如市布,采用两页复列式综页飞穿法;在织经密很大的平纹织物,如细布和府绸,可采用两页四列式综页,或四页复列式综页用双踏盘织造。

二、平纹组织的应用

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因此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坚牢,因此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细布、平布、粗布、府绸、帆布等;毛织物中的派力司、凡立丁、法兰绒等;化纤织物中的人造棉平布、涤棉细纺、涤棉线绢;丝织物中的塔夫绸和麻织物中的夏布、麻布等均为平纹组织的织物。

三、特殊效应的平纹组织

由于织物结构中某些参数的变化或织造工艺参数的改变,还会形成各种特殊外观效应的平纹织物。

1.隐条隐格织物:利用纱线捻向不同对光线反射不同的原理,经纱(纬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如凡立丁、薄花呢等。

2.凸条效应的平纹织物:采用线密度不同的经纱或纬纱相间排列制织的平纹织物,表面会产生纵向横向条纹的外观效应。可以得到仿麻织物效果的服用和装饰织物。

3.稀密纹织物: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可获得稀密纹织物。

4.泡泡纱织物:常采用平纹组织。织物采用两个织轴织造。在织物表面就形成了有规律的泡泡状波浪形的绉纹条子。织物常用于夏季面料和童装面料。

5.起绉织物:采用平纹组织,利用强捻纱织成织物,经后整理加工可以形成起绉效应的织物。巴里纱织物、顺纡绉、柳条绉、双绉等。

6.烂花织物:烂花织物经纬纱常用涤棉包芯纱,采用平纹组织形成织物后,进行烂花处理。这样织物的花型轮廓清晰,凹凸立体感强,具用独特的风格,可作服用面料和装饰面料。

此外,当采用不同颜色的经纱和纬纱进行交织时,可以得到绚丽多姿的色织物产品,在生活中普遍应用。

第二节斜纹组织

一、斜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及表示方法

斜纹组织的特点在于在组织图上有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线,斜纹组织的织物表面上有经(或纬)浮长线构成的斜向织纹。斜纹组织的参数为:

Rj=Rw>=3,Sj=Sw=+-1;

斜纹组织一般以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分母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数,分子分母之和等于组织循环纱线数R。在原组织的斜纹分式中,分子或分母必有一个等于1。经面斜纹、纬面斜纹。

其斜纹方向指向右上方,故称为右斜纹,在表示斜纹组织分式的右侧画一个向右上方的箭头表示斜纹方向。斜纹方向指向左上方,称为左斜纹,在表示斜纹组织分式的右侧画一个向左上方的箭头表示斜纹方向。Sj是正号为右斜纹,Sj负号为左斜纹。

二、斜纹组织的绘图方法及上机

一般以第一根经纱与第一根纬纱相交的组织点为起始点,按照表示斜纹组织的分式,求出组织循环纱线数R,圈定大方格,然后在第一根经纱上填绘经组织点,再按飞数逐根填绘即可。即按照斜纹方向,以第一根经纱的组织点为依据,如果为右斜纹,则向上移一格(Sj=+1)填绘下一根经纱的组织,如果为左斜纹,则向下移一格(Sj=-1)填绘下一根经纱的组织。以下各根经纱

的绘法依次类推,直至达到组织循环为止。

制织斜纹织物时,可采用顺穿法和飞穿法穿综,每一筘齿中穿入经纱根数为3~4根。

三、设计斜纹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一)斜纹织物的反织法:在织机上制织原组织斜纹织物时,有正织和反织之分。采用哪一种由实际需要来决定。如斜纹采用正织时,易在布面上发现百脚、跳花、纬缩等织疵,便于及时纠正,缺点是开口装置耗电量多、不易发现断经、拆坯布容易损伤经纱等;如果采用反织,能节约用电、易发现断经、拆坯布方便,但不易检查百脚、跳花、经缩浪纹等疵点。因此正反织各有优缺点。当采用反织的织

造方法时,必须注意斜纹的方向。

(二)斜纹组织纱线捻向对织物外观的影响:斜纹织物表面的织纹是否清晰,不仅受到纱线线密度和织物密度的影响,还与纱线捻向有密切的关系。织物一般要求斜纹线纹路清晰,所以必须根据纱线的捻向合理地选择斜纹线的方向。

当织物受到光线照射时,浮在织物表面的每一纱线段上可以看到纤维的反光,

各根纤维的反光部分排列成带状,称作“反光带”。反光带的倾斜方向与纱线的捻向相反,即反光带的方向与纱线中纤维排列的方向相交。

因此,织物中Z(S)捻向的纱线,其反光带的方向向左(右)倾斜。在斜纹织物中,当反光带的方向与织物的斜纹线方向一致时,斜纹线就清晰。对于经面斜纹来说,织物表面的斜纹线由经纱构成;同面斜纹由于经密大于纬密,织物表面的斜纹线也由经纱构成。因此,设计斜向时主要考虑经纱捻向对织物外观的影响。当经纱为S捻时,织物应为右斜纹,反之为左斜纹。对于纬面斜纹来说,情况与经面斜纹相反,当纬纱为S捻时,织物应为左斜纹,反之为右斜纹。

结论:只要使构成斜纹线的纱线中纤维排列的方向与织物的斜纹线方向相交,则反光带的方向就与织物斜纹线的方向一致,斜纹线就清晰,反之则不清晰。在实际使用中,一般织物由于经纱质量优于纬纱,同时经密大于纬密,所以经面斜纹织物应用较多。

四、斜纹组织的应用

在斜纹组织中,其R值平纹组织大,在纱线线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斜纹织物的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但手感相对较柔软。斜纹组织的密度比平纹织物大。

斜纹织物表面的斜纹线倾斜角度随着经纬密度的比值而变化,当经纬纱线密度相等时,提高经纱密度,则斜纹线倾斜角度变大。

棉织物中的劳动布(牛仔布),斜纹布,单面纱卡其,单面华达呢。

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一、缎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及表示方法

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组织。这种组织的特点在于相邻两根经纱上的单独组织点相距较远,而且所有的单独组织点分布有规律。缎纹组织的单独组织点,在织物上由其两侧的经(或纬)浮长线所遮盖,在织物表面都呈现经(或纬)的浮长线,因此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质地柔软。

缎纹组织的参数:

1.R ≥5(6除外);

2.1<S<R-1,并且在整个组织循环中始终保持不变;

3.R与S必须互为质数。

在缎纹组织的组织循环中,任何一根经纱或纬纱上仅有一个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而这些单独组织点彼此相隔较远,分布均匀,为了达到此目的,组织循环纱

线数至少是5,但6除外。

缎纹组织也有经面缎纹与纬面缎纹之分。

缎纹组织也可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组织循环纱线数R,分母表示飞数S。飞数有按经向计算的和纬向计算的两种,经向飞数多数用于经面缎纹,纬向飞数多数用于纬面缎纹。

二、缎纹组织的绘图方法及上机

绘制缎纹组织图时,以方格纸上圈定的Rj=Rw=R大方格的左下角为起始点。如果按经向飞数绘图时,就是自起始点向右移一根经纱(一行纵格)向上数Sj个小格,就得到第二个单独组织点,然后再在向右移的一根经纱上按Sj找到第三个组织点,依次类推,直至达到一个循环为止。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缎纹组织循环越大,浮线越长,织物越柔软、平滑和光亮,但其坚牢度则越低。

在制织缎纹组织时,多数采用顺穿法。每一筘齿穿入2~4根。

在织机上制织缎纹组织时,也可分正织与反织,二者各有优缺点。如五枚经面缎纹可采用踏盘正织,也可采用踏盘反织。正织时,产品质量和机械效率都比反织高,但断经、跳纱疵点很难发现。反织时,虽断经、跳纱疵点容易发现,利于及时处理,但产品质量和机械效率都不如正织。

三、设计缎纹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一)织物密度的选择:织物密度可比平纹织物、斜纹织物密度大。为了突出经面效应,经密应大于纬密;同理,为了突出纬面效应,纬密应大于经密。

(二)缎纹组织的斜向问题:缎纹组织虽然不像斜纹组织那样有明显的斜向,但织物表面存在一个主斜向,并随飞数的变化而变化。当飞数S>R/2时,缎纹组织的主斜向为右斜;当飞数S<R/2时,缎纹组织的主斜向为左斜。对于经面缎纹,经密大于纬密,织物表面的斜向是否清晰,决定于经纱的捻向与纹路斜向的配合;而对于经面缎纹,经密小于纬密,织物表面的斜向是否清晰,决定于纬纱的捻向与纹路斜向的配合。

(三)合理设计纱线的线密度及捻度:根据不同织物的风格要求不同,要合理选择纱线线密度。

四、缎纹组织的应用

缎纹组织常应用于棉、毛、丝织物设计中。棉织物中有横贡缎,并常用缎纹组织与其他组织配合制成各种织物,如缎条府绸、缎条手帕、缎条床单等。精纺毛织物中有直贡呢、横贡呢、驼丝锦、贡丝锦等。丝织物中有素缎、织锦缎等。

第四节平均浮长

在织物组织中,凡某根经纱上有连续的经组织点,则该根经纱必连续浮于几根纬纱之上。凡某根纬纱上有连续的纬组织点,则该根纬纱必连续浮于几根经纱之

上。这种连续浮在另一系统纱线上的纱线长度,称为纱线的浮长。浮线的长短用组织点数表示。

在经浮长线的地方没有同纬纱交错,同样在纬浮长线的地方没有同经纱交错。因此在纱线线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的两种织物组织中,有浮长线,就会松软,浮长线愈长,织物愈松软。如果两个组织的浮长线数目相同,浮线长的织物必较松软。

在每根经纱和纬纱交错次数相同的组织中,可以用平均浮长来比较不同组织织物的松紧程度。

所谓织物组织的平均浮长,是指组织循环纱线数与一根纱线在组织循环内交错次数的比值。

交错次数用t表示。在组织循环内,某根经纱与纬纱的交错次数用tj表示,某根纬纱与经纱的交错次数用tw表示。

Fj=Rw/tj, Fw=Rj/tw

式中:Fj(Fw)——经(纬)纱的平均浮长

tj(tw)——经(纬)纱的交错次数

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原组织中的平纹最紧密,缎纹最疏松。同理,对于线密度相同、密度相同的织物,可以用平均浮长的长短来比较不同组织织物的松紧程度。

第八章-----组织机构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一、单项选择 1、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2、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3、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地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次属于()。 4、在经营管理层次中战略规划层的时间幅度一般是()。 5、所谓()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6、格拉丘纳斯指出,管理宽度的算术组数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间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7、部门划分应遵循()。 8、()又称为“斯隆结构”。 9、()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它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类型。 10、分权的()的管理原则是“集

中政策,分撒经营”。 11、部门划分应遵循()。 12、部门划分的原则()。 13、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工,职位设计的做法包括()。 14、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1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 1、职位设计: 2、管理宽度: 3、部门: 三、简答题 1、企业分工的优缺点 2、职位设计要求 3、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4、部门划分的方法及其优点 5、高耸结构的优缺点 6、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7、矩陈结构的优缺点 8、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 9、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缺点

四、论述题 试述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 陆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政治家他不仅长于参政,而且精于管理。他统筹规划、筹措军粮、费省效宏,即为一例。唐代边防守备任务很重。德宗时期为防吐蕃骚扰,派17万军队驻扎边境,所需粮食全由内地供应。这些粮食采购的办法称“和籴”,即由政府付钱给地方,地方向农民收购,这种收购带有指令性。过去京都(长安)一带粮食不丰,“和籴”的粮食主要来自江淮地区。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京都一带连年丰收,而江淮地区遭受水灾,粮价成倍上涨。这就提出如何根据情况来进行“和籴”的问题。陆贽研究了此问题,建议减少性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少从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并和赈济、观农相结合。其具体内容是:(1)按旧例江淮地区每年要买米110万石运到河阴,再由河阴运70万石到太原,从太原

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织物组织与结构 一、填空题 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 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 提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 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 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 3/1↖斜纹,单面线卡其 3/1↗斜纹,棉横贡缎 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 2/2↗斜纹。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 Rj=Rw≥5 (6除外)、 1<S<R-1 、 R与S互为质数。 10.平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1 ,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2.5 在两种织物原料、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缎纹组织较疏松。 11.织制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举出三种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府绸、 凡立丁、派力司。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 13.制织府绸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为飞穿法。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巴里纱织物经纬纱采用强捻纱织造,织物密度较小,结构稳定,织物轻薄透明,可做夏季面料。 14.绘制经曲线斜纹时,经向飞数的确定应注意∑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最大飞数值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连续。 15.马裤呢织物的组织为急斜纹,双面华达呢织物组织为 2/2↗,横贡缎织物组织为 5/3纬面缎。 16.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泡泡纱织物采用双轴织造,织物表面呈现泡条效果。 17.分析织物时,判断织物经纬向的方法有有布边时,与布边平行的为经向、 一般密度大的为经向、筘痕明显的为经向等。 18.欲使斜纹织物的斜纹纹路清晰,应使其斜向与构成斜纹效应的那一系统纱线的捻向相反,单面纱卡的斜向为左斜纹。 19.经纱的平均浮长(Fj)是指组织循环纬纱数(Rw)与经纱交错次数(tj)的比值。 20.斜纹组织中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 纹。 21.在纬重平组织的纬浮长线上填加平纹组织作固结组织,所构成的联合组织为纵凸条 _ 组织,织物外观特点为具有纵向排列的凸出条纹。 22.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的比值称为织物的紧度。 23.设计纵条纹组织时应使两组织交界处组织点相反(呈底片翻转关系), 同时保证两组织的交错次数应近似。 24.绉组织织物的外观主要特征织物表面形成分散且规律不明显的细小颗粒状外观效应,常用的构成方法有增点法、移绘法、 省综设计法等。 25.“下接上”接结法是指里经与表纬作适当接结将两层紧密相连。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第5章组织结构 5.1组织结构分析 5.1.1组织结构特性 组织结构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就像人类由骨路确定体形一样,组织也是由结构来决定其形状的。组织结构特性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成分: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 1.复杂性。 复杂性指的是组织分化的程度。一个组织越是进行细致的劳动分工,具有越多的纵向等级层次,组织单位的地理分布越是广泛,则协调人员及其活动就越是困难。 2.正规化。 正规化就是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有些组织的规范准则较少,其正规化的程度就较小;而另一些组织,规模虽然很小,却具有各种规定,指示员工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这些组织的正规化程度就较高。 3.集权化 集权化是决策制定权力的集中程度。在一些组织中,决策是高度集中的,问题自下而上传递给高级经理人员,由他们制定合适的行动方案;而另外一些组织,其决定制定权力则授予下层人员,这被称作是分权化。 5.1.2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确定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进行组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任何组织都是实现其一定目标的工具,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管理组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综合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组织的总目标及各种具体的派生目标。 ●确定业务内容 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确定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业务管理工作项目,并按其性质适当分类。如企业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质量管理、

营销管理、劳动认识等。明确各类活动的范围和大概工作量。进行业务流程的总体设计,使总体业务流程优化。 ●确定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规模、技术特点、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参考同类其他组织设计的经验和教训,确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组织形式,需要设计哪些单位和部门,并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管理业务工作分归适当的单位和部门负责,形成层次化、部门化的结构。 ●配备职务人员 根据各单位和部门所分管的业务工作的性质和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挑选和配备称职的人员及其行政负责人,并明确其职务和职称。 ●规定职责权限 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明确规定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对管理业务工作应负的责任以及评价工作成绩的标准。同时,还要根据搞好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授予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适当的权力。 ●联成一体 这是组织设计的最后一步,即通过明确规定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把各组织实体上下左右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协调运作,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组织系统。 5.1.3 组织结构体系 要使管理工作有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极为必要的。因为,组织机构形成一种决定所有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关系的模式。一个现代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一般包括:决策子系统、指挥子系统、参谋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督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 组织的领导体系和各级决策机构及决策者组成决策子系统。各级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是组织决策的智囊团,其层次视组织的规模和特点而定。现代化大型组织的决策中心,采取委员会的形式,以便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正确程度。 ●指挥子系统 指挥子系统是组织活动的指令中心,是以行政首长为首的各级职能单位及其负责人和成员所组成的垂直形态的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决策机构的决定,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01100420 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 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 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5、总学时:52学时 6、理论学时:44学时 7、实验学时:8学时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 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四节平均浮长

第五节织物分析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第一节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第二节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复杂组织的定义、分类和部分有特色的复杂组织的构图、设计要点。第一节复杂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二重组织 第三节双层组织及多层组织

第四节毛巾组织 第五节起毛组织 13、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1)先修课程:不要求 (2)选修教材:顾平.《织物结构与设计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主要参考书目: [1]蔡陛霞.《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9月. [2]沈兰萍.《织物组织与纺织品的快速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3]区秋明.《小花纹织物设计》.纺织工业出版社.1998年11月. [4]陈秋水.《织物结构与设计》.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5]苏州大学.《织物组织与纹织学》.纺织工业出版社.1984年5月. [6]蒋高明编.《现代经编产品设计与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2.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一节职位设计 一、职位设计的含义 (一)职位设计的概念 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二)职位设计的演变 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设计职位 1、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 2、当前有关职位设计的做法 职位轮换、职位丰富化、工作团队 二、职位设计的要求 激励潜力分数(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馈雇员满意是实现顾客满意的关键 第二节纵向设计-------层次划分 一、组织结构的层次划分 (一)层次的产生 (二)层次的划分 战略规划层、战术计划层和运行管理层 (三)确定层次应考虑的因素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扁平结构与高耸结构 1、扁平结构,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而有满足感 2、高耸结构,就是管理层次大而管理宽度小的结构 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特点,但层次增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 二、管理宽度的含义 (一)管理宽度的概念 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二)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2、面对问题的种类 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 4、授权 5、计划 6、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 (三)确定管理宽度的两种方法 1、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 2、变量依据法

第三节横向设计-----部门划分 一、部门的含义 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二、部门划分的方法 (一)按人数划分 (二)按时间划分 (三)按职能划分 (四)按产品划分 (五)按地区划分 (六)按服务对象划分 (七)按设备划分 (八)其他 三、部门划分的原则 (一)力求最少 (二)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三)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指派平衡 (五)检查部门分设 第四节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一)特点 (二)优点 (三)缺点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 (一)优点 (二)缺点 三、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一)特点 (二)优点 (三)缺点 四、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六、矩阵结构 (一)优点 (二)缺点 七、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 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01100420 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 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 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5、总学时:52学时 6、理论学时:44学时 7、实验学时:8学时 8、学分:3学分 9、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及相关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同时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织物小样的能力。 10、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织物上机图、各类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特征及其在常见织物中的应用,同时对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11、教学大纲 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及上机图 本章有两个要点,即织物的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节织物的基本知识 主要介绍织物及织物结构的概念、织物的分类、织物的量度及织物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上机图 本节内容主要有上机图及其相关概念。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等。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 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四节平均浮长

第五节织物分析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芦席斜纹。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 包括加强缎纹斜纹、变则缎纹和重缎纹。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本节主要介绍几类具有一定外观特征的联合组织的特征、作图方法、上机要点及其应用。 第一节条格组织 第二节绉组织 第三节透空组织 第四节蜂巢组织 第五节凸条组织 第六节网目组织 第七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第八节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第五章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主要介绍织物几何结构相、织物紧度的概念以及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一节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第二节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复杂组织的定义、分类和部分有特色的复杂组织的构图、设计要点。 第一节复杂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二重组织

软件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

软件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许多,常见的有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项目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各种类型的组织结构适应不同的公司规模及项目需要。 (一)项目组织的概念 项目组织是为完成项目而建立的组织,一般也称为项目班子、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组等。一些大中型项目,如建筑施工项目的项目组织目前在我国叫项目经理部,由于项目管理工作量很大,因此,项目组织专门履行管理功能,具体的技术工作由他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而有些项目,例如软件开发项目或某些科学研究项目,由于管理工作量不大,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履行管理职责的班子,因此,其具体技术性工作和管理职能均由项目组织成员承担。这样的项目组织负责人除了管理之外,也要承担具体的系统设计,程序编制或研究工作。 项目组织的具体职责、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人数配备等会因项目性质、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等有所不同。 项目组织可以是另外一个组织的下属单位或机构,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组织。例如某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组织是一个隶属于该企业的组织。而某水电站项目组则是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一个法人企业,负责该水电站的资金筹集、建设、建成投产后的经营、偿还贷款和水库上游地区的开发管理。项目组织的一般职责是项目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组织要对项目的范围、费用、时间、质量、采购、风险、人力资源和沟通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目的性原则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项目目标。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就应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因职责定权力。 2.精于高效大多数项目组织是一个临时性组织,项目结束后就要解散,因此,项目组织应精干高效,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应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 3.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项目组织往往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组织解体后,其人员仍回企业,所以项目的组织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有关。 (三)项目组织结构的类型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许多,常见的有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项目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

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概论

第二章机织物组织基础 织物的外观特征、内在性质既决定于纤维和纱线的性质,还决定于织物中纱线(或纤维)的排列状态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即织物的结构直接影响织物的性能。 通过对织物结构的测量与表达,(1)掌握织物的规格,指导生产;(2)明晰织物的结构,解释织物性能和外观特征。 第一节机织物的规格 织物规格主要包括长度、幅宽、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等方面。 1.织物长度:一匹织物的长度,简称“匹长”,以m为单位。织物的匹长根据织物质量、厚度、种类而定,织物厚则30~40m/匹;织物薄则50~60m/匹。 2.织物宽度:即织物的门幅,简称“幅宽”,以cm为单位。织物宽度应根据织物的用途、品种和生产设备等而定。例如,幅宽有80~120cm、127~

168cm、180cm、200cm等。 3.织物厚度:以mm为单位表示。织物厚度与其服用性能关系很大,主要影响织物的坚牢度、保暖性、透气性、悬垂性、刚度等性能。 4.织物重量: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燥质量,简称“平方米重”,单位是g/m2。根据质量的大小,织物可分为厚重型(如大衣呢)、中厚型(如棉织物、精纺毛织物)、轻薄型(如丝织物)。 在服装用织物方面,厚重型织物一般用于冬季外衣,轻薄型织物一般用于内衣和夏季服装。 5.纱线特数及其排列密度(简称经密、纬密):用“经纱特数×纬纱特数经密×纬密”表达。 纱线特数反映纱线的粗细,指在标准条件下,1000m长的纱线所具有的克数。 经纬纱密度反映了纱线排列的密集程度,是指单位长度织物中的纱线根数,一般采用10cm 中的纱线根数来表示,单位为根/10cm;有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之分,简称“经密’、“纬密”,经(纬)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和设计

一、生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生产企业选择哪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或具体按哪一种方式来组织生产经营,一定要结 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企业规模大小、人员素质高低、生产工艺复杂程度、所处环境等。总之,要以最有效的完成企业目标为依据来选择具体的生产组织形式,并设置相应的 生产管理机构。下面给出了两家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范本。 总裁总裁办公室 研究中行政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营销总监心总监 总人行质售研务力政量生财后仓采销市发后资部管务产储购服场售中勤源理部部部部务部部心部部部部某生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一).

董事会 总裁总裁办公室技术委员会 售人技营战行财物后销略术政务力资服法监研资管中管务控理律源心发理中中中中中中中心心心心心心心海外事业部 国内事业部××三厂××二厂××一厂 售后质技服务量生术仓销售采财部产务管购部储管部部部部理理部部 ××车间××车间××车间

××班组××班组××班组某生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二) 二、销售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某销售企业组织结构范本如下图所示。. 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 行政总监技术总监市场总监财务总监运营总监 企业管理部销售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客户服务部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投标部招标部信息部采购部企划部财务部审计部 销售分公司一销售分公司二销售分公司三销售分公司四财务科一财务科二财务科三财务科四 某销售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三、地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董事会 总经理 行政总监营销总监工程总监财务总监 综人质造材工项项营销投行财审合力量料程目价目销资售政务计办资管技经管设开策发管公源理术理理备发划展理部部部室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地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一).

织物组织与结构 纺织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素织物(简单)组织织物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织物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掌握织物组织与外观效果和影响织物外观的因素。 2.在掌握和巩固基本分析方法的前提下,学会一些简化的分析方法。 3.分析时要认真仔细。 二、实验仪器与工具 照布镜、针、意匠纸、笔。 三、分析方法及内容 (一)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1.一般织物正面纹路较反面清晰、匀直、光泽好,并且凹凸感强。 2.印花织物则印花的一面为正面。 3.从纱线结构上分,至少有一个系统为股线的织物,其正面的斜纹线向右倾斜;若都是单纱则其正面的斜纹线向左倾斜。 (二)判断织物的经纬向 1.一般情况下经纱密度大于纬纱密度,所以取密度大的系统为经向。 2.条格组织条子方向为经向。 3.从纱线结构上分,至少有一个系统的纱线是股线,则其股线系统为经向;如果两个系统都是单纱,则上浆系统的纱线为经向。 (三)变化组织织物的种类 略 (四)分析织物组织、画出组织图 1.直接观察法 在照布镜的帮助下,直接观察布面,分析出结构,画出组织图。 2.拆线法 3.某些织物组织的简单分析方法要领 (1)山形斜纹组织 首先分析出它的基本组织结构,然后数出右斜经纱根数,再数出左斜经纱根数,注意此时右、左斜经纱交界处共用一根经纱对称排列,则可画出一个完全组

织图。 (2)破斜纹组织 先分析出基础组织图,然后以一条线为对称轴,另外一半组织图用照片翻转法画出即可求出组织图,同时应数好一个循环多少根纱,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3)菱形斜纹 先分析出一个完全组织循环的四分之一,然后沿对称线推理画出整个组织图。

实验二:色织物(变化复杂)组织织物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会对双重复杂组织织物的分析。 2.了解双重复杂组织织物的内部结构及外观和特点。 二、实验工具 照布镜、针、剪刀、笔、意匠纸、火柴。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双重组织包括有:经二重、纬二重、双层组织、管状组织、双幅织物或多幅织物、表里换层组织、双层接结组织。 最常见的是纬二重、表里换层、双层接结和双幅织物。 (一)织物的正反面鉴别 1.纬二重织物,一般为大衣呢等厚重织物,所以其正反面均由其外观效果来确定的,一般正面毛绒光泽好、平整、均匀,反面次之。 2.表里换层织物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换层,此时应为色重的一面为正面,如有图案则花纹整齐美观、图案清晰的一面为正面。 3.双层接结织物一般两面的颜色不一样,应以深色的一面为正面。 (二)织物经纬向鉴别 1.纬二重织物经密小于纬密,而经二重织物经密大于纬密。 2.表里换层和双层接结织物及双幅织物,均经密大于纬密,则密度大的为经纱。3.管状织物,管子的方向为经向。 (三)分析方法 1.纬二重织物的分析 纬二重织物是由两个系统纬纱和一个系统经纱构成的,其特点是纱线在织物中成重叠状配置。不需采用粗号纱线就可增加织物厚度和重量,又可使织物表面细致,并且可使织物正反面具有不同组织、不同颜色的花纹。 (1)用火柴将织物表面的毛绒烧去,正反两面都烧。 (2)拆去部分经纱和纬纱做成纱缨。

组织结构定义设计的六要素

定义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设计的六要素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正确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业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 1、工作专业化 20世纪初,亨利·福特(HenryFord)通过建立汽车生产线而富甲天下,享誉全球。他的做法是,给公司每一位员工分配特定的、重复性的工作,例如,有的员工只负责装配汽车的右前轮,有的则只负责安装右前门。通过把工作分化成较小的、标准化的任务,使工人能够反覆地进行同一种操作,福特利用技能相对有限的员工,每10秒钟就能生产出一辆汽车。 福特的经验表明,让员工从事专门化的工作,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提高。今天,我们用工作专门化(work specialization)这个术语或劳动分工这类词汇来描述组织中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度。 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一个人不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解成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人独立去做。就其实质来讲,工作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活动。 20世纪40年代后期,工业化国家大多数生产领域的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专门化来完成的。 管理人员认为,这是一种最有效地利用员工技能的方式。在大多数组织中,有些工作需要技能很高的员工来完成,有些则不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好。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参与组织制造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那么,就要求所有的人不仅

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

第四章联合组织 1.条格组织 (1)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左右、上下)或成格型间跳或纵横条联合。 条格组织外观效应形成原理:由于组织不同,织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同,从而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的条格效应。因此,为使效应明显,关键在于两种组织配置得当。 (2)条格组织分类:条纹组织(纵条纹和横条纹)、格组织(方格组织和格子组织)(3)设计要点 ①基础组织选择恰当(经面—纬面、平纹—斜纹、缎纹并列等) ②两条纹的分界处界限分明: 分界处两经纱经纬组织点配置一般采用“底片翻转法” 在两条纹间添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可因此而增加综页数。如:2/2 与5/2经缎并列,加一根2/2经重平组织的纱线 ③各条子经纱的织缩率尽量接近 交错次数和纱线粗细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给织造造成困难(这时需采用双轴制织)。为了省去采用两轴的麻烦,一般有下列办法:1、调整经纱密度(即组织紧的穿入数小,组织松的穿入数大)如平纹+ 缎纹2入4入2、变化织前准备工序中经纱张力(即组织松的张力大组织紧的张力小) 2、方格组织(Square Weave) 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表现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 构成:利用经面和纬面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 特点: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的组织 设计要求:经纱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 界限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 组织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点相同,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组织图绘作:填绘组织,采用底片翻转法,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组织起始点的选择? 3、格子组织(check weave) 构成: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 组织安排:①地组织(即大面积出现的组织)——尽量选择简单组织,如平纹 ②纵条组织——使用较多的是四枚经面破斜纹或六枚经面破斜纹、五枚经面缎纹 ③横条组织——与纵条相对应的纬面组织 设计要点①纵条盖横条,即纵条是连续的 ②纵、横交错的地方用重纬缎。 因为在横条交错的地方纬密大于别处,故经浮长相应缩短,使纵条在外观上出现断痕,使用重纬缎后可使经浮长增加,接近于其他地方的浮长。另外,交错处的紧度较大(Pj、Pw大),采用重纬可使紧度减小。 上机①用综:考虑地组织与横条组织的配合及纵条组织所需的综页数 如:五枚缎纹与平纹组织需10页(地、横的最小公倍数)+5(纵条)=15 ②穿筘:纵条宽度在1cm以上时,为使条子明显些,经纱密度要增加,采用花穿。(在1cm 以下,由于地组织紧,条组织松,自然可突出条子) ③卷取:在卷取时,地组织与横条纹组织的卷取不同(因Pw不同)在横条织完,接织地组织时,应停卷,因横条密度大,紧度大,采用停卷以免出现稀弄。

组织结构图类型和含义

组织结构图类型和含义 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 直线线组织结构类型:最简单和最基础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呈金字塔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中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 示例图: 优点:1、结构比较简单。 2、责任与职权明白。 缺点:1、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2、部门协调差。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是指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它表现为,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实行独立核算,是一种分权式管理结构。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即多单位企业、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示例图:

优点:1、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能够规划其未来发展,也能灵活自主的适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所以,这种组织结构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又有良好的适应性。 2、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和直接管理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而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同时又能使各事业部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3、事业部经理虽然只是负责领导一个比所属企业小的多的单位,但是,由于事业部自成系统,独立经营,相当于一个完整的企业,所以,他能经受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各种考验。显然,这有利于培养全面管理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干部。 4、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既便于建立衡量事业部及其经理工作效率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核,易于评价每种产品对公司总利润的贡献大小,用以指导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5、按产品划分事业部,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经济规模,采用专用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6、各事业部门之间可以有比较、有竞争。由此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7、各事业部自主经营,责任明确,使得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能有效的进行,在这样的条件下,高层领导的管理幅度便可以适当扩大。 缺点:1、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容易滋长本位主义。 2、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费用开支。 3、对公司总部的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发生失控。 矩阵型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与特征矩阵型组织是职能型组织与项目型组织的混合体 示例图: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目录 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第二节织物的上机图 第二章三原组织 第一节平纹组织 第二节斜纹组织 第三节缎纹组织 第四节原组织的特性与比较 第三章变化组织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 第一节条格组织 第二节绉组织 第三节透空组织 第四节蜂巢组织 第五节凸条组织 第六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第七节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第五章重组织 第一节重经组织 第二节重纬组织 第六章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毛巾组织 第八章织物分析 §1-1机织物及其形成?机织物分类 ?机织物形成 机织物分类 服装用机织物 装饰用机织物

产业用机织物 服装用机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按纱线是否漂染分 ?按织物花纹分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织物(fabric)是纤维(fiber),或纱线(yarn and thrrad),或纤维与纱线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片状(或展开后也成片状)集合物。?机织物(woven fabric)是平行于织物边(selvage)或与织物边成30O角的纵向排列的经纱(warp)和垂直于织物边的横向排列的纬纱(weft)按织物组织(weave)规律交织(interlace)成的片状集合物。 ?1)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一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1)纯纺织物(fabric of pure yarn):系指经纬纱都是由同一种纤维制成的织物。 A.棉织物(cotton fabric):如细布、府绸、卡其、华达呢等。 B.毛织物(wool fabric):凡立丁、派力司、哔叽、贡呢、驼丝锦、麦尔登、 女式呢等。 C.丝织物(filament yarn fabric):由蚕丝、柞蚕丝、人造丝、化学纤维等长 丝织物。如电力纺、双绉、乔其纱、塔夫绸、桑波绫、天香绢、美丽绸等等。 D.苎麻织物(ramie fabric):夏布、麻布等。 E.矿物性纤维织物:如石棉防火织物、玻璃纤维织物(glass fiber fabric)等。 F.金属纤维织物(metallic fiber fabric):金属筛网等。 按纱线是否漂染分 ?1)本色织物(grey goods):纱线未经漂染(bleaching and dyeing)便加工成的织物,而所成织物也不再练漂印染的。如棉涤C/P市布(grey cloth)。丝织中本色织物称生织物(raw silk fabric)。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 【本章导读】本章的容包括:组织的概念和功能;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及组织 设计的简单模式;典型的组织结构;影响组织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以及权变的组 织理论。 任何一个组织,不管是大是小,是复杂还是简单,都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基本工作:一方面需要把工作任务分解成各项具体的工作;另一方面又需要保证这些分散的工作可以结合成整体性工作。通过分解与合成使得组织成为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这种现象在足球队、医院、学校、政府部门和企业中都能见到。 然而,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如何构建分工协作系统?如何确保组织系统运行的高效率?如何使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是管理工作中组织职能所必须关注的。 第一节组织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每个人都从属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另一方面多数工作又是由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并使之有效地运转,这无论是对个人目标还是组织目标的实现,都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结构和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管理目的的工具和载体,组织工作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组织的概念 关于组织概念,国外学者各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大体归纳起来说,组织包括如下两层含义,一是指组织体系或组织结构,二是指组织活动和组织工作。前者是把组织作为名词来说明和使用的,后者则是把组织当作动词来使用和解释的。 组织作为一项管理职能,是根据计划任务要求和按照权力责任关系原则,将所必需的活动进行分解与合成,并把工作人员编排和组合成一个分工协作的管理工作系统或管理机构体系,以便实现人员、工作、物资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优化组合,圆满达成预定的共同目标。 二、组织的功能 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其形成和存在的基础在于,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独立活动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管理者从事组织工作的目的在于:

管理学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为了克服由于过度分工而导致的工作过于狭窄的弊端,提出的职位设计思想是()( ) A.工作团队 B.职位丰富化 C.职位轮换 D.职位扩大化 2、激励潜力分数(MPS )的公式是()( ) A.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馈 B.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2]×自主性×反馈 C.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 D.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2] 3、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 A.横向结构问题 B.纵向结构问题 C.横向协调问题 D.纵向协调问题 4、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组织规模一定条件下,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呈()() A.正比 B.反比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6、层次较多,分工细致明确,管理严密的特点属于()() A.扁平结构 B.高耸结构 C.格拉丘纳斯结构 D.斯隆模型 7、在经营管理层次中战略规划层的时间幅度一般是()() A.年度以内 B.1—3年 C.3—5年 D.5年以上 8、为了达到组织结构的有效性,管理层次应尽可能()()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依具体情况而定 9、根据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管理宽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A.算术级数增加 B.算术级数减少 C.几何级数增加 D.几何级数减少 10、变量依据法所研究的对象是()()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执行管理层管理者 11、部门划分主要解决组织的()() A.纵向结构问题 B.横向结构问题 C.纵向协调问题 D.横向协调问题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01100420 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 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 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5、总学时:52学时 6、理论学时:44学时 7、实验学时:8学时 8、学分:3学分 9、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及相关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同时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织物小样的能力。 10、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织物上机图、各类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特征及其在常见织物中的应用,同时对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11、教学大纲 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及上机图 本章有两个要点,即织物的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节织物的基本知识 主要介绍织物及织物结构的概念、织物的分类、织物的量度及织物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上机图 本节内容主要有上机图及其相关概念。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等。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 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四节平均浮长

第五节织物分析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芦席斜纹。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 包括加强缎纹斜纹、变则缎纹和重缎纹。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本节主要介绍几类具有一定外观特征的联合组织的特征、作图方法、上机要点及其应用。 第一节条格组织 第二节绉组织 第三节透空组织 第四节蜂巢组织 第五节凸条组织 第六节网目组织 第七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第八节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第五章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主要介绍织物几何结构相、织物紧度的概念以及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一节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第二节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复杂组织的定义、分类和部分有特色的复杂组织的构图、设计要点。第一节复杂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二重组织 第三节双层组织及多层组织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答案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后练习题 答案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1.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的含义。 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叫织物。 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2.说明组织点、组织循环及组织点飞数的含义。 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沉浮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组织点飞数是指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相距的组织点数。 3.什么是上机图?它包括哪几部分?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 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 穿综图: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 穿筘图:表示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 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4.穿综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织物? 穿综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综页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 穿综方法根据织物的组织、原料、密度来定。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照图穿法、间断穿法、分区穿法等。 对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可采用顺穿法;当遇到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循环较小的情况时,采用飞穿法;在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沉浮规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照图穿法;织物是由两种组织并合成的,在穿综时,对第一种组织按期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后,又按另一种穿综规律穿综,每一个穿综规律成为一个穿综区,每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采用间断穿综法;当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采用分区穿法。 5.什么是复列式综框?何时要采用复列式综框? 一页综框上有2~4列综丝,即是复列式综框。在踏盘开口的织机上,当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组织循环较小时,每片综页上综丝密度过大,为使织造顺利进行,可采用复列式综框。 6.如何确定穿筘图的每筘齿穿入数? 每筘齿内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线密度及织物组织对坯布要求而定。选择小的穿入数会使筘号增大,有利于经纱均匀分布,但会增加筘片和经纱的摩擦而增加断头;选择较大的穿入数,则筘号减小,经纱分布不匀,筘路明显;因此,在选用每筘穿入数时,一般经密大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一些,色织布及直接销售的坯布;穿入数宜小些,经后整理处理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些。但其数值,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7.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习题图1-1),求穿综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