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低压集抄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最新低压集抄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最新低压集抄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低压集抄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集抄终端到货验收

作业指导书

目次

1定义 (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文件 (1)

4作业流程 (2)

5操作指引 (3)

附录A设备到货交接记录 (8)

附录B验收记录 (9)

低压集抄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1定义

低压集抄终端的到货验收是指物资部门和计量中心按照订货合同、技术协议、技术标准的要求,对供应商提供的低压集抄终端到货后进行到货检查、质量抽检、登记入库等全过程。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低压集抄终端到货验收时的作业指导。

3引用文件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8-1991)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645-2007)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 11109003-2013)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Q/CSG 1 0013》(Q/CSG 11109005-2013)

《南方电网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Q/CSG 1 0013》

(Q/CSG 11109004-2013)

4作业流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5操作指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等。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岗位。2职责2.1负责原铝、合金铝的配料及倒包工作。2.2负责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内原铝、合金铝的搅拌、扒渣、精炼等工作。2.3负责重熔用铝锭、铝母线、A356合金锭、A356合金棒的铸造。 2.4负责混合炉、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锯床、在线处理机和精炼装置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3 安全技术要求 3.1铸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1操作前所使用的工具都必须充分干燥预热,以防铝液飞溅伤人。3.1.2作业前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3.1.3连铸机在运行中不得将物品放在铸模上。3.1.4堆垛机运转过程中不得接触传动部位。3.1.5工作中浇包下的围栏附近禁止站人。3.1.6成品机停止时方可打包,成品机移动时上面不准站人。3.1.7点动时必须确认机道上无人方可进行。 3.1.8打捆时机器卡住,应拔下风管进行处理,严禁强拉硬缠,以防扯断打捆机底座。修正钢带应在停止状态下进行,以防将手压在钢带中挤伤。3.1.9不合格的铝锭禁止放在通道上,应集中堆放,再吊放到大炉前回炉。3.1.10不脱模铝锭要及时打掉拉出。3.1.11排锭装置必须由专人负责,禁止两人共同排锭而出现误操作。3.1.12任何人不得赤手触摸各种导热体、地面铝锭,以防烫伤。3.1.13工作现场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工具及物品。3.1.14要保持现场清洁,做到工完场清。3.2熔炼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2.1作业前要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3.2.2入炉操作所使用的各种耙、铲、取样勺、净化管等铁制工具使用前必须要经过充分预热后方可使用。3.2.3配料所使用的镁锭和中间合金及入炉的部分工艺废料,如果受潮时,必须先进行充分预热后方可再加入炉内铝水中。3.2.4要正确指挥引导出铝运输车进入和退出作业场所。天车挂钩吊包时,如需人工协助时,只允许手托钩头下部外侧,以防止挤伤发生。3.2.5铝水抬包向炉流槽中倾倒铝液时,要操作平稳、缓慢进行,严禁快速倾倒铝液,以防铝液溅出伤人。3.2.6向熔炼炉或静置炉内铝液中加入固体铝时,一定要戴好眼镜,两米以内不准有人观看和通过。加入的固体铝必须干燥,而且应沿炉门内斜坡徐徐加入。3.2.7从炉内向外扒渣时,扒出的渣子要放入渣箱中吊走或扒出后立即摊开降温,以防止渣子燃烧。3.2.8不允许在天车吊物下面站立或通行,听到天车铃响,应立即躲闪。3.2.9首先开启炉门电机,炉门开启指示灯电亮。

SOP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03

2.2.2下芯前要检查铸型是否射满,修补部位是否修补完好,否则要将射不满部位或射层松散部修补紧实。并把粘在铸型完好部位的树脂砂清干净,以防结块粘结在铸型上。 Check if the mould is shot full before the core loaded, check if it is mended well, if not, mend it. Clear out the resin sand adhered on the well parts of the mould lest any lumps adhering on the mould. 2.2.3修补时要小心,不允许有树脂砂掉在铸型内,如果有要及时吹干净。 Be careful while mending, resin sand is not allowed dropping in the mould, or it should be blow out completely. 2.2.4型芯的涂刷要刷够3层,等层之间进行干燥后逐一刷涂为好,涂料应该是一次的涂料层为0.3mm左右。 The core should be painted 3 layers, the latter layer should be painted after the previous one dried. The thickness of each layer is around 0.3mm. 3.下芯 Core loading 3.1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Preparations and notices 3.1.1准备好修好检查合格的砂芯。 Get the good qualified core ready 3.1.2把砂芯上的定位凸台对准铸型中的定位凹坑,砂芯装下后要用手摇晃一下看能否晃动。 Put the retaining lugs into the dented parts, make some shakes to convince that it is no loosen. 3.1.3现场的芯子在没有完全硬化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刷涂。 Painting should be done after the core completely hardened. 3.1.4现场固化剂的配比要使用量杯准确配比。 The proportion of the hardening agent should be measured precisely with measuring cup. 3.1.5现场的员工必须熟知粘砂部位,建议粘砂部位宝珠砂的厚度达到15mm以上;易粘砂部位建议刷涂进行3次。 The workers must well know the sand stuck parts, suggest the thickness of the pearl sand on the stuck parts be above 15mm and the sand easy stuck parts painted 3 times. 3.1.6装完砂芯要用风管把散砂吹出来。 Blow out the residue sands after the core loading. 4. 合箱 Mould assembling 4.1 操作要求 Operation requirements 4.1.1用风管将铸型的散砂吹干净,防止粘砂。 Blast all the residue sand from the casting mould with blast pipe to prevent sand sticking. 第2页 Page 2

砂型铸造作业指导书

砂型铸造作业指导书 xxx铸造车间作业指导书系列实施日期: 2009-10-04 1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铸造车间作业指导书系列实施日期: 1. 制模作业指导书 铸技—001 作业内容:模样选择、模样制作与存放。 1.1.模样类型:木模、金属模、塑料模等。 1.2.模样选用 1)木模:质轻、易加工、价廉,但强度低、易吸潮变形和损伤,尺寸精度低;用于单件、小批量或成批生产。 2)金属模:表面光滑、易加工,但成本高;用于成批和大最生产的中、小铸件。 3)塑料模: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表面光滑、强度及硬度较高、耐蚀、易复制、成本低,但较脆,不能加热且原材料有毒;用于批量生产的各种铸件,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难于加二的模样。 1.3.模样制作与存放 熟悉铸造工艺图的前提下,按照技术要求制作,保证模样尺寸、表面光洁度、 强度、硬度等都符合要求;制好的模样存放于指定地点。 2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铸造车间作业指导书系列实施日期: 2.制型作业指导书 铸技—002 作业内容:制芯、制型、合型等内容。 2.1制芯

2.2.1材料及混砂工艺 1.水玻璃自硬砂 1)原料 原砂(福建水洗海砂,40/70筛号)100%; 水玻璃 2.8%; 有机酯 0.28%。 2)混砂工艺:原砂 + 有机酯,水玻璃,混砂速度快、混合均匀。 2.树脂砂1)原料 新砂(SC40-70目,含泥及微粉量<1.5%,含水量<0.2%)100%; 呋喃树脂 1-2%; 固化剂加入量为呋喃树脂的30%左右; 2)混制工艺: 原砂 + 固化剂(匀混60秒)? 树脂(匀混35-40秒),随混随用。 3)将型芯清理时的残砂及时拉走。 2.2.2制芯 1.制芯方法:手工制芯:刮板造芯,机器造芯:震实式、挤压式、壳芯式、 自硬砂流水线。 2.型芯制作步骤 1)型砂与芯骨组装好放入芯盒内。 2)确定型芯气道:对型芯应设置排气道;型芯排气道应与铸型排气口相通。 3.要求:型芯含水量、强度、透气性符合工艺要求。 2.2 制型 1.3.1材料及混砂工艺 3 编制: 审核: 批准: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一)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一) 1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等。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岗位。2职责2.1负责原铝、合金铝的配料及倒包工作。2.2负责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内原铝、合金铝的搅拌、扒渣、精炼等工作。2.3负责重熔用铝锭、铝母线、A356合金锭、A356合金棒的铸造。2.4负责混合炉、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锯床、在线处理机和精炼装置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3安全技术要求3.1铸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1操作前所使用的工具都必须充分干燥预热,以防铝液飞溅伤人。3.1.2作业前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3.1.3连铸机在运行中不得将物品放在铸模上。3.1.4堆垛机运转过程中不得接触传动部位。3.1.5工作中浇包下的围栏附近禁止站人。3.1.6成品机停止时方可打包,成品机移动时上面不准站人。3.1.7点动时必须确认机道上无人方可进行。3.1.8打捆时机器卡住,应拔下风管进行处理,严禁强拉硬缠,以防扯断打捆机底座。修正钢带应在停止状态下进行,以防将手压在钢带中挤伤。3.1.9不合格的铝锭禁止放在通道上,应集中堆放,再吊放到大炉前回炉。3.1.10不脱模铝锭要及时打掉拉出。3.1.11排锭装置必须由专人负责,禁止两人共同排锭而出现误操作。3.1.12任何人不得赤手触摸各种导热体、地面铝锭,以防烫伤。3.1.13工作现场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工具及物品。3.1.14要保持现场清洁,做到工完场清。3.2熔炼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2.1作业前要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3.2.2入炉操作所使用的各种耙、铲、取

样勺、净化管等铁制工具使用前必须要经过充分预热后方可使用。3.2.3配料所使用的镁锭和中间合金及入炉的部分工艺废料,如果受潮时,必须先进行充分预热后方可再加入炉内铝水中。3.2.4要正确指挥引导出铝运输车进入和退出作业场所。天车挂钩吊包时,如需人工协助时,只允许手托钩头下部外侧,以防止挤伤发生。3.2.5铝水抬包向炉流槽中倾倒铝液时,要操作平稳、缓慢进行,严禁快速倾倒铝液,以防铝液溅出伤人。3.2.6向熔炼炉或静置炉内铝液中加入固体铝时,一定要戴好眼镜,两米以内不准有人观看和通过。加入的固体铝必须干燥,而且应沿炉门内斜坡徐徐加入。3.2.7从炉内向外扒渣时,扒出的渣子要放入渣箱中吊走或扒出后立即摊开降温,以防止渣子燃烧。3.2.8不允许在天车吊物下面站立或通行,听到天车铃响,应立即躲闪。3.2.9首先开启炉门电机,炉门开启指示灯电亮。然后开启助燃风机开关,系统延时10-30秒,对空气压力和燃气压力进行检测,如有异常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按助燃风机开启按钮,助燃风机开启指示灯点亮。3.2.10开启燃烧器点火开关,比例马达会从低位到高位进行60-120秒的吹扫过程,完毕后比例马达回归到低位,系统进入自动点火状态。3.2.11在转炉倒料过程中,操作者不得脱离现场,以防出现跑炉。在灌铝或倒炉前要先检查炉眼塞子是否堵严,以防出现炉眼渗铝现象。3.2.12在炉台上多人同时作业时,要注意做好协调和配合,以防铁制工具碰撞伤人。3.2.13静置炉内铝液应低于炉门槛下50mm以下,不可倒铝太满以防在搅拌、精炼、扒渣等过程中铝液溢出伤人。3.2.14工作现场

消失模铸造工艺规程

消失模铸造工艺规程(初稿) 1、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 2、国产可发性EPS珠粒的技术指标: 2.1 发泡剂质量分数6.0~8%,使用时最低不低于5.5%。 2.2 剩余苯乙烯单体质量分数含量不大于0.1% 2.3 相对分子量在18万~27万。 2.4 含水量小于0.5%(体积分数)。 2.5 密度1.03g/cm3,表观密度0.6 g/cm3 2.6 根据铸铁件最小壁厚选取EPS粒度,具体铸铁件选取规格如下: 2.7 EPS珠粒粒度应均匀,每一粒径范围的过筛率不小于90%。

2.8 EPS珠粒应按使用量、质保期分批做好标识,低温铁桶密封储存,最 好冷藏(-12~-10℃),确保使用时发泡剂含量符合工艺要求。 3. 3、铸造用泡沫塑料的规格型号:8 Zkb-18,密度0.015~0.020g/cm3,EPS珠粒筛号10~16,板材, 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4、预发泡 使用间隙式蒸汽预发机完成EPS珠粒预发。 4.1 按设备操作工艺规程点检设备,在设备逐项性能良好的前提下启动。 4.2 核对EPS珠粒的生产批号、存放时间、发泡剂含量、粒度等指标是否 符合工艺要求。EPS珠粒应于使用时开封,同时取样检验。检验项目 包括:表观密度、水分、粒度、发泡剂含量。对已经开封的要依据开 封时间核对是否超过规定的存放时间或检验其发泡剂含量。 4.3 严禁使用超过质保期或发泡剂含量小于 5.5%的EPS珠粒。 4.4 控制温度95~105℃,压力0.01~0.04MPa, 时间60~120S。 4.5 预发泡后的珠粒,装入熟化框,转入熟化工序。在熟化框标识卡上做 好预发完成时间、数量等记录。 5、预发珠粒的熟化 5.1 对预发后的珠粒,应测量其堆积密度及水分,一般堆积密度 0.016~0.022g/cm3,水分2%以下。 5.2 参照下表确定预发珠粒的熟化时间:

供电局低压集抄培训教材副本

低压集抄调试教材

一现有的低压集抄原理及采集方案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1.1.1 电力线载波(PLC) 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 1.1.2电力线载波的特点: 1、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区域范围内传送; 2、三相电力线间有很大信号损失(10 dB -30dB)。通讯距离很近时,不同相间可能会收到信号。一般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上传输; 3、不同信号藕合方式对电力载波信号损失不同,藕合方式有线-地藕合和线-中线藕合。线-地藕合方式与线-中线藕合方式相比,电力载波信号少损失十几dB,但线-地藕合方式不是所有地区电力系统都适用; 4、电力线存在本身固有的脉冲干扰。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有50HZ和60HZ,其周期为20ms和16.7ms,在每一交流周期中,出现两次峰值,两次峰值会带来两次脉冲干扰,即电力线上有固定的100HZ或120HZ脉冲干扰,干扰时间约2ms,因此干扰必须加以处理。有一种利用波形过0点的短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但由于过0点时间短,实际应用与交流波形同步不好控制,现代通讯数据帧又比较长,所以难以应用; 5、电力线对载波信号造成高削减。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线路阻抗可达1

欧姆以下,造成对载波信号的高削减。实际应用中,当电力线空载时,点对点载波信号可传输到几公里。但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只能传输几十米。 1 定义和缩略语 1.1集中器 采集各载波从节点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存储,同时能和主站计算机或手持单元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简称集中器。 1.2抄控器 指在本地能够直接与载波从节点交换数据的便携式设备。该设备通常用于设备检测、现场调试或者电量补抄。 1.3单/三相电能表 具备(单/三相)计量功能或兼具载波通信功能的设备。 1.4采集器 具备485采集功能和载波通信功能的从设备。 1.5相别 相别是相差120度角的三相电网的每相线路的标识,取值为A,B,C。 2 电能表安装 2.1电表与电源进线的连接 3.1 .1单相表 单相电表结构示意图及接线图如图1所示: 保证电表带电,单相表的进户的火线、零线一定要接,单相表的进户线一般是电源端子的1和3号端子。 I U/I

铸造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定位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GYZ01-04A-011Z 页数 4 编制部门技术中心编制日期2013-03-25 版本 A 序号工序特 性等级 作业 名称 作业要求图示检验要求 安全防 控要求 备注 1 蜡 型 1、压蜡温度48-53℃,压蜡压力0.25-0.4MPa, 保压时间10S,起模时间5min。 2、合模前必须将上下模清理干净后合模。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1、非加工面必须光滑、平 整、无缺陷。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 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 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干净。 填写记录 表(蜡模 制造,编 号 JZQ/ZZ-Q R-02-01) 2 浇 口 道 蜡 模 1、使用05号浇口棒。 2、清理模具,涂分型剂,合模后注入蜡液。 3、将木棒插入半凝固蜡液中,插入深度距 离底部5-20mm。 4、冷却取出,轻擦和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量缺陷的蜡模。 1、浇棒使用是否正确。 2、检查木棒是否放正。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是否 符合要求。 3 蜡 模 组 焊 1、焊接蜡件必须放正,焊接牢固。 2、焊接后必须清理蜡屑。 3、模组焊接摆放整齐。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大于80mm。 1、焊接前检查模样是否合 格、浇口棒是否合格。 2、焊接后检查是否有缝隙 和流蜡。 3、浇口冒口是否焊正。 4、焊接后是否将蜡屑吹干 净。 填写记录 表(蜡模 组焊,编 号: JZQ/ZZ-Q R-02-02)

文件名称定位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GYZ01-04A-011Z 页数 4 编制部门技术中心编制日期2013-03-25 版本 A 序号工序特 性等级 作业 名称 作业要求图示检验要求 安全防 控要求 备注 4 ▲ 关键 工序 制壳 1、表面层砂粒40-70目,涂料粘度24-35S (夏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 液比重1.05-1.12,硬化时间10-15min,空干 15-20 min。 2、过渡层砂粒7-10目,涂料粘度45-65s(夏 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液 比重1.05-1.12,硬化时间20-30min,空干时 间空干15-20 min。加固层用氯化铝硬化液 比重1.20-1.25,硬化时间30-40mim。 3、面层撒砂硬化干燥2层,过渡层撒砂硬 化干燥1层,加固层撒砂硬化干燥3层半。 4、面层涂料配置合理,清理涂料表面蜡屑。 5、注意槽孔内的涂料和砂粒到位,每层干 透后才能制备后一层。 1、注意面层和过渡层涂料 粘度,每天至少用粘度计检 测一次,粘度计规格: 100ml,¢6mm。 2、注意氯化铵、氯化铝硬 化液比重,每天至少用比重 计检查一次,比重计规格: 1.0-1.1、1.1-1.2、1.2-1.3。 / 填写记录 表(涂料 制备,编 号: JZQ/ZZ-Q R-02-03) 5 脱蜡 及蜡 回收 1、加水调节脱蜡槽水位到适当高度。 2、铲除浇口杯上杂物,并用空压气吹净, 浇口杯上不能重叠模壳,水温大于90℃后, 放入吊篮脱蜡。 3、当浇口棒松动时及时拿出,接着少量放 热水,催赶蜡液溢出回收,回收蜡送至蜡处 理缸。 4、蜡脱净后,立即将吊篮调离脱蜡槽。 5、接着适量放水保持水位。 6、脱蜡后及时将型腔内水倒干净,倒水时 要左右摇晃将内浇口沙粒倒干净,每串模壳 重新用热水清洗1-2次。 1、水温大于90℃,热水脱 蜡时间40-50分钟。 2、制好的型壳自然干燥6 小时以上后方能脱蜡。 3、脱蜡后模壳摆放时将浇 口朝下,堆放整齐。 4、蜡处理时:将回收蜡送 至处理缸内加入3-5%的盐 酸反应1-2小时,使蜡还原 后,沉淀2-3小时后放蜡。 / 填写记录 表(脱蜡、 蜡回收处 理,编号: JZQ/ZZ-Q R-02-04, JZQ/ZZ-Q R-02-05)

低压集抄改造分类及技术要求

低压集抄改造分类及技术要求 一、低压集抄改造类型 (一)合表户低压集抄集中式改造。开展合表用户小区、台区的一户一表集抄改造工作。小区改造后,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集中设置电能表安装区域,主要采取半载波、以太网、小无线自组网等通讯技术的集抄模式。 (二)合表户低压集抄分散式改造。开展合表用户小区、台区的一户一表集抄改造工作。小区改造后,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分散安装电能表,主要采取全载波、小无线自组网等通讯技术的集抄模式。 (三)一户一表集抄改造。开展抄表到户小区、台区的一户一表和集抄改造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 (四)电能表、电能表箱更换带集抄改造。开展抄表到户小区、台区的用户的电能表、表箱更换和集抄改造工作。并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 (五)户表轮换带集抄改造。开展抄表到户小区、台区的用户的电能表轮换和集抄改造工作。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

抄表。 (六)低压集抄系统接入改造。开展满足条件的供电小区、台区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工作。因地制宜采用现有的通讯技术,完成居民用户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接入,实现居民用户远程自动抄表。 二、改造目标 完成集抄改造后,实现改造范围内小区、台区的远程抄表到户,保证小区集抄系统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集中器在线率、实抄率、数据采集完整、按照甲方要求正常抄表。在项目竣工到质保期结束期间,已完成户表改造小区要保证达到以下指标: 1)终端月平均在线率需达到99%及以上,按月考核;在线率=(在线的终端数÷投入运行的所有终端数)×100%; 2)月抄表成功率需达到99.5%及以上,按月考核;抄表成功率=(抄表成功的用户数÷纳入远程抄表的所有用户数)×100%; 3)低压集抄系统抄表准确率不得少于100.00%; 三、低压集抄改造范围及材料需求 (一)合表户低压集抄集中式改造 1.施工范围 1)敷设接户线; 2)电能表(单相、三相电能表)、电表箱(集中)安装; 3)原有计量装置、线路拆除;

铸件涂漆作业指导书

铸件涂漆作业指导书 1.0涂漆前要求: 1.1操作者要对产品进行检查确认是否达到喷漆要求各个表面是否有毛刺、铁包、粘砂或其他的缺陷,如有必须进行必要的打磨。 1.2待涂漆铸件经抛丸后,表面清理干净,符合涂漆要求。 1.3铸件抛丸到涂漆的时间间隔不超过8小时(有特殊要求的按其要求执行)。 2.0涂料准备: 2.1操作者根据铸件种类按技术要求调配、使用涂料。检查涂料、稀释剂和防锈油以及其他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准备齐全。 2.2检查压缩空气装置、喷漆设备等是否能正常运转。 2.3各种工装辅具、辅助材料是否准备齐全。 2.4喷涂前的涂料要搅拌均匀,双组份漆须先单独搅拌均匀后,再按比例定量配置、均匀调配。调配好的双组份漆放置超过6小时者不可使用。 2.5严格禁止不同漆种(包括不同颜色)交替使用相同容器。 3.0涂漆操作: 3.1涂漆时先喷(涂刷)内腔后刷涂外表,先涂加工部位的一面(上表面),然后再翻转喷另一面,达到覆盖整个铸件表面。 3.2底漆需涂覆两遍,应在漆膜表干后再进行第二遍的喷(刷)漆操作,铸件表面不准有起皱、堆积、流挂,死角不得漏漆和露底。 3.3每层漆膜厚度为3050微米,最终厚度应确保在60100微米内,如顾客有 特殊要求按顾客要求控制。 3.4双组份漆硬化时间在5小时以上方可转运铸件。铸件喷刷底漆后要防止表面被污染。 3.5涂漆中翻转、装车、转运应有防护措施,防止损坏漆膜,因翻转、装车、转运损伤的漆膜必须及时补涂。 4.0检查员负责对每日漆膜质量进行抽查,采用划痕法、比较法或用涂层测厚仪检查漆膜厚度,并记录,不合格的涂漆需返工,无法弥补时将重新抛丸去掉不合 格漆膜后重新涂漆。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1、目的 通过配比原铝液,提高铝锭品位,获得合格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2、范围 适用于铸造车间各工种,贯穿铸锭全过程。 3、设备工器具 天车、地磅、混合炉、铸造机组、扎捆机、叉车、铸锭工具。 4、材料零部件 钢带、钢带扣、除渣剂、石棉板、铸造机组配件 5安全 按渑池铝厂《安全作业规程》铸造车间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执行。6、操作 6.1原铝配比 6.1.1配料前的检查和准备 a)认真分析原铝分析化验报告,联系电解车间按质量要求进行排包。 b)准备好出铝任务单,原铝衡量记录单等必需品。 6.1.2配料作业 a)根据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原铝分析报告单确定各原铝应进的混合炉号。 b)配料时所加配料的重量用下面公式计算。 A-B 所加配料重量=—————×W

C-A 式中:A:要求达到某种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B:铝液本身已有某种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C:配料中所含某种成份的百分比。 W:待配铝液的重量。 6.2混合炉的进铝作业 6.2.1进铝前的检查和准备 a.检查混合炉是否符合进铝条件,各出铝口是否用塞杆加石棉套塞紧,塞杆是否固定好。 b.准备好棉手套、有机面罩、取样勺、溜槽、滑石粉等。 c.联系好天车司机做好准备。 d.检查计量设备是否准备完整,计量人员是否到位,并做好记录。 6.2.2进铝作业 a.引导抬包车准确到指定地点称重计量。 b.由倒包工将抬包扶至混合炉注铝口位置,打开限位卡子,向混合炉内注铝。 c.注铝结束后,将抬包调正,指挥天车将抬包放到抬包车上。 d.注完最后一包铝后,将倒铝口清理干净,盖好盖板。 6.3向混合炉中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及维护 a.避免炉顶溅上铝液。 b.要及时扒渣和清炉。 c.要避免混合炉作熔炉用。 d.避免用电热混合炉作为燃油或燃气的炉子。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1)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1) 1 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等。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岗位。 2 职责 2.1负责原铝、合金铝的配料及倒包工作。 2.2负责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内原铝、合金铝的搅拌、扒渣、精炼等工作。 2.3负责重熔用铝锭、铝母线、A356合金锭、A356合金棒的铸造。 2.4负责混合炉、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锯床、在线处理机和精炼装置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 安全技术要求 3.1铸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1.1操作前所使用的工具都必须充分干燥预热,以防铝液飞溅伤人。 3.1.2作业前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 3.1.3连铸机在运行中不得将物品放在铸模上。 3.1.4堆垛机运转过程中不得接触传动部位。 3.1.5工作中浇包下的围栏附近禁止站人。

3.1.6成品机停止时方可打包,成品机移动时上面不准站人。 3.1.7点动时必须确认机道上无人方可进行。 3.1.8打捆时机器卡住,应拔下风管进行处理,严禁强拉硬缠,以防扯断打捆机底座。修正钢带应在停止状态下进行,以防将手压在钢带中挤伤。 3.1.9不合格的铝锭禁止放在通道上,应集中堆放,再吊放到大炉前回炉。 3.1.10不脱模铝锭要及时打掉拉出。 3.1.11排锭装置必须由专人负责,禁止两人共同排锭而出现误操作。 3.1.12任何人不得赤手触摸各种导热体、地面铝锭,以防烫伤。 3.1.13工作现场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工具及物品。 3.1.14要保持现场清洁,做到工完场清。 3.2熔炼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2.1作业前要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 3.2.2入炉操作所使用的各种耙、铲、取样勺、净化管等铁制工具使用前必须要经过充分预热后方可使用。 3.2.3配料所使用的镁锭和中间合金及入炉的部分工艺废料,如果受潮时,必须先进行充分预热后方可再加入炉内铝水中。 3.2.4要正确指挥引导出铝运输车进入和退出作业场所。天车挂钩吊包时,如需人工协助时,只允许手托钩头下部外侧,以防止挤伤发生。 3.2.5铝水抬包向炉流槽中倾倒铝液时,要操作平稳、缓慢进行,严禁快速倾倒铝液,以防铝液溅出伤人。

熔模铸造壳模作业指导书

熔模铸造壳模作业指导 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的: 为了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壳模质量,减少铸造缺陷。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壳模工序的控制。 3.职责: .生产组长对本工序生产的全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负责。 .操作者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并对设备实施保养、维护。 .质检人员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蜡树的清洗: a.将组焊好的模组静置45min以上,方可清洗。 b.将蜡模清洗剂和蒸馏水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蜡树完全浸入清 洗液内,每棵连续上下窜动10~20次,约10~20秒,清洗后的蜡树即可直接沾面层浆。 c.在清洗液使用中应及时、干净地清除带入到清洗液中的蜡屑,当清洗液变 成豆花状时,停止使用,重新更换新的清洗液。每桶清洗液可洗3000~8000串蜡树。 d.将清洗完成的时间记在“挂壳管制卡”上。 e.若改为其它清洗液,依临时作业指令进行。 .浆液的配制: 4.2.1.预湿液的配制: 预湿液可直接用纯硅溶胶或硅溶胶加蒸馏水配制,形状复杂的蜡件,面层预湿液可加入适当的湿润剂。 4.2.2.面层浆的配制: a.在不锈钢制浆桶中加入适量硅溶胶,开动浆桶,使其旋转。 b.把湿润剂以每公斤硅溶胶加入约3~9ml的比例加入,添加时,以搅拌机 搅拌,使其加速混合。 c.若采用2F-401面层涂料添加剂,加入硅溶胶投入量的千分之二到千分

之四。 d.把300~350目的锆粉按约3:1的粉液比加入硅溶胶浆桶中,此时要注 意,用手把团块揉散并搅拌均匀。 e.把消泡剂以每公斤硅溶胶加约2ml消泡剂并搅拌均匀。(用2F-401,则 不需要加消泡剂) f. 涂料需要混合到规定的工艺时间(面层:全新料时12小时以上,部分新 料时6小时以上),使气泡消除,耐火材料完全润湿后,才能使用。 g.以4詹氏杯检查,用锆粉、硅溶胶把粘度调到353秒。形状复杂的或 大件取上限,形状简单的或小件取下限,对小件浆液最低可以控制在28秒,但必须经技术人员同意. h.面层涂料配制时,要严格按加料顺序,依次加入硅溶胶、润湿剂、锆英 料、消泡剂,加料顺序应正确。 4.2.3.二层浆的配制: a.在不锈钢制浆桶中加入适量硅溶胶,开动浆桶,使其旋转。 b.把200目的煤矸石粉按约2:1的粉液比加入硅溶胶浆桶中,注意不要倾 泄添加以免结块,浆液必须混合到规定的时间,全新料10小时以上,部分新料2小时以上,才能使用。 c.以4詹氏杯检查,用煤矸石粉、硅溶胶,把粘度调到222秒(由工艺文件 具体确定) 。 4.2.4.背层浆的配制: a.在不锈钢制浆桶中加入适量硅溶胶,开动浆桶,使其旋转。 b.把200目的煤矸石粉按约:1的粉液比加入硅溶胶浆桶中,注意不可倾泄 添加,以免结块,浆液必须混合到规定的时间,全新料10小时以上,部分新料2小时以上,才能使用。 c.以4詹氏杯检查,把背层粘度调到142秒(由工艺文件具体规定),封浆 层粘度121秒.

锻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锻造工艺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布日期:2012.10.15 实施日期:2012.10.30

ABV 锻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Q/KV-WD-14 REV A 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天然气炉加热、空(蒸)气锤锻造的操作程序及要点。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外协锻造件天然气加热、空(蒸)气锤上的锻造,锻造件。 2.0引用标准 ASTM A370《钢制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 ASTM A388/A388M《大型钢锻件超声波检测的标准实用方法》 ASTM E709《磁粉检验的标准指南》 GB/T(21469-21471)-2008《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一般要求》 3.0准备工作 3.1 材料检查 3.1.1 操作者必须根据锻造工艺卡上规定的材质和下料规格核对材质和规格,并 核查实际下料毛坯尺寸,发生疑问时应将信息反馈到发料部门和技术部门。 3.1.2 操作者必须目视检查原材料,不得有可能导致锻造宏观缺陷存在,有缺陷 之原材料经打磨或切削加工等方法处理后,再经无损检验或目视检查,在不影响 锻造质量的情况下方可加热锻造。 3.2 设备及模具的检查 3.2.1 生产前,应认真检查设备及所有附件,一切正常方可投入生产。 3.2.2 操作者应根据派工单和锻造工艺卡片领用,检查核对模具,并根据锻造工 艺核查模具尺寸,不得有误。 4.0材料加热 锻造加热设备为灶或炉和室式炉,燃料为煤,在加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尽量 减少氧化,防止过热过烧。 4.1 为了减少氧化皮,在加热过程可采取以下措施: a、在保证加热质量前提下,直径小于200㎜的小规格低、中碳钢和低合金 钢尽量采用快速加热,缩短加热时间,尤其是金属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 不宜过长,尽量用少装勤装的操作方法。 b、在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过剩空气量,以免炉内剩余氧气 过多,并注意减少燃料中水分。 c、炉堂应保持不大的正压力,防止冷空气吸入炉堂。 d、工件加热到温后尽快出炉锻打。 4.2 防止过热、过烧的措施: a、熔点较钢材低的铜屑等不能落入炉底,以防渗入金属内部,导致过烧。 b、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钢材温度不得高于材料所允许的始锻温度,如 果锻压设备发生故障而长时间停锻时,必须降低炉温或采取其它措施。 c、高、中合金钢和直径大于200㎜的高碳钢加热时应适当控制加热速度, 可采取适当降低装炉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的方法,以防形 成内裂。 5.0锻造 5.1 基本要点 5.1.1 操作者在锻打之前,必须熟悉锻件图及锻造工序,准备好自检量具和工具。2012.10.15发布第1页共3页 2012.10.30实施

供电局低压集抄培训教材

低压集抄调试教材 计量中心

目录 一现有的低压集抄原理及采集方案 (3)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3) 1.1.1 电力线载波(PLC) (3) 1.1.2电力线载波的特点: (3) 1.2 低压集抄系统方案说明 (4) 1.2.1 低压集抄系统工作原理 (4) 1.2.2 系统示意图 (4) 1.3 常见系统组网方案 (6) 1.3.1全载波方案 (6) 1.3.2 半载波方案 (6) 1.3.3 混合载波方案 (7) 二调试前准备 (9) 2.1设备工具 (9) 2.2文档 (9) 2.3软件安装 (9) 2.3.1东软主站系统的安装及设置 (9) 三故障现场排查 (13) 3.1一般调试流程 (13) 3.1.1厂家新装调试流程(参考) (13) 3.1.2 现场维护一般流程: (14) 3.2 现场排查发现问题及一般处理方法 (14) 3.2.1 集中器故障 (14) 3.2.2 采集器故障 (15) 3.2.3 线路故障 (15) 3.2.4 系统问题 (16) 3.3 相关设备具体操作方法: (17) 3.3.1 掌机使用方法 (17) 3.3.2 东软集中器基本参数配置(超级终端) (19) 3.3.3前置机的使用 (34) 3.3.4主站使用方法 (38) 3.3.4现场调试主站的方法 (50) 附录一:报文读取规则(摘自97规约): (58) 附录二:PLC485M(V3.0)掌上电脑使用说明(全) (69) 附录三:集中器现场故障手册 (75) 附录四:集抄系统故障处理作业程序卡 (79)

一现有的低压集抄原理及采集方案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1.1.1 电力线载波(PLC) 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 1.1.2电力线载波的特点: 1、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区域范围内传送; 2、三相电力线间有很大信号损失(10 dB -30dB)。通讯距离很近时,不同相间可能会收到信号。一般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上传输; 3、不同信号藕合方式对电力载波信号损失不同,藕合方式有线-地藕合和线-中线藕合。线-地藕合方式与线-中线藕合方式相比,电力载波信号少损失十几dB,但线-地藕合方式不是所有地区电力系统都适用; 4、电力线存在本身固有的脉冲干扰。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有50HZ和60HZ,其周期为20ms和16.7ms,在每一交流周期中,出现两次峰值,两次峰值会带来两次脉冲干扰,即电力线上有固定的100HZ或120HZ脉冲干扰,干扰时间约2ms,因此干扰必须加以处理。有一种利用波形过0点的短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但由于过0点时间短,实际应用与交流波形同步不好控制,现代通讯数据帧又比较长,所以难以应用; 5、电力线对载波信号造成高削减。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线路阻抗可达1欧姆以下,造成对载波信号的高削减。实际应用中,当电力线空载时,点对点载波信号可传输到几公里。但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只能传输几十米。

铸造作业指导书

中频炉熔炼作业 指导书 1.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 2.开炉前,检查炉体、中频炉电源开关、倾炉机构,必须 正常;冷却系统不得渗漏、堵塞?炉膛烧损、减薄超过规定 时,不准开炉。 3.装料应轻放轻敲,不准用锤猛击。 4.开炉准备工作完成后,应与瞧控人员联系,互相协调配合。待 冷却系统正常后,方可合上电源开关使中频炉投入运行. 5.开炉预热2 0分钟,热炉可相应缩短或不预热。 6.炼合金钢加入得合金材料,应预热后用钳子夹住缓慢、分批 放入炉内,操作人脸部应避开炉口。 7.加料时,严禁湿料或带冰、雪、霜料加入炉内,严紧密闭空 &发生停水、停电、感应线圈绝缘破损或漏水时,要立即切断变频电源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及时倒出炉内钢水,特殊 情况既停水又停电时,炉工要立即轮班进行手动摇炉将钢水 倒出,防治溶液凝结在炉内,待炉膛温度降到规定值时方可 停水。

9.停炉时,应先切断变频电源,然后把金属液缓慢倾入浇包,

铸姥作业指导书 但冷却水必须持续一段时间. 10.检査地沟、感应线圈、冷却水管或其它电气装置时,要有 防止触电措施。 11.修炉时,必须切断与炉子有关得所有电源,并有专人瞧护。 浇注作业指导书 1.作业前,应戴口罩、长皮手套、鞋苫,扎好护腿。鞋苫严禁扎在 裤角外。 2.浇注现场应无易燃易爆物品,无潮湿与积水,通道畅通,场地平 整,照明及通风良好。 3.较高得铸型,应合箱置于干燥得地坑中?浇注时,地坑中不 得有人。金属铸型在浇注前,应先预热到工艺规定得温度。 4.浇注前,盛钢水得浇包必须烤干,决不允许有潮层。 5.准备投放到金属液中得合金以及与金属液接触得挡渣辐、扒渣 板等铁器必须预热烘烤?禁止用空心管状物与金属液相接 触。 起重机吊运得浇包,在盛装金属液之前,应先扣牢防止浇包 倾斜得保险卡。缺卡子得浇包禁止使用。卡子不牢固可靠得 浇包禁止使用。吊运金属液必须有专人(一人)指挥。 7.浇注时,除操作人员外,其她人员不准逗留现场。引气、挡 渣、观察等人员不要正对包咀、浇冒口、出气孔。 &浇注中,如有金属液从铸型分型面或浇冒口

工程资料报审表格选用及资料报审相关要求的说明

关于2016年工程资料报审表格选用及资料报审 相关要求的说明 各参建单位: 为规范2016年地面工程资料管理,确保施工单位(施工承包商)资料选用表格的统一性,特编制《2016年工程资料报审表格选用及资料报审相关要求的说明》。 一、编制参考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4、《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SY/T 6882-2012) 5、《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 3503-2007) 6、《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册》(2010年修订版) 7、《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标准化管理手册》长庆质监站 8、《中石油监理工作表式与《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监理工作表式不一致问题”的商讨会”会议纪要》(技术质量科2016-01号文) 二、报审资料表格选用与说明 1、监理工作表式选用目录(含部分通用管理类) 监理工作表式选用目录(含部分通用管理类)

2、表格使用说明 除上述表格外,其他GB/T 50319-2013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表格,均按照竣工验收手册中相关表格执行,对于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表格维持不变,按SY4200及GB50300系列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3、资料表格、字体字号及页边距及页面要求 (1) 2016年所用资料表格优先选择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的表格,国标中未要求的表格采用《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资料标准化管理手册》中表格,表格正文栏目不得随意更改; (2)所有表格题头字体规定为黑体小三加黑,段前间距0.5行,行间距1.5倍,段后间距:0;表格序列如“JL-B01”字体规定为黑体小四;表格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审查意见为小四号华文行楷(电脑字体库中无此种字体的,自行在网上下载安装);数字、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日期采用“*年*月*日”方式表示。 (3)页边距规定 竖向:左边距25mm,右20mm,上下边距20mm。表格的外框线为粗实线,线条为1.5磅,内框线为细实线,线条为0.5磅;归档资料订口25mm(横排订口在上边,竖排订口在左边)。 横向:左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表格的外框线为粗实线,线条为1.5磅,内框线为细实线,线条为0.5磅;归档资料订口25mm(横排订口在上边,竖排订口在左边)。 4、报验资料要求 (1)报验资料的编排打印格式要求规范、美观,签字齐全、印章清楚,资料打印过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通用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41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等。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岗位。 2职责 2.1负责原铝、合金铝的配料及倒包工作。 2.2负责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内原铝、合金铝的搅拌、扒渣、精炼等工作。 2.3负责重熔用铝锭、铝母线、A356合金锭、A356合金棒的铸造。 2.4负责混合炉、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锯床、在线处理机和精炼装置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安全技术要求

3.1铸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1.1操作前所使用的工具都必须充分干燥预热,以防铝液飞溅伤人。 3.1.2作业前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 3.1.3连铸机在运行中不得将物品放在铸模上。 3.1.4堆垛机运转过程中不得接触传动部位。 3.1.5工作中浇包下的围栏附近禁止站人。 3.1.6成品机停止时方可打包,成品机移动时上面不准站人。 3.1.7点动时必须确认机道上无人方可进行。 3.1.8打捆时机器卡住,应拔下风管进行处理,严禁强拉硬缠,以防扯断打捆机底座。修正钢带应在停止状态下进行,以防将手压在钢带中挤伤。 3.1.9不合格的铝锭禁止放在通道上,应集中堆放,再吊放到大炉前回炉。 3.1.10不脱模铝锭要及时打掉拉出。 3.1.11排锭装置必须由专人负责,禁止两人共同排锭而出现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