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 上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 上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 上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上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

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及黍粟的起源驯化(上)2010-10-30 12:30中国古籍从《诗经》起,常常黍稷连称;稷就是粟。粟和黍虽然在植物分类上不同"属"(genus),但二者的传播、种植和分布则常常在一处,生理特性和栽培条件也很相似。欧洲、近东和中东也常常把粟和黍合称,除非在特定场合,才给以区分。因为原始农业时期作物的混播远较单种为普遍,混播中的作物并非一一取名,往往以少数名称包括多种作物,如印尼的词典中,只有

millet,hirse,qierst三个词,代表粟、黍、稗、高粱、鸡爪粟、薏苡六种作物。这些也同中国的禾和谷有时也可泛指一切谷类作物相似,是原始农业残余的习惯性的反映。

粟和黍是中国北方以黄河中游为中心最早驯化的栽培谷物,历来公认是世界的起源中心。欧洲、近东、中东的黍粟历史也很早,是否由中国西传?南美洲很早已栽培黍粟,东南亚岛屿的山区也早已种植黍粟,对此,都需要作一些介绍和探讨。

一、黄河流域粟和黍的出土情况

中国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黍和粟的遗存的,据现有报道,共得49处,见表4-1。表4-1遗址的分布又可用地图表示如图4-1,图4-1中把朝鲜和日本的出土黍粟也列出,以便比较。从表4-1和图4-1中可以看出,西起新疆的和硕县,自西至东,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遍及黄河流域,而以甘肃、陕西、河南三省为最密集,年代也以这一中心地带为最早,一般距今6 000年左右,最早8 000年左右。

其次,令人瞩目的是下游的山东和东北的辽东半岛,其年代稍迟于中游地区,河北磁山在外可视为中游地区向东扩散的第一个层次。从山东和辽东半岛向朝鲜、日本传播,可视为从中心地区向外传播的第二个层次。新疆、西藏、云南、台湾以及有可能而未能证实的长江流域也可视为第二个层次。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集中于黄河中游的似以粟为主,而散布在西北和东北的则以黍为多,少数遗址则是黍粟并存。这显然与环境条件有关,西北、东北及内蒙平原的草原是野黍分布最多而种黍比较普遍的地方。有人认为,原始游牧人逐水草而生活,马、牛、羊群吃食野黍通过粪便把种子携带到新址,又生长起来,反复的传播繁殖,是引起粟黍栽培驯化的重要起因。第一节所述世界各学者有关农业起源中心的观点尽管有所不同,但对于中国粟的起源中心地位始终没有异议。那些文献还是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和河南新郑沙窝李遗址未曾发现以前的,这两处遗址把黄河流域的黍粟栽培时期从距今6 000年前,提早到距今8 000年前,更证实了黄河流域的起源地位。

二、黍粟的传播途径问题

随着作物起源学说的深入开展,世界各地有关黍粟考古发掘及讨论的增加,在黍粟的单中心和多中心方面,和如何驯化、传播方面,产生了许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瓦维洛夫推定黍粟的起源地在东亚的理由有二,一是黍在东亚的多样性猛增,特别是蒙古和满洲有出乎意料的多样性,这些都在中华文明的范围以内。二是粟的多样性分布中心也在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中日很早都以粟为粮食作物栽培,日本的粟还早于水稻,朝鲜也一样。瓦维洛夫这个观点得到中国考古发掘的支持。但他根据多样性中心在东亚、推断中亚直到欧洲的黍粟都是从东亚西传过去的,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而且后来的考古发掘反而表明欧洲和近东的黍粟起源也很早。如希腊的Agrissa-Maghilla发现5 000~6 000 b.c.的炭化黍粒,在

Mesobodtavia(美索报达维亚的Jemdet Nasar(伊拉克-叙利亚也发现有3 000 b.c.的黍粒。

粟在欧洲若干新石器遗址也有发现。这些新出现的情况使哈伦修改了他先前的确看法,对于黍和粟驯化和扩散他提出三种可能性:?黍和粟首先在中国驯化,约在4000 b.c.时传播到欧洲;?黍和粟首先在西方驯化,在仰韶时期之前传入中国;?黍和粟可能不只一个单独的驯化地点,因为已知的作物中再也找不出象黍粟那样有这么大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他进一步指出,由于我们对这两种作物的所知太少,独立起源可能是最好的观点。当然,如有新的信息出现,这很容易做出另一种结论。

中国黍粟的西传虽然没有考古或文献的证据,但在语言学上却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如黍粟在梵语(Sanskrit)中称"Cinaka",即中国之意;印地语(Hindi)称"Chena",或"Cheen";孟加拉语(Bengali)称"Cheena";古吉拉特语(Gujarati)称"Chino";都只是语种上的拼写不同,确切地说,Cinka Chena,Chino等都是"秦"的谐音,也有人说是"荆"楚的谐音。说明西传时间之早,波斯语(Persian word)则作"Shu-shu",可说是"黍粟"或"黍秫"的谐音。但是语言间的相互影响非常复杂,孟加拉语和古吉拉特语称黍也有作"Bajra"的,Bajra是"籽粒"、"谷子"之意,来自波斯语及阿拉伯语的"Buzir"。

至于黍粟经山东半岛或辽东半岛传入朝鲜日本,证据是较多的。《诗经》中已提到"貊"音陌。貊亦称"貉",均指"三韩之地",即朝鲜。说明3 000多年前中国与朝鲜已有密切来往。正式提到朝鲜农作物的是《孟子?告子下》:"夫貉,五谷不生,唯黍生之。"这是朝鲜2 500多年前种黍的最早文字记载。1978年在南汉江Hunamni遗址陶罐内出土有稻、大麦、及粟的籽实,14C测定为公元前1205年。类似的还有北部的南京遗址黍等处。日本在绳文末期弥生前期已栽培粟,粟是当时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传入以后,粟的地位开始下降,据日本弥生时期193个遗址出土的谷物种子分析,水稻占64.4%,麦占16.8%,稗子占5.6%,粟下降为4.6%,黍为

1.5%。从朝鲜、日本的粟黍出土时间来看,同中国的云南、台湾属同一时间序列,这是黄河流域粟黍向东扩散的终点了。

台湾、琉球及日本在种植水稻之前,已先种植粟及芋,东南亚岛屿也如此。这些粟是从那里来的?台湾凤鼻头遗址出土的粟是高山族先人种植的。高山族是百越的一支,生活在岛屿的越人,春秋战国时被称为外越。高山族是总称,实际包括十族,自北而南分布,名称是:赛夏族、泰雅族、布农族、曹族、邵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其中雅美族是单独生活在台湾东南方的兰屿海岛上。高山族的体质、语言、文化与大洋洲、东南亚的玻里尼西亚系统类似。多数人类学家同意高山族是从大陆华南、或迂回通过东南亚岛屿,在不同时期,一波一波地进入台湾。仅兰屿的雅美文化与菲律宾有极密切的关系,其农业更处于原始阶段。

童恩正以四川古代文化因素和东南亚的作比较,得出四川对东南亚的影响有六项共同因素,其第一项即是粟,其次为岩葬、船棺葬、石棺葬、大石遗葬、青铜器及手工制品等。他指出四川到云南的交通,早在秦代已修有两条官道,南路从宜宾到曲靖,所谓"X道";北路从雅安到云南的晋宁,所谓"青衣路"。至于从云南到中南半岛,可有三条通道,一是西路的缅甸道;二是中路循红河的下航水道;三是东路沿盘龙江清水河入越南。粟的证据是西藏昌都卡诺遗址,,第44号岷江上游秦汉时代石棺葬中也发现距今5 000年,已有粟种植。表1 粟米。新石器时代种粟是笮西南夷的别称文化的特征之一,童恩正从而认为东南亚的粟种植可能是笮文化向南传播的结果。

童恩正的这个推断,可用马来西亚山区Temir人关于粟王(King of millet) 和稻王(King of rice)传说故事所印证,该故事说粟王在与稻王的战争中,败给了稻王,从此水稻取代了粟。尽管马来半岛的居民很早已以稻米为食,但马来山区的各族人仍以粟为食,他们被称为"粟人"(Orang Sckoi),Orang是"人",Sckoi

是粟,意指食粟的人,Sckoi的音近汉语的"粟谷",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据在印度尼西亚的调查报告,印尼普勒岛附近一些地方还种植粟,但其地位低于稻。Lekekerker(1938)调查印度尼西亚语系统中,发现在稻以外的多种谷物中,粟类曾是特别重要的作物,从而提出印尼"粟岛说"。考古方面,公元8世纪的鲍勒普托罗遗址中有粟和稻的浮雕,马拉市附近的一块石碑文中公元760年左右只讲到粟和稻,没有其他作物,说明粟的种植当在稻之前。又,日本的鹿野忠雄于40年代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伯坦尼岛调查,发现该岛栽培陆稻和少量粟,从调查中了解到,菲律宾的土著族都种过粟,粟是在稻之前种植。

童恩正的推断只限于国境以内,离开国境以后怎样从海路进入台湾,则未提及。阪本是把童的观点具体化,他认为台湾的高山族是随同"黑潮"海流的漂流,渡过中国南海、经巴坦岛到达台湾东海岸上陆,把粟种带了过去。中国南海及太平洋海流的方向,大致上冬季从北而南流,夏季相反,自南而北流。夏季赤道太平洋水温上升、回转,把南海海流吸收,以八月最显著,经吕宋岛和台湾之间的巴士海峡,巴坦群岛通往台湾。

从西藏、四川、广西到台湾、宫古岛、琉球直到日本本土,流传着粟、黍、稗子等谷物不包括水稻的神话,传说中的这些谷物种子是从天上或某个遥远的地方偷来的,通常是把少量的种子藏在男子或女子的生殖器里带了过来的。如台湾排湾族关于粟的来源传说是:一个妇女从Botel Tobago岛上偷了若干粟的子粒,藏匿在阴道里,在她回家的路上,她因小便而把种子冲走了;后来,一

个男子再到Botel Tobago岛上去偷粟种,把种子藏匿在阴茎的包皮内,成功地带了回来。这种传说既反映了当时人们还不穿衣服,也反映了生殖器官和种子繁殖的联系。这些神话隐约地暗示--粟、黍、稗等作物是从中国西南向海外传播的。

从以上叙述内容看,粟黍的传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反而显得缺乏考古和文献方面的材料。其实,水稻既然早在龙山至仰韶时期传入黄河流域,淮河上游,甚至

更早,粟黍不会停滞不动,也应该相应地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传播。春秋时的吴越两国都已普遍种植粟黍,不可能迟至有史以后才开始种植。《吴越春秋》记无余王初受封时,"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说明吴越早期的农业还是山居农业,即种植粟黍等旱作的农业,且狩猎还占一定比重。这种形态的农业必然是有悠久历史的农业,也就是说,在江南的广大山区,原始农业的旱作,也和北方一样,种植的是粟和黍。南方考古出土的粟黍遗址很少,与水稻的分布地和粟黍的种植地不同有关。粟黍是种植在靠天雨的山区、丘陵地带,水稻在平原水网地带,有水稻遗存出土的地点,不可能也有粟黍子实出土。水稻遗址出现较多,又与基本建设开展的地点都位于稻区有关,丘陵山区相对的机会自然要少些。吴越统治时期,被称作外越的势力范围,曾远及台湾,当时称"夷州",蒙文通对此有详细考证,这条海路早在吴越甚至以前即已开通,所以高山族的某一支,才有可能把粟黍带往台湾。同样,在长江中游的皖、赣和鄂、湘山区邱陵地带,亦应有粟黍的栽培,至于四川则早已有出土实物遗存了。

湖南枣树栽培讲解

湖南省龙脑樟等经济果木林实用技术培训班教材之一 湖南枣树栽培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王仁才教授 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2010年6月

湖南枣树栽培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王仁才教授) 一、概况 (一)栽培优势 枣是我国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枣果具有补血益胃和健身、防老等多种作用,自古被视为珍贵的滋补果品和重要的中药材。枣果除可鲜食外,还可制成蜜枣、无核糖枣、多味枣、枣汁、枣酒、南枣、红枣、枣香精等多种产品。枣树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枣树生产已发展成为枣产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湖南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广。2 0世纪8 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地纷纷开展退耕还林,开发荒山荒地,选择栽种营养价值高,耐贮运枣树品种。枣树生产飞速发展,栽培面积成倍增加。如湖南省1 9 8 4 年枣树面积12 0 0 h m 2,1 9 9 4年1 33 3 3 h m 2,1 9 9 8年3 33 3 3h m 2,2 0 0 5年发展到 4 10 0 0h m2。 我国枣品种只要向南方跨越1个纬度,物侯期提前3天左右。若同一品种分别在山东省和湖南省栽培,成熟期将相差1个月左右,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南方鲜食枣业早先抢占市场商机的优势。若将来即使南北方同发展一个品种,由于南方的鲜食枣品种因成熟期提前十数天甚至1个多月,而北方的枣还远未成熟,可为南枣北运赢得了市场时间差,形成全国性大市场,开拓港、澳、台及国际市场。 枣树属我国独有树种,全球消费的9 9 %以上源于我国除我国外,目前仅有韩国有极少部分规模发展,所以我国在全球枣产业方面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将保持领先水平。从未来在拓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市场的基础上,对国际鲜食枣市场有所突破不难看出,我国南方现今及将来鲜食枣发展空间比较广阔鲜食枣产业前景十分光明。 (二)存在问题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

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红枣的栽培技术

红枣的栽培技术 红枣又被叫做大枣,属于鼠李科的枣属植物,红枣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在我国非常受欢迎。红枣被用于熬粥、熬汤,还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很多人都以为红枣是加工而成的,其实红枣是栽培出来的,市场上见到的干红枣也都只是将水分晒干后的红枣。那么红枣该如何栽培呢?今天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红枣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种植方法 在种植前要先挖好适当规格的定植塘,在挖定植塘的时候要注意将表土与底土分开。然后在定植塘中放入适量的绿肥、农家肥后再回填土,回填后要比地面适当高20-35厘米。在种植的时候挖好定植穴,幼苗放入种植穴中央,再进行填土,填土时要注意边填边踩。填完土之后再沿着树苗做好圆形树盘,覆好地膜,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在定植的时候要注意定植密度,防止树苗长大后互相影响生长,降低产量。

2、肥水管理 在成功定植后,要做好果园的肥水管理,促进幼苗的水分营养吸收,增强早熟生长能力。在春季枣树发芽前半个月的时候要在每株幼树下面追施适量的尿素与水,促进幼树的发芽出苗。枣树的树形大,并且结果多,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对水肥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在幼树发芽后每个月都至少要追施一次肥,并且根据土壤含水及枣树的生长情况适当浇水。追肥的时候要注意浓度与追肥位置,不能伤到枣树根部,导致枣树生长受阻。

3、整形修剪 刚刚也说了,枣树的树形是比较大的,在生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枣树进行整形,任由生长的话。可能会出现枝条徒长、果树封闭等影响枣树生长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枣树的生长合理的整形修剪,在定植后要及时剪除根部的萌蘖与多余的分枝。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控制外部与顶端枝条的生长、氮肥的使用,防止出现旺长现象。但是也不能使用过量,否则可能会停止枣树的生长,导致无法开花结果。

中国姓氏的起源[1]

1.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 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宁夏的黄河文化

宁夏的黄河文化 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8届执行理事会上宣布,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九渠渠首“的宁夏青铜峡市,人们聚集于元代由郭守敬最初主持修建的唐正闸,欢庆这一历史时刻。晚上,一场大型公益晚会呈现了一段敬水、驭水的恢宏历史—— 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切开高山,逐步成为与大海贯通的大河。从青藏高原发源后,一路在峡谷内激荡奔流的母亲河,冲出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内,顿觉风光旖旎、豁然开朗。 宁夏平原南高北低形成节制坡降,利用独到的地理条件,英明的古人“天堑分流引作渠“,自此“一方擅利溉膏腴“,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引黄灌溉传奇。 两千多年古渠润溉,独到的经济、军事、生态地位,赋予了这一区域在中国北方版图形成、农耕文化、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分外意义。 古渠博物馆与长城博物馆相遇——重合并非偶然 宁夏有活的古渠博物馆之称,历代开凿的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14条古渠千秋流淌,惠泽至今。如今,宁夏引黄古灌区范围8600平方公里,引黄干渠25条,总灌溉面积达到828万亩。 宁夏亦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称,自战国起,到秦、汉、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先后在宁夏境内修筑长城,6.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几乎可以找寻到历史上各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遗迹。 古渠博物馆与长城博物馆,两者在“塞上江南“相遇,足以说明宁夏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上的严重战略地位。 “宁夏引黄古灌区对汉代版图乃至汉唐盛世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宁夏出名史地专家、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汪一鸣说,我国汉、唐时代,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形成的大中华帝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达到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宁夏平原灌区和河套灌区一起,挺起了当时北方版图的“脊梁“。

冬枣栽培技术

冬枣栽培技术 一、冬枣育苗: 选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壤土,含盐量<2‰,播前整平土地,每亩施土杂肥25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种子育苗采用宽行100cm,窄行40cm;二级育苗宽行50cm,窄行40cm,栽后灌足水,水渗后浅锄。播种时,按30斤/亩下种,播种深度2cm。无论播种还是二级育苗,播后或栽植后要盖地膜。苗木出土长出新叶后,逐一放苗、培土。当小苗长到25cm以上,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0公斤,苗木长到40—50cm 时摘心,促使砧苗加粗。生长季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嫁接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皮下接,分别在当年的7月底至8月份和来年的4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接芽长到30cm时,进行绑扶,以防风刮折断,苗期加强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二、冬枣树栽植: 挖定植沟(60cm×60cm×长度)或定植穴(60cm),回填表土,每亩掺入土杂肥25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灌水。定植时再挖30cm的小坑,将苗木放入坑内,随填土随提苗,踩实,浇水,建密植林时,树行内要留出1—1.5米的林带。水渗后浅锄。秋后栽植要培土防寒。 春季发芽前,对苗木进行定干、修剪,按设计密度选留干高,3m×7m(即每亩32株)的株行距定干高度为80cm,剪口距第一剪口芽1.5cm,并用动物油或石蜡封口,以防抽干。定干后距地面4

0cm内(树干),每侧枝留2—3cm短截,以上40cm内(整形带),选留三个方向较好的二次枝剪留2—3芽短截,其余二次枝留2—3cm短截。修剪后,每株覆盖1m的地膜,有条件的对树干套塑料,以保持幼树湿润的气候条件,待幼树长出新枝时解除塑料筒,幼树期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枣瘿蚊、枣粘虫、枣龟蜡蚧和枣锈病,并加强肥水管理。□ 三、冬枣树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主要是秋后深翻树盘,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消灭部分越冬虫茧;生长季节中耕划助,清除杂草。施肥分别于发芽前(4月中旬)、初果期(6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9月上中旬)追肥;采果后至翌年3月施基肥,施肥量要根据树令、树势和产量而定。施肥后注意浇足水。□ 四、结果期冬枣树的花果管理: 提高冬枣树座果率,需要采取一系列保花保果措施,目前常采用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开甲(即环状剥皮),在芒种前后进行,剥皮宽度为0.5cm,开甲后为防害虫蛀食,故在开甲后15—20天,用40%的久效磷800倍液涂抹甲口。二是花期于下午5点左右喷清水,连续二次。三是枣园放蜂。四是喷布植物生长激素和微量元素,于盛花期喷布15—20PPm的九二0或花期喷20PPm的2.4—D水溶液加0.3%的硼砂;采前一个月喷20PPm的萘乙酸防止采前落果。□ 五、冬枣主要病虫及其防治:

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

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 ——《中国文化教程》评鉴论文 1.绪论 中国文化以悠久、博大著称于世。勤劳、勇敢、智慧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们通常说“中华文化五干年”,这是依据了传说中的黄帝年代,黄帝距今四千多年。实际上,中国文化远不止五千年,按科学考古材料,中国这块土地在8000年前已进入氏族社会,6000年前的氏族文化就很繁荣,说“中华文化八千年”是完全不过分的。中国自从有了文化,文化就具有连续性,没有出现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文化断层。关于中国文化起源专家学者有着各自的见解,但普遍认为中国文化源于黄河流域。本文试从农耕民族的人文思想、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的起源。 2.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一般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地 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疆域、经济环境、民族、人口等。 2.1自然地理 地形的多样性,中国地形多种多样,既有广袤的平原,也有纵横的山脉,有蜿蜒的海岸。大陆框架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形状。这三级阶梯是由东西两列山脉构成的。四列山脉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由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向东倾斜,构成第一级阶梯,海拔在4000米左右。东列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有内蒙古高原、黄士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构成第二级阶梯。东列山脉以东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构成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与海洋之间是大陆架和岛屿带。沿海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全国总面积中,山地占1/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

黄河流域文化概括介绍

黄河流域文化概括介绍 【字号:大中小】新华网甘肃频道(2008-03-17 16:07)来源: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二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

粟姓介绍及粟姓起源

粟姓介绍及粟姓起源: 据史册记载有两种说法: 一、改自“宿”姓。 明正德年间,夹江人刑部员外郎宿进,为人忠耿,疾恶如仇。当时刘瑾专权,宿进曾三次弹劾,没有结果,后来刘瑾图谋不轨,张永参奏,才把刘瑾处死。这时,宿进除了弹劾依附刘瑾的大臣王敞等人外,并建议对因反对刘瑾而死的人要从优抚恤,揭发刘瑾罪行的人要给予奖励,因此得罪了武帝,被廷杖革职。据载,宿进的后代因为“宿”的读音与“粟”字相同,改为粟姓。 我就姓粟,我老家的族谱上写了我们粟家的姓氏来源—— 二、读音问题,在湖南黔阳托口镇,四川岳池全县境内,均读“su”,不是书上的“su”,估计其它很多地方也是读作“xiu”。据粟氏族谱记载:粟氏开基祖先万成公原姓熊,宋朝时,曾是朝庭大员,因权力斗争,带着家眷,逃难至广西与湖南交界的资源县境内,此地山高路徒,又名“三千界”(老山界),当时后面追兵将至,开基祖先万成公遂带着家眷藏在“三千界”的一块粟米地里,当追兵骑马追来,问当地的一个老人是否曾见过某某样子的人从此地经过,此老人特地说,见过,不过早过“三千界”了。追兵本来已追得很累了,又

听说被追对象已经过了三千个界了,遂放弃追赶,打道回府。后万成公为感谢此地救命之恩,遂定居于此,改熊姓为粟。现在,

桂林市资源县龙溪村里,还存在一个很大很古老的“粟氏公堂”,龙溪村及附近的石田村,全村几乎全部姓粟,粟姓在整个乡乃至全县,都是一个大姓。因此,粟姓之祖坟墓位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枫木村西邻那山头上,每逢清明佳节都有来自各地的远方粟氏同仁来拜祭粟氏祖先。 三,孙氏改姓 山东祖先孙氏九世生下万隆公,於元朝山东匪乱,后举家向南迁徙,到了现今广西和湖南交届的地方(山区),遇上了匪徒,为保命大家丢下行李跑进一片野粟地里躲避,匪徒拿了所有的东西就走了。祖先们保住了命很高兴,但是马上发现他们没有任何食物了,根本走不出这片地方,只好就地摘野粟来吃,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种植物是什么,只是堵一下运气。结果他们就靠这些野粟活了下来。后来他们走到有人烟的地方,就问当地的农民救了他们两次的这种植物是什么,当地的人说是粟,祖先们焚香膜拜,为了表示感谢,改姓粟。(公入避灾在七星岭之下粟地之下食粟延命,不得已而诚心默祷,语曰,如脱此难,愿即以粟为姓,故孙姓由此改为粟姓之始祖也,公妻许氏,诰授恭人,十世生下国珍公,即来粤西之始祖也。)现在看来很不可思仪,但是在当时为了感谢救命之恩而改姓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很正式的被记在族谱中。

增强黄河文化影响力

【摘要】美丽的黄河,在美丽着中国,也在美丽着世界,就这样默默地、无声无息地向巨人展示着悠悠黄河文化,孕育出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关键词】黄河文化旅游郑州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省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任务。中原崛起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必须靠河南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的合力。 人们多年来习惯于说“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当我们在为“河南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经上下五千年”而自豪不已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要把昔日的灿烂变为今天的辉煌。 郑州作为中原崛起的城市之一,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全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郑州黄河作为国内九个黄河地域之一,由于其地处中原,“郑州黄河”更具有吸引力,郑州黄河的“悬、浊、荡、阔”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大禹塑像、“哺育”、象苑、黄河民俗风情苑、黄河碑林以及以炎黄二帝巨塑为主题的“中华炎黄坛”工程,构成了展示黄河文化的系列内容。郑州黄河文化如此醇厚,那么怎样弘扬黄河文化,如何利用黄河文化凝聚华人的向心力,提高黄河旅游文化的内涵,在中原崛起中郑州如何起到龙头作用,树立郑州的良好形象,增强黄河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黄河文化旅游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区是旅游的依托。离开文化谈旅游,只能走马观花;离开旅游谈文化,只能纸上谈兵。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旅游离开了文化,算不上真正的旅游;文化离开了旅游,只能是单调的文化。只有旅游依托文化,旅游才能如虎添翼、名扬遐迩。只有文化和旅游结合,文化才能进一步得到弘扬。有了景区,就有了旅游,但不一定就有了文化。因此,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所有景区要开发的重要工作和内容之一。以“河”为媒,以“游”为介,加大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全方位展示黄河的迷人风采,是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加快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郑州市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署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有伏羲山、环翠峪、轩辕黄帝故里、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14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28项。丰富的地上旅游资源让郑州名扬全国,让河南闻名世界。这些都是以黄河为主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都有着浓厚的历史内涵可以发掘。可以以黄河为主开发黄河文化内涵,在合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将黄河文化资源开发成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特别要加大对炎黄文化、嵩山少林文化、商文化的开发力度,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提炼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丰富产业体系,让黄河文化成为郑州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形成郑州的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品位

枣树栽培技术

1、绪论(概述) 枣为鼠李科(Rhamnceae、)枣属(Ziziphus Min)学名为(Ziziphusiwsuba Miu)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8 000年前枣已是人们食物的组成部分,我国栽培历史有500 0年之久。 枣树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树全身皆宝,叶、皮可入药;树可供雕刻,制车、造船、作乐器;果实营养丰富,是众所周知的滋补品。每年我国的红枣及系列加工制品大量出口,换取巨额外汇。我国红枣最高年产量为万吨,对振兴中华,发展经济增进贸易,造福于民,具有重大意义。 枣林有防风,固沙、降低风速、调节气温、防止和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作用,对间作物生长影响颇大。枣树作为防风林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神异经》中:“北方荒中有枣林,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余,疾风不能偃、雷电不能催。”生动描写了枣树林带的规模和作用。据河南新郑枣树科学研究观测、农枣间作降低风速20-62%,气温降低℃—℃,提高在所温度%%,土壤含水率提高%—%,蒸发减少8%—%,枣树不仅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长,而且耐盐碱(含盐碱<%)。 枣树叶、花、果、皮、根、刺及木材均可入药。近代化学分析表明,尤其是枣果,含有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维生素A、B1、B2、C、E、P和烟酸,尤其是Vc、Vp极为丰

富,具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医药价值,我国研究最早,应用最广。 枣树分布很广,我国除青海、西藏高原区(林芝地区亦可生长),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的高寒地区外,以山区到平原均有枣树植被生长,东经750—1250、北纬190—43 0,枣树分布很广,北线最低气温不低于-23℃均可生长。2、枣树种和品种--在我国栽培17种有6个变种。 华枣(枣树)系人工栽培为主,品种较多,700个品种,划分为六个栽培品种群 ①枣原栽培品种群—如:灰枣、园铃枣等。 ②无刺枣品种群—如:延川脆枣、神木无刺枣等。 ③曲枝枣品种群—如:陕西龙枣、南京龙须枣、北京龙爪枣。 ④缢痕枣品种群—如:葫芦枣、磨盘枣。 ⑤宿萼枣品种群—果萼肉质宿存如:大荔柿枣。 ⑥无核枣品种种群—乐陵无核、(软核)等。 主要河北(161)河南(97)山西(92)陕西(90)山东(76)湖南(22)甘肃(20) 、适合我区发展的主要品种有:近几年我通过建枣品种园及优良品种既所选研究项目

中国姓氏来源

战国之际,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时表示贵族身分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而平民也开始由无姓到有姓。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氏。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之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今山西运城县、闻喜县一带)。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 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 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 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 华人姓氏来源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史实。说明黄河与中华民族姿势文化的深远关系?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黄河流域文化2009-05-12 20:35:02 阅读43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 阅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炎帝和黄帝部落 最开始都居住在黄河流域 慢慢向长江流域发展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 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枣丰产栽培技术

枣丰产栽培技术(讲课提纲) 城市人名 枣,在植物分类学上属鼠李科,枣属。 一、枣的特点 (一)北方地区发展枣的积极性很高 1、种植枣投入少,见效快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与其他果树相比,栽培管理比较简单。 3、效益很高 按目前市场价格,凌枣1级枣8元/斤,中档枣5元/斤,低等枣2元/斤,与其它果相比,投入不高收入不低。梨枣3年生1500斤/亩,15元/斤。 (二)用途广泛 1、干旱地区造林绿化、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2、枣粮间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获得较高的果品产量。 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利用最小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且对环境不构成污染和破坏,物质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当代人生活幸福,又不给后代人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系统工程。 3、上等的蜜源植物,为发展养蜂业带来商机。 4、木材比重大,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美观,是高贵家具及雕刻用材。 5、促进食品业的发展,鲜食、制干、加工。

(三)营养价值高 枣营养丰富,是集医疗与保健于一身的果品,是防治“未病”(当今称“亚健康”)的佳品,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增大,“亚健康”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枣的保健医疗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在人人崇尚健康和快乐的今天,红枣已步入百姓家庭,“日食仨枣,一辈子不显老”,“天天吃仨枣,郎中不用找”。 鲜枣含糖30—35%,干枣含糖60—70%;发热量鲜枣107千卡/百克,干枣250—332千卡/百克,相当于米面的发热量,称之为“铁杆庄稼;枣Vc含量,其他水果也比不了,一般枣品种含量300—800毫克/百克,比苹果高得多,一个酸枣相当于一个大苹果,“一个梨枣就是一个维生素糖丸”;含环磷酸腺甘,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癌细胞放入其环境,抑制发展并变成好细胞)。 (四)结果早寿命长 当年还钱,大平顶3年生1000—1500斤/亩,小冠密植3年生2000斤/亩,现已在山东庆云发现800—1000年的枣树(长红枣),树干空洞可以穿过3个小孩。 (五)适应性强 抗旱抗寒抗涝耐盐碱。能抗零下31—32℃低温;甘肃墩煌降水不足200毫米,浙江义乌年降水近1000毫米,大枣都能正常生长;河北武强县土壤PH值8.5,是马连小枣的产区,新河县产枣量不大,但株数特别多,都生长在沙丘上,杯子粗但非常密,成为生态经济林的好树种。 二、枣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生产现状 枣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是我国果树栽培中最悠久的树种之一。1976年河南内皇治理海河时

红枣栽培技术

古浪县红枣栽培技术浅析 根据古浪县的气候特征和土地状况,提出适应古浪县生长的红枣品种,介绍了红枣育苗的方法,强调了枣树管理上的几个问题,详细地阐述危害枣树的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以及红枣的冬季管理和采收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为干旱的古浪县栽培红枣提供了实用技术。 关键字:古浪县红枣栽培技术 古浪县南部为祁连山脉,中部为绿洲,北部为沙漠,属中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荒漠区。冬季漫长,春季多风,夏季多干热风。生长季节日较差12~16℃,有利于果品生长和糖分积累。枣比较抗旱,需水不多,因此适合在古浪县生长。 1 适宜古浪县栽培的红枣品种 1.1灰枣 原产河南新郑。特点:耐贫瘠,抗盐碱,丰产。果实中等,平均单果重11.3克,果肉脆甜,制干率高达54%,干枣果肉离核,色、香、味俱佳,是最佳中果型制干良种。 1.2骏枣 原产山西交城。特点:早实,丰产,抗逆性强。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2克,品质上等,鲜食、制干均可。 1.3民勤圆枣 系武威市乡土树种。特点:树势健旺,干性强,分枝角度小。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8.4克,果肉绿白,肉质细密、酥脆、酸甜,维生素C含量每百克鲜枣达801毫克,为全国枣中之王,是优良的鲜食、制干型品种。 2 育苗 2.1根蘖苗的培育 在春天地温上升根系开始活动时(4月上旬—4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树冠投影区一侧挖沟,沟宽30厘米、深50厘米,沟向与枣树行向平行,切断直径小于1.5

厘米的枣根,用快刀削平断根的切口,大根不动,以免影响母树树势。被切断的根,萌发成苗。当苗高30厘米左右时,开始间苗,去弱留强,然后培土,深度以盖住幼苗1/4为宜,促使其发生新根。结合培土,可施入农家肥和浇水,以加快幼苗生长。一般当年生壮苗高1米左右,普通苗高40—50厘米。 2.2归圃育苗 2.2.1苗木选择及处理选择无病虫害、带根的根蘖苗,适当剪截根系并剪去双干和二次枝,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用100毫克/千克ABT生根粉3号溶液浸根1小时准备移植。 2.2.2育苗时间4月中旬。 2.2.3、移植与管理采用带状移植,带幅100厘米,带距60厘米,带内实行宽窄行。宽行行距40厘米,窄行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亩移植8000株左右。移植时按行距定点划线,挖宽30厘米、深30厘米左右的育苗沟,将处理好的枣苗按株距摆放在沟两边,填土扶正踏实。移植后立即灌水,待水渗后能进人时,截干,截干高度2—3厘米,整平地面,铺膜。7—10天后灌第二次水。移植后经常观察,待苗木发芽后,从地膜中放出幼芽,并将苗孔用土压实。每株留壮芽1个,其余及时抹除。一般从5月份起,视天气状况和土壤墒情,每10—15天浇水一次,6月上旬、7月上旬每亩分次追施尿素各15公斤,并及时做好松土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土壤封冻前,及时灌足越冬水。 2.3苗期管理 2.3.1灌水灌水要适时适量,苗木生长初期(特别是保苗阶段)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苗木速生期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水。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控水,以防止后期徒长,在土壤封冻前灌一次越冬水,使幼苗安全越冬。 2.3.2除草、松土除草要掌握锄早、锄小、锄了的原则。松土可结合锄草进行,做到不伤苗、不压苗。 2.3.3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措施,出圃的苗木和调进的种苗(条)要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病虫感染和检疫对象的,要立即烧毁,同时搞好苗圃环境卫生,做到圃内无杂草,加强水肥管理,增强苗木抗性。 3 枣树管理 3.1土壤管理 3.1.1松土锄草建园后要及时中耕松土锄草,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苗木生长。松土锄草不能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以6—10厘米为宜。

关于姓氏的来源

历史常识:关于姓氏的来源 战国之际,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时表示贵族身分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而平民也开始由无姓到有姓。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氏。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之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今山西运城县、闻喜县一带)。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的1万多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个,在当今中国常见的100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73个,在海外有"陈林半边天,黄郑排满街"之美称的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根据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黄河东岸西侯度遗址发现的180万年前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已有人类在活动了。西侯度出土了30余件石制品,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上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最早的代表。 西侯度文化中用动物骨角制造工具和用火的资料,不仅在黄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国内其他地区和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

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