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复习笔记 隋唐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复习笔记 隋唐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复习笔记 隋唐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5.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1.社会历史背景

(1)历史背景

①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结束了魏晋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全国实现统一。隋文帝杨坚注意恢复社会生产,改革政治,曾一度出现“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隋朝后期统治者奢靡腐败,隋朝在起义风暴中覆亡。

②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国家重新得到统一。唐朝建国后对人民采取让步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2)社会背景

①当时的唐王朝是世界上最富庶、强大和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国。

②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城市繁荣对精神生活进一步提出要求,促进了艺术的进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

2.唐代美术的发展特色

唐代美术对中古时期美术的发展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世界美术史中写出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1)壁画

绘画艺术中的壁画仍是画家一展才华的重要形式,宫廷殿堂和佛寺道观成为壁画创作的重要场合。

(2)人物画

表现道释形象题材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描绘城乡风俗生活也开始为美术家所注意。唐代绘画在南北朝基础上继续发展,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3)宗教美术

寺观建筑和石窟造像规模巨大。宗教美术发展得更为成熟,塑造形象和描绘宏伟场景等方面都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审美趣味变化,宗教美术中日益显示出世俗化倾向,丰腴妩媚的菩萨、富有人情味的罗汉以及大量穿插生活场景的经变画,都表现出现实因素在不断增长。

(4)以山水、花鸟、鞍马为题材的绘画

以山水、花鸟、鞍马为题材的绘画创作的活跃和众多山水、花鸟、鞍马画家的出现,表明美术的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及其审美功能的拓展。绘画上逐渐形成细致的分科,对绘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雕塑

隋唐两代是雕塑艺术辉煌兴盛的年代,经济的富庶,国家的昌盛,给大型雕塑创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6)文学艺术

唐代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对美术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美术家从其他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表现技巧。这表现在:

①王维既是诗人也是画家;

②郑虔被誉为诗书画三绝;

③诗人李贺的名句被画成屏风而脍炙人口;

④吴道子学书法于张旭,其绘画用笔自成一格,

(7)文化交流

唐代重视与边疆各民族及邻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对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跃,中国在唐朝时期与日本、朝鲜、天竺(印度)、尼波罗(尼泊尔)、真腊(柬埔寨)、骠国(缅甸)、狮子国(斯里兰卡)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促进了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二、绘画

1.概述

(1)唐代绘画在继承汉魏六朝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艺术营养,题材、形式、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焕烂求备的工笔重彩画风已臻成熟,笔致豪放且淡彩轻色以及水晕墨章都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风格。

(2)唐代绘画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代,是古代绘画发展中的又一高峰,不仅为中国艺术增添了光辉,而且对世界美术也发生着重要影响。

2.人物画

(1)阎立本与尉迟乙僧

①阎立本

阎立本的绘画代表着初唐美术的新水平。唐初政权的建立与政治宣传的需要,为阎立本艺术创作提供了众多的重大题材。今存传为阎立本的作品有《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等。

A.《步辇图》

(a)现存《步辇图》可能是北宋时期的摹本(如图5-1所示)。

(b)以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为背景,选择了唐太宗接

唐太宗的崇敬。

(c)画中对不同人物的身份及民族气质有较鲜明的表现,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也是这一时期常用的手法。

图5-1 步辇图唐阎立本

B.《历代帝王图》

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是对历史上一些帝王肖像(现存从汉昭帝到隋炀帝13个帝王像)的描绘,每个形象都包含着鲜明的褒贬,通过对他们的动作、精神、生理特征等细致入微的刻画,比较鲜明地展现了各个帝王的特点。画卷还注意通过侍从的排列以及步辇、坐榻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性格。塑造形象虽各具特点,也存在着当时人物画类型化的缺陷。

C.《凌烟阁功臣图》

现存的《凌烟阁功臣图》为宋代石刻拓本,现有部分碑刻保存于陕西麟游,仅有魏征、李勣、秦叔宝、萧瑀四人,皆作单身捧笏恭立状,上有题赞,有的面部已漫泐不清。从拓

绘画风格。

②尉迟乙僧

A.简介

尉迟(yùchí)乙僧是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在唐太宗贞观初年被于阗国王以善画荐之于唐王朝。画史评价他与阎立本齐名,在初唐画坛上享有盛名。

B.绘画特色

尉迟乙僧善画佛像、鬼神、人物、功德、花鸟等,画风带有浓郁的西域特色。创作大多是寺庙壁画。用天竺画法绘凹凸花,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他画佛像“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勾线“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而有气概”,是一种气势连贯富有韵律感的线描。

(2)吴道子与道释人物画

①简介

吴道子(约686~760年前后)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被后世称作“百代画圣”,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罕见的多产画家,一生曾作壁画300余堵,并以丰富奇异之艺术想像、生动的艺术形象、独创的艺术风格吸引着广大社会群众,对中古以后的人物画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②绘画风格

A.发展了张僧繇简括的笔墨技巧,后世称之为“吴带当风”。

B.为了强调笔墨线条的特殊功能,适当地压缩色彩在画面上的比重,突破了南北朝以来铁线描施重彩的风格,而出现雄浑奔放墨彩兼备的新画风,世称为“吴装”。

C.“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是后世白描的先驱。

A.《钟馗捉鬼》

作者用幻想的方式,成功地塑造了外貌不扬而心地正直、疾恶如仇的镇邪捉鬼的神祇形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借助幻想希图摆脱邪恶势力并与之作殊死斗争的强烈愿望。

B.《送子天王图》

后世一些宗教画稿多托名吴道子,如《送子天王图》等可能都是五代及宋的壁画小样,但人物的精神形貌、衣纹的转折飘举等方面体现了吴派的影响(如图5-2所示)。

图5-2 送子天王图(部分)唐吴道子(传)

(3)张萱、周昉与仕女画

①张萱

A.简介

张萱,活跃于盛唐开元年间,为史馆画直,擅画妇女婴儿,传说他画长门怨词,以“金井梧桐叶落黄”渲染汉代陈皇后被遗弃的悲戚寂寞,甚有思致。现存他的几件其他作品则都是描绘盛唐时期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态,画卷中充满了欢乐情结。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1.什么是青铜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哪些品种? 答:(1)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称青铜。 (2)三代青铜器的种类很多,其形制名称多为今人所不熟悉。依其用途,大体可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类。 2.试述夏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答:(1)夏代青铜器还处于初期阶段,种类不多,造型稚拙,体态较薄,装饰花纹也很少。 (2)商代青铜器品种增多,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已有鼎、鬲、甗、簋、爵、斝、觚、罍、尊、卣等诸多品种。以铸鼎最为突出,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大多庄重威严,具有非凡的气势。装饰纹样图案多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云雷纹。商代青铜器有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期青铜器胎壁薄,造型规整,花纹铸造较浅,且无底纹,风格简洁疏朗,以河南郑州二里冈和杜岭、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为代表。后期青铜器形制凝重,装饰趋向繁缛华美,浮雕的主体纹饰下布满繁密的底纹,具有威严、狞厉和神秘的特色,以河南安阳殷墟、安徽阜南、湖南宁乡、江西新干大洋洲等地出土的为代表。 (3)周代青铜器器型进一步增多,鼎、尊、卣等器下腹部膨出,有倾垂的特点。纹饰流行饕餮纹、夔纹、不分尾鸟纹、蚕纹、乳钉纹等。不少器物有突起的扉棱和大角兽首作装

饰,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铭文开始逐渐增多。从周穆王前后的西周中期起,酒器明显减少,组合性的鼎与簋多见。鼎的柱足演变为蹄足,鼎腹呈长方扁形;簋多鼓腹有盖。盘、匜、壶等新器种出现。造型风格趋向典雅和简朴。 3.列出商周青铜器常见的纹饰并分析其装饰意匠。 答:(1)商周青铜器纹饰 ①商朝前期兽面纹主要是单层装饰。纹饰以动物纹为主,如饕餮、夔龙等纹样,如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朝中后期尤其是迁殷后,开始出现双层装饰。兽面纹下面出现了回纹。 ②到了周代,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等几何纹样。纹饰较前有很大变化,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茂、灵巧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形式展开的蟠螭纹。 (2)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意匠 ①商代以狞厉怪异的动物纹饰为主,表现了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在青铜器上用狞厉怪异的纹饰来“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此外,也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如饕餮纹,其意在于号召节俭,劝贪婪。 ②周代,纹饰更为复杂,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结蟠绕。这一时期频仍的战争,也使得人们由关注自然转向关注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命运,在青铜器纹饰上出现了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夏商周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2.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什么是青铜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哪些品种? 答:(1)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称青铜。 (2)三代青铜器的种类很多,其形制名称多为今人所不熟悉。依其用途,大体可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类。 2.试述夏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答:(1)夏代青铜器还处于初期阶段,种类不多,造型稚拙,体态较薄,装饰花纹也很少。 (2)商代青铜器品种增多,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已有鼎、鬲、甗、簋、爵、斝、觚、罍、尊、卣等诸多品种。以铸鼎最为突出,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大多庄重威严,具有非凡的气势。装饰纹样图案多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云雷纹。商代青铜器有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期青铜器胎壁薄,造型规整,花纹铸造较浅,且无底纹,风格简洁疏朗,以河南郑州二里冈和杜岭、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为代表。后期青铜器形制凝重,装饰趋向繁缛华美,浮雕的主体纹饰下布满繁密的底纹,具有威严、狞厉和神秘的特色,以河南安阳殷墟、安徽阜南、湖南宁乡、江西新干大洋洲等地出土的为代表。 (3)周代青铜器器型进一步增多,鼎、尊、卣等器下腹部膨出,有倾垂的特点。纹饰流行饕餮纹、夔纹、不分尾鸟纹、蚕纹、乳钉纹等。不少器物有突起的扉棱和大角兽首作装饰,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铭文开始逐

渐增多。从周穆王前后的西周中期起,酒器明显减少,组合性的鼎与簋多见。鼎的柱足演变为蹄足,鼎腹呈长方扁形;簋多鼓腹有盖。盘、匜、壶等新器种出现。造型风格趋向典雅和简朴。 3.列出商周青铜器常见的纹饰并分析其装饰意匠。 答:(1)商周青铜器纹饰 ①商朝前期兽面纹主要是单层装饰。纹饰以动物纹为主,如饕餮、夔龙等纹样,如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朝中后期尤其是迁殷后,开始出现双层装饰。兽面纹下面出现了回纹。 ②到了周代,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等几何纹样。纹饰较前有很大变化,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茂、灵巧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形式展开的蟠螭纹。 (2)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意匠 ①商代以狞厉怪异的动物纹饰为主,表现了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在青铜器上用狞厉怪异的纹饰来“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此外,也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如饕餮纹,其意在于号召节俭,劝贪婪。 ②周代,纹饰更为复杂,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结蟠绕。这一时期频仍的战争,也使得人们由关注自然转向关注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命运,在青铜器纹饰上出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4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4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公元220年至581年) 1.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出现了哪些新面貌?其社会历史原因何在? 答:(1)美术领域的新面貌 ①美术创作上题材范围扩大。汉代宣传道德规范的经史、孝子、列女和列士的内容仍占一定比重,反映生活特别是士族生活面貌的作品有所增加。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日趋活跃,山水、花鸟画有脱离人物画而成为独立画种的趋势。 ②绘画理论和绘画史性质的著作也开始出现。顾恺之《论画》、宗炳《画山水序》、谢赫《画品》等成为中国画论画史的奠基之作。 ③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三国的曹不兴,西晋的卫协,东晋的顾恺之,南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yáo)、杨子华、曹仲达等人成就卓著,后世垂范。 ④宗教美术出现极端繁荣的景象。在统治阶级提倡支持下,各地纷纷大规模地建造寺庙和开凿石窟。 ⑤江南和北方美术创作都非常活跃,各有特点,并在互动中得到发展。西域及北方地区的美术在中原传统艺术与外来美术交流中出现了地域性的特色。 (2)社会历史原因 ①政治上战乱频繁、政权纷争,社会矛盾异常激烈; ②经济上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促进了东晋及南朝经济的繁荣; ③文化上民族大融合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崇尚自然,反对名教的社会风气扭转了社会的审美取向和艺术的创新。

2.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答:(1)南朝画家 南朝许多著名画家大都为皇帝所御用,或出身于名门士族,创作题材多限于佛道、贵族生活、时装美女之类。他们的创作注重构思及人物情态的刻画方面,较前代已有明显提高,有些作品还具有风俗画性质。南朝的代表性画家有陆探微、宗炳、谢赫等人。 ①陆探微的人物画 陆探微的画曾被谢赫评为“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是公元5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画家。擅画道释及古贤、贵族、名士肖像,也画类似风俗性和花鸟题材的作品。他画人物“秀骨清像”,反映了当时士族赏鉴人物的审美时尚。作画“笔迹劲利”,气势连贯,被称为“一笔画”,画风“精细润媚,新奇妙绝”,和顾恺之同被列为笔迹细密的密体。 ②宗炳 精于书画,又擅弹琴。信仰佛教,思想兼有儒、道各家的影响。好山水,将游历过的景物图写于壁上。在其所著《画山水序》中提出“畅神”之说,具体论述了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上画出广阔的山水景物,其经验总结已接近西方透视学之原理。 ③谢赫 精于画肖像及丽服靓妆的时装妇女,但主要贡献则在绘画评论方面。谢赫所著的《画品》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谢赫重视绘画的教育感染作用;强调画家对生活深入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重视对人物精神状态特征的挖掘;并提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个方面——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中国美术史教程答案

[原始时期美术] 1.从原始人的石器制造发展中对我们理解美术的起源有那些启示? 原始人从石器开始发展到制造装饰品,说明了人类的发展是从制造劳动工具开始的,劳动不仅改造了自然世界也创造了人自身。原始人从劳动的实用出发,对物质的形体感受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造型手段,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有了精神财富的创造。这个过程启示我们,美术作为精神产品是从劳动实践和生产发展中分化出来的,美术起源于劳动。 2.原始社会的美术有那些特征? 原始社会美术特征有: 1.生活实用工艺品为主; 2.造型和装饰达到了实用和美的统一; 3.表现手法多样,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显露出淳朴天真的情趣和动人的生活热情。 3.新石器时代美术已出现了那些门类?试叙述其成就 新石器时代美术出现的门类有陶器、绘画、雕塑和其它工艺制作等四大类。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陶器上的彩绘装饰和龙山文化的黑陶,表现出制陶工艺的成就;彩陶上的装饰画、以及地画、岩画和其他画迹大量出现,表现了绘画的成就;陶塑动物和陶、泥塑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玉石雕刻制作的兴盛,表现了雕塑的成就;染织和骨器加工制作等的进步也反映出了其它工艺制作方面的成就。 4.试列出原始社会彩陶各种类型,并分别叙述其时代年限、造型及装饰。 早期以象生性花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彩陶,年代距今6000年左右,圆底或平底较多,造型风格朴实厚重,纹饰有人面纹、鱼纹、鹿纹等较写实的形象,少量几何纹,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 中期以象征性花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彩陶,年代距今6000年,代表性器形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盆较大,口部有折沿。碗较小,直口。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纹饰以写实的鸟纹为主,较多几何纹。虚实相生,构思巧妙。 晚期以几何形花纹为主的马家窑类型彩陶,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造型有瓮、壶、罐、盆、钵、碗等多种多样,纹饰以黑色和黑红相间的波状纹、垂幛纹和旋涡纹为主,动感强烈。半山类型距今4500年左右,代表器型有长颈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造型丰富,稳重大方,纹释以黑色为主,黑红兼用的螺旋纹、锯齿纹、菱格纹等为多,有阴阳双关的效果。马厂类型距今4000多年,代表器型小口折沿宽肩罐,造型高耸稳重,纹饰以四大圆圈纹,方格线纹和蛙形纹为多,风格粗狂简率。 5.列举新石器时代的四件雕塑作品,讲述它们艺术上有何特色。 1.狗形陶鬹(山东宁阳-大汶口文化) 造型作张口吠叫状的狗形陶鬹,是上抓 住了狗吠叫瞬间的生动形象而塑造的,体现了原始先民对狗的形态性情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致。 2. 陶鸮鼎(陕西华县-仰韶文化)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复习笔记 元代美术)【圣才出品】

7.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1.社会背景 (1)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 (2)公元1260年,铁木真之孙忽必烈自立为大汗,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 (3)公元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兵攻陷,恭帝投降。 (4)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形成的几个政权并立的对峙局面,政治上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元朝统治期间,其逐渐接受先进的汉族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出现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的现象。 2.元朝绘画综述 (1)前期 ①元代前期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馆阁士大夫画家,如赵孟頫(fǔ)、高克恭、李衎(kàn)、商琦等,都有很大影响; ②还有一些宋朝遗民,如郑所南、龚开等,他们在绘画中寄托对先朝的怀念,并以曲折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政治态度。 (2)中后期 ①元代中后期在画坛上显露才华的多是遭遇落魄、经历坎坷的文人,创作上以山水花鸟及墨竹、墨梅最为盛行,用画笔表现隐逸遁世或游乐闲适的生活态度。 ②他们强调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趣味,重视笔墨性能的发挥,以诗文题画作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书法、文学与绘画结合为一体。他们特别注重主观意趣抒发,作画“聊以

自娱”,“写胸中逸气”,不言“画”而名为“写”,以表现自己的特殊追求。 ③汉族地主官僚集中的江浙一带成为文人画创作的活跃地区,并对明清文人画发展具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 3.元代美术发展的原因 (1)元王朝对各种宗教都采取保护和支持态度,宗教美术在这个时期又得以发展,造像活动盛极一时,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的最后一次高潮; (2)元代政府成立了众多的官方手工业机构,承担奢侈的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元代的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前代,工艺品在出口的商品中占有重要比重; (3)汉族先进的文化对其他民族也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涌现出一批少数民族书画家; (4)元代版图广阔,中西交通畅通无阻,与欧亚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联系紧密。 二、绘画 1.元初绘画 (1)遗民画 ①含义 蒙古人推翻宋室征服全国,在一些汉族文人的思想上引起极大的悲愤。他们多以隐居的政治态度表现对故国的忠贞,成为前朝的遗民,并从书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怀,形成富有特色的“遗民画”。 ②代表人物 A.龚开(1221~?)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复习笔记 明清时期美术(下))【圣才出品】

9.1 复习笔记 一、版画和年画 1.概述 (1)盛行原因 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文化领域中通俗文学和戏曲创作的活跃,对刻书出版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书籍重要组成部分的版画也随之取得辉煌成就,进入了鼎盛时期。 (2)发展状况 ①明代雕版印刷的范围和内容广泛,刻印技术精良,新老刻书中心各自形成独特的刻印风格。 ②书商注意利用精美的版画吸引读者,多数书中附有插图,绘刻相当讲究,形式风格多种多样,构图活泼巧妙,人物生动传神。此外还注重装帧的美观,字体、版式、扉页、书牌、封面、书套等方面也务求雅致。 ③到明代万历年间,书籍版画出现群采纷呈的局面,涌现出不同的流派和众多技艺高超的优秀刻工,产生出不少优秀的作品。 2.群彩纷呈的书籍版画 (1)建阳版画 ①简介 A.建阳位于福建中部的武夷山区,该地文风隆盛,手工业发达,又盛产竹木,为雕刻书版和造纸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B.宋元时建阳刻书业就已相当发达,出版书籍除儒家经典及科举用书外,生活日用

书及通俗文学占据大宗,而且多附有插图。建阳书肆兼编选、刻印、销售于一体。 ②特点 A.建阳书籍插图数量多,刻版风格古朴刚健,明快清新,布景简洁,人物形象概括并注意捕捉动态。 B.书籍插图中以上图下文的版式最有代表性,图画旁常附有简短诗句或文字说明,如嘉靖年间刻印的《日记故事》。 C.明代后期,建阳多数书籍版画的刻版还保持着粗简明快的风格,但也有的已开始向徽派版画细密富丽的方向靠拢。 ③代表作品 A.《水浒志传评林》 万历年间余象斗三台馆书林刻印,插图多达1300多幅,具有连环画性质。 B.《西厢记》 刘龙田乔山堂书肆刻印,随剧中场次每折一图,以表现人物情节为主,加强了神情性格的描绘,背景尽量简略,使主体形象突出,图上端有四字标题,两旁配以联语作说明。变狭长式上图下文为整页大图,大大拓展了众多人物形象的铺排和复杂情节的刻画空间。 (2)金陵版画 ①简介 南京旧称金陵,南京刻书业在明代特别发达,书坊集中在三山街一带,以富春堂、世德堂、继志斋、文林阁等书肆最为著名。所刊戏曲传奇及小说书籍都附有大量版画插图。 ②富春堂、世德堂版画 A.特点 (a)富春堂、世德堂所刻印的戏曲书籍插图具有朴素明快、刚健清新的风格;

中国美术史教程 薄松年

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 第一单元原始美术时期 1 原始人的石器制造发展中对我们理解美术的起源有哪些启示? 2原始社会的美术有哪些特征?新石器时代美术已出现了那些门类?叙述其成就。3例举新石器时代的物件雕塑作品,讲述他们艺术上有何特色。 4、对下列作品简要分析介绍 人面鱼纹彩陶盆 鹤鱼石斧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 龙山文化黑陶 泥塑女神头像 红山文化碧玉龙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 1、什么是青铜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哪些品种? 2、试述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3、列出商周青铜器常见的纹饰并分析其装饰的意匠 4、列举论证商周雕塑艺术的艺术特色 5、列举说明战国时期美术的新发展 6、论述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图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色 7、对下列作品作简要分析介绍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人像 毛公鼎 立鹤方壶 宴乐攻战纹铜壶 石鼓文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美术 1、秦汉美术有哪些重要发展,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简要论述

2、简要说明秦代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3、简介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4、何谓画像石画像砖?他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举例分析器内容和艺术成就 5、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艺术风格及其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1、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大发展?其实会历史原因何在? 2、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3、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出于何种状态?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见解? 4、魏晋南北朝石器的墓室壁画、砖画和石刻画有哪些重要遗迹被发现?他们对了解当时美 术发展的状况有何价值? 5、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中有何意义? 6、王羲之的书法主要作品及其在书法中的贡献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3单元秦汉时期美术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1.秦汉美术有哪些重要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简要论述。 答:(1)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们民族艺术风格的确立与发展时期。在春秋战国美术摆脱奴隶社会神秘气息并进行崭新创造的基础上,秦汉美术开创了新的局面。 (2)秦汉经济的发展给美术创作以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驱动之下,无数劳动工匠创作出一大批划时代的美术作品,他们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又紧密地同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伟业联系在一起,如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兵马俑揭示了秦代美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3)秦汉统治者运用美术夸耀其富有和权势,绘画中对出行车骑、宴饮、百戏、庖厨及各种生产活动的描绘,墓室放置大量的侍从、劳作、乐舞俑,塑造下层人物形象的绘画和雕型作品大量涌现。 (4)由于当时的美术创作者大多是地位卑下的工匠,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从中融入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不仅题材内容较前代扩大了,而且造型也生动具体,丰富感人。 (5)秦汉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其疆域广阔,对外交流活跃,边地各民族在美术上的创造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随着佛教入传中国,东汉后期,佛教美术已见端倪,为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简要说明秦陵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答:(1)秦陵兵马俑出土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2)目前秦始皇陵区共发现共四个俑坑,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兵马俑坑原为土木结构,最大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围绕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 (3)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其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强盛国力的展现,是对秦始皇丰功伟业的赞颂。 (4)秦兵马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战马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正待命出击,寓动于静,展现雄健的风貌。 (5)兵马俑高超的陶器工艺制作和雕塑写实水平,体现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生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在中国雕塑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 3.古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哪些重大绘画创作活动?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答:(1)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重大的绘画创作活动有:汉文帝时曾于未央宫承明殿画壁画,表现皇帝乐于纳谏,听取臣子意见;汉武帝时曾于甘泉宫图绘降附汉朝的匈奴休屠太子金日磾之母的肖像,以褒扬她对金日磾的教悔之功;汉宣帝诏匈奴单于入朝,为表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4.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出现了哪些新面貌?其社会历史原因何在? 答:(1)美术领域的新面貌 ①美术创作上题材范围扩大。汉代宣传道德规范的经史、孝子、列女和列士的内容仍占一定比重,反映生活特别是士族生活面貌的作品有所增加。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日趋活跃,山水、花鸟画有脱离人物画而成为独立画种的趋势。 ②绘画理论和绘画史性质的著作也开始出现。顾恺之《论画》、宗炳《画山水序》、谢赫《画品》等成为中国画论画史的奠基之作。 ③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三国的曹不兴,西晋的卫协,东晋的顾恺之,南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杨子华、曹仲达等人成就卓著,后世垂范。 ④宗教美术出现极端繁荣的景象。在统治阶级提倡支持下,各地纷纷大规模地建造寺庙和开凿石窟。 ⑤江南和北方美术创作都非常活跃,各有特点,并在互动中得到发展。西域及北方地区的美术在中原传统艺术与外来美术交流中出现了地域性的特色。 (2)社会历史原因 ①政治上战乱频繁、政权纷争,社会矛盾异常激烈; ②经济上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促进了东晋及南朝经济的繁荣; ③文化上民族大融合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崇尚自然,反对名教的社会风气扭转了社会的审美取向和艺术的创新。 2.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答:(1)南朝画家 南朝许多著名画家大都为皇帝所御用,或出身于名门士族,创作题材多限于佛道、贵族生活、时装美女之类。他们的创作注重构思及人物情态的刻画方面,较前代已有明显提高,有些作品还具有风俗画性质。南朝的代表性画家有陆探微、宗炳、谢赫等人。 ①陆探微的人物画 陆探微的画曾被谢赫评为“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是公元5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画家。擅画道释及古贤、贵族、名士肖像,也画类似风俗性和花鸟题材的作品。他画人物“秀骨清像”,反映了当时士族赏鉴人物的审美时尚。作画“笔迹劲利”,气势连贯,被称为“一笔画”,画风“精细润媚,新奇妙绝”,和顾恺之同被列为笔迹细密的密体。 ②宗炳 精于书画,又擅弹琴。信仰佛教,思想兼有儒、道各家的影响。好山水,将游历过的景物图写于壁上。在其所著《画山水序》中提出“畅神”之说,具体论述了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上画出广阔的山水景物,其经验总结已接近西方透视学之原理。 ③谢赫 精于画肖像及丽服靓妆的时装妇女,但主要贡献则在绘画评论方面。谢赫所著的《画品》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谢赫重视绘画的教育感染作用;强调画家对生活深入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重视对人物精神状态特征的挖掘;并提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个方面——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2)北朝画家 ①蒋少游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1.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 ①《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院美术史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陕西美术出版社 ③《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薛永年、邵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中国书画》,杨仁恺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中国美术史》,张光福,知识出版社 ⑥《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⑦《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洪再辛主编,上海美术出版社 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⑩《辞海》(艺术分册) 2、中国美术史复习方法及重点:中国美术史试题常用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其中填空、选择、判断约占总分的40%,名词解释20%,问答题40%,总分100分。 中国美术史命题范围广泛,涉及内容全面、考察详细具体,时代从史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领域从绘画、雕塑、建筑到工艺,真题均有涉猎。其中,填空、选择、判断除个别涉及1949年后的中国美术题目外,均可通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获得正确答案。名词解释侧重对画家/作品、流派/社团、理论/技术专门术语进行命题,这类题目中有些可直接通过整合《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相关内容进行有效问答,有些则需要考生从其它书籍中补充(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等),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在《简史》的基础上扩充阅读范围、丰富知识储备。只有做好这一点,考生才能更有效地去面对问答题。从真题来看,问答题命题较多集中于唐至清的绘画,侧重于从形式分析、文化研究的角度考虑考生对具体绘画作品的了解程度和比较分析能力。在02——04年的6道问答题中,有5道属于这种类型。04年问答题命题范围突破古代,出现涉及近现代美术题目。在02——04年问答题中,不曾见雕塑、工艺、建筑方面的考题。 简评:曹庆晖(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副主任) 世界美术史复习重点: 1、世界美术史参考书目: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明清时期美术(下))【圣才出品】

9.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简要介绍明代书籍版画的发展概况。列举代表性作品说明小说戏曲插图方面的艺术成就。 答:(1)明代雕版印刷的范围和内容广泛,刻印技术精良,新老刻书中心各自形成独特的刻印风格。书商注意利用精美的版画吸引读者,多数书中附有插图,绘刻相当讲究,形式风格多种多样,构图活泼巧妙,人物生动传神。到明代万历年间,书籍版画出现群采纷呈的局面,涌现出不同的流派和众多技艺高超的优秀刻工,产生出不少优秀作品,并出现建阳版画、金陵版画、徽州版画以及武林版画等著名版画流派。 (2)如建阳版画中《水浒志传评林》与《西厢记》。《水浒志传评林》万历年间由余象斗三台馆书林刻印,插图多达1300多幅,具有连环画性质。《西厢记》由刘龙田乔山堂书肆刻印,随剧中场次每折一图,以表现人物情节为主,加强了神情性格的描绘,背景尽量简略,使主体形象突出,图上端有四字标题,两旁配以联语作说明。变狭长式上图下文为整页大图,大大拓展了众多人物形象的铺排和复杂情节的刻画空间。 2.试述清代木版年画的发展面貌及其艺术特色。 答:清代年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有不少作品在表现社会生活面貌、反映群众思想感情和愿望以及结合群众新春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代表了这一时期年画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1)驱邪纳福的神祇仍占一定比重,但内容已有变化和发展。神祇在年画中迷信成分极重,但有的作品为适应群众要求而能突破其固定的内容和格式,其中以门画的表现比较显著,这些变化与发展给我们批判继承传统年画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2)在明清人物画显著衰颓下,年画中的风俗画却展现了异常发达的局面。清代年画较广泛地反映了市民、农民及各行各业的面貌,超过了宋以来年画中的货郎、婴戏、田家乐之类的题材。 (3)小说戏曲题材在年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小说戏曲年画适应群众的娱乐要求,更多地熔铸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审美判断。反映出人们对争取自由幸福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美。 (4)美女、娃娃、风景、花鸟等作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出现于年画,构成吉祥欢快的主题思想。美女年画除古装人物外,时装仕女也占相当比重。娃娃年画则大多与吉祥寓意相联系。风景年画表现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感情。花卉则通过形象和寓意谐音等手法表现美好的生活理想。 (5)清末年画中出现了描绘时事新闻的年画,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命运及时事的关切。这些年画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所表现。 (6)讽刺年画清末问世,反映了人们对腐败统治者的不满。 3.何谓书法中的台阁体?它在艺术风格上有何特色? 答:(1)明代初期,有的皇帝对书法也有偏好,曾下诏求四方能书者书写皇家的制诰文书,这种为宫廷利用的书风被称为台阁体。 (2)台阁体大多有婉丽端庄秀雅的特色,但书写中不重抒发性情,缺少个性,后期形成刻板僵化或圆熟俗媚的流弊,缺少有水平的书家。到成化弘治以后,书法家们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台阁体的影响,书法风格才逐渐发生明显变化。 4.明代书法中的吴门三家都是谁?他们艺术上有何成就?

中国美术史教程(蒲松年)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程 (增订本)薄松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概况: 1.约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建立了夏王朝,进入奴隶制社会; 2.只有奴隶社会才是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3.夏代已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到商代手工也有很大规模,青铜冶炼,制陶、玉石工艺、古雅雕刻和染织等门类都有了细致而明确的分工; 4.春秋战国时期,各门类独立发展,一片繁荣,揭开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 第一章青铜工艺 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 一.青铜器的造型 1.青铜器在当时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饮,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 2.依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等。 炊煮器:鼎、鬲(li)、甗(yan) 鼎--用于煮肉,方圆两种。圆鼎:双耳三足;方鼎:双耳四足。成组的鼎叫列鼎。(等级象征) 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 甗---蒸食用具,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 盛食器:簋(gui)、豆、簠(fu) 簋---盛放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等级象征,成套的簋多以双数出现,与奇数的列鼎相配); 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 簠---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足短,有盖。

酒器:爵、觚(gu)、斝(jia)、兕觥(si gong)、尊、卣(you)、彝、壶、盉(he)、罍(lei)等。爵---饮酒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形体较小,圆腹,前流后尾,旁有把手,下有三尖高足。觚---饮酒器物,上圆口张开,好似喇叭状态,相当于现在的高脚杯。 斝---温酒器物,像爵,但无流尾,形体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器物,旁有把手,上部带有两角兽头形盖子。 尊-----盛酒器,有方尊、元尊两种。 卣-----盛酒器,有盖子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方。 彝-----盛酒器,方形,带有如屋顶四面坡形方盖。 壶-----盛酒器,也可盛水,有方壶圆壶,春秋多有鸟兽纹。 盉-----盛酒器,或洒水器,袋状深腹,圆口,前有流,后有把手,下有三足或四足。 罍-----盛酒器,或盛水。大腹,圈足,有双耳或四耳,腹下侧有穿鼻。 水器:盘、鉴、匜(yi) 盘-----盛水器,方圆两种。 鉴-----盛水器,或盛冰,形体像盆,没有铜镜前,在鉴内盛水照容。 匜-----盥洗用具,形如半椭圆状,前流后把,或有盖。 乐器:钟、铙等 铙----形状似钟,但体型较大。 兵器:戈、矛、戟、镞等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秦汉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3.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秦汉美术有哪些重要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简要论述。 答:(1)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们民族艺术风格的确立与发展时期。在春秋战国美术摆脱奴隶社会神秘气息并进行崭新创造的基础上,秦汉美术开创了新的局面。 (2)秦汉经济的发展给美术创作以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驱动之下,无数劳动工匠创作出一大批划时代的美术作品,他们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又紧密地同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伟业联系在一起,如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兵马俑揭示了秦代美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3)秦汉统治者运用美术夸耀其富有和权势,绘画中对出行车骑、宴饮、百戏、庖厨及各种生产活动的描绘,墓室放置大量的侍从、劳作、乐舞俑,塑造下层人物形象的绘画和雕型作品大量涌现。 (4)由于当时的美术创作者大多是地位卑下的工匠,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从中融入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不仅题材内容较前代扩大了,而且造型也生动具体,丰富感人。 (5)秦汉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其疆域广阔,对外交流活跃,边地各民族在美术上的创造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随着佛教入传中国,东汉后期,佛教美术已见端倪,为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简要说明秦陵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答:(1)秦陵兵马俑出土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

坑内。 (2)目前秦始皇陵区共发现共四个俑坑,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兵马俑坑原为土木结构,最大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围绕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 (3)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其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 气势,是秦王朝强盛国力的展现,是对秦始皇丰功伟业的赞颂。 (4)秦兵马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 表现。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战马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正待命出击,寓动于静,展现雄健的风貌。 (5)兵马俑高超的陶器工艺制作和雕塑写实水平,体现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阶段 生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在中国雕塑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 3.古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哪些重大绘画创作活动?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答:(1)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重大的绘画创作活动有:汉文帝时曾于未央宫 承明殿画壁画,表现皇帝乐于纳谏,听取臣子意见;汉武帝时曾于甘泉宫图绘降附汉朝的匈奴休屠太子金日磾之母的肖像,以褒扬她对金日磾的教悔之功;汉宣帝诏匈奴单于入朝,为表彰为汉政权作出贡献的功臣们,在麒麟阁图绘功臣肖像,并题上他们的官爵姓名,既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复习笔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4.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1.社会背景 (1)政治上,战乱频繁、政权纷争,社会矛盾异常激烈; (2)经济上,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促进了东晋及南朝经济的繁荣; (3)文化上,民族大融合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崇尚自然、反对名教的社会风气扭转了社会的审美取向和艺术的创新。 2.美术领域的新面貌 (1)美术创作上题材范围扩大 汉代宣传道德规范的经史、孝子、列女和列士的内容仍占一定比重,反映生活特别是士族生活面貌的作品有所增加。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日趋活跃,山水、花鸟画有脱离人物画而成为独立画种的趋势。 (2)绘画理论和绘画史性质的著作开始出现 顾恺之《论画》、宗炳《画山水序》、谢赫《画品》等成为中国画论画史的奠基之作。 (3)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 三国的曹不兴,西晋的卫协,东晋的顾恺之,南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yáo)、杨子华、曹仲达等人成就卓著,后世垂范。 (4)宗教美术出现极端繁荣的景象 在统治阶级提倡支持下,各地纷纷大规模地建造寺庙和开凿石窟。 (5)江南和北方美术创作都非常活跃,各有特点,并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西域及北方地区的美术在中原传统艺术与外来美术交流中表现出地域性特色。各民族

匠师的辛勤实践,共同推动中国美术走进历史的新阶段。 二、绘画 1.魏晋时期绘画 魏晋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 (1)曹不兴与卫协 ①曹不兴 三国时吴人,以绘画技艺卓越被列为“八绝”之一。擅画人物与佛像,被称为“佛画之祖”,还以画龙虎题材著称画坛。 ②卫协 西晋画家,师法曹不兴而青出于蓝,其画注重人物的气韵风范,具有为表现内容而注重经营构思的艺术造诣。 ③张墨 西晋画家,谢赫评其画曰:“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奥;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并把他与卫协并列第一品。代表作品有《维摩变相图》,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捣练图》,著录于《历代名画记》。 (2)顾恺之 ①简介 顾恺之(约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有才绝、画绝、痴绝的“三绝”之誉。 ②艺术特色 A.创作了不少魏晋以来名士的生活和肖像作品,体现了他对敢于蔑视封建伦理名士

2019苏州大学823艺术史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

2019苏州大学823艺术史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 案】 本书由东吴苏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823艺术史科目【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01-08方向)、美术(专业学位)、艺术设计(专业学位(01方向))】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苏州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1、《2019苏州大学考研823艺术史复习全析》真题答案部分包括: 2007-2015年苏州大学考研823艺术史考研真题;2007-2014年苏州大学考研823艺术史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2、《2019苏州大学考研823艺术史复习全析》考试重难点精析部分包括: ①《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②《西方艺术史》法国德彼奇等著,海南出版社 ③《外国美术史》欧阳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④《设计简史》张晶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四本参考书的重难点内容 (注:近两三年开始,参考书中,德彼奇《西方艺术史》改为欧阳英《外国美术史》 为了方便考生对比往年的情况和重难点知识,我们将新旧两本的重难点知识都汇集,请大家好好利用) 该书通过提供院系专业相关考研内部信息,总结近年考试内容与考录情况,系统梳理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解析,令考生不再为信息匮乏而烦恼,同时极大提高了复习效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适用院系: 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01-08方向)、美术(专业学位)、艺术设计(专业学位(01方向)) 适用科目: 823艺术史 内容详情 一、内部信息必读: 网罗苏大该专业的考研各类内外部信息,有助于考生高屋建瓴,深入了解苏大对应专业的考研知识及概况,做到纵观全局、备考充分。内容包括:院校简介、专业分析、师资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就业概况、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具体内容包括了: 1、苏州大学考研院校简介 2、苏州大学考研艺术学院师资情况 3、苏州大学考研艺术学院历年报录统计 4、苏州大学研究生就业概况 5、苏州大学考研学费与奖学金 6、苏州大学考研其他常见问题 二、考试解读: 该部分涵盖了考试题型解读、考试难易解读、历年真题考点章节解读、最新真题解读、考题前瞻等内容,旨在帮助考生通过汇总分析近年苏大该专业考试科目的总体考试题型、考试命题规律与难易程度、考试内容及分布,宏微观综合把握考试发展及趋势。 1、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2、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考试题型深入剖析及应对高分解题技巧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8单元 明清时期美术(上))【圣才出品】

第8单元明清时期美术(上) (公元1368年至1911年) 1.简要论述明清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1)明清时期的绘画 ①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绘画仍占有主导地位,画家众多,画派林立,盛况超过前代,绘画在社会上有了很大普及。 ②民间绘画也非常活跃,年画和版画的成就十分突出。 ③宫廷绘画创作虽不及宋代,但也曾一度表现出振兴的局面。宫廷画家多是社会上职业画家中的高手,也有一些文人作为词臣供奉为皇帝作画。 ④宫廷、民间和文人绘画艺术有一定的互相渗透和交流。 (2)明清时期的宗教美术 ①明清两代佛教和道教仍然受到统治集团的支持,但宗教艺术却明显地趋于衰落之势。 ②案头陈设的小型雕塑特别得到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民间匠师。 (3)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 ①工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扩大刺激着工艺美术的发展。 ②工艺美术品的样式丰富,品种繁多,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其中以陶瓷、丝织、牙角雕刻、漆器、金属珐琅器尤为突出。 2.何谓浙派?有哪些代表性画家?试举出几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答:(1)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

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因此得名。 (2)其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人。 (3)我代表作品如戴进的《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和吴伟的《林和靖诗意图》《踏雪寻梅图》《松风高士图》等作品,这些作品在笔墨风格上崇尚马、夏,山水多用大斧劈皴,构图亦善于经营。这些作品里都是山水兼人物,这在明代文人画家中是少见的。 3.明代宫廷绘画的活动状况如何?有哪些代表性画家?他们在艺术上有何成就? 答:(1)明代政府为了鼓励宫廷画家的创作,采取了优礼画家的政策。明初,特设仁智殿以处画士。历朝的宫廷画家分别值仁智、武英、文华三殿。朝廷根据每人的具体条件授予不同的官职,职业画家多授锦衣卫千户、百户、镇抚等职,所以形成了明代宫廷画风格多样的盛状。 (2)代表画家有刘俊、倪端、商喜等人。 (3)他们的宫廷画借历史故事描绘了理想的君臣关系和贤君良吏形象,为之后的宫廷画创作提供了模板,宫廷画中的人物画技巧由于承继了前几代的成就而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在解决人物故实画的立意结构和人物衣冠制度、宫室规模、城郭山川形势的历史具体性等方面,是游刃有余的,这对后来人物画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4.简要论述吴门画派的形成发展及其艺术特色。 答:(1)苏州远在唐代就是繁荣的都市之一,为各种艺术活动的集中地区。明中期以后的吴门画派便是在此兴起。吴门画派或简称吴派,一般认为,其创始于沈周,形成于文徵明,再加上唐寅和仇英,被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 (2)沈、文、唐、仇的出现不仅仅打破了“院体”和“浙派”垄断画坛的局面,而标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元代美术)【圣才出品】

7.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试将元代美术与宋代美术加以比较,扼要论述其发展和变化。 答:(1)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职业画家活跃,宫廷绘画繁荣,士大夫绘画潮流涌起,题材风格多样化,画史和绘画著录取得新的成就。 (2)元代没有像宋代那样建立宫廷画院,社会上的职业画家也失去了宋时的活跃局面。士大夫绘画在宋、金基础上有着明显的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他们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注重笔墨性能的发挥,江浙一带成为文人画创作的活跃地区,宗教造像活动盛极一时,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最后一次高潮。 2.元代初年有哪些遗民画家?试结合作品论述他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答:(1)蒙古人推翻宋室征服全国,在一些汉族文人的思想上引起极大的悲愤。他们多以隐居的政治态度表现对故国的忠贞,成为前朝的遗民,并从书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怀,形成富有特色的“遗民画”,其代表画家有龚开、郑所南、钱选等人。 (2)三位遗民画家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分别是: ①龚开,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人。曾画瘦马、钟馗以及宋江等三十六人画像等,并于其上题诗以明志。《中山出游图》画钟馗携带其妹出游,随从皆奇形怪状之鬼卒,此图却以幽默的手法画钟馗统领群鬼的情状,有的鬼怪被捕捉缚绑挑在竿上,似有借以表达驱除异族的观念。 ②郑所南,字忆翁,号所南,福州人,擅作墨兰,画兰多不画根,更无坡地。郑所南画兰完全是借物抒情言志,所画兰多疏花简叶,不求甚工,而自由挥洒,更觉天真烂漫,清气袭人。

③钱选,字舜举,号玉潭,别号霅溪翁,吴兴人。作品有《柴桑翁图》《归去来辞图》等,表现陶渊明乘坐扁舟归隐田里的情景,以宁静的田园风光衬托诗人不甘同流合污的高雅情怀。他的画具有生拙细致而雅洁的风格,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人物多画历史故事,陶渊明归田隐居是他常画的题材;他的山水继承唐宋山水画技巧而自出新意,笔墨苍秀而不过分追求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风格。 3.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答:(1)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的见解有: ①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②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③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④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2)其艺术成就有: ①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 ②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相得益彰; ③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收南北绘画之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延续了其发展; ④他能团结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共同繁荣中华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