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西方美学

(完整版)西方美学
(完整版)西方美学

人本主义美学思潮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思潮是从19世纪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发源的,具有浓厚的情感和非理性色彩。主要包括直觉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心理学、现象学美学等等。

(一)表现主义美学

表现主义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美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现代西方著名美学家、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另一位重要理论代表是当代英国著名理论家科林伍德。

克罗齐(1866-1952)《美学原理(纲要)》。直觉即表现。语言就是艺术,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不是功利的活动,不是道德活动,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艺术不能分类。其中艺术内容等于个人的瞬间情感,艺术形式等于表现着情感的意象。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艺术是种富于想象力的情感的直接表现。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是借助于想象活动而实现的经验认识形式。真正的艺术却在于表现情感。艺术是社会的良药,它为社会治疗最麻烦的心病,即意识所受到的腐败堕落。”

阿诺·理德:《美学研究》。“美是完美的表现”“当一定的客体对于想象而言完美地表现了意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意义)时,我们就说它的表现是完美的。在这种情况下,形式就变成为整体和意义的一个部分,这种复杂的自我完成的表现,我们就称之为‘美’。”

表现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是对主体情感的成功表现,是纯粹主观的、精神性的直觉;它存在于人的思维形成概念之前,并且以抒情为根本特征;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主体的情感,它是主体纯粹的想象,既不是有用的、善的东西,也不是诗人愉悦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挥其想象力表现直觉而成为艺术家。

(二)直觉主义美学

柏格森(1859-1941法国)《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笑的研究》《形而上学导论》《创造的进化》《生命与意识》《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

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直觉的方法通过对内在生命的体验来把握绵延,和生命一起思考。柏格森认为生命就是既永远流动又永远在变化着的绵延。绵延是世界的本质,它是纯粹的变化,连续不断的流动。“生命冲动”既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

以柏格森为主要代表的直觉主义美学,是从全面拒斥理性的生命哲学直接发源的,其反理性主义色彩更浓厚一些。其基本思想是:一,主体的审美感知活动和艺术活动,都是绵延不断的生命冲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二,直觉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内心体验,它可以支配人的理智。三,艺术家所描绘的、表现的只不过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感受而已。四,艺术以艺术家独特的直觉体验为前提,它所表现的只是个人的情感,但是,艺术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却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三)形式主义美学

20世纪初崛起、至30年代已经十分活跃的形式主义美学,是以强调艺术形式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来体现人本主义美学的基本意旨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尔、弗莱。

贝尔(1881-1964,英国)《论艺术》。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感情或理性的内容,而在于线条、色彩或体积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有意味的形式”。

弗莱(1866-1934,英国)《视觉与构图》。形式是平面艺术最重要的特征,线条和颜色的排列,把“秩序”和“多样性”结合在一起;艺术家的眼光“更为超脱于本能生活的各种情欲”,

它比使用的观点或争奇逐胜的观点,都更没有利害感。

形式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即是其色彩、线条等形式因素的排列组合关系,亦即“有意味的形式”。它不是艺术家对任何外在事物的模仿,而是艺术家表现其情感的主观创造物,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客观世界的新的精神性实在。这种观点对符号学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结构主义美学以及文艺理论中的新批评派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四)精神分析美学

弗罗伊德(1856-1939,奥地利)《释梦》《关于心理分析运动的历史》。人的精神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最本原的一种本能冲动,自我是受现实生活的各种伦理原则抑制的伪装了的本能,超我是受伦理原则支配的道德化了的自我。本能冲突在自我的支配下,只有在无意识状态下才能泄示出来,它在背后支配着意识。被压抑的性本能(里比多)是生命和艺术的一种驱动力,艺术创造是被压抑的性欲的转换到一个新的方向的升华过程,艺术想象是艺术家在现实中未能实现的性欲的替代性满足。艺术家是个“内向性格者”,过剩的本能欲望推动他去创作,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形式使幻觉变成了一种有形的现实——可供鉴赏的对象,这种艺术作品形式的美就是种诱惑的奖赏,那种诱惑力是种可预期的愉快。

兰克(1884-1939)艺术家是具有“想象的创造才能的那种类型的人”。历史上伟大的民族,其文化发展过程是从泛性欲到反性欲再到最高级的性的断念之间的循环前进,艺术发展历程正是如此。艺术家介于梦幻者和精神病患者之间,最高级的艺术型的人最接近于精神病患者,最低级的艺术型的人则最接近于梦幻者。艺术作品的起源在于性本能冲动无法满足所造成的倒退,特别是早年的性经验。

荣格(1875-1961瑞士)“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是与人类历史同样古老的概念,存在于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中,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普遍性精神,“集体心理强有力的因素改变着我们整个的生活,改变着我们整个的世界,创造着历史的也是集体心理。原型是种巨大的决定性力量,它导致了真正的事件的发生。艺术家“是一个具有高度感受力的‘人’,他是一个‘集体的人’。“艺术的社会意义在于继续不断地培养时代的精神,召唤时代所缺乏的各种形式,艺术家抓住了这种从最深的无意识中产生出来的原型意象,把它纳入到与意识价值的关系之中,并按照当代人的接受能力,使这种意象通过变形而为人们所接受”。

其特征是:一,强调本能和无意识在人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所起的决定作用。二,艺术以象征的形式表现人类的潜意识。三,文艺创作的源泉是无意识。

(五)法兰克福学派美学

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是以社会批判的姿态登上现代思想的舞台的,其美学理论代表主要有马尔库塞和阿多尔诺。

马尔库塞(1898-1979美籍德裔)《理性和革命》《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论解放》《艺术和永恒性》《审美之维》。

《单向度的人》: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艺术的实质是“革命”和“造反”,艺术的任务是永恒的美学颠覆。艺术代表理想、自由,现实代表现实性、谎言、压抑。艺术通过对现实的变形造就了主体的新感性,同时也就释放了新感性中被束缚的审美力量,重建社会的现实生产力。

《审美之维》,审美形式具有的革命性功能的表现:(1)审美形式是一种规律和秩序,是对原始物质材料混沌无序状态的革命。(2)“艺术表现的美和崇高、快乐和真实,”借助其独有的审美形式在系统内部构造起一个完整而自我包含的世界,以其自律的审美理想对抗着商品化、物质化的压抑性现实,维护着精神层面高级文化的纯洁。(3)作为最彻底的否定,作为

大拒斥,审美形式显示了其最高的革命性。艺术的革命力量从不来源于借助形式表达的革命内容,而恰恰在于形式自身。

阿多尔诺(1903-1969德国)《启蒙的辩证法》《权威主义人格》《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美学思想:(1)现代社会需要艺术,因为艺术可以拯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绝望;(2)现代艺术表现非同一的“异样事物”,异样事物有超脱现实、精神化、非概念性三个特征;(3)现代艺术创造过程需要遵循否定原则,不仅否定既定的经验现实,且否定艺术作品的可感知的外观。

(六)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基尔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其哲学思想还延续到了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罗·萨特和作家加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让-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也提出:“他人即是地狱”。萨特的哲学是一种激进的自由意志主义。这种理论和决定论相对,认为人类有绝对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萨特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结果是人变成被抛弃的了。因为在人的身内身外,都无法找到依托的东西。人没有存在的理由。而如果确实是存在先于本质,人就不能用一种天生的现有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说,没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另一方面,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就没有价值和戒律说明人的行为是正当的。没有价值领域。人孤寂独处,无可辩解。这就是萨特说“人是被判定为自由”时想要表达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并不是自愿存在于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时他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

(七)现象学

现象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奠基于1900年,提出对意识本质的研究,或描述先验的、绝对的认识之根本与法则;他称之为“现象学”。

现象学首先是一种方法,即从直接直观和先验本质中提取知识的途径。在方法之外,现象学在研究对象上找到了连接心理学和逻辑学的中间地带,为“纯粹逻辑学”找到了根基。另一方面,在研究途径上,现象学找到了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学之间的一条道路,被胡塞尔本人称为“先验的经验主义”。

胡塞尔

胡塞尔提出一个口号:返回“事物本身”,也就是回到意识领域,丢开通常的思维方式,采取“还原法”对于我们通常的判断“悬置”起来,“加上括号,存而不论”,如此才能直觉到纯意识的本质或原型,发现意识中的基本结构:“意向性”即意识总是指向有关某对象的意识。

茵加登

茵加登认为作品是种独特的存在,既非实在的客体,也非观念客体,而是一种纯意向性的客体。透过审美经验,在欣赏者欣赏或阅读过程中对于审美对象的观照过程,使审美经验“预备情绪”,继而使审美对象形成。茵加登的美学对于后起的结构主义、符号学、语意学、分析哲学等,都发生过影响,是种系统论的科学方法,他突出了欣赏者参与艺术作品创造的能动作用,对后来的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也有重要影响。

科学主义美学思潮

(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亦称完形心理学美学。它是把格式塔心理学运用于分析审美心理,探讨艺

术作品内在结构而形成的一种美学理论。考夫卡是其创始人,鲁道夫·阿恩海姆则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人的知觉不是各种特殊感觉的总和而是人对对象的整体感知,所以它具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呈现出“完形”的特征,这表明人的艺术经验具有与对象的动力结构性质相同的结构。因此,意识经验与对象具有同形同构的关系。

阿恩海姆

阿恩海姆认为知觉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力的结构,也是一种对力的感受结构,审美体验即是一种对力的体验,人们在知觉某种特定的形象时所感知到的力,它具有扩张和收缩,冲突和一致。上升和降落,前进和后退,等基本性质所谓不动之动的张力,就是表现性的基础,艺术张力结构是由知觉对象本身的结构骨架决定的。格式塔心里学美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它自觉地将有机整体的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为美学研究注入一种新鲜血液。

(二)解释学美学

解释学美学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至今仍盛行于欧美学术界且影响仍不断扩大的一种美学理论。它侧重于研究抽象的审美本体,以主体对艺术本文的解释为其基本问题。传统的解释学是有关解释神的启示、解释圣经典籍和法律条文的学问,后来由海德格尔改造成研究本体论的学问,把人的理解看作是作为“定在”的人对本体存在意义的解释。在此基础上,伽达默尔把“历史性”概念引入人的理解过程,寻求所有各种理解方式的普遍性,由此创立了现代解释学。

伽达默尔(1900-),《真理与方法》、《柏拉图与诗人》、《论哲学的本原性》、《短论集》三卷。其主要美学思想有:一、真正的理解是不应当克服历史性,而应当适用并且正确地评价它。

二、理解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三、艺术作品是解释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我们不能把艺术的含义仅仅归结为艺术家所创造作品的原意或者意图,而要把其意义看作欣赏者对客体对象的理解;审美主体所具有的审美经验,和其所具有的有关世界的其他经验一样,都使用语言来表达的。

(三)接受美学

就现代西方美学而言,接受美学是最新崛起的美学流派。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德国的康斯坦茨大学出现的,其创始人是姚斯和伊泽尔为首的五位文学评论家。他们抨击19世纪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以文学作品为唯一研究对象的“本体论文学理论”,着重研究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当时在德国,还出现了以瑙曼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

姚斯(1921-),《走向接受美学》、《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在《走向接受美学》中指出:一、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的能动参与决定的,是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接受、认同分不开的。二、读者以自己的经验积累构成的“审美期待视界”为基础反映和接受文学作品。

三、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接受、产生效果的历史。

伊泽尔(1926-),《隐含的读者:从班扬的贝克特散文小说的交流模式》、《阅读活动》。继承和发扬英伽登现象学美学对文学作品构成规律的分析,并且吸收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研究成果,在深入具体地研究读者欣赏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响应美学”理论体系:一、文学文本是由作家创作的,反映其世界观的虚构性叙述,其目的在于冲击现实和抵消现实的缺陷。二、文学作品有两极:作家创作本文,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对作为艺术极的文学本文的实现。三、在“本文—读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读者作为“游移视点”不断在文学本文各部分之间穿行,从而形成期望和记忆的不断相互作用。

瑙曼(1925-),《社会—文学—阅读》。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

与消费辩证关系的论述,批判地吸收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理论:一、没有作家和文学作品,也就没有读者的接受对象。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反过来影响文学的生产。三、文学的效果除取决于文学作品以外,还取决于接受主体的社会地位、职业、生活经历、教育水平、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等。

(四)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不过,“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被清楚界定的“流派”,虽然通常大家会将索绪尔的作品当作一个起点。

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在六十年代,结构主义开始冲击法国并显示出优势。结构主义最初在法国流行,继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结构主义反对人性自由和选择的观点,而是集中关注人类行为是由各种各样的结构组织所决定的研究。因为它试图建立一个关于文学系统自身的模式,且在整个文学领域内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发挥作用的结构原则。结构主义已经努力─并正在努力─为文学研究建立一个尽可能科学的基础罗兰·巴特和雅克·德里达则集中研究如何将结构主义应用于文学。

(五)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是指跟随在结构主义觉醒之后出现的一套思想,它试图去了解这个无法挽回地被分割成数个体系的世界。

后结构主义者与它的结构主义前辈最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抛弃了结构主义的简化主义方法论。他们挑战结构主义宣称自己是能够诠释所有文本的批评后设语言,并且认为一个文本之外中立全知的观点是不可能存在的。后结构主义者追求的是意符的无限扮演,并且不会给予任何一种阅读方法比其他方法还要更高的地位。也因此,后结构主义领域中很少有互相一致的理论,但是每个理论都是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为起点。后结构主义是针对历史相对论、意义与后文艺复兴的理性哲学批判的批判性理论,但反对结构性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强调片断不连续性,不相信历史进化和知识累积论。而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是带有政治性的,因为许多后结构主义者相信,我们认为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事实上只是一个社会建构,在当中有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推动着想要成为霸权。

(六)解构主义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解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解读为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主义流派反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认为结构没有中心,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结构由一系列的差别组成。由于差别在变化,结构也跟随着变化,所以结构是不稳定和开放的。因此解构主义又被称为后结构主义。德里达认为文本没有固定的意义,作品的终极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

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而其通常结论便是,这些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延异有两层意义:一,是向外“扩散”;二,是“延宕”,即语言的意义最终都不可获得。意义只能是一个不断各外扩散的过程。意义的随意性、零乱性、不完整性不断地拆解形而上学的中心和本源,并且拒绝成为新的中心和本源。意义不断地生成、转换,又不断消失,最终消解了意义的本身。中心的消解就意味着取消意义,意义的延异就否定了世界上存在着终极不变的意义。

对解构的批评

缺乏实用性;难以理解性;缺乏严肃性与透明度;政治批评;将解构归类为虚无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批评

(七)符号论美学

符号论美学的基本特征是把审美和艺术现象归结为文化符号,对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美学都有较大的包容性。

卡西尔是新康德主义者,他认为康德还没有摆脱传统的认识论。他把康德的理性批判发展为文化批判。符号活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所有在某些形式上能为知觉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符号的背后总隐藏着意义。符号的功能就在于揭示意义,符号不同于信号,信号属于物理世界,符号属于精神世界,世人的意识的创造。

卡西尔的哲学体系就是这样一个以人、符号、文化为基本公式的哲学体系,他认为,这些符号形式从不同层次上历史地展开了人的生命,实现了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客观化。卡西尔的符号美学是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出发的,他把艺术和全部人类文化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充分肯定了艺术的社会性,艺术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也开辟了美学研究的新方向。

(八)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50、60年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一种文化和行为范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有着精到和独特的认识,“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一系列的反思和超越,它更强调人文关怀和个性的张扬。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这个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生于现代主义之后。批判传统和正统。但它反对“科学的独裁性”。宣扬要有超越人类理性、道德和历史辖制的思想自由。在此意义下,后现代主义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建设性。2)设定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3)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4)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

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

面对扑面而来的“后现代”之风,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它的文化特征。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4.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批判现实主义

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欧洲19 世纪30 年代在文学艺术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是欧洲“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它要求作家按生活本来的样子描写和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精神;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采用“典型化”的方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代表作家有法国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法国作家司汤达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在法、英、俄等欧洲国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美学原理》整理版说课讲解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一)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

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宗白华用翔实丰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国诗画、书法所表现的虚空要素以及从此形成的宇宙意识,他认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中国艺术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们面前舒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带我们去玩味古代名画的内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虚空之上。空中则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在这片虚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负载着无尽的深意。《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

电影美学期末论文

《电影美学》期末论文 科技电影和电影中的高科技技术 作为高科技产物代表的电脑及其相关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影产业中体现得日益明显。如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电脑特技技术,就是运用电脑高科技手段对在影片拍摄制作过程中很难或无法达到的图象目标,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弥补,从而达到与实景拍摄同样或近乎于实景拍摄效果的一种新兴技术。如在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电脑特技便成功地“造”出了亿年前的恐龙,并与现代人类“同台演出”。正是由于电脑特技技术出色的运用,使本片成为银色经典。 在很大程度上人依赖于这类高科技技术的电影可以被叫做“科技电影”,俗曰科幻片。科幻片是电影的一大类型,历史悠久。最早一部科幻片是法国导演梅里埃于1902年拍成的《月亮旅行记》,1968年,英国导演库布里克拍了一部杰出的科幻片《2001年:太空漫游记》,对人类命运和生存环境作了深刻的思考。卢卡斯1977年的《星球大战》以新颖的特技和逼真的效果在全球掀起了“星战”热,票房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后来的《帝国反击战》和《武士的归来》,也引起轰动。这套三部曲引发了一场电影技术革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脑特技广泛运用,许多想象中的东西可通过虚拟绘像和合成而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科幻片的题材范围也在扩大,从现代追溯至远古,从地球延伸至太空,恐龙、UFO、异形、外星人等都登上了银幕,科幻片方兴未艾。像《侏罗纪公园》及其续集《迷失的世界》和描写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独立日》,以及在未来世界锄暴安良的《黑衣人》、《第五元素》,还有以怪兽为主角的系列片《哥斯拉》等都引人注目。科幻片大量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从而带动了电影特技的迅速发展。 科幻片并不是从头至尾充满了高科技技术,但是它们都在电影制作中大量运用高科技对影片进行完善和补充。从《星球大战》到《星球大战前传》,从《谍中谍》到《谍中谍Ⅱ》,还有诸如《异形》、《独立日》等成功的影片,不难掂量出高科技手段在整个片子中所占的分量。显然,它们应属于“科技电影”。就是《角斗士》等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科幻片也无一例外都散发着一股强烈的“科技味”。 还有一部《二十二世纪杀人网络》(又名《黑客帝国》)的影片,看过以后才叫人为片中各种惊心动魄又奇妙无穷的镜头叫好。试问:如果没有电脑特技的帮助,观众会有这样的眼福? 现在,观众看电影有一半是看技术,《黑客帝国》、《X战警》、《泰坦尼克号》这种好莱坞视觉系影片自不待言,连《小鸡快跑》胶泥动画也变成电脑特效的天下。号称史上最宏大的韩国片,拍了四个月,动用8000演员的“韩国红楼梦”——《春香传》(Chun hyang),里面墓地鬼火飞舞的镜头也是电脑特效做出来的。法国导演比托夫曾经说:我们要闹革命对抗好莱坞,手段就是:电影以后不用胶片改成DV。看来,至少在数字影像使用问题上,全世界导演已经有了共同的确信。 《剑鱼行动》里有个比较酷的镜头:一个人体炸弹爆炸的场面,爆炸火光迸射、人在冲击波中倒飞20米开外、警车连连翻滚、玻璃爆裂……,一切细节尽收眼底。在港片里,通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火球升空,可是在导演多米尼克·西纳手里,历经三个月时间筹备,动用了135台摄像机同步拍摄。 至于《古墓丽影》,劳拉绑着弹索勇斗匪徒那场戏,实在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卧虎藏龙》里的飞檐走壁。但凡第二个以后的吃螃蟹者,无论再怎样努力大嚼也不会被封作真的勇士。起初想看《剑鱼行动》只是很单纯地受骗,听说里面创造出一套真人可以进入现实网络拿钱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浩如烟海,一人乃至一代人抑或几代人穷全部精力,对其进行精细深微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整化、原则、思维方式及其效果四个方面谈谈对西方美学过去、现在及其未来的认识。 一、过去时期 过去时期的美学即西方古典美学,主要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黑格尔写过近百万字的美学讲稿,那也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古典美学的第一个特点――追求哲学整化,即美学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附于哲学的,是为哲学构架的整体化服务的。这方面与中国古典美学大不一样。中国古典美学主要是通过艺术理论表现的。象意境这个概念,《诗式》、《姜斋诗话》、《人间词话》论述它的很多,哲学著作论述的就很少。可是,西方古典美学的大量命题,大多是由哲学家提出,并通过整体的哲学构思来讨论的。就说美学这个名字吧,鲍姆嘉通在1750年提出来的时候就不是为了专门创立美学这门学科的,而是因为他看到人类心理活动既然分成知情意三部分,相应哲学体系就有一个漏洞,因为研究知的有逻辑学,研究意的有伦理学,而研究情的却一直没有一门相应的科学。鉴于这种情况,他专门设立了美学这门学科,以此来完成哲学构架的整体化。 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指出西方古典美学的哲学整化倾向,而是分析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亚理士多德有一句话说得好:“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说明:西方古典哲学是从对自然和现实的认识开始的,目的是把认识现实化,借助手段达到实现这种现实化的目的。自然和现实中有美的现象,也有其他一些现象,哲学家就是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本体化、认识论、方法论的反思,通过这些反思构筑自己的哲学体系,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样,哲学家们很自然地把包括美的现象在内的一切现象进行哲学反思,从而提出,阐释这些现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包括美学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为什么不能如此呢?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多是帮皇帝作治国安邦的哲学解释,所以,他们讲究“德”、“礼”、“仁义”、“孝”,而不去深究那些“好象不作边际不合实用的希腊智者所醉心的宇宙根源问题以及认识自然与一般知识技能的问题”加上中国是个人伦的社会,哲学家对人伦关系关心较多,对自然和现实中的审美关系就不如西方人那么关心了。其次,中西文化背景也不同,西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包括审美关系,所以,西方哲学家们在建造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必然会考虑到审美关系;中国文化是一种化,中国哲学家即使考虑了艺术中的一些美学问题,也用“载道”、“教化”之类予以论证,使中国古代美学不能象西方古代美学那样纳入哲学文化的框架之中,而纳入人伦文化的整体意识之中。 第二,西方古典美学强调理性原则。这里所说的理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方式上从哲学入手讨论美学,二是在研究内容上强调美与真的关系。前者在前个段落中已作了说明。就后者来说,我们可以把它与中国美学相比较来论证。中国哲学讨论的最多最高的问题是善,孔子强调仁学,《论语?学而》说:“泛爱众而亲仁”,他还说:“人而不仁,如乐何”,都是讲伦理道德问题。道家虽然不同意儒家的道德论,但也有自已的道德论,追求自然无为,不受拘束的道德境界,《庄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澹然无极而众美众之”“依乎天理”,正之所谓也,所以,中国所讲的理性是道德理性,美学上重视的是美与善的结合。西方美学也有研究美与善的关系的,但是更突出地是强调美与真的联系。维柯曾说:“人类首先进行的是没有感知的感觉,其次才以不安和激动的灵魂来感知,最终才以纯粹的头脑来自省。这才是评价诗的真正原则。诗形成于情欲和感觉,有别于形成于理性自省的哲学,所以哲学越提高到普遍,就越接近于真;而诗越掌握特殊,就越实”。(4)从维柯对诗、诗评与哲学区别中不难看出:西方哲学追求的是真的境界,而不是道德伦理境界。由这种哲学派生出来的美学也是以求真为最高境界,比如说,西方较早关心审美的毕达哥拉斯提出美与和谐、数的比例的关系,实际上给美注入理性的基因。吉尔伯特和库恩说:“数是现实的本质这种一般假设,在音乐里最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的哲学结论,促使他们对音乐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试图以数的比例来说明这种关系。”(5)到西方古典美学的一个集大成者黑格尔手里,美完全成为理念活动的一种表现形态,他直言不讳地说:“对于我们,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科学对象,须先有所假定。”(6)这个假定就是哲学或理念,他还说:“美,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固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7)可见,黑格尔从他研究美学的西方古典美学的这种理性原则与哲学整化是一致的。 哲学尤其是认识论的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求真,哲学把美学纳入自己的构架之中,也要求美学服从哲学的这种主、体营造任务,服从哲学的逻辑演绎的规则,不能游离于哲学的求真之外专门研究美学。因此,西方哲学家实际上有的也是美学家,有的美学家也是哲学家。比如康德,主要是为了哲学整化来讨美论学,从而把美与真、善连结起来的,所以,谢林说:“哲学的普遍官能――整个哲学的拱心石――乃是艺术的哲学。”(8)因为哲学要求美学从属于自己,所以,黑格尔也根据追求哲学普遍性的总体构想来定义美,认为“美和真具有同一本质,只是形式不同”(9)。我们看到:中国古典哲学的任务与西方古典哲学的任务不同,对美学的要求也就有差异。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发乎情,止于礼义”,而不大看重美与真的内在联系,中国古典美学中很少有作品把美看作真的象征,而西方古典美学中把美作为真的象征的人就相当多,这种观点的影响也相当大。 第三,由于西方古典美学追求哲学整化,讲究理性原则,所以,它在思维方式上必然采取形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比较起来,中国古代美学直观的把握要突出一些,中国古代美学家多数是文艺评论家和作家,那些研究了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如朱熹、王夫之的文艺造诣很深,喜爱从品味艺术的角度把握艺术,所以中国古典美学是直观的、经验的、形象的、缺乏系统的。西方古典美学则是理性的、抽象的、演绎的、

中国现代美学的动向(一)

中国现代美学的动向(一) 一、什么是中国现代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指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美学家在借鉴西方美学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美学形态。这种美学形态既不同于中国古典美学,也不同于西方现代美学。从世界美学的范围来看,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美学形态。 中国现代美学不同于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基本上是在比较封闭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如果用西方美学的标准来看,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美学。比如,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王国维就曾经感慨中国无纯粹之美术。王国维之所以得出“中国缺乏美学和美术(即艺术)”这个断言,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1)现代西方美学被公认为美学;2)现代西方美学的核心观念是“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和“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3)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种观念;因此,中国古代没有美学和美术。 中国现代美学也不同于西方现代美学。尽管中国现代美学是在学习西方现代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古典美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强行推行从前苏联借鉴过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现代美学又非常不同于西方现代美学。西方现代美学的核心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现代美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西方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相互排斥、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二、西方现代美学的传人: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对西方现代美学的接受。从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在跟西方的全面接触和较量中逐渐意识到西方力量的强大。这种意识是分三个阶段逐渐觉醒的:最初只是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仍然比中国落后;但是在洋务运动(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失败之后,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而且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即长期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所造成的社会惰性,中国要想在与西方列强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改造传统的社会制度,学习西方先进的民主制度,但是由知识分子发动的“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失败之后,人们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的落后,而且是中国人思想意识的落后,中国要赶上西方强国,最根本的改革是改造人的思想意识,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再做奴隶。美学就是在这时从西方全面引进中国的,因为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现代西方美学代表了最先进的思想意识,是自由思想、民主政治和强盛的生命力的思想基础。 在西方美学的传播中,王国维(1877—1927)起了重要的、开创性的作用,他的名作《红楼梦评论》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篇符合西方美学标准的论文,因而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 我们之所以将王国维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不仅有时间上的考虑,而且有美学类型的考虑。从时间上来说,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

最新整理美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 (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美学读后感

美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美学读后感(一) 《华夏美学》关于历史的文化的书籍。还是第一次这样去阅读这样一本经典的关于我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之前有看到同学抱着满满是字的国学类的书籍还是很钦佩他们的耐心。这次读一读,还是终于领会到了一点我国家华夏思想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我有点喜欢国学。但是,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通读或去研究,总是粗略的读一读,也看不到文章背科学后的思想,只是单纯的喜欢,也不是很了解内涵,不知如何领略。作者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华夏文化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社会和大自然的道理。我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和不了解去看这本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人自己去研究,可能缺乏比较和客观性,并且也缺乏西方人做研究时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往往主观意识较强。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的封建制度很长,历史很长,没有西方的各种教对权利的制约作用,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往往有消极避世的特点。刚开始阅读时,作者在介绍礼乐文化时,往往把结果当过程来说明,我个人觉得还好有点体会了。后来到在孔孟还有对统治阶级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以后,到后来庄子完全避世,屈原被权利流放,似乎印证了中国士大夫只是在追求自己个人的心灵解脱与广大人民的脱节。后来随着作者的进一步的叙述,特别是讲当禅被中国文人消

化后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改变,开始又体会到在儒家文化逐渐融合庄、屈、玄、禅之后,华夏文化思想上是那么的美。当历史进入明朝时,华夏文化开始进入近代,更加注重对个人欲望或者是个人感情的合理辩护。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据在于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蕴含在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作者依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立在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花了很久才读完,这确实是一本既要踏下心来,还要细细品味的书籍。 美学读后感(二)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

试论电影美学鉴赏_文艺美学论文

试论电影美学鉴赏_文艺美学论文 文艺美学论文 摘要:电影自1895年经卢米埃尔兄弟之手问世以来,就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它的广泛传播有力的证明了影像世界的本体魅力。与此同时,它生生不熄的游动,让电影——这一第七艺术形式发挥出了人类在影像存在之前未曾感悟到的,自身无尽的超然之意。它不仅如诗般超越事物的外在迹象的韵味,更是汇聚了天人合一的内视之美。本文将试图从悟觉与回旋,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证电影美学上的新理念,还将试图把现象学的某些理论与美学相结合,共同完成对电影美的探讨。 关键词:悟觉回旋生命党派运动 100多年的轮回让电影自诞生起,就在真实和虚幻之间通过音视频的结合转换,吸引了无数研究学者的注意。这种玄妙的影像在人类的超验意念和现实情感间游走飘浮,联结起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框架和精神束链,让观赏者在电影这个大的架构之下同时得到满足的审美愉悦感,形成了美学上所谓的“影像观”。在人们视野这一有限的活动范围内,给予观众最具象的抽象美意味,让人们最大限度的看到了心中隐匿的“我”和眼前真实的“我”的异构。至此,电影通过人类共存体的桥梁作用,完成并逐渐完成着它在各个学科间游动的复杂过程,并试图建立起一种与各学科具体可言的关联。但电影似乎天生就与美学的渊源极其深厚,即便用纯粹客观的角度来鉴赏电影,我们都不得不提到美学的相关内涵。尤其是电影中渗透的人类对艺术品悟觉的欣赏能力,以及电影内蕴中的回旋意味,都值得我们好好把玩。 悟觉 主体的电影艺术创作需要客体的生活原形,而生活的真切反过来又带给艺术家们直觉的提升。悟觉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神遇”,“是一种心物感应的悟觉思维到典型状态,是主客体之间意义的双向渗透所产生的深层次心理反映。神来之时,喻象叠出。”1其实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感知,也是一种力求获取本真意象的手段。正如同司空图在《诗品·雄浑》中提出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所展现的意境一样,无论是电影艺术的创造者,还是欣赏者,都希望从创作品中得到这股构成天,地,人运转变通的核心力量,按照蒲震元教授的翻译,我们把这它称作道家的灵魂——“道”。有了这个“道”,我们可以在眼前变幻莫测的视听元素中随时把握其间本质的因素和意义,而且这种把握不会有“丝毫的勉强”,“它的呈现”也将“无穷无尽”。2陈凯歌的一部《霸王别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维限,在把万众眼光拓宽到美轮美奂影像框架中的同时,更是引导受众浸入了导演所营造的意识之巅。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与主人公嬉笑怒骂,历经变迁,丝毫未察觉身边时间轴的转动。聪明的导演在艺术世界的白纸上洋洋洒洒的把时间,生命,情爱等不可名状的复杂流态具体化,瞬间凝滞,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被感染,在关闭放映框的同时还恋恋不舍,直到咀嚼数日后才逐渐发觉其味道,虽然不可言明,但却回味无穷。电影的独特美学价值就在于它在不经意间传递出万物万象的内核,个体的理解方式不同,造就了电影内核的多重性,这种多方位,多视角的表意功能让电影不再被排斥在主流艺术之外,它及时的融入了主流的意识形态,时刻期待营造出与观赏者的“神遇”,在相遇的时候迸发出作者艺术思维认同或异化的火花,促使新的艺术感悟再次进入主导的影像世界,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创作循环。而这种创作的循环对于传者与受者本身的情感要求近乎苛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完成对电影表面活动影像背后神秘世界的探求和体悟。 首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和繁荣都必须符合规律,关照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统。 电影初创的起始端是机械技术进步的结晶,而这种无生命的机械运动,却最终通过艺术家们艺术上的震撼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世人惊叹的巅峰。其中的功臣,最能引起人类共鸣的不能不说是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时空迁移。当自然首次以画面和声音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全世界人惶恐,惊奇,随后便如痴如醉般疯狂的沉浸在这精妙的视听元素上,也让身心全部融入在

西方现代美学

西方美学研究学号: 西 方 现 代 美 学 学院: 学号:

年级: 姓名: 与西方美学有关的十本书: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1日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易中天《破门而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日 歌德《论文学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1日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4月丹纳《艺术哲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10月 邓肯《邓肯自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5月1日 克罗齐《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1日 参考资料: 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佩特《文艺复兴》、王尔德《狱中记》、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克莱尔·贝尔《艺术》、梅纽因《人类的音乐》、罗丹《罗丹艺术论》、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玫瑰》、歌德《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西方现代美学的历史使命,首先就是破除艺术从属论,确立艺术的独立地位。现代美学以克罗齐和洛特曼对黑格尔的艺术从属论的批驳为主要标志。 西方现代美学的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都以艺术独立理论为发展主线。 艺术是否具有独立的地位,它与哲学、宗教等的关系如何,这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任何美学理论最终都必须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西方现代美学演变历史 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都是艺术从属论的代表。柏拉图从哲学角度评判诗与艺术没有真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与艺术反映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更具有哲学性。这两种争论一直贯穿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而黑格尔提出哲学最终将取代艺术,而把艺术从属论发展到了巅峰。克罗齐“度的理论”的出现,黑格尔的以艺术从属论为内核的艺术消亡论,确立起艺术的独立地位,最终使得西方古典美学演变至现代美学。 现代美学又突出两个路线:一是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是艺术的

美学散步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的读书笔记在《美学散步》一书中,作者宗白华对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从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入手,论证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的思想,论证了作为审美现象的“美”与价值现象的相关性与本质联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将审美界定于价值范畴内。作者在强调审美现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指出,“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学问时,学问已不再是学问,而是艺术,是人生。 美学散步的读书笔记《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

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宗白华用翔实丰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国诗画、书法所表现的虚空要素以及从此形成的宇宙意识,他认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中国艺术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们面前舒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带我们去玩味古代名画的内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虚空之上。空中则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在这片虚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负载着无尽的深意。《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

影视美学论文

浓墨重彩酣畅淋漓 ——试析张艺谋电影的美学特质 摘要:张艺谋,这是当前中国电影界上的一个重量级名字。二十年来,在中国电影面临时代困惑的时候,他凭借一股锐气带来了艺术的创新、文化的颠覆,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一个高峰;他以大胆的实践、广阔的胸襟重新为中国电影撑起了一片天地。在他执导的众多影片中,早期拍摄的《红高粱》等经典,不仅震动了中国电影界,更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张艺谋在电影色彩、造型艺术和叙事手段上不懈探索,大大加强了其影片的艺术表现力,也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审美体验。 关键词:色彩语言叙事方式内聚焦象征性创造性 作为我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之一,张艺谋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身较为鲜明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之分析,探求其间的独到审美意蕴。 一、斑斓瑰丽的色彩语言 作为一种美学形态,电影色彩是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离开了色彩的诠释,电影艺术将黯然失色。“色彩是—门视觉艺术,根据再现美学原则,视觉艺术的本性应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强调视觉真实性;而根据表现美学原则,视觉艺术的图像则更重视表现心灵及激发心灵的功能,注重视觉表现性。”①电影艺术中的色彩象征地表达出情感与主题;色彩之间的相互配合,又构成完美的艺术效果,推动电影艺术向着富于文化哲理意蕴的纵深发展。 张艺谋擅长运用缤纷的色彩为其电影谱写华美乐章,其电影中的色彩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而且使电影艺术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气质与美感,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审美张力和表现内涵。 1、对红色的偏爱 张艺谋的电影之旅也是色彩之旅,色彩的运用是其画面造型、影片表达的主要手段。而几乎他的每一部电影中都显示出红色的显著地位: 他的影片的片头字幕基本都是红色,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英雄》等等;其次是从服饰到道具再到场景,红色被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如《红高粱》中的红轿子、红盖头、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秋菊打官司》中成串的红辣椒;《英雄》中漫天黄叶中飞舞的两位红衣侠女等等。这些红色的物体都成为画面中的亮点,使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活跃。 张艺谋自己从不讳言他对红色的偏爱,创造性的运用红色已成为他的一种艺术自觉。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代表着喜悦、吉祥和喜庆,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热

西方美学总汇

西方美学总汇 原始时期: 人类审美的发展是沿着发现形体——改造物体形态——塑造器物形态的过程进行的。 在设计的产生初期,功能——这一重要的设计理论范畴,此时悄然成为设计的主角,从这一时期的器物造型中可以粗略地看出设计美学的发展取向是围绕着的“功能”这一中心进行的。 古希腊时期: 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乐。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古罗马时期: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代替希腊城邦,成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美学思想基本上从古希腊继承下来,以希腊为典范,被称为古典主义。罗马时期的美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贺拉斯、郎加纳斯和普罗提诺等。 郎加纳斯的《论崇高》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认为崇高的风格来自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又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把文艺创作从重视形式技巧,转移到重视精神修养。”。《论崇高》仍然没有超出古典主义范围。 普罗提诺他和柏拉图一样,都把美看成是超现实的精神性的东西。但他不同于柏拉图,他承认物质世界呈现于感官的美,虽然感官的美的源泉仍然是理念。普罗提诺不同意把美看成是比例和对称的希腊传说观点。他认为,有些对称的东西固然是美的,但有些单一东西,如阳光,也是美的。而且同样一张对称的脸,有时美,有时丑,美的原因不在于对称,而在于能够赋予事物形式的心灵,在于来自神那里的理性。普罗提诺把美学导向了神学唯心主义,从而为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开启了先声。 中世纪美学思想: 欧洲中世纪起于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止于15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有以下特点: ①以上帝的名义来讲美。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上帝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上帝的美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的美,是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把自己的形象反映到他的作品中的结果。 ②反对艺术,实际上却又承认了艺术的存在。镜子中的人像唯其是不真实的,所以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映象;感情也不能一概否定,为了使基督教的教义具有说服力,需要激发感情,象夸张、隐喻之类的东西,是可以允许的 ③重视形式。形式来自上帝。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匀称加上色彩的悦目”。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也说,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鲜明的颜色是公认的美。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

绪论 第一章唯意志论美学 第二章表现主义美学 第三章直觉主义美学 第四章精神分析学美学 第五章分析美学 第六章经验主义美学 第七章存在主义美学 第八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九章解释学美学 第十章解构主义美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注: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为必读书目)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 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 程孟辉主编《现代西方美学》(上、下编)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 绪论 ?现代西方美学的分期 ?现代西方美学的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美学的基本特点 一、分期 关于起点的三种观点: 从哲学角度,始于19世纪中叶,即Hegel逝世以后(1831) 从经济角度,始于20世纪(1900),工业革命前为近代 从政治角度,十月革命以后形成两个阵营、两种意识形态 我们一般采取前二种观点的结合: 1831-19世纪末,过渡酝酿 20世纪初的头30年,形成发展 20世纪30-50年代,初具规模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时期(福柯、德里达、詹姆逊、利奥塔) 对后现代的看法:现代之后;现代的后期;现代与后现代交织进行 二、主要流派 李泽厚: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 朱狄:科学与分析的二分法 当前学术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二分法(两大思潮) 人文主义-唯意志论美学、表现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 科学主义-形式主义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美学…… 三、基本特点 构成西方古典美学的三个方面 美的本质:从客体立论的现象-本质模式 审美心理:从主体立论的主客体模式 艺术:艺术哲学 现代西方美学由三面变成二面,悬置了美的本质(?) 1、两个转向: 理性非理性、认识论语言论 现代西方美学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转向?这对其发展有什么影响? 17世纪前,本体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17世纪-19世纪末,认识论(我们是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在对世界作出判断以前,先对知识的可靠性和可能性作出回答

美学考试整理

美学考试整理 一:填空(1*20=20分) 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鲍姆伽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这个术语(其 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被称为“美学之父” 。主要著作有《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美学》《形而上学》等。 2、“三”的概念: ⑴黑格尔三段论:象征型艺术(例如建筑,形式大于内容)、古典型艺术(雕像,内容与形式完全统一)、浪漫型艺术(绘画、音乐、诗,形式小于内容) ⑵席勒游戏说的三个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 ⑶悲剧艺术发展三个阶段: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⑷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 3、审美形态的生成要素:审美形态与语言符号、审美形态与思维方式、审美形态与历史背景、审 美形态与文化精神。 4、中国的四个审美形态:神妙、气韵、中和、意境 5、西方审美形态的两类型:顺向:优美、崇高、喜剧 逆向:丑、荒诞、悲剧 6、西方最基本的六种审美形态,呈现为两种类型: 1)、优美、崇高和喜剧,属于顺向肯定性审美形态,是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和审美风格的正面的和积极的感性凝聚。 2)、丑陋、荒诞和悲剧,属于逆向否定性审美形态,是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和审美风格的负面的和消极的感性凝聚。 7、如果依据人类最能表现出它们的民族来加以命名,我们可以分别称它们为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力量。即双希文化: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 8、审美形态是审美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和审美风格在历史中的形式沉积和逻辑分类。 9、荣格认为感觉、思维、情感、直觉是四种基本心理活动 10、审美发生理论包括:游戏说、生命本能说、巫术说、劳动说 11、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按时间阶段来划分,可分为西方古典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 12、王国维美学思想代表作《人间词话》构建以“境界”为核心范畴的美学体系。三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二:名词解释(2*5分=10分) 1、美学: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 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 2、意境:意境是客观景物经过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熔铸,凭借艺术家的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 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是情与景的结晶。 3、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审美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和审美风格在历史中 的形式沉积和逻辑分类。 三:简答(3*10分=30分) 1、崇高的特征。 答:一、基本特征是突出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冲突。 二、从审美形式上看,崇高表现出宏伟、雄浑、壮阔、粗糙、强劲甚至野蛮、怪异的特点。 三、崇高的审美体验特征是痛感中的快感,惊叹感中的自豪感。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付超 12140051011 一、概述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深刻地剖析了城市街道和外部空间的美学构成要素,认为在城市街道等外部空间的设计当中,需要肯定人的存在这一基本要素;强调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同样重要;列举大量日本和西方经典案例的设计手法上的异同支撑自己的设计理论。此书对我们在对城市街道等外部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之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大量作品来说明这些理论,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很有说服力,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8年,是作者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面的研究成果。这本关于外部空间理论分析的重要文献并不仅仅是理论和实例的罗列,而是以街道的视觉秩序作为建筑空间布局形成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形成不同的建筑外部空间的视觉秩序规律。书中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和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所以说,这本书不仅在理论上为建筑及相关领域奠定了研究模式,也在实践上为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设计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本书虽然属于专业书籍,但是语言通俗,行文流畅,对于初涉建筑领域和相关领域的读者来说也很适宜。读完这本书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认同作者的观点,一个好的建筑,它和所处的场所应有着天然的契合,不然,再美观的建筑都让人不舒服。我想在我们的城市中这并不难理解。 二、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的第一章中充分辨析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