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理论解读《呼啸山庄》中的爱情悲剧

弗洛伊德理论解读《呼啸山庄》中的爱情悲剧艾米莉?勃朗特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然而,

她以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而闻名于世。该著作结构独特, 想象力丰富且意义深邃, 一直被认为是“文学中的斯蒂芬斯”;学者们一直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该作品的无穷意蕴。笔者拟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小说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爱情悲剧。首先, 本文运用弗洛伊

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与他们人格结构的必然联系。凯瑟琳不平衡的人格结构使她陷入爱情与婚姻的两难困境;希斯克利夫则以本我为中心, 始终无法理性思考, 即使凯瑟琳临近死亡他都无法控制自己。其次, 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文明与不满理论着重探讨文明对他们爱情的毒害。为了追求幸福, 人们逐渐组合了家庭, 成立了社会团体。在此过程中, 文明应运而生。同时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对个人有极大的约束力, 它可导致个人的不满, 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真切体会了文明的强大力量, 并以生命为代价做了无谓的反抗。最后,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揭示爱欲和死欲这两种本能如何影响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并导致他们最后的悲剧。爱和恨是这两种本能的代表, 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浓烈的爱情使得他们无法承受分离并想以死求得灵魂的合体。爱欲促使他们相爱, 而死欲驱使他们走向死亡。论文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解析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悲剧成因, 旨在实现对小说更为深刻的解读,突出艾米莉?勃朗特对幸福关系的深刻见解,同时指出个人与文明和谐关系对人类实现幸福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