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概况

世界农业概况
世界农业概况

世界农业概况

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但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耕地面积在这些地区之间差别悬殊。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为0.56公顷,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仅为0.22公顷,其中亚洲仅0.16公顷(1984)。森林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积较大;草原面积则非洲居首位,亚洲其次;其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

1985年世界人口48.37亿,其中农业人口23.28亿,占48.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人口分别为1.28亿和22.01亿,分别占这些国家人口总数的10.5%和60.7%(表1)。 1985年世界总劳动力21.63亿,其中农业劳动力10.59亿,占49.0%。1965~1985年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从 1.07亿下降到0.62亿,在这些国家人口中的比重从10.52%下降到0.5%。而同期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却从7.34亿增加到9.98亿;比重从

31.78%下降到27.5%,下降幅度小,速度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农业生产有很大增长。1934~1938年世界谷物年平均产量为5.43亿吨,1957年增至7.46亿吨。这一期间棉花(皮棉)总产量从 600万吨增至780万吨,原糖总产量从2260万吨增至3986万吨(以上均不包括苏联)。以1959~1960的年平均产量与1985

年产量相比,世界谷物总产量从9.78亿吨增加到18.4亿吨,棉花(皮棉)从1090万吨增加到1703万吨,原糖从5202万吨增加到9787万吨,肉类从6060万吨增加到1.48亿吨,牛奶从3.06亿吨增加到5.07亿吨,水果从1969~1971的年平均2.28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3.12亿吨。其中稻谷、棉花和部分水果主要产自发展中国家,而小麦、玉米和肉类、牛奶则主要产自发达国家(表 2)。如按人均产量计算,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很大。1985年世界谷物的人均产量为0.38吨,发达国家为0.76吨,发展中国家为0.25吨。

战后世界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与生产资料投入的增

加有关。1969~1971年世界农用拖拉机总数为1550万台,其中发达国家1417万台,发展中国家133万台;1984年拖拉机总数增至2395万台,其中发达国家1958万台,发展中国家 437万台。世界联合收割机1969~1971年平均总数为258万台,其中发达国家245万台,发展中国家13万台;1984年总数增至383.7万台,其中发达国家361.5万台,发展中国家22.2万台。世界化肥1965~1966年消费量4391万吨,1984~1985年已增至14000万吨。

战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的速度大于农产品生产的增长。以1985年与1969~1971年的平均数比较,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值扩大4倍,其中发达国家扩大4.2倍,发展

中国家扩大 3.8倍;畜产品贸易的增长更快于种植业产品。现在,农产品贸易愈来愈集中到发达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地区流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前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地区是西欧,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产品和粮食以及北美、大洋洲的农产品都流向这个地区,以交换其工业品。战后,特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后,西欧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的进口相对减少而出口增加。除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外,法国和阿根廷也已进入世界粮食的最大出口国之列。苏联则成了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日本的农产品进口也大增。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绝对值虽有所增长,但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相对比重不断下降,粮食出口大减,反而成为进口地区。只有部分热带特产品的出口还有所增加(见农产品国际贸易)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已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农业生产技术的新进步表现在:个别作业环节的机械化已发展为整个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形成机械化、自动化的综合系列;化肥、农药的施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且更趋高效化,生长剂、塑料薄膜等化工产品的应用也更加广泛;除传统育种技术外,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也开始在农业中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能力,为获得更加高产、优质和抗逆的生物品种提供了可能。所有这些,加上核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的应用,已使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产量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如195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小麦产量为9000万吨,1985年达18956万吨,增加了1.1倍。小麦每公顷产量为2.64吨,比发展中国家的1.68吨(不包括亚洲社会主义国家)高57%,其中法国和荷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高达每公顷6吨和6.6吨。1950~1985年美国农民每一人工时的农场产品增加了 5.7倍。不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有了大量谷物剩余,农业结构中畜牧业的比重一般已超过种植业;居民食品中面包和薯类的比重下降,奶、蛋、肉类、水果、蔬菜的比重提高。同时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出口额。

农业生产经营上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也有新的发展。地区、农场经营项目的专业化,已发展为某一生产过程或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如种植业中种子生产、施肥或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专业化,畜牧业中种畜、种禽生产,肉牛、肉鸡饲养的专业化等。农工商一体化则是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的产物。它使农业企业和农业产前、产后部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加工、运销部门,甚至有关的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通过合同等方式形成各种经济上的联合,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商品流转环节,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以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为主的农业合作在60~70年代也

有很大发展。现在美国参加各种合作社的农民约每6个农场主中就有5个。法国和联邦德国约占70~80%,北欧国家和日本则几达百分之百。80年代这些国家的农产品经合作社销售的比例从30%至80%不等。许多农业合作组织投资开办农产品加工厂、化肥厂、农药厂等,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并也有向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中的上述变化,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在国内,大生产排挤小生产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如从1950年到1985年,美国农场从565万个减少到233万个,减少的主要是面积在2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法国农户中农场面积在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所占的比例也从1955年的56%下降到1983年的32%,而农场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大农户则从1960年的 6%上升到1983年的14.6%。只是由于政府通过税收、信贷等措施的干预、调节,部分中小农场努力采用生物技术和土壤改良等以改善经营状况,同时由于大农场为了获得雇佣劳动力的来源,也并不要求完全消灭小生产,才使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过程发展较为缓慢。现在许多小生产者被迫大量从事农业以外的兼业经营,在日本和美国、西欧就都有这种情况。日本农业合作和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虽对中小农场主不无助益,但由于这些经营形式实际上有利于垄断资本和大农场主加强对农业的控制,其

结果也是增加了中小农场对大资本的依附性。从国际范围看,由于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产品长期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实际价格呈下降趋势,资本主义农业的潜在危机正日益深化。有的国家近又转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并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等,这些措施只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市场争夺更加激烈。

苏联农业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以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国营农场实行专业化的或综合性的生产经营,商品生产率较高,是国家取得商品农产品的重要来源。集体农庄经过50年代以后的集中合并,有的转为国营农场,其数目已由1950年的12.1万个减少到1985年的2.67万个;而每个农庄的农业用地面积则由 122公顷扩大到6400公顷。同期国营农场由4988个增加到2.27万个,其播种面积占各类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的53.5%,超过了集体农庄。东欧国家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的合作化,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和分配方式不同的农业合作社。同时建设国营农场(南斯拉夫为社会所有制农场)。有些国家的农业合作社也曾经历集中合并的过程。但个体经济在东欧国家农业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波兰和南斯拉夫则占主要地位。1980年南斯拉夫私人农场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4%,1983年波兰个体农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6%。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国营农场和集

体农庄、农业合作社的职工、庄员、社员都有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或自留地,并饲养少量牲畜,作为家庭副业,其产品在蔬菜、水果和家禽、蜂蜜等的生产供应上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上述体制正在发生变化。

60~70年代以后,苏联的农工商一体化有较大发展。横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跨单位合作,如由几个农庄集股合办工厂、企业等。纵向一体化是由农庄、农场与工业部门合作举办各种农工综合体、农工联合公司等。东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50年代中期以前,政府对国营农场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和牲畜头数等都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苏联自1965年以后改为国家只下达农产品收购量一项指标,并几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超计划交售部分实行加价收购,1981年起又改为对超过前 5年实际平均交售量的部分实行加价收购,同时扩大了农业生产单位可以自主向国营、合作社商业或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议价出售的农产品的范围。在东欧国家,除南斯拉夫早在50年代初已废除中央集中的计划制度外,其他国家也对原来的农业计划制度和农产品收购制度进行了改革。

苏联和东欧国家原来国营农场实行的劳动报酬工资

加奖励制,合作社或集体农庄实行的按劳动日分配制,也

有了发展变化。苏联于1956年将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制度改为按月预支制(仍以劳动日为基础);1966年又改为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即按照国营农场职工相应工种的工资标准,按月发给庄员工资,另按产量和最终成果补发各种报酬或奖金,这样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和国营农场已趋接近。80年代以后,过去曾经试行而未能推广的集体(作业队)承包制又受重视,在部分地区推广较快,并开始试行个人、家庭承包制。东欧国家农业合作社按劳动日分配的劳动报酬制度也在70年代末前后改为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并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和东欧国家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和物质技术水平都有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也取得一定发展。苏联的农业总产值指数,如以1950年为100,则1985年为273,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50~1985年苏联谷物产量从8120万吨增长到1.82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9%;肉类从490万吨增长到172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3.7%。在东欧国家中,罗马尼亚和波兰以发展种植业为主,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则经常进口相当数量的粮食以发展畜牧业。现苏联和东欧国家畜牧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除罗马尼亚和波兰外,均已超过50%,民主德国则超过60%。苏联由于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和农业

产量的不稳定性,自60年代中期起,已由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1972年起变为粮食长期入超国家。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农业人口除

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外,都占总人口半数以上,南斯

拉夫和阿尔巴尼亚高达70%以上,罗马尼亚达60%以上。战后实行工业化,农业人口有所减少,但速度不快。直到1970年后才有较大改变。1985年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阿尔巴尼亚为50%,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为23~25%,苏联、匈牙利为17%左右,保加利亚为12%,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最低,在10%左右。农业劳动力的情况大体相仿。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1985)以保加利亚为最高,占19.4%;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为最低,分别占12.1%和7.1%;其余均在15%左右。

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了解决各自农业中面临的问题和

加速农业的发展,都在大力推进农工一体化,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原有的经济体制。这方面的变化正在继续发展中。

编辑本段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农业国。除了如中国等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以外,许多国家

在取得政治独立后,对原来的土地制度等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但它们不仅仍受资本主义世界的剥削,而且尚未摆脱国内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多数国家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有的还保存着原始的游牧农业和刀耕火种式农业。饲料、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主要依靠自给。农产品除一部分特产品供出口外,也以自给消费为主,商品

率很低。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作物经营的局面长期未能彻底改变,农业人口庞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量水平都很低。战后发展中国家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虽呈下降趋势,如1960~1985年间印度的农

业产值比重从50%下降到31%,埃及从30%下降到20%,巴西从16%下降到13%等,但农业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在有的国家仍是首要产业,农产品仍是主要出口产品。

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政府都重视发展农业。到60年代,一些国家曾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移向工业,农业

生产一度下降。70年代起又重新肯定农业的重要性,大力予以扶持,在发展计划中给予较多的投资,并进行了较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增加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的投入。特别是发轫于墨西哥的“绿色革命”,通过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品种改良,对发展中国家的谷物增产以及粮食问题的缓和起了不小作用。许多国家还在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对农产品实行保证价格,并发展农业信贷,改进农村交通,为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和销售提供有利条件。1952~1985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年平均增长率达2.7%,高于发达国家。70年代起,农业增长的途径也由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转变为主要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谷物总产量从1969~1971年年平均产量5.89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9.23亿吨,单位面积产量从每公顷 1.43吨增加到2.17吨,增长的速度均高于发达国家。按人口平均的谷物年产量也因此从1961~1965年的 218.5千克,增加到1979~1985年的243千克。现印度粮食已基本自给;巴西也已成为世界大国中农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1985年的农产品净出口额居世界第2位;非洲科特迪瓦的农业产值1985年比1970年增长43%,近年来粮食已能自给。其他国家的农业生产状况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经济、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按人口平均的农业生产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中国家60年代和70年代每人谷物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4%,80年代前期为0.2%,而发达国家60年代为1.3%,70年代为1.1%,80年代前期为0.8%。发展中国家每人平均占有的畜产品、每头牲畜的产品率和人民膳食中的动物蛋白质比重也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粮食供应不足仍是许多发展

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战前发展中国家尚有大量粮食可供出口,到40年代末已是进口大于出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正多方采取措施,在振兴国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发展。由于许多国家不乏优越的自然资源,这种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编辑本段杂志《世界农业》

杂志简介

本刊是一本集综合性、时效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刊物,及时追踪国内外农业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全面分析各类农产品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为涉农企业正确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提供准确情报。深刻报道国际上农业尖端科技成果,以便使高新技术及早转化为产业优势;广泛介召国内外农业企业成功经验,迅速传递农林牧副渔业供求信息,为外商出入中国市场和国内农业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牵线搭桥。

主要栏目热点聚焦

专题综述

科技纵横

名优之窗

经济导视

科技点滴

四海集萃

数字农业

获奖情况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二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编:陈江凡

ISSN:1002-4433

CN:11-1097/S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420室

邮政编码:100026

责任

综观世界发展,发达国家强者恒强的奥秘之一,就是因为它们很早就意识到并且实施了“走出去”战略,以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和贸易活动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

资源来获取最大利益。因此,《世界农业》肩负的主要责任是,为管理、科研与推广部门参谋准确到位,有效促进高效经营管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推广;为涉农企业正确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提供准确情报,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农业经济贸易;为国外企业迅速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并迈向国际市场牵线搭桥;为农民增收、增效献力。

地位

《世界农业》自创刊以来,始终得到了农业部、各级农业行政、科研与推广部门以及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是农业部选送中央领导同志以及各国驻华使馆与驻地总领事馆大使、参赞、领事等官员参阅的重要刊物之一,也是全国各省市主要领导优先阅读的具有前瞻性的一份重要杂志,深受从事农业行政、科研、经贸工作的领导人、管理者、研究人员和企业家的赞誉。其特殊地位已经被业界人士广泛认同并接受,在国内外已经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 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 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 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蔬菜、花卉以及牧草的生产。 2.农业生产基本结构 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种植业不占主导地位。199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3%,园艺业产值占35.4%,种植业仅占13.3%。20世纪90年代后,荷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种植业产值下降,畜牧业产值、园艺业产值稳步增加。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供出口。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荷兰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主的大农场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也普遍较高。据统计, 1996年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1.07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11万个。在这些农场中, 种植业农场(包括大田作物、园艺、多年生作物、混种作物)3.81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23万个;畜牧业农场(包括放牧牧场、猪和家禽养殖场、畜禽混养场)6.76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5.51万个;混合农牧场(即多种经营农场)4927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682个。每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公顷左右。 4.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荷兰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高,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畜产品产量也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1994年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总量为6809.4公斤, 世界平均为1731.3公斤;生产块根和茎作物总量为38934.7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517.2公斤;生产蔬菜1789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431.0公斤;生产水果为4386.9公斤,世界平均为344.3公斤。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肉类14201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173公斤;生产鸡蛋30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35公斤;生产牛奶为54045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407公斤;生产羊毛(原毛)为21公斤,世界平均为2.4公斤。 .c.1999年,荷兰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达55862欧元,是当年欧盟国家人均农业产值平均值(21210欧元)的2.63倍;而且荷兰的农业效率与其国内总的劳

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山合水易: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和教育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亲子农业“成为农业与亲子教育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模式,诸如农业嘉年华、亲子采摘、农业教育课堂模式等应运而生。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一系列旅游及休闲农业政策的出台、2.5天等带薪休假制度的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也令亲子游得到了有利的政策支撑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将大多数儿童的休闲乐趣被禁锢在室内或者虚拟世界,忽略了大自然带来的教育。而亲子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过程中开发兴趣、学习知识,让家长近距离观察到儿童的兴趣所在,给予儿童发展正确的引导。这对于农业产业转型和儿童教育的开展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欧美的亲子农业园,更像是大自然学园、农业乐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基地。台湾亲子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文化要素的挖掘、对资源优势的发挥利用,使其成为亚洲亲子农业的典范。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亲子农业起步较晚,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欧美和台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本文剖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发达国家亲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案例,从而为我们发展亲子农业提供一些参考。 ◆欧美亲子农业发展现状: 欧美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他们认为,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真实实将农业生产经营好,如

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比较成熟,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租赁模式——亲子开心农场;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农业创意节庆模式;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 日本人多地少,国土可居住面积比例小,城市与农村之间距离很近。在观光休闲旅游方面,日本84%的游客会选择本市周边或是邻近城市的休闲观光景点。日本休闲旅游的发展十分重视对当地休闲农地、森林资源、河海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以及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活用,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而日本的亲子农业巧妙的将生产、加工、销售与观光体验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循环的商业模式。此外,日本还有通过对生产性农场进行改造升级成为亲子农业的农场(琦玉农场),他们往往通过细致贴心的设置。主题形象鲜明,以及精准独到的定位和清晰的分区而能打造出深受儿童喜欢的亲子农场,赢得不错的口碑,从而持续盈利。 ◆台湾亲子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富有文化特色。相比世界其他地区,台湾的亲子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明确的农业细分主题,比如三星村以葱文化为主题,走马濑农场以兰花为主题。台湾亲子农业以农为本,在规划、管理和布局等方面都相当到位,其寓教于农的方式使其广受欢迎。台湾亲子农业的发展一般包括主题深入型,精细农业与文化体验结合型,情景消费型,农业生活分享型等。 ◆日本亲子农业借鉴◆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农业概况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接壤。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总人口亿(1997年), 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约占26%。印度在独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15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低水 平的国家之—。贫富差别悬殊,社会条件极差,全国有%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寿命只有41岁。印度政府为了尽快改善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 条件,于1951年起,制定和实施了发展经济的计划。在过去的40年里,印度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50/51年度的亿 卢比增加到1990/91年度的亿卢比,平均增长率为%,居世界第12位。人均寿命延长到59岁,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明显好转。1991/92年度,人均国民生产净值卢比。1995年11月的汇率是卢比兑换1美元。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印度1993年的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 印度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1951—1991年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粮食产量从1950/51年度的5100万吨增加到1990/91

年度的17622万吨,增加倍。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印度1994年谷物总产量为21248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31公斤。在个人消费支出中,食 品开支的份额,从1960/61年度的%下降到1992/93年度的55%。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公顷,约为我国的两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 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土面 积的36%。在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47%,森林面积约占22%,草地约占4%。 印度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年降雨总量为39300亿立方米。全国36%的地区年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的地区750—1150毫米,%的地区为750毫米。印度境内河流众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恒河,全长2700公里,支流10余条,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马普 特拉河,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克里希纳河等。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为凉季,3—5月为夏季,6—9月为西南季风雨季,10—12月为东北季风期。北方

德国的粮食贸易的现状

德国的粮食贸易的现状,及对其他国家在粮食贸易上的态度,和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德国农业发达,是欧盟三大农产品主产国之一。目前德国共有耕地1190万公顷,农场平均规模36公顷,德国农业从业人口占社会从业人口的2.1%,农业GDP 占全国GDP的0.77%。从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机械化发展,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总量持续上升,从60年代初的1726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4347万吨。从1990年开始,该国从一个粮食进口国转变为欧洲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主要出口品种是小麦、大麦和黑麦,2005年粮食净出口562万吨。 德国粮食政策的基础是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德国首先必须遵循欧盟的政策和法律,在此前提下,联邦及各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欧盟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保证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和买得起所需要的食品。韩国粮食政策旨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证粮食稳定安全供应,努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结构调整。 德国采取的最重要的手段都是政府的高额补贴,依靠补贴促进粮食生产,既有产量补贴又有农民收入补贴。同时,粮食安全由单纯依靠国内市场转为依靠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德国储备粮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储备粮,为发生自然灾害、战争等时用;一种是欧盟干预粮,农民以干预价格出售给农业部储备局。德国没有大量的储备粮,这是因为曾经存在大量的生产过剩,所以对粮食的供给满足需求有信心。2006年,德国粮食总供给量为6400万吨,总消费量为4200万吨。 德国对储备粮采取招标形式进行。对于国家储备粮,供应者和储备者都是通过招标进行确定的;对于欧盟干预粮,农业部对储备者进行公开招标,粮食所有权属于欧盟,联邦政府执行欧盟的政策。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由私营仓储企业承担保管责任,具体程序是:首先,每年由私营企业提出申请,政府对申请企业的财务状况、设施条件、管理能力以及仓储商对其设施的控制能力等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核查;其次,政府与获得批准的私人企业签订仓储合同,确定储存费用补贴;第三,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仓储进行监控。穗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则,促进管理手段现代化,基本实现粮食出入库、质量检验检疫、装卸等业务环节的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降低了监督的成本。 欧盟采用进口限制。高质量的小麦、玉米和高粱等,采用的进口关税是干预价格的155%与进口价之间的差价;低质量的小麦、大麦和玉米等,采用的是配额管理,其中,小麦配额290万吨,税率每吨12欧元;大麦30万吨,每吨16欧元;玉米,242万吨,零关税。 德国有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知道牲畜在被屠宰前是否用转基因饲料喂养;蛋、奶、肉制品必须标明是否是(间接)转基因食品。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日本农业现状

日本农业现状 (一)农户锐减 本全国的农户数(农产品销售农户,以下为销售农户)从1995年的265. 1万户减少到2000 年的233.7万户,2009年的169.9万户,2010年的163. 1万户,共减少了102万户(38%)。农业就业人口随着经济高速增长锐减,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老龄化而引起的。 (二)放弃耕地现象的激增 放弃耕地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2000年为34. 3万公顷,而2010年增加到40万公顷,增 加幅度为17%。其中54%的耕地位于山区。这可能是由于在过去养蚕业发达的地区,未能找到可以替代的产品,譬如像果树或畜产业等的缘故吧。即使在山地以外的,拥有大量优良 农田的农业地区,也有15万公顷的被废弃掉的农地,其原因被认为是,村落与那些外出并定居外地的土地所有者之间未能充分地进行沟通的缘故。 (三)规模经营小且兼业农户比重增大。 日本的农户中,专业农户只占16%,其余84%为兼业农户。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第一兼业农户”占14%,以非农收人为主的“第二兼业农户”占压倒多 数,达70%。日本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但是经营3公顷以上的农户在增加,耕地向较 大农户集中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骨干农户的旱地大规模化尤为显著。 日本“六次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地产地消”,即将本地农产品加工、销售 环节的利润保留在本地。“地产地消”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引入替代型,尽量利用本地生产的农产品作为原料来加工生产,并提高地域内食品的自给率,即用本地农产品代替从 外地引入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和食品;二是输出替代型,将原来以生产原料输出为主的形式转 变为以开发成当地土特产品再输出为主的形式,即以加工产品输出来代替原料产品输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增进区域内农民的收入。 六次产业化后的日本农业现状山梨县为例 1?解决农民收入增长乏力问题 山梨县人口有88万,根据20 05年度的调查,农民只有8.7万,不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山梨县周围群山环绕,昼夜温差大,所以特别适合种水果。当地的葡萄等水果种植是农业的主 体,农业生产总值在900亿日元左右,其中500亿日元左右是水果产值,桃子、葡萄、李子及葡萄酒等产值居日本第一,其他则有水稻、花卉等。虽然一些高级水果在东京的超市可以卖得很贵,但是一些有瑕疵的水果就卖不上价钱,因此制作成糕点和烹饪材料等,增加附加 价值后再销售最为理想。如果有农民想发展作为二次产业的制造业,需要购买设备时,山梨 县政府就会提供机械价格的一半,如100万日元的设备就会提供50万日元的补贴。

课题论文:农林学论文 浅谈德国生态农业概况

农林学论文 浅谈德国生态农业概况 德国农业部部长艾尔瑟?艾格妮(Ilse Aigner)(BLEMV,20xx年中,农业生产力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具有环境亲和力。这其中,技术进步对农业影响巨大,但这并非唯一因素。高技术设备的使用是通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前提的,因此才使德国农业水平达到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水平。同时,德国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坚实走生态农业的路子,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德国形成了农业人才培养一现代农业一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模式,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 一、德国农业整体概况 20xx年农业结构发展继续延续了多年的趋势:农业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从1999―2007年间,企业数量从大概472 000家减少到374 500家,下降了20.6%。在这374 000家企业中,从事粮农生产、林业和渔业的农业人员接近130万人,相比1999年减少了12.9%。但他们实现的毛利润却达到了200亿欧元左右。德国农业人口在不断减少睛

况下,机械化程度却在不断提升,机械设施作业范围从1999年的36.3 hm 提高到2007年的45.3 hm。。在1950年一个农业工人产出的农产品只能养活10个人,到今天可以养活大约140人。同时,德国农业以家庭化经营为主,以家庭为单位形成小农场,小农业企业的经营模式。这提高了农业人员的归属感,有利于保持和维护现有的价值观,保持德国一贯的农业传统。同时通过农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也给德国农业提供大批高技术人才,推动企业发展。 二、德国的畜牧业 畜牧是农业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德国农业中大约60%的收益来自出售畜牧业制品。在2009年肉制品总产量达到了525万吨。德国农业部(BLEMV,20xx年产量约为7 000 kg。这些鲜奶及奶制品可以满足21位公民的需求。一头奶牛的Et均产奶量可以制造:4盒黄油或者/2.2 kg奶酪以及/19 kg酸奶。表5可以看出德国牛奶产奶量在过去20多年问发生了质的变化,每头牛平均年产奶量从1985年的不到5 000 kg一下跃升至2008年的7 000 kg左右。这其中不仅有品种选育的进步,更有现代化饲养技术的更新。德国的奶牛场实行放养,部分地区在夏季还将奶牛赶至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牧场放牧。这不仅提高了奶牛的生活福利也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后,得到了迅猛发展,迄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也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历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2014年5月份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就已经表示,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本国的粮食产量连本国人民都供应不上,还需要依靠进口来补充,长期以往,我们必将受制于人。现代农业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机械化、化学投入(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灌溉、以及对化肥和灌溉系统敏感的高产出种子。现代农业高度依赖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用于化学投入品的生产、农具的操作、包装及运输。从生态的角度看,现代农业根本是不可持续的。机械化耕作、化学肥料的使用、大规模单一栽培都导致了土壤的退化。害虫发展出了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终年不休的的灌溉导致涝灾、盐碱化、以及地下蓄水层的枯竭。从长期来看,所有现代农业的要素都经历着报酬递减。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张带来的是农业的迅速萎缩。农村农业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基建征用、城市扩张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利设施荒废、工厂废物任意排放、农业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粮食种子被外资控制转基因泛滥成灾,长此以往中国不仅农作物种子被外资控制,粮食也会严重依赖进口,那时中国将受严重制于人! 1、“大包干”将农业经济打回个体经济 1978年开始推行“大包干”,到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为标志,个体经济基本上占了主导地位。个体经济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个体经济不利于农业发展。个体农民难以承担水利等公共工程,也无力购买机械设备。其次,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共同发展的一条道路。个体农民难以和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公司加农户”只能让农民吃亏。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农民受到剥夺,拉大城乡差别,农民纷纷涌入大城市,最终导致农村凋敝和城市贫民窟化。此外,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共同富裕。个体经济不仅难以兴办合作医疗等福利设施,个体经济的恶性竞争必然会导致农民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当时农民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仅退回资本主义,而且退回封建主义,倒退了2000年”。 1984年,随着人民公社的撤销,社队工业改为了乡镇企业,事实上开启了社队工业私有化的大门,90年代的后期,通过一轮“股份合作制”为旗号的私有化浪潮,基本上完成了乡镇集体企业的私有化。社队工业和乡镇企业是有本质不同的,社队工业是集体所有,可以就地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而乡镇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只能让少数农民富裕起来,大多数农民只能日益贫困。 人民公社的解体同时意味着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农民变成单个个体参与到社会竞争中,面对权力倾轧、资本剥削完全失去了谈判的能力,成为被资产阶级和基层腐败官员鱼肉的对象。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导致农村完全回复到无政府主义状态,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常年失修,农民各自为战,相互帮扶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农村社会风气骤然恶化。更主要的是,碎片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中国农业挡在现代农业大门之外,机械化、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精密化的农业田间管理均变作不可能。单位农业生产效率长期维持在很低水平,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工农差距。

丹麦畜牧业发展介绍

丹麦畜牧业发展介绍 丹麦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以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为主。几百年以来,农业一直是丹麦的主要产业,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口持续的下降,农业在丹麦的社会里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畜牧业在丹麦农业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4。丹麦是畜牧业强国,在世界上以其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率著称,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居世界前列(饲养1万头生猪平均仅需3个劳动力),素有“欧洲食厨”之称。畜牧业又以养猪为主,产值占畜牧业的40%。因此,专业化养猪是丹麦畜牧业的重中之重。丹麦作为世界猪肉的四大产地之一,占有世界市场17%的份额。丹麦养猪业是世界公认的“高科技产业”,基因生物技术、电脑自动控制系统等在生猪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猪群疾病控制、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等养殖管理技术方面世界领先。 丹麦的畜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养猪业和猪肉生产业 丹麦号称“猪肉王国”,专业化养猪十分发达,历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猪肉输出国之一。丹麦是一个仅536万人口的国家,但猪肉产量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巴西等大国,位居世界第七,而出口量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最近几年,丹麦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1994年,丹麦的猪肉出口突破了77万吨,一举超过荷兰,成为世界猪肉出口第一大国;近几年里,猪肉出口维持在70万吨以上,创汇维持在22到23亿美元

的水平,继续在欧盟和在世界上高居首位。丹麦猪肉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盟国家,占64%左右。1/3的猪肉出口到欧盟以外的地方。丹麦的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83%左右,占世界猪肉出口总额的23%。据丹麦统计局统计,丹麦全国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 2001年降为14387个。其中,生猪出栏量超过1万头的农场有136个。2001年生猪存栏数为1261万头;生猪屠宰量为2091万头;生产猪肉183.75万吨,其中85%供出口,出口额达288.9亿丹麦克朗(约合34.81亿美元),占丹麦出口总额的7%,占农产品出口的54%。国内市场销售额约为57亿丹麦克朗。主要国际市场为欧盟,占全部出口的62.3%,其中,德国20.3%、英国19.4%、意大利8.8%、法国5.2%, 其它欧洲国家11.1%。欧洲以外国家,日本14.9%、俄罗斯6.9%、中国及中国香港3.9%、美国3.4%。丹麦是欧盟中能够把猪肉出口到美国、日本的少数国家之一,其成功的秘诀是在各个环节坚持极其严格的兽医卫生标准。出口猪肉主要以冷冻或冷藏的分割肉为主,火腿肉和罐头制品出口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为了满足零售市场需求,直接进入零售市场的猪肉,都是剔骨、去皮、低脂肪的分割肉,零售部门不需再加工。 2、养牛业产业 养牛业在丹麦所占比重也相当大。丹麦的专业养牛农户占总数的56%,奶牛业和肉牛业分别约占畜牧业产值的26%和18%。奶牛农场的平规模从1982年的27头增加到1998年的55头。由于欧盟的限产政策从80年代以来,丹麦牛的头数从300万头下降到1998年的198万头,

世界农业结构研究之荷兰农业现代化

世界农业结构研究之荷兰农业现代化 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处于马斯河、莱因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下游河口地区,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多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多年以来,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可与美国和法国等传统农业强国匹敌。按农业就业人口计算,荷兰平均每个“农民”的年出口额将近百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顷土地净出口额则惊人地超过10万元,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除了享誉全球的鲜花和观赏植物等产品居世界市场份额首位之外,荷兰的蛋制品、啤酒、番茄和奶酪等农副产品的净出口额均名列世界第一。 然而从地理坏境来看荷兰并不优越,全国约有1/4的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是一个低地国家,地势过于低平,东南部海拔一两百米的地方就能算是“高原”,北部紧靠北海,每个世纪,总会有一两次特大风暴潮袭击荷兰,海水内侵的记载常现于历史文献中酿成重灾,莱茵河、马斯河等几条河流也常常泛滥。但是1667年,荷兰人开始反击,在工程师Hendrick Steven的带领下开始了围海造田的伟大壮举,并在两个半世纪以后得以实现,从此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建立起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土地基础,而且密布全境的河流虽然带来了无穷的伤害,却给荷兰农业提供了转机,甚至构成了荷兰外向型农业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和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造就了荷兰现代化农业的奇迹。 荷兰农业包括: 1、农田作物及园艺生产。农田作物生产主要以马铃薯,小麦、甜菜为主。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园艺生产在荷兰占相当份额,主要是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鲜花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鲜花在温室内生产。 2、畜牧业及渔业。荷兰乳品和肉类生产占农业总产值的6%,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猪肉出口国,1996年出口额达191亿荷兰盾。荷兰的牲畜设施、兽医兽约、种畜育种、牲畜饲料和饲喂技术都十分先进。荷兰的渔业主要运用高效和现代化的拖网捕鱼船队和近海捕鱼船队从事生产,1996年捕捞总值达85900万荷兰盾。 3、农产品加工和机械。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专用的、高度自动化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符合环境要求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使荷兰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占很大份额。农产品和蔬菜有60%以上经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加工成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发展最快的产品有:干酪、肉类制品、巧克力、糖果、马铃薯制品和饮料。目前,食品和饮料加工业的营业额约占荷兰工业总额的近30%。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种植鲜花和蔬菜。园艺作物产值1995年力132.3亿荷兰盾。其中,蔬菜为98.72亿,花卉为60.91亿。球根鲜花及耐寒种苗为20.6万亿。 分析荷兰农业现代化的几个特点可以看出;1、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温室农业无论是蔬菜或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2、荷兰温室产品经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寻求独到的市场,完全按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有效的遏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独木桥”的弊端。各园艺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独领风骚,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3.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模式,在荷兰,农产品的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集卖市场在这个体系中扮演了提供商品生产信息及产品质量标准,调节市场供需,控制市场进程的重要角色。规范化的市场体系为荷兰的温室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温室企业生产的产品均标有生产厂家、

印度农业概况精选文档

印度农业概况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接壤。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总人口亿(1997年), 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约占26%。印度在独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15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低水 平的国家之—。贫富差别悬殊,社会条件极差,全国有%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寿命只有41岁。印度政府为了尽快改善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 条件,于1951年起,制定和实施了发展经济的计划。在过去的40年里,印度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50/51年度的亿卢比增加到1990/91年度的亿卢比,平均增长率为%,居世界第12位。人均寿命延长到59岁,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明显好 转。1991/92年度,人均国民生产净值卢比。1995年11月的汇率是卢比兑换1美元。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印度1993年的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 印度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1951—1991年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粮食产量从1950/51年度的5100万吨增加到1990/91 年度的17622万吨,增加倍。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印度1994年谷物总产量为21248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31公斤。在个人消费支出中,食 品开支的份额,从1960/61年度的%下降到1992/93年度的55%。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公顷,约为我国的两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 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土面 积的36%。在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47%,森林面积约占22%,草地约占4%。

荷兰农业概况

荷兰农业 荷兰是欧盟的第六大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欧盟的5%。荷兰是欧盟各国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2003年荷兰的人均GDP为27500欧元,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5%。 1概况 虽然农业生产只占荷兰全国GDP的25%,但荷兰却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按照荷兰农业部2002年统计,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工、运输、销售、研发、咨询)创造的增加值为393亿欧元,占GDP的10%,为全国提供了67万个就业岗位。 荷兰农业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共有农户86万户,农业用地约2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信息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资料不断地向大农户集中。农户用地的平均规模已从1990年的16公顷发展到2003年的225公顷。有1500户用地超过100公顷。据荷兰农业部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将有40%的小农户在激烈竞争中难以为继,因而被淘汰出局。目前,25%的农户生产了2/3的农产品。 荷兰农业为出口导向型,其生产的农产品70%用于出口。出口的大宗农产品为花卉、蔬菜和畜禽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是其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国家。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增长35%,进口下降05%,农产品进出口顺差约为200亿欧元。 2002年,荷兰农户的平均收入约为4万欧元,其中14万元为来自农场以外的经济收入。 荷兰农业依赖于欧盟的巨额补贴。2004年,荷兰预计得到的农业补贴高达157亿欧元(1999年可比价)。 2花卉蔬菜园艺业 近年来,荷兰的花卉蔬菜园艺业发展迅速。其中,温室大棚生产扮演了重要角色。2002年,温室大棚生产了价值118亿欧元的蔬菜,213亿欧元的切花,129亿欧元的盆栽植物。通过建造温室大棚,农业实现了全天候、高度机械化、计算机管理生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同时,温室大棚生产使种植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稳产。以三种主要蔬菜为例,西红柿每平方米的最高单产为60~65公斤、黄瓜为75~90公斤,甜椒为28~32公斤。 农业高产需要高投入。在荷兰建造1公顷现代化温室大棚所需投资为约100万欧元。目前,荷兰拥有超过1万公顷的现代化温室大棚。 2001年,荷兰花卉蔬菜园艺业出口达152亿欧元,占出口总额的6%,大大超过畜禽产品的出口。 3畜禽养殖业 据2002年统计,荷兰共饲养150万头奶牛,110万头肉牛,140万只羊,690万头猪,3889万只蛋鸡,5466万肉鸡。除羊、小肉牛和肉鸡外,其它动物的饲养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按照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分配给荷兰产奶总配额为110亿公斤/年。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连遭重大挫折。自1997年以来,疯牛病例时有发生,至今未能根除。2003年,荷兰爆发了禽流感,造成了2500万只禽类动物

日本农业概况

日本农业概况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日本农业1 一、日本概况 日本国是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统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相当于我国的1/25,人口 亿(1994年),居世界第7位。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 329人(1992年),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城市人口占%。 日本的资源比较贫乏,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最高峰富士山, 海拔3776米。沿海平原狭小分散,关东平原最大。海岸线长而弯曲,约3万公里,多海湾和良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10 00-2000毫米。日本有大小湖泊600多个;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日本土壤贫瘠,主要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以及泛碱土,大部分冲积土已开垦为水田,形成特 殊的水田土壤。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日本可划分为北海道、东北、 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9个农业区。 首都东京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人口1182万。它既是全国的经济、金融、商业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又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东京聚集着全国11%的 工厂,工业门类齐全。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55万,地处阪神工业区的核心,是日本陆、海、空交通的枢纽,重工业和第三产业十分发达。横滨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亚洲最 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为亿-亿吨。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许多西方风格的建 筑,是华侨和华人居住最多的日本城市。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93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1490美元,仅次于瑞士,居世界第2位。据1990年的统计,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农业占%),第二产业占% ,第三产业占59%。据预测,200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下降到5%以下,第二产业变动不大,第三产业将增加。 1993年日本的农业总产值为万亿日元,总农户数364万(1994年),农业人口1279 万,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1992年,“大农业”(农林水产业)产值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左右,“小农业”(农牧业)占%。1994年农户平均总收入为万日 元,其中农业收入占%、非农收入占%、其他占22%。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 1994年,日本的耕地面积为 万公顷,占国上面积的%。其中,水田占%,旱地占%,灌溉面积万公顷 。耕地利用率从1983年的%下降到1993年的100%。1994年人均耕地公顷,是典型 的人多地少国家。1984年日本大米丰收,农业总产值创历史最高纪录,达万亿日元。后 来产值连年下降,1989年以后,因蔬菜、水果、牛肉等价格上升,产值下降有所扭转。1993 年因大米严重歉收,农业总产值降到万亿日元。 2.规模经营小而兼业农户比重增大日本的农户总数由1960年的605万减少到1994年的36 4万,其中销售农户278万多。在这些农户中,专业农户只占16%,其余84%为兼业农户。在

困惑大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剖析_印度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 2004年第8期 困惑大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剖析 ———印度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谭晶荣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发展中大国印度农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粮食、土地、失业、贫困、地区差距、城乡差别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也存在与印度相似的许多问题。两个国家在对待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上虽有一些差异,总体而言多数处理方式都很相似。印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样也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两国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印度 中国 农业问题 作为世界人口第二的发展中大国印度,自1947年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之后,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但印度广大农民依然贫困,农业始终制约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1991年印度政府对传统的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但政策效力微乎其微,长期以来困惑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问题依然严重。如何使印度农业走出困境,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是摆在现任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人口问题、粮食及食物问题 (一)由于人口增加导致对粮食及食物需求扩大 印度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人口方面的压力,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根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的初步统计结果,截止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人口总数为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率高,因而对粮食和其他各类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农业增长的大部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如果农业出现波动,印度的国民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印度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保证粮食和食物供给是印度政府的首要任务。 (二)印度政府用以解决粮食和食物供给的办法 印度在独立之前,经常闹饥荒。独立之后,印度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发起了“绿色革命”,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及北方邦西部等地,推广高产品种,增施化肥,扩大灌溉,加强植保,提高机械化程度,从而增加了粮食产量,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印度注重从西方科技中吸收营养,继“绿色革命”后,印度为了保障国民的食物供给,又先后发起了“白色革命”(奶牛产业)和“蓝色革命”(渔业产业)。这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印度的粮食危机,还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牛奶生产大国”,鱼类与水产品的出口也给印度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实践证明,印度的“三次革命”是成功的,它在农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一个主要成效是促进了印度农业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

德国农业概况.doc

德国位于中欧西部,北濒北海和波罗的海。面积356970平方公里。人口8201.2万(1 995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8人。南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为冰碛平原。河流主要有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威悉河,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博登湖、基姆湖、维尔姆湖和阿墨湖。属温带气候。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将濒海的西欧和内陆的东欧连接起来,也成为暖和的南部和寒冷的北部的横梁。德国的地形变化颇多,主要由广阔的平原、低伏的丘陵和高耸的山脉所组成,其南部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连绵的丘陵和森林,自此向北延伸到北海和波罗的海。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中小家庭农场为主,在原联邦德国,农业家庭农场是德国农业的基础。按其农业收入的

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业的专营企业,企业主总收入中有90%以上由经营农业所得;第二类是主营企业,农外所得收入小于50%;第三类是兼营企业,农外收入超过50%。1995年,拥有农用地面积1公顷以上的52.3万个农场中,23.5万个农场的面积在1~1 0公顷之间,约占总数的45%。约22.7万个农场的农用地面积在10至50公顷之间,占 4 3%。可见,原联邦德国约有88%的农场规模在50公顷以下,50~100公顷以上的较大的农场仅占11%左右。1994年,每个家庭农场年度的纯农业收入,前者为29152马克,后者为39798马克。 2、东西部农场存在明显差异。在德国统一之后,原民主德国通称为“新州”,那里经过土地私有化之后,原先的超大型农场(1989年4700个)已分成3万家各种形式的农业企业(1995年底)。其中,90%以上的是个体或合伙的农场(由3~5个家庭农场组成),但它们经营的平均规模仍大于西部,约有150公顷;合伙农场更大,平均经营450公顷。1994年个体农场收入为每个劳动力43600马克,合伙农场为55800马克。与原联邦德国各州不同的是,在新州的农场中,所经营的土地89.9%是租赁来的,而在西部租赁面积仅占45.1%。东部租赁土地比例较高,原因在于1990年前土地是无偿使用的,在实行私有制后,原使用的土地物归原主,只好租赁那些重新获得土地所有权但已不再从事农业活动的原地主后代的土地。 3、农业份额下降,但畜牧业持续增长。德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都在逐年下降。 1950/51年度,原联邦德国农业劳动力为677.6万人,到1995年下降到138.9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4%。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50年的22%降低到1994年的1.1%。虽然农业的地位在下降,德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德国约1740万公顷农业用地中,牧场与可耕地面积之比几乎是 2∶7,但1994/95年度畜牧业产值达371.51亿马克,而同年农作物产值仅为242.9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