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教学设计教案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教学设计教案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教学设计教案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 初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2 会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 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二)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认知生活中有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结合合作探索活动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区分生活中与数学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教学难点:

区分生活中的事件类型,做出合理决策。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乒乓球,引出下例:

2 某次国际乒乓球比赛中,中国选手甲和乙进入最后的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吗?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

(3)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吗?

(通过学生熟悉而又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3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二、感知生活中的确定与不确定

说一说:(1)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确定的?

(2)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不确定的?

(小组讨论,让学生联系生活,再次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三、建立数学知识模型(通过上述学生的举例感知生活中的确定与不确定事情,从而给出三种事件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四、知识理解把握本质

练习: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那些是必然事件,那些是随机事件?

1.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6点朝上。

2.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广告。

3.小明家买彩票将获得500万元彩票大奖。

4. 明天一定下雨。

5.妇幼保健院,下一个出生的婴儿是女孩子。

+3>2

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8.如果a,b都是有理数,那么ab=ba

(对于概念的学习,要通过多次感知,不断强化,在初步感知概念后,要通过及时的辨别分析,真正认识概念的本质)

(通过第七、八两小题让学仿照再举几例,使学生认识到以前所学习的大量的公式、法则等一般来说都是必然事件。)

五、分组学习,其乐融融

1小组竞赛:

分别举出生活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举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通过活动更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 数学实验室:

摸球游戏:规则:共有15个白球,5个黑球.每次只能摸5个球,摸到5个黑球为一等奖,依次类推.

(1)学生动手摸奖,体会中奖的可能性,感受到身边的事情.

(2)设计游戏:你能仿照上面的游戏自己设计几个游戏吗?(一个是必然事件,一个是不可能事件,一个是随机事件)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摸奖,既能加深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下面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六、故事:《田忌赛马》

齐王和田忌都有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3种,可是田忌的各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同等级的马差一些?

想一想:田忌和齐王赛马是否一定会输?为什么?

七、观察分析探究

改变开头例子中的条件:

(1)如果进入决赛的是两个外国人问题如何回答?

(2)如果进入决赛的一个中国人,一个外国人问题又如何回答呢?

通过例子发现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让学生体会概念中的“特定条件”。

八、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九、课后练习:

1用适当的语言来表示下列词语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情况?

东边日出西边雨十拿九稳大海捞针海枯石烂

2 小名、小芳和小圆每人各买一瓶饮料,在供购买的20瓶饮料中,仅有两瓶瓶盖上写有“再来一瓶”。请根据以上这段话,设计一个不可能事件,一个必然事件,一个随机事件?

十、板书设计:

确定与不确定

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

随机事件---不确定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三种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 《不确定现象》数学书96页例1,例2。第97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②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活动中体验有些现象是可能发生的,而有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掌握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难点】 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学具准备】 硬币;装白、橙乒乓球的袋子8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要从我们班上的数学练习册中抽出一位同学的来进行检查,会抽到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呢?” 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不能确定它的结果。人们常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我们也称之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不确定现象。 (1)出示硬币:抛硬币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元向上呢?还是菊花向上? (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元向上还是菊花向上。 (3)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 (5)教师小结: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元向上,也可能是菊花向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板书:结果不止一种不确定)。 2、研究确定现象 (1)出示乒乓球。猜测小虎摸的是什么球? (2)指名学生摸球验证。 (3)分小组进行摸彩球的游戏,完成教师下发的记录表。 教师:当盒子里全是橙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橙球,都是橙球……。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一定”这个词来说。 教师:这样放球可能从盒子里摸出白球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可能,不会…… 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 (板书:不可能) 教师:(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当盒子里全是白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又怎样呢? 学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结果。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就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张小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例2和例3,第97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具学具准备】 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这几天,阳光明媚,冬日的暖阳驱散了初冬的寒气,大家高不高兴?教师想问问同学们,你觉得明天还会是晴天吗? 2.学生猜: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阴天,问:能确定吗?(不能确定,都

有可能。) 3.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有的现象不能事先确定。这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不确定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学生齐读。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不确定现象。(每两个学生准备一枚硬币。老师每组发一张记录单) (1)教师: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玩。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硬币)我们知道,硬币有几个面?(两个)我们这儿规定:有字的一面是正面,另一面这是反面。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不过,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要求。请看大屏幕,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活动要求(学生朗读)活动要求: 1. 抛之前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2. 两人一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每人抛五次,注意观察硬币落地后有几种结果并记录在表格里。 3. 活动后想一想怎么用语言准确地描述硬币落地后出现的结果。 (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 (3)学生汇报:你们组抛的硬币几次正面向上,几次反面向上呢?。 同学们,从刚才抛硬币的活动中,你们发现硬币落地后出现了几种结果呀?老师也想来抛一抛,你觉得老师抛这枚硬币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不能确定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呢?(可能) (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 (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

可能性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教学设计

可能性——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如练习中的猜成语、抽奖、摸球等游戏,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可能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在充分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教材分析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教学内容,概率的基础是随机现象,这就涉及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每种结果都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次数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决定了概率与统计是密不可分的。这堂课感受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重在向学生渗透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统计与概率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但由于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采用以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

形式的“探究学习法”,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这些事件。 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五)教学策略 教学采取的“探究学习法”,通过猜成语游戏和抽奖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六)教学用具 P Pt课件展示成语守株待兔图、卡片、抽奖盒、学生自己准备的两个盒子和黑白棋子。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那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在游戏中度过。在玩的时候,请大家积极思考,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从玩中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 学生们听到都很兴奋,活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播放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doc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河南省陕县的四实验学校傅延玉【教学内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棋子游戏,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2、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二)能力目标: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观察、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教学难点】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教具准备】课件、盒子、棋子、转盘、小黑板等。【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新《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本节课学生是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学生状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我校地理位置特殊,一半以上学生是农村外来人员的子女。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差。因此,我根据这些特点,设计了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突出主题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不过我们做游戏是有目的的,我们要通过做游戏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不确定现象》,不知你有没有信心学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二、例1的教学。1、活动一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我往盒子里放的棋子(全是黑色的),猜一猜老师摸出的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师摸)师: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呢?

初中七年级数学第章体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 11.1 可能还是确定 第1课时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知识技能目标 1.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2.认识“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与“必然发生”的意义,会结合实例加以区分. 过程性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各种事件的含义,初步获得对概率基础知识的认识,形成解 决这类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2.经历对基本概念的辨析,学会与他人合作、讨论,让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重点: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难点: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先让我们两人一组做一个“掷骰子”的游戏. 游戏用具:每组准备一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它有六个面,每一面的点数分别是从1到6 这6个数字中的一个.骰子质地要均匀,以便使每个数字被掷得的机会均等.游戏中要 求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做记录,用“正”字法把每个点数出现的频数记录下来, 填入下表.掷完20次后,两人交换角色. 两位同学的试验数据都记录在表1中: 表1:掷骰子40次骰子上每个数出现的频数频率表 二.探究归纳 1.不可能发生 请同学们观察表1,“点数7”出现的次数为_______,如果再多掷几次,“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会不会发生? 观察所有小组表1中,“点数7”出现的次数总是0.骰子上没有7,所以再多掷几次,“掷 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都不会出现的. 师生交流:“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0. 2.必然发生 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掷得的点数大于6或掷得的点数是8 等等. 掷得的点数小于7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发生几次?这件事一定会发生,每次都发生. 师生交流:每次都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100%,我们称之为 七年级数学(下)第11章 体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黄军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docx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四年级上册102、103页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初步体验和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是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初步认识,所以总体是要求一些初步的接触 和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 认知基础,通过游戏活动和事实举例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对确定、不确定 现象的把握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能对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推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硬币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年龄变化和天气变化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明确人的年龄每过 一年就会增长一岁这一现象是确定的,而明天的天气会是怎样这一现象是不确 定的。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课本例1,初步感知 提问:现在班上决定选一部分同学参加演讲,将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演讲顺序,大家猜一猜谁会抽到第一个呢?会是男生还是女生? 生答:可能是···,也可能是··· 再问:一定会抽到男生或者一定会抽到女生吗?有几种可能? 生答:不一定,有两种可能。

小结:像这样,结果不止一种,并且是不确定的,我们称之为“不确定现象“。 2、探究课本例2,深入理解 师:大家平时都喜欢玩游戏,今天就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接下来要请6个同学上台,两人为一组,每组连抛硬币3次,一人抛,一 人记录下抛出的结果即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 师:现在请举手的同学上台进行游戏并做好记录。(学生上台操作) 小结:从同学们抛硬币的情况来看,每次落地后要么是正面朝上,要么是反面 朝上,所以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 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也可能···“来 描述。 3.分组讨论例3,自主探究 (1)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有一些彩球分别装在两个盒子里,小虎面前的盒子里全是红球,小猫面前的盒子里全是白球,现在他俩分别要从面前的盒子里摸出 一个球。他们分别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结果确定吗? (2)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结论。 (3)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当出现的结果只有一种时,表明结果是确定的、一定会发生的,叫做“确定现象“,通常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六、巩固练习 1.完成103页说一说(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2.动手完成103页试一试的连线(请学生回答结果)。 学生答完后,教师进行及时的点评并加以提示和分析。 七、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 回答:1.明白了什么是确定现象,什么是不确定现象。 2.明白了确定现象的结果只有一种,而不确定现象的结果不止一种。 3.学会了判断和推理确定、不确定现象的结果。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八、教学板书 不确定现象 1.不确定现象: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9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教案)

9.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一)教学知识点 通过丰富实例认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 2.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设计的有趣的问题中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教学方法:实验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摸球游戏实验,正确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教具准备: 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外的小球,三个盒子、一枚硬币、一枚骰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掷硬币.你也一定玩过,光灿灿的硬币,一面铸着我国的国徽,一面标有币值,我们把它向上抛起,然后让它自然下落到地面,当硬币还在空中,尚未落到地面的时候,猜猜它落到地面是国徽面朝上,还是币值面朝上? [生]也可能国徽面朝上,也可能币值面朝上. [师]再来看这一枚“骰子”,它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布着不同的点数,当我们把它掷出去后,它会自然落下后旋转,当它停止旋转时,“1点”“2点”“3点”“4点”“5点”“6点”的面,哪一个面朝上呢? [生]也都有可能.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存着很多像“掷硬币”“掷骰子”这样的事件,当我们把它掷出去,自然落到地面,当它停止旋转之前,我们无法判定有些事件会不会发生,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件事先都无法判断它会不会发生呢? (同学们可讨论一下) [生]不是的.例如一个苹果我们把它用手托起,然后把手放下.这个实验的结果是肯定的,即毫无疑问,苹果必然会掉下来.“苹果必然往下掉”这一事件我们在做试验之前事先就可肯定它必会发生. [生]再例如“1+1必定等于2”这一事件也是确定的,如果要是谁说“1+1可能等于2”我们一定会笑他,甚至会怀疑他智力有问题. [师]所以在世界上有许多不确定的现象,它们可能会产生这个结果,也可能产生那个结果;在世界上也有许多确定的现象,它们是一定会发生的.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事件. 二.讲述新课 活动1:一定摸到红球吗 教师取三个盒子,正面(即冲着学生的面)用透明的材料做成,然后将盒子编号:1号、2号、3号.将5个红球和5个白球放入1号盒子中;将10个白球放入2号盒子,再将10个红球放入3号盒子,注意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应完全相同,放球的过程要完整地展现给学生. 球放完后,将盒子的背面(除正面外其余的面都是不透明的)冲着学生,将盒子中的球摇

第章体验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 第11章体验不确定现象章 11.1 可能还是确定 第1课时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 知识技能目标 1 ?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 2. 认识“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与“必然发生”的意义,会结合实例加以区分. 过程性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各种事件的含义,初步获得对概率基础知识的认识,形成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2 .经历对基本概念的辨析,学会与他人合作、讨论, 让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重点: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 述。 难点: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先让我们两人一组做一个“掷骰子”的游戏. 游戏用具:每组准备一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它有六个面,每一面的点数分别是从1到6 这6个数字中的一个.骰子质地要均匀,以便使每个数字被掷得的机会均等.游戏中要求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做记录,用“正”字法把每个点数出现的频数记录下来,填入下表.掷完20次后,两人交换角色. 两位同学的试验数据都记录在表1中: 表1:掷骰子40次骰子上每个数出现的频数频率表 二.探究归纳 1. 不可能发生 请同学们观察表1,“点数7”出现的次数为 ____________ ,如果再多掷几次,“掷得的点数是7” 这件事会不会发生?

观察所有小组表1 中,“点数7”出现的次数总是0.骰子上没有7,所以再多掷几次,“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都不会出现的. 师生交流:“掷得的点数是7”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不可能”发生就是指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0. 2. 必然发生 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掷得的点数大于6 或掷得的点数是8 掷得的点数小于7 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发生几次?这件事一定会发生,每次都发生.师生交流:每次都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机会是100%,我们称之为“必然”发生. 3. 可能发生 在刚才的游戏中,什么事是必然发生的?掷得的点数小于7、掷得的点数是整数等等.掷得的点数是2 这件事会不会发生?是必然发生?还是不可能发生?这件事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不是必然发生,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师生交流:我们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机会的大小: 可能发生是指有时会发生,有时不会发生,或者发生的机会介于0和100%之间. 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什么事是可能发生的?能否讲讲它发生的机会在6 万次中约有几万次? 掷得的点数是1 (它发生的机会在6 万次中约有1 万次) 掷得的点数是奇数(它发生的机会在6 万次中约有3 万次)等等.师生交流:“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 都是确定的现象,而“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现象.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中,是确定的现象多呢?还是不确定的现象多?请你各举一例说 明.(让学生自由回答) 问题1: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在老师的组织下,每组派代表举出实例,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进行判断,由此我们可以把这许多问题进行分类。有的同学把这些事件分为三类:(一)一定会。(二)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精品教案(探究版)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这些事件。 难点: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 课件、抽签卡纸、铅笔一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师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 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教师出示奖品铅笔,并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感受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二、探究新知 师: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

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1.“可能” 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生:会抽到唱歌。 师:一定抽到唱歌吗? 生:不一定。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说?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是不是像你们所说,可能抽到跳舞,可能抽到唱歌,还可能抽到朗诵呢?现在我们抽卡验证。 学生抽卡验证。 师:通过抽卡验证,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抽卡发现:同学们抽的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不可能”和“一定” 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师:如果这次学生抽的是唱歌,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其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情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或确定的,就可以用

不确定现象优秀教案

不确定现象 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例1、例2、例3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活动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有的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的则不是确定的。 2、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难点: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具准备:硬币、编号纸片、盒子、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现在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最近几天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在发生前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类事件。 二、合作探索: (一)学习例1(教材例2) 例1 抛硬币,猜结果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比赛场地是通过猜硬币来决定的吗?我们来玩抛硬币的游戏好吗?教师示范抛硬币,学生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2、学生验证。

3、汇报、交流: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 4、教师小结:在刚才老师和同学的实验活动中,硬币落地后哪一面向上,结果是事先无法确定的,我们把这种事件叫做不确定现象。常用“可能……,也可能……”这样的方式来描述。 板书:不确定现象结果事先不知“可能……,也可能……” 5、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例2(教材例1) 1、同学们,下周将举行主持人演讲比赛,一共有4名同学参加。他们是……。为了公平、公正,我们将通过抽签来决定他们的演讲顺序。猜一猜:这4人谁第1个演讲? 2、学生猜测。 3、验证。说一说。 4、教师小结:例1中“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事先不知道”,例2中“谁抽到第1个演讲事先也不知道”,这些现象都是不确定现象。常用“可能……,也可能……”这样的方式来描述。 5、学生说说。 6、学生互相交流。小结:不确定现象的结果至少有两种情况。 7、课堂活动。 (1)猜硬币(2)游戏:石头、剪刀、布 (3)说说:四年级四班同学星期一第一个到校的是谁? (三)、学习例3 1、例3、摸彩球: 说说小虎和小猫摸彩球的结果。 2、小结:象小虎和小猫摸彩球,我们事先就知道事情的结果,我们把这种事先就知道结果的现象,叫做确定现象。常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板书:确定现象结果事先可知“一定”、“不可能” 3、说一说: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用上“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4、试一试:连线。

不确定现象

不确定现象(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页例1、例2,第97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具准备】 分为8个小组(活动时,全组集中到组长那里开展活动)。硬币、登记表(交给组长保管), 装有彩球的盒子。(一个盒子中全放黄球,一个盒子中全放白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例1 (1)同学们,这4个同学要参加演讲比赛。我们将抽签决定他们演讲的顺序。请4个同学上来代表他们抽签,谁能猜一猜这4位同学谁是第1个演讲的?(学生猜测) (2)猜测:一定是XX同学吗(不一定)那一定是XX同学吗? (也不一定)我们能确定第1个演讲的一定是谁吗?(不能)谁来说说为什么?(因为抽签的结果,可能是……也可能是……) (3)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是无法确定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究的一种现象——不确定现象。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2 (1)猜测。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玩抛硬币的游戏。老师先来玩 一玩。,把硬币抛起来,请学生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 (2)验证。学生小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每一小组抛6次硬币,各小组长记录小 组实验结果。先猜想,再看抛的结果。体会事先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有时是相同的, 有时是不同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3)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记录。 (4)交流:观察统计情况,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引导学生用“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来准确描述这一现象) 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板书:不确定) (5)总结。谁抽到第1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也不能事先确定”,像这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现象。 (6)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确定现象,请你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例如:明天可能下雨,这次考试我可能得一百分…… 三、摸球比赛,学习例3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乒乓球,我想请表现好的两个孩子来进行摸球比赛? 1.规则。两名选手在盒子中摸球5次,谁摸出来的黄球多,哪个选手就获胜。同学 们, 你们认为哪个同学会获得胜利? 2.摸球比赛。请两位参赛选手先猜拳决定选择摸哪个盒子的彩球。摸出1个黄球就在黑板上的统计表中做上记号,最后进行统计。 3.交流讨论。教师宣布获胜选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点名回答:我想他的盒子中全是黄球。) (1)认识“一定”“不可能”。 ①你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猜的。) ②那么你为什么这样猜呢?(学生:因为他连续5次都摸到黄球,有点可疑。) ③我也觉得有点可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想看看吗?(学生:想。) 教师把盒子打开,里面装的全是黄球。

第一课时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第一课时: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例1及练习十一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水平。 3、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教学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法设计:演示法、指导法。 学法设计:探究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卡片、两个盒子、红、黄、绿棋子。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引出新课。 自学教材第44页。 1、看第44页主题图,说一说同学们聚在一起准备干什么?参加联欢会的每个同学都要表演一个节目,表演节目有抽签来决定,这个同学可能抽到这个节目,那个同学可能抽到这个节目。 2、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希望表演什么节目? 二、合作探究(出示预习案) 1、三张卡片分别写着什么节目?小明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抽到什么? 2、小丽和小雪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小丽抽到什么节目? 3、小雪会抽到什么? 4、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5、检查预习情况。

三、合作质疑,解决问题。 1、学生汇报: 生1:可能是唱歌。 生2:3种情况都有可能。 2、教师指出:如果小明抽到一张跳舞,还剩两张,接下来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3、学生汇报:小丽可能会抽到唱歌,也可能会抽到朗诵。 如果又抽了一张唱歌,那么最后小雪会抽到什么?(一定是朗诵) 4、师生归纳总结: 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能够预知的,具有确定性。确定性的事件就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结果;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能够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事件就用“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结果。 四、过关检测: 1.完成教材第45页上的“做一做” 2. 根据生活常识,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我知道地球()每天在转动。 (2)太阳()从西边升起。 (3)我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4)人()两年不喝水。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鱼()会游泳。 (7)明天()会下雪。 (8)抛硬币时()正面朝上,也()背面朝上。 (9)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死亡。 五、畅谈收获,评价激励。 六、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的1、2、3题。 板书设计: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确定不确定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不确定现象(一)_西师大版

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 ■教材分析 不确定现象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的知识作准备。对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体验,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如抛硬币、转转盘、掷骰子、青蛙跳水、套圈等活动,都是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不确定现象的游戏和事例。因此,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能准确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确定和不确定现象。难点则是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关键则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本单元共编排了4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进一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能在具体情景中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所有的结果。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进一 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重点)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 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能在具体情景中列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所有的结果。(难点)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8组《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44—46页例1—例2“做一做”,47页练习十一1—5题。 【教材分析】 本课“可能性”这一内容,是三年级上移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性和不确定的,描述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还会通过比较的方式,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 例1 通过充分感知和分步体会,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2 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进行定性描述。 【学情分析】本课例1内容涉及的知识从三年级教材上移,并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调整,学生已具备相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观察力、判断力、思维能力已达到一定要求,并且易接受新鲜事物,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判断,并为下一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2、使学生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初步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会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体验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难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引探式教学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自制转盘骰子棋子、盒子若干【教学设想】 本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对统计可能性教学的要求,以教材和生活素材为载体,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与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使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直观,课堂容量增加,充满活力。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亲历活动的全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大小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设计意图】创设接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不确定现象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教案 一、学情分析 这是本套教科书第1次出现“可能性”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 概率的知识做准备。对于可能性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体验,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这是学习本单元知识的有利条件。 二、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感受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判断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不确定现象。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 事件的发生。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 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四、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老师给每组准备了学具,等会每组组长来抽取学具。 2.老师要请一位小帮手,帮老师记录,在抽取的数字后面打√。

3.你想抽到几号? 生1:3号 生2:5号 生3:9号 4.请用一句话把刚才三位同学的猜想描述出来。 生1:我会抽到3号,5号或者9号 生2:我可能抽到3号,5号或9号 …… 5.这个同学真会表达,还用到了“可能”这个词 板书:可能……可能…… 三个学生抽取学具 6.和你们猜测的一样吗?不一样 7.抽到几号学具,这个事情确定吗?板书:不确定 师:请其他组长来抽取学具 8.请看黑板还剩下哪几个数字?接着抽,结果会怎样?生1:要么是4号,要么是10,要么是12号 9.你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表达吗? 生2:可能是4号,可能是10,可能是12号。 10.你想抽到几号? 11.你确定吗? 生:因为……可能…… 12.只剩下一个,剩下的一组抽到的是几号? 13.你们怎么这么肯定? 生1:只能是13号

西师大版《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验和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对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列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不确定现象。(教学例1)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抽签的游戏规则吗?抽签是什么意思?你在哪里见过?(生汇报:比如抓阄) 师:下面我们来看这4个同学将要去参加演讲比赛,演讲前他们需要通过抽签来决定演讲的顺序,同学们猜猜谁会

抽到第1个呢?有同学说小冬会抽到第1个,也有同学说小明会抽到第1个,也有同学说小芳会抽到第1个,还有同学说小梅会抽到第1个,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请4位同学代表4位演讲者上来抽签(多抽几次) 抽生上台。师问:你能确定你抽到几号吗?猜想一下。 师引导生规范自己的语言,在数学上一般用:可能。。。。也可能。。。。。”师板书:可能……也可能……….像这样说说。 师:在生活中,像这样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的事很多,如:明天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你能说说吗? 二.教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可能会出现几种结果? (1)介绍硬币的正反面。老师示范抛硬币,学生猜测落地后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学生加上“可能,也可能”准确地描述硬币落地后的情况。 (2)出示活动方案的提单: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3)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具学具准备】 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手里藏着什么呢?那在哪只手里呢?(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 小结: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能确定老师手里藏着什么东西吗?那么这就是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的“不确定现象”。 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 同学们你们玩过抛硬币的游戏吗?课件出示抛硬币的图片。 你们猜想一下,抛出的硬币落地时会出现的怎样的结果呢?那么你们想证实你们的猜想结果是否正面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玩这个游戏。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拿出硬币和表格 讲明要求,同学们现在就在小组内玩这个游戏,我们把有数字的一面叫做正面,是花纹或国徽的一面叫做反面。四人一小组,每人扔一次硬币,抛出的硬币落下时哪一面向上就在那一格中画圆圈,并把结果记录在表中。 游戏完成后,观察你的表格,扔出硬币之后出现了怎样的结果? 完成之后抽生汇报扔的结果,然后说出自己的结论。 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可能…….也可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发现什么?游戏的结果能确定吗?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板书:不确定现象:可能…….也可能……. 那么你们能用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吗? 让学生举例。 (二)活动二:摸球游戏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教案

《随机事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可以互相转化. (4)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活动、试验、猜测、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听故事等过程,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历经“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处理—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以及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条件.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2)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增强互助、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分析 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试验运气好坏,发现新知(摸出红牌表示运气好)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摞红牌,让坐在教室左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抽牌,显然学生抽到的全是红牌,抽到红球的学生个个惊叹自己运气好啊. 2、教师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另一摞黑牌,让坐在教室右边部分的三四位同学抽牌,而学生抽出的全部是黑牌,摸到黑牌的学生个个唉声叹气,叹自己运气怎么就不好呢.师:真的是教室左边部分的同学运气好,右边部分的同学运气不好吗?我们一起来观察两个盒子里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