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大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大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大纲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08试本1、2班)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革命之后,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矛盾中诞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艺术与技术以及艺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规律,以及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对设计艺术理念和风格的影响。

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现代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讲授按照课题作业的进度,结合具体的课题分段讲授。突出艺术设计史理论重点,易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并指导学生的实践。

2、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理论讲授一般占教学总学时数的70%-80%,设计史经典案例分析一般占教学课时总数的20%-30%,符合艺术设计史教学的要求,课时的比例分配较为合理。

3、运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相关会展及市场考察等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艺术设计史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4、运用幻灯,VCD/DVD光盘赏析课件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审美水平,进而借鉴并运用于实际的艺术设计中。

5、对课题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教师及时发现并答疑,展开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讨论,把设计史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现代艺术设计史研究方向进行学习。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授

共设“设计史的研究对象”、“工业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工艺美术运动——工业设计的萌芽”、“新艺术运动——工业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装饰艺术运动——多元文化因素作用下的设计风

格”、“美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1945年以前)”、“战后美国设计艺术的发展(1945年以后)”、“战后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

展”、“设计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等共11章内容。系统讲述现代设计艺术史的产生发展的历时性过程,深刻剖析艺术设计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史论结合的形式将多种风格的艺术设计流派进行客观而明晰的表述,确保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幻灯、录像及VCD播放

结合艺术设计学科本身的特点,在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授课中,一方面注重不断改进和充实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方面注重培养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不断开发符合学术规范的基础性教学课件,并且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进行创新性课件设计,从而建立健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专业课件库;课程设计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经典的录像和VCD播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注重引导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掌握较为全面的现代艺术设计史,培养学生具备基于直观影像分析的欣赏能力与自学能力。

(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课程中间可以结合实际参观美术馆,各类展览等。

四、课程特色与教学效果

(一)课程特色

此项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通过西方现代设计史经典实例的解析,图文并茂的论述艺术设计史的知识,改变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泛泛讲授,增强了理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突出了设计史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

1、史论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课题设置结构合理,目的明确,符合设计史专业和设计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现代艺术设计史的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与课题训练系统合理,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现代艺术设

计史的基本内容,而且从中学到了艺术设计的规律与方法,弥补了学生过于重视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弱以及重技术轻能力的状况,培养了学生概括、分析、抽象客观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3、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表现、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

学过程中课题的选择与训练,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指点路径,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设计史案例进行尝试性分析研究,从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与创造潜能,形成教师宏观控制教学进程的教与学互动机制,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

(二)教学效果

1、该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完全符合艺术设计史学科专业训练的目标和

教学规律。在与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等院校的相关交流中,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

2、更新的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内容,富有启发性的史论课题研究,扩

大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思考的乐趣。

五、参考教材

1.《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著 中国青年出版

2.《外国工艺美术史》 张夫也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山东轻工业学院史论教研室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介绍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介绍 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17-18世纪欧洲艺术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意大利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18世纪威利斯画派的出现更加让整个意大利艺术呈多元化发展。 佛兰德斯的艺术跟同期荷兰独立后那种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艺术不一样;它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主要为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稣会服务;这类人物对艺术的要求促使佛兰德斯绘画具有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佛兰德斯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绘画,其次是建筑,最后才是雕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首推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趣味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2013思政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 一、课程说明 【课程ID】【课程修习类型】必修 【学分数】 3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建议修读学期】三春 【学时数】48 【先修课程】无 1.课程介绍: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是以比较研究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制度为内容,分析当代不同国家各类政治制度包括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行政体制等共性和特性。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行政学和国际政治研究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学习和讨论,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了解各种各类政治制度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学会鉴别和善于吸收各种各类政治制度中一切于我有用的治理和管理经验,并以此提高理论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Course code: Total hours: 48 Credits:3 Courses: optional course. Appl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ofession. 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加深对当代西方国家现行政治制度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进而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和现代政治信念,培育政治文化。通过对各国政治制度以及具体方面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并增强学生对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及要求: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是一门研究各国政治制度与体制的课程,与《政治学概论》或《政治学导论》等课程有密切关系,同时,与《世界通史》或《西方文明史》等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政治学理论、世界历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储备。 5.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外阅读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课本内容,必须阅读教师推荐书目与材料,并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要以文稿的形式上交授课教师。1.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分析具体问题、设置讨论议题); 2.课后阅读(阅读相关书目和材料); 3. 课堂讨论(每小组设置发言人,由发言人阐释观点,小组同学提供补充意见,其他同学评议或提问质疑,最后发言资料与文稿上交教师。)6课程政策: 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如下:1. 学生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按时到课;2.学生要认真听讲,围绕课堂主题, 踊跃发言;3. 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探究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陶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陶艺术各期特征及黑陶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宗教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内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秦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 中西绘画比较 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 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 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 ③ 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 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 ⑤ 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 ⑥ 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 与西方美术重体面, 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 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 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 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 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统一完整,薄衣贴身, 衣纹阴线。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 ① 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 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 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 既体又一派。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 以张躁为主的呈派, 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 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 唐代雕塑艺术特点: ① 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② 世俗性强,突破了佛教的禁欲主义,造型丰满、美丽,以现实美好理想为出发点。③ 技法写实,简单朴素,动态优美,生动。质感表现强,构图和谐,手法与立意,突破性的创造,是在大自然中与人的思维中,能拓展其艺术境界。 唐代美术总结:(关于佛教造像) 1、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佛权哲学渗进。政治和伦理道德。举君臣父孝之义 -------, 使好空者恶杀,义勇者殉国。 2、佛本生故事悲惨场景,消退让位于对极乐世界的追求向往。(幻想美丽的天国等) 于是壁画中,举目便是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歌,佛坐莲花中, 环绕圣仙,座前乐队钟鼓齐鸣,座后彩云缭绕,飞天散花到处是华贵绚烂的色彩, 圆润流畅的律条,丰溢柔和,亲切动人,美丽善良的人物造型,这一切代替了魏晋时代壁画的悲苦场面,瘦削的人物造型,强烈的动感节奏。此时代求得心灵的安慰和期求,一个时代对欢乐幸福和幻想,以取得心灵的满足。时

西方史学史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史学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西方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史学在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现代的发展情况,对史学名家和名著予以介绍。 (四)教学时数 36课时。 (五)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地向学生推荐学术名著。 二、本文 第一章古典史学(1) 教学要点: 神话与史诗;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修辞学派。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古希腊史学。 第一节、城邦及希腊历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 城邦及其文明;希腊历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神话与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工作与时日》;爱奥尼亚。 第二节、西方史学的创立 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希罗多德的史观。 第三节、政治史:一种传统史学范型的确立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该史学传统的影响。 第四节、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时的史学 色诺芬;《长征记》;《希腊史》;《师门回忆录》;《苏格拉底的辩护》;《拉西第梦的政制》;《阿格西劳传》;《居鲁士的教育》;《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修辞学派。 考核要点:神话与史诗;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修辞学派。 第二章古典史学(2) 教学要点:

撒路斯提乌斯;恺撒;李维;塔西陀;波里比阿;普鲁塔克;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古罗马史学。 第一节、从模仿到奠立 从城邦到帝国;罗马文化的特点;费边·匹克托及《罗马史》;老伽图及《罗马历史源流》;撒路斯提乌斯及《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恺撒及《高卢战记》和《内战记》。 第二节、李维与塔西陀 李维;《建城以来史》;塔西陀;《演说家对话录》;《日耳曼尼亚志》;《阿古利可拉传》;《历史》;《编年史》。 第三节、光辉的延伸 波里比阿;普鲁塔克及《希腊罗马名人传》;阿里安及《亚历山大远征记》;阿庇安及《罗马史》。 第四节、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求真探索精神;人文主义观念;宽宏的历史眼光;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考核要点:撒路斯提乌斯;恺撒;李维;塔西陀;波里比阿;普鲁塔克;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 教学要点: 奥古斯丁;格雷戈里;艾因哈德;编年史与年代纪;比德;鄂图;《马可·波罗游记》;普洛科匹厄斯;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中世纪史学。 第一节、早期教会史学的兴起 “黑暗时代”;教会史学的兴起;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第二节、欧洲各国史学 法国史学:格雷戈里及《法兰克人史》;艾因哈德及《查理大帝传》;编年史与年代纪;基伯特。英国史学:比德及《英吉利教会史》;安瑟伦。德国史学:威都坎;提特马;兰伯;鄂图及《编年史》。意大利史学:城市史学;《马可·波罗游记》。 第三节、拜占庭史学与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拜占庭史学:普洛科匹厄斯及《查士丁尼皇帝征战史》和《秘史》。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考核要点:奥古斯丁;格雷戈里;艾因哈德;编年史与年代纪;比德;鄂图;《马可·波罗游记》;普洛科匹厄斯;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近代史学(1) 教学要点: 布鲁尼;瓦拉;马基雅维里;让·波丹及《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佛拉西阿斯等编《马格德堡世纪》;巴洛尼阿斯等编《教会编年史》;托马斯·莫尔;弗朗西斯·培根;博学时代:玻兰达斯派;圣摩尔派。 教学时数: 4课时。

西方艺术发展简述

西方艺术史简述 一、西方艺术史基本脉络 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 巴黎、纽约 埃及美术: 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 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埃及美术 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 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 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1.爱琴文化时 期、2.荷马时期、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5.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美术 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 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罗马美术: 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 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 术和哥特式美术等。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 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位 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希腊美术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并与当地 民族美术相融和,而自成体系。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也都带有本民族原始艺 术的明显烙印。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 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券,既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也体现出 当时工匠们的创造才能。同时与教堂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 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 术以丰富多彩的面貌。 文艺复兴美术: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规范下,文学和艺术的复兴。”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 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其变 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全校通选课周学时 2 学分时间 任课教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孝远 课程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e10882797.html,/pkujpk/course/xfwms 西方文明史导论是一门全校性的通选课,为2006年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精品课程。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教材:(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由北京大学世界史教师为主撰写的一部教材,任课教师朱孝远、颜海英为《世界文明史》(上册)的分册主编。 (2)教材:[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上、中、下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简介:在当代的西方历史研究上,社会文化史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历史研究的一个基础和一种发展。展开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西方社会史》,就是当代西方这方面研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这是一补介绍西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本书以社会史为核心,从普通人的兴趣点出发,重现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内容和图片资料极其丰富,所述自古至今,深受读者欢迎。 译文采用的原版是读书1987年的英文修订本,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三位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P·麦凯、贝内特·D·希尔、约翰·巴克勒编撰而成,该书出版不久就成为众多美国大学相继采纳的通用教材。作者们把历史置入于时空发展的框架之中,表现出动态的历史经验、生命的模式以及智觉、情感、情绪等的复杂形式,通过“历史的理解”和“历史的叙述”来把人类的经验转化成为一个个直接、具体和生动的故事。这部作品并不一定立即告诉读者各种历史结论或历史因果,但却引导你进行历史思考。《西方社会史》对于历史结构的探讨是有独创性的,作者们亲身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观察,并且利用这些经验材料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见解,特别是他们从文化根源和社会基础出发分析历史演化的因果,无疑为解释历史现象提供了一种客观主义的新视野,对后来的历史学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10.19 第4版) 讲课的内容 (时间安排/讲课重点/难点/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第一周) 讲课的重点:旨在说明什么是“西方”,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通选课的基本要求。 难点:(1)文明的概念如何理解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如何把握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五号黑体)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The history of World and China movie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36 学分:2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经济结构、技术体系和文化产品)。换言之,电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成分,而且也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一组成分。任何一种电影史的定义都应承认,电影的发展包含了电影作为特殊技术体系的变革、电影作为视听再现系统的变革以及电影作为社会机构的变革。本课程是向同学介绍评析中国和外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梳理出中外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从发展比较的观点分析中外电影现象之间的联系、影响,重点透视外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现状和发展的借鉴价值。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要求同学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观摩任课教师指定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电影文本,并结合历史语境进行鉴赏分析,把握中外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本课程学时安排为140学时,考试时间不计入内。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经典片段评析观摩。同时,由教师指定,要求学生在课余自行看完50部左右的中外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品,并做好观片笔记。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上要求对电影发展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精讲细评,深入讨论、准确掌握。首先厘清中外电影发展中的诸多观点与争议的主要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具体的影片创作和理论思潮,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外小论文写作,促使学生准确、明晰地掌握、分析中外电影发展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建立正确宏观的电影史识。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特性、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电影史的分期。 1.1 教学内容:视觉文化时代

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 画家传记及作品。 (3)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 (4)专辟叙论部分,集中阐述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 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 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5)全书七卷篇幅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只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 5.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张择端: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家,擅长画建筑,车船等风俗题材. (2)《清明上河图》: <1>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 <2>内容结构分为三个段落: 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 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 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高度历史文献价值。 <3>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如:漕船,骆驼队,毛驴队等都被有条有理又真实自然的组织在这一宏伟的艺术整体中。 <4>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部分,种种矛盾,构成全卷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 <5>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 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 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6.五代花鸟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1)黄筌: <1>西蜀宫廷画家,擅长花竹翎毛,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 <2>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条相融,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画中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 <3>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细腻明丽的风格。 (2)徐熙: <1>南唐士大夫,终身不仕,自命高雅,过着放达闲适的生活。 <2>注重“落墨”,信笔抒写,略加色彩,突破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草的格式有所创造,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 <3>也为宫廷画过赋色浓丽并带有装饰趣味的“装堂花”“铺殿花”。 (3)黄筌,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宋人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7.宋代花鸟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不仅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而且表现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把自然属性与道德品德相联系1)宫廷花鸟画: <1>黄居寀: 北宋前期画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表现宁静平和,细致艳丽的“黄家富贵”之风,成为宫廷花鸟画的标准。 传世作品:《山鹧棘雀图》。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3 学时:54 使用教材:《史学概论》 参考教材:姜义华、瞿林东《史学导论》;白寿彝《史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历史专业必修课程。须学生具有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基本知识,及在相关专业学科如文献学、目录学、史学史等课程的学习中打好良好的基础,由此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才能对史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其教学目的为: 1、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具体内容:史学概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有关“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文字史料: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校勘学、辑佚学、考据学、训诂学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当代史学如计量史学及其方法,比较史学及其方法;历史学与自然科学、文学、哲学等关系;历史认识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史学著作的内容和形式;史学著作的体裁及其演变史学著述的体例;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历史学的功能,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基本素养。 2、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梳理清楚各种理论的源流脉络,另一方面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 3、史学概论这门课程是对史学的概要论述,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史学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科起到补缺的作用。 二、课程定位 史学概论则是历史学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但史学概论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起步晚;课程理论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大的较确定的体系,也较零散。但也正因如此,有关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的分歧很多,讨论也较热烈,逐渐趋向形成共识。有人主张本学科可作为历史专业的入门课,应是历史系学生跨入研究领域的入门或向导。但仅此是不够的,我们更多地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史学领域和未来目标,应以历史学为对象,着重研究历史和历史学中带有共同性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使学生从总的方面,对史学有一个概括了解,了解在史学内部曾经出现过什么重要的问题,已经解决的程度及应该继续工作的途径。 三、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 1、突出历史学研究实践的“典型”与“前沿”。本课程涉及理论问题多,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讲授如此庞杂的内容,是课程的难点所在;而且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史学思潮的冲击,史学领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西方重要的史学思潮如:马科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对史

西方艺术史基本脉络

西方艺术史脉络 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 埃及美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埃及美术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1.爱琴文化时期、2.荷马时期、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5.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美术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罗马美术: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等。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位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希腊美术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并与当地民族美术相融和,而自成体系。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也都带有本民族原始艺术的明显烙印。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券,既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也体现出当时工匠们的创造才能。同时与教堂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术以丰富多彩的面貌。 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规范下,文学和艺术的复兴。”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其变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术创作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可分为:1.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美术,2.罗马盛期文艺复兴美术,3.威尼斯后期文艺复兴美术。 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简明西方文明历史》教学大纲

《简明西方文明历史》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学习、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多种学习形式,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理性与自由这两个西方文明核心思想的来源,从而对中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有更清晰的认识。 教学内容简介: Chapter 1 The Ancient Near East:The First Civilizations The Rise to Civilization 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 Egyptian Civilization Empire Builders The Religious Orientation of the Near East Chapter 2 The Hebrews: A New View of God and the Individual Outline of Hebrew History God: One, Sovereign, Transcendent, Good The Individual and Moral Autonomy The Covenant and the Law The Hebrew Idea of History

The Prophets The Legacy of the Ancient Jews Chapter 3 The Greek City-State:Democratic Politics Early Aegean Civilizations The Rise of Hellenic Civilization Evolution of the City-State Athenian Greatness The Decline of the City-States The Dilemma of Greek Politics Chapter 4 Greek Thought: From Myth to Reason Philosophy Art Poetry and Drama History The Greek Achievement: Reason,Freedom,Humanism Chapter 5 The Hellenistic Age: Cultural Diffusion Alexander the Great Hellenistic Society Hellenistic Culture Chapter 6 The Roman Republic: City-State to World Empire Evolution of the Roman Constitution Roman Expansion to 146 B.C.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读书笔记选题推荐) 1.荷马:《伊里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2.荷马:《奥得赛》,王焕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 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4.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5.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6.色诺芬:《长征记》,崔金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7.波里比阿:《通史》(Polybius: The History of Polybiu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London,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1960),洛布古典丛书1960年。 8.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9.恺撒:《高卢战记》,任炳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0.李维:《建城以来史》,穆启乐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11.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2.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黄宏煦主编,陆永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阿庇安:《罗马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4.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15.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潮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7.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8.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19.马基亚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20.马基亚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1.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2.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3.伏尔泰:《风俗论》,谢戊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4.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26.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27.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 28.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29.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30.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伍光建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31.基佐:《法国文明史》,沅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清华大学外国美术史期末考试论述题满分答案

论述题:以代表性艺术家及其具体作品为例,通过作品的分析,充分说明艺术风格的分期、变化、特点与影响等,字数500字左右 1、分析说明埃及艺术“恒久”特质在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埃及人希望用最具特点的视角来表现人体的各个部分:头被表现成侧面的,这样容易把握对象特征;眼睛最富于表情,因此,艺术家将正视的眼睛描绘在侧面的头部;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如肩膀和胸部是正面的,而到腰部则扭转成侧面,这样可以表现人物的臀部和双腿的侧面;双脚皆从内侧加以表现,所以都只能看到一个大脚趾。这种艺术传统或惯例被专用于表现皇室和贵族。如果不按这一惯例,将导致人物的身份发生彻底的变化。因此,埃及艺术的惯例从形成一直到公元前四世纪,几乎从未发生过改变。 现藏于开罗埃及博物馆的早期王朝时期的《纳美尔石板》中,雕刻着国王纳美尔的形象,他头戴白色王冠,他的头部及腰部以下皆以侧面示人,而肩部与胸部都是正面,他身前的俘虏、背后的奴隶及脚下逃窜的人,同样都是这样的形象。在古王国时期第五王朝建筑监工蒂的坟墓中出土了一些上色浮雕作品,其中一幅表现了蒂正在观看狩猎河马的场景。艺术家在创作这件产品时沿用了传统的惯例。河水是俯视的,而河里的鱼、鳄鱼、河马却是侧面的,人物也是正身侧面的。到了中王国时期,人物却出现了全侧面的表现方法,如《喂羚羊》中描绘的人物,与古王国时期的程式化完全不同。在新王国时期的《王后尼菲尔塔里向伊西斯进贡》和《奥西里斯前的审判》中,人物形象仍然沿用了古埃及传统的表现方式,足见埃及艺术传统生命力之旺盛。 2、分析说明古希腊艺术的特点。 由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及城邦的出现,希腊人在文化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希腊艺术共分为几何风格时期、东方风格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几何风格时期:公元前1050年到公元前900年左右,一直流行以较简洁的几何纹和线性装饰主题为主,这被称为“原始几何风格”,以雅典出产的陶器最为典型。成熟的几何风格陶器出现在公元前900年后。这时几何风格的大型器皿多为墓葬的标志物,如雅典出土的双耳喷口杯,杯身的图案详细记录了一个显然是比较有权势的人的葬礼,在杯面上下两层系带中,都装饰有精美的几何纹样。现在可以确定的最早的希腊神庙遗存也出现在几何风格时期。在阿尔戈斯发现的一个公元前8世纪的陶制神庙模型,其平面呈矩形,房顶和墙面都采

《中外历史》教学大纲

《中外历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中外历史》是2010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对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文明史均有实际的意义。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 (一)使学生掌握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发展历程; (二)使学生掌握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三)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进程及各朝代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四)使学生了解西方文明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二、本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构 《中外历史》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辉煌成就、西方文明的源头及发展等知识,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将知识切实转化为能力,能熟练地掌握秘书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的实际办事能力,具备专业秘书需要的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秘书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神话 教学内容:中国神话的由来、内容及特点。 教学要求: 1、了解神话的由来; 2、了解中国神话的内容; 3、了解中国神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神话的特点。 第二章希腊罗马神话 教学内容:希腊神话的起源、内容及特点,罗马神话的内容。 教学要求: 1、了解希腊神话的起源;

2、了解希腊神话的特点; 3、了解希腊神话的内容; 4、了解罗马神话。 教学重点:讲述希腊神话的特点、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神话所反映的社会状态。 第三章先秦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先秦时期的概念及特征,先秦时期文化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先秦时期的概念及特征; 2、了解夏、商、周朝的社会状态; 3、了解先秦时期文化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影响。 教学重点:讲述先秦时期特征及春秋战国时期文化。 教学难点:理解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第四章西方古典文明 教学内容: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希腊城邦制、古希腊文明及罗马文明。 教学要求:1、了解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 2、了解希腊城邦制及古希腊文明; 3、了解古罗马文明。 教学重点:讲述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及古希腊、罗马文明。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城邦制。 第五章秦汉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儒家文化的确立,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 2、了解秦朝的文化成就; 3、掌握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4、了解汉朝的文化成就。 教学重点:讲述中央统一专制王权的建立及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教学难点:理解儒家文化在汉代的确立。 第六章罗马帝国及中世纪欧洲 教学内容: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西欧中世纪修道院的作用。教学要求:1、掌握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 2、了解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3、了解西欧中世纪修道院的作用。 教学重点:讲述罗马帝国的成就及兴衰 教学难点:理解西欧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 教学内容:魏晋风骨,“竹林七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

西方艺术简史(笔记,部分)

西方艺术简史 刘宗何 一:史前到近东艺术 史料: 一.现代智人在约3.5万年间从非洲侵入欧洲,取代了原驻在欧洲的尼德安人;欧洲史前艺术形成。 二.石器时代的欧洲史前艺术体现于法国南部及西班牙北部90多处洞穴的壁画以及小型的石制以及象牙雕刻物。 1.原始艺术 一:洞穴壁画 1.表现类型:各种各样的动物,如野牛,马,山羊,鹿,熊,野猪,鱼类和鸟等。多以写实的,自然风格画成。 2.特点:线条简单,但形态生动,造型准确。从画中可看出粗略的“透视前缩法”和明暗表现法。 3.人类文化史上第一个时代被称为石器时代(paleolith age) 旧石器时代的欧洲艺术,具体时间:(约前4万年至1万年)史前时代的欧洲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末期和晚期。 (1):穆斯托瑞时期(mousterian)约公元前4万年。 (2)奥瑞纳时期(aurignac)约前4万年—前3.5万年。代表:法国拉科斯洞的鹿,马,牛和人壁画 (3)索鲁特时期(solutrean)约前3.5万年—2.5万年。代表:美术遗迹,鲁塞尔洞的壮马和野猪浮雕。 (4)玛格特林时期(magdalenian)约前2.5万年—1.5万年。美术遗迹颇多,著名的有瓦?弗里尔洞的化装为牛和鹿的人物画。法国罗尔狄洞在鹿角上的驯鹿和鲑鱼图。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的野牛壁画。马格林特时期的西班牙岩画描绘了部落之间的战争和猎人围猎鹿群的场面。 二:壁画雕刻 1.出现时间:前3.5万年—前3万年间。 2.5万年前创造出表现整个人体美的雕刻品。 2.类型:主要是女性裸体小雕像,通常作为饰物携带。 3.出土物品:奥地利维纶多夫出土的《维纶多夫的维纳斯》距今约3万年。特点是与真人比例夸张,是最早的的人体雕像。(存于奥地利自然历史博物馆)。罗塞尔发现的浮雕《持牛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