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编写日期:2011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构建审美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又要统整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以达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中外美术简史》李龙生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7

八、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中外美术史简明教程》,王洪义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中外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第一章导论、原始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美术史与文化史的基本概念

2、掌握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方法

3、了解原始美术

【本章主要内容】

一、美术史与文化史

二、美术史的研究方法

三、原始美术

1、陶器艺术

2、玉器

3、早期岩画

第二章先秦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先秦时代的文化状态

2、逐步了解文字的发展的演变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一、先秦时代的文化状态

二、文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之间的关系

三、青铜艺术与礼乐文化

第三章秦汉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的发展

2、对秦汉雕塑、帛画艺术、汉画像石、砖有所了解

【本章主要内容】

一、秦汉帝国的文化状态

二、书法的发展:秦篆——隶书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秦汉雕塑

四、帛画艺术:图像与功能

五、汉画像石、砖:图像与功能情节与形式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魏晋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状态

2、了解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等艺术

【本章主要内容】

一、魏晋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状态:汉儒与魏晋风度清谈与清议

建安——竹林——正始——中朝

二、书法:王羲之——王献之

三、绘画:顾恺之

四、画学:顾恺之、宗炳、谢赫

五、石窟艺术

第五章隋唐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充分了解隋唐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2、了解宫廷艺术的成就

【本章主要内容】

一、隋唐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二、意识形态的重新整合

三、宫廷艺术的成就:政治与伦理

宫廷情趣与世俗生活

四、书法:楷书、草书

五、山水画的发展

六、佛教艺术的情况

第六章五代、宋、元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五代、宋的历史文化背景

2、掌握理学对宋代画学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一、五代、宋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的特点文化上的思潮: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元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民族政策与隐逸文化

三、理学对宋代画学的影响:院体画的风格

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南北山水画风的形成

四、文人画的兴起:审美形态的相互渗透画家群体

五、南宋院体的画风:时代气息画家个案

六、元代画风:时代气息与画家个案赵与钱及对元代四家的影响

七、宋元时期的其它艺术形式:瓷器、建筑

第七章明清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明代政治的特点与文化背景

2、懂得明代画学的分期

3、通过欣赏和学习优秀的设计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创作实践水平【本章主要内容】

一、明代政治的特点与文化背景

二、明代画学的分期:

早期:院体浙派画风的形成与原因

中期:吴门画派的形成及其影响

后期:董其昌的画学理论及其实践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三、晚明的政治悲剧与文艺思潮

四、清代的政治文化特点

五、清初的遗民文化与晚明文艺的关联

六、四僧与四王的绘画风格与意义

七、扬州八怪与海派的绘画风格及历史意义

八、西方绘画对明清美术的影响

第八章现当代美术(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扬州八怪与海派的绘画风格及历史意义

2、了解现当代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3、掌握西方绘画对明清美术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一、现当代中国美术的政治、文化背景

二、现当代中国美术的格局

三、现当代中国美术所面临的问题

四、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中的问题

五、现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展望

六、扬州八怪与海派的绘画风格及历史意义

七、西方绘画对明清美术的影响

外国美术史部分

第一章原始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艺术起源的假说及简介

2、懂得中外原始艺术的对比

【本章主要内容】

一、艺术起源的假说及简介

二、旧石器时代的艺术:洞窟器物

三、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杰里科文化沙达尔?胡又克文化

四、中外原始艺术的对比

第二章古代非洲、两河流域、印度等地区的艺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古埃及的艺术、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艺术的特点

2、掌握古印度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

一、古埃及的艺术

1、古埃及的文化观念及历史

2、古埃及艺术的分期

3、古埃及艺术的特点

二、古代两河流域艺术

1、美苏尔——阿卡德时期的艺术

2、巴比伦时期的艺术

3、亚述帝国时期的艺术

4、新巴比伦时期的艺术

5、古波丝艺术

三、古印度艺术

1、古印度的早期文明

2、古印度的佛教文明

3、古印度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古罗马艺术的成就及分期

2、了解中世纪的艺术

【本章主要内容】

一、爱琴文明的星星之火:克里特、迈锡尼、基格拉迪

二、古希腊艺术的繁荣与艺术分期:几何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三、古罗马艺术的成就及分期(建筑、雕刻、绘画)

四、中世纪的艺术

1、罗马帝国的衰落与中世纪的政治文化

2、宗教势力的崛起与神权下的艺术世界

3、中世纪艺术的基本情况:早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早期中古艺术、罗马式

艺术、哥特式艺术

第四章文艺复兴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2、懂得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分期

【本章主要内容】

一、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分期:

早期(小三杰、马萨乔、波提切利)、盛期(三杰)、晚期(样式主义:巴米基?安尼洛)、北欧(凡?艾克——丢勒)法国文艺复兴(卢浮宫)

第五章十七、十八世纪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十七、十八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2、熟悉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法兰德斯艺术、荷兰艺术、西班牙艺术、法国艺

【本章主要内容】

一、十七、十八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二、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卡拉奇及其追随者、卡拉瓦乔的写实艺术、巴洛克大

师——贝尔尼尼

三、十七、十八世纪法兰德斯艺术:巴洛克大师——鲁本斯

四、十七、十八世纪荷兰艺术(重要画家、小画派)

五、十七、十八世纪西班牙艺术(哥雅)

六、十七、十八世纪法国艺术:巴洛克——罗可可

启蒙运动——夏尔丹;狄德罗与格瑞兹)

第六章十九世纪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启蒙运动的深入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熟悉新古典主义艺术、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

【本章主要内容】

一、启蒙运动的深入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二、新古典主义艺术:大卫、安格尔、普吕东

三、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艺术:席里柯、德拉克洛瓦

四、现实主义:从夏尔丹到米勒、柯罗、卢梭到库尔贝、杜米埃

五、印象主义: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

六、从印象主义到新印象主义——修拉

七、后印象主义艺术实践的多样性:塞尚——结构主义的探索凡高——色彩的情绪

高更——象征主义的倾向

八、近代雕塑的三大支柱:罗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成功结合布尔德尔——

向外的空间马约尔——形体上的抽象

九、十九世纪英国艺术:荷加斯——庚斯勃罗——透纳(英国艺术对印象主义的影响)

拉斐尔前派——自然、纯朴的艺术理想

十、美国艺术的崛起:惠斯勒与萨金特

十一、俄罗斯艺术:布留洛夫

巡回画派:列宾、列维坦

第七章现代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现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2、熟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本章主要内容】

一、现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象征主义:高更、列维坦——古斯塔夫?摩罗、勃克林

三、纳比派:波纳儿

四、新艺术运动:克里木特

五、野兽派——马蒂斯

六、立体派——从塞尚到毕加索、勃拉克

七、未来派——立体派的追随者与颠覆者

八、表现派——蒙克

九、抽象主义——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

十、达达派——杜桑的实验

十一、超现实主义——弗洛伊德——梦境的解说

第八章后现代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后现代的定义与歧义

2、了解行为艺术、偶发艺术与观念艺术以及超级写实艺术

【本章主要内容】

一、后现代的定义与歧义

二、现代艺术的反省与沉醉

三、装置艺术:从杜桑到科纳尔到现代装置艺术

四、波普艺术的拼帖

五、行为艺术、偶发艺术与观念艺术

六、欧谱艺术与动力艺术

七、大地艺术

八、超级写实艺术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陶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陶艺术各期特征及黑陶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宗教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内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秦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三年制美术教育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师范学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是学习、研究并应用艺术理论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各个时代风格、审美风潮基本的了解,熟悉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画家、画作及其技法特征,并对各时期比较重要的艺术理论有一定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并与技法教学相互参证,提高其艺术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各个时期的美术发展状况、美术发展的特点以及演变过程。 2、记忆中国各个时期美术发展的各种主要流派,其流派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3 理解并掌握中国各个时期美术的绘画成就以及对其后期美术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原始美术 1、熟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纹样 2、了解不同类型之间的风格特征 二、先秦美术

1、了解先秦青铜艺术及其美的特质 2、了解先秦绘画的概况 三、秦汉美术 1、了解秦汉绘画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 2、熟悉秦汉雕塑的代表作品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及理论 2、了解佛教美术的特点 3、了解南朝的石刻艺术成就 五、隋唐美术 1、了解隋唐人物画的主要画家及成就 2、了解隋唐山水画的发展 3、了解鞍马画的主要作品 六、五代、宋元美术 1、了解五代、宋元山水画的发展及主要的画家和作品 2、了解五代、宋元花鸟画的主要风格 3、了解五代、宋元人物画的主要风格 七、明清美术 1、了解明清山水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风格特征及主要的流派 2、了解明清花鸟画的主要画家及作品 3、了解明清人物画的主要画家及作品 八、近现代美术 1、了解近代中国画的主要成就 2、了解近代外来绘画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及成就 四、教学实施和建议 1课时安排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代码: 2、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艺术) 3、总学时数:30 课时 4、适用对象:全校所有专业 5、先修课程:无 6、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的美术已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人类艺术宝库,它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在高校里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知识,扩大审美视野和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欣赏西方大师的优秀作品,能够陶冶性情并能逐步地培养当代大学生一种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能了解与掌握西方美术的文化背景知识;欣赏名作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西方美术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风格和流派技巧等。第二,通过大量的大师名作的图片欣赏,要求学生对艺术美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审美的兴趣并能逐步地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

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由于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课时分配安排表 备注:实际教学时间与培养方案有冲突,课时可适当调整,按实际教

学时间进行安排 五、考试要求 本课程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评价基本模式如下表: 六、可选用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可选用教材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 美术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西方的美术作品,尤其要 让他们掌 1、《西方艺术史》 苏姗伍德福特等著 四川美术出版社 2、《外国美术史纲要》 陈洛加编著 西南师大出版社, 1、《美术欣赏》奚传绩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概论等 面向对象:本科 开课单位:艺术系 总学时数:36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本课程依托大量文献史料和相关图片,将中国工艺美术史按时间和工艺类别加以论述,并介绍每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作品,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工艺大师及其作品。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介绍陶瓷工艺,丝织工艺的篇幅较多,内容较为系统,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理解认知能力。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背景、工艺的发展和成就、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工匠大师有全面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优秀工艺作品的鉴赏和批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第1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1概述 1.2石器玉器骨器 1.3制陶工艺 1.4其它工艺 学习目标:了解作为中国工艺美术萌芽期的原始社会工艺特点,以及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第2章夏商西周时期的工艺美术 2.1概述 2.2青铜工艺 2.3玉石工艺 2.4陶瓷工艺 2.5其它工艺 学习目标:了解本时期青铜器、陶器、玉石等工艺类型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掌握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设计及取得的艺术成就。 第3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3.1概述 3.2青铜工艺 3.3漆器工艺 3.4陶瓷工艺 3.5玉石工艺 3.6染织工艺 学习目标:掌握本时期达到顶峰的青铜工艺,尤其是具有典型性的;同时掌握发展迅速的漆器和染织工艺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4章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4.1概述 4.2青铜工艺 4.3陶瓷工艺 4.4玉石工艺 4.5漆器工艺 4.6染织工艺 4.7画像砖画像石工艺 学习目标:对中国此时的工艺美术发展有较为宏观的认识,青铜、漆器、陶瓷砖瓦、纺织服饰、金银玉雕等各个领域中的工艺生产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第5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5.1概述 5.2陶瓷工艺 5.3织绣工艺 5.4金属工艺 5.5漆器工艺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教学大纲 学院(部):艺术学院 课程名称:中外美术史 教务处 二○一三年十月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中外美术史(英文)Chinese and foreign art histor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编号3053057 学时数51 归属学院(部)艺术学院 授课对象公共艺术专业 完成人曹雅妮职称讲师 审定人刘飞完成日期2013年10月20日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大体掌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各重要风格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它们相互之间传承关系。对艺术史上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具有基本的分析鉴赏能力,对现当代艺术发展有大体了解和判断。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美术馆和博物馆,同时扩大阅读量。 通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进一步了解艺术概况。由于课时有限,在教学中要选择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最能体现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观念的美术种类、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加以介绍,使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中外美术史是人类智慧的形象化结晶,通过对艺术史脉络的梳理,经典作品的解读,达到拓宽视野、活跃思想、培养趣味之作用,为专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基本的人文素质和必要的历史眼光做必要的准备。 一部美术史,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人类社会视觉方式变化的历史,美术作品本身是美术发展和审美意识变迁的视觉呈现。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对作品进行分析相结合为主,适当穿插课堂提问和讨论。力求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学以致用。

中国美术史 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10009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美术学 【学时数】32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 《中国美术史》是为美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理清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和脉络,以及对各个时期、流派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特征、风格的阐述能力。通过课程中知识性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的艺术史观,具备独立的思考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丰满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为其进行艺术创作奠定理论基础。 2.技能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美术创作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理论内涵、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背景;了解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并具备对其特征风格的阐述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理论的涵养,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析艺术发展规律、评论具体艺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的、系统的美术史观,以形成赏析、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同时深刻理解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去思考美术与社会、与生活、与心灵的关系。 二、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掌握中国美术各个时期的艺术代表作、艺术风格、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家的基本特征。 课程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各个艺术现象产生的潜在性因素,理解艺术创作于社会生活、与经济水平、与艺术评论的关系。 解决办法:在讲解上尽量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细致分析,增加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整体学时分配

章节序号章节名称 理论 学时实验学时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新石器时代陶 器艺术、雕塑与绘画 2 0 第二章奴隶时代的美术:青铜工艺、建筑、绘画与雕塑 2 0 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艺术、壁画、绘画、雕塑 4 0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人物画、山水画、早期佛教艺术 4 0 第五章 隋唐美术:人物画、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的兴起、中晚唐花鸟画、 佛教壁画和陵墓壁画、佛教雕塑与陵墓雕刻、“唐三彩” 4 0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宋代的画院与院画、花鸟画与山水画的发 展、人物画的繁荣、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巴蜀佛教造像 4 0 第七章 元代美术:“复古”思潮、“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水墨花鸟画 的兴盛、寺观壁画 4 0 第八章明清美术:“院派”和“浙派”、吴门画派和“明四家”、松江画派 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明末的人物画大 家、清初画坛、扬州画派、清代宫廷绘画与仕女人物画、明清版 画艺术、西洋画的输入、明清的建筑成就 4 0 第九章 中国近代美术:清末“海派”名家、新美术观的形成与发展、中 国早期的美术留学生、中国早期的美术教育 2 0 第十章专题:四川画派 2 0 四、课程内容安排 (一)总论 主要内容:中国美术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讲解,以及它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要求:多媒体课件 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确史论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其它教学环节:课题讨论、分组汇报 (二)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动画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23006 课程英文名称:Art History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动画设计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外美术史是高等工业学校艺术类动画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能力的基础选修课,主要讲授中外美术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加深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解与运用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教学外,通过习题训练,着重培养美术欣赏、审美判断和艺术分析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风格自我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整个社会人文发展趋向,锤炼审美趣味,构建知识格局,提升专业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2.具有初步判断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的技术能力; 3.学生在了解传统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与当代艺术创作相比照,启发新思路,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内容以绘画史、雕塑史、建筑史为主,兼及其他。要求学生对各历史时期的美术流派、风格、美术家、作品做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2.本课程以史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明外国美术的发生、发展和美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 3.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评价前人的美术成就和局限,不应脱离历史条件,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美术史是以美术作品构成,同时又伴随着情感判断和审美判断的艺术学科,应从具体作品在历史潮流中的发展和超越历史的审美价值的两方面,明确美术史的发展和成就。 5.应把美术史的发展置于人文科学的整体关系中进行研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通过大量形象资料帮助学生消化抽象的理论。同时结合一些课堂提问和课后思考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根据学生具体能力安排作业难度,同时安排客观的记忆考核和主观的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考核。并以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为考核的核心。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理论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没有先修课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美术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级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书法情感,表达个性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许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火的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想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特有的美丽,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清漪园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省会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早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独特的价值。 3、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史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地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4、注重创新精神

《外国美术鉴赏》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

《外国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国美术鉴赏 学分/总学时:2/3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史前美术、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20世纪美术的概况、流派及发展,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美术存在的时代文化背景、审美特征,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及其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和影响,并关注到每个时期美术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意义与审美价值。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对若干历史时期美术发展的审美特征、对重要的美术流派、代表人物的艺术思想和其具体的代表作品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评价,从而较为科学清晰地梳理出一条外国美术史发展的线索。通过系统学习比较全面地把握对外国美术史的发展流变的学习,增强美术史学的素养,为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无 三、学时分配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史前美术 1、关于艺术的起源

2、旧石器时代美术 3、新石器时代美术 第二章古代美术 1、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美术 2、古代希腊、罗马美术 3、古代亚洲、非洲、美洲美术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美术 1、早期基督教美术 2、拜占庭美术 3、早期中世纪美术 4、罗马式美术 5、哥特式美术 第四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2、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五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巴洛克、洛可可美术 2、新古典主义美术 3、浪漫主义美术 4、现实主义美术 5、印象主义美术 6、后印象主义美术 第六章19世纪欧洲美术及美国美术

(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剖析

《中外美术史》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编写日期:2011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构建审美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又要统整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以达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中外美术简史》李龙生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7 八、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中外美术史简明教程》,王洪义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总学时:24 适用于面料/染织设计、家纺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艺术系面料艺术设计教研室修订 年月日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总学时2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中国工艺美术史》是面料艺术/染织工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以理论知识结合图片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从而更好的为面料设计生产服务。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创造性,自主性较强的课程,故引导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尤其重要。 4.课程应涵盖中国青铜器发展史、陶瓷发展史、历代织锦等知识结构模块。 二、课程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发展史。 2.清晰了解各个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特点。 3.掌握各个时期工艺美术的造型构成形式。 4.理解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的确定原则: 教学内容按《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上海东方版社,另配优秀工艺美术图片若干。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首先应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门课程是纺织美术基础的后续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分析各个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特点,欣赏图片资料为原则,并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2. 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是对教学内容中列出的知识点、技能点、实践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达到培养程度的定性描述,按不同目标要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层次:A、B、C、D。 A——知道、了解。对教学内容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识别它。 B——领会、理解。对概念、规律、基本设计等达到理性的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顺利完成基本设计。 C——掌握、运用。一般的说,是在理解教学内容后深化的表现,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灵活多变加以运用设计。 D——熟练运用、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技能进行熟练的操作或小规模技术设计等,达到熟练、灵活程度,从而形成能力。

外国美术史

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责任教师周伟 一、课程情况简介 本课程教学各环节均由省校负责。该课选用欧阳英、潘耀昌主编的《外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为教材。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各期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分析, 使学员对外国美术史的发展线索、各时代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及特色、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评价有初步的了解, 以开拓学员的艺术视野、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为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三、课时分配 四、各章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第一章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产生的时间、旧石器时代美术类别。掌握洞穴壁画的涵义、功能和内在意义。了解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了解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和陶器成就。掌握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美术类别及特点。掌握埃及新王国时期美术的新格调。了解埃及艺术的著名艺术遗迹。着重掌握古代希腊艺术的美学特征、古代希腊艺术的分期及各期的代表性艺术作品。了解埃特鲁里亚美术的特点;掌握罗马帝国时期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了解古罗马的主要美术遗迹。了解非洲美术的主要特色。了解美洲美术的基本情况。掌握宗

教在印度美术中的影响,并了解印度古代佛教艺术、印度教艺术的主要遗迹。了解东南亚和日本佛教艺术的主要遗迹。掌握日本绘画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及日本艺术的特点。掌握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了解伊斯兰艺术的主要遗迹。 [教学内容] 一、旧石器时代美术 1. 洞穴壁画: 拉斯科洞和阿尔塔米拉洞; 2. 小型雕塑艺术:《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3. 中石器时代的美术。 二、新石器时代美术 1. 巨石建筑:英国斯通亨治巨石圈; 2. 陶器 三、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1. 苏美尔美术: ①苏美尔塔庙遗址; ②祭祀者群像; ③金牛头竖琴。 2. 阿卡德美术: ①阿卡德国王青铜头像; ②纳拉姆幸王记功碑。 3. 新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美术: ①古地亚人的头像; ②汉穆拉比法典碑。 4. 亚述美术: ①萨尔贡二世王宫; ②萨尔贡二世王宫守护神; ③猎狮图; ④垂死的母狮子。 5. 新巴比伦美术: ①“空中花园”; ②巴别塔; ③伊什塔尔门。 6. 波斯美术: ①大流石接见厅; ②波斯波利斯王宫平台浮雕带。 四、古代埃及美术 1. 早期王朝美术:纳美尔王石板; * 2. 古王国时期美术 ①金字塔:马斯塔巴、乔赛尔王梯形金字塔、吉萨大金字塔; ②狮身人面像; ③雕塑:正面律及海夫拉坐像;村长像、书记员; ④墓室浮雕和壁画:梅杜姆的野鹅。 3. 中王国时期美术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大纲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08试本1、2班)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革命之后,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矛盾中诞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艺术与技术以及艺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规律,以及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对设计艺术理念和风格的影响。 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现代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讲授按照课题作业的进度,结合具体的课题分段讲授。突出艺术设计史理论重点,易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并指导学生的实践。 2、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理论讲授一般占教学总学时数的70%-80%,设计史经典案例分析一般占教学课时总数的20%-30%,符合艺术设计史教学的要求,课时的比例分配较为合理。 3、运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相关会展及市场考察等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艺术设计史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4、运用幻灯,VCD/DVD光盘赏析课件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审美水平,进而借鉴并运用于实际的艺术设计中。 5、对课题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教师及时发现并答疑,展开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讨论,把设计史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现代艺术设计史研究方向进行学习。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 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 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 研究不同 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 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 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 文化、哲学、宗教、 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 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 构建审美文化,提升 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 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 我们应注 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 又要统整知识框架, 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 方法与学生认识 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 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 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 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 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 术等直观教学方式、 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 以达美术 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序号章目名称 学时 配 分序号 章目名称 学时分 配 1 导论、原始美术 2 5 隋唐美术 2 2 先秦美术 2 6 五代、木、兀美术 2 3 秦汉美术 2 7 明清美术 2 4 魏晋南北朝美术 2 8 现当代美术 2 1 原始美术 2 5 十七、十八世纪美术 2 2 古非洲、两河、印度等美术 2 6 十九世纪美术 2 3 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美术 2 7 现代美术 2 4 文艺复兴美术 2 8 后现代美术 2 六、考核: 考核形式一一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一一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 =总评成绩(100% ; 题 量——90分钟 《中外美术 史》 教学大纲 编写日期:2011年9月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蚌埠市群华职业培训学校 插花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 总学时:90 适用对象:观赏园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插花艺术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插花、盆景与压花等花卉艺术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主要讲授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技法,主要内容包括: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花卉装饰的意义、方式、规律,插花艺术的特点及效果,插花的艺术流派及其风格特点,插花的原理,基本造型,花材和花器的选择,花材的整理加工和保养、造型技法;东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要求,西方插花艺术的技法与要求,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及评判以及前卫另类插花等;仿真花的插作;并辅以动手实践,使学生能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初步具备插花艺术造型的技能。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及现场演示的方法对理论做形象、直观的解释,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目的是通过图片及实物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图片,增强本课程的艺术欣赏性,达到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 插作课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使学生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周数:18 周 学分:2 学分 适用专业: 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相关专业 开课部门: 艺术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标 《美术鉴赏》是全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基本和广泛的文学、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较高级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技巧实践的重要教育环节,是衡量大学生素质构成和人格完美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把美学知识和对门类艺术(如:绘画艺术)的鉴赏融为一体,力图使学生在了解美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艺术鉴赏的水平,认识艺术鉴赏的主要功能和途径;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参与社会审美实践,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此外,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补充,对学生所学的专业领域有所促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造型特点,并对中外美术发展的整体结构脉络及美术风格的传承、演化有较详细的认识、了解。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两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下述目标: (一)理论知识:在欣赏理论篇的基础上,学生能了解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与数码艺术、影视美术、现代装置与行为艺术等九大美术形式。以及中外美术发展结构脉络。 (二)能力方面: 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艺术修养,能对艺术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具备分析具体美术现象、鉴赏具体美术作品的能力 (五)教学学时分配 (六)大纲内容 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美术欣赏理论知识 1、教学要求: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和美术的文化内涵,熟悉美术的功能和作用;美术的分类与艺术语言部分。 2、教学内容:主要了解美术的各个门类及其性质和特点,包括绘画艺术、 雕塑艺术、工艺美术等门类。重点讲解绘画艺术的相关知识,以及中西方的艺术 3、重点、难点:美术的各个门类及其性质和特点 第二章绘画艺术鉴赏 1、教学要求:了解美术的起源,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的学说。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著名画家,并对它们进行讲解与观摩, 确定它在美术发展史中的地位。 2、教学内容:重点赏析民间绘画、文人画、院体画这三种类型的中国绘画形式。从考究西方艺术的发展史入手,分析西方绘画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理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及目标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课堂教学

第一章史前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陶器艺术 1.2绘画艺术 1.3雕塑艺术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民经济生活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青铜艺术 2.2雕塑艺术 2.3绘画艺术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青铜器的纹样与造型特点,了解青铜器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种类用途,领会青铜礼器还凝聚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 (2)掌握这一时期雕塑材料的种类及每种材料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形式及特点。 第三章秦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绘画艺术 3.2书法艺术 3.3雕塑艺术 3.4工艺美术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秦汉绘画的种类、形式及美术特征,从对秦汉绘画主题的研究中体会艺术的功能。 (2)了解秦汉时期书法的种类及每种书体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秦汉雕塑兴盛的社会背景及汉代厚葬的习俗与陵墓雕刻之间的依存关系。 (4)掌握汉代工艺美术形式,领会汉代推崇儒家思想的社会风气与工艺美术风格之间的必然联系。

《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32019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Western Art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属于建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史是研究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对从原始时期到近现代的西方美术发展历程的梳理,使学生认识各个时期美术形态的转变,系统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成因、艺术特点及代表性画家,学会鉴赏世界多民族的艺术。通过对外国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西方美术史料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产生兴趣,掌握西方美术史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拓宽眼界,提高艺术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了解西方美术史不同时期发展的风格与特点,认识美术发展基本规律。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西方美术史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3.基本技能:掌握外国美术的分类与特征,熟知西方各种流派和画家、西方美术发生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中既要系统的讲授,又要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有理论分析和概括。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恰当地介绍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努力吸收科学上的成果,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2.教学手段:采取讲授为主,同时辅以多媒体教学的手段。适时地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在教学设施的要求上,除教材外,还应具有多媒体放映设备,以及《外国美术史》光碟一套,以作展示之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占40%,试卷成绩占60%。 (七)参考书目 1.《艺术的故事》,(英)贡布里西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03月 2.《西方美术史:从原始美术到文艺复兴》李建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03月 3.《西方美术史学史》陈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05月 4.《西方艺术史》(英)修·昂纳、约翰·弗莱明著,吴介祯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01月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以介绍西方美术史的理论和美术作品欣赏为主要内容,同时介绍美术史学及其性质,阐述美术史在美术学中的地位及它与美学、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的关系。并通过记叙从原始社会到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提示西方美术繁荣的源流及其特点,介绍西方美术的著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QT426 执笔人:任婷婷 编写日期:2017年4月 一、开设系(部): 艺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选修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构建审美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艺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又要统整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以达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题量——90分钟 七、讲授提纲: 《中外‘,’美术史》 第一章导论、原始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美术史与文化史的基本概念 2、掌握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方法 3、了解原始美术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 (36)课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美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密切结合《中外美术史与作品赏析》等课程,重点讲授美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情境和所针对的美术问题与对象,通过对中西美术理论的比较,以及对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的阐释,提升从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角度思考美术理论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跨文化视野,认识多元文化并存的意义,培养热爱中国美术和文化的感情。 课程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中外美学、美术理论中各种关于美术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并能从历史语境、文化背景、美术发展的特定阶段,考察其历史地位和局限,了解与客观美术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它们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认识并熟悉艺术主要门类的基本知识,从美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实践部分: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课堂讲授为主,史料及理论讲述为主,视图资料配合,提出审美标准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教育。为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幻灯、录象、 VCD 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学生以课堂讨论形式参与作品赏析评价。 第一章本质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美术的社会本质、历史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认清美术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都会有不同的界定和说法。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 2.美术的社会本质 3.美术的认识本质 4.美术的审美本质 第二章创作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家作为促进美术活动的有机发展的主体,其作用和意义;美术家的修养,美术家的创作过程,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创作的主体 2.创作活动 3.创作成果 第三章接受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3.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 4.美术的审美教育 第四章发生论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发生的理论,美术发生的过程与阶段。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1.历史上关于美术发生的理论 2.美术发生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