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书法试题库

(完整版)书法试题库
(完整版)书法试题库

150选择题+50判断题

判断题(不要把后面的括号对、错答案复制上)

1.金文是一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古人把铜叫做金而得名(对)

2.《毛公鼎》《散氏盘》是商代时期著名的金文代表作(错)

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其中包括甲骨文(对)

4. 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后的官体标准文字是小篆。(对)

5. 《峄山刻石》属于小篆(对)

6.隶书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对)

7.瓦当文都为阴文篆书(错)

8.汉隶主要指东汉时期的隶书(对)

9.《急就章》属于小草名作(错)

10.楷书起于魏晋南北朝(错)

11. 漆书”,就是是用漆写的字(错)

12.张芝对书法的最大贡献在于草书,钟繇的最大贡献在楷书(对)

13.章草就是张芝所创的草书(错)

14.将草书由字字区分变为一笔书,注重气脉通畅的人是张芝(对)

15.唐人尚意,宋人重法(错)

16.“安”字要写好,宝盖必须小(对)

17.欧体楷书中,写三点水时要做到末点之稍对首点之驻。(对)

18.楷书中竖弯钩在右时竖短弯钩长(错)

19.“一波三折”的说法起源于楷书(错)

20.隶书中无折笔(对)

21.蚕头燕尾是隶书的特点(对)

22.“蚕不二设,雁无双飞”是指隶书只有一个波画(对)

23.草书就是将行书快写(错)

24.宝盖头在草书中,左边的点可写可不写(错)

25.书法作品中提款不用草书。

26.学书法就是学习写字的方法。(错)

27.人们常用地名或官职来指代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对)

28.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是卫铄(对)

29.《灵飞经》是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错)

30.《保姆贴》是子敬的代表作(对)

31.《伯远帖》是文征明发现的。(错)

32. 影响虞世南等人,开唐代楷书新风的人是智永(对)

33.王羲之的楷书作品具有浓厚的隶意,纵向笔画短促,横向笔画张扬(对)

34. 《伯远帖》是现在能见到的惟一流传至今的东晋书家墨迹珍本(对)

35.刻苦学书,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也被人称为铁门槛的书法家是王献之(错)

36. 平正中见险绝,古朴中寓润雅是欧阳询的风格(对)

37.初学平正,渐追险绝,复归平静是一个书法家的必经之路。(对)

38. 《神龙兰亭》是由欧阳旭摹写的(错)

39. 《孔子庙堂碑》是虞世南的代表作(对)

40. 《枯树赋》是褚遂良的行书代表作(对)

41.怀素的草书主要是由张旭传授的(错)

42. 《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是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代表作品(错)

43. “鲁公三稿”是指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品《祭侄文稿》《告伯父稿》《争座位稿》(对)

44. 颜真卿变二王的“折钗股’之爽利为’ “屋漏痕”之毛涩。(对)45.“颜筋柳骨”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位书法家的风格。(对)

46.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有包括楷书《玄秘塔碑》行书《蒙诏帖》(对)

47.杨凝式是五代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因为佯狂自放,被称为“杨疯子”,是晚唐书风的重要传承者。(对)

48.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他们的书法以草书著称于世。(错)

49. “石压蛤蟆”是指黄庭坚的书法特点。(错)

50.黄庭坚的书法特点是用笔生涩,运笔圆劲,中宫紧敛,撇长捺大(对)

选择题

1.“钻坚仰高,忘其疲劳”语出()。

A.《说文解字》

B.《非草书》

C.《散氏盘》

D.《画赞》

2.汉字以()为基本的成字方式。

A.抽象

B.形声

C.象形

D.会意

3.汉字的成字方式有()种。

A.三

B.四

C.五

D.六

4.《说文解字》作者是()时期人。

A.东汉

B.西汉

C.西晋

D.东晋

5.“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语出()。

A.《说文解字》

B.《艺舟双楫》

C.《书谱》

D.《非草书》

6.“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语出()。

A.许慎

B.王羲之

C.蔡邕

D.刘向

7.圣书文字是()使用的文字。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8.()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A.英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纸草文字

9.秦统一六国之后用于书写诏书等匹配皇帝的专用字体是()。

A.金文

B.隶书

C.小篆

D.大篆

10.()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

A.大篆

B.小篆

C.草书

D.隶书

11.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是()。

A.篆书

B.章草

C.行书

D.隶书

12.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即()。

A.图画

B.刻画符号

C.图样

D.符号

13.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篆书

D.纸草文

14.甲骨文最初于河南()出土。

A.洛阳

B.安阳

C.新乡

D.唐河

15.著名古文学家董作宾将甲骨文按书法风格划分为()个时期。

A.三

B.四

C.五

D.六

16.金文是()的一种类型。

A.小篆

B.甲骨文

C.隶书

D.大篆

17.金文以()为代表。

A.战国青铜器铭文

B.春秋青铜器铭文

C.西周青铜器铭文

D.东周青铜器铭文

18.《大盂鼎》是西周()时期金文的代表。

A.早期

B.中期

C.晚期

D.后期

19.()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风貌。

A.《大盂鼎》

B.《散氏盘》

C.《毛公鼎》

D.《虢季子白盘》

20.()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

A.《大盂鼎》

B.《散氏盘》

C.《毛公鼎》

D.《虢季子白盘》

21.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的文字。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22.()的特点是圆润均匀,结构匀称。

A.秦大篆

B.秦小篆

C.秦隶书

D.汉隶书

23.隶书萌芽于()时期。

A.战国

B.秦朝

C.汉代

D.南北朝

24.隶书传为秦官吏()在狱中所创。

A.程过

B.程邈

C.关彡

D.贸待

25.秦隶又称()。

A.古隶

B.今隶

C.先隶

D.现隶

26.篆书向隶书的演变在文字历史上叫()。

A.渐变

B.恢变

C.隶变

D.隶恢

27.西汉时,隶书已演变成熟,古隶向()转变。

A.今隶

B.汉隶

C.先隶

D.现隶

28.《张迁碑》的风格是()。

A.端严俊逸

B.雄浑古拙

C.典雅肃穆

D.散逸张开

29.章草的代表作品,传为西汉史游的()。

A.《急就章》

B.《书断》

C.《力命表》

D.《丧乱帖》

30.行书、楷书早在()时也已萌芽。

A.秦

B.汉

C.三国

D.西晋

31.史传颍川()创造了行书字体。

A.刘玉章

B.王羲之

C.刘德升

D.王献之

32.《石门铭》的风格是()。

A.方圆兼备

B.飞逸浑穆

C.方笔刻厉

D.斜画紧接

33.被称为“六朝集成之碑”的是()。

A.《龙藏寺碑》

B.《龙门二十品》

C.《郑文公碑》

D.《泰山金刚经》

34.“尚法”的主要标志是()。

A.两晋行书

B.汉代隶书

C.隋朝楷书

D.唐代楷书

35.被历代奉为楷书极则的是()。

A.《孔子庙堂碑》

B.《化度寺碑》

C.《多宝塔碑》

D.《皇甫诞碑》

36.将诸遂良称为“唐之广大教化主”的是()。

A.刘向

B.刘熙载

C.文征明

D.赵孟頫

37.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A.《祭侄季明文稿》

B.《争座位帖》

C.《祭伯父稿》

D.《古诗四贴》

38.隋唐五代中,篆书成就最高的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李阳冰

D.杨凝式

39.开宋人尚意书风先河的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李阳冰

D.杨凝式

40.下列不属于杨凝式作品的是()。

A.《食鱼帖》

B.《韭花帖》

C.《夏热帖》

D.《神仙起居法》

41.()的书法为“宋四家”之首,“尚意”书风的首创者,开一代风气。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42.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是()。

A.《松风阁诗》

B.《黄州寒食诗帖》

C.《暑热帖》

D.《洞庭春色赋》

43.()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草书大师。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44.早岁以“集古字”自居,后自成一家,以“刷字”自评的是()。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45.蔡襄作品以()风格著称。

A.风樯阵马

B.秀雅清朗

C.肆意挥洒

D.铁板黄牙

46.开元代复古书风先河的是()。

A.苏轼

B.蔡襄

C.赵构

D.陆游

47.《自书诗卷》是()的作品。

A.赵孟頫

B.蔡襄

C.赵构

D.陆游

48.行书以“狂怪”闻名的是()。

A.杨维桢

B.鲜于枢

C.张旭

D.怀素

49.被尊为法帖之祖的是()。

A.《诸上座帖》

B.《黄州寒食诗帖》

C.《淳化秘阁法帖》

D.《蜀素帖》

50.文征明的《滕王阁序》是()。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51.金农以齐头笔侧锋写隶书,号()。

A.刀书

B.漆书

C.侧书

D.齐书

52.远在()之前,古人已经开始使用毛笔。

A.夏

B.商周

C.战国

D.春秋

53.汉唐以()为制笔中心。

A.徽州

B.兖州

C.宣州

D.亳州

54.宋室南渡之后,以()为制笔中心。

A.湖州

B.兖州

C.宣州

D.亳州

55.明清时期以北京为制笔中心,即所谓()。

A.北笔

B.京笔

C.平笔

D.御笔

56.每次使用前用清水将笔毫浸湿称为()。

A.开笔

B.醒笔

C.喂笔

D.润笔

57.我国早在()时代就开始使用墨。

A.新石器

B.商朝

C.夏朝

D.周朝

58.直到汉魏时期,才有了真正用()制成的墨。

A.油烟

B.松烟

C.黑泥

D.麝香

59.明清以后的书画家常喜欢用吸水性较强的()纸。

A.生宣

B.熟宣

C.半熟宣

D.冷宣

60.熟宣是加()的,质地较硬。

A.雄黄

B.明矾

C.石膏

D.松香

61.清代《砚史》的著者是()。

A.顾炎武

B.李叔同

C.高凤翰

D.王国维

62.端砚产于()。

A.徽州

B.烟台

C.景德镇

D.肇庆

63.书法作品形制又称()。

A.规制

B.尺牍

C.幅式

D.条幅

64.()是指在正方形纸上书写的作品。

A.斗方

B.条幅

C.横幅

D.对联

65.横幅又称()。

A.横披

B.横批

C.横眉

D.条幅

66.书法章法又称()。

A.章程

B.款式

C.布白

D.布法

67.“穷款”表示只落()。

A.年月

B.姓名

C.地点

D.原因

68.梅月指的是()。

A.二月

B.三月

C.四月

D.五月

69.青铜器的铭文中,称字形笔画凹进的“阴文”为()。

A.款

B.识

C.章

D.印

70.石鼓文,亦称(),是我国显存最早的长篇刻石文字。

A.石文

B.猎文

C.猎碣

D.鼓文

71.石鼓文乃()遗物。

A.殷商

B.先秦

C.东汉

D.西晋

72.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A.220

B.221

C.222

D.223

73.“权量文字”中的“权”是指()。

A.钱

B.权利

C.尺

D.秤锤

74.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的是()。

A.柳公权

B.文征明

C.李阳冰

D.王羲之

75.《城隍庙碑》是李阳冰作()县令时所撰写。

A.武林

B.缙云

C.临海

D.东阳

76.书写章法中纵向排列的连贯之气被称为()。

A.章气

B.张气

C.行气

D.屏气

77.《白氏草堂记》是邓石如的()作品。

A.草书

B.篆书

C.楷书

D.隶书

78.《崔子玉座右铭》的作者是()。

A.邓石如

B.包世臣

C.吴让之

D.崔子玉

79.赵之谦篆书《饶歌册》作于()年间。

A.同治

B.道光

C.咸丰

D.乾隆

80.()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81.隶书之名最早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82.《四体书势》的作者是()。

A.卫恒

B.刘伯温

C.张旭

D.吴昌硕

83.唐朝时,人们把楷书称为()。

A.隶书

B.小楷

C.大楷

D.八分

84.汉碑“三杰”内容均与()有关。

A.尊儒

B.祭孔

C.狩猎

D.祈天

85.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刻于石门崖壁上的是()。

A.《石门颂》

B.《熹平石经》

C.《开通褒斜道刻石》

D.《百石卒史碑》

86.“不欲速,速则失势力、不欲迟,迟则缓怯”出自()。

A.《临池诀》

B.《玉堂禁经》

C.《法书要录》

D.《绛贴平》

87.隶书的主要特征是()。

A.平直

B.曲折

C.波磔

D.缓曲

88.《法书要录》作者是()。

A.张彦远

B.卢携

C.张怀瓘

D.孔黛

89.“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语出()。

A.《法书要录》

B.《艺概》

C.《临池诀》

D.《绛贴平》

90.“母”字三横的开合结构应是()。

A.左开右合

B.左合右开

C.平行

D.交叉

91.“点画编次,无使其平,如鳞羽参差之状”语出()。

A.《艺概》

B.《心诚颂》

C.《论用笔十法》

D.《法书要录》

92.“胄”字取(),向上下方向伸展。

A.横式

B.纵式

C.上纵下横

D.下纵上横

93.《宣示表》书于()时期。

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94.()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

A.西晋

B.隋唐

C.汉

D.宋

95.(),楷书是取仕的必要条件之一。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96.“在限制中才显出大师的本领,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语出()。

A.培根

B.歌德

C.牛顿

D.爱因斯坦

97.()是用来初学最好的字体。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篆书

98.被王世贞认为“此贴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的是()。

A.《宣示表》

B.《荐季直表》

C.《力命表》

D.《调元表》

99.王羲之是()书法家。

A.东晋

B.西晋

C.南朝

D.北朝

100.《黄庭经》是道教()派的主要经典。

A.三清

B.上清

C.下清

D.衡山

101.王羲之书作《黄庭经》俗称()。

A.《换鸭帖》

B.《换鸡帖》

C.《换鹅帖》

D.《换书帖》

102.王献之书风有()之称。

A.破体

B.破题

C.破字

D.削字

103.被誉为“小楷极则”的作品是()创作的。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邓石如

D.柳公权

104.《洛神赋十三行》又称()。

A.《玉版十三行》

B.《王羲之十三行》

C.《王献之十三行》

D.《刻版十三行》105.康有为将《张猛龙碑》列为()。

A.上品

B.精品

C.精品上

D.极品

106.北宋朱长文《续书断》将颜真卿书法尊为()。

A.神品

B.极品

C.逸品

D.上品

107.《神策军碑》记述的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唐武宗

108.文征明谓“有欧褚笔意”的赵孟頫楷书作品是()。

A.《汲黯传》

B.《胆巴碑》

C.《离骚经》

D.《神策军碑》

109.行书是介于草书和真书之间的字体,偏真则谓之()。

A.行正

B.行真

C.行草

D.行楷

110.行书之名的出现,最早见于()。

A.三国

B.南北朝

C.晋代

D.隋朝

111.行书书体草创于()。

A.汉魏

B.南北朝

C.晋代

D.隋朝

112.被赞为行书“群秀独出,一变古法”的是()。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13.《兰亭序》原迹被埋入()。

A.明孝陵

B.唐太宗昭陵

C.唐玄宗明陵

D.明显陵

114.《兰亭序》存世唐募墨迹以()为最著。

A.“神龙本”

B.“安溪本”

C.“火居本”

D.“曌本”

115.《兰亭序》中的二十多个()字,充分体现了王羲之超凡的变化能力。

A.的

B.了

C.之

D.又

116.怀仁是大唐()寺僧人。

A.白马

B.弘福

C.大雁

D.少林

117.“妙悟八法、留神古雅”指的是()的书法。

A.王羲之

B.王献之

C.赵孟頫

D.赵构

118.《张好好诗卷》是()所写。

A.李白

B.文征明

C.杜牧

D.杜甫

119.人称“北海”,有“书中仙手”之称的是()。

A.李邕

B.王羲之

C.文征明

D.郑板桥

120.行书入碑始于()。

A.唐太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121.《蜀素帖》写于哲宗()三年。

A.天禧

B.天佑

C.天元

D.元祐

122.将《黄州寒食诗贴》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是()。

A.苏东坡

B.文征明

C.鲜于枢

D.邓石如

123.现今出土的最早的草书形态是()。

A.今草

B.章草

C.隶草

D.行草

124.“临池作书、池水尽墨”讲的是()。

A.杜度

B.崔瑗

C.张芝

D.王献之

125.“草圣”指的是()。

A.王羲之

B.张旭

C.张芝

D.王献之

126.王羲之的《十七帖》是后世学习()的不二法门。

A.今草

B.章草

C.隶草

D.行草

127.宋代于草书卓成大家者是()。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128.今草的特点是()。

A.检而便

B.流而畅

C.瘦而挺

D.延而缓

129.《送高闲上人序》作者是()。

A.曾巩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130.张怀瓘《书断》将皇象章草列为()。

A.极品

B.逸品

C.珍品

D.神品

131.《十七帖》内容是王羲之写给()的书信。

A.王献之

B.周抚

C.崔迹

D.季直

132.“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指的是()。

A.《急就章》

B.《张猛龙碑》

C.《荐季直表》

D.《十七帖》

133.《中秋帖》又名()。

A.《仲秋帖》

B.《九月帖》

C.《十二月贴》

D.《末夏帖》

134.“一笔书”指的是()。

A.《中秋帖》

B.《九月帖》

C.《十二月贴》

D.《末夏帖》

135.“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赞扬的是()

A.孙过庭《书谱》

B.颜真卿《多宝塔碑》

C.柳公权《玄秘塔碑》

D.智永《草书千字文》136.“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指的书法作品是()。

A.《草书千字文》

B.《古诗四贴》

C.《书谱》

D.《自叙帖》

137.时人谓之“醉僧”的书法家是()。

A.苏轼

B.怀素

C.智永

D.黄庭坚

138.黄庭坚是盛极一时的()的开山之祖。

A.江西诗派

B.皖南诗派

C.洛阳诗派

D.眉山诗派

139.黄庭坚草书运用()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

A.破位

B.移位

C.间隔

D.移形

140.古越时台州最早的书法是所谓的()。

A.蝌蚪文

B.石文

C.天台文

D.国清文

141.王羲之曾师从台州()学文。

A.白云先生

B.天台老叟

C.灵虚先生

D.孙绰

142.台州是道教()派的一大中心。

A.三清

B.上清

C.清虚

D.逍遥

143.隋陈之际,高僧()建寺天台山。

A.智永

B.智者

C.智源

D.智心

144.司马承祯善书篆、隶,自成一体,号()。

A.剪刀手

B.金剪刀

C.金剪刀书

D.剪刀书

145.台州道士书法家杜光庭成名于()。

A.隋

B.唐

C.五代

D.北宋

146.天台山石梁“第一奇观”为()所书。

A.柳公权

B.米芾

C.李邕

D.王羲之

147.刘仁本是台州()人。

A.仙居

B.天台

C.临海

D.黄岩

148.黄岩陶宗仪对书学的突出贡献是编写了()一书。A.《书史会要》B.《书学汇编》C.《辍耕录》D.《明书断》149.陶宗仪《东园隐居咏》是()作品。

A.行书

B.楷书

C.隶书

D.草书

150.曾为《徐霞客游记》作序的台州书家是()。

A.金维宁

B.陶宗仪

C.陈函辉

D.柯夏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