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现代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现代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现代女性的职业发展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她们权力受限,也不用承担某些义务,但却必须受到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妇纲的束缚。

更重要的是她们不能在经济上独立,大多靠男性收入维持自己以及家庭生活,也就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因此女性也大多没有自己所谓的职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们在如何选择自己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在知识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今天,女性渐渐有了自己的施展空间。

时代赋予了女性与男性一样有工作的权利,而且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人都有自我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首先都要满足自己基本的生理需求,这就要通过工作来创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成就和实现理想抱负等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要。

在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能力增强,在职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在国人常说: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足以证明女性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独立,自由是现代女性的标志,她们崇尚自由,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她们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们希望能够干自己做喜欢的职业,她们在工作中有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思维敏捷、聪明智慧、干练精明、谈吐优雅,勤奋努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已成为过去式,现代社会给女性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各类女性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

现代女性,既忙自己的事业,又不失女性传统的美德。

开放的外部世界和激励的生存竞争,给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女性几千年旧思想的茧壳中破茧而出,自信自强。

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断地为思想"充电",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职业女性”同时,也要具备女性传统的美德——很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她们既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美德;既时尚又典雅;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情感内涵;既大胆开拓又柔情似水。

活得洒脱,活得现代,蕴藏着事业上的向上冲劲和生活上的美好追求。

她们虽然很辛苦,但往往能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女性的骄傲。

既要温柔也要事业,是新体制下的新型女性。

现代女性能准确地把握生活真谛,现代女性逐步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新型女性。

纵使现代女性的地位发展了,靠自己的知识能力为自己争取了更高的地位,但是现在好多女性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玻璃天花板”的问题,有时候想进一步晋升,就如同面对一个透明的玻璃顶,未来看上去近在眼前,却怎么也跳不过去。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男性的价值要高于女性,共产党在执政初期积极支持女权,使得长期以来重男轻女的偏见一直处于被抑制状态,而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结构逐渐分崩离析,这一强大的传统观念又死灰复燃。

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女大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情况比较严重,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并不算太好的情况下,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增加,社会对女性就业条件要求更加苛刻,近年来我国女大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呈不断上升趋势。

女性作为管理者也受到歧视。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就1000名男性和900名女性高级工商主管进行过访问,其中2/3的男性主管和1/5的女性主管表示他们对于在一个女老板手下工作感到不舒服;同时只有9%的男性主管和15%的女性主管表示乐于在一个女老板手下工作。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女性在工作中受到歧视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某些女性就没有平等地看待自己。

很少有女性在职业规划中把自己定位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她们更希望在个人生活和事业上寻求最佳平衡点。

在这种心理的引导下,女性主观上要求晋升、追求事业成功的态度就会表现得不如男性那样积极。

而且,大多数人对于女性都有不利的印象,认为女性具有依附心理,很难摆脱别人的照顾,在需要她们独挡一面时容易退缩,果断力不足、做事不够自信,并且女性偏感性,心胸不如男性开阔。

家庭对于女性的牵绊也是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一个原因。

在一个劳动力过剩的经济社会,很多雇主通常倾向于不雇佣女性职员;因为女性雇员会休产假,雇主还要支付一定的生育费用,这些都会给企业的经营成本带来额外的负担。

而法律则规定必须由雇主承担这笔费用。

女性本身的犹豫却步是影响女性发展的又一原因。

因女性在职场中的出色表现,或多或少影响到对家庭照顾的时间,鱼与熊掌如何兼得,女性在结婚生子后,一方面要维持现有的工作水准,同时又要兼顾家庭,以免被冠上"女强人"之类明捧暗损的歧视字眼。

这个现象,正凸现了现代妇女徘徊在工作与家庭间的矛盾情结。

所以说,如果对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不进行调整的话,既忙外又顾内的“双肩挑”职业女性已经无法撑持下去,她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被迫发出“回归家庭”的呼喊。

因此,大多数雇主都认为女性体力,精力,工作能力,见解等都不如男性,因此在招收新的员工时都对女性有很大的歧视。

那么,究竟女性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摆脱就业及工作时的歧视?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呢?首先,我们应该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相信自己正确地客观评价自己。

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的高不可攀,凡事只要尽全力而为,适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另外面对压力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避免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

同时要保持正直、乐观、豁达的心态,不为逆境心事重重,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为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

其次女性其实具有许多男性不具有的优点,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女性管理者的协调能力比较好,更注重体察员工的心理需求,做事认真、细心,稳定性强韧性较强,在逆境中表现坚强,善于沟通,比较容易说服别人。

并且女性处事细腻,决策慎重,企业不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这些都是成功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因此,女性要充分发挥女性的特质,因为资讯时代是个脑力竞争、讲求人际关系及团队精神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个重视女性特质的软性时代。

因此职业女性若能适时地发挥其女性特质,将会出类拔萃、有所成就。

"第三性"的女性,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女性特质,相反地能将女性温婉、包容和擅于沟通的特质,充分地加以发挥,必要时亦能表现出果断、坚决等男性特质,。

充满母性的女性有着天然的和文化传承而来的爱心、同情心和包容心,女性决策者更注意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与进步,更关心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把他们的声音和需求纳入决策的过程,积极采取措施去改善他们的社会处境。

这些优点对于女性成为管理者都是无法比拟的。

然后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女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倡导个性自由的今天,现代的知识女性首先应该能独立,独立是自由的前提——现代女性不应只是成功男人背后的不平凡的女人。

女性要获得完全的独立,而不是片面的、暂时的独立,全面的独立包括经济的、人格的和精神的独立,一个在经济上依赖别人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人格上的独立的,更不必说精神的独立了。

现代女性应该追求完全的独立,独立了才可能有自由。

而自由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后果,一个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女性毫无疑问是独立的、自由的女性。

而且,现代女性一定要多与家人沟通,走出家庭的小圈子,不要做家庭主妇或是什么全职太太。

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现代女性,她要走出家庭,但又不能不要自己的家庭,很多女性为了事业而牺牲家庭,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事业和家庭并不矛盾。

事业成功的男性很多,但很少有成功的男性不要家庭。

因此,女性应该权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生活发展的过程中,有所取舍,建立合理的生涯目标是首要的工作。

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时调适自已的情绪。

职业女性因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可多参与专业组织、会议及社团,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适自己的情绪,从而体会到工作的愉快、提高生活的质量。

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工作。

最后,我们女性一定要学会学习,培养自己的气质和道德素养以及多方面的能力,向男性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充电,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努力改变职业女性在社会所有人眼中的印象,改变女性的地位。

我相信,女性毫不亚于男性,在未来的社会中,女性自身改变一下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努力发展自己,充实自己,那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女性自身的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改变我们的在求职以及工作中的性别歧视,突破玻璃天花板,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获得一份幸福的和谐生活。

当代女性就业现状及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

女性就业现状及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 日期:2013-03-05 中国妇女报 图为2010年不同职业的性别构成(%)。 “六普”为研究我国男女两性的就业现状、变化趋势与性别差异提供了丰富资料。研究表明,2010年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13.8个百分点,且20年来我国16岁~59岁女性就业率持续下降,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在职业构成中“白领”女性所占比例低于男性,部分职业与行业性别隔离严重。建议构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完善促进女性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5岁~64岁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为4.9亿,与2000年相比净增了6469.3万,比男性多增加663.5万。庞大的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为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挑战。女性就业不但关系到女性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本研究利用“六普”数据从就业、失业、行业、职业分布等方面分析我国女性的就业状况。 就业与失业 就业和失业是反映劳动力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女性的就业与失业状况不仅取决于女性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更取决于市场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以及政府就业政策的导向与保障情况,直接反映了女性就业意愿的实现程度。 ——就业状况 “六普”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在我国16岁及以上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4.7%,女性就业率为61.7%。本研究着重对16岁~59岁女性就业率及其性别差异进行分析。 2010年16岁~59岁女性的就业率为69.9%,表明我国该年龄城乡女性近七成在从事有收入的社会劳动。与2000年相比,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均有所下降,但女性的下降幅度(7.0个百分点)大于男性(4.0个百分点)。此外,近10年女性就业率的下降幅度比1990~2000年的5.8个百分点还要大,而男性近10年的下降幅度则略小于上一个10年(4.1百分点),

民间智库发展前景

中国民间(社会)智囊团的发展前景良好在我国古代, 历朝历代的君主基本上都有“军师”、“谋士”、“师爷”,尽管称谓不同,但是职能都是为君主献言建策。诸葛亮、刘伯温等足智多谋,几乎家喻户晓。这些神秘的人物“多智而近妖”,搅动时政风云,被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无疑,现代思想库有别于中国古代的谋士。 智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组织机构,20世纪初期才在欧美萌芽,尤其是在一战后在美国兴起、壮大。 第一、从起源来看,民间智囊团的产生是适应时代的需求,它是建立在旧事物基础上的新事物,它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其发展成螺旋状上升的态势。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内部的思想资源不足,客观上需要外部资源进行补充,而决策科学化对智囊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体制内智库往往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因此,一些民间智库应运而生。民营研究机构是改革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民间研究机构的诞生也与社会的大环境和大气候有关。9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高潮,借着这股浪潮,一批体制内学者勇敢地走出政府大门,投身于市场。 第二、从发展历程来看,民间智库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其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回顾民间智库发展的第一个活跃期,当时,即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迈开步伐,国民经济较快发展,民间智库也有了一定的生存土壤。那时,一些有识之士大胆地从体制内走出来,创办了一批民间智库,并开始活跃在各个领域。比如,曾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创办北京四通经济研究所的曹思源在 90 年代初办起了北京思源破产事务研究所,1992 年,袁岳创建了北京零点调查研究中心;再如,1993年,茅于轼从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退休,与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的研究员张曙光、盛洪等组建了挂在北京丰台区科协名下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 从 2003 年开始,民间智库发展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是民间智库继续探索发展形式,注册新的智囊机构,如 2003 年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吴敬琏与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等人在北京组建了上海法律与政治研究所;2004 年政治学学者刘军宁等成立了北京九鼎公共事务所,等等;另一方面,到了 2005 年,为了规范企业名称,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研究中心和研究所重新进行注册,于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上海法律与政治研究所、北京视野经济研究中心等先后注销,有些智囊机构停止了活动,而有些则以新的公司名称进入的新的发展时期。 例如:金思达咨询公司后来在工商局注册成“北京视野咨询中心”,针对民营经济提出的“小狗经济”理论,着重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为地方政府进行咨询服务。 再如,2009 年 11 月,南方民间智库正式成立,该智库属南方都市报与奥一网联合多位民间思想者发起的民间组织,智库聚合了珠三角、南方民间的有识之士,力图成为南方民间思想的集散地,发挥民间智慧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集纳草根阶层的舆论,集合民众的真知灼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南方民间智库也是2011年成功注册的中国第一家以“民间智库”为明确名称的民办非营利组织。 第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民间智库的发展壮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

女性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女性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地位逐步提高,女性的身影在职场上越来越多,据2007年的数字统计分析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达45%,已经高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确定的到2010年要达到40%的目标。据了解,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国女性的就业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就业的主渠道,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计算机、软件、通讯、金融等高新技术行业,成为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在计算机、通讯、金融、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国民经济6大行业中城镇单位就业的女性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其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中女性就业的比重最大,达到%。与此同时,中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到2008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7487 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7039万人,其中女性参保人员增加了2775万人,增长了49%。女性参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也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性在社会中的弱嵌入性,她们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在就业中仍是步履维艰。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我国妇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性别歧视使女性竞争力减弱 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过程中的性别偏好。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性别偏好”,更愿意招用男性职工,这种现象很普遍。在下岗职工中,女性群体首当其冲,当劳动力行政配置逐步走向市场配置、企业用人权逐步得到承认,女职工在劳动力市场是就成为剩余劳动力, 1998年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有2300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而在被剥离的职工中,女职工占多数。据全国总工会在90年代对1230个企业的调查统计,下岗女职工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0%。这一统计包括7个省和10个省属市的数据,因而60%的比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按照这一比例,在每5个下岗职工中,女性3个,可见女性劳动就业权受损的情况超过男性。 (二)女性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 妇女就业劣势使得女性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往往以女工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三资”、个体、私营企业中以及一些大企业中,一部分企业将女工劳动保护和妇女保健等开支一减再减压到最低,甚至缺乏起码的卫生保健条件和设施,业主对国家制定的女工劳动保护、女工禁忌劳动范围等缺少了解或根本就无视其存在。在现实中,突出问题为:(1)女职工产期、哺乳期、休长假时工作岗位无保障;(2)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女性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加班不加薪; (3)低报酬招聘,男女同工不同酬;(4)违规作业,在有毒有害环境工作而不告知;(5)随时解雇,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即换新人;(6)惩罚性克扣工资,借故减少女员工的收入;(7)拖欠工资或工资不兑现等。而国家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企业主更加无视法律规定;在社会保障方面,妇女享受的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妇女享受的医疗保险、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补贴/住房、法定假期以外的带薪休假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生育保险是维护女性权力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措施,但是在我国现在有很多企业和单位在女职工怀孕至分娩期间没有任何的保障措施,也没有一定比例的工资支付,如西安收费站工作的女性在生育期间没有任何待遇。 (三)就业领域男女退休年龄不平等 男高女低的不平等退休规定。我国宪法保障男女平等就业的权利,但劳动法规定:从事企业体力劳动的女性满50岁、男性满55岁退休;从事单位脑力劳动的女性满55岁、男性满60岁退休。而退休金积累的依据是工作年限,由此造成了退休金积累男性多女性少,女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较男性低的不平等结果。 (四)女性就业率低 女性就业总量有一定的提高,但女性就业率水平较低,职业选择范围狭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和%,总的来说男女人口比相差不大,但女性就业比例却较男性显著偏低。如图1所显示的是1994年-2008

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及应用汇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褚玉峰考籍号:010*********专业年级: 题目:谈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及应用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2014 年 3 月

目录 1、引言 (3) 2、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现状 (3) 3、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 (3) 3.1、功能完善原则 (3) 3.2、绿色环保原则 (4) 3.3、景观丰富原则 (4) 3.4、以人为本原则 (4) 3.5、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5) 4、园林休闲空间的应用 (5) 4.1、地形 (5) 4.2、休闲建筑的 (5) 4.3、园林植被 (6) 4.4、园林景观亭 (6) 4.5、园林水景 (6) 4.6、功能分区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相应提高。这就使得人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原有的园林的公共设施建设和休闲空间的营造也逐步提高,园林作为人们赏景、休憩、娱乐休闲的环境空间,蕴含着城市中的人们对未来生存空间的向往,就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以及应用做简要探讨。 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also increase accordingly.This makes people's life in the city to the original publ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nd recreational space in the landscape also gradually improve, garden for people to admire the view,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environment space, contains the city people living space for the future of yearning, as recreational space in the landscape and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briefly. 关键词园林景观;休闲空间;应用;娱乐 key words : landscape; recreation space; application; entertainment.

不同年龄段女性 职场生存压力分析

20、30、40女性的职场生存压力 源起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择业机会的增加、个人职业选择的多样、人才竞争的激烈,职业咨询已经逐渐受到职场人士的重视。在2004年中,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就接受了数千人次的咨询。而其中女性占咨询人次的76%,男性则只占24%.这是否说明在职业规划中,女性面对更多困境或者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比男性更加慎重呢?就此,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针对职业女性所面对的生存压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职场女性的20 30 40 2004 年台湾女演员张艾嘉执导的《20 30 40》,以独特、细腻的视角,描绘出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选择及生活压力。它所关注的是处于20、30、40的女性对梦想、爱情、婚姻、家庭不同的渴望和追求。而职业中的女性,也同样在这三个年龄层次中受到不同的生存压力,面临着不同的危机和选择。 20-30岁是女性职业生涯的开始,此时面临的是就业、择业和与其它同业者的竞争,女性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会更看中自己的事业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会面临感情的选择。30-40 岁是职业女性的“黄金期”,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也拥有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这时也是女性婚育的最优时期,如果选择此时婚育,至少会离开工作岗位半年。同时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要求女性将更多的精力留给家庭。因此,这个阶段女性必须在家庭和事业中把握平衡。40-50岁对于大多数的职业女性是

比较轻松的时期。女性的事业和家庭都已进入稳定期,而女性也将其在社会中的角色逐渐回归家庭。而在50-55岁时,女性的职业生涯终结。 男女生存压力大对比 1、近三年压力感呈上升趋势 在对03年和04年以及05年前三个月的职场人士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如果以03年为基期(100%),从业人员的总体压力感呈明显上升趋势,04年为121.5%,而05年的前两个月就达到了152.3%,比03年增加了0.5倍。而总体幸福感却成下降趋势:04年为03年的88.6%,05年前三个月是03年的72.8%.这说明随着压力感的提高,从业人员的幸福感相对应的也在下降。 2、女性幸福感高于男性 从业人员中男性和女性具有高幸福感的人数比例差别不大,在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近69%的从业人员中,56%为女性,44%为男性。 3、男女的压力来源不同 男性女性的压力感也是普遍存在,只是压力的构成不同。在构成生存压力的来源中,主要分为社会、生理、心理三个方面。男性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包括家庭等社会个体),占总体压力的72%,心理和生理压力则分别为18%和10%;女性的社会压力比男性要少,但仍占总体压力的尽一半,为48%,心理压力占到23%而生理的压力为29%,是男性的三倍。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生命周期中有一段时间是无法正常参与工作的,这就是孕育新生命的时期。而女性最佳孕育期也正是从业者的“黄金期”,因此女性生理上的原因,也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呼唤标准化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呼唤标准化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呼唤标准化 【摘要】普遍有闲时代的到来,要求城市政府提供充足的公共休闲服务以满足市民和游客不断增长的休闲需求,但由于发展理念滞后特别是标准缺失,造成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明显不足,这就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提升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满足公众休闲需求,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并藉此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休闲需求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 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乃是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但在普遍有闲时代的今天,有一类公共服务,即公共休闲服务,往往被城市政府所忽视。公众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与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不足的矛盾正在不断凸显,标准化建设的滞后则是产生上述矛盾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现状 随着普遍有闲时代的来临,国民的休闲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国民休闲需求的满足有赖于各类休闲服务的供给,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所谓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是指主要由城市政府提供以满足市民与游客休闲需求为目的的一种公共服务,具体而言,就是由城市政府主导或组织的为满足公众休闲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营造公共休闲环境、构建公共休闲空间、完善公共休闲设施、开展各类休闲教育及直面公众的休闲服务等。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城市政府职能提出的新要求,为满足市民与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城市政府应在提供公共休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即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明显不足,水平较低。 1、公共休闲环境有待优化 公共休闲环境营造是公共休闲服务的重要内容,且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硬环境的改善,也包括软环境的提升。总体而言,各城

荆棘丛中的绽放中国民间智库发展的动因、障碍与对策

人资社科 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 荆棘丛中的绽放: 中国民间智库发展的动因、障碍与对策 黄旭晖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摘要:本文从民间智库发展的动因入手,对影响民间智库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探讨中国民间智库发展的对策,期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中国民间;智库;动因;障碍;对策 当前,民间智库是时代焦点之一。这是由民间出资组织并且体现社会公众呼声或者对政策提供服务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大多由企业、私人或民间团体创设,在组织上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是政府与民间的角色对接,理性地代表社会声音。 一、推动中国民间智库发展的动因 作为一种政策研究平台,智库通过运用专业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决策咨询服务将个体化形式存在的思想和智慧资源进行汇聚、整合,并嵌入在政治结构之中,已在现代各国决策实践中所需的决策服务机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当下,伴随中国体制的深入改革,除长期一家独大的政府智库之外,民间智库也应运而生。 (一)国际发展动因 纵观各国的社会发展,不难发现民间智库的兴起和大发展均引起了其社会的较大变化。上世纪 70 年代之后, 世界各国非营利性的民间智库进入迅猛发展时期, 在推进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推使各国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比如, 美国总统在制定决策之时会大量咨询体制之外的专家、学者。诸如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传统基金会等政策分析组织。 (二)国内发展动因 1.思想基础。启蒙运动的盛行,奠定了理性精神的主导地位,科学也因此在社会中确立了地位及权威,人类至此进入了一个科学化的时代。正因为处在这个时代,不仅科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尊重,专家的作用和地位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这些都说明了民间智库这一自觉的理性行为在现代社会高度发育成熟下诞生,其成长和繁荣需要现实社会中的理性精神、科学权威、社会意识乃至具体实践作为坚实后盾。 2.决策需求。推动民间智库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必定离不开现今环境下的决策需求。尤其是决策议题和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多元,政策制定越来越依赖于智库所提供的专业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咨询服务。基于中国政治结构的特点,相较于政府智库,民间智库把握身份特别、机制独特、敢于创新及善于整合等优势不断完善自身,日渐成为决策咨询服务市场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3.制度空间。 处在“体制内”,政府智库则能“盛强、壮大”,而处在“体制外”,民间智库就只能“瘦弱、渺小”,鲜明地对比表明了现代公共决策机制亟待建立,计划体制下仍在发挥作用的行政决策模式亟需改变,依旧充当着决策研究领域的主要机制的行政权力亟需替换。鉴此,中国在现代决策理论指导下,建立和完善公共决策机制,从而在宏观层面上形成民间智库与政府智库同台竞争的格局,以建构现代决策自身发展所需的开放型的智库网络。 4.政治文化。要想立足于社会,就要靠自身的能力,这就表明在社会这一层面上应建设一种以能力为主导的能力型社会。从变革和建设新的政治文化入着手,营造规范有序的思想氛围,培育公民有序参与决策的能力,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要引导政治体系乃至整个社会摒除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关系”文化,推崇并逐步建立“能力”文化。也就是说,彻底破除以“官本位”、“关系”论英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民间智库的发展建筑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 5.资源结构。现如今,归咎影响民间智库发展的关键问题,无非民间智库与政府智库两者间是否存在对称的资源依赖关系。这其中具体涵括了民间智库是否具有同政府智库对称、互补的专家资源及能力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在内在的资源结构关系层面,为进一步提高民间智库的资源获取和资源整合能力、为民间智库和政府智库的合作与竞相发展提供条件,中国改革创新决策机制,在制度上为民间智库的发展壮大创造结构性空间。 二、影响当代中国民间智库发展的障碍 时代的变革促使新兴产物的兴起繁荣,民间智库的生成发展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民间智库仍处于起步阶段,不成熟的体制及不健全的保障下,民间智库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一)法人地位模糊,难以注册 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智库与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我国的法人组织管理不够完善,从《民法通则》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法人形式的相关规定,从而导致民间智库没有正式明确的归属。一些民间智库被迫到工商部门按照企业来注册,这迫使其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工商行政、税务等部门的监管,如果不登记、不注册,则会不时面临着政府相关部门的清理整顿。 (二)资金来源相对稳定性及多元性匮乏 拥有长期稳定的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是推动国外民间智库成熟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放之国内的民间智库,无论是捐款资助,还是合同协议,一律入账为空。于此,一些民间智库不得不选择接受海外机构和跨国公司的“橄榄枝”。如此一来,更加大了政府对民间智库的猜忌。缺少稳定性及多元性的资金来源,必然影响民间智库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其研究的长久性和结果的可信度。 (三)信息渠道落后,数据失真严重 当下,我国的信息系统水平低、处理技术落后、信息互通难度大,这无疑是智库生存下来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而更为关键的,由于目前的信息公开不透明,为维护小集团利益,许多政府部门或多对民间智库持不信任态度,故而将信息保密扩大化,亦或经常故意掩盖甚至编造虚假信息。 (四)专职的高端管理人才极其匮乏 高水平的智库需拥有专业人才,才能产出和提供高质量的决 >才智/338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了,职场女性的话题也再次受到关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经济领域,以知识、创新、体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经济模式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大的表演舞台。 诚然,也使得当今的职场女性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女性就业率高达73%的中国。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相夫教子是义务;在企业里她们是职员是领导,尽心尽职是责任,同时还需要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20XX年,全面放开二胎,承担生育责任让女性在职场上进退维谷,而事实上,女性还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被认可、升迁阻碍等问题,更有职业黄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两难。 总结下来这就是当前女性在职场中备受偏见的现状: 1、大龄女青年不受待见 2、女性工资低于男性 3、因怀孕而影响晋升 4、女性年龄上处于劣势 5、女性刻板印象,难以改变 6、社会舆论容易将某位女性的错误都上升为群体缺陷 下面我们来结合大数据来看看,调查报告指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超两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性别

歧视严重。此外,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为女性。 在就业中,性别歧视普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存在歧视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比男性高出近8%。而27%的男性则认为就业中几乎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比女性高出9%。 高学历女性会遭歧视么?——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 在就业过程中,高学历女性会被歧视么?上述调查指出,从学历角度看,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 调查显示,在拥有高中或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2%、18%、28%,但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3%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值得注意的是,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超九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甚至严重的性别歧视。 此外,调查也显示,拥有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男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4%、13%、14%、18%。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歧视

现代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现代女性的职业发展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她们权力受限,也不用承担某些义务,但却必须受到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妇纲的束缚。 更重要的是她们不能在经济上独立,大多靠男性收入维持自己以及家庭生活,也就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因此女性也大多没有自己所谓的职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们在如何选择自己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在知识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今天,女性渐渐有了自己的施展空间。 时代赋予了女性与男性一样有工作的权利,而且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人都有自我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首先都要满足自己基本的生理需求,这就要通过工作来创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成就和实现理想抱负等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要。 在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能力增强,在职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在国人常说: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足以证明女性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独立,自由是现代女性的标志,她们崇尚自由,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她们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们希望能够干自己做喜欢的职业,她们在工作中有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思维敏捷、聪明智慧、干练精明、谈吐优雅,勤奋努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已成为过去式,现代社会给女性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各类女性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 现代女性,既忙自己的事业,又不失女性传统的美德。 开放的外部世界和激励的生存竞争,给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女性几千年旧思想的茧壳中破茧而出,自信自强。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要素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要素 城市中的公共休闲空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城市中的人们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上追求精神文明需求的必然结果。城市中的公共休闲场所给居住在喧嚣熙攘环境中的居民带来精神的惬意和物质的享受。同时,公共小型休闲空间又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 1 城市公共休闲场所的表现要素 1、1 需要要素 人们,特别是城市中的居民,在面临学习、生活与工作压力时,总是渴望在拥挤的城市空间中,能找到一片休闲场所来减轻这份压力,放松一下自己,融入到自然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公共休闲空间去享受那一份宁静与轻松。同时,人们也希望能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与他人交往、沟通,结交朋友,或锻炼身体、或聊天闲谈、或携家散步、或驻足观赏。所以,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缓解工作压力、和睦近邻亲朋关系、观赏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它的出现是现代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 1、2 实体要素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居民小区外供人们共同活动、共同休闲的公共空间,一般设有地面空地、绿地、道路、水池、喷泉、小品、座椅、健身器材等。这些要件需通过合理的设计布局才能为居民提供一个接近自然的理想的活动场所。 空地、绿地和道路是城市公共休闲场所的主要构成要素。空地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主体,是体现场所空间感,营造宽阔视野的最为重要的元素,也是居民交往互动的主场所。绿地是城市居民融入自然,与花鸟植物亲密接触的直接场所。道路在空地与绿地间穿梭,具有往来交通的作用,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曲径通幽的韵味。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还应配有水池、假山或喷泉。人造喷泉或瀑布为休闲空间增加水元素,对营造休闲空间的运动感具有重要作用。小品、座椅、健身器材等是休闲场所的重要要素,也是体现城市公共休闲场所“休闲”的重要载体。小品主要是雕塑、石艺、艺术栏杆、厅台走廊等。小品的良好布置与布局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艺术欣赏和陶冶精神的人文氛围。 1、3 比较要素 城市公共休闲场所的功能体现不仅在其各要素上,还需在与城市广场的比较中得以明确。城市广场与城市公共休闲场所共同构成城市人造景观的重要部分,但城市广场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在功能上是存在区别的。城市广场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是表现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特色的又一空间载体,城市广场周边往往是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布在城区的各个居民区,是繁闹的城市生活留给人们的另一片宁静的休息场所。从面积上说,广场大于休闲场所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面积;从气质上说,广场有着震憾、雄伟气魄等气势,而休闲空间有小巧、温馨、舒心等的特点;从人流方面说,广场是人流量最多的、最集中的城市地段,而休闲小空间人数的相对量要少得多,大多是一个区域的居民;从文化精神上说,广场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一大片地域,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而休闲空间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显得要小型得多,它只是这一片文化区域中的风格与气质。所以,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与城市广场的功能设计是不相同的,前者追求小而精巧,后者追求大而磅礴。 2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要素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应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以人的舒适感为中心,让人使用和享受的。其目的在于让紧张的人们放松,让人融入人造自然小空间环境。所以,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应考虑人性化的元素,通过研究人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群的喜好和不同区域、不同气候等作为首要的设计基本原则,达到人物融合的“天人合一”效果。 具体而言,城市公共休闲场所的空间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调查报告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xx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管理层女性仍然缺失严重。 此次抽样问卷调查中,智联招聘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就业者进行调查,共收到10万余份有效样本。报告称,平均而言,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而投入工作的时间比男性少9%;35.9%的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无形中放弃了更大范围的工作机会选择。 整体来看,女性月平均收入为6589元,男性为8006元,女性收入比男性低22%。在普通职员阶段,男性女性收入分别为5752元和5530元,这说明在职业起步阶段,女性和男性基本可以获得相同的待遇。随着更多男性跻身管理岗位,薪水获得提升,而更多女性仍然停留在基础岗位,男女收入的落差逐步显现。调查显示,73.8%的职场人认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为男性。处在婚育阶段而被动失去晋升机会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职场女性面临的最大障碍。 此次调查旨在发现女性职业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引起社会、企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视和思考,共同帮助女性顺利跨越职业发展障碍,推动女性职业生涯快速发展。 从女性进入职场,选择展现传统性别印象之外的角色起,注定要面临工作和家庭投入两全的问题,尤其在女性步入婚姻组建家庭后,问题更加凸显。这一挑战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平衡战,而是全力以赴的

拼搏赛。我们从女性投入工作时长和投入家庭时长视角,去揭示在这场赢得职场地位和维护家庭角色的过程中,女性所承担的压力。 不变的工作时间和与日俱增的家庭投入 以婚姻作为分水岭,尽管一定程度上已婚男性和女性每周投入工作的时长较未婚前都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稳定,男性略高于女性9%。从每天投入家庭的时间看,虽然随着步入婚姻,大家投入家庭的时间均在增加,但整体上,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长高于男性,且这一差距在已婚的情况下进一步被拉大。 对女性而言,每天投入工作的时间并没有变化,却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顾及家庭,这意味着在一天有限的时间内,女性要做和所能做的事情更多,分秒必争,与时间展开较量。 要求上下班方便:是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亦是方便照顾家庭 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从女性所处的婚姻状况看,未婚女性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考虑有成长和上下班方便的比例基本接近,而已婚女性对上下班方便的诉求更加强烈。上下班方便意味着每天通勤时间可控或用时更短。部分女性表示,上下班方便可以更省时间,让自己睡眠充足,保证进入办公室仍然保持精神,是一种追求舒适生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体现。对已婚女性而言,如前所述,随着需要投入家庭的时间增长,其首要考虑该因素则以方便照顾家庭为主。正因为如此,首要考虑上下班方便无形中让女性在选择工作机会时的半径缩小,可能会丧失更多潜在优秀机会。

最新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提要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功能,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步行环境和休闲环境。本文结合旅游心理学、休闲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探寻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演变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探讨如何构建更适宜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休闲空间 一、研究的缘起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洲,其发展的早期是为了将购物者吸引回已经衰败的城市中心,发展至今,它已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空间,是一个城市休闲的象征之一。 休闲空间是伴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由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和休闲方式的改变,对城市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 (一)国外城市商业步行街历史溯源。在古代的欧洲,城市广场始终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发生地。随着巴洛克时代的到来,城市产生了无限扩展的道路和沿路的节点,广场也就变成了城市道路的交汇点,其宗教权威和城市纪念意义日益独立化;与此同时,商业机能日渐消退,交易商贸空间也由广场形态逐渐过渡到街道两边的线形空间,形成了沿街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这就是西方早期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随之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生产和人口的集聚,促使城市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城市成为重要的市场。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出现,又大大推进了步行商业空间的发展进程,这两种新型商业形态迫使传统的小商店在经营上向着商品专业化和服务综合化转移,逐步形成了在城市干道路口、道路转角处布置大型综合商店,而街道两旁排列多家专业商店和服务行业的典型商业街区布局。这期间出现的商业建筑型制的演化及商业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形态新的发展趋向。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由于城市结构紧凑,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建为林阴大街,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在20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大多智库宣称自己是非盈利组织,而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似乎两者又产生了冲突。其实非盈利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与分红;组织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成私人资产。众多智库不一定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但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角度来说是一样的。因此,本文依然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中国智库作为组织存在,其价值创造的逻辑。 中国智库的要素组合 关于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存在着众多观点,本文将智库商业模式划分为资源、组织、产品和盈利四大要素,以上海社科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知名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然,其商业模式体现为以某种要素模式为主,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中国智库的资源模式 1.依附模式 主要指智库依附于某一组织,智库运转的所需的全部资源都由其提供,相应地,智库的产出也由其消费的一种资源模式,主要见于高校、官方智库、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研究

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的附属研究部门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依附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直属于国务院,主要为国务院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根据其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收入的超过60%来自于财政拨款。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于其官方背景,树立了强大的品牌资源,在人才招揽、政策影响方面都具有长足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依附模式的主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设立,在设立之初就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依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其2012年的决算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年收入约2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5亿元。 2.优势资源模式 主要指智库率先抢占某些稀缺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半官方背景的智库和知名的民间智库。 天则经济研究所是我国较为著名的民间智库,由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人于1993年组建。其发起人凭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使得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创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兴元表示,他加入天则经济研究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茅于轼的号召

现代女性职场生存现状

现代女性职场生存现状:像爷们一样去战斗 在几年前,将成功女性称为女强人,就好像宣布她没有女人味,含着几分贬义;但现在,一些在各自领域的成功女性却被冠以更加男性化的“哥”、甚至“爷”的称号,比如周迅、范冰冰,非但没有丝毫贬义,反而是褒扬女性美貌与强悍并存的“最高级”夸赞。 从“女强人”到“女性爷”,称呼上的小小变化,反射出的却是社会语境的大不同:女性力量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独立与成功,而男性对成功女性持有的态度也变得日渐宽容与欣赏。 当女人“爷”了起来,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高压职场“爷”正闪亮公关女、金融女最“爷” 当下最著名的“女性爷”莫过于范冰冰,她不只是对着镜头美目盼兮的演员,更有自己的演艺公司,还开办了演艺学校,近百人从她那里领薪水,年底给优秀员工的花红是一克拉钻石。当人们呼她“范爷威武”时,她欣然笑纳。这一句“爷”,没有令她的娇美失色分毫,反添几分英气爽冽。也正是这样的“女性爷”,才会在嫁不嫁豪门问题上,扔出一句:“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称女性为“爷”,是对其成就的肯定,就像称呼某位学术上有造诣的女性为“先生”一样,带有足够敬意。就在上周,“女性爷时代”入选互动百科一周热词榜单。 放眼生活,在高压职场中,像范冰冰一样的“爷”正在发光,高端白领女性成了“爷时代”的构成者和引领者。 记者对50名分布在各行各业的白领进行调查,男女各半。结果显示,40%的受访者身边有“事业有成又不失女性美的"爷"”,特别是在公关和金融领域,比例分别高达60%和80%。 其中有60%的受访女性表示,“希望成为职场里的"女性爷"”,原因为“事业上要得到和男性一样的地位,就要像男性一样拼命。而经济上的独立可以让生活更有安全感。” 另一部分不愿意成为“女性爷”的受访女性认为,“温柔、不强势的纯女性化特质,能让工作与生活更加和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本身身处的行业就是“女性爷”不多的领域,如幼师、行政、艺术等。 与记者的样本调查形成对应关系的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曾公布一组数据显示,在公司的经理层中,女性比例为42.1%,与男性相差不大。全国妇联的调查也发现,中国的女性企业家人数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5%,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

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相关要素分析

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相关要素分析 作者:郝文秀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要:环境设施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竖立城市形象和个性的有力手段。在当前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人们正逐步向休闲社会迈进,相应的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也包括其间的设施设计。本文通过对公共休闲设施的考察,运用环境行为学、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城市设计等相关理论,对影响公共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的相关要素作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环境设施要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01-01 在当今高楼林立的都市,人们更希望走出去,到有别于日常生活工作、接近自然又体现人文的环境中去。因此,城市中各种公共休闲空间如街心公园,休闲广场等也随之增加。如果说公共休闲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活动,那么其中的设施就是这种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的研究对我国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很大促进作用。所以本文以公共休闲空间设施设计为主题对环境设施这一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素进行关注和研究。 1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 1.1 城市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古代西方的城市公共空间多由一组公共建筑群组成,如神殿群、市场、政府机构建筑、广场、纪念建筑群、体育竞技场等,通常是用建筑围合成空间形成一体化的连贯的功能场所。这类场所对城市的大多数人开放,进一步成为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建筑实体围合的对公众开放的可以进行聚集性活动的空间。要构成这样的空间需要以下几个要素:(1)界面感。与我们所熟知的建筑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一样也是由界面围合而成的,只不过室内空间由既定的地面、墙面、天花围合而成,而城市公共空间的界面更为灵活,可以是大地水体、天空,也可以是建筑、植物等。(2)领域感。城市公共空间是有别于个人私密空间的,其主角是城市居民,其中进行的公众活动复杂多样,有动有静,有公共的、有半私密的,这就需要营造不同的领域感来支持不同活动的开展。 1.2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内涵

关于职场歧视女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职场歧视女性的调查报告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古典社会里作为“力与美”象征的男性英雄主义传统已经黯然退去。在经济领域,以知识、创新、体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经济模式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大的表演舞台,威严笔挺的哔叽西服正在逐渐让位于美丽优雅的职业套裙。 诚然,当今的职场女性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女性就业率高达73%的中国。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相夫教子是义务;在企业里她们是职员是领导,尽心尽职是责任,同时还需要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XX年,中国政府全面放开二胎,多省份也逐步延长女性职员产假,在这些政策效应下,女性不仅会在职场上面临着更多困难,同时,生育二孩的成本和扶养二孩的精力,让她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工作与家庭的比重,被迫调整职业规划。 承担生育责任让女性在职场上进退维谷,而事实上,女性还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被认可、升迁阻碍等问题,更有职业黄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两难。在这些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中,既有刻板的性别认知、角色定位的偏差,又有女性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支持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XX年,智联招聘首次发起了中国女性职业现状和发展问题的调查,探寻当今中国女性在职场中的就业,升职以及前

景规划等问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与对比,报告清晰的描绘了当前中国女性在不同行业的职场生存现状,并有的放矢的给出了意见和建议。XX年,智联招聘再次聚焦女性职场现状,丰富的数据将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在当前中国的各种新政和经济形式下,职业女性们在职场中的动向和心态变化。 不管女性在职场中会遇到何种阻碍,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女性将以更丰富的知识,更卓越的能力,以及更独立的人格在职场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她们特有的细腻、亲和、更具同理心的柔性特质,会在以服务产业和知识经济渐成主导的经济结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25%认为在晋升中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男性的比例分别为14%和18%。 43%的具备硕士学历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男性的比例仅为18%。 44%的女性报告到目前为止尚未升过职,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为31%。获得过升职的女性表示升职的时间也长于男性。 28%的受访者报告自己的直属领导为女性,其余均为男性领导。 61%的女性倾向于在自身与岗位匹配度达70%以上时进行求职申请,行动更保守。而男性这一比例仅为56%,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