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工及体弱工人风险评估表

未成年工及体弱工人风险评估表
未成年工及体弱工人风险评估表

XXXX公司

未成年工及体弱工人风险评估表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说课讲解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

未成年工风险评估程序

未成年工风险评估程序 1 制订目的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未成年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使风险得到降低和消除。 2 执行范围 年龄在16-18 周岁,公司内涉及未成年工的所有工作场所。 3 权责由行政部会同各生产部门负责人定期对未成年工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 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 4 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行政部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 5 内容 5.1 为维护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其在生产劳动中的健康,根据《劳动法》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5.2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5.3 未成年工的鉴别与工作内容安排: 5.3.1 对未成年工工作场所的安排应该考虑其安全与卫生风险。 5.3.2 未成年工之使用单位负责人接收未成年工后,应该对未成年进行登记识别,以免与其他人员混用。 5.3.3 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 5.3.4 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虑下列各相关项: a. 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 b. 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紫外线、坠落、撞击、机具切割、夹、卷等。 c. 人体工学性危害,包括疲劳、作息周期的影响、超工作的负荷、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在固定的速率中工作、精神性和其他的压力。 5.4 未成年工不得从事本公司内以下2 种工作: 5.4.1 冲压操作工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与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分析与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与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与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与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与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与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与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 报告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1) 2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编制依据 (2) 3 环境风险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 4.1布袋除尘器破损防范措施 (7) 4.2氨水储罐破裂破损防范措施 (7) 5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估 (7)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理措施,如何将无法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

风险评估问卷

附件1 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适用于自然人客户) 客户姓名:资金账号: 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是本公司履行客户适当性管理职责的一个环节,旨在了解您的风险程度能力等情况,以保证本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相匹配。 本公司特别提醒您:本公司履行客户适当性管理职责,并不能取代您的投资判断,也不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固有风险。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投资风险、履约责任以及费用等将由您自行承担。本公司将根据您各项状况的变化对您进行风险承受能力的持续评估,请您积极参与并配合。 本公司承诺:对于您在本问卷中所提供的一切信息,本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承担保密义务。 一、财务状况 1、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A.工资、劳务报酬3分 B.生产经营所得2分 C.利息、股息、转让证券等金融性资产收入1分 D.出租、出售房地产等非金融性资产收入1分 E.无固定收入0分 2、您家庭进行证券投资的资金占家庭现有总资产(不含自住、自用房产及汽车等固定资产)的比例是: A.70%以上1分 B.50%-70% 3分 C.30%-50% 4分 D.10%-30% 5分 E.10%以下6分 3、您是否有尚未清偿的债务,如有,其性质是(本题可多选): A.没有3分 B.有,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定额债务2分 C.有,信用卡欠款、消费信贷等短期信用债务1分 D.有,亲朋之间借款0分 4、您可用于投资的资产数额(包括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为: A. 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0分 B. 50万-300万元(不含)人民币1分 C. 300万-1000万元(不含)人民币2分 D. 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3分 二、投资知识 5、以下描述中何种情况符合您的实际: A. 现在或此前曾从事金融、经济或财会等与金融产品投资相关的工作超过两年5分 B. 已取得金融、经济或财会等与金融产品投资相关专业学士以上学位5分 C. 取得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证书(CPA)或注册金融分析师证书(CFA)中的一项及以上5分 D. 我不符合以上任何一项描述0分 三、投资经验 6、您的投资经验可以被概括为: A.有限:除银行活期账户和定期存款外,我基本没有其他投资经验1分 B.一般:除银行活期账户和定期存款外,我购买过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2分C.丰富:我是一位有经验的投资者,参与过股票、基金等产品的交易,并倾向于自己做出投资决策3分D.非常丰富:我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投资者,参与过权证、期货或创业板等高风险产品的交易5分 7、有一位投资者一个月内做了15笔交易(同一品种买卖各一次算一笔),您认为这样的交易频率: A. 太高了1分 B. 偏高2分 C. 正常3分 D. 偏低4分 8、过去一年时间内,您购买的不同金融产品(含同一类型的不同金融产品)的数量是: A.5个以下1分 B.6至10个3分 C.11至15个4分 D.16个以上6分 9、以下金融产品,您投资经验在两年以上的有(本题可多选): A.银行存款0分 B.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或其它固定收益类产品1分 C.股票、混合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品种2分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设计(修订版) 2015

附件1 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修 订 版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1 适用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 2.2标准、技术规 (3) 2.3其他参考资料 (4) 3 术语与定义 (4)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5) 4.1环境风险识别 (5) 4.2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5) 4.3环境风险分析、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差距分析与实施计划 (6) 5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7) 5.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7) 5.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8) 5.2.1评估指标及分值 (8) 5.2.2评分方法 (9)

5.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 (14) 5.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15) 5.4.1分级矩阵 (15) 5.4.2级别表征 (16)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容 (16) 6.1 总论 (16) 6.2 区域环境概况 (16) 6.3 企业概况 (17) 6.4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17) 6.5 环境风险分析 (18) 6.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9) 6.7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8 附图 (21) 附表1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 (22) 附表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分依据 (35)

1适用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省围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 2 规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指南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12;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4.14;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2.3.15;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2008.6.6;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4.18;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2001.12;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9.18; ⑵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4.1; ⑶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9.18;

企业用工风险评估全套手册(制度详解与常见的坑)

当前的评估是:招聘管理下一项目:入职管理 1、贵公司在招聘广告中,对员工的基本条件是如何要求的? 对没有严格性别要求的职位,规定只限某一性别。 只限某一地区的求职者。 只限某一民族的求职者。 对没有严格身高要求的职位,规定身高要求。 谢绝乙肝病毒携带者。 含有上述两种以上情形。 没有上述情形或类似歧视性条款出现。 2、贵公司在招聘广告中,是如何对招聘岗位的录用要求进行规定的?对录用要求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对几项主要条款进行了约定。 没有对录用要求相关内容进行约定。 3、贵公司想要录用某员工时,如何进行通知? 发出含有工作岗位、薪酬标准等具体内容的书面录用通知。 发出不包含工作岗位、薪酬标准等具体内容的书面录用通知。 口头通知。 4、贵公司在招聘中,办理相关手续时如何操作? 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 扣押劳动者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等证件。 包含上述两项内容。 没有扣押劳动者任何证件。 5、贵公司在招聘时,办理相关手续时如何操作? 要求劳动者提供金钱担保。 要求劳动者提供实物担保。 包含上述两项内容。 没有要求劳动者提供任何担保。 6、贵公司在招聘时,办理相关手续时如何操作? 向劳动者收取面试费用。 向劳动者收取材料费。 包含上述两项内容。 没有向劳动者收取任何财物。 当前的评估是:入职管理下一项目:合同初订 1、贵公司在为员工办理入职时,是如何对员工的身份进行审查的?公司没有相关制度,一般不会对员工身份进行正式的审查。

对员工的基本情况只进行简单的询问即可。 对部分中高层员工及管理人员才进行身份审查。 对所有新入职的员工都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 2、贵公司在办理新员工入职时,有没有对员工年龄进行相关的审查? 作为一般性质的公司,办理新员工入职时,注意审查员工的年龄,是否已满16周岁。 作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了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办理员工入职时,公司没有相关制度规定必须审查员工的年龄。 3、贵公司有没有对新员工是否与原单位办妥了离职手续进行审查? 公司没有规定相关制度,从不进行审查。 公司要求所有新员工提供其与前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确定其真实性。 只对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上述要求。 4、贵公司在为新员工办理入职时,是如何确认员工的健康状况的? 要求员工在入职前提供近期取得的区级以上或公司指定医院的体检证明。 不要求员工提供健康状况证明。 只要求年纪较大的员工提供健康状况证明。 没有对出具证明的医院进行规定。 没有对体检证明的时效做出规定。 5、贵公司在为新员工办理入职时,办理相关手续时如何操作? 要求劳动者提供金钱担保。 要求劳动者提供实物担保。 包含上述两项内容。 没有要求劳动者提供任何担保。 6、贵公司在为从事特殊岗位的员工办理入职时,是否要求其提供相关岗位的资格证明?不知道哪些岗位需要提供资格证明。 从不要求员工提供岗位资格证明。 清楚知道从事哪些岗位的员工需要提供资格证明,并且要求员工提供。 7、贵公司在为新员工办理入职时,是如何对员工是否对前单位负有保密或竞业限制义务进行审查的? 公司没有相关制度,一般不会对员工进行该审查。 只对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才进行该审查。 对所有新入职的员工都进行该项审查。 8、贵公司在录用外籍或港澳台员工时,是如何办理相关手续的? 在程序上与一般员工没什么不同。

2-1-0风险评估工作底稿——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模板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 项目: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 编制: 日期: 索引号: BA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复核: 日期: 一、审计目标 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相应重大错报风险: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 (二)了解的内容和评估出的风险2 1.行业状况 1 此处应详细记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分析程序。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 此处评估出的风险,最终应汇总至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 风险评估程序1 执行人 执行时间 索引号 向被审计单位销售总监询问其主要产品、行业发展状况等信息 查阅××券商编写的关于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的研究报告 将被审计单位的关键业绩指标(销售毛利率、市场占有率等)与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企业进行比较 ……

(1)所在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 例如: ● 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所处什么行业? ● 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 ● 行业处于哪一总体发展阶段(例如:起步、快速成长、成熟或衰退阶段)? ● 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和价格竞争如何? ● 行业上下游关系如何? ● 谁是被审计单位最重要的竞争者,他们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 被审计单位及其竞争者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2)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3)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 (4)能源供应与成本 (5)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 例如: ● 行业是否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以及采取了什么行动使波动的影响最小化? ● 行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是否受季节影响? 例如: ● 本行业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 受技术发展影响的程度如何? ● 行业是否开发了新的技术? ● 被审计单位在技术方面是否具有领先地位? 例如: 能源消耗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能源价格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

环境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说明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说明 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范围包括区域和工种两个方面,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步骤,具体见附件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流程)。 2. 危害辨识 2.1. 用普查方式辨识区域、工种涉及的环境与职业健康潜在危害因素,危害因素见“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附件2),“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由“危害类别”、“危害项目”、“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国家标准”、“国际趋势”及“评估方法”6 部分组成。 (1) “危害类别”:分“环境”与“职业健康”两大类别; (2) “危害项目”:分噪声、照明及能见度、温度、振动、空气质量、辐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人机功效、心理因素、光污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自然资源消耗、排放物等28 项危害; (3) “对人体/环境的危害”:指危害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4) “国家标准”和“国际形势及趋势”指国家规定安全控制数值、职业接触限值或国际先进做法; (5) 评估方法:危害的检测手段。 2.2. 区域潜在危害因素辨别:用“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一览表”(见附件 5)普查不同区域的潜在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区域”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区域是将各部门所管辖

的范围按照其使用功能划分成区域,例如公司行政部管辖范围可划分为:办公室、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材料室、工器具室、空调主机房、电梯机房、电缆竖井、车库、水泵房、杂物间、传达室等,物资部管辖区域可划分为:办公室、配电房、室内仓库、室外仓库、废料堆放区等。 2.3. 工种潜在危害因素的辨别:对于按区域未辨别出的涉及工种作业的危害因素,按照工种进行辨别。运用“环境与职业健康工种风险评估一览表”,普查各工种在工作中涉及的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工种”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工种主要是各区域中存在的常见工种或人员,例如行政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物资部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仓管人员、物资配送人员、废旧物资处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 2.4. 危害辨识过程中对不确定的危害源,在“危害描述”栏进行简洁描述。如产生危害的设备设施、地点位置、受影响人员、受影响时间、对环境的影响等。 3. 危害核定:核定普查结果,确定危害是否存在。 4. 危害定性 4.1. 对核定的普查结果依据“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中评估方法开展评估。 4.1.1. 噪声、照明及能见度、温度、振动、空气质量、辐射、化学危害等,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进行定量的监测或定性评估,监测、

[风险评估,社会调查,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风险评估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风险评估程序 内容摘要:根据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负有调查义务。舟山市检察机关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捕不诉社会调查风险评估特别程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这一程序仍然存在法律层面的完善、监督的全面化和体系化、风险防控手段的多样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未成年人不捕不诉社会调查风险评估 修正后《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了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调查义务,舟山市检察机关建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捕不诉社会调查风险评估特别程序(以下简称“风险评估特别程序”)是对检察机关在未成人犯罪案件中调查义务的有机创新,不但契合未成人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也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因此,有必要在已取得相关成效的基础上,对该特别程序进行完善。 一、风险评估特别程序建立和完善的动因 司法实践中的任何探索和创新都必须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脱离理论指导的司法实践是不可能具有生命力和可行性的。浙江省舟山市检察机关建立的风险评估特别程序,即是对现有法律规定的深化,也具有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是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要求。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了公检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进行社会调查。从条文中可以看出,社会调查并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必经程序,而且社会调查如何开展,结合社会调查判定是否不捕不诉的风险如何最小化,法律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导致社会调查制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外,检察机关在社会调查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社会调查制度的执行者,也是监督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创新思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第二,能够确保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从宽处理相关规定的有效实现。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未成人犯罪案件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并且结合具体情况可以做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社会调查的目的是服务于未成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捕不诉工作的开展,法律规定明确了对未成年人使用强制措施和轻微案件进行起诉的条件要更加的严格,要更多的考虑案外的社会、家庭、成长等因素。 第三,将社会调查与风险评估有机结合,契合治理未成人犯罪的刑法的谦抑性理念。通过全面落实社会调查,同时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可以保证在发挥检察人员社会调查主体作用的同时,在风险评估环节有效引入公众参与,同时可以加强对司法人员权力履行过程的监督。此外,刑法的谦抑性要求以较小的损失换取刑法手段运用的较大收益。因此,司法机关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必须结合犯罪发生本身的社会性、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原因采取更加缓和的措施。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概述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⑵HJ -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⑶HJ/T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⑷HJ -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⑸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⑺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⑻《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2005); ⑼《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 表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评价标准 1.5.1环境质量标准 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⑵《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含表格)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ISO14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风险评估,确定环境影响程度,进而采取措施,为减少、消除或控制环境风险提供管理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环境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指导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7届第22号全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6、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八届第60号) 3术语和定义 3.1 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 危害识别 识别系统中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 环境危害(因素) 工作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条件(行为)。 3.4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存在的损失或伤害由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 4职责 4.1 HSE部 4.1.1 对公司环境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的策划与组织负责,包括公司环境风险概述的审查。 4.2 人力资源部 4.2.1 负责组织公司级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培训工作。 4.3 各部门负责人 4.3.1 对组织落实本部门所辖环境及物品的环境因素识别和汇总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估工作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危害因素风险管控负责。 4.4 管理者 4.4.1 代表对公司级环境风险管控方案的审批与资源的提供负责。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 环境风险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步骤 5.1.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a)安健环管理体系建立之初,每年设定环保目标(指标)前; b)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变更后; c)新项目施工、新技术应用、新设备使用或操作方法、工作环境、生产条件的变化等。 5.1.2 HSE部负责评估小组的组建与策划工作,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必要时公司可聘请专家参与。 5.1.3公司在开展环境危害因素与风险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相关方要求、国际形势及趋势、排放量、环境影响的范围与程度。 5.1.4收集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级确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1 环境风险评价 1.1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级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拟建项目涉及的浓硫酸属于危险化学品,但是浓硫酸储罐长2.6m、直径2m,储存量为10t,浓硫酸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表1-1 重大危险源及评价等级判定 考虑到项目原料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本次环评以浓硫酸作为环境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该 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危险装置为中心半径3km圆形范围内。风险评价范围内 村庄分布情况见表1-2,风险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见图1-1。 表1-2 项目周边敏感目标一览表

1.2 物质危险性识别 硫酸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放出大量热。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脱水性。硫酸的腐蚀性极强,其酸雾刺激和灼烧上呼吸道粘膜,损害肺脏,溅到皮肤、眼内引起严重的灼伤。其理化性质见下表。 表1-3 硫酸的理化性质 1.2.4 风险单元识别 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弯曲连接、阀门、泵、储罐等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根据对环境风险物质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确定风险单元主要为:

(1)原料运输过程; (2)液体输送过程; (3)原料储存过程; 本项目风险类型主要为泄漏。不考虑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事故。 1.3 源项分析 1.3.1 事故风险源分析 本项目碳化硅刃料生产过程中使用少量的硫酸,原料和产品除了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外,其他原材料均为无毒物质。碳化硅切割刃料为新兴行业,全国类似的企业不多,建厂时间均较短,根据类似生产企业的调查,如平顶山易成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和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厂之后均未发生过硫酸泄漏事故。 硫酸泄漏事故发生在贮存区及生产区设备、管道等,主要造成厂区局部污染。一般来说液态污染物易于控制,可采取地面防渗处理,使污染物经封闭的管道进入事故风险水池,可使污染事故得到控制。 1.3.2 风险事故举例 2008年2月11日,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一辆专门运输硫酸的罐车,在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浓硫酸后运往镇康县鸿俊矿业公司,行至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康家坝村(羊勐线66KM+800M处)时发生事故,翻入路边康家坝河中,导致车内二人(含驾驶员)轻伤,并造成30吨浓硫酸泄漏流入河中。 2010年3月27日,位于承德县一辆满载30吨的浓硫酸罐车与另一货车发生追尾导致硫酸严重泄漏。 1.4 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 1.4.1 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本项目依据鲁环发[2009]80号文《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规定,对新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 硫酸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编制部门: 版本: 生效日期: 批准人:审核人:

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尽最大可能地查找出公司内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管理。减少或避免本公司因各种显现或隐含的风险对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而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对象 本公司员工。 三、定义 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是对工厂建筑物、房间、工作场所、机器设备以及员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隐含或潜在的威胁及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识别对象分类、评估风险概率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风险等级、提出尽最大可能降低或避免风险的措施。 四、风险评估工作的准备 1、风险评估小组的确立及授权 (1)风险评估小组的确立 由本公司总经理主导本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设立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成员中可由以下相应人员组成: 特别助理/管理者代表、管理部经理、开发工程部经理、人事单位、生产部产长及副厂长、品检部课长、裁减课长、包装课长、胶水课长。 评估小组组长由特别助理担任。 详见《风险评估组织机构图》

(2)风险评估小组的授权 总经理应授权确定本工厂的评估小组成员,按照本《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开展工作。 附件1《风险评估负责人授权书》 附件2:风险评估组员授权书; 附件3:风险评估组长授权书; (3)评估小组的工作职责 根据总经理的授权,履行下列职责: ①本风险评估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对工厂及所有的员工负责。 ②全面负责本工厂风险因素的确定、风险等级确定、负面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③每次风险评估活动结束后,由评估小组组长向工厂管理部和工会组织提交工作报告。 ④评估成员要利用自己的工作岗位,适时监控所确定风险因素防范措施落实的情况;如遇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督促工作车间或部门的人员予以落实,并进行记录和跟进监控;如遇到防护手段或措施受到人为因素的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XX与工作流程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XX与工作流程 一、工作内容简介 (1)场地环境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指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及污 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 *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地方人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 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接受,调查活动可结束。 第二阶段:是以采样和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活动; 以及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 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以及清洁对照点浓度(有土壤环境背景的无机物),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详细采样分析是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定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第三阶段: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第三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的参数。本阶段的调查工作可单独进行,也可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 (2)场地环境调查 在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 如计算得到的场地风险结果未超过可接受水平,则结束风险评估工作,如场地风险结果超过可接受水平,则计算土壤、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 风险控制值是指根据标准规定的用地方式、暴露情景和可接受风险水平,采用标准确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场地调查获得相关数据,计算获得的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限制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3)土壤修复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2.2 编制依据 (2) 3 环境风险识别.................................................. 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 4.1布袋除尘器破损防范措施 (7) 4.2氨水储罐破裂破损防范措施 (7) 5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估 (7)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如何将无法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⑷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