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许江雁41007020114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它的检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让我们面临无数挑战。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它所带来的影响?由此,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本文通过剖析经济全球化的方方面面,探讨它的实质,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并就此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作出相关论述,最后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跨国公司、中国、发展

正文: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第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它作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将长期存在。

二、经济全球化实质及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

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有着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金融活动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各国商法体系的国际化等特征,而经济全球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信息全球化。它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其本质是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不可否认,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目前国际社会通行的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和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收益较少,有些国家甚至只能受到损害。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所指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所以,我们可以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理解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各国经济的整体上来看,全球化的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种。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促进市场竞争和生产效率提高、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激发科技开发和知识普及、丰富市场供给的多样化、促进世界生活方式的接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则主要有:加大金融危机的风险、减少经济中的工作机会、恶化收入分配状况、社会关系变得紧张、自然资源过度耗竭、生态环境过度破坏。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影响所形成的典型影响是:

第一,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严重的资本不足问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大量通过贷款形成的资本进入国内也易造成大量的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第二,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和惯例,有助于缩短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能够加快现代经济制度的形成。但是,资本的进入也带来了“资本专制”等等不良西方文化的冲击,使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倾斜。

第三,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通过购并当地企业实现的外资进入还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

和促进产业竞争。但是,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民族资本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

第四,资本的进入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但是,跨国资本总有一种摆脱所在投资国政府控制的倾向。在利用廉价劳动力替代发达国劳动力的好处的同时,往往对所购并的企业大量裁员,以及建立相对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所以,外资的正的“雇员效应”从发展中国家总体上来看并不明显。如果还考虑到被外资挤垮的其他企业,则外资的雇员效应就要打更大折扣。

第五,多种结构的跨国资本的进入,活跃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但是,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也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近两年发生在东亚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会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等等都出题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

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动增强,中国置身全球化浪潮,要善于利用全球化机遇促进国内发展,善于利用全球化压力推进国内制度创新,善于规避全球化风险。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全球战略意识。第二,完善国家发展观、利益观、安全观、主权观与国际秩序观。第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化发展间良性互动。第四,摒弃绝对排外的国家利益观,远离霸权主义那种维护一己私利的国家利益观,把更多的全球利益和地区利益纳入国家利益视野,在推进与外部世界互利共赢中发展并延伸国家利益。第五,创新国家安全观,促进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和平发展的协调,促进维护传统安全与维护非传统安全的协调,促进维护本国安全与维护国际安全的协调,促进军事手段与其他手段间的协调,力争摆脱“安全困境”羁绊,推进安全与发展统一,努力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第六,妥善应对国家主权转移的趋势,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发展取舍国家主权让渡,以是否有利于本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稳定决定对国际干预的立场。第七,充实国际秩序观,在适当参与全球治理中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第八,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中国应该采取切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正确选择。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资本、人才、信息等原材料在全球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发展,各个国家发展都基于世界这个平台之上的,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各国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明确。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本质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近年来,从围绕经济全球化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分析,如何把握其本质成为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征、进程、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关键所在,若不能就此达成基本的共识,也就谈不上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的后果和影响,更谈不上能够制定出得当的应对政策与策略。尽管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各个国家、各位学者都有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对它的本质如何看待存在反对和支持,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目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经济市场化。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市场经济原则(WTO)在全球范围内得普遍认同和确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

从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使得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口由65%一下子骤增到95%以上,世界市场得到了统一。由于世界市场同质性程度的提高,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定位利润最大点,全球企业的概念开始诞生。这种观念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方面来理解,同实践中的全球化根本不是一回事,特别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或劳动资源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大的障碍。 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私有化、自由化、放松调控。这就意味着减少政府审批,放松政府管制,但有些方面还是必须需要政府管制,如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等。还体现在政府应向社会提供服务,而不是管理。意味着公民自由选择权大大扩大了,我国的企业私有化的表现在: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 第三种观点是美国提出的人权国际化,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海牙国际法庭已经提出,基本观点是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有很多国家已赞同这个观点,但还有一些邪恶国家、流氓国家持反对意见。中国是选择性的接受,而不是全面的,不管怎么说已经承认了人权这个概念。 二、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客观层面上观察,它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范围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为各国充分利用全球的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条件 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起步较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发达国家由于国内市场饱和,急需为多余资金寻求出路。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显示,自一九九三年起,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4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为1534.79亿美元。2005年中国吸引外资为724亿美元,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名列世界第三,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有关专家甚至认为,中国在2006-2010年间每年可能将吸引外资1000亿美元。此外,国内外经济学家也通过了实证分析,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经济学家Naughton指出,正是借助了源源不断的外资,中国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面向出口的制造业部门。也正是这个部门,在中国外贸扩张和企业制度创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我国国内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除煤之外,大部分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宗矿产已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的资源瓶颈迫切需要中国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得以通过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供求的缺口,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进出口的不断增长,有利于产品结构的改善 进出口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尤其是出口,更是被人们称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2004年上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已经超过日本。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表的最新全球贸易报告,2006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969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3位。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吴振宇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对GDP的平均贡献率大致在14% 左右,进口对GDP的贡献率大致在10% 左右。 中国出口在世界上位次的变化并不单纯是数量上的变化,而且还内含着质量上的重大变化。在对外开放初期,中国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了50%,可到2004年,这一数据已下降到8%。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是持续上升,到2005年已经超过92%。这种出口结构的变化表明,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和世界最主要的加工中心。 3、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开辟了道路 竞争促进了优胜劣汰,加速了企业的成长。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企业不断借鉴外国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思考和创新,使我国企业的素质不断提高。海尔、TCL等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向跨国经营发展。国内跨国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并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4、经济全球化产生技术外溢效应,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增长创造动力 经济全球化将大批跨国公司带入中国,又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过程中有约定的技术转让、国产化等正式形式而实现技术外溢效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其它非正式形式,如员工培训、技术人员流动、产品摹仿等,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人员的整体实力。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科技全球化的概念。科技全球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仅取决于本国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状况,而且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状况。世界范围内研究与开发的溢出效应也能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分享一部分科技全球化收益,而且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更有可能通过积极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差距。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精编版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商品和服务贸易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上述定义下,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主权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作为“市场化”的延伸,经济全球化可以从交易范围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贸易和投资范围扩大到全球,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二是市场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采用,这两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同一过程中并行的两种趋势。然而,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它必然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我方持有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使得中国面临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强烈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在我国加入WTO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有关方面分析,加入WTO后,汽车、制药、农业、电信、航空、计算机、金融等七个方面受冲击较大。其中,汽车工业是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面临缺乏规模经济的冲击。汽车工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只有规模上去了,价格才能降下来。而我国1998年全国汽车产量是163万辆,轿车是50.71万辆,只相当于外国一家汽车制造厂的产量,甚至只相当于外国汽车制造厂一条流水线的产量。第二,面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的冲击。目前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2000万辆,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几大生产巨头纷纷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中国目前200人拥有一辆汽车,显然是一个潜在的汽车大市场,必然会受到外商的青睐并尽最大可能挤入中国市场,这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严重的冲击和威胁。第三,面临关税逐步下降的冲击。目前我国汽车平均关税为80%~100%,尽管正式文件尚未面世,但关税降低20%是起码的,这意味着关税降低后的进口汽车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竞争优势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中国的轿车工业可以作为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保护的时间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 2、经济全球化可能使我国产业结构低级化、边缘化。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弊端。 其一,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也被全球化了。 其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由此,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位置,南北差距加大了。 其三,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每个国家都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激化。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①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 ②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 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 ④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 当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商进来,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 ③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加强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④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⑤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坚持“引进来”的政策,还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要发展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产业。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力资源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 余劳动力就业问题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女0 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 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 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主权 利;1.使商品、服务资本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 2.促使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 3.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4.推动了全球竞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调整 弊:1.各国经济依赖性大幅度提高,经济危机一旦发生,其传导必定很快。 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日益严峻。 3.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集团集中祝您学习愉快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利弊分析 背景: 中国是世界只带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人类发源地之一。很久以 前就有了劳动剩余,从而产生了商品交易,而中国也是世界商品交易 发展最早的地区之前。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很长 段时期,特别是在唐朝时期达到了繁荣的最顶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世界开始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西方各国大力发 展外向型经济,促使西方经济的飞跃。而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执政时 期,当时的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实习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精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中,资本和生产要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疑会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如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忽缺的力量,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利益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趋利避害,不断调整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一定竞争力的商品、贸易、服务、金融和科技等体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作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外国投资者所认识,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到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907.4亿美元,是2001 年的2倍。2007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35亿美元,是83年的90.8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涌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740.7亿美元,12181.2亿美元和9559.5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3倍,124.9倍和87.8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随着外资涌入和对外贸易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07年我国签订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上上万份,合同金额254.2亿美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带入国内,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先进的理念也为我所用。随着信息化步伐,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利弊分析 背景: 中国是世界只带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人类发源地之一。很久以前就有了劳动剩余,从而产生了商品交易,而中国也是世界商品交易发展最早的地区之前。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很长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唐朝时期达到了繁荣的最顶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世界开始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西方各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使西方经济的飞跃。而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执政时期,当时的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实习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的经济开始落后于世界的发达水平。从此开始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抵抗外来侵略的抗战时期,而经济也发展缓慢。直到建国初期,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对于恢复歹势中国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中国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发展却又缓慢起来。直到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改革开放,对内改革,转变成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也多国建立毛衣关系;真是这一历史性的政策,促使了中国经济的从此的飞跃。而正在中国经济飞跃时,世界经济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它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正面效益: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有方式的重新配置。发达国家因为或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很有可能会丧失原有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而美国作为经济势力最强、技术进步领先的国家是最大受益者,而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受益国。融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既可以发挥廉价劳动力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就业压力大等方面的劣势。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诸多利益,一、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障碍,从而引发的就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来国内建厂,大大增加的就业岗位,为中国的就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二、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这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改进国类的生产技术带来了很大帮助,在经济全球化的席卷中,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与优秀的人才资源。三、世界经济联系为一个整体,扩大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系列的对外贸易也开展了起来,特别是对沿海城市的飞跃创造了契机。四、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品,世界各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也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供中国消费者选择,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负面效益:

经济全球化四种观点

经济全球化四种观点 目前,国际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四种基本观点是: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但未来如何尚看进一步变革,即著名的“变革论”。 某些发达国家高唱经济全球化,想的尽是对他们通向更加富裕的机遇,而没有看到对他们的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是近在眼前的,有些是严峻地潜在着的。就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首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使全瀃市场萎缩,“贸易自由化”还有什么实质意义?贫穷的国家总是带来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从而投资环境恶化,“金融自由化”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皀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还有什么经济全球化?这样,反过来必将制约发达国家自己的竏济发展,引发起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不仅无法幸免,而且即使不首当其冲也必然损失巨大。 其次,“南北差跜”越捥越大,意味着历史上殖民地与殖民主义的对立将以新的形式再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贫穷国家的动乱将引起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性动乱。更严重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历史铁的规律,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浪潮必将一浪高一浪,阶级斗争也将从国内走向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时代将结束,代之以新一轮的全球范围的革命与战争。即使在血与火中诞生一个新世界,也将是人类一次空前的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也是向人类的挑战,全人类应该在这一挑战面前深思。 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我国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一方面,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掌握着主动权,而且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有些规则则是在我国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如某些产业规则、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就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比较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 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我国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实际上,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经济全球化下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方法论是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我们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理解和分析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经济全球化科学方法论 经济全球化不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但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浪潮中涌现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能清醒地应对不同时代的挑战,不断地破解各种课题,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这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呢? 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 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本质、过程及趋势予以明确界定,有助于认识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向,从而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准确把握和全面分析。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各种视角和方法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倡导全球资本主义,为经济全球化大唱赞歌,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归纳西方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劳动力、科技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个民族的经济由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与竞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然而,这种定义只是从描述的角度或表象上对经济全球化内涵的界定,并没有抓住它的本质。另一种观点是从网络化的角度对经济全球化作出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网络化的增长。 事实上,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逻辑结果。要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影响和作用,就要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与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生产关系的研究,并且把这种对全球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置于“世界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经济基础)—国际上层建筑”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当中,形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实与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观念。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一方面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劳动交换。劳动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主线,而在这条逻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许江雁41007020114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它的检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让我们面临无数挑战。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它所带来的影响?由此,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本文通过剖析经济全球化的方方面面,探讨它的实质,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并就此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作出相关论述,最后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跨国公司、中国、发展

正文: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第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它作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将长期存在。 二、经济全球化实质及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录 1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3) 1.1我国经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可能增强 (3) 1.2国际垄断势力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威协 (3) 1.3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 (3) 1.4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 1.5人才的竞争与流失 (4) 1.6吸引外资 (4) 1.7扩大对外贸易 (5) 1.8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5) 2 中国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7) 2.1增强综合国力 (7) 2.2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7) 2.3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 (7) 2.4制定国家经济安全防范措施 (7) 2.5注意以史为鉴,汲取别国的经验教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8) 3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21世纪的国际关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传统的军事安全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已经显得越来越不和时宜,各主要大国已在研究和探索一种新的安全理念,即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安全与经济安全息息相关.对于我国而言,更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契机,在经济安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压力和挑战,中国将面对怎样一种形势,如何制定新的战略和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研究的重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影响;对策 经济全球化一词的出现是在9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全球化生产体系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各类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等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经济全球化。本文着重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只有全面、清醒地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我们才可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找出对策,扬长避短,快速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不仅有其现实基础,也有其理论基础,本文既表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动态发展变化,更从理论上解释了自由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的演变过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开来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中,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变化轨迹清楚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积极姿态;加入WTO,是中国赢得了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减少了贸易歧视和摩擦;经济全球化是中国面临全新的竞争,在贸易体制上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上,我国都与WTO成员国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是我们正视现实,积极应对挑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积极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消极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造成一段时期的工厂倒闭和失业问题,出口市场更加集中,是贸易摩擦频繁化、长期化;地区差异华将更加严重,拉大了地区差距;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使中国经济出现“贫困化增长”;反倾销和技术贸易壁垒的升级使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受挫。当务之急是如何既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能克服经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对策: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避免贸易逆差,实行瀑布式的关税结构,根据规则实行主动的灵活的进口保护,鼓励出口,把参与国际竞争作为检验经济效率的标尺,实施新的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完善FDI的利用,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加强与亚太和东盟的合作,实现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施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载体? (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 (3)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4)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的挑战(不利影响):①实质上由发达资国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

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基本原则?作用? (1)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互惠原则; ④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 ⑤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3)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简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影响? 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经济全球化

贺梅 一、说课程标准: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体现全球化的事例和经验出发,通过直观有趣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彰显。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激发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并增强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同时,通过回顾我国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材分析: 1.所说内容在课标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框题是本单元的切入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模块中处于重要地位。 2.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全面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 难点:比较优势原理。 三、说学情: 由于学生每天都会感知全球化的气息,已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和经验也对这一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寓于缺乏辩证的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可能不能辨证地分析全球化的利与弊,这就形成一定的学习障碍。另外,比较优势原理理论层面比较高,对于学生会有一定难度。但我会因势利导,发挥长处,克服劣势,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四、说方法和手段:

用辩证法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马克思学习心得体会 ——用辩证法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学习,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多方面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实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和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作全面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无论是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各个方面高速发展,各自带动相互发展,取得了翻天的进步。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势不可挡的潮流,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从容应对。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经济现象,尽管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结果,但仍然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它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过程,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辩证法。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技术和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市场统一发育,市场价格逐渐趋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生产活动全球化,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 加入WTO之后,对中国企业而言,其运作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国际环境更加宽松,国内环境因市场经济步伐进一步加快后,政府职能将发生有利于企业运作的转变。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有益,全球化使得中国意识到了市场制度与国际规则的重要性,也催生了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的观念向政策的转化。目前中国从市场建设到股市的改革,都可以说不同程度地受益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贝南克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消除贫困,但这些好处恐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保护主义的妨碍。贝南克在一经济座谈会上称,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规模与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他表示,未来数年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变化有可能进一步缩小有效差距,为持续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减轻全球贫困状况创造了潜力。但贝南克亦警告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不应被视做理所当然,指因经济面临国际紧张局势及恐怖主义的威胁,而且贸易趋势转变将导致一些工人失业,也会引发社会与政治方面的反对声浪加大。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它可以为我们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有利条件;可以促进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