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资料集合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资料集合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资料集合

一、清朝的衰落

1经济: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2政治: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

3军事: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以腐败不堪,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练。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锭成,遇击即破。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1战前的世界: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2西方的殖民扩张:“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除英国之外,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亦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俄国则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17世纪中叶,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我国领土,相继吞并了西部哈萨克和北部哈萨克。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摘要: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又决定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英国是 19 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可见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关键词:鸦片战,必然性;中国落后,西方,侵略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到来,为什么泱泱大国会如此的不堪一击,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意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一 19 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政治方面,18 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 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 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和英国后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中国当时高度发展的君主专制制度无疑是落后的。中国的封建制度决定了其只能发展小农经济,发展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会接受商业的发展。所以当英国希望能和中国通商时,中国政府方面是不会同意的。因为这样会打乱原本有序的社会发展,不利于统治阶层的统治。所以在这方面,英国要想通过光明正大的方式来和中国同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寻早起他路径,而鸦片则是最好的方式,这在下文将会详述。换一个角度来说,就算中国方面愿意与中国通商,在当时的情况下,英商也不会在中国取得市场。所以,英商若要改变中国长期保持出超的状况是不可能的。因此,正是因为中国的腐败制度决定了英商只能另辟蹊径。这也是鸦片之所以会在中国泛滥,鸦片战争之所以会发生的一个隐因素。军事方面,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英国使者在华期间 ,他们仔细观察了各地驻防的清军及其武器装备 ,很是蔑视 ,暗嘲“此辈宽衣大袖之兵 ,既未受过军事教育 ,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 ,一旦不幸 ,洋兵长驱而来 ,此辈果能抵抗与否” 约半个世纪后 ,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 ,被他不幸而言中。而此时中国 ,并没

有从这次交往中引起警觉 ,依然沉湎于“天朝上国” 的自我陶醉中。在承德时,马戛尔尼曾遇见清军重要将领福康安 ,为套近乎 ,主动介绍自己带来的卫士能演练欧洲新式武器 ,如有兴趣 ,可让他们当场演示。未料福康安反应十分冷淡 ,称: “看亦可 , 不看亦可。” 末了还补上一句: “这火器操法 ,谅来没有什么希罕。” [1 ]113 在参观英国礼品时 ,乾隆帝曾对一个有 110 门炮位的,名为“君王” 号的战舰模型有兴趣 ,并询问了有关战舰制造等问题 ,又观看了火炮的试射表演 ,但最后对英国武器的杀伤力表示反感 , 认为它与仁慈的原则不能调和。此后 ,这样作为礼品的英国兵器被弃置一旁 , 无人过问。直到 1860 年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 ,发现它们仍完好无损地堆在一边 ,便又重新运回了伦敦。[ 2 ] 二这正如当时马克思所说;西方的原始积累“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发生作用。”[ 3 ]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有个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8 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 18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而中国此时正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从乾隆给英国国王回信中能反映其志满意得的虚骄心态: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是以加恩体恤 ,在澳门开设洋行 ,俾得日用有资 ,并沾余润。” [4 ]545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16 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 1600 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 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中外贸易逆差,以英国为例从 18 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在 18 世纪的 100 年中,英国输送到中国的现银达两亿多元。直到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正当贸易方面,每年仍出超达二、三百万两白银以上。长期以来,英商就是以大量白银弥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一直想扩大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但问题是英国本上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没有一样是中国人欢迎的。英国最早输入的王牌货是毛织品,但东印度公司在 1800 年前向中国贩卖毛织品一直是亏本的。这一点外国资产阶级也供认不讳:“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毛织品贸易,这个词必然是‘失败’”。东印度公司运来中国的第二宗货物是金属品,以铅料、锡料、铜料为主,还包括少量的金属制品如刀子、钟表等,但销路有限,有时还亏本。惟一能保证获利的是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但数量不大,因为这与英国本国新兴棉纺织业的需要相冲突,不能全部解决中英贸易上的逆差问题。而鸦片正好解决了这种问题,“鸦片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吸食……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 5 ] 以上所说的都是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的原因,而禁烟也是其中之一,但禁烟更多的是扮演一种导火线的角色,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偶然。纵然没有林则徐

的禁烟,这场战争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触发了一个必然事件的发生。所以,这个原因就不再详述。终上所述,鸦片战争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这是两个世界,两种不同的制度撞击的结果,是中国无法适应世界发展的结果,只是来得早或来得迟的差别罢了 [ 1 ] 马戛尔尼. 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M]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 2 ] 国际背景下的鸦片战争[ 3 ]《资本论》第一卷 [ 4 ] 斯当东.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戴鞍钢 [ 5 ]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纪》

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探索历史

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2009-2010学年秋季南理工《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小组学习报告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中外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的说这是一个纯偶然性的事件。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我们可以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演变中考察一下它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战前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历史概况。当我们仔细梳理战前世界的社会历史概况,也许我们会从蛛丝马迹中发现,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以及彼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在明确地指引着世界发展的方向。鸦片战争的爆发也是必然的。中英通商在17世纪就已开始,但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是英国输入的棉毛纺织品很少有销路;而中国的丝、茶、大黄却在英国市场上畅销。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侵略者从18世纪后期起,竟利用毒品-鸦片作为扩大中国市场的敲门砖。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大量走私入境的鸦片荼毒着中华人民的精神,也疯狂的掠夺着中国的黄金白银中国的禁烟措施,遭遇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舰船(海军战舰16艘;东印度公司武装汽船4艘;运兵船1艘;运输船27艘)和陆军4000人(爱尔兰皇家陆军第十八团;苏格兰步兵第二十六团;步兵第四十九团)海军2~3千海军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清军武备废弛、敌情不明、指挥紊乱,因此屡战屡败。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殖民主义军队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无力再战。条约 1842年7月24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割地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赔款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赔偿2100万西班牙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开放通商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口岸有协议关税,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国际关系,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谈判中遭受了进一步的其他条利益损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使英国得到款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南京条约香港岛 2100万银元万银元 5

个广州、厦门、 5个(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宁波、上海)协定关税鸦片战争的必然性鸦片战争之必然性内因外因政治经济文化人才军事内因之经济因素经济原因:1820年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世界总量的32.4%,而此时,整个欧洲的总量占26.6%。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那时的中国就等于是金矿与财富,等着它们去挖掘。而阻挡着他们的封闭国门,必将是要被他们砸碎的。对他们而言,挖掘这个庞大金矿的方式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贸易,用他们的工业产品换取中国的财富;第二种则是通过战争,血腥地掠夺。 1840中国经济概况落后的经济庞大的财富中英贸易逆差英

国经济机器大工业自给自足的封建自资本主义机器大自给自足的封建自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然经济占主导完成工业革命,然经济占主导(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国)工业国)农业国,(农业国,重农抑商)中国 1.落后的经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坤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善则有地252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庞大的财富 1820年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世界总量的32.4%,而此时,整个欧洲的总量占26.6%。 3. 直接导火索:中英贸易逆差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在18世纪的100年中,英国输送到中国的现银达两亿多元。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正当贸易方面,每年仍出超达二、三百万两白银以上。长期以来,英商就是以大量白银弥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一直想扩大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但问题是英国本上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没有一样是中国人欢迎的。英国最早输入的王牌货是毛织品,但东印度公司在1800年前向中国贩卖毛织品一直是亏本的。这一点外国资产阶级也供认不讳:“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毛织品贸易,这个词必然是‘失败’”。东印度公司运来中国的第二宗货物是金属品,以铅料、锡料、铜料为主,还包括少量的金属制品如刀子、钟表等,但销路有限,有时还亏本。惟一能保证获利的是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但数量不大,因为这与英国本国新兴棉纺织业的需要相冲突,不能全部解决中英贸易上的逆差问题。如此,通过经济上的贸易手段,无法攫取中国的财富。便要通过战争手段,打开中国国门,一并获得贸易上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内因之政治因素如果要用一些词汇去形容1840年前后的满清政府,便脱不开“腐败无能”、“摇摆不定”、“骄横自大”、“愚昧闭塞”……这类词。到军营中遍是病夫瘾君子、书斋中净是躺在榻上扛着烟枪的书生贵人之时才知道去禁烟,销烟前后不懂得自己面对着的是如何的对手,连对手是怎么样的军备怎么样的动向都不明就草率言战,既已言战又摇摆不定打打和和扰

乱军心,既已败又还在充“天朝上国”的架子不知悔改。这就是满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一系列错误。 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彼时的清政府,早已内忧外患。统治者却沉浸在梦中,被人用炮轰上门口,也仅仅是起床开门迎贼。掏钱打发了,复又回到榻上,接着自己的春秋的大梦。这是帝制的失败,这是落后的政治体制的绝响。而充斥着“中国通”的英国政府,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中国政治英国人治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君主专制法治资本主义民主制资本主义民主制道光帝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内因之沉闷的思想文化清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兴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当时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但是龚自珍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势头。他长歌当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抨击时弊。政治、经济与文化从来都是扯不断的。三者互相作用,互相促进。而积贫积弱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疲弱的。八股取士、文字狱,加上没有一个完善的发展科技的体制,以及长期的对手工业,对商业的轻贱,对八股文书生的崇尚。内因之人才 1840的中国,前后不过三人。之前有龚自珍抨击,之中有林则徐销烟,之后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举国不过才三人。又何以让中华焕发出生机以有抵御强敌之气势!不必说之前举国意识不到敌寇入侵,就是英军得胜而归,清军签下城下之盟,受辱、铩羽而归之后,便只有举国的“莫谈国事”,接着去做“天朝上国”的美梦,净等着下一次受辱。即便是在战争中体会最深的那些亲历了战争、作出了许多重要决策的、因战争而浮沉的官吏们,诸如琦善、林则徐、伊里布、杨芳、奕山、颜博韬……之辈,作为中华最杰出的英杰,在战后齐齐失语。或许,这是帝制的失败,使人才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无法将心中的策一一道出。但是,在这举国皆醉之时,作为中国第一批与西人对手之人,是有义务、有责任唤醒国人的。哪怕,付出的代价,是九族。读书人,讲究的是气骨。而作为中国最杰出的人才,仅仅懂得去保住自己的荣华,抱紧道光的大腿,外敌看到这点,焉有不攻之理?内因之没落军事军队腐化,武备废弛。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 万。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以腐败不堪,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练。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锭成,遇击即破。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再加上清政府上下轻视“敌酋”,甚至在战前,允许他国知道自己军队的驻防情况。这些珍贵的军事信息,也都源源不断地传到英军。一个浑身上下遍是金银珠宝的病夫,又是瞎子聋子傻子,又在街头大声地告诉别人自己哪里最有力。如此,贪婪的强盗岂有手软的道理!如此多的有利条件,清政府是如此的疲累与麻木,英军怎能错过这千载难得的机会。所谓“鸦片”,仅仅是一个借口罢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9世纪,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纪。而中国既是块肥肉,又无力保护自身,那么它被众强瓜分就是个大大的必然!同时也是最基本最本质的必然!让历史告诉今天,“能战方能言和”,只有拥有战力的国家才有捍卫和平的能力!也只有强大的国家,方能庇佑她的子民!否则,受欺辱,被瓜分,便是必然!军事鸦片战争时期

清军使用的竹枪支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枪支清军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铁管枪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木制军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木制军舰中国

英国的铁甲战舰鸦片战争的外因 19世纪,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纪。资本主义,是一个需要靠吃人来养活自己的主义。作为世纪,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纪。资本主义,是一个需要靠吃人来养活自己的主义。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急先锋,随着本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英国继续开辟一个新的广阔的市场。资本主义发展的急先锋,随着本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英国继续开辟一个新的广阔的市场。世纪初,而19世纪初,随着对几个中国周边国家侵占的完成,英国也完成了侵占中国的最后几块拼世纪初随着对几个中国周边国家侵占的完成,图。此时,对于英国来说,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开辟海外市场,而是要在开辟市场的同时,占据此时,对于英国来说,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开辟海外市场,而是要在开辟市场的同时,更有利的位置,掠得更多更丰厚的利益。更有利的位置,掠得更多更丰厚的利益。能够阻碍英国饕餮之欲的,只能是中国强有力的抵抗以及军事、科技实力。然而,能够阻碍英国饕餮之欲的,只能是中国强有力的抵抗以及军事、科技实力。然而,闭关锁国已久的中国,早已如吸食了数年鸦片的病夫,腐朽无力,空有骨架,更有自高自大之意。国已久的中国,早已如吸食了数年鸦片的病夫,腐朽无力,空有骨架,更有自高自大之意。强盗觊觎病夫浑身的金银财宝,病夫昔年又是武艺超群。即便虎落平阳之时,强盗与病夫,强盗觊觎病夫浑身的金银财宝,病夫昔年又是武艺超群。即便虎落平阳之时,强盗与病夫,终有惨烈一战。终有惨烈一战。外因 1战前的世界 2.西方的殖民扩张3.英国的扩张 1.战前的世界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2.西方的殖民扩张“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除英国之外,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亦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俄国则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17世纪中叶,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 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我国领土,相继吞并了西部哈萨克和北部哈萨克。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3.英国的扩张 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又首先开始了产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英国的工业充斥于世界各地, 是他成为了世界上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所不可避免的危机和矛盾也逐渐暴露了出来.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生产

过剩危机.1836年,英国工人爆发了”宪章运动”.为了转移国内危机,英国资产阶级在对内加强压迫剥削的同时, 对外加紧侵略扩张.英国的触角早已伸向了亚洲,1600年设立的东印度公司,享有垄断东方贸易的特权;1819年侵占新加坡;1824年侵占缅甸,从而取得了入侵中国的有力地位. 内因也好外因也罢,但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回首鸦片战争,再想想当初美国总统布什以巴拿马国防军司令诺列加贩毒至美国为由,出兵巴拿马。其与林则徐的方法相比,可谓过激数万倍,然而,同样是禁毒,其结果却截然相反,我不知身为华夏儿女,又有何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千古不变的定理,如果,不牢记历史,发奋图强,历史不会重演吗?难道还想要让硕大的中华再次成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牺牲品吗?

论鸦片战争的必然性文/ 子夜澜冰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其漫长的屈辱史。那么,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对战争双方——中英两国的基本国情的分析,来探讨其发生的必然性。

一、封建落后的中国必然要遭到侵略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已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危机四伏。

1·经济落后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晴事耕耘,雨勤织绩”就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面貌的写照。这种自然经济的生产水平极其低下。随着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地租、捐税、高利贷等等封建剥削的加重,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已越来越陷入贫困破产的地步。由于封建制度的重重压制,虽已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一直得不到顺利的发展。和西方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较,中国的自然经济更显落后。

2·政治腐败

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早在明朝时已走向衰落,到鸦片战争前夕更是腐朽不堪。而统治者们却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颟顸无知。大小官吏多数阿谀逢迎,贪墨昏庸,卑劣鄙陋。当时流行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谚语,就是官场腐朽的写照。

作为清朝统治主要工具的军队,其正规常设的有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鸦片战争前,八旗总数约为二十二万人,绿营总数约为六十六万人。不论八旗和绿营,也都已瘫痪腐败。武官唯知克粮冒饷,不理营务,兵卒则扰民劫财,从不操练。而且不少官兵吸食鸦片。这样的军队,实际上是丧失了国防能力。

3·阶级矛盾尖锐

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富者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土”,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农民则没有土地,或很少有土地。于是满汉地主就据此向农民进行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民“每岁所入,难敷一年口食”。而官吏却还要私增附加税,形成所谓“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的现象。农民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只得铤而走险,斗争反抗。

同时,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首的封建政权,这样,在阶级矛盾之上又增添了民族矛盾,因而在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中又染上了民族斗争的色彩。在整个清代,中国各族人民一直是前赴后继,此起彼伏地掀起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鸦片战争前夕,还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起义,即白莲教和天理教的起义。尽管两次起义都遭到了镇压,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则越来越激化。

二、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必然要侵略扩张

鸦片战争前夕的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一方面,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侵略扩张的野心也空前膨胀。

充当侵略中国急先锋的是英国。英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十九世纪前期,随着生产的机械化,英国的工业生产在世界首屈一指。由于机器的使用,英国的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三十年代起,英国就着手修建铁路。越来越多的轮船从英国驶往世界各地。城市迅速兴起。四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了世界霸主。为了不断满足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需要,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另外,英国资本主义的日趋发展,也就更迅速地加深了千百万劳动者的贫困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使资本主义矛盾日趋尖锐。开拓殖民地也是他们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之一。正如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把新的国家殖民化,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经济漩涡中,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中国这个古老的、

土地辽阔、物产丰盈、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的国家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并由英国资本主义首先发动侵略战争,正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想方设法,运用海盗掠夺和“商品重炮”等方式,但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和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抵制,都没有成功。于是他们逐渐操起了最卑劣无耻的手段——鸦片走私,以此来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毒品鸦片成了外国资产阶级打开中国大门的和谋财害命的阴险工具。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危害,理所当然的遭到中国人民的正义反抗,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英国就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标签:中国鸦片战争贸易八旗英国2006-12-02 21:51

鸦片战争前夕,是道光皇帝临朝.当时,清朝已经由盛传衰,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往往都与土地相联系.清朝前期土地问题比较缓和.自乾隆以后土地大多集中在满清贵族和官僚手中.皇帝是当时的中国最高统治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于太平日久的淫逸生活.精神传统上的妄自尊大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而造成的愚昧无知,使封建皇帝既不愿意放眼世界,又失去了进取精神.那些中央大员和地方文武,也大都无心于修明政治,只是热忱于贪赃枉法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曾有:”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

当时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军也是腐朽不堪,军中将领克扣军饷贪污腐化安于享乐不务军务,而士兵更是无恶不作胆大妄为.当时的八旗军约有22万人,绿营军约有66万人,每年军费共约二千万两白银,约占清政府岁入的四分之一.但是,这只庞大的军队既缺乏训练,装备落后,又军纪败坏,士气不振.

由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及其残酷剥削,导致了社会危机的深重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迫使广大农民揭竿而起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其中白莲教起义对满清政府的影响是很大的,前后历时9年,清政府几乎调动了全部军队,花费了二亿两白银.

从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满清政府是及其腐朽和落后的,从闭关锁国上来说这使中国的经济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使当时的满清政府落后于西欧各国.

然而正当清朝日趋衰落之际,欧美资本主义却迅速发展起来.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又首先开始了产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英国的工业充斥于世界各地,是他成为了世界上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所不可避免的危机和矛盾也逐渐暴露了出来.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1836年,英国工人爆发了”宪章运动”.为了转移国内危机,英国资产阶级在对内加强压迫剥削的同时,对外加紧侵略扩张.英国的触角早已伸向了亚洲,1600年设立的东印度公司,享有垄断东方贸易的特权;1819年侵占新加坡;1824年侵占缅甸,从而取得了入侵中国的有力地位.

中英贸易始于十七世纪末时,鸦片战争前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中英贸易额激增.由于当时英国的贸易产品是毛织品,既不精美,又比较昂贵,所以在中国打不开销路.而英国对中国的茶叶的需求却日益增多,茶叶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必需品.从中国进口茶叶

利益可观,所以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英国商人不得不带着大量的白银来中国购买茶叶.因此中国在中英贸易中一直都是出超.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地位,采取了向中国偷运鸦片的可耻手段.由于鸦片的大量涌入,从而使英国资产阶级获得了高额利润,中国则由出超变为入超.

中国广大人民因为烟毒的泛滥而苦不堪言,许多地区的群众进行了自发的抵制和斗争.

道光皇帝感到鸦片使中国的军队瓦解,财源枯竭的严重后果,遂于1838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从而使英国政府找到了入侵中国的借口,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不仅仅是由于中国禁烟的原因,同时也是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过于腐朽落后,英国需要更加广阔的中国市场来倾销过剩产品,需要在中国拥有更加实际的利益和优惠.

分享到搜狐微博

上一篇:

铁路上的怅惘

下一篇:

中华神盾

浅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一、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形势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掠夺原料产地和市场。英国又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态势喷薄而出。 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清王朝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国势日衰。 经济方面: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具有高度自给自足的特点。《中国见闻录》中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也无怪乎乾隆自诩“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了。 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清王朝对外“闭关锁国”政策.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侵犯,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三、马戛尔尼访华 清政府下令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此后又陆续制订各种严格措施.规定外国商人只准通过行商进行贸易。英国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破灭了,只能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实现。 四、禁烟运动 19世纪以后,英帝国主义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通过鸦片贸易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变入超为出超,变劣势为优势.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最新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最新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同学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吗?同学们知道因为直接导致的一场近代战争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鸦片战争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鸦片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浅析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及国际背景(一)

浅析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及国际背景(一) [摘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其爆发前,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方面,存在着深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复杂的国内背景与国际背景,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终于拉开了纷繁复杂、轰轰烈烈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同时,这些问题的处理对于处理今日中国在有关方面的问题也起到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阶级矛盾民族危机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民族之一,曾以自己的勤奋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她却一直是在一种孤立、封闭与和谐的“亚西亚”的状态中生活,一直是在一种建立在东方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央集权主义的体制下遵循着一种富足而又少嫌宁静祥和的生活理念。她虽也几度浮沉,历经沧桑,但她终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而在这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她又太过陶醉于自己的辉煌,执迷于“万世一系”、“为天下共主” 、“君临万国” 的美梦,而不能感觉她身边世界正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了解中国是如何进入近代社会的,那么就要知道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前的历史背景,即国内环境与国际背景。这是我们确切定位近代中国的客观的基本条件。 首先我们分析国内的环境。 一、封建社会末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经济的特征是:一方面,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种自然经济结构通过农业和手工业的直接结合,节省了巨大的物力并曾经造就了当时世界上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里,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贵族和皇室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农民则很少或完全没有土地,因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作为封建社会两大基本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斗争之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根源,即土地的占有和使用。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总是利用其掌握的经济或政治上的特权谋求对生产资料的最大占有,大搞土地兼并,从而使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贵族权贵手中,而广大的农民则更多的失去其赖以为生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2000多年。土地兼并现象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两代,较之前朝,而是更加突出、更加严重、更加尖锐了。正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湖南巡抚杨锡绞所说:“今日田之归于富户者,

鸦片战争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从鸦片战争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 发生了众多的化。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 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 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 年和1837 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 ,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839 年 6 月 3 日至21 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 年2 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 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 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 年8 月29 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 年水深火热的日子!当中国国内太平天国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英法两国在美俄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并以此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10 月,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亚罗号”上逮捕了12 名海盗,英国侵略者借口此事件进行干涉并伴以武装挑衅;同年,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派葛罗率军来华,暗中与英国侵略者结盟并联合美俄构建了四国联合战线。1857 年12 月,英法侵略者攻陷广州;1858 年5 月,侵略军攻陷大沽、天津,此时侵略军的炮筒直指紫禁城!腐朽的清王朝急忙派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去天津向侵略者求和。1858 年 6 月26、27 日,清廷分别于英法订立《天津条约》。11 月8 日,英法又逼迫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如此顺利而不加条件反对的签订条约,。让英法侵略者的贪欲无限的膨胀,1859 年 6 月20 日,英法联合发动大沽战役,

浅谈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影响

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摘要:从1840年到1860到,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 府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论文提到了鸦片战争的背景,仔细说明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讨论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危害及客观进步性。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打击和抑制中国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鸦片战争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使中国人“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对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推动我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此外,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我国近代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鸦片战争背景影响客观进步性 引言: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 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二、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虎门销烟的资料

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 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 [编辑本段]全国禁烟 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弛烟派和满州贵族不满,但碍于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得暗中阻挠。弛烟派首领琦善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后人记述当时的情况: 龚自珍亦对林则徐的安危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同重兵巧匠,一旦发生战争,便可即时还击,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但林则徐不愿他卷入政治旋涡,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发布道光帝圣旨,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中国烟贩冯安刚。林则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宝顺洋行的兰士禄·颠地。威廉·渣甸为阻止林则徐,返回英国,游说政府对清廷采取强硬行动。林则徐一知道人称“铁头老鼠”的威廉·渣甸离去便高兴表示:“铁头老鼠,狡猾的鸦片走私头目,畏惧天朝的愤怒,已经回到烟雾之地。” [编辑本段]封锁十三行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提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

浅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浅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2011级历史教育2班蔡亚平 指导老师:张郁萍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破坏性的一面,但也有促进性的一面。鸦片战争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另一方面来说,鸦片战争使小农经济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动摇,,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本文就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化,双重作用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迅猛发展,帝国主义国家正在不断的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虚骄自大、闭目塞听,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危害到了清王朝的统治,道光帝命林则徐禁烟,英国政府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对中国使用了坚船利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鸦片战争动摇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毒害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禁烟而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环境又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方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人教版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华民族遭受了列强侵略带来的屈辱,也在反抗中开始了民族复兴、融入世界的探索。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和东方农业文明的强烈碰撞,它碰撞出了殖民者的贪婪蛮横,也碰撞出了清政府的愚昧落后。本课主要讲述了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第一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2、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而且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材料处理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状况及林则徐虎门销烟有所了解,但对鸦片战争之前的英国情况了解很少。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还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不强。但这一时期也正是学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阶段,处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他们渴望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鼓励,个性意识逐步增强。 3、教学目标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确定的课程内容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学习,了解鸦片的危害,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了解虎门销烟,并且在虎门销烟中体会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了解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去看待近代东西方的碰撞,客观的看待战争带来的影响。 4、教学设计思路 《鸦片战争》这一课主要采用大量的史料来指导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的基本方法,更是从这一角度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义务教育历史教育的课程基本理念是普及历史常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得目的。所以本课基于以上基本理念,把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和人文素养”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基本方法放在重点位置,所以提出了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体味林则徐深刻的民族情怀;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的是基础知识,而且是更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文素养。 二、课标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单了解鸦片战争前英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知道战前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认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通过分析《南京条约》内容,培养合作探究、研读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体味林则徐深刻的民族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浅析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浅析 【摘要】鸦片战争一过去170年,但由此开始的百年大耻却始终让国人念念不忘。尽管鸦片战争以中国惨败为终,但也由此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正视历史,痛定思痛,笔者将从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分析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而南京条约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遭受更加深重的苦难。鸦片战争的原因,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封闭保守的封建经济和罪恶的鸦片贸易,政治上则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集团,在军事上为武器落后,战斗力弱。 一、封闭保守的封建经济和罪恶的鸦片贸易 “战争是交战双方力量的较量,而经济实力是一切力量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政治、军事力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封建经济的落后。 英国早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且从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取得了垄断地位,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当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的时候,中国仍然在清王朝的

统治下,仍然在封建主义的老路上爬行。封闭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自给自足,生产工具落后,生产率极低。并且由此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停滞不前。清朝华丽辉煌的外表下腐朽破烂的经济惨景,被闭关锁国制造出的假象所掩盖了。 罪恶的鸦片贸易更是沉重打击了封建经济,英国也借此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中英两国如此悬殊的经济实力,鸦片战争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二、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集团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失人心,伤国体,竟至不可收拾,是不能无恨耳”。但罪魁祸首毫无疑问就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集团。作为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不论在禁烟问题上还是在战争问题上都没有一贯的坚定方针。他和他的臣子们情况对于外国情况没有任何了解,甚至在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两年之后皇帝还询问英国坐落何方,可见清帝昏庸到什么地步。 在暗无天日的清朝统治集团中,林则徐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一贯坚定地主战论者。他力主禁烟,却被无情的排挤和打击。当整个封建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分析

浅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摘要:前些天,中国的J—10隐形战机试飞成功,中国再次震撼了全世界,因为它能与美国的F—35一决高下。中国确实要站起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终。自此以后,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开端,中国的大片领土逐渐被资本主义国家蚕食,大好河山变得残破不堪,使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大的民族逐渐衰败下来。中国在那段时间里垮的那么彻底,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分析一下我们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才能让中国长盛不衰。 关键词:鸦片战争清政府英国失败原因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是被侵略者,正义完全站在中国一边。中国抗战是正义之战。而英军则出师不义。中国的正义之战为什么败给了英国的非正义之战?鸦片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六十八年,但我们能用旁观者的眼光去更好地认清中国失败的原因。这点是当时的统治者无法认识的。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和自己的阅读分析,我认为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有三个原因。 (一)清朝政府的腐败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无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少不了清政府的腐败。 清政府愚昧无知,清王朝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长期以来,它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切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入,因此,清廷同西欧各国近行贸易虽有近200年的历史,但都是外国人到中国来,而很少有中国人到西欧去,更谈不上对西方列强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林则徐是较早注意了解世情的人物之一,史载:“林则徐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从中了解西方列强的情况。不过,出于时间短,手段少,翻译人才缺乏,他对西方列强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对英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了解也甚为肤浅,因此,所作的判断往往不够准确。直到英国舰队巳在来华途中,林则徐仍向道光帝奏称: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运载鸦片。奸夷借以扬言恫吓,以求得准许其贸易。现在各兵船只在外洋游奕,此东彼西,总无定处。此外别无动静,诚如圣谕(该夷)实无能为。可见林则徐对英国政府出动诲陆军大举进犯中国,也完全缺乏了解,这当然会影响广东方面战备工作的加强。至于其他沿海省份的战备工作就更差了,如英军抵达浙江定海时,兵勇都毫无准备,大沽口的大炮都不堪用,天津、大沽驻防的清军总共不及千人,这与清朝上下对英国将发动的武装侵略了解甚少有直接关系。 鸦片战争时,清军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八旗兵骄奢淫逸、贪吃懒散、酗酒赌博的作风严重。绿营兵一般既无训练,又无纪律,千里调遣,所到之处,居民横遭骚扰。封建统治者在整个战争中和战方针不定。说战,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策,稍受挫折,立刻求和,和议不成,又空喊作战。在这种情形下,当然更谈不到鼓起坚强的军心和民心。封建统治者既然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纵兵扰民,当然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群众帮助的军队,反而不如得到一些汉奸导引的外国侵略者那样熟悉地理情况。但为侵略者所收买的汉奸在居民中终究只占极少数。英国在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显然不能不考虑到以少数的军队去和成亿的中国人敌对是危险的事。中国政府的外强中干和中国人民对这个政府的敌对情绪,是他们认为可以利用的机会。英军初到广东时,用汉文发表一个声明,向中国人保证对于和平居民并无恶意,愿彼此和睦相处,英军所攻击的仅仅是政府

鸦片战争资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东西南北顺序: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五卅运动:五卅(sà)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sà)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鸦片战争论述

鸦片战争述评 摘要:1840~1842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而鸦片派兵入侵。最终以英国胜利而告终,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美、法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造成中国的主权被损害。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革命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中国社会主板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打开了固步自封的局面,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矛盾、历史任务及民众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西方列强;侵略;社会性质;影响 引言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简介 (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为什么西方列强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为什么中国当时无法战胜当时的西方国家? 1、中国近代封建社会的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虽然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但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到清朝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更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渐渐拉远。 2、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殖民主义的扩张。19世纪资本主义末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受到空前的挑战和威胁,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3、中英两国贸易逆差。英国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但没中得到多少利润,反而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是大量资金流入中国。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4、鸦片的输入与禁烟。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二)西方列强的入侵 1、英军首次北犯。1840年6月至12月英国远征军开始向中国发动战争,于7月攻占定海, 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道光皇帝慑于兵威,罢免林则徐,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 2、虎门广州之战。1841年1月7日,英军出动海陆军攻占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

初一历史:《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一、 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1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 、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 “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 ”

浅谈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浅谈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世界禁毒运动的先驱。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3月27日即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答应呈缴鸦片20283箱,并于5月18日收缴完毕,6月3日至23日在虎门全部销毁。这是禁毒斗争的一个伟大胜利。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爆发了鸦片战争,从此,古老的东方中国被“叩开了大门”,卷进了战争的深渊。于是,林则徐被撤职查办,被污蔑为罪人,因为他引来了战争。下面我要从道光、近代、新中国三个时间来浅谈时人对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的看法。 首先是道光年间人对林则徐的看法。在那么一个“君君臣臣”的时代里,一个臣子所做的大事都是要经过统治者的任命,也就是说臣子的权力是来自,林则徐的禁烟便是如此。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同年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据林则徐1839年的3次奏报,自从他抵达广东后,在广东收缴的鸦片共有35593.7斤,当时主政的道光帝赞扬是“除中国大患之源”,认为“所办甚好”,“可称大快人心。”然而当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后,道光帝惊慌失措,把责任推给林则徐,指责他赴广东查禁鸦片,“办理终无实济,转致别生事端,误国病民,莫此为甚”。将他革职查办。道光帝对林则徐的态度发生根本的转变。作为大清帝国的精神领袖的道光帝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只想高官厚利的士大夫,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中国的失败是奸臣误国,说的就是林则徐。 近代是个学术自由的时代,时人对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关系的评价也是各抒己见。比较有名的蒋廷黻先生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对林则徐则是贬低,反而是赞同琦善等人的妥协求和,其认为琦善与义律签订《穿鼻条约》是其外交的结晶,并认为他在鸦片战争的外交方面远超时人,林则徐于中外的形势实不及琦善那样明白。而武墙干的《鸦片战争史》“叙述鸦片战争之原因,谓是役非因鸦片而起,乃由于清廷之妄自尊大”,其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清廷的自大而非林则徐的原因。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把他列为中国民主革命最早的先驱者。也就是说,毛泽东认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正义之举。其实鸦片战争的爆发是所有人预料之外的,就像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所说的那样“在道光十八年各省疆吏复议黄爵滋严禁鸦片的奏折之时,激烈派与和缓派同等的人无一人预料禁烟会引起战争。” 新中国成立,,鸦片战争史的研究虽然没有像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课题的研究那样“热门”,但也不像有些事件那样过于冷清。但更多的是从中外力量对比中来研究或者从清廷道光帝的政策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虽然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引起了鸦片战争,但林则徐也是官僚队伍中禁烟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对于林则徐更着重于把他当做民族英雄,从他的品格气节和爱国主义来进行评价。林则徐是鸦片战争的中心任务,今人对他的研究也不少,如杨国祯《林则徐传》、来新夏《林则徐年谱》和陈胜祥《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等。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历来备受争议,对它的研究也是很多,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序幕,所以对林则徐禁烟是否操之过急从而引起鸦片战争的讨论从道光年间就已有。我认为,倘若没有禁烟运动那么英国也会寻找另一个时机来挑起战端,因为中国的通商制度与英国的自由贸易是那么的

鸦片战争带来的灾难与反思

鸦片战争带来的灾难与反思 谈到鸦片战争,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一定是记忆犹新,不得不说这是我们永远的痛。但这更是我们中国年轻一代需要铭记和反思的。作为一个一直站在世界科技与经济前列的文明大国,在封建末期因为“闭关锁国”政策,国人强烈的自满的情况下,国家的科技,思想已经严重落后于西方,而19世纪的欧美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但此时的清王朝毫无危机感,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这时只是暗地里走私,由于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禁烟,并有“虎门销烟”的事件,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了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毅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毫无疑问,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民不聊生。

它主要表现为两点 (1)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有深远的消极影响,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从一个封建社会沦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破坏。 (2)人们百姓遭到迫害,社会问题加剧。 作为一个战败国,中国不得不赔偿战争的损失和费用,而政府的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收刮而来,加重了中国老百姓的赋,这样中国的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的艰苦,饱受迫害。同时,这也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加剧,让社会变得极不稳定,迫使人民站起来抗争,也间接促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20年间,两度沉沦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和创伤的身心,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史的一幕幕。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了历史,人们却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一百多年沉重而暗淡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个镜头,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比如:两次鸦片战争。 168年前,英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近代史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在短短的20年间,中国却两度

陷入了鸦片战争的泥沼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历史的背后留下的并不是空白,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原因。“以史为鉴”,不再因为相同原因犯相似的错误,这就是历史这门科学存在的意义。 一、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然封建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新的社会因素不断地冒了出来,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依然没变。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经济的统治地位从而抵制了舶来品的倾销。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完全找不到销路,而英国对中国茶叶的大量需求导致其一直处于贸易入超的地位。为了改变中英贸易的状况,英国企图变中国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从本质上看,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是英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 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条款,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法、美

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摘要: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又决定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英国是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可见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鸦片战,必然性;中国落后,西方,侵略 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到来,为什么泱泱大国会如此的不堪一击,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意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 一 19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 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

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政治方面,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和英国后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中国当时高度发展的君主专制制度无疑是落后的。中国的封建制度决定了其只能发展小农经济,发展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会接受商业的发展。所以当英国希望能和中国通商时,中国政府方面是不会同意的。因为这样会打乱原本有序的社会发展,不利于统治阶层的统治。所以在这方面,英国要想通过光明正大的方式来和中国同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寻早起他路径,而鸦片则是最好的方式,这在下文将会详述。换一个角度来说,就算中国方面愿意与中国通商,在当时的情况下,英商也不会在中国取得市场。所以,英商若要改变中国长期保持出超的状况是不可能的。因此,正是因为中国的腐败制度决定了英商只能另辟蹊径。这也是鸦片之所以会在中国泛滥,鸦片战争之所以会发生的一个隐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