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

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
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

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

(2007-09-06 19:18:02)

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1.鸦片的来历

鸦片,是罂粟的初级产品。而罂粟确实上帝赐予人类的一个大家族:它有28属,250多种;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几乎整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这个地方几乎是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瑞士发掘的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屋村遗址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鸦片罂粟”的种子和果实的遗迹,并且属于人工杂交种植的品种。到公元前3400年,如今伊拉克地盘的两河流域,人们已经大面积地种植这种作物了,而且给它以“快乐植物(joy plant)”的美名。至少在公元前2160年,鸦片已经成为兽医和妇科药品。已经发掘的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墓葬中,“底比斯鸦片”已经属于高级品牌。延续到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已经把鸦片作为普遍的饮料。在《圣经》与荷马的《奥德赛》里,鸦片被描述成为“忘忧药”,上帝也使用它。至少在公元前两世纪的古希腊名医加仑(Galen),就记录了鸦片可以治疗的疾病:头痛、目眩、耳聋、癫痫、中风、弱视、支气管炎、气喘、咳嗽、咯血、腹痛、黄疸、脾硬化、肾结石、泌尿疾病、发烧、浮肿、麻风病、月经不调、忧郁症、抗毒以及毒虫叮咬等等。

繁亢的列举我们不再继续,总之一句话:鸦片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17世纪的英国医生、临床医学的奠基人托马斯.悉登汉姆(Thomas.Sydenham)歌颂道:“我忍不住要大声歌颂伟大的上帝,这个万物的制造者,它给人类的苦恼带来了舒适的鸦片,无论是从它能控制的疾病数量,还是从它能消除疾病的效率来看,没有一种药物有鸦片那样的价值。”“没有鸦片,医学将不过是个跛子”。这位医学大师因此也获得“鸦片哲人”的雅号。

我们的祖宗也早就熟悉鸦片。文字的记录是贫乏的,但至少在公元前139年张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当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欧亚大陆以后,鸦片也成为社会商品的一个重要种类,但那都只是入药佳品。大约1600年代,荷兰

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吸烟者。其广泛程度令中国的统治者恐慌,崇帧皇帝下令禁烟。因为曾经有人把鸦片混入烟草吸食,始料不及的是,烟草被禁却导致了吸食纯鸦片的泛滥。直至18世纪中叶的清朝官员黄喻普才首次记录了台湾人吸食鸦片的具体过程。他断言:除

了杀掉吸食鸦片者,否则无法令其戒除恶习。鸦片战争资料2

(2007-09-06 19:19:35)

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2.鸦片贸易在中国的兴起

17世纪末,康熙皇帝恩准外国人在广州经商,附加了八项严苛的限制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必须经户部批准的“公行”方得以从事对外贸易,它成为官方特许的商行,于是就有了腐败的门户。广东的地方官员和具有官家背景的人通过贿赂获得特许,户部官员则获得贿赂。整个18世纪中外贸易在发展之中,英国人逐渐取代了葡萄牙人、荷兰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角,贸易的范围十分广泛:茶叶、糖、蚕丝、瓷器、纸张、珍珠母、樟脑、肉桂、铜、明矾、金银、丝制品、漆器、植物油、竹器、大黄等商品换回欧洲人带来的棉花、羊毛及制品、铁、铅锌、钻石、辣椒、钟表、珊瑚、琥珀、鱼翅、鱼、米等商品,鸦片也跻身其中。

贸易的发展导致西方文化、宗教、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也渗入中国,朝廷担心这会严重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动摇朝廷的统治;民间也对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宗教与文化产生抵触,于是必须加以限制。迂腐的皇室认定西方货物包含着诱惑,限制的措施一方面严格控制外国商人仅限边远的广东;另一方面禁止以货易货的实施。于是官员们随心所欲地认可允许进口的货物,且规定出口必须换回金银。由于中方市场有限,严重的出超使英国为主的商人难乎为继,此外,以英国商人为主的外商,更垂涎三尺于中国内地广阔的市场。

由于中国的茶叶同样使英国人上瘾,商人们必须用现银购买茶叶导致巨额逆差,而内地市场严禁外商涉足,有限的贸易额不足以弥补这个逆差。为了弥补这种逆差的商人们很快发现,只有两种商品官员们从不禁止进口:棉花和鸦片。棉花主要产出于埃及和印度,埃及的运输成本导致无利可图;即使印度的棉花也获利菲薄;而产于印度的鸦片却有暴利可图,官员们特别需要它来发财。中国虽然已经

盛产罂粟,但鸦片质量却不是印度鸦片可以比拟的,何况国产鸦片远不能满足需求。

鸦片导致不良后果的证明在于:雍正皇帝1729年曾下令禁止鸦片贸易。处罚包括100军棍、三个月戴枷囚禁、流放新疆直至处死。但对于吸食鸦片者免罚,也没有限制鸦片进口的任何规定。对种植和生产鸦片的严处,无异于鼓励鸦片进口贸易,仅禁令颁布当年,就合法进口鸦片200余箱。到1767年增加到1000箱,到1790年便达4000箱。不可思议的措施只能以朝廷的昏庸来解释。而且另一个原因显然是,进口鸦片要支付给朝廷执照税,朝廷珍惜这笔收入。这个税一直到1796年还在征收。

一个苦涩的故事是,1793年英国首任外交公使马戛尔尼(Ma Cartney)率七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携各种礼品抵达北京。使团的规模与礼品之丰厚表明了英王的重视程度。在英皇乔治三世给他的授权书里,不仅有自主做出让步决定的权力,而且还有必要时同意禁止东印度公司把鸦片输往中国的英王允诺,以符合中国的鸦片禁令。英国特使谋求中国开放内地市场。但马戛尔尼拒绝了必须对乾隆皇帝行跪拜礼的要求,于是被视一切外国均为夷、礼品必是贡品的清朝认定为大逆不道,清廷遂限期逐其出国门。

而他所赠送的大批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机器都被安装于皇宫当做玩物,所提议的建立中英两国外交与商业联系,亦未讨论即被拒绝。英王促进英中正常贸易全面开展的企图寿终正寝。非但如此,马戛尔尼却通过与满清官员的接触得出结论:“清王朝已经腐败衰弱,不堪一击。”称之为“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他提议英王注意清王朝的垮台,以便得到“比任何其他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1816年,英王又派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以继续马戛尔尼未完成的使命。结果在跪拜礼问题上又僵持住了,这回清廷干脆连对话也不考虑,直接把他们遣送出境。

进口鸦片导致国库银两剧减,1799年嘉庆皇帝颁布了禁鸦片令,禁止进口、销售鸦片和种植罂粟。这使原来就依靠种植和加工本国鸦片发财的清国皇室及官僚很伤脑筋。他们阳奉阴违,一方面隐秘地继续罂粟的种植与加工;另一方面借着禁止进口而加入走私,因为走私连税也不必交。1800年,至少西南各省自产鸦片就超过进口。到1830年代,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官僚与皇室都掩护罂粟种植与加工,产量大大增加。而进口鸦片被禁又使鸦片价格剧增,走私则使皇帝的禁烟令成为一张废纸,朝廷原来收取的税银全部落入官员和买办的腰包。他们与外国――主要是英国――鸦片商互相勾结,走私鸦片如入无人之境。

魏源追述: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从每万箱里抽数百箱作为截查战利品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浙江官军也不甘落后,当时英国政府蓝皮书称:“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高级官吏与政府人员,对于鸦片走私公开地默许,前任和现任巡抚都从中取利,听说北京的军机处也暗中允许。”“他们纵容烟贩从外国船上取走鸦片,有时甚至将官船借以转运。”马克思也在美国报纸上发表评论:“那些纵容鸦片走私、聚敛私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都逐渐腐蚀着这个家长制的权力,腐蚀着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间的唯一精神联系。”

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当时人士蒋湘南调查:京官中吸食鸦片者达十之一、二;幕僚吸食者达十之五、六;长随、吏胥不可胜数。林则徐报告:“衙门中吸食者最多,如幕友、宦亲、长随、书办、差役,嗜好者十之八、九。”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者,甚属寥寥。”皇室内部也是鸦片鬼成群。神机营管理大臣桂祥便是著名的大烟鬼;甚至连慈禧太后本人也是鸦片吸食者。乃至清廷禁烟措施中,不得不把一品以上官员、六十岁以上人士列入禁烟行列之外。就在道光皇帝的心腹大臣中,军机大臣穆彰阿、重臣琦善、耆英、伊里布等,都是鸦片走私的受益者。

由于清国官府与军官的参与,走私鸦片的数量甚至比禁烟前的合法进口更甚。英商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印度的鸦片,他们运至珠江口的伶仃岛批发给中国有官府背景的走私商,1790年代每年进口约4000箱鸦片,禁烟令以后1810年代走私达4494箱;1821-1828年扩展到9708箱;1828-1835年增加到18835箱;1835-1839年竟高达30000箱以上。又例如英资怡和洋行的郭士立医生(Dr. Karl Gutzlaff)每年贿赂钦州官员2万美金,鸦片就得以长年累月平安登陆钦州港。走私导致鸦片输入大增,乃至东印度公司急忙扩大印度的罂粟种植,增加鸦片产量,否则就供不应求。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四十年里,中国输入鸦片达三亿元以上。

最新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最新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同学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吗?同学们知道因为直接导致的一场近代战争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鸦片战争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鸦片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人教版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华民族遭受了列强侵略带来的屈辱,也在反抗中开始了民族复兴、融入世界的探索。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和东方农业文明的强烈碰撞,它碰撞出了殖民者的贪婪蛮横,也碰撞出了清政府的愚昧落后。本课主要讲述了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第一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2、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而且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材料处理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状况及林则徐虎门销烟有所了解,但对鸦片战争之前的英国情况了解很少。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还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不强。但这一时期也正是学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阶段,处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他们渴望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鼓励,个性意识逐步增强。 3、教学目标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确定的课程内容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学习,了解鸦片的危害,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了解虎门销烟,并且在虎门销烟中体会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了解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去看待近代东西方的碰撞,客观的看待战争带来的影响。 4、教学设计思路 《鸦片战争》这一课主要采用大量的史料来指导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的基本方法,更是从这一角度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义务教育历史教育的课程基本理念是普及历史常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得目的。所以本课基于以上基本理念,把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和人文素养”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基本方法放在重点位置,所以提出了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体味林则徐深刻的民族情怀;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的是基础知识,而且是更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文素养。 二、课标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单了解鸦片战争前英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知道战前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认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通过分析《南京条约》内容,培养合作探究、研读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体味林则徐深刻的民族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鸦片战争资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东西南北顺序: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五卅运动:五卅(sà)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sà)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鸦片战争论述

鸦片战争述评 摘要:1840~1842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而鸦片派兵入侵。最终以英国胜利而告终,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美、法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造成中国的主权被损害。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革命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中国社会主板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打开了固步自封的局面,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矛盾、历史任务及民众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西方列强;侵略;社会性质;影响 引言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简介 (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为什么西方列强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为什么中国当时无法战胜当时的西方国家? 1、中国近代封建社会的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虽然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但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到清朝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更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渐渐拉远。 2、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殖民主义的扩张。19世纪资本主义末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受到空前的挑战和威胁,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3、中英两国贸易逆差。英国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但没中得到多少利润,反而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是大量资金流入中国。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4、鸦片的输入与禁烟。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二)西方列强的入侵 1、英军首次北犯。1840年6月至12月英国远征军开始向中国发动战争,于7月攻占定海, 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道光皇帝慑于兵威,罢免林则徐,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 2、虎门广州之战。1841年1月7日,英军出动海陆军攻占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

初一历史:《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一、 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1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 、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 “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 ”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影响和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 (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军费,分24年付清)。 (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 (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 (6)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10 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 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 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 总体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 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 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 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 折的斗争。 政治外交 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 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资料集合

一、清朝的衰落 1经济: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2政治: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 3军事: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以腐败不堪,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练。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锭成,遇击即破。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1战前的世界: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2西方的殖民扩张:“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除英国之外,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亦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俄国则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17世纪中叶,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我国领土,相继吞并了西部哈萨克和北部哈萨克。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重要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重要复习 资料 课 件www.5yk https://www.360docs.net/doc/bd8356644.html, 一、学习目标 .自学课文,准确说出: (1)虎门销烟的背景、时间、领导人、措施、结果、意义。 (2)鸦片战争的原因、起止时间、侵略国、结果、影响。 (3)《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内容。 2.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3.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怎样正确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组合作探究: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

2.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如何?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三、拓展延伸 结合课内外有关知识,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你有何感想? 方法归类:学习“战争”一类的内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点拨:从战争的双方力量对比,社会经济,战争的正义性等入手) 教师寄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四、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林则徐下令中止中英贸易 B、虎门销烟激怒了侵略者 c、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D、为占香港为侵略据点 2、XX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3、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乾隆 B、嘉庆 c、道光 D、咸丰 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陪了夫人,又折兵”不算,还搭上了许多银子,最主要的是让人家割走了中国近代第一块地( ) A、九龙司 B、澳门c、台湾D、香港岛 5、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6、《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培训资料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课后反思

中英鸦片战争

中英鸦片战争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内容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导致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指导学生结合史实讨论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科学观点分析历史因果关系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通过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用名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网络型课件,进行网络教学。 板书设计: 中英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3.奕山广州降敌(1841.5) 二、中国人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牛栏冈大捷 2.定海之战(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黑水党 3.吴淞之战(陈化成) 4.镇江之战(海龄)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望厦条约》(1844)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介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介绍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中国伤亡22790人,这么大的差距清军简直在被动挨打。当时,英国已经在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清王朝落寞腐朽,日落西山,双方实力对比很明显。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参战部队:英国,中国清朝 战争结果:英国获胜,签订《南京条约》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地点:中国东南沿海 人物:道光皇帝林则徐关天培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详情英军首次北上 1840年6月,英军舰队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宣告开始。该舰队有战舰16艘,蒸汽军舰4艘,运输舰船28艘。战争爆发后,英国从本土又不断增援。1840年7月英军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

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 10月,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后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发起虎门之战。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虽然部队英勇抵抗,但终不敌英军,虎门炮台失陷。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广州附近要地全失,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签订《广州和约》,英国不但不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 英军再次北上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7日,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江平湖)。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军分遣舰队还多次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守军准备充分,战术巧妙,取得了整个战争中罕见的胜利,仅俘获英军就有182人。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7月21日,英陆军6900余众,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被击毙击伤169人后攻陷

素材林则徐资料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之后,遭受了人生的最大处罚——发配新疆伊梨。 想想看,那是一种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充军万里,背井离乡,凄惨之至。他却依然是一幅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下,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 在伊梨,年老体弱的他带着犯人的身份,为新疆人民开渠引水,灌溉农田,毫无怨言。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耻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还是浮——这便是林则徐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这个风格是铮铮铁骨的作风。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时至今日,他的这种精神风格仍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田中,启迪着我们对人生进行思考。 苏轼 呜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的冤屈难鸣。 几经沉浮之后,他明白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生性放达的自己。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他在“料峭春风吹酒醒”之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种历经风雨之后宠辱不惊的大彻大悟,从政治窄门中从容走出的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开明的苏大学士。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出“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中国历史中遭贬谪、怀才不遇的文人颇多,苏轼便是其中一位。受“乌台诗案”牵连,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面对滔滔东去的大江水,面对曾经烽烟缭绕、战火纷飞的古赤壁,苏轼高歌“大江东去”,一抒心中豪情。试想,若没有忘记被贬谪后的失意,怎会有如此激越的高歌?若没有淡泊从容的胸怀,又怎能有如此冲天的万丈豪气?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

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

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 (2007-09-06 19:18:02) 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1.鸦片的来历 鸦片,是罂粟的初级产品。而罂粟确实上帝赐予人类的一个大家族:它有28属,250多种;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几乎整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这个地方几乎是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瑞士发掘的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屋村遗址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鸦片罂粟”的种子和果实的遗迹,并且属于人工杂交种植的品种。到公元前3400年,如今伊拉克地盘的两河流域,人们已经大面积地种植这种作物了,而且给它以“快乐植物(joy plant)”的美名。至少在公元前2160年,鸦片已经成为兽医和妇科药品。已经发掘的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墓葬中,“底比斯鸦片”已经属于高级品牌。延续到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已经把鸦片作为普遍的饮料。在《圣经》与荷马的《奥德赛》里,鸦片被描述成为“忘忧药”,上帝也使用它。至少在公元前两世纪的古希腊名医加仑(Galen),就记录了鸦片可以治疗的疾病:头痛、目眩、耳聋、癫痫、中风、弱视、支气管炎、气喘、咳嗽、咯血、腹痛、黄疸、脾硬化、肾结石、泌尿疾病、发烧、浮肿、麻风病、月经不调、忧郁症、抗毒以及毒虫叮咬等等。 繁亢的列举我们不再继续,总之一句话:鸦片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17世纪的英国医生、临床医学的奠基人托马斯.悉登汉姆(Thomas.Sydenham)歌颂道:“我忍不住要大声歌颂伟大的上帝,这个万物的制造者,它给人类的苦恼带来了舒适的鸦片,无论是从它能控制的疾病数量,还是从它能消除疾病的效率来看,没有一种药物有鸦片那样的价值。”“没有鸦片,医学将不过是个跛子”。这位医学大师因此也获得“鸦片哲人”的雅号。 我们的祖宗也早就熟悉鸦片。文字的记录是贫乏的,但至少在公元前139年张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当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欧亚大陆以后,鸦片也成为社会商品的一个重要种类,但那都只是入药佳品。大约1600年代,荷兰

1鸦片战争知识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鸦片输入的危害:①政治:清政府更加腐败。②经济: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 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③军事: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危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林则徐上书道光帝,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禁烟。 4、林则徐禁烟的措施: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1839年6 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5、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 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爆发,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攻陷定海,直逼天津。 1841年,占领香港岛,清廷同英军作战,但节节失利,英舰到达南京。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3、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 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割地、赔款、通商、议税)4、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有利于外国资本的输出,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5、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1)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清政府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等。 (2)客观原因: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鸦片战争的故事

国学大师王国维治古史创两重证据法,即地下出土文物与中国既有文字材料二重证据相较,而真相自明。 这方法在近代史上不很实用,但仍可凭其原理修正后应用,那就是新的“两重证据法”:取彼外人著作、文件材料与中国既有著作、文件材料相对较,而真相自明。 在近代史方面,读老外的著作不可谓不是一种享受。 首先他们态度比较端正,一般很少修改历史来适应意识形态(当然有时候也会为己类开脱一二,比如在下面将提到的著作中,英人就喜欢将在中国强奸抢劫的罪行都推到“素质更差”的印度人身上),其次他们比较注意大局观,空间及时间上均注意其相互起转关系,很少割裂,读起来流畅,明白,视野宽,最后他们很在乎细节问题,讲究历史中的趣味与严谨并存,甚至不惜笔墨描写一些在我们传统中决不登大雅之堂的场景或故事,但正是这一点,使外人的历史著作更有生气。 下面我就要摘录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在中国著作里头相对稀缺,因此尤显可贵。 这些细节来自美人著作《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三联书店年版,国内容易买),这书实际上是本通俗著作,所取材多来自杰克·比钦年的著作《中国鸦片战争》,道格拉斯·赫尔德年的《弓箭战争》,彼得·费伊年的《鸦片战争:》,亚瑟·维利年《中国人心目中的鸦片战争》。 遗憾的是,后四本第一手性更强的著作在国内目前似乎均没有译本。 不过,从《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已可窥出其余著作的不少材料。 ·年,英国第二次派往中国的使者安赫斯特同其前辈马戛尔尼一样,遭遇到厄运。 上一次,因为叩头问题,乾隆没有理会马戛尔尼代表英国的外交及贸易请求,还把后者的礼物堆到厕所里去。 这一次,嘉庆的手下则展开了更有中国特色的处理办法:中国官员主动提出,可以让安赫斯特向皇帝的空椅子磕头。 但后者拒绝把脸放在地上,当然也不愿意磕头次之多。 中国官员决定再想点办法。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 材料一: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等一行92人来到中国。英国使团的使命是“交使通商”,乾隆帝却以为是来向他进贡祝寿的,旨称英使为“贡使”、礼品为“贡品”,并在其车船上插着“英国特使进贡”的旗子。……在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的万寿庆典上,英使会见乾隆帝的礼仪成为双方反复争论的焦点:清朝要求马戛尔尼行三跪九叩礼——“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下跪表示英国的“归降”;而马戛尔尼只同意行单膝跪礼。 最终马戛尔尼代表英国还提出了七项要求,即:多口通商,可到宁波、珠山、天津、广东地方交易;在北京设立英国商行;在珠山附近给一小岛;拨给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英国货物自广东到澳门免收税或少收税;英船照其他地方税率交税;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 乾隆帝认为:像英国这种“蛮邦”只配向我天朝大国朝贡,单膝跪礼和通商要求都不合天朝体制,断不可行。于是乾隆向英王发出回书,对英王的上述要求,逐条批驳,断然拒绝。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王第二次派遣以罗尔〃阿美士德为正使的访华使团,再次向中国提出通商的要求。嘉庆帝以“蕞尔小国”,前来“输诚”,而“勉从其请”。这次还是因为英使拒绝向嘉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而被降旨:“该贡使等即日返回,该国王表文亦不必呈览,其贡物一一发还。”英国使臣被驱逐出境。 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同时由于海关官僚的腐败,使得除税率之外还产生大量不可预估的费用,英国对此大为不满。 林则徐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9世纪英国史学家托马斯〃阿诺德说:“鸦片贸易是如此邪恶以致它是最大的民族罪孽。”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

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料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生版)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 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记住 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 辱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综合理解 探索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 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识图填图沙俄割占我国北方领土位置及其条约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 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 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思想意识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2.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3.关键字词(念三遍,抄写两遍)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洪秀全,洋枪队,华尔,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二.自主学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为主凶,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清朝皇帝逃往承德,火烧。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万平方千米。 4.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政府还进行了和。 5.面对太平军的进攻,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其头目被

太平军击毙。 三.课堂练习 基础巩固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主凶) A.英法 B.英美 C. 美俄 D.法俄 2. 中国最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正确的是 A.中日《马关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俄《爱珲条约》 D.《辛丑条约》 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抢占我国东北和西北的领土共 A.100多万平方千米 B.6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方千米 5. 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后又攻占,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6. 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被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的头目是 A.华尔 B.戈登 C.义律 D.瓦德西 能力提升 1.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 (2007·河南)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 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所示 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 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 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个“大公 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4.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民歌,内容是:“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请回答: (1)民歌中的“红头军”和“洋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2)你能否举例说明“洋人怕的红头军”? (3)“红头军”把“洋人”打得狼狈不堪,这一史实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历史课程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d8356644.html,推荐优秀作品 “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财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18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 一,课堂研讨 战前中国与世界 积极扩张与闭关自守:以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勋爵访华为例 材料一:(1)开放舟山、宁波和天津对英贸易;(2)援俄国旧例,准许英人在北京设一货栈,买卖货物;(3)将舟山附近一个岛屿让与英,以便函英人居住和存放货物;(4)将广州附近一块类似的地方让与英国;(5)英货自澳门运往广州减免过境税;(6)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应公布关税额例,以便遵行。 ——马戛尔尼访华的六条要求材料二:“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遗使恭齑表章……朕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旧版籍,疆址森然,即沙洲岛屿,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 ——乾隆帝的答复 (1)材料一反映了马戛尔尼访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试分析其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怎样的外交理念?结合所学试分析其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问题 当时中英贸易的种类、多寡状况如何?试分析其原因。英国是如何扭转贸易逆差的?吸食鸦片有何害处?

材料一: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林则徐材料二: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今闭关不可,徒法不行,……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夷人纳税之费,轻于行贿,在彼亦必乐从。……今若宽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则烟性平淡,既无大事,且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自不禁而绝。——许乃济(1)为解决鸦片问题的清政府内部存在哪两种意见?归纳其异同点。如何评价这两种意见? (2)清政府最终采纳了谁的意见?为什么? 林则徐禁烟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 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林则徐在广东采取了哪些措施禁烟?有何意义? 英国水兵殴毙华人,义律包庇凶犯。林则徐屡令交出, 义律说是英皇不许。林斥其狂悖诬妄,“该国向有定例, 如赴何国贸易,即照何国法度”,“杀人偿命,中外所同。但犯罪若在伊国地方,自听伊国办理,而在天朝地方,岂得不交官宪审办?” 历史学家认为对该事件的处理证明林则徐的确“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为什么? 战争爆发 英国对于我们独自尊大,闭关自守的态度已不满意,要想和我们算一次帐,倘若我们因鸦片问题给予英国任何藉口,英国绝不惜以武力对付我们。——蒋廷黻当林则徐强令鸦片贩子交出鸦片时,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命令英国商人缴烟,保证烟价由英国政府赔偿,并劝告美国商人缴烟,声明烟价同样由英国政府赔偿,义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①意识到走私鸦片的不道德而配合中国进行禁烟②把中国处分不法分子的问题扩大为中英两国间的问题③为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制造借口④拉拢美国日后共同侵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 D.③④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和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讨论:1、中国战败原因及其启示 2、蒋廷黻先生曾说,林则徐的被罢黜是他个人的大幸,而是国家的大不幸。因为这样一来,林则徐免除了兵败误国的罪名,反因为饱受“昏君”、“奸臣”的排挤打击而赢得同情;但是中国却失去了一次更为清醒地认识与英国之差距的机会,在鸦片战争以后仍然昏睡不已,从而失去了二十年的至为宝贵的反思和振作的时间。 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试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