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论述

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论述
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论述

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论述

【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病人依从性性状的了解,分析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糖尿病知识等,并进一步提出提高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策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健康信念,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关键词】糖尿病依从性影响因素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DM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乃至发生许多致命的并发症,而成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DM需要终生治疗,全面有效地控制DM不仅需要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还需要病人主动参与并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包括遵医嘱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饮酒、吸烟等。

1 依从性的概念

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包括遵医嘱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饮酒、吸烟等。

2 影响因素

2.1知识

依从性差可能与糖尿病知识缺乏以及对治疗方案的不理解有关。如果病人不知道用什么药,何时服药,便不可能遵从医嘱。因此,向病人详细解释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当然,病人的文化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医护人员在向病人解释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文化水平给出不同的健康教育。

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重要途径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

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良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增强了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疾病的依从性,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对治疗的满意度。但是,糖尿病患者对健

康教育路径的依从性不一定佳,因此,需要护士和医生对患者进行全程教育。

只有这样,患者出院时空腹血糖水平、出院时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有所提高,也

节约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时有效地控制尿病

的血糖,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们对

自身疾病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3 经济状况

药费昂贵、病人经济状况不好会影响治疗依从性。研究显示,美国黑人和

西班牙人由于没有文化、贫穷、无家可归,使其成为依从率最低的人群。张爱兰研究发现,34. 8%的糖尿病病人取得一定治疗效果后,由于经济困难而使治疗中断。

2.4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由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其他人提供的帮助,从性质上可

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团体

关系、社会网络的存在和参与,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

或情感上的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社会支持是依从性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与促进健康的行为呈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越能帮助人们形成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陈孜慧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程度高,有利于提高DM病人药物、饮食、运动治疗的依从性。

2.5 健康信念

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健康的信念对其自理行为有明显的

导向作用[20]。人们的健康信念可以直接影响其对待健康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申美霞等[21]通过对260例2型糖尿病病人调查研究后,发现在影响依从性的各类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健康信念,相关系数

(r)=0.442,P<0.001,病人的健康信念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

3 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建议

3.1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3.1.1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时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无论糖尿病的类型、病情轻重,也不论是否用药物治疗,都必须持之以恒地严格执行饮食控制。糖

尿病饮食控制的总原则: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饮食

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饮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限制

饮酒,坚决戒烟。

3.1.2 运动指导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另一项基础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运动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和频率,一般一周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尽量选

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选择在饭后

半小时或一小时,不宜空腹运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随身携带糖果等。3.1.3 药物治疗的指导糖尿病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对于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护士应该嘱咐其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增药或减药,对

于胰岛素治疗患者,护士应提前对其做好培训,教会患者如何为自己注射胰岛

素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3.1.4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病情的自我监测与定期

复查,有助于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调整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早期治疗,减少因并发症而导

致严重的后果。有研究发现,有50%~80%的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的用药、血糖及尿糖的监测、饮食、足部护理以及患其他疾病期间的自我护理知识严重不足,从而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及康复[2]。自护能力的教育是提高病人认知的必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使其在获取知识的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从

而能更好地掌握自护技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Reiber等[3]发现,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病人,其足部溃疡导致截肢的发生率是接受者的3倍,而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病人足部病变发生率。国内还有研究证实了这点,对糖尿病病人实施预见性健康教育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实施DSME有助于病人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继续一个高质量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可以优化代谢控制、预防并发症或是得到一个高质量的生活,这是关键。

3.2 帮助病人树立积极地态度和正确的健康信念

医护人员应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和沟通,首先要明了病人对疾病

的态度和信念,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及鼓励病人树立积极治疗疾病的态度和信念。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态度和对坚持治疗可能获得益处的认识,清楚影响病人治疗

的障碍,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3.3 促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社会和家庭从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对帮助病人遵医行为有着积

极的作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克服对疾病的怀疑,摆脱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心态,有利于早治疗,在减少致残率,降低危险性的同时可以减轻患者

的经济负担及家庭负担,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另一方面,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后,治疗信心增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降低,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加深对饮食控制的重视程度。糖尿病教育还可缓解患者由于焦虑、心理压力等紧张因素所引起的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而有利于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人患病后生存时间的长短、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治疗依从性的好与差、DSME水平以及综合治疗措施是否有效。护理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影响病人依从性的不良因素着手,注重护理延伸,

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病人依从性及管理疾病的能力,从而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坚持长期、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赟,陈利群. 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06(8):6

[2]李蕾,韩悄英,林爱娟,等.专业化护理指导对2型糖尿病的近期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10.

[3]李平.预见性健康教育与发生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6A):991-995.

[4]杨俊华,赖静,晏娟.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家庭管理提高自护能力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6,6(3):3.

[5]陈亚梅,黄金.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7,05(7):5

[6]吴贤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08(8):8C

[7]周健红.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8,08(6):8

[8]林春梅,钟伟荣.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05(8):5

[9]李迅.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与依从性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

12(26):24

[10]陈孜慧,彭淑昆,赵旭东,徐玉善,杨红菊,朱崇昭.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1,08(4):8

[11]施华芳,姜参九,李之,等.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

志,2003,38(2):134-135.

[12]秦建丽,文芬草,王亚丽.糖尿病社区护理需求[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

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论述

关于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论述 【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病人依从性性状的了解,分析影响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糖尿病知识等,并进一步提出提高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策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健康信念,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关键词】糖尿病依从性影响因素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DM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乃至发生许多致命的并发症,而成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DM需要终生治疗,全面有效地控制DM不仅需要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还需要病人主动参与并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包括遵医嘱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饮酒、吸烟等。 1 依从性的概念 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包括遵医嘱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饮酒、吸烟等。 2 影响因素 2.1知识 依从性差可能与糖尿病知识缺乏以及对治疗方案的不理解有关。如果病人不知道用什么药,何时服药,便不可能遵从医嘱。因此,向病人详细解释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当然,病人的文化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医护人员在向病人解释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文化水平给出不同的健康教育。 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重要途径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

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良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增强了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疾病的依从性,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对治疗的满意度。但是,糖尿病患者对健 康教育路径的依从性不一定佳,因此,需要护士和医生对患者进行全程教育。 只有这样,患者出院时空腹血糖水平、出院时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有所提高,也 节约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时有效地控制尿病 的血糖,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们对 自身疾病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3 经济状况 药费昂贵、病人经济状况不好会影响治疗依从性。研究显示,美国黑人和 西班牙人由于没有文化、贫穷、无家可归,使其成为依从率最低的人群。张爱兰研究发现,34. 8%的糖尿病病人取得一定治疗效果后,由于经济困难而使治疗中断。 2.4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由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其他人提供的帮助,从性质上可 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团体 关系、社会网络的存在和参与,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 或情感上的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社会支持是依从性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与促进健康的行为呈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越能帮助人们形成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陈孜慧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程度高,有利于提高DM病人药物、饮食、运动治疗的依从性。 2.5 健康信念 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健康的信念对其自理行为有明显的

糖尿病患者用药原则

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这两类胰岛素促泌剂的选药原则如下:可以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瑞格列奈);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瑞格列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升高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老年人伴有血粘度升高者宜选用格列齐特。 双胍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双胍类降糖药的适应证如下。(1)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超重或肥胖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2)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助于降糖、减少胰岛素用量。(3)与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阿卡波糖有协调作用。(4)在不稳定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促血糖波动性下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5)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非常有效,有预防作用。双胍类降糖药禁忌证如下。急性并发症、应激状态(外科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损害、妊娠;缺氧性疾病,如心衰、慢性肺部疾患;胃肠道疾病;高龄;酗酒;使用静脉造影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通过提高靶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他类口服降糖药(促泌剂、双胍类、阿卡波糖)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与胰岛素合用,可以使胰岛素用量减少30%。此类药物禁用于反复水肿的患者、肾功能损害3级以上者、肝功能损害者。常用的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食物中的绝大多数碳水化合物为复合糖,包括分子量小的低聚糖(寡糖)及分子量较大的多糖。复合糖必须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处被α-糖苷酶作用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淀粉,必须经过α-糖苷酶作用分解。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同时减轻餐后高血糖对β细胞的刺激作用。α-糖苷酶抑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黄酰脲类或双胍类联合使用提高疗效;对于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者,可合用阿卡波糖,但如果两者联合使用应当减量,防止低血糖发生;可应用与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肠道疾病与肠功能紊乱者慎用;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联合使用时仍可发生低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导致的低血糖必须用葡萄糖处理;有严重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感染发热者、孕妇、哺乳者不用;18岁以下儿童、有恶性肿瘤者不宜使用。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应避免同时服用抗酸剂、考莱希胺、肠道吸附剂及消化的酶制剂,如淀粉酶、胰酶,因为可能会消弱α-糖苷酶抑制剂的疗效;同时服用新霉素可使餐后血糖降低更明显。 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由降糖药本身的药理作用决定,不同的降糖药,服用时间也不同。在临床中,发现不少糖尿病患者随意调整服药时间,导致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甚理想。糖尿病患者须了解5种口服降糖药的具体服用时间,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而且还可避免或减少其副作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在餐前30分钟服用。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在餐前5~20分钟服用。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在早晨空腹服用,每日仅需服药1次,早餐前服药效果最好。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也可在餐前1分钟(即与第一口饭同服)服用,如在饭后或饭前过早服用,效果就大打折扣,起不到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也应于餐前1分钟服用(即与第一口饭同服)。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苯乙双

初中生性教育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

初中生性教育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当前,人们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生教育不再只着眼于书本知识的传递,而是转向了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j人格的健全,技能的训练。而性是人格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性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校原来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是薄弱环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学生有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本次调查了解现在初中生的性教育状况和初中生的性观念等,以便于学校更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开展青春期教育。 一、在我们制作调查问卷时,我们从几块调查: l、初中生对性教育总的了解情况、态度;(1.6题) 2、生理知识调查;(7.10题) 3、悦纳自我情况调查;(11—13题) 4、异性交往调查;(14—18题) 5、正确看待“性”;(19题) 6、自我保护;(20.23题) 7、性道德;(24.25题) 8、性法制。(26题) 9、学生在性教育上还想获得哪些帮助?(27题简答题) 10、学生在性教育上希望哪些形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我校学生性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对性知识的了解上只有1 1.8%非常了解,性知识的了解途径上28.7%依靠同学之间的交流,只有6.6%由学校开设课程中了解;学生对生理知识了解较少,有19。2%不知道男生哪些生理现象代表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发育成熟,有33.6%不知道女生哪些生理现象代表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发育成熟,只有36.2%对青春期知识很了解,所以我能积极乐观的面对。 2、学生在性心理有不正确的认识和有部分学生有些障碍。 我们发现有14.4%同学认为虬I生”很丑恶,有31.4%的同学认为不健康,有55.6%认为很正常,有20.3%同学认为性冲动是下流,很丑恶,不应该有,有22.6%会因为自己长得不够英俊(漂亮)、不够高(苗条)而感到自卑,有26.2%遗精或月经时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办,从这些调查结果看,我校学生由于缺乏性生理知识和保健知识,出现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对自身的生理变化难以应付,甚至不知所措,心理压力较大,给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总的来说,我校学生的性知识十分贫乏,部分孩子有获取性知识的愿望,但他们不愿从家庭和学校方面获取性知识,而是通过各种较隐蔽或者不正当的途径获取,如果没有人正确地引导他们,就得容易获得错误的性知识,甚至误导他们走上歧途。 3、在男生女生交往问题上,部分同学把握不好交往的分寸。 与异性同学交往时有些紧张的占14.7%,赞成早恋的占26.7%,对你很喜欢某个异性,他(她)却不理睬你,有16.2%同学要纠缠对方,有9.8%同学要找机会报复从总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200例接受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有19例,占9.5%;中等的患者有42例,占21.0%;依从性差的患者有139例,占69.5%。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在职情况、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等。结论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现状令人堪忧,积极广泛且有效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依从性;影响因素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investigation of dieta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ion diabetic diet adherence to treat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200 cases of diabetes, using questionnaires on diet diabetes treatment complianc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Results 200 cases surveyed diabetics better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19 cases (9.5%); patient compliance moderate 42 cases, accounting for 21.0%; poor patient compliance has 139 cases, accounting for 69.5%. The impact of its compliance factors include Gender, working conditions, level of education, income and mastery of knowledge of diabetes and the like.Conclusion Diabetic diet treatment compliance status of worrying, a wide range of active and effective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problem. Key words diabetes; diet; compliance; Factors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高于正常水平的内分泌疾病,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对人体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如何有效的控制血糖,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饮食控制把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药物才能调整到一个固定的量进行长期维持。因此我们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取前来就诊的患糖尿病的患者200例,他们皆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并且愿意配合调查。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此问卷是通过参阅其他资料,听取专家意见,并根据此次调查的目的及其考虑的因素综合自行设计而完成。完成后让专家再次评定,并到实践中进行预调查,修改其中的不足,经过多步完善而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可信度。问卷的内容包括:(1)患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及药品知识

---------------------------------------------------------------------------------------------------------- ◆医院分级与分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三级特等和三级甲等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 ---------------------------------------------------------------------------------------------------------- ◆什么叫甲类药?什么叫乙类药? 甲类药是指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价格由国家计委批准,全国统一 乙类药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价格由省级计委批准,省内统一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简称Rx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1、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或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2、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3、药物本身毒性较大,例如抗癌药物等。4、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不准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 非处方药:简称OTC(英文缩写),即“柜台购买的药品”,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 红色“OTC”表示为甲类非处方药,绿色“OTC”表示为乙类非处方药。其中,乙类非处方药更安全些。红底白字的是甲类,绿底白字的是乙类。甲乙两类OTC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由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两部分组成。“甲类药品”的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乙类药品”的药物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经济水平和用药习惯等进行适当调整,这类药物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简单说,甲类100%报销,乙类只报销一部分。 ◆薄膜衣片和糖衣片和胶囊 薄膜衣:只是单纯的药外衣.薄膜衣膜的包衣材料是高分子材料; 糖衣:是外面的一层含糖分的药外衣。这几种类型的药一般包糖衣1:有不良气味的.2;容易受潮的,怕光的,怕空气的.3;为改善药品的外观的.4;方便识别的.。 胶囊:胶囊剂是药品的一个剂型,就是用胶囊把药品封装起来,可以达到掩盖不良气味、易服用的效果 代号——WHO:世界卫生组织;FIP:国际药联;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UP:医疗机构药剂质量管理规范;ADR: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名称:化学名是根据药品的化学成分确定的化学学术名称。通用名是国家医药管理局核定的药品法定名称,与国际通用的药品名称、我国药典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药品标准中的名称一致。商品名由生产厂家来定,首先经商标局批准为商标,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部门批准即可。

HIV免费抗病毒治疗手册第十章 依从性

第十章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不论对个体治疗还是整个治疗工作的成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显示,高度的依从性和良好病毒学结果与治疗有效性有关,为确保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应至少保证95%以上的治疗依从性。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有效性的影响见表10-1。 如果不按时不按量服药,产生耐药的危险性升高,因为当体内的血药浓度水平较低时,病毒会大量复制,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的原因。由于目前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所能提供的抗病毒药物种类有限,因此确保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护这些方案能够长期使用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治疗教育和治疗支持是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3 依从率对抗病毒治疗有效性的影响 依从率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400拷贝/ml的患者比例 95% 81% 90%~95% 64% 80%~90% 50% 70%~80% 25% <70% 6% 一、依从性支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依从性教育项目 成功的依从性宣传支持方案应该能够满足开展治疗地区的需求,大多数依从性方案会包括以下关键要素: 1.开始治疗之前,多次对就诊的患者进行依从性教育,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应用复方新诺明来评估患者的依从性。

2.开展同伴教育和咨询,因为他们本身是HIV感染者,或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用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对依从性的认识和做法。 3.开发清楚、简洁、通俗、易于携带的各种宣传教育材料。 4.在医务人员和感染者、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和尊重的环境。 (二)加强依从性的策略 很多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策略可以帮助提高治疗依从性。 1.尽量减少服用药物的数量,并保持简单的服药方法。 2.尽量减少用药次数(1日不要超过2次,能每日1次更佳)。 3.将抗病毒药物治疗融入患者日常起居,如选择1日中患者最容易记住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时间;将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时间与其他日常活动挂钩,这样有助于使服药成为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行为。 4.将药物放在便于携带又可标记日期的小盒子内或包装在一个药板内。 5.寻找知道患者感染状况和服药方法的家庭成员或朋友,帮助督促其治疗及提醒服药。 6.帮助患者制定一个明确的每天按时服药的计划,并与患者进行讨论该计划的可操作性。 7.告知患者可能帮助其提高依从性的方法 ——闹钟提醒(钟表或者手机提醒) ——药盒 ——与其他容易方便记忆的行为相联系 ——建议在家中或者时常出现的地方留有提醒装置 ——把药物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 8.鼓励患者与其他人分享自己保持良好依从性的经验 二、HIV感染者和患者的参与

《初中生性教育教学案例》

性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性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没有性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青春期中的初中生,正走过“花团锦簇的沼泽地”,经过一生中最美妙、最活跃又最困惑的时期,人“最可怕的无知是性无知”,因此搞好初中性教育教学尤为重要。 羞答答的玫瑰红艳艳地开 ———初中生性教育教学案例(案例教学的背景和缘由)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人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青春期的知识也特别关注,但是,又都很羞涩,不敢大大方方地谈、明明白白地论。这一章学完后,同学们在我开设的“悄悄话信箱”中纷纷表示:很想对这一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看着学生们充满渴望的眼睛,想着学生们急需的生理和心理,我决定在这一章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节性教育专题课,让“羞答答的玫瑰”红艳艳地开。 在这节课前,苏教版生物教材上只是对生殖系统和受精、结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做了简单概述。这堂课不是教材主题,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的课外延伸。平时,我的学生都有一个小记录本,我们称之为“悄悄话信箱”,用来记录他们在课内外发现的、想了解的生物学方面的问题,我逐份批阅笔答后在交给他们看,自愿公开的

同学之间再交流共享。这节课就是在积累了“悄悄话信箱”的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地点选在网络教室里教学,可提供条件让同学们自己查询网页。 (教学过程)在网络教室中,同学们低声私语、猜测讨论着这一节课老师会给他们带来哪些新奇。当悦耳的铃声响过,我先在大屏幕上赫然呈现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动态红字——性。看着这个特别“刺眼”的大字,同学们的脸上出现了惊愕、尴尬的表情,而且从学生的眼中我还读出了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戒备心理。他们的反映正如我所预料,他们没有想到我会那么直接的帮他们把现在心里最想解决的问题摆 了出来。接着先展示了一副图片: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正在掀开小女孩的裙子。随后我又出示了一对男女儿童抱在一起互相亲吻的瓷质工艺品。由于图片和小工艺品都非常的有趣、可爱,教室里开始爆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这节课在这种氛围中开始了。 首先,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刚才大家看到的都是纯真无知的小孩子,或许你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动作或事情,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稍许,有几个表现欲望强的男生抢着回答。“我当时只是想看看他那美丽的裙子。”“我掀她的裙子只是好奇!我认为裙子下面藏了糖果什么的!”“我亲吻她只是觉得她长的很可爱!”同学们都被逗得东倒西歪。看得出大家的尴尬、戒备心理都已经消除

初中生情感和性教育问题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f14960622.html, 初中生情感和性教育问题初探 作者:薛萍 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9期 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反抗“叛逆”的时期,时而狂风骤雨,时而温风细雨,让人措手不及。青春期情感和性教育是最敏感,难度最大的话题之一,本文以心理老师的实际工作出发,分别从青春期的情感、青春期性发展的主要任务、预防性侵害、对男孩女孩说的话四方面展开。 青春期情感不仅仅包括对异性产生的好奇心或者好感,还包括了与同性同学产生的情感体验。 1.1 情感不是洪水猛兽,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进入青春期以后,伴随着生理的变化,我们的情感体验逐渐丰富起来,与好朋友无话不谈的快乐,被误解的忧愁,好友被抢走的醋意,被孤立的孤独,闹“绝交”的苦闷,“和好后”的欢畅,友情让我们生活多姿多彩,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的情感是高情商的表现,同时有研究表明能促进学习,有研究表明,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共感(同理心)对语文成绩的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无可否认,人都有情感的需求,只是需要的程度不同。进入初中尤其是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学习的压力让一部分家长、学生倍感压力,因此,一部分学生逐渐减少与同性或异性的交往,试图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在一定时期,特别是特殊时期有重点的倾斜是智慧的选择。有些同学可以投入到学习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出现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放学后沉迷于网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感生活单一,自我产生的强烈的负罪感与情感的需要的自我冲突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与内部消耗。 1.2 多层次的交际圈支持情感丰盈充实 进入初中阶段的很多孩子会有自己无话不谈的“好闺蜜”,两人分享着彼此的秘密,心事,八卦,情感,一切的感受,在这个两个人筑起的“二人世界”里,安全而又舒适。有一部分同学会渐渐因此疏远其他玩的还不错的朋友,仿佛“好闺蜜”在,一切就已经足够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同学,将自己的交际圈缩小到仅有的1-2个闺蜜,在2-3人圈子,大家彼此比较了解,性格相对稳定,相处模式相比较简单,因此我们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适。同时,他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影响我们未来的适应能力。广泛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我们形成较客观的自我认识、同时练习人际交往技能,或者当“闺蜜”请假没来,或者两个人吵架了,转学了,则觉得很难适应。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肯定同人际交往的同时引导同学拥有好闺蜜的同时,拥有自己的交际圈,这样让自己能适应各种变化。

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原因护理对策论文

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27-01 【摘要】目的:探讨型ⅱ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不佳的7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文化程度、自我监测、配合治疗、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72例ⅱ糖尿痛患者中,社会因素(经济、工作等)占73%;不愿配合治疗占72%;知识缺乏占69%,。结论:依从性取决于诸多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减少用药种类,强调简单化、个体化给药并加强家庭支持与监督,结合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等措施可提高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差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ⅱ diabetes treatment adherence reasons of the poor analysi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zhangjuming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ⅱ type type 1 diabetes medication adherence reas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effect not beautiful treatment of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ype ⅱ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in education, self monitoring, together with treatment,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the investigation.results: 72 cases

中学生性教育方案

亲爱的,那是你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一、活动背景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性能量最旺盛的时期。但由于这时不少青年的心理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加上自我控制的能力很弱,因而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动荡不安。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性信息,不良的影视镜头,黄色的淫秽书刊,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想影响,极易使个别青年的性意识受到错误的强化而沉醉于谈情说爱之中,甚至发生性过失,性犯罪。 中学生随意的、一时冲动发生性行为,却有可能成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性知识不足、性行为开放,且发生性行为时未采取避孕措施,除了导致未婚怀孕及堕胎问题外,还要面临感染性传染病、艾滋病的威胁,不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往往也会造成学业中辍、心灵遭受挫折,成为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基于此,我们开展本次性教育活动,向青少年传播性知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活动名称 亲爱的,那是你不可承受之重 三、活动主题 青春期的性行为、避孕 三、活动目的 1.使同学们获得有关性行为的知识。 2. 使同学们掌握避孕的方法。 3. 消除同学们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的焦虑和恐惧等种种不 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4.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形成正确的性行为观。 四、活动时间 XXXX年X月X日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活动对象 高一(7)班 七、活动形式 知识测验、角色扮演、观看视频、操作体验 八、前期准备 1.策划书、PPT 2.材料准备:安全套、验孕棒、茄子、矿泉水、纸杯 九、活动流程 (一)引入主题 1.教师通过讲笑话引入主题。 雯雯在她16岁的时候,有一天很慌张的跑去跟姐姐说“姐,我好象怀孕了!”当时姐姐一听吓坏了,赶紧追问她“发生过什么事?”雯雯说“我今天和男朋友牵手,还接吻了!” 2.教师介绍一般的怀孕过程和必备条件。 ①过程:女性排卵---性交---男性射精—-精子进入阴道---在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动图展示) ②必备条件 a)男子的睾丸能产生正常的精子。 b)女性的卵巢能排出健康成熟的卵子。

中学生性教育现状以及对策

中学生性教育现状以及对策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学生是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健康性教育的关键期。但是,当前的性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中学生形成不健康的性观。 一、中学生性教育现状 1.社会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等等一些观点,通过网络、杂志、报刊等媒体等手段渗透到中国的文化中来,由于素质教育的普及,中学生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多,中学生涉及到性方面的信息也逐渐增多。因为媒体的传播速度比较快,执法部门不能及时的进行管理,这些不良的信息一部分就在媒体中传播开来,被中学生所接收。其次,中学生接触媒介中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我国并未建立起相应的实名制,导致一些人钻法律的漏洞,恶意在网络上散布色情信息,中学生正在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分辨能力还不足,这些不良性信息很容易造成中学生对性的认识偏差,从而造成严重的恶性事件。 2.家庭现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对孩子有及其重要的影响。而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比较重视。而对孩

子的性教育方面却难以开口,甚至谈性色变。许多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涉及到性方面的问题,大多都糊弄过去。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他们想找到答案,而父母却羞于或者不知道如何去教授孩子性方面的知识。这种家庭性教育方式很容易让给中学生认为性是不好的东西,从而不能树立正确的性观。 3.学校现状 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性教育也属于学校的教育范畴内,而当很多家长把性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学校,而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却不太重视,它们经常用非本专业的老师来上生理课,这些老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性方面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对学生的性教育也比较肤浅,有的老师甚至直接让学生自习。其次,很多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时把握不好度,讲的比较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如果讲的比较深,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导致学生尝试,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二、中学生性教育现状的对策 1.加强社会不良风气的管理 当前,中学生通过社会的各种渠道主动或者非主动的接触到性知识,而其中最主要的渠道便是网络。执法人员应对色情场所进行严打,避免中学生因心智还未成熟,而受到影响。大众媒体应担当起责任,向大众传递健康的性知识,理

关于中学生性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性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性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史秋思 内容摘要:在近几年,各种媒体报道中学生或是小学生与同学、网友等发生性关系,而最终导致怀孕、流产的新闻不在少数,甚至连在同学们之间的私底下闲聊也转向了“听说谁谁与谁谁发生过关系”的话题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此的教育是否到位?对此,我对二十位中学生家长展开了有关于此的街头调查,与对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单独采访了本校的俞建平校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初中《生物学》课本的编写人员——赵占平老师和包春莹老师,以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女同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的家长会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上花较多的时间,可绝大部分的父母(70%~86%)却都认为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于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家长都不太知道应该怎样更好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我们认为只要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对此多关注一些,那么这些无法弥补的错误一定会渐渐减少的。 关键词:中学生性教育 一、前言 中学生,是由孩子开始转变为成人的重要阶段,是处在性心理与生理发育的高峰时期,是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展示期,也是性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当今,由于现在中国经济得迅速增长,

生活条件得改进,食物结构得变化——特别是摄入了更多蛋白质的缘故,造成的青少年性发育的“加速度”现象,且现在的青少年性教育也未跟上这种速度,因此造成了青少年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可是,当一个人的性机能成熟之后,必然会产生对性的要求,有强烈的性冲动,面对这样的心理需求,青少年朋友们便会想尽一切的办法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却没有人能够给她们一个正确的方向,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而且在现在这个网络普及、信息泛滥的年代,青少年朋友们便会因为心理上的需求,而盲目的、不知取舍的去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可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方向,便会受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从而产生了错误的性价值观,犯下了无法挽救的错误。因此,对青少年适时、适度的性教育不但有助于其完成现阶段的性发展任务,帮助学生朋友们获得科学而准确的知识与信息,解决来自各方面的性困扰,更是为将来一生的高质量生活的基础,让学生朋友们确立健康、正确的性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预防性问题和性病。 中国,我们的祖国,一个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的文明古国。在这里,既有受到上千年的封建性道德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又有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中国的国外“性解放”观念的影响。面对现在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了学生怎样的性教育?性教育是为了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还是单纯为了防止传染病和社会问题的发生?现在的性教育是否能让学生朋友们拒绝无知,是否能让她们做到“知情选择”?现在的教育内容对她们

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程度问卷(精校版)

重要声明:为促进艾滋病相关研究工作,特将本问卷分享至百度文档。本问卷版权属于其最初研发者(由于未能追溯到最初来源,因此未将转发链接写出),下载者不得用于任何营利性活动。使用本问卷所引发的任何纠纷与本人(即上传者)无关。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人联系,本人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程度问卷 指导语:您好!本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以为将来能更好改善用药的方法和效果。请您按您实际的情况回答问题,您的回答结果不会影响您在治疗点或医院获得的服务。本调查为匿名调查,我们对您所提供的信息保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向调查员询问。谢谢您的合作! A01.调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02.问卷编号:口口口口 B部分:患者一般信息 B01.年龄______岁 B02.性别:口男口女 B03.民族:①汉族②维族③彝族④回族⑤壮族⑥其他(______族) B04.文化程度: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⑤大专⑥本科⑦研究生及以上 B05.户籍:①本市户籍②非本市户籍③其他________ B06. 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已婚③同居④离婚⑤丧偶 B07. 您的职业是:①无业②工人③农民④行政工作者⑤服务行业 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⑦其他________ B08. 您的月平均收入:①<5000元②5000-9999元③≧10000元 B09. 您现在是否有医疗保险(包括公费医疗等任何一种)?①是②否 B10. 您认为您目前的健康状况是:①很好②好③一般④差⑤极差B11. 您目前的生活: ①很有规律②大部分时间有规律③小部分时间有规律④完全没有规律 B12. 在需要时,您获得的社会与情感支持频率如何(包括各种来源的支持)? ①总是②经常③有时④从来没有 B13. 总的来说,您对您的生活是否满意?①非常满意②满意③不满意④非常不满意C部分:患者对服用抗病毒药物的认知和意愿 C1.您以前是否吃过抗病毒药物(预防用药、尝试药物、短期服药):①是②否 C2.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开始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C3.开始抗病毒治疗前,依从性教育次数和方式:

我国性教育现状

我国性教育现状 昆(女)28中立 摘要 关键词 :青少年性健康状况已在世界围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满性教育还足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性教育对象存在局限性;性教材匮乏;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尚不规;性教育还在说“悄悄话”;)性道德教育薄弱;家庭性教育“空白”;儿童性侵害教育不容乐观。 加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对策有:扩大性教育覆盖面;出版一批优质的性教育教材;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在性教育方面的优势;开展"性教育";尽快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立体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教材媒体 作为影响未来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性健康状况已在世界围引起广泛关注。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教育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心理学界甚至一些民间团体和志愿者们都在关注青少年性教育,一些地方出版了一些具有现代观念的教材、期刊和科普读物,把性教育搬进了中学课堂。虽然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的性健康教育渊源流长,但发展却十分曲折艰难。1963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提出:“要在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男孩子首次发生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知识教给他们。”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文革”干扰,“性教育”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中国文化现象的一个“盲点”。1988年8月24日,国家教委、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9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在学校进行青春期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1992年9月8日,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共同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中,将青春期教育概括为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国家有关部委也非常重视青春期“性教育”。 但是,近些年来,有关青少年性错乱、性犯罪的事实屡见报端,这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我们的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性教育滞后于性成熟 据有关研究表明,个体青春期的提前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目前中国男女孩性成熟时间比10年前提前了1年。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男女孩性成熟时间一般在12至13岁左右,女孩最早的月经初潮在9岁前后,男孩最早的遗精年龄在6岁左右。现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就开始进入青春期,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性生理发育促进性意识的迅猛发展,他们对自己生理的变化会感到困惑、迷茫,迫切需要成人的指导,而现实是,目前为这种早熟保驾护航的性教育却相对滞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要到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的年龄段在13-14岁时,方才正式从课堂上接触到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并且,性健康教育从教材到授课方式都不完善、不系统,没有解决初中生的需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调查显示,21.3%的学校没有有关性教育教材,有也大多是“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或“生物”。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研究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研究 摘要通过阐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研究现况,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措施,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关键词DM;胰岛素;药物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而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内分泌代谢疾病[1]。它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可波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导致许多致命的并发症。它与冠心病、癌症被称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2]。中国现有DM病人约4000万人,占全球DM病人20%,每年约有1/3的病人因缺乏相关知识,未有效地遵从治疗而发生各种急性及慢性并发症[3]。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基础和最有效的方法。全面、有效地控制DM,需要医生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更需要病人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本文就DM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1胰岛素治疗中的依从性问题 注射胰岛素作为一种需病人自行注射的方法,需要病人有良好的依从性,长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治疗方

案的制定及疾病的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包括遵医嘱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饮酒、吸烟等[4]。依从性差是一个常见的医疗现象,据统计由于依从性不佳,至少50%的患者未能从治疗中获益[5]。依从性差还可能导致额外的操作或治疗,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住院,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6]。长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疾病的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 2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 有研究认为,可采用观察治疗效果、追踪就诊情况、计算药物用量、检测血、尿中药物及代谢产物浓度、问卷调查等方法对DM患者依从性的评定[7]。其中问卷调查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常用方法。国内研究发现,DM患者治疗不依从现象严重,尤其是饮食治疗方面,这导致患者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胡茗等[8]报道,约65%的DM患者不完全遵医,约12%DM患者完全不遵医。蔡正莉[9]调查发现,287例2型DM患者依从性差的189例,占63.89%。有资料表明,58%DM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10]。刘军祥等[11]调查发现,DM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为19.62%。吴齐男等[12]调查发现饮食不遵医行为发生率高达58.99%。

我国当前中学生性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我国当前中学生性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摘要:中学生性教育是我国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水平,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教育过程中却往往把性教育放到了一边,忽视其对中学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此,本文对中学生性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性教育现状改善对策 一、引言 中学生性教育是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性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事。1988 年国家教委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94 年九个部委共同举办了规模庞大的性教育展览, 2002 年9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学校应以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青春期教育, 足见国家对中学生性教育的重视。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的性文化、性观念也随机涌入我国。许多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性方面的有关知识,对性知识认识模糊,对性感到神秘或困惑、恐惧,容易造成不适,导致许多性问题的产生,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中学生性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中学生性教育概述 (一)什么是性教育 在汉语词典里是这样对性教育做界定的:性教育是关于人类的生殖、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为的教育。探讨生殖行为的教育,一般将创造继起之生命的过程分阶段叙述,包括受孕、胚胎与胎盘的发展,妊娠和分娩。经常也包括如性交传染疾病(性病)和预防,以及避孕。根据WHO的定义,性健康是指一种与个体的性行为有的综合状态。这种综合状态呈现出个体的性行为在躯体、感情、理智及社会交往诸多方面的协调主动丰富。这种综合状使得个体的个性、交往和爱都得以提升;并使得社会每个成员易于获得个人权利范围之内应获得的,为娱乐或生殖所要的性信息、性技巧、性人际关系。性健康是经过性教育到的,《美国性教育指导手册》认为:性教育就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性观念、科学的性保健信息和性技巧,使人们能在当前或将来的性活动中作出有利于性健康的正确抉择。性教育及性的发育、生殖健康、人际关系、情感、亲密性、体象和性角色。 (二)中学生性教育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生理发育趋于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