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水土资源空间保障体系、空间管治和配套区域政策加以实施。规划期限为2007~2020 年。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意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相衔接;在规划方法上,以“战略-目标-路径”分析为主,采用遥感与GIS 技术和多种数学模型,力求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是一项专家与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集四个单位20 多位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工作深度还不够,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课题组

2007 年4 月15 日

2.目录

第一章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

第一节战略地位 (5)

第二节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6)

第三节发展定位 (8)

第四节建设的基本原则 (8)

第五节发展目标 (9)

第六节发展思路与建设途径 (10)

第二章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主体功能分区 (10)

第一节资源环境承载力 (10)

第二节主体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10)

第三节主体功能分区 (2)

第四节按开发类型的分区管治 (4)

第三章工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6)

第一节工业发展目标与思路 (6)

第二节延伸10 大优势产业链 (7)

第三节重点建设七大特色产业带 (8)

第四节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8)

第五节工业重点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10)

第六节工业一体化布局的空间结构 (12)

(3)京九线发展辅轴。北起麻城,沿京九铁路,南至黄梅小池镇。沿线工业尚处于发展和集聚阶段,以纺织、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工业为主 (13)

第七节工业集聚区建设 (14)

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16)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16)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16)

第三节建设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17)

第四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18)

第五章服务业发展与区域市场建设 (19)

第一节服务业发展方向与思路 (19)

第二节金融服务业发展与金融市场建设 (19)

第三节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市场建设 (20)

第四节物流服务业发展与物流基地建设 (21)

第五节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 (22)

第六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23)

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23)

第二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23)

第三节武汉城市圈九市市区人口规模预测 (23)

规划期内武汉城市圈9 市市区人口、规模见表4。 (23)

第四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24)

图10 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图 (26)

第五节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26)

第六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27)

第七节城市圈内九市发展的空间指引 (28)

第八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29)

第七章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30)

第一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30)

第二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1)

第三节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2)

第四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3)

第五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34)

第八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34)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34)

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35)

第三节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环境压力预测 (36)

第四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36)

第五节生态景观系统格局 (37)

第六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37)

第九章社会发展及保障体系建设 (38)

第一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8)

第二节统筹教育的发展 (39)

第三节文化的融合发展 (40)

第四节卫生与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40)

第五节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0)

第十章城市圈的土地利用保障 (41)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41)

第二节土地利用保障目标 (42)

第三节土地需求分析 (42)

第四节土地保障程度分析 (43)

第五节土地保障措施与对策 (44)

第十一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44)

第一节深化改革,突破行政体制障碍 (44)

第二节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45)

第三节提升城市圈经济国际化水平 (45)

第四节制定促进城市圈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 (45)

第五节制定相应的空间管治体系 (45)

第六节加强法制建设,优化市场一体化环境 (46)

第七节建立武汉城市圈工作协调推进机制 (46)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48)

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 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和天门市。土地面积5.78 万平方公里,2005 年底总人口3086.73 万人,GDP 总量3999.8 亿元(见图1)。图1 武汉城市圈行政区划图

第一章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地位

(1)处在中国东西与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和由京广铁路与京珠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构成的“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交汇处,是“中国弓”的发力点(见图2)。(2)“中部之中”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国中西部的结合部和长江流域的中游,在中部地区五省中居中心位置。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在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的战略地位。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但在中西部地区各城市群中则处于前列。

(4)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大半壁江山”的地位。2005 年,武汉城市圈土地面积、总人口、GDP 总量,分别占湖北省的31.1%、51.2%和61.3%。图2 武汉城市圈区位分析图

第二节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1、优势分析

(1)良好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多样,平原水域面积广阔。

87 平原占土地总面积的50%,丘陵占30%,山地占20%。其中天然河流及湖泊占土地总面积的9.6%(加上水库、坑塘等则高达16%)。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无霜期250~300 天)、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降水1000~1600 毫米),水热匹配较好。

(2)相对较好的资源基础。水资源保障程度较高;土地资源优于沿海地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盐矿、石膏、建材)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农副产品资源量大质优;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3)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武汉历史上是“九省通衢”,现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高等级公路主枢纽,长江中游最大的航运中心,全国第三大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电信光缆环网的交汇中心。

(4)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长期作为国家粮棉油主产区而形成的较坚实的农业基础;初步建成了门类较齐全,以钢铁、

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纺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物流、现代商贸、信息通信、房地产、旅游和文化产业

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

(5)科技教育与智力资源优势。武汉市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其中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2、制约因素

(1)工业化水平不高(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综合经济实力不强(2005 年人均GDP12958 元),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

(2)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失衡,表现为:“一产”比重较高(占GDP12.8%);“二产”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26.2:73.8);“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制约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3)行政体制分割严重。导致各自为政,市场分割、相互封锁和贸易壁垒等普遍存在。

(4)观念和体制障碍。影响发展的传统观念和内陆意识较强,国企改制任务艰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有待解决。

(6)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三农问题”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3、发展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2)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机遇。(3)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

(4)三峡工程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带来的机遇。

4、面临的挑战

(1)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的挑战。

(2)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赶超带来的挑战。

(3)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引发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挑战。

第三节发展定位

(1)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重要增长极。

(2)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3)中部崛起的首位城市圈和重要战略支点。

为实现上述发展定位,武汉城市圈必须努力实现以下三个“转变”,即: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影响范围由以省域为主扩展到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

第四节建设的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市场力量,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市圈内的优化整合。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制定公共政策,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解决一体化发展中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的

公共服务。

——双赢多赢,互惠互利。以双赢多赢为目标,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联动发展,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城乡、市场、生态环境建设。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切入点,重点突破。

——坚持特色,错位发展。武汉城市圈内“1+8”市,应坚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与武汉市实行错位发展、合理分工与合作。

——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企业的扩张带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发展。

9

第五节发展目标

——活力的城市圈。经济增长又快又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增强。2007~2020 年,GDP 以高于全省2~3 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GDP 总量

翻两番半(见表1)。人均GDP 在2008 和2016 年,分别跨越工业化中级台阶(2400 美元)和工业化高级台阶(4800 美元)。表1 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预测值目标层具体指标 2003 年2007 年2010 年2015 年 2020 年经济发展:

目标经济总量指标

GDP(亿元) 3291 5179 7276 12261 19746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406 493 571 711 874;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1504 2452 3539 6098 9821;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1382 2234 3167 5451 9051;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28 205 292 514 8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105 1866 2764 6707 15107;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475 2405 3470 6253 11021 经济增长速度指标:

GDP 增长速度(%) 10.5 12.0 12.0 11.0 10.0;

第一产业增长速度(%) 4.8 5.0 5.0 4.5 4.2;

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11.7 13.0 1 3.0 11.5 10.0;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 11.0 12.8 12.6 11.5 10.7;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11.1 12.5 12.5 12.0 1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3.9 14.0 14.0 13.5 12.3;

经济运行质量指标

农产品加工增值率(%) 28.0 32.0 35.0 45.0 55.0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18491 26102 33802 50827 74682 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5 5.2 6.5 10.0 15.0

经济结构优化指标:

三次产业结构(%:%:%) 12:46:42 10:47:43 8:49:43 6:50:44 4:50:46

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40.5 41.5 43.0 45.0 45.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8.1 10.0 11.1 13.2 15.8

经济外向度指标:

出口总额(亿美元) 20.5 50.0 95.0 170.0 300.0

经济外向度(%) 10.1 15.7 21.0 30.0 36.0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8.5 26.1 46.0 85.0 120.0

社会发展目标:人口与城镇化指标

总人口(万人) 3068.4 3145.7 3186.8 3247.3 3298.8

人口自然增长率(‰) 2.8 3.0 3.0 2.5 2.0

城镇化水平(%) 39.6 46.9 50.1 55.6 61.2

科技教育指标

R&D 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重(%) 1.5 2.0 2.5 3.0 3.5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25.2 28.0 30.0 33.0 35.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1 25 30 35 40

信息化指标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135.9 229.6 340.2 640.7 1154.6 固定电话普及率(部/百人) 16.2 25.6 32.8 36.5 40.2 移动电话普及率(部/百人) 18.2 35.0 45.2 49.3 53.4 互联网普及率(户/百万人) 35450 64187 100189 250701 402571

人民生活质量指标

人均GDP(元/人) 10727 16464 22833 37757 5985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7381 10229 13065 19197 2756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642 3463 4242 5895 8077

恩格尔系数(%) 42.6 38.0 35.0 32.0 30.0

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 15.1 16.8 18.0 20.0 22.0 资源和生资源保护指标

基本农田保护率(%) 81.0 81.0 81.0 81.0 81.0

万元GDP 能耗(吨标煤) 1.36 1.2 1.0 0.9 0.8

生态建设指标

森林覆盖率(%) 30.9 33.0 35.0 43.0 26.1

水土流失治理率(%) 23.5 25.8 27.5 30.2 33.0

主态环境目标

环境污染治理指标

环保投资占GDP 的比重(%) 0.8 1.0 1.2 1.5 2.0

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 95.0 96.0 97.0 99.0 100

污水处理率(%) 45.8 65.0 80.0 90.0 10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5.2 80.0 90.0 95.0 100 ——快捷的城市圈。建成快捷的城际交通,城际间实现可达、通畅、迅速。形成一小时城市圈。

——安全的城市圈。建成完善的灾害监测与防控体系,包括自然灾害和疾病防控等。

——生态型城市圈。建成绿色、宜居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圈(见表1)。

第六节发展思路与建设途径

1、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推进城市圈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新型工业化的思路统率城市圈一体化进程。

——坚持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加快实现城市圈内五个一体化进程,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见图3)。

——坚持梯度推进与非平衡推进相结合。既要实行从核心圈到紧密圈,再到辐射圈的渐进推动,同时又要打破常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图3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思路框架

2、建设途径

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束缚,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八同”,即: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环保同治。以经济的一体化为基础,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主体功能分区

第一节资源环境承载力

1、资源基础较好,承载能力较大

(1)水资源保障程度较高。包括客水在内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7169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3350 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0 倍。

(2)土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人均土地面积为0.187 公顷,明显高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0.132 公顷)、中原城市群(0.151 公顷)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0.159 公顷)。(3)能矿资源短缺与丰富并存。金属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不足,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能源资源具有潜在优势。

2、环境本底条件较好,尚有部分容量

(1)大气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其中城市圈9 市SO2 浓度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标准(≤0.06mg/m3),但武汉、黄石和黄冈三市剩余容量已不大;NO2浓度除武汉外,均可达到国家一级标准(≤0.04mg/m3),各市有较多余量;可吸入颗

粒物(PM10)浓度,除咸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外,其他8 个城市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0mg/m3)。

(2)水环境状况形势严峻。城市圈COD 总容量为44.72 万吨/年,每年最大允许排放量为54.9 万吨/年,现剩余容量为25.7 万吨/年;氨氮容量为1.55 万吨/年,每年最大允许排放量为1.92 万吨/年,现已超标排放,没有剩余容量。第二节主体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根据武汉城市圈的水、土、生态环境保障能力分析,选取发展的适宜性、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的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选取三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见表2),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对武汉城市圈的区域空间进行单项功能区划分(见图

4),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软件进行单因素图形叠加,综合分析划定以下四类主体功能区。

(1)数字高程及坡度分析图(2)森林分布图

(3)水土流失图(4)人均GDP 图

(5)经济密度图(6)城镇化水平现状图

图4 武汉城市圈主体功能区划部分分析图

表2 武汉城市圈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

单因素分区约束因子量化指标指标说明

开发适宜性

开发成本

自然灾害地震、地面沉降、洪水、海侵等影响影响土地使用成本

地形地貌坡度、河网密度等影响建设工程成本

区域保障

生态安全

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

源地等禁止开发

土地性质各种性质的土地是否适宜建设

现有开发

密度

开发强度

地均GDP 表征区域开发的现有强度,单位:万元/平方公里工业增加值

/GDP

表征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开发强度

社会基础人口密度表征区域人口聚集的现状,单位:人/平方公里

发展潜力

自然开发

潜力

GDP 土地占

用潜力

现状单位GDP 的土地占用量/最大承载力下单位GDP 的

土地占用量,表征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或简单用非

耕地的保有量

GDP 水资源

占用潜力

现状单位GDP 的水资源占用量/最大承载力下单位GDP

的水资源占用量,表征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

GDP 污染物

排放

现状单位GDP 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大承载力下单位GDP 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表征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开发

的潜力

区位交通

潜力

通达性表征未来区域生产要素市场流通的便捷程度

第三节主体功能分区

1、优化开发区

主要包括武汉中心城区和“黄鄂黄”城镇组团的黄石、鄂州中心城区以及武(汉)黄(石)经济发展走廊沿线较发达地区(见图5)。今后该区域应实行严格的土地总量控制,提升产业结构,引导国内外投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有计划转移传统产业,优化空间结构,治理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人均环境。

2、重点开发区

主要包括“仙(桃)潜(江)天(门)”、“孝(感)汉(川)应(城)”和“咸(宁)赤(壁)嘉(鱼)”三个城镇组团,以及京广-京珠发展轴、长江-沪汉蓉发展轴和(武)汉十(堰)发展轴沿线城镇,是支撑城市圈未来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今后该区域应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以及限制与严禁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为此,要适当扩大土地供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限制开发区

主要包括大别山及幕阜山的山前丘陵低山区等生态环境脆

弱地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地区,以及各类分蓄洪区等。今后应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4、禁止开发区

主要指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地保护区和自然条件不适宜开发建设的灾害易发区。

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鼓励生态移民,强化生态建设,搞好生态保护。图5 武汉城市圈主体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目录 1、总则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编制内容 (4) 3、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编制内容 (6) 4、附件 (11)

1、总则 1.1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及远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市域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1.3 为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衔接规划管理工作,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分级编制、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分级调整”的原则,以《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和控规管理单元两层地域划分为载体,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控规细则)两级规划控制体系。 控规导则是以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目标,以控规编制单元为载体,对区域功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市、区级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作出进一步规划控制、直接指导控规细则的编制;控规细则以落实控规导则为目标,以控制管理单元为载体,对单元内主导属性、整体控制指标、居住区级各类设施进行控制,直接指导规划咨询编制,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 1.4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解决规划刚性和弹性,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的控制内容均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两部分。强制性内容是刚性内容,审批、调整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可以直接指导规划管理的内容;指导性内容是弹性内容,必须经过进一步规划论证才能指导规划管理,调整必须符合规划合理性的内容。 1.5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实线控制和虚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用地控制。 实线控制是指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划定,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作出更改。 虚线控制是指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根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 1.6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本规程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谢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武汉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武汉的崛起具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利用武汉龙头带动湖北发展,力争武汉和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武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武汉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武汉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武汉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

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组团。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摘要-8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工程 一、三镇绿岛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武汉主城区(三镇规划建成区)。 建设目标:在进一步完善建设现有森林绿地的基础上,在主城区新建市内公园48处,新建公园的绿地布局适度集中,以乔木树种为主,形成森林小片林;结合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对主城区的学校、机关单位和厂区进行系统的绿地规划和布局,在繁华街区、居民区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这样与主城区向外辐射的八条出口公路两侧森林景观绿化带建设相结合,将主城区的森林绿地连成一体,形成“绿岛镶三镇、绿带连两江”的格局,实现“绿满三镇、城在林中”的基本目标,从而全面提升主城区森林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建设内容 1、继续完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东湖风景区及解放公园、中山公园等18个城中公园的绿化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通过补植和改造进行树种调整,以进一步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全面提高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使其成为“三镇绿岛”的主体。 2、新(续)建后湖、汉水等48个公园(广场),规划建设面积共2689.76公顷。其中汉口城区12处,计619.63公顷;汉阳及武汉经济开发区13处,计1111.74公顷;武昌及东湖开发区23处,计958.39公顷。在园内增设体育、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具有绿色掩映的生态休闲空间。 3、新建城中森林小片林11处,建设小森林面积25.25公顷。 二、两江四岸风光带及堤防林建设工程 建设范围:长江、汉江两江四岸及其支流堤岸(含支流)。 建设目标: 1、两江四岸风光带:两江四岸是武汉主城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带,也是最有江城特色的地段,特规划在穿越主城区的长江和汉水的两江四岸建设绿色风光带,通过建设以绿色植被为主体的江滩风景林和防护林,使主城区两江堤岸得到更好的保护、江岸景观得到改善,从而为两江四岸构筑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的空间和观赏两江风光的窗口。 2、远城区堤防林:武汉市全境都属长江流域,长江、汉水及其在市境内的一级支流堤岸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规范 本标准规定是武汉城市圈得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规定、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求的预测、交通影响的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和评价结论与建议。 2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 GB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15-19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T 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JGJ 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年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年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令2004年第4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术语的定义 CJJ/T 141-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CJJ/T 141-2010中的术语和定义。3.1武汉城市圈 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所组成的区域范围。 3.2建设项目 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CJJ/T 141-2010,定义2.0.1】 3.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CJJ/T 141-2010,定义2.0.2】 3.4建设项目分类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CJJ/T 141-2010,定义2.0.3】 3.5交通影响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进行产生影响的空间范围。 3.6交通影响要素 是指建设项目选址、方案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交通子系统。 3.7交通影响评价因子 是指交通子系统交通供需状况和服务水平的主要技术指标。 3.8出行率 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统计局网站2010年武汉城市圈主要经济指标为数据来源,将原始数据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方法处理后,一共选取8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方法处理数据,从评价体系中提炼出2个主因子对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分析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排名及发展现状。结果表明,黄冈在城市圈中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巨大,据此提出黄冈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强化教育大市地位。 【关键词】SPSS 因子分析黄冈武汉城市圈 一、引言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自2004年武汉城市圈建立以来,围绕武汉周边的8个城市更是如此,争相制定发展规划,期望在城市圈中有更好的发展,占据优势地位。黄冈在2010年已占城市圈30.05%的国土面积,20.37%的人口,8.95%的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通过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和比较城市圈内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可以清楚直观地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和不足、现状和潜力,为科学制定黄冈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二、研究过程 1、运用软件及相关理论 (1)SPSS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用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其名为社会学统计软件包,是为了强调其社会科学应用的一面(因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现象都是随机的,要使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定理来进行研究),而实际上它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巨大作用,并已经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以及体育、工业、农业、林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 (2)因子分析理论。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名为因子。通常,因子有以下几个特点:因子个数远远少于原有变量的个数,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因子之后,因子将可以替代原有变量参与数据建模;因子能够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因子参与数据建模能够有效地解决变量多重共线性等给分析应用带来的诸多问题;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通常,因子分析产生的因子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获得命名解释性。因子的命名解释性有助于对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评价,对因子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总之,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0年武汉城市圈原始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之后,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这些指标全部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一共选取了8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指标体系解释如下:X1:高校在校学生与常住人口比(%)=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城市常住人口,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状况;X2: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一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农业发展水平;X3:国内旅游者人数与常住人口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课程主持老师:周鹏 课程参加人员:刘榕 代国准 屠正伟 王滢 龚越

目录 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 (3) 第一节:GDP发展现状 (3) 第二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 第三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4) 第二章武汉1+8城市圈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 第一节:发展条件 (5) 第二节:发展战略 (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6) 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6) 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 第三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7)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7) 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7)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8) 第三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8) 第五章旅游业发展规划 (9)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9) 第二节:旅游市场潜力 (10) 第三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1) 第六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 (11) 第一节: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现状 (11) 第二节: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评价 (12)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2) 第四节: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 (12) 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12) 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 第三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14) 第四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14) 第八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5) 第一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5) 第二节: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6) 第三节: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_贾元华

23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土地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也是城市圈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系统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要实现运输、生产、服务、工业、城市等多种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规划指导并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湖北省率先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此基础上,按照“便捷高效、安全优质、公平共享、法治有序、文明诚信、充满活力、环境友善”构筑和谐交通的总体要求,尽快开展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完善、整合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硬件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一体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切实有效的实施对策与战略保障措施,能够保证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目标与战略构想的全面实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综合交通的网络和规模效益,促进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与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构成的“十”字型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拥有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优势互补、共同构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国家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汉丹铁路、汉九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在此交汇。国家高速公路“7918”的规划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 □ 贾元华 刘奕 徐文学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年精品文档85页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3) 第三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4) 第四章区域协调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27) 第六章主城区用地规划 (35) 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44) 第八章绿地系统规划 (50) 第九章景观特色营造规划 (52) 第十章旅游体系规划 (55)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与综合防灾规划 (57) 第十二章空间发展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69)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及管理措施 (72) 附则 (73) 附表 (74) 附件一专家评审意见 (80) 附件二、咸宁市委专题会评审意见 (80)

附件三、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文件 (80)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第一条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以京广高速铁路、武咸城际铁路、大畈核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上马为契机,地处“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中心位置的咸宁,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按照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战略决定和“五个一工程”为核心的战略目标,结合当前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完善城乡规划成为咸宁市立足武汉城市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008年10月咸宁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湖北咸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获专家评审通过。经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咸宁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 第二条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咸宁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咸宁在武汉城市圈南部地区中心的辐射、带动与链接作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和谐城市。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 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 知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引导和支持中部地区城市群健康发展,我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群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切实加大对城市群发展的指导和支持,认真落实城市群发展的各项任务,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健康发展。《意见》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请及时反馈我委。 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〇年五月九日 附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30号),为全面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 《规划》是国家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实施《规划》,对于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简称中央10号文件)精神,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有效解决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部六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二、总体要求 (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中部六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规划》,深刻领会《规划》主要内容,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带动《规划》全面实施。 (二)加强领导,统筹推动。中部六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明确专门机构,负责推动和督促《规划》落实。要抓紧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深化细化各项目标和任务并逐级分解。要结合“十二五”规

武汉城市圈城镇布局规划

武汉城市圈城镇布局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战略发展分析 (一)城市圈空间范围研究 1、空间单元研究 考虑到城市圈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各种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城市,而每个大小城市又存在与其行政范围相结合的区域经济联系,为此以县(省直管市、县级市、区)为单位划分空间,将城市圈划分为39个基本单元。 2、空间范围界定 根据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一般将城市圈划分为三个圈层,即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影响圈层。核心圈层为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范围。紧密圈层为“一小时交流圈”,是以武汉为中心,周边约100公里的地域范围,包括武汉全市域、孝南区、汉川、应城、云梦、安陆、孝昌、红安、麻城、黄州区、团风、浠水、鄂州、黄石、大冶、咸安区、赤壁、嘉鱼、仙桃。区域面积33822平方公里,现状人口2153.4万。该区域面积约为武汉城市圈面积的一半,聚集了城市圈2/3的人口。影响圈层是2小时交通为限、以武汉为圆心200公里为半径的影响圈层,其范围包括武汉城市圈全部区域和圈外岳阳、九江、信阳、随州、荆州等重点城市。 (二)城市圈发展战略分析与目标定位 l、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 充分把握“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机遇。抓住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集聚机遇,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率先基本完成工业化,基本实现城市化的成熟发展。 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好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教实力、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基本形成体系的城镇群体等优势。一是通过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建设显化交通区位优势;二是通过支柱产业的集聚规模发展,打造若干产业群,增强产业动力;三是加快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建设,突出科技竞争实力;四是抓紧形成钢铁、汽车、重型装备等领域的强大制造能力,并加紧建设现代物流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晓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 刊名: 现代营销 英文刊名:MODERN MARKETING 年,卷(期):2011(4) 参考文献(3条) 1.张伟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和分析 2009(09) 2.何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0 3.钟珊城市群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2008(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伍晶广州建设和强化金融中心功能:背景分析与对策建议[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8) 2.蔡景庆.CAI Jing-qing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的战略对策探析[期刊论文]-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 3.陈思思武汉、长沙两市的政府网站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作用之比较[学位论文]2010 4.王宗军.毛磊.王清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11,30(8) 5.曹前满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民问题解决的困境分析[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11(5) 6.陈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问题初步思考[期刊论文]-市场论坛2008(11) 7.李新平.LI Xin-ping"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 8.刘熙两型社会内涵比较探析[期刊论文]-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8) 9.李新平.黄小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际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2011(14) 10.王红国.姚华松.李娟文论"中部崛起"的七大关系[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7(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f15160827.html,/Periodical_xiandaiyx20110406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