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色的关系

光与色的关系
光与色的关系

光与色的关系

偃师市职教中心

郭松涛

2008年10月

光与色的关系

偃师市职教中心郭松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②了解色彩形成的原理。

2、能力目标:掌握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色彩的变化

【教学重点】色彩形成的原理

【教学难点】不同光照条件下色彩的变化

导入

欣赏莫奈名作《大教堂》,1892年2月至4月中旬及1893年,莫奈为此教堂绘制了30余幅油画。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大家考虑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1、同一座建筑物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一、色彩形成的原理

人们之所以能看到并能辨认物象的千差万别色彩和形体,是因为凭仗光的映照反映到我们视网膜的成果,若是光一消失,那么色彩就无从辨认。所以说,色彩是光的产品,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的构成和光有最亲近的关系——光是色之母,色是光之女,无光也就无色。

二、光的色散现象

实验1、

光的色散试验

提出问题:白色光和其他色光的不同?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通过三棱镜研究色的现象,证了然太阳的白色光所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类色光,是人眼能感应到的光波的一部分.那七类色光,构成象虹一样的彩带。那彩带称做光谱,也就是人类第一次对光到色进行了科学的验证。在七色光谱内,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橙、黄,绿、青、蓝介、紫之间。我们能够看到,晴空之所以呈现蓝色,阳光所以偏于橙,主要因为太阳白光外的蓝、紫色光波波短,在穿过大气层时,一部分蓝色光为大气层外的尘埃微粒所分离反射,而使晴空发生了蓝色的漫反射。同样地,白光外的红光的波长很长,不受尘埃微粒的影响,可全数透过大气层,因而阳光多呈橙色。这就会形成在天气晴朗或阴暗时物体的色彩会大不相同。

学生讨论:

结果展示:白色光可以分离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类色光

三、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色彩的变化。

实验2、

提出问题: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小球色彩的变化?

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小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从光学本理上讲,人们的眼睛能看到世界的色彩,不是物体本身固无色,而是物体具体反射和接收光波的特征。物体反射和接收光波的波长分歧,所呈现出的色彩就各不相同。例如,我们看见了红色的花,是由于那朵花反射红色光和接收其它光的特征。反射出来的红色

光使我们的视觉发生作用,因而那朵花看起来是红色。

学生讨论:

结果展示:

红色光照条件下

小球1、2红色;3、4、5黑色

绿色光照条件下

1、3绿色;

2、4、5黑色

蓝色光照条件下

1、4蓝色;

2、

3、5黑色

白色光照条件下

1白色2红色3绿色4蓝色5黑色

四、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

1、同一座建筑物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因为画这些作品时,是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完成的。

五、总结

光是色彩的基础,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当光线改变的时候物体的色也会随之改变。那么我们就要改变我们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要总是认为天空一定是蓝的,树叶一定是绿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光线环境认真观察每一个物体的色彩,这样才能在绘画时准确地表达物体的色彩。

六、学生作业

观察一棵树在早晨、中午、傍晚时的变化,并说出为什么?

FPA色眼识人测试题

请凭借您的第一感觉认真地完成以下30道测试题,真实作答,谢谢。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希望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所以想法极其多样化。 B、在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在乎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毫不喜欢风险,喜欢享受稳定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大多数状况下,在下山回来的路线我最可能: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说话时,我更看重: A、感觉效果。有时可能会略显得夸张。 B、描述精确。有时可能略过冗长。 C、达成结果。有时可能过于直接让别人不高兴。 D、人际感受。有时可能会不愿讲真话。 4、在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更想要: A、刺激。经常冒出新点子,想做就做,喜欢与众不同。 B、安全。头脑冷静,不易冲动。 C、挑战。生命中竞赛随处可见,有强烈的“赢”的欲望。 D、稳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很少羡慕别人。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情绪多变,经常波动。 B、外表自我抑制强,但内心感情起伏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发怒。 D、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除了工作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没兴趣影响别人,也不愿别人来控制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最希望对方: A、经常赞美我,让我享受开心、被关怀且又有一定自由。 B、可随时默契到我内心所想,对我的需求极其敏丄感。 C、得到对方的认可,我是正确的并且我对其是有价值的。 D、尊重并且相处静谧的。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本质上还是认为与人交往比长时间独处是有乐趣的。 B、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常会被人认为容易有距离感。 C、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9. 我做事情,经常: A、缺少长性,不喜欢长期做相同无变化的事情。 B、缺少果断,期待最好的结果但总能先看到事情的不利面。 C、缺少耐性,有时行事过于草率。 D、缺少紧迫,行动迟缓,难下决心。 10、通常我完成任务的方式是: A、常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是临时抱佛脚的高手。 B、自己有严格规定的程序,精确地做,不要麻烦别人。 C、先做,快速做。 D、使用传统的方法按部就班,需要时从他人处得到帮忙。 11、如果有人深深惹恼我时,我: A、内心感到受伤,认为没有原谅的可能,可最终很多时候还是会原谅对方。 B、深深感到愤怒,如此之深怎可忘记?我会牢记,同时未来完全避开那个家伙。

耐洗色牢度的检测方法

耐洗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3921.1-1997)(2006-09-02 12:21:39) 耐洗色牢度检测方法仅适于检测洗涤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耐洗色牢度由于配方、试验条件不同,有五种检测的方法。 ⒈检测准备 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具体如下: ①如试样是织物,取40mm×100mm的试样两块,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相贴合,另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分别沿一短边缝合,制成两个组合试样。 ②如试样是纱线或散纤维,可将纱线编成织物,按织物试样制备。也可取纱线或散纤维制成一薄层,用量约为贴衬织物总量的一半。将一块试样夹于一块40mm×1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和一块40mm×100mm染不上颜色的织物之间,另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分别沿四边缝合,制成两个组合试样。 ⑵试剂: ①肥皂,含水率不超过5%,成分含量按干质量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游离碱(以Na2CO3计):0.3%(最大); 游离碱(以NaOH计):0.1%(最小); 总脂肪物:850g/kg(最小); 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30℃(最高); 碘值:50(最大); 不含荧光增白剂。 ②皂液,每升水含5g肥皂和2g无水碳酸钠。 ③如需要,可用合成洗涤剂4g/L代替皂片5g/L。 ⑶检测用贴衬织物:检测用贴衬织物需两块,每块尺寸为40mm×100mm,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3-25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是混纺或交织品,第一块为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为次要纤维制成。 表3-25 耐洗色牢度试验用贴衬织物 第一块 贴衬织物第二块贴衬织物 方法1、2、3 方法4 方法5 棉纤维羊毛粘胶纤维粘胶纤维 羊毛棉纤维-- 丝棉纤维棉纤维- 亚麻棉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羊毛棉纤维棉纤维 醋酯纤维粘胶纤维粘胶纤维- 聚酰胺纤维羊毛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 聚酯纤维羊毛或棉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棉纤维或粘胶纤维

光与色的世界

《绘画》第二单元 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 2、年级:高一 3、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 4、章节:第二单元第一课 二、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 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 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 识;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 作用。 2、难点:色彩产生的基本条件,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难点是 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 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 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 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 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色彩产生的 条件及基本知识,理解物体色彩变化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从艺术家运用色彩 表现生活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 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为后面的绘画色彩 教学奠定基础。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1. 《纱线捻度测试》 GB/T 2543.1-2001;GB/T 2543.2-2001;ISO 2061:1995; ISO 7211-4:1984;BS EN ISO 2061:1996; ASTM D1422-1999;ASTM D1423-2002; 2.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 GB/T 4669-1995;FZ/T 60003-1993;ISO 3801:1977; ISO 9037-1:1989;JIS L 1096-1999 Section 6.4; BS 2471-2005 ;ASTM D 3776-2002; ASTM D 3887-2004 Section 9; 3.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 GB/T 3921. 1~5-1997;GB/T 12490-1990;ISO 105 C01-C05:1989; ISO 105-C10:2006;ISO 105-C06:2002;DIN EN ISO 105-C06:1997; AATCC 61-2003;JIS L 0844-2005(Method B Method C); 4.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GB/T 3920-1997;ISO 105-X12:2001;BS EN ISO 105-X12:2002; DIN EN ISO 105-X12:2002;EN ISO 105-X12: 2002; AATCC 8-2005;JIS L 0849-2004: Type I; 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GB/T 3922-1995;ISO 105-E04:2002;BS EN ISO 105-E04:1996; DIN EN ISO 105-E04:1996;AATCC 15-2002 6. 《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测试》 GB/T 5713-1997;ISO 105-E01:2002;BS EN ISO 105-E01:1996; DIN EN ISO 105-E01:1996;EN ISO 105-E01:1996; AATCC 107-2002 7.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测试》 GB/T 5714-1997;ISO 105-E02:2002;BS EN ISO 105-E02:1996; DIN EN ISO 105-E02:1996;EN ISO 105-E02:1996; JIS L 0847-2004;AATCC 106-2002 8.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测试》

测试题-色眼识人

测试题 请仔细阅读题目,凭第一感觉选择最为贴切的一项,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希望能够有尽量多的人生体验,所以会有非常多样化的想法 B.在小心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得去做 C.更加注意的是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宁愿剔出风险而享受平静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在下山回来的路线选择上,我更在乎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来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来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通常在表达一件事情上,我更看重 A.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 B.说话表述的准确程度 C.说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 D.说话后周围的人际感受是否舒服 4、在声明的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更加欣喜于和希望多些 A.刺激 B.安全 C.挑战 D.稳定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情绪多变,经常情绪波动 B.外表上自我抑制能力强,但内心感情起伏极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 D.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在整个人生中,除了工作以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壑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不会有任何兴趣去影响别人,也不愿与别人来管控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倾向于着重 A.兴趣上的相容性,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对他的爱意溢于言表 B.思想上的相容性,体贴入微,对他的需求很敏感 C.智慧上的相容性,沟通重要的想法,客观的讨论辩论事情 D.和谐上的相容性,包容理解另一半的不同观点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心态开放,可以快速建立起友谊和人际关系 B.非常审慎缓慢的进入,一旦认为是朋友,便长久的维持

光与色的世界

光与色的世界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选修第二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形和色是构成绘画的基础。本堂课是在讲完造型后,帮助学生开始认识色彩。整堂课要以探索研究的形式作为主体基调。最好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开展课堂讨论或者辩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研究绘画中光与色的奇妙。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抛出新颖的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发表之后,提出一些科学的论据,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每一个结论得出后,都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或者事实论证。学生再通过观赏不同的绘画作品对比、分析光与色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色彩单元中的第一节课,课的本身理论性较强,要让学生理解内容,要上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需要辅以例子,实验等手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理论现象,产生直接的视觉经验,教学效果才能轻松有效。本课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的。简单来讲: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有以下几个要点是需要本堂课解决的: 1、光与色的关系; 2、固有色到底是什么概念; 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对色彩的产生和本质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2、对于色彩的观察方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色彩写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学会以科学为理论依据,以思辩为推理方法,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学准备】 实物类:三棱镜 教学工具类: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光与色的关系: 导入课程(实验导入): 师:经过前部分的学习,同学们对于绘画中的造型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今天我们开始研究绘画中的色彩。下面请两位同学来做一个小实验。就是三棱镜折射日光的实验。 生:一人站窗口手执小圆镜将一束日光反射至讲台方向,一人手执三棱镜将此束日光折射至贴于黑板的白纸上。 众生观察:一束日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会分解出一道彩色带,大致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渐变的颜色。 师:这就是17世纪时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光谱。光经过折射变成了色。光和色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 (板书,写出课题:“光与色的世界” 。) 抛砖引玉 师:我们观察色彩的重要器官是什么? 生:眼睛! 师:眼睛是接收什么的器官? 生:光! 师:那么,光与色是什么关系呢? 生:讨论,发表各自对光与色的关系的看法。教师倾听,从发言中找有价值的线索。师:我写一句话,大家看看对不对。黑板上写下:“有光才有色,无光就无色”。 大家来谈谈这句话是对的,还是错的,或者半对半错? 学生讨论 生一:不对,没有光也有色啊,我拿着一枝红色的花走进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花还是红色的,并不会改变。并不能因为我看不见,就说花不是红色的了。那盲人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认为没有色彩,可是我们知道世界还是彩色的呀! 生二: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他以盲人为例是错的,盲人只是看不见光,而光还是存在的,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没有光的情况色彩是否存在? 生三: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因为颜色是光照在物体上后反射到人眼睛里的。如果没有光照到物体,就不会有反射光,那么我们也就看不见这个物体,更谈不上看见色彩了。所以我认为“有光才有色,无光就无色”这句话是对的。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1. 《纱线捻度测试》 GB/T 2543.1-2001;GB/T 2543.2-2001;ISO 2061:1995; ISO 7211-4:1984;BS EN ISO 2061:1996; ASTM D1422-1999;ASTM D1423-2002; 2.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 GB/T 4669-1995;FZ/T 60003-1993;ISO 3801:1977; ISO 9037-1:1989;JIS L 1096-1999 Section 6.4; BS 2471-2005 ;ASTM D 3776-2002;

ASTM D 3887-2004 Section 9; 3.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 GB/T 3921. 1~5-1997;GB/T 12490-1990;ISO 105 C01-C05:1989; ISO 105-C10:2006;ISO 105-C06:2002;DIN EN ISO 105-C06:1997; AATCC 61-2003;JIS L 0844-2005(Method B Method C); 4.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GB/T 3920-1997;ISO 105-X12:2001;BS EN ISO 105-X12:2002; DIN EN ISO 105-X12:2002;EN ISO 105-X12: 2002; AATCC 8-2005;JIS L 0849-2004: Type I; 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GB/T 3922-1995;ISO 105-E04:2002;BS EN ISO 105-E04:1996; DIN EN ISO 105-E04:1996;AATCC 15-2002 6. 《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测试》 GB/T 5713-1997;ISO 105-E01:2002;BS EN ISO 105-E01:1996; DIN EN ISO 105-E01:1996;EN ISO 105-E01:1996; AATCC 107-2002 7.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测试》 GB/T 5714-1997;ISO 105-E02:2002;BS EN ISO 105-E02:1996; DIN EN ISO 105-E02:1996;EN ISO 105-E02:1996; JIS L 0847-2004;AATCC 106-2002 8.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测试》 GB/T 5711-1997;ISO 105-D01:1993;BS EN ISO 105-D01:1995; DIN EN ISO 105-D01:1995;EN ISO 105-D01:1995; AATCC 132-2004; 9. 《纺织品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GB/T 6152-1997;ISO 105-X11:1994;EN ISO 105-X11:1996; DIN EN ISO 105-X11:1996;BS EN ISO 105-X11:1996 AATCC 133-2004 10.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 课题:《绘画中的色彩》的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 课型:绘画·欣赏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中第二单元《绘画中的色彩》的第一课,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需要解决的:1.光与色的关系;2.固有色、光源色的概念;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美术技能的学习并不完全是本课的重点,重点应放在挖掘色彩知识背后的美术文化情感认知和社会意义上,同时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安排体现“以知识为本,以活动为中心,以文化内涵为主线”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与绘画的色彩有关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色彩的习惯,并能够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绘画名作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和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色彩知识完成一组习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产生对绘画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打下基础,并有继续探究的可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感受色彩的情绪和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材; 学生:教材、笔记本、笔。 教学设想: 教学始终扣住“光”这一主题开展教学,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在漆黑的环境下没有了美丽的色彩的多媒体演示,导入新课。然后,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光与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接着重点研究物体的光源色(用动画演示光源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和环境色(用实物进行实验)的形成,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1、测试的目的和原理 1.1 目的:测试颜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对汗液的抵抗性 1.2 原理:将附有标准多纤布的试样浸于人造汗液中,然后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放于耐汗色牢度测试仪内一 段时间,然后将试样和多纤布隔开晾干,再用标准灰尺对试样的色变和多纤布的沾色进行评级。 2、参考测试方法 2.1 ISO 105 E04 :1994 / BS EN ISO 105 E04 :1996 3、设备和材料 3.1 AATCC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仪 3.2 21块尺寸为60mmx115mmx1.5mm的塑料板 3.3 烘箱(37+2°C) 3.4 SDC或1号标准多纤布 3.5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6 ISO/BS 标准褪色灰尺和沾色灰尺各一把。 3.7 标准光源 3.8 氯化钠(NaCl)

3.9 单盐酸基组氨酸(CH9O2N3HCl.H2O) 3.10 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Na2HPO 4.2H2O) 3.11 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NaH2PO 4.2H2O) 3.12 氢氧化钠(NaOH) 3.13 容量瓶500ml,100ml 3.14 滴瓶50ml 3.15 棕色细口瓶装1000ml 3.16 电子磅 4、试样的准备。 4.1 剪取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和多纤布,并沿试样和多纤布的一条短边将试样和多纤布面对面车缝在一起。 5、试剂的配制。 5.1 0.1N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 将2g的氢氧化钠溶于500m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1N的氢氧化钠溶液 5.2 碱性汗液 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5g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溶于1L 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8.0 5.3 酸性汗液 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2g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溶于1L

色眼识人测试题

1..关于人生,我的内心倾向于: A)最好能够有各种人生的体验,所以会有多样化的想法; B)更加愿意在小心、合理、理性的基础上,谨慎地确定自己地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注重的是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更加愿意剔除风险而享受平静或现状。 2.再帮助他人的问题,我倾向于: A)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若他来找我,那我有求必应; B)值得帮助的人应该帮助,锦上添花犹胜雪中送炭; C)无关者何必要帮,但若我承诺,帮完后释然; D)虽无英雄打虎之胆,却有自告奋勇之心。 3.如果爬山旅游,在下山回来的路线选择上,我更在乎: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来;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来;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4.面对他人赞美自己,我的本能态度是: A)没有也无所谓,特别欣喜那也不至于; B)我不需要那些无关痛痒的赞美,宁可他们欣赏我的能力; C)为何他要赞美我?他是真诚的还是别有他意的? D)赞美总是一件令人心情很愉快的事。 5.通常情况下表达一件事情上,我更看重: A)说话让听众感受到的效果和印象; B)说话的意思和表述的准确结果; C)说话达到的最终目的和结果; D)说话后周围的人际感受是否舒服。 6.面对生活的现状,我的行为习惯更加倾向于: A)外面怎么变化是外面的事情和我无关,我反正管好我自己就可以了; B)这个世界如果我没有什么进步,别人就会进步,所以自己需要不停地前进; C)在问题未发生之前,就应该尽量想好所有地可能性; D)每天的生活应该开心快乐,问题来了再找解决方法。 7.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更希望多一些: A)刺激; B)安全; C)挑战; D)稳定。

各类标准水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各类标准水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AATCC 61 2010 测 试 方 法 温 度 总液量ml 洗涤剂量% 液态洗涤剂含量% 有效氯量% 钢珠数 橡胶球数 时间 min ℃±2 ℉±4 1A 40 105 200 0.37 --- --- 10 --- 45 1B 31 88 150 -- 0.56 --- --- 10 20 2A 49 120 150 0.15 --- --- 50 --- 45 3A 71 160 50 0.15 --- --- 100 --- 45 4A 71 160 50 0.15 --- 0.15 100 --- 45 5A 49 120 150 0.15 --- 0.27 50 --- 45 注:1.参见本标准中每个测试方法的目的。 2.测试方法1B 使用液体标准洗涤剂和橡胶球,而不使用钢珠 GB/T 3921 2008 和 ISO 1O05 C06:2010 GB/T12490-2007 和 ISO 105 C06 1994 测试方法 温度℃ 溶液ml 有效氯量% 过硼酸钠g/l 时间min 钢珠 调PH 值 A1S 40 150 -- -- 30 10 不调 A1M 40 150 -- -- 45 10 不调 A2S 40 150 -- 1 30 10 不调 B1S 50 150 -- -- 30 25 不调 B1M 50 150 -- -- 45 50 不调 B2S 50 150 -- 1 30 25 不调 C1S 60 50 -- -- 30 25 10.5±0.1 C1M 60 50 -- -- 45 50 10.5±0.1 C2S 60 50 -- 1 30 25 10.5±0.1 D1S 70 50 -- -- 30 25 10.5±0.1 D1M 70 50 -- -- 45 100 10.5±0.1 D2S 70 50 -- 1 30 250 10.5±0.1 D3S 70 50 0.015 -- 30 25 10.5±0.1 D3M 70 50 0.015 -- 45 100 10.5±0.1 E1S 95 50 -- -- 30 25 10.5±0.1 E2S 95 50 -- 1 30 25 10.5±0.1 测试方法 温度℃ 时间min 钢珠数 碳酸钠g/l A(1) 40 30 --- - B(2) 50 45 --- - C(3) 60 30 --- + D(4) 95 30 --- + E(5) 95 240 --- +

绘画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

绘画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 2.1课光与色的世界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表现规律,学会分析和判断画面的色彩倾向,能画出简单物体的大体色彩关系;在对不同光源色的探究分析中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了解光源色与物体固有色以及画面整体色彩的关系;尝试光的多种表现方法,并将所学的色彩知识具体运用到绘画实践中;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是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的,掌握一定的绘画色彩表现规律与技能。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组织活动,旨在锻炼和形成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与意识,提高学生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的能力。 1.局部分析:这一活动重在巩固学生对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理解与掌握,在分析研究中理解所学知识,借鉴他人的用色方法与表现形式,并尝试多种色彩表现,积累经验。 2.小构图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归纳画面主要色彩,理解风景画中的色彩关系。这一活动对学生动手的要求不高,重在学生的体验感受和分析。 3.模仿表现:活动难度较大,重在对色彩写生的实际操作与运用,较适宜那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教师可就色彩风景写生的步骤及要点进行简单示范讲解,并给予学生在实景色彩写生中的观察方式及对色彩关系的把握方面以适当指导,让学生更好地、顺利地完成作业。 教学基本思路 “光是色之母”,没有光也就无所谓色彩。本课教学可以从光→色→光与色的关系认识入手,步步深入;也可以让学生从研究不同光线形成的丰富的色彩变化入手,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对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深入研究学习中。教师可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利用实物或多媒体手段演示出不同光源色对物体产生的不同影响,逐步引进环境色的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地

(word版)FPA性格测试题

(word版)FPA性格测试题 FPA性格色彩快速测试 作为一个普及大众的实用工具,我们希望更多人从性格色彩密码中受益。故此,我们从研讨会的专业 测试问卷中变幻出大众版的30道题目(这些题目已提供于《色眼识人》中),期望这些速写勾勒出你的基 本性格色彩。 领取你的性格色彩须知 填写速写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在最能符合你的选项前打钩,每组只选一个答案,做完按要求计算。 ?所有问题的答案没有好坏或对错之分,先完成对你较容易选择的题目,困难的随后再选,不要停顿。 ?请选择让你“最自然的”“最舒服的”反应,而非“最好的”“最适合的”。换句话讲,你回答的问题是 “我是谁”,而不是“我该是谁”或“我想是谁”。 说明:在最符合你的选项前打钩。每组只选一个答案,做完全部三十道题目后,我们按照规则来算出 您的得分。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希望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所以想法极其多样化。 B、在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在乎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毫不喜欢风险,喜欢享受稳定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大多数状况下,在下山回来的路线我最可能: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说话时,我更看重: A、感觉效果。有时可能会略显得夸张。 B、描述精确。有时可能略过冗长。 C、达成结果。有时可能过于直接让别人不高兴。 D、人际感受。有时可能会不愿讲真话。 4、在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更想要: A、刺激。经常冒出新点子,想做就做,喜欢与众不同。 B、安全。头脑冷静,不易冲动。 C、挑战。生命中竞赛随处可见,有强烈的“赢”的欲望。 D、稳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很少羡慕别人。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情绪多变,经常波动。 B、外表自我抑制强,但内心感情起伏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发怒。 D、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除了工作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1. 测试目的与范围 1.1本法适用于下列标准BS 1006 E03; ISO 105 E01; DIN 54006; JIS L 0846(A); AATCC 107; 1.2目的是测试颜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对水的抵抗性 1.3天然水成分变化比较大,本方法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原理 2.1将附有标准附布的试样浸渍于水中,然后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放于汗渍试验器一段时间。完成后,将试样和附布隔开烘干,再同标准灰卡进行对比,而评定试样的退色和附布的沾色牢度. 3、设备及材料 3.1 AATCC汗渍试验器 3.2 塑料板面积约11.5 X 6.5 cm及厚度0.25cm 3.3 烘箱(37±2℃) 3.4 标准附布 3.4.1 BS/ISO/DIN/AS标准:多纤维附布SDC或1号(备注2) 3.4.2 AATCC/CAN标准:多种纤维布10号或1号(备注2) 3.4.3 JIS标准:JIS单一纤维附布 3.5 ISO,AATCC,JIS标准变色和沾色灰卡

3.6 标准灯箱 4、试样 4.1 尺寸:BS/ISO/DIN/AS标准:4X10cm; AATCC/CAN标准:5X 5.5cm; JIS 标准:6X6cm 4.2 将适当的标准附布与试样其中一边缝合,其尺寸应与试样相同(注:若是JIS标准,须将试样夹于两附布间,请参看图表1及备注1来选择附布) 5、测试程序 5.1 将试样在室温中浸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注:AS除外,水温须为40℃)彻底浸湿,然后将水倒掉,并把试样夹于两玻璃棒间,除去多余水分 5.2将此试样放置于试验器的塑料板间,加压约4.5公升及销紧压力板 5.3 把耐汗渍试验器垂直放置于37±2℃烘箱内一段时间;AATCC标准为18小时,其他标准为4小时 5.4拆开试样和附布,在隔开的情况下于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6、评级 6.1试样退色评级:把试验前后的试样和变色灰卡对照 6.2附布沾色评级:把试验前后的附布和沾色灰卡对照 6.3评级必须在标准灯箱中操作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操作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纺织品色牢度分析概述: 纺织品色牢度,也叫染色牢度,是指有色纺织产品颜色抵抗外界各种作用而不变色的能力。通常用变色级数和沾色级数两种方式表示(耐光色牢度除外),变色级数表示试样的颜色经处理后明度(深浅)、饱和度(艳度)和色相(色光)等方面变化的程度;沾色级数表示处理过程中试样对相邻织物的污染程度。变色级数和沾色级数越高,色牢度越好,表示纺织品抵抗变色或沾色的能力越强。最基本的色牢度项目有:耐摩擦、耐洗、耐汗渍、耐唾液、耐日晒、耐水、耐熨烫、耐漂白、耐光汗复活等等。 目的: 纺织品在印染过程会使用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等化工品,其它许多物质对人体都有害.。在使用过程中,纺织品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如果其色牢度较差,一方面部分染料或整理剂会在人体的汗液、唾液的蛋白生物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或还原出有害基团,被人体吸收,在体内聚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另一方面,在染色过程中或消费者使用洗涤时,因色牢度差而脱落的染料和整理剂随着废水排放到江河中,也会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纺织品色牢度不仅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也是重要的生态技术指标。 生态环保要求: 近年来,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中,对色牢度的要求除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外,还不断重视其安全性和环保性。当前,各国利用法律、法规、标准等形式对纺织品中涉及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有害物质不断提出新的限量指标,色牢度就是其中一项,国际纺织品协会标准对色牢度要求项目为: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和耐唾液四项。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志要求的色牢度在国际纺织品协会标准基础上又增加了耐湿摩擦和耐日晒色牢度。 颜色的三个属性: 色相: 颜色的相貌,是表示颜色属性的量。 彩度:又称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净程度。与颜色的鲜艳度相关联。 明度:又称亮度,表明有色物体表面所反射光的强弱。与颜色的浓淡相关联。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步骤: 1、贴衬织物的类型 单纤维贴衬: 羊毛、棉和粘胶、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腈、丝纤维 多纤维贴衬: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 醋酯纤维、漂白棉、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羊毛;

光与色

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来源于光。所以说: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 五光十色、绚丽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色彩使宇宙万物充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用,人们几乎无所不包,无时不在地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色彩现象是一种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没有色彩就没有花红柳绿,没有色彩就没有碧海蓝天,没有色彩就没有诗,没有音乐,没有艺术。没有色彩的世界无疑是个黑暗死寂的世界。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处在绚丽的色彩包围之中,并在这包围之中感受到时光的美好,时间的温馨,人生的愉悦。色彩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永恒。 色彩是一种视觉感受,客观世界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形成信息,使人们对它产生认识。所以,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以及它们的界限和区别都由色彩和明暗关系来反映。 一、光色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是与人的感觉(外界的刺激)和人的知觉(记忆、联想、对比…)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感觉总是存在于色彩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色彩感觉存在。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 心理颜色和色度学颜色的另一区别是,色度学所研究的是色光本身,而不牵涉到研究的环境和观察者在空间的位置以及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因素。例如,色光的背景,在CIE系统中是暗黑无色,并且用实验证明了不同的背景并不改变匹配数值。但是,在心理颜色视觉上则不然,当背景改变时,许多心理作用如颜色分辨力、色相、饱和度、明度等都会改变。 各种色彩的象征: 红色―― 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 橙色―― 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黄色―― 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 绿色―― 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 蓝色―― 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白色―― 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 黑色―― 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 色彩本身是不体现思想感情的。但是,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自然景物的色彩却逐步给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产生了冷暖、软硬、远近、轻重等感受,以及由色彩所产生的种种联想。例如,从红色联想到火焰,蓝色联想到大海,这种联想便产生了明确的概念,使人对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感觉。总之,我们看到的色彩,是光线的一部分经有色物体反射刺激我们的眼睛,在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反映。 色彩不是使用越多越好,心理学试验测定表明,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中,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日本东京就出现过“色彩骚动”,不少人面对艳丽的、高彩度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及色彩*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感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为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迫使东京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的偏差。 二、环境对色彩的影响 色是一种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眼的视觉特性,而人的视觉特性是受大脑支配的,也是一种

黄变色牢度

黄变色牢度 本文介绍了目前纺织领域常见的两种黄变色牢度的类型,分别阐述了光黄变和酚黄变的测试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该项目的测试方法以及标准的现状,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 关键词:纺织品;黄变;测试;标准 1前言 黄变,又称“黄化”,是指白色或浅色物质在外界条件如光、化学药品等作用下,表面泛黄的现象,常见于塑料、鞋材、纸张等产品质量的考核中[1]。在纺织品上,国内尚无具体考核要求及相关的测试标准。但近年来,一方面国外较大的面料采购商如Marks&Spencer、Adidas 等纷纷将这一指标纳入验货合同;另一方面,纺织品在贮存、运输、穿着等过程中产生黄变而导致经济损失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国内外面料的生产商和采购商也开始重视起这一指标。同时,检验及科研单位也开始致力于相关标准的制定及测试方法的研究。本文对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2标准与测试 一般来说,纺织品中常见的黄变主要有光黄变和酚黄变两种。前者是指由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而引起的纺织品表面颜色泛黄;后者是指由氧化氮或酚类化合物所引起的纺织品表面泛黄。相比于耐水、耐汗渍等常规色牢度测试,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起步较晚。 2.1测试标准 2.1.1国外 目前,AATCC、EN等尚无黄变色牢度测试的相关标准,现有的是一些大公司在采购、验货时所用的试验方法,如Caurtaulds公司的Caurtauldsmethod(酚醛黄变测试),这也是普遍为各实验室所接受的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耐黄变性能的评估。随着黄变色牢度指标所受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7年发布了ISO105-X18:2007《纺织材料色牢度试验第X18部分:材料苯酚发黄可能性评估》,该标准所介绍的测试方法与Caurtauldsmethod基本一致,采用将试样用含有苯酚的测试纸包裹后置于试验箱中一定时间,最后评定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的测试方法[2],但光黄变色牢度评价的明确标准还没有制定。 2.1.2国内

光与色的世界 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 ◆【设计思想】 形和色是构成绘画的基础。本堂课是在讲完造型后,帮助学生开始认识色彩。整堂课要以探索研究的形式作为主体基调。最好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开展课堂讨论或者辩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研究绘画中光与色的奇妙。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抛出新颖的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发表之后,提出一些科学的论据,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每一个结论得出后,都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或者事实论证。学生再通过观赏不同的绘画作品对比、分析光与色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色彩单元中的第一节课,课的本身理论性较强,要让学生理解内容,要上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需要辅以例子,实验等手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理论现象,产生直接的视觉经验,教学效果才能轻松有效。本课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的。简单来讲: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有以下几个要点是需要本堂课解决的: 1、光与色的关系; 2、固有色到底是什么概念; 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思;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材 学生:教材、绘画色彩工具与材料

观察我们身边的树荫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看看颜色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池州市中学一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试行) [日期:2006-09-06]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制定本评审细则。 本评审细则适用于中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市、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市、县级以及学校电教机构电化教育教学人员。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宪法和法律; 2、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池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任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者,不能申报或延期申报: (1)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或不合格等次的,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 (2)因病、因事累计离开教学岗位1学期以上,任期顺延; (3)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能申报; (4)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无理取闹或挟私报复的,2年内不得申报。 上述要求须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对申报人在任现职期内的现实表现作出鉴定。 二、申报条件 1、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 2、学历(系国民教育系列)及任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教育教学满3年(本科毕业先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满3年),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中学一级教师职务; (2)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双专科毕业证明书后,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满4年; (3)大学专科毕业后,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满5年; (4)取得教师《专业合格证书》(仅限于农村教师)、《大专专业证书》,其中学二级教师任期比具备本科、专科学历的相应延长1年。 不具备上述学历、任期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可申报破格评审。 3、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含专业课和公共课培训),并取得继续教育证书。 4、按规定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或符合规定的免试条件(提供免试审批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