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小学儿童心理学2

05小学儿童心理学2
05小学儿童心理学2

05小学儿童心理学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学习心理

第一节学习的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通过反复练习或经验获得的行为及其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特点

1.人类学习的特点

2.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人类学习的特点

1.人类学习是积极、主动的

2.人类学习的方式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3.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向长远发展

2.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态度

(小学时期是学习态度初步形成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班集体、作业的态度上)

3.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

三、小学生学习的类型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1.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习惯、知识、经验等就是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

2.信号学习(刺激替代学习)

二、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说),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试误说),人和动物遵循着同样的学习规律(三大定律)。

学习的三大定律

1.准备律:学生开始学习时的准备状态。

2.练习律:练习律又称为重复律。

3.效果律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这种通过操作愉快或不愉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的过程就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能够对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四、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

2.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顿悟说

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是个体借助问题情境中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发现重新组织事物之间的关系带有突然领悟的性质,因此苛勒认为学习就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他强调学习是掌握知识结构,也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2.发现学习,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原理或规则。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有意义的学习是在学生的头脑中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种类: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可以构成三种关系: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并列结合关系。

3.有意义学习的机制:同化

4.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原则:

5.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包括三个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1.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2.马斯洛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的形成。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能充分地发挥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使个体达到最佳状态。潜能的充分发挥能给人以最高的喜悦,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马斯洛把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学习称为内在学习,这种学习是自我奖赏的,不需要外部强化。

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1.意义学习:一种与完整的个人发生联系的学习,这种学习涉及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等方面。

2.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3.有意义的学习是自我发起的、自我评价的。

4.有意义的学习大多是在做当中进行的。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特点

一、问题解决及其特点

1.问题解决的概念

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

问题解决的特点

2.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即第一次遇到的问题;

3.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

4.问题一旦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原理或规则,就贮存下来,并成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问题解决的理论

1.试误说

2.顿悟说

3.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模式

4.现代认知理论

(一)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模式

1.信息加工理论将问题解决看成是信息加工系统(即大脑或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把最初的信息经过加工转换成最终的信息状态的过程。

2.问题状态可以分为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中间状态。

3.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利用算子从初始状态转变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二)现代认知理论

1、奥苏伯尔等人的模式

(1)呈现问题情境;

(2)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

(3)填补空隙;

(4)解答后进行检验。

2、格拉斯(Class)的模式

(1)形成问题的初始表征,即对问题进行理解;

(2)制定计划,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重构问题表征,即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或对以前的理解的修正;

(4)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

3、基克(M.L.Gick)等人的模式

(1)理解与表征问题

(2)寻求解答

(3)尝试解答

(4)评价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

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

2.寻求解答的方案

(手段-目的分析法、向前探索法、逆向反推法)

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

4.对结果进行检验

第二节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情境因素

1.知觉情境

2.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3.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体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它功能)

4.迁移(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酝酿效应

二、个人因素

1.有关的知识背景

2.智力水平与认知特点

3.个性倾向性及气质、性格特征

第三节创造性

一、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二、创造性的特征

1.一个是首创性,就是新奇独特,前所未有;

2.另一个是有社会意义,就是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用途,能为个人、集体、社会带来某种积极性的东西。

三、创造性的组成成份

1.创造性意识

2.创造性思维过程

3.创造性活动

四、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

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

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

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

5.大脑风暴法

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

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

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1.技能的概念2.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

一、技能的概念

1.技能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

二、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的关系

1.区别

技能的形成是以掌握知识为必要条件的,技能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知识的掌握。

2.联系

(1) 从基本结构看,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技能是对知识进行应用的程序,其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

(2) 从输入输出看,知识是相对静态的,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技能是相对动态的,通常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

(3) 从意识控制程度看,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技能的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

(4) 从学习速度看,知识学习速度较快,能够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或积累,但遗忘也较快;技能学习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练技巧的程度。技能的保持也比知识要牢固的多。

(5) 从记忆贮存看,知识的贮存呈现网络性,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技能的贮存呈现模块性。

三、技能学习的意义

1.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2.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之更经济合理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四、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

2.智力技能

第二节动作技能

1.动作技能概述2.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一、动作技能概述

1.概念: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2.组成成份

(1)动作或动作组

(2) 体能

(3)认知能力

3.种类

(1) 连续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

(2)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动作技能

(3) 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动作技能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1.认知阶段

2.分解阶段

3.联系定位阶段

4.自动化阶段

(一)认知阶段

1.理解学习任务

2.形成目标表象

3.目标期望

(二)分解阶段

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学习者则初步尝试,逐个学习。

(三)联系定位阶段

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而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

(四)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这个阶段学习者的各个动作似乎自动流出,得心应手,甚至出神人化。

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1.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

2.所谓熟练操作是指动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的状态。

特征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四、动作技能的理论

1.行为主义的理论

2.认知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理论

动作技能形成的本质就是形成一套刺激一反应的相互联结系统。

(二)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的核心概念是认知,所以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的参与。

五、动作技能的培养

1.动作技能形成途径-练习

2.动作技能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动作技能形成途径-练习

1.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

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

速度加快、准确性提高

2.练习曲线的具体表现

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

高原现象;

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二)动作技能培养应注意

的问题

1.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2.示范与讲解

3.练习与反馈

第三节智力技能

一、智力技能的概念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分类

1.一般智力技能

2.特殊智力技能

加涅智力技能的五个层次

1.辨别:能区分刺激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

2.具体概念:能列举事物的名称。

3.定义概念:能理解以命题或公式表达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4.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操作,作出正确的反应,如造句、用四则运算的法则计算四则运算题

5.高级规则:能用简单规则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二、智力技能的理论

1.加里培林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认知理论关于智力技能的产生式系统的理论

(一)加里培林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应了解熟悉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头脑中形成活动本身及其结果的表象,对活动进行定向。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就是借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标本等进行学习。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这一阶段智力活动已摆脱了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代之以外部言语为支持物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的完成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形成的最后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智力活动的压缩和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二)认知理论关于智力技能的产生式系统的理论

1.基本观点

(1) 智力技能实质上是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

(2) 智力技能的学习,“本质上是掌握一个程序,即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解决问题产生式系统。以后若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就可以按照这一产生式系统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做下去,直至解决问题”

2.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1) 第一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

(2) 第二阶段,是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

(3) 第三阶段,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智力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

三、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

1.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

2.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

3.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

四、智力技能的培养

1.形成程序性知识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一)形成程序性知识

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

(二)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三)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

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能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导致问题解决的成功率更高。

(四)科学地练习

1.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

2.练习形式多样,注意举一反三

3.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第四节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联系

1.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

2.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总是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区别

1.活动的对象不同

2.活动的结构不同

3.活动的要求不同

活动的对象不同

4.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如打字、射箭),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从外部难以觉察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

活动的结构不同

5.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活动的要求不同

6.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第七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品德及其品德心理结构

一 .品德心理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一种个体现象,实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所支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分辨是非善恶的尺度,进行道德判断的依据,调节道德行为的准则。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2.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3.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4.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

●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即按一定社会的要求,为协调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平衡和发展。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就必须适应现实生活,协调个人与社会(含群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发展、完善自我品德。

●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即以社会观念形式概括反映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即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在信念,形成稳定道德品质意识的过程和结果。可见,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品德与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

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道德,这样的道德,不仅难以转化为个体的信念,而且还会妨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

2.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形成)

3.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品德面貌,个人的品德面貌对社会道德风气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S

◇道德认识

1.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

◇道德情感

1.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 “催化剂”

3. 从内容上,有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

4.从形式上,由道德形象激发的情感、与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相联系的情感。

◇道德意志

1.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

2.“凝固剂”

◇道德行为

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

◇统一性

在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要素尽管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它们又是一个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一方面,知、情、意、行无论哪一个发展不好,都将影响其它几个因素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它们的和谐发展,才保证品德的相对稳定性。

◇矛盾性

所谓矛盾性,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之间的对立、不适应。另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四要素之间发展方向与水平不适应,发展方向指各要素的内容、性质;发展水平指各要素发展的程度,如认识的深刻或肤浅,意志的坚强与否等

◇独立性

品德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儿童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同他人结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由于个体的社会关系和个体身心发展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品德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二节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一.品德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2.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7、8岁),他律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0-12岁)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在自我中心阶段,规则对儿童还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把规则看成是应该遵守的。儿童按照想象去执行规则,把外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还没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他们的游戏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权威阶段(6-7、8岁)

又称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敬权威,顺从外在的要求。他们认为服从和遵守了成人的或规则的要求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

●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达到了基于遵从新的道德关系,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儿童已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

●公正阶段(10-1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观念不再只是判断是非,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

●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观

◇前习俗水平

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0-9岁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倾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并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而是看是否会受到惩罚和是否服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命令为准则。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如果行为者最终能取得成功,获得奖赏、满足相互间的需要,就是好的。它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也可以说,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

◇习俗水平(9~15)

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

第三阶段:好孩子倾向

在这一阶段,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有助于人或获得别人的赞赏。所以,他们判断道德行为好坏的主要根据是否被人们赞许。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

这时儿童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准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能摆脱外在因素,着重根据个人自愿选择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倾向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它完全诉诸个人的良心和人类普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二.品德各因素的发展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

1.道德认识发展的概念

2.道德认识发展的内容

■道德知识的掌握

■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评价的发展

3.道德知识的掌握

■形成道德认识的前提,常以掌握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

■道德知识的掌握也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与一般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同

■意义障碍

4.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观念的概念

■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观念的发展

■道德规范的学习

■道德规范的内化

■对公私财物损坏

■公正观念

■集体观念

■分享观念

■利他观念

■公益劳动观念

■责任观念

不同年龄学生道德观念的特点

小学生

中学生

高中生

■狭隘、模糊、片面、肤浅

■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坚持性,但也有部分学生道德观念偏激,常伴有逆反心理。

■道德信念开始确立

5.道德评价的发展

■从模仿到独立

■从效果到动机

■从他人到自我

■从片面到全面

■从道德情境到道德原则

年龄特征

小学生

■大体处在由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的过渡阶段

中学生

高中生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1.内容

2.表现形式

3.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同志感、友谊感、自尊感等

4.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5.形象的情感体验

6.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发展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开始能用道德标准对各种行为作出评价;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模糊性;不能较好地理解各种道德情感的社会意义。

◇是儿童道德情感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道德情感更加丰富,有了更大的自觉性;矛盾和不稳定性,容易冲动,难于自制。

◇道德情感己趋于成熟;占主导地位就是与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三)道德意志的发展

采取道德决定阶段和执行道德决定阶段

(四)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

◇道德行为的发展

◇观察学习

◇儿童道德意识的产生和用它来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是从小学时期开始的。

◇道德行为发展的等级

1.非道德性的行为型、自我中心行为型、依从传统惯例行为型、良心主义行为型、理性的利他主义行为型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亲社会行为

3.攻击性行为

4.道德意志行为

5.道德行为习惯

第三节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一.品德教育的心理学技术

●说服

说服是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在说服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其原有态度或行为习惯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两方面证据,使其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合理,从而改变其原有不良品德,发展良好行为。

◇提供单面证据与双面证据

教师说服低年级学生,主要应提供正面论据,而说服高年级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证据效果较好;如果急需解决眼前的问题,要提供正面证据,如果说服的任务是为了培养长期稳定的行为习惯,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比较有利。

◇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

以情感人,见效快,但这种说服效果不能持久,以理服人的说服容易产生长期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富于情感色彩和引人入胜的说服内容容易发生影响,而对高年级学生,逻辑性强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对于一般学生而言,说服开始时,加强情感感染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施以理论上的影响,可以取得良好的说服效果;如果教师的说服引起了学生的恐惧情绪,对于改变诸如考试作弊、吸烟酗酒、抄袭作业等比较简单的道德行为问题有明显效果,但不利于改变复杂的道德行为问题。◇逐步提高要求

为了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品德行为,必须先了解其原先的品德水平,估计与说服者的要求之间的距离。若两者过于悬殊,就要降低要求。可以低起点,逐步提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下体现角色身份的不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获得某种经验。

●榜样

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社会学习方式,是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的过程。

儿童模仿榜样存在着一般规律,如他们开始模仿周围亲近的人,随后模仿距离较远的人;先模仿父母、教师,而后模仿社会上的人;先模仿现实存在的人,而后模仿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等。

●奖励和惩罚

奖励是运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利用奖励教育学生可以鼓励学生重复良好的行为,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惩罚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置,是对个体施予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或减低不良行为的重现。惩罚和奖励一样也是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或羞耻心;有助于他们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发扬优点,纠正错误;也有助于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小组道德讨论

小组道德讨论是美国教育家布莱特(M.Blatt,1973)设计并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他认为,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

二.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道德行为的掌握

1. 一般情况下,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是统一的

2. 对学生道德行为方式方法的指导有很多形式

(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使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2.习惯形成的方式有:简单的重复;不断模仿;有目的的练习;不断与坏习惯作斗争

3.习惯形成的方式有:简单的重复;不断模仿;有目的的练习;不断与坏习惯作斗争

◇如何抓好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1.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

2.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

3.要特别强调训练和强化

(三)道德意志的培养

1.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

2.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3.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三、品德不良的预防和矫正

(一)品德不良的成因

1.家庭因素

表现

◇家庭环境不良

◇家庭教育功能不良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的不良文化

◇社会不良现象

◇社会不良思潮

3.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教育思想上的失误

◇教育方式上的失误

4.主观心理因素

◇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表现异常的情感

◇明显的意志薄弱

◇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学生不良品德的类型

◇过失型

◇品德不良型

◇攻击型

◇压抑型

(三)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

1.晓之以理,

以知引人

2.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消除疑惧心理,打开心扉

◇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真诚地热爱学生,引发上进的理智感

◇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增强自尊和自信

◇抓住转变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导之以行,以行练人

◇指导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4.持之以恒,以志树人

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二、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层次

迈克卡等人(W.J.Mckeachie,1990)

●认知

●元认知

●资源管理

第二节常用的学习策略

●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计划与监控策略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复述是保证信息处于活跃状态,保证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基本条件,因而复述策略通常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具体技术

●及时复习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

二、精细加工的策略

●精加工是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与复述策略相比,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

●记忆的精加工策略、知识理解过程中的精加工策略

(一)记忆的精加工策略

1.位置记忆法

信箱记法、抗干扰记法

●把要记住的东西按次序安放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是一种很有用的记忆方法。

●位置记忆法实质上是一种视觉想象法。

●位置记忆法对于记忆按顺序排列的项目特别有效。

2.首字联词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的或每句话的第一个字组成缩写。

3.谐音字法

4.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就是在所给定的信息间建立联系,寻找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系。(二)加深理解的精加工策略

1.划线法

●划线能使学生快速找到和复习课文中重要的信息。

●划线法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重点学习内容。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划线加注释方法:

(1)圈出不知道的词;

(2)标明定义;

(3)标明例子;

(4)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

(5)在重要的段落前面加上星号;

(6)在混乱的章节前划上问号;

(7)给自己作注释,如检查上文中的定义;

(8)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

(9)画箭头表明关系;

(10)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

(11)标出总结性的陈述。

2.笔记法

●记笔记是阅读和听讲中用得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

●学生借助笔记可以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知识的概括、总结。

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

●具体方法是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把这些单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一)列提纲

●列提纲是以简要的语词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组织材料的要点。每一具体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水平的类别之下。

(二)画关系图

●画关系图就是用图来描述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先提炼知识点,然后图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计划与控制策略

(一)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了解目前具备的学习条件、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学生在开始执行学习任务之前,就会估计任务的难度、预测完成任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这项任务将会遇到哪些困难,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等,这些估计和预测实际上是学习者在运用自己的计划策略,为学习活动做积极准备。

(二)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包括学习时控制自己的注意,对学习材料进行自问自答,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分配。

1.集中注意

●教师可以设置教学目标,告知学生本课的目标。

●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

●增加材料的情绪性。

●使用独特的或奇特的刺激。

●提前通知学生后面讲的内容对他们非常重要。

2.领会监控

●变化阅读的速度,以适应对不同性质课文领会要求上的差异

●容忍模糊

●猜测

●重读较难的段落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掌握

一.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

●学习者的内部因素

●学习者的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学生的成就目标、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不同,其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往往不同。

●自我效能、内部动机和掌握目标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呈正相关,而外部动机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呈负相关。

2.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其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前提。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较低的概念发展水平、元认知发展水平都是制约其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因素。

3.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

●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学习策略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又促进着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二)外部因素

1.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策略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学习策略进行直接的专门训练,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教授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第二种是对特定学科内的学习策略进行训练,即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教授适合特定领域的方法与思维技巧。研究结果表明,将一般性的策略训练与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在一起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

2.教师日常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知识技能的方式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水平和应用意识。如果教师经常采用发现式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倾向于使用更高层次的认知策略,相反,如果教师经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倾向于采用表层的加工策略,如简单的复述策略。

3.学习氛围

●有研究表明,强调掌握、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使用发展和运用深加工策略和适宜的求助策略。而在一种强调竞争、超越他人,服从教师指令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多地运用表层加工策略,并倾向于回避求助。

二、学习策略教学

(一)学习策略教学的主要原则

1.特定性

●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即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策略。不仅有一般的策略,还要有非常具体的适合与特定学习任务的策略,比如前面所讲的划线策略。对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选择适合于他们的认知和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学习策略。

2.生成性

●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

3.有效的监控

●教学生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策略非常重要。

●对策略执行结果的监控强调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

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

4.个人效能感

●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

(二)学习策略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给学生大量可供提取或选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训练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目标)。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小学儿童心理学—复习提纲

小学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学 1 最早的定义:研究灵魂的学问(未对心理学作出科学的解释); 2 最终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 分为: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又称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情感过程:人们通过认识过程认识事物的时候,绝不是无动于衷的,更不是淡漠无情的,而常常是对于各种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心理学把 这些主管的心理体验过程叫做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人不仅认识事物并对事物产生情感,还在情感的激励下,根据对事物的认识,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自觉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 法,还要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这一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分为:个性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是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三、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2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 3 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四、心里的实质 1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2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3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4 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第二节小学儿童心理学概述 一、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童年期:6、7~11、12岁(一般为小学儿童)。 2 小学儿童心理学(童年期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 3 小学儿童心理学概念: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具体地说,研究小学儿童在 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社会性)的形成,以及这个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等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 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三、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知识要点

第一章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即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以及教与学的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它主要涉及学科性质和特点。 2)学习心理;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心,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3)教育心理;它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课程的目标转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 4)群体心理;教师、学生都是学校的群体,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群体的管理,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5)个体差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宜的教育。6)学生心理健康;它涉及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等多个层面。7)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它对促进教与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常使用的测量方法有测验、等级评定、面谈和观察等。8)教师心理;教师在师生双边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个性、角色和专业品质对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4.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创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与完善阶段。 5.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学的三个重要基础,但应把心理学放在首位,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为生物的存在,他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也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6.杜威—从做中学,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以维果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人—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教育心理学》。赞可夫——教育与发展。 7.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也就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的心理现象。 8.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2)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 3)学习心理;4)知识的获得与应用;5)问题的解决与创造;6)技能的形成;7)品德的形成和培养;8)学习策略;9)学习的动力机制;10)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11)课堂学习管理;12)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9.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求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意识作结论,这才能揭示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规律和机制。2)系统性原则;它是指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现象。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同时,还要重视教育实践的考察和研究。4)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定量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量的分析。定性分析就是对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下动机行为的具体特征。10.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行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观察要做到客观性和可靠性,观察的具体方法有:A实况详录法;B时间取样法;C事件取样法;D特性等级评定。2)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了解和分析现象

小学儿童心理学重点

1.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意志: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4.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5.气质: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7.能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8.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9.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0.兴趣: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小学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a.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b.小学儿童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拓展(1.课程的增加,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 2.集体生活、劳动和校园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 3.情绪表现形式的多样化)c.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1.提高认识能力,促进情感发展 2.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3.开展活动,培养积极情感 4.运用移情,丰富情感体验 5.培养小学儿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6.发展小学儿童的高级情感 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a.培养小学儿童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为的盲目性 b.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加强意志的锻炼 c.运用集体的力量 d.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e.正确对待挫折 f.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锻炼意志品质g.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入手,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 小学儿童兴趣的培养:a.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学校和教师要为儿童创造多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兴趣b.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1.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把他们的兴趣纳入培养目标、道德纪律和身心健康允许的范围中加以发挥和指导。2.教师本人的兴趣对学生的兴趣有直接的影响。c.利用原有兴趣转移。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是从根本上改善他们学习境遇的有效措施。d.适当地表扬和鼓励。1.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儿童兴趣的有效手段 2.表扬和鼓励的要点是“适当”3.要防止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不可置否,不做评价的态度和做法。 气质研究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1.掌握学生气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教育 2.依据学生的气质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 3.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行为的自我修养,克服自己气质的消极面,发扬其积极面。小学儿童的性格培养(性格的影响因素):a.家庭作用(1.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生第一个社会环境,在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作用。2.儿童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直接来源于家庭父母的影响教育。)b.家庭与其他群体的作用(1.学校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 2.学校是一个文化内容丰富的场所,利用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哺育学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3.学生群体,也影响着性格形成 4.教师在学生性格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中有威望的教师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c.自我教育的作用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环境的影响而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这是形成比较稳定的性格特征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学龄晚期,这是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世界观的形成而形成自觉的稳固的性征特征的时期。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小学生学习问题咨询案例五:不会听课 AA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已上了一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 二、bb的智力发育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

堂状况,有效而灵活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断努力以创造最佳课堂气氛。良好的自我意识是教师维持适度焦虑的关键因素。1.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是什么?(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行动研究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行动研究一般是以具体情境为限,研究的样本受到限制,不具代表性,对自变量的控制成分少。 2.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容,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分为哪些类型? (1)知识的学习,即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接受和获得基本知识,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的学习,主要是指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这类学习是比知识、技能更为复杂的学习。 3.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8分) (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4)多用变式和比较;(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2.简述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教学原则。 (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2)教学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启发学生对所学容进行概括总结(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1.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1)知识的学习。即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接受和获得知识,并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 2.为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4)多用变式和比较。(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3.简述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1)把握愉快的四因素。(2)明确挑战性任务。(3)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4)强调掌握目标。(5)专注于完成任务过程的评价。 4.简述课堂纪律的功能。具有四种主要的功能:(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社会化。(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答:(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2)情绪、情感的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强。(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答: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它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4.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答:(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的学习。6.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如何? 答: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加强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促进知识迁移的和效条件。另一方面,知识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着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条件。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 答:(1)有关的知识背景。(2)智力水平与认知特点。(3)个性倾向性及气质、性格特征。 9.简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 答: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2)活动的结构不同。(3)活动的要求不同。 联系: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11.道德行为的训练包括哪些方面?答:三个方面:(1)道德行为的掌握。(2)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3)道德意志的培养。 13.简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容。 答:(1)品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2)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3)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研究品德的发展。14.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3)试图回忆。(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 6.简述现代课堂学习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答:(1)了解学生的需求。(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课堂规。 9.简述小学期间同伴交往的特点。 答: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五、论述题 26.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建构主义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学习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信念的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他们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1)学习的主动性,即指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2)学习的情境性,即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容之一。(3)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进行了许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其中包括: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论述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目前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系统性不够强,还没形成独立的、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还需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27.试论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 维持课堂学习秩序的最佳策略,是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要做到这一点可参考以下建议。 (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引发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动。为了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恰当,作业难度适中等。 (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觉察课堂里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专心听讲,当发现某个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如以一个眼色暗示开始做小动作的学生,或做一个手势,或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又获得了成就感,正当行为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4)赞扬其他学生。当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当行为时,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教师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控制不当行为。(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一般来说,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应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一、绪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共同伦决定: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主要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 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依恋行为的“关键期”。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1、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学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2、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3、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的过程。4、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的核心。5、记忆: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填空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__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____领域里的___各种心理现象和发展变化___的科学。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_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_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和胚胎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4、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__ 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__5、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___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___ 选择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顺向迁移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C.具体运算 3.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布鲁纳和奥苏伯尔4.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感觉记忆 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不怕见生人了。 1、简述学习的类型。(按不同标准分类)1.(1)根据学习内容可把学习分为:运动技能的学习、认知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2)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试误学习、顿悟学习和模仿学习。(3)根据学习的理解程度可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2、什么叫学习策略?简述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三种策略2.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学习目标和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控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策略有:(1)注意策略。它是指一个重要方法即在学习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并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2)编码策略。它是指按学生自己熟悉或习惯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以便于取用。(3)提取信息的策略。它是指按需索取贮存的信息的方法 3、小学儿童的认知活动有哪些发展?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

学教育心理学 一章绪论 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节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育心理学的史前思想 育心理学的形成 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西方: 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代: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代克(Thorndike)(美): 903年着成《教育心理学》 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二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习的任务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涵: 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有效的教育。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质: 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何揭密专长? 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 新教师 教师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学≠传授知识 象:新教师授课往往“口干舌燥、面红而赤”,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愿听讲,没有学习兴趣。 因: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当顾及教授的对象,即“学生”。尤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早先形成的错误概念。“学习心理”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内容。 科知识≠教师所需的全部知识 科知识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其它许多知识,如:如何呈现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评价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等也是师必备的知识。 其是“教学法-内容知识”在有效教学中非常重要,涉及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为不同年阶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度、如何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科内容知识不会自动生成教学法-内容知识,获得此类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方可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七章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第七章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一、填空题: 1、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学习积极性的外在表现指标主要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 3、揭示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是(耶基斯—多德森法则) 4、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5、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对行为)的激发力量,教学中要注意(奖励与惩罚)手段的使用。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生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校里最重要的、最需要老师关注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的需要) 7、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注重声誉,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自信心强,有明确的行动目标)、(精力充沛,求新求异,勇于开拓)、(注重工作,选择高能力的工作伙伴)。 8、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 二、判断题: 1、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外部拉力。(错) 2、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对)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与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错,这里可以交叉组织多题) 4、附属内驱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错) 5、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对)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3、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力量。 4、归因——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 四、简答题:

《重点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方案笔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1955年,他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在讲述思维发展时,把思维、认识、智慧作为同义词使用。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互相作用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经验。互相作用论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来心理是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绝对化的、无休止的争论,为研究认识的发生开拓了新的航道。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的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消极的反应者。 三、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纺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说,思维的结构就是认知过程中性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就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认知结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皮亚杰将它看成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格式有点类似图式,但两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而“格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的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婴儿早期就有一种吸吮格式,经过练习和概括,这种格式便能运用到其他客体上去,如吸吮手指、吸吮奶瓶橡皮奶头、吸吮玩具等。 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可逆的观念上的操作,它允许儿童在心理上回到思维连续的开始。运算还具有守恒性和系统。(这里的“运算”指内化的、可逆的、并协调成有规律可循的动作系统,不是指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或者智慧的成长的,他认为,思维的本质乃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的适应与组织机能有紧密联系,两者皆为发展的不变性法则,又是智慧的重要特征。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低级的智慧适应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原有的动作组织;高级的智慧则是把经验内容加以组织,同时修改原有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婴儿,抓握、注视两种独立格式,不协调,练习,协调,有了这种能力,儿童就能认识环境中遇到的经验,并加以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的倾向包含在生物学的遗传中,它是适应机能的一部分。)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外部元素纳入结构内;顺应就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两者相互相成,有同化必须有顺应。当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牌平衡状态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同化占优,以自我为中心;顺应占优,儿童完全按外事物外部特征来塑造自己。 概括地说,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地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第二节思维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须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问题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一、感知运动期(0-2岁)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别是儿童领先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这个阶段分为六个小阶段。(P108-110) 1、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这一阶段称反射练习期。

05小学儿童心理学3

第十章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 一、定义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对教学的规划和组织,对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结果和如何评价进行设计,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内容。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 第一节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一)概念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它规定了通过具体教学过程学生学会了什么,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与邻近概念的关系 1.教育宗旨规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人的基本要求。它涉及教育理念、有关教育的哲学观念、学校的社会角色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等。 2.教育目的规定了通过教育过程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质量和规格。 3.培养方案目标涉及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领域的培养方案。 4.课程目标指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或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或形成的技能、策略或方法。 5.课堂目标一堂课或一个专题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或经验。(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学 2.导教 3.导测量 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就是运用分类学的理论把各项教学目标由最高的类,依次分为较低的类,更低的类,形成一个渐次具体的多层次系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系列化、细目化和可操作化。(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1.认知领域 2.情感领域 3.动作技能领域 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1) 知识:是指学生所获得的实际信息,也就是必须知道确切的事实、术语和方法。 (2) 领会:是指学生对教材、观念和事实的理解能力。 (3) 应用:是指学生运用所学概念、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分析:是指学生将教材分解为若干成分、并能较准确地理解各成份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5) 综合:是指学生集合部分形成整体的能力,主要是指创造新产品的能力、结合多种观点形成新看法、新见解的能力。 (6) 评价: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原理、原则去判断教材和过程的价值的能力。 2.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1) 接受:是指学生主动注意课堂教学活动、教科书等,即是一种选择性注意。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重点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体研究法、测验法 2.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认知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的: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个性化 心因动作的: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运动、非语言交流 3.学习的定义 广义: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狭义: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4.学生学习的特点 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组织计划性;有效性;年龄差异性;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性。 5.学习的基本理论 (1)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饿猫迷箱实验) 托尔曼(白鼠走迷宫实验) 斯金纳(白鼠迷箱实验)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教学应用:身教重于言教 观点:1.人的学习离不开人与人的联系,周围的人对学习者来说,具有学习榜样的作用。2.与动物消极被动的学习不一样,人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人能对周围各种的刺激做出选择,主动内化,并调节自己的行动。3.人的学习并不全都是直接学习,而是可以进行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间接获得经验。4.容易引起学习者模仿行为的是高地位者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受奖励的行为、事前被强调重要性的行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观点:1.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生中心。2.注重情感发展,而不是只是获得。3.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4.开放学校,开放课堂。 对教师的启发:1.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2.重视学习情境的作用,重视师生、生生的关系。3.重视对学生学习的需要。 6.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7.学习动机的类型 从动机的动力来源来分:外来动机;内在动机 从学习动机的内容性质来分:正确动机;错误动机 从动机在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大小来分:主导性动机;辅助性动机 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来分:间接、长远的动机;直接、短近的动机 8.耶斯基-多德森定律 学习或工作的动机和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或工作的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或工作的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动机水平较高为好;任务难度中等,动机水平也适中为佳;任务越困难,动机水平越低越好。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高 效 率 水 平 低 低动机高 最佳状态困难 一般程度 简单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总结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 复习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总结 绪论 识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1、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主张:(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错误识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主要观点是:a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劳动密集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识记与领会: 1、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2、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 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