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失全口总义齿的修复设计

牙列缺失全口总义齿的修复设计
牙列缺失全口总义齿的修复设计

牙列缺失全口总义齿的修复设计

发表时间:2013-04-17T13:24:03.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何伟文

[导读] 虽然近年来种植义齿修复技术用于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何伟文

(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牙列缺失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以及吐字发音,面部形态失调,唇颊肌塌陷,加重患者的老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如何修复设计,才能较好地恢复口——颌系统功能,能最大能力地发挥全口总义齿的功效。方法:本文根据患者口内牙槽嵴高度的不同情况,设计出铸造金属板基托,铸造金属网基托,塑胶基托。结果:经在我科就诊的100例患者,根据口内牙槽嵴丰满、欠丰满、低平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全口义齿,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得到患者的满意。结论:全口义齿制作根据口内情况,制作不同的总义齿,才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牙列缺失全口义齿牙槽嵴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396-01

牙列缺失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我国现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998年3月)在65岁~75岁年龄组受检的23452人中,牙列缺失患者占10.51%。牙列缺失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日常饮食,患者对食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切割、咀嚼、研磨、以及与唾液很好地混合,从而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由于口腔失掉牙齿的支持,致使吞咽食物时,口腔难以做到有力的闭合。由于失掉牙齿的支持,下颌趋于前伸,面部距离减短,原本就老像的面容,加之唇、颊肌塌陷,皱折增多,加重老年人的老像,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如何给患者修复设计一个完美的总义齿,能较好地恢复口——颌系统功能,并对该系统起到保健作用,至关重要。

虽然近年来种植义齿修复技术用于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因身体基本状况和经济条件所限,目前大多数无牙颌老年患者仍将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作为首选。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临床实践经验,对于牙列缺失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总结出几点行之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案。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

收集2008年~2001年在我院修复科就诊牙列缺失患者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60~84岁。这些患者有的曾配戴过总义齿,有的配戴过局部活动义齿,就诊患者牙槽嵴的情况分类

1.2修复、设计

按常规的口腔检查,根据不同的牙槽嵴情况,我科做出不同的修复设计。对于牙槽嵴丰满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制取印模,灌注石膏工作模型。此类全口总义齿基托我们用铸造金属板基托+胶托,基托边缘在不影响唇、颊肌系带活动时,尽量伸展。上、下颌平分颌间距离,可恢复缺失牙列前面部垂直高度,选用解剖式人工牙。对于上颌牙槽嵴有前突者,人工前牙的盖脊部要做适当磨除,这样就不影响全口义齿的美观效果,患者也不会出现配戴全口义齿后,上唇部有紧张感觉。

对于牙槽嵴欠丰满者,采用二次取印模,然后灌注石膏工作模型,此类全口总义齿基托,我们用铸造金属网+胶托的设计,基托边缘在不影响唇、颊肌系带活动时,尽量伸展,面部距离可恢复原有的垂直高度,平分上、下颌间距离,选用非解剖式人工牙或半解剖式。

对于牙槽嵴低平的患者,下颌牙槽嵴比上颌牙槽嵴吸收更为严重,采用二次取模,制作个别托盘取终印模。灌注石膏工作模型时,为了获取更大的边缘封闭区,采用一般法灌注模型时,要留有更大的边缘封闭区。面部颌间距离可稍降低2㎜。尽量降低下颌人工牙牙合平面,下颌人工牙尽量排在牙槽嵴顶区,人工牙选择半解剖式或非解剖式,并缩减人工牙的颊舌径,使人工牙牙合面位于舌侧基托边缘的颊侧,保证舌肌活动,不影响下颌义齿的固位。此类全口义齿基托选用塑胶托。将下颌基托磨光面形态做成凸型、半球型而非传统的凹型。

2.结果

100例病例中,有些患者就诊前就戴用全口总义齿,有些是戴用过局部义齿,故患者对新制作的全口总义齿都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因患者口内牙槽嵴丰满度的不同,所取得的修复效果是有差异的。牙槽嵴丰满、欠丰满的患者戴用全口总义齿后,恢复了正常的颌间距离,面部容貌得以恢复,义齿的固位、咀嚼效果都很理想,并经过1~2次复诊调磨后,患者对全口总义齿都能运用自如,尤其是以前就戴过全口总义齿的患者,感觉就和自己的天然牙差不多,随访患者都表示满意。牙槽嵴低平的患者,全口总义齿戴入后,尽管颊侧基托磨光面加厚,形态做成凸型或球型,面容恢复欠佳,上颌固位尚可,下颌固位稍差些,经过2~3次的调磨后,患者也很满意。

3.讨论

3.1修复效果评判点:对于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的评判具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因素。如患者的心理因素,好和自己以前戴过的旧义齿比较,和同是配戴全口总义齿的邻居、熟人比较。尽管主观满意度评判内容受许多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但患者对修复效果的认可程度最终决定于临床医生的修复设计与技师的修复技术是否完善和到位。尤其是有过二次以上全口义齿修复经历,且在本次修复前均戴用原有的旧义齿,使得对所制作的新义齿修复效果进行评判具有较为明确的基础和前提。

3.2本项分类设计所突出的特色,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在于全口义齿固位情况和咀嚼效率。要完善这两条,除了大气压力、吸附力、表面张力、唇、颊舌肌的肌力外,根据不同牙槽嵴情况选用不同的基托修复设计,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牙槽嵴低平者,为了恢复患者有牙牙合的牙槽嵴丰满程度,加厚了义齿颊侧基托,这完全是因其牙槽嵴吸收过多所致。低平的牙槽嵴,可存在相对大量的纤维状牙槽嵴顶区域,这些承托区已完全丧失其应有功能。所以低平的牙槽嵴患者采用塑胶基托,患者配戴全口义齿后,压痛点便于调磨到位。由于牙槽嵴低平,上颌固位稍好些,下颌固位差。采用塑胶基托,便于日后垫底衬。垫底材料最好选用自

全口义齿修复

1.有利于全口义齿支持作用的牙槽嵴黏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附着黏膜(咀嚼黏膜):1)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2)固有层薄,与骨膜结合紧密,活动度小 3)厚度适中,有一定弹性,能承受咀嚼压力 覆盖无牙颌牙槽嵴顶和硬腭 非附着黏膜:1)无角化 2)粘膜下层增厚、疏松,活动度大 3)承受咀嚼压力差 覆盖牙槽嵴侧斜面向口腔前庭沟底和下颌口底方向 2.上无牙合解剖标志 上唇系带(maxillary labial frenum) 系带 上颊系带(maxillary buccal frenum)前磨牙牙槽嵴颊侧 意义:1)义齿于相应区域应形成相应切迹 2)系带过长会导致义齿边缘封闭的失败及义齿的松脱 注:所有系带中仅上唇系带有且只有一条 颧突(zygomatic process)第一磨牙颊侧根方,表面黏膜薄,义齿基托容易在此造成压痛 上颌结节(maxillary tuberosity)牙槽嵴两侧远中端,义齿基托应覆盖整个上颌结节 腭隆突(torus palatinus) 意义:注意缓冲处理防止压痛 切牙乳突(incisive papilla) 意义1)排列上颌义齿人工前牙的重要标志 上中切牙唇面位于切牙乳突中点前8~10mm 两侧上颌尖牙牙尖的连线过切牙乳突的中点 2)进行适当缓冲处理,防止压痛 腭小凹(palatine fovea):位于软硬腭结合处稍后方中线的两侧 意义: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 颤动线(vibrating line) 前颤动线(硬腭与软腭腱膜的交界) 第一类腭穹窿平坦,软腭长后缘封闭区前后向宽度5~10mm 第二类软腭与水平面呈45°后缘封闭区前后向宽度3~5mm 第三类软腭短,与水平面呈70°后缘封闭区前后向宽度小于3mm(不利于固定)定义:位于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弓形区域,以钝性器械按压此区域黏膜组织,较硬腭弹性大,较软腭活动度小,而上颌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区域向黏膜突起形成后堤。 意义:上颌义齿基托的后缘封闭区 后颤动线(啊线,软腭腱膜与软腭肌的交界,翼上颌切迹连线)

口腔修复学辅导:全口义齿修复

口腔修复学辅导:全口义齿修复 复诊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初戴假牙时,因不习惯或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基托不适合等原因,一般若有以下情况应进行修改。 (1)恶心:部分患者初戴义齿时,出现恶心,甚至呕吐,常见原因是由于上颌义齿后界边缘伸展过长,只需把后缘磨短到颤动线处即可。 (2)疼痛:仔细检查,找出因受压而致软组织发红、充血,甚至破溃处,涂抹龙胆紫少许,然后把义齿擦干戴入口内,压痛区即可由印记反应在义齿的组织上或过度伸展的义齿边缘上,可按印记进行磨改。 如果由于后牙缺失过久,颊侧软组织肥厚并向内凹陷,或舌体变大而造成咬颊或咬舌现象,经戴甩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改善,必要时加厚颊侧基托。 (3)咬颊,咬舌现象 如果前牙区有咬舌现象,应磨改下前牙切缘的唇侧斜面及上前牙切缘的舌侧斜面,以加大超牙合。如果由于后牙排列过于偏向颊侧或舌侧,造成咬颊或咬舌,则应取下人工牙,排列 (4)咀嚼功能不好 上下牙接触面积小,或再调磨咬合过程中,磨去牙合面,形态修改方法,增加牙合面接触面积,增加义齿高度。 (5)发音障碍 (6)固位不良 1)休息时,义齿松动:基托组织面不密合或基托边缘伸展不够边缘封闭不好造成,可重衬或加长边缘。 2)张口,说话,打哈欠时脱位,这由于基托边缘过长,系带缓冲不够,人工牙排列不当,磨光面形态不好造成的咀嚼时脱位,由于牙合不平衡,牙尖有干扰,使义齿翘动,破坏了边缘封闭造成的。修改时选磨调牙合,消除早接触,牙尖干扰,磨短,薄边缘基托。 (7)心理因素的影响: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全口义齿的修理: 1.基托折裂和折断的修理 原因:因不慎将义齿掉到地上造成唇颊基托折断,由于牙合力不平衡造成基托折断。 2.修理:(1)唇,颊侧基托的折断的修理:用502粘固――灌石膏模型――去除断裂处两侧基托一部分――自凝塑胶修理如折断的唇颊基托丢失或破碎,用蜡或印模膏放在基托折断处,口内恢复基托外形――灌模型――装盒――在模型上用自凝塑胶或热凝塑料修复。 (2)上下颌义齿折断的修理:粘固――灌石膏模型――自凝塑料修复或热凝塑料修复 3.人工牙折断或脱落 去除折断的人工牙及其舌侧基托磨除――选择合适的人工牙――排在牙弓上――蜡将其固定――常规热处理或自凝塑料 4.全口义齿的重衬 重衬是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塑料,使其充满牙槽嵴及周围组织被吸收部位的间隙,使基托组织面于周围组织密合,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修理方法: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非正中关系有无牙合干扰,需在重衬前选磨调牙合 (1)直接法重衬:组织面去除1mm――涂布自凝塑料――戴入口中咬合――去除表面多有的塑料,将义齿浸泡温水中3~5分钟――磨光,修整。 (2)间接重衬法 即刻全口义齿即刻全口义齿它是一种在患者的天然牙尚未拔除前预先做好,牙拔除后立即戴入的义齿。

牙列缺失全口总义齿的修复设计

牙列缺失全口总义齿的修复设计 发表时间:2013-04-17T13:24:03.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何伟文 [导读] 虽然近年来种植义齿修复技术用于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何伟文 (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牙列缺失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以及吐字发音,面部形态失调,唇颊肌塌陷,加重患者的老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如何修复设计,才能较好地恢复口——颌系统功能,能最大能力地发挥全口总义齿的功效。方法:本文根据患者口内牙槽嵴高度的不同情况,设计出铸造金属板基托,铸造金属网基托,塑胶基托。结果:经在我科就诊的100例患者,根据口内牙槽嵴丰满、欠丰满、低平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全口义齿,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得到患者的满意。结论:全口义齿制作根据口内情况,制作不同的总义齿,才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牙列缺失全口义齿牙槽嵴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396-01 牙列缺失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我国现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998年3月)在65岁~75岁年龄组受检的23452人中,牙列缺失患者占10.51%。牙列缺失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日常饮食,患者对食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切割、咀嚼、研磨、以及与唾液很好地混合,从而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由于口腔失掉牙齿的支持,致使吞咽食物时,口腔难以做到有力的闭合。由于失掉牙齿的支持,下颌趋于前伸,面部距离减短,原本就老像的面容,加之唇、颊肌塌陷,皱折增多,加重老年人的老像,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如何给患者修复设计一个完美的总义齿,能较好地恢复口——颌系统功能,并对该系统起到保健作用,至关重要。 虽然近年来种植义齿修复技术用于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因身体基本状况和经济条件所限,目前大多数无牙颌老年患者仍将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作为首选。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临床实践经验,对于牙列缺失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总结出几点行之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案。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 收集2008年~2001年在我院修复科就诊牙列缺失患者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60~84岁。这些患者有的曾配戴过总义齿,有的配戴过局部活动义齿,就诊患者牙槽嵴的情况分类 1.2修复、设计 按常规的口腔检查,根据不同的牙槽嵴情况,我科做出不同的修复设计。对于牙槽嵴丰满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制取印模,灌注石膏工作模型。此类全口总义齿基托我们用铸造金属板基托+胶托,基托边缘在不影响唇、颊肌系带活动时,尽量伸展。上、下颌平分颌间距离,可恢复缺失牙列前面部垂直高度,选用解剖式人工牙。对于上颌牙槽嵴有前突者,人工前牙的盖脊部要做适当磨除,这样就不影响全口义齿的美观效果,患者也不会出现配戴全口义齿后,上唇部有紧张感觉。 对于牙槽嵴欠丰满者,采用二次取印模,然后灌注石膏工作模型,此类全口总义齿基托,我们用铸造金属网+胶托的设计,基托边缘在不影响唇、颊肌系带活动时,尽量伸展,面部距离可恢复原有的垂直高度,平分上、下颌间距离,选用非解剖式人工牙或半解剖式。 对于牙槽嵴低平的患者,下颌牙槽嵴比上颌牙槽嵴吸收更为严重,采用二次取模,制作个别托盘取终印模。灌注石膏工作模型时,为了获取更大的边缘封闭区,采用一般法灌注模型时,要留有更大的边缘封闭区。面部颌间距离可稍降低2㎜。尽量降低下颌人工牙牙合平面,下颌人工牙尽量排在牙槽嵴顶区,人工牙选择半解剖式或非解剖式,并缩减人工牙的颊舌径,使人工牙牙合面位于舌侧基托边缘的颊侧,保证舌肌活动,不影响下颌义齿的固位。此类全口义齿基托选用塑胶托。将下颌基托磨光面形态做成凸型、半球型而非传统的凹型。 2.结果 100例病例中,有些患者就诊前就戴用全口总义齿,有些是戴用过局部义齿,故患者对新制作的全口总义齿都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因患者口内牙槽嵴丰满度的不同,所取得的修复效果是有差异的。牙槽嵴丰满、欠丰满的患者戴用全口总义齿后,恢复了正常的颌间距离,面部容貌得以恢复,义齿的固位、咀嚼效果都很理想,并经过1~2次复诊调磨后,患者对全口总义齿都能运用自如,尤其是以前就戴过全口总义齿的患者,感觉就和自己的天然牙差不多,随访患者都表示满意。牙槽嵴低平的患者,全口总义齿戴入后,尽管颊侧基托磨光面加厚,形态做成凸型或球型,面容恢复欠佳,上颌固位尚可,下颌固位稍差些,经过2~3次的调磨后,患者也很满意。 3.讨论 3.1修复效果评判点:对于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的评判具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因素。如患者的心理因素,好和自己以前戴过的旧义齿比较,和同是配戴全口总义齿的邻居、熟人比较。尽管主观满意度评判内容受许多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但患者对修复效果的认可程度最终决定于临床医生的修复设计与技师的修复技术是否完善和到位。尤其是有过二次以上全口义齿修复经历,且在本次修复前均戴用原有的旧义齿,使得对所制作的新义齿修复效果进行评判具有较为明确的基础和前提。 3.2本项分类设计所突出的特色,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在于全口义齿固位情况和咀嚼效率。要完善这两条,除了大气压力、吸附力、表面张力、唇、颊舌肌的肌力外,根据不同牙槽嵴情况选用不同的基托修复设计,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牙槽嵴低平者,为了恢复患者有牙牙合的牙槽嵴丰满程度,加厚了义齿颊侧基托,这完全是因其牙槽嵴吸收过多所致。低平的牙槽嵴,可存在相对大量的纤维状牙槽嵴顶区域,这些承托区已完全丧失其应有功能。所以低平的牙槽嵴患者采用塑胶基托,患者配戴全口义齿后,压痛点便于调磨到位。由于牙槽嵴低平,上颌固位稍好些,下颌固位差。采用塑胶基托,便于日后垫底衬。垫底材料最好选用自

缺牙后的5种后果及常见3种修复方案

缺牙后的5种后果及常见4种修复方案 一、牙齿缺失可引起以下5种后果: 1、对应的牙齿向缺牙区伸长,造成合干扰以及咬合错乱,严重者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疾病。 2、缺牙区两旁的牙齿向缺牙区倾斜移位,出现间隙,塞牙。咬合系统紊乱。 3、尤其是缺牙区后面的孤立那个牙齿应力集中,负担过重,可能导致提前松动。 4、牙齿缺失不利于食物摄取和咀嚼,导致偏侧咀嚼习惯。颞下颌关节紊乱对侧牙负担加重。 5、同时使食谱变窄,食物的粉碎受到限制,易增加胃肠系统的负担,影响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和效率。免费口腔招聘提示牙列多颗牙缺损、缺失可导致咀嚼功能极大降低,从而减少对颅脑的生理刺激,因而有可能使老年性痴呆提前来临。 缺牙除影响咀嚼外还会加重余留牙的负担,就像原本十颗牙的工作现在由五颗牙承担,这五颗牙就会过度疲劳,可能出现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牙齿磨损速度也会加快。全口无牙的老年人如果常用牙床咀嚼,还会加快牙槽骨吸收速度,牙槽骨被吸收后不能再生,还会明显影响日后的镶牙质量。 所以,一般来说,除了智齿及正畸拔牙外,其他牙齿缺失都建议要及时修复!否则可能会影响咀嚼、发音及面容美观等,时间长了往往还会影响周围牙齿。 二、缺牙的常见3种原因: 1、牙周炎,导致牙龈逐渐退缩,牙根松动,最后被动拔牙。 2、龋齿,没有及时修补导致被动拔除。

3、牙外伤(包括牙隐裂、牙齿各类磨损等)等。 三、缺牙的修复方式: 牙齿缺失后有几种修复方法?从修复方式上可以分为固定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种植修复四个大类。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您呢,可能这些修复方式都适合,也有可能只适合某一个或两个修复方式。马树泽主任给您做一个整理,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大夫检查的结果,以及您所看重的方面进行选择。 1、固定义齿修复就是俗话说的镶死牙,假牙通过粘接固定在口腔中,不需要每天拿上拿下的那种。固定修复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可以做金属的,烤瓷的,全瓷的等等。固定修复的优点是:舒适,没有异物感,咀嚼效率高,美观(选择考瓷或全瓷的情况下)。缺点是:需要磨缺牙部位两侧的牙齿。选择固定修复的前提条件是缺牙部位两侧的牙齿足够坚 固。 2、活动义齿修复就是说镶一个可以摘下来的假牙,带一个托,专业上叫基托,用来增加受力面积,稳定假牙等等; 还带几个钩子,专业上叫做卡环,用来将假牙固定在口腔中。活动修复使用范围最广,其他方法不能采用时都可以考虑活动修复。活动修复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基托材料,包括:树脂基托,钴铬基托,纯钛基托等等。活动修复的优点:只需磨除很少的邻牙,不需要手术,相对价格一般较便宜。活动修复的缺点:不够舒适,异物感大;咀嚼效率相对较低;不方便,每天需要摘下来清洗,常有摘下后丢失的情况发生;不美观,很多情况下会暴露金属卡环。

全口义齿修复老年人无牙颌的体会

全口义齿修复老年人无牙颌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7-11-24T15:42:22.2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9期作者:郝作琦1 吴冰2 刘宝刚1 [导读] 在全口义齿修复过程当中,认真完成修复中的每个环节,尤其要确定好患者的正中咬合关系位,使得全口义齿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火箭军总医院礼士路门诊部 100820; 2.火箭军总医院清河门诊部 100085 摘要:目的探讨全口义齿修复老年人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部口腔科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老年人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结果 37例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之后,进行一个月时间的练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效果较好,咀嚼功能恢复。三个月之后患者进行复诊,患者能够习惯双侧咀嚼食物,而下颌与面形得到有效改善,只有2例患者由于牙槽嵴较低、较窄,致使义齿固位较差。结论在全口义齿修复过程当中,认真完成修复中的每个环节,尤其要确定好患者的正中咬合关系位,使得全口义齿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全口义齿修复;老年人;无牙颌 老年人无牙颌现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于无牙颌症状,常采用全口义齿进行修复,有助于恢复老年患者无牙颌的咀嚼功能。本次就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部口腔科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老年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口义齿在老年人无牙颌修复中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部口腔科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老年患者37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6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8±2.6)岁。 1.2方法 全口义齿制作方法:第一,取模之前对患者的面部与口型进行观察,对患者口内实行检查。第二,试托盘之后对打样膏进行软化。第三,预备出打样膏托盘基本外形,将初印模取出。第四,在初模上面进行小凹制备,制备好之后吹干。将预备好的托盘取出,准备进行第二次印模,从口内取模,至此,印模完成。制备好上下颌的石膏模型。第五,进行上下颌蜡基托,给患者试戴上下蜡基托,在进行咬蜡之前要指导患者进行颞下颌关节与肌功能的训练。第六,测量患者眼角至口角的距离,在面下三分之一的测量长度必须准确,准备好上下颌蜡堤,给患者试戴上下颌蜡堤。第七,准备进行咬蜡,在患者口内放置上下蜡堤。观察患者咬蜡之后的情况,对蜡堤上的中线与口角线位置进行标记。使用热蜡刀对上下蜡堤烫软,达到连接但不容易变动的位置,将上下连在一起的蜡堤取出,取出的蜡堤放置在石膏模型上。第八,将模型固定在牙合架上面,排牙完成。第九,基托采取预成金属网树脂基托。 戴牙:在患者进行戴牙之前,需要实施功能训练教育和锻炼。向患者讲述无牙颌的危害性,告诉患者坚持练习便能够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增强患者恢复咀嚼功能的信心。其次,在患者戴牙时,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医嘱之外,还需要告诉患者功能锻炼练习的方法。患者戴牙之后,需要克服无牙颌时的不良咬合习惯,练习戴全口义齿做正中咬合和发音。待习惯后,再练习咀嚼食物,嘱咐患者要从软食到硬食的练习,采用双侧咀嚼食物,从而达到一定的咀嚼功能。 2结果 37例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之后,进行一个月时间的练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效果较好,咀嚼功能恢复。三个月后患者复诊,患者能够习惯双侧咀嚼食物,而下颌与面形得到有效改善,只有2例患者由于牙槽嵴较低、较窄,致使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较差。其余患者的修复效果较好,经过临床检查诊断,没有出现颞颌关节紊乱病症的患者,无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达94.59% 3讨论 经过此次研究,体会有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全口义齿修复老年人无牙颌,对于病史比较短,且没有并发颞颌关节紊乱病症的,其临床效果较好。若患者本身便有颞颌关节紊乱病症,需要使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1]。第二,进行全口义齿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恢复正常的垂直距离与正中牙颌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矫正全口义齿修复者的偏颌现象,可以采用加蜡片早接触的方式诱导咬合,可以有效的矫正患者偏颌习惯,有助于稳定义齿。第三,患者初戴义齿的时候,必须及时调整戴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基托边缘过长,系带与硬区缓冲等[2],在患者练习咀嚼功能的时候,需要尽早发现早接触问题,对牙的咬合面进行选磨,有效的平衡牙颌。患者在戴全口义齿的时候,除了进行常规的医嘱之外,还要做好对患者功能训练的认真指导,使义齿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组老年人无牙颌的全口义齿的基托均放置预成金属网。基托采用树脂和金属材料,能够充分体现两种材料的优点,减小基托厚度,增加基托强度,有效预防了传统全口义齿在使用过程中基托折断的现象,提高了全口义齿的远期修复效果[3]。 刘俊萍[4]的研究结果显示,33例无牙颌老年患者经过全口义齿修复术之后,经过一个月时间锻炼,义齿固位和稳定效果较好,所有患者基本恢复了咀嚼的功能。患者进行三个月后的复诊,患者咀嚼功能良好,美观度高,患者满意度达到98.0%。对其进行三年的随访发现,仅有1例患者出现牙槽骨吸收导致固位较差,其余病例经过临床检查,没有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此次的研究结果与其基本相符,37例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之后,进行一个月时间练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效果较好,咀嚼功能恢复。三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复诊,患者能够习惯双侧咀嚼食物,而下颌与面形得到有效改善,只有2例患者由于牙槽嵴较低、较窄,致使其全口义齿固位较差。但是对于35例修复满意的患者,其全口义齿的长期稳固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随访。 总之,老年人无牙颌的上、下颌模型的制取是全口义齿制作的基础,印模与模型的准确性会影响全口义齿的质量[5]。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确定好患者的正常颌位关系最为重要。准确的印模应反映口腔解剖形态和周围组织生理功能活动范围。精确的印模与模型可使全口义齿基托与口腔黏膜高度密和,伸展合适,从而让老年人无牙颌的全口义齿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参考文献:[1]杨晓娟,陈洁,李存荣等.全口义齿免费修复对贫困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13(4):228-231.

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无牙颌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无牙颌患者进行了种植修复,其中3例进行了杆卡修复,2例球帽修复,4例种植固定修复。结果: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种植体稳固,义齿功能较好,美观及发音的问题得到解决,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于无牙颌患者,通过精心的设计、精巧的外科手术及合理的种植修复类型的选择,能有效地恢复美观和功能。 【关键词】无牙颌;种植义齿;修复 采用传统的活动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稳定性及咀嚼功能一般较差。利用种植体及附着体固位的种植固定和种植覆盖义齿,则能有效地改善义齿的固位与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咀嚼效能。 1 材料和方法 1.1 种植系统及上部结构 iti种植体、blb种植体;杆卡、球帽。 1.2 病例选择选择无牙颌患者共9例,女性4例,男性5例,年龄52岁~71岁。根据患者的要求,经临床及x线检查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下颌种植体经3个月~4个月的愈合,上颌种植体经5个月~6个月的愈合,二期术后2周,种植体水平转移模型,送技工室制作上部结构,经临床试戴及x线检查,确定上部结构是否完全被动就位,并完成种植修复体。5例进行了种植覆盖义齿修复(3例杆卡修复,2例球帽修复),4例进行了种植固定修复。 1.3 戴入后检查及定期复诊检查种植体的动度;基台螺丝、中心螺丝有无松动;杆-卡、球-帽稳定性;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吸收情况(包括水平向、垂直向);种植体-基台周围黏膜有无红肿、出血、牙周袋的深度。 2 结果 2.1 种植体边缘骨的吸收 9例无牙颌共植入62枚种植体,其中iti种植体34枚,blb 种植体28枚。二期手术时,62枚种植体均形成骨性结合。种植体周围骨在戴义齿12个月时吸收明显,平均(0.7±0.5)mm。 2.2 黏膜反应 62枚种植体有5枚种植体周围黏膜轻度红肿,其余种植体周围牙龈未见明显异常。这5枚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均为磨牙,黏膜红肿可能与口腔清洁较差有关。 2.3 稳定性基台螺丝、中心螺丝无松动;杆-卡、球-帽稳定性好。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一、教学要求(考试占10-15分) (一)掌握无牙颌的结构特点、解剖标志及分区,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临床操作步骤(印模、颌位关系记录)。 (二)熟悉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技工制作操作(排牙原则、平衡牙合理论)、戴牙时的注意事项及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三)了解牙列缺失对机体的影响,牙列单颌全口义齿和即刻全口义齿的特点和修复要求。二、教学内容 (一)牙列缺失的病因、患病率、影响,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 (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组织结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牙列缺失的组织改变。 (三)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吸附力、大气压力、表面张力),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颌骨的解剖形态、口腔粘膜的性质、基托的边缘、唾液的质和量),影响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良好的咬合关系、合理的排牙、理想的基托磨光面)。 (四)全口义齿修复前与患者的交流、口腔检查、外科处理,全口义齿与终止全口义齿的选择。(五)全口义齿制作。 1.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一次、二次印模法:开口、闭口式印模法:粘膜静止,运动式印模法)。、步骤方法、要求及模型的要求、灌注方法。 2.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 ①垂直颌位关系,包括垂直距离、牙合托的定义,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影响。 ②水平颌位关系(哥特氏弓描计法、直接咬合法、肌监控仪法)。 ③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④上牙合架的操作步骤,前伸踝道斜度、侧方踝道斜度、切道斜度的确定。 3.排牙,包括人工牙的选择(质地、形态、色泽和大小)、排牙原则(美观原则、组织保健原则、咀嚼功能原则)、前牙后牙排牙方法。 4.平衡牙合的分类(正中牙合平衡、非正中牙合平衡、)平衡牙合的理论(五因素:髁导斜度、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定位平面斜度,十定律,三因素四定律)。. 5.试戴,包括义齿在牙合架上的检查,义齿戴入口腔后局部比例是否协调、颌位关系、前牙、后牙、基托、垂直距离和发音的检查,试戴时常见问题(垂直距离错误、牙合位错误、平衡牙合调整、牙合平面偏斜、外型不理想)及处理。 6.蜡型的完成、装盒、开盒、除蜡、填塞塑料、热处理后再上牙合架检查咬合。 (六)全口义齿初戴,包括义齿检查(戴前检查、义齿就位、义齿的平稳度、义齿的基托、牙合位关系、咬合关系、有无疼痛)、选磨、给患者的戴牙指导。 (七)戴用义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疼痛(组织面局部问题、基托边缘、咬合、义齿不稳定、垂直距离过高)、固位不良(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动脱落、张口或说话或打哈欠时义齿易脱位、咀嚼食物时易脱位)、发音障碍、恶心、咬颊咬舌(牙列缺失后唇颊内陷或舌体变大、人工牙排列覆盖过少或呈对刃牙合、颌间距离后部过小)、咀嚼功能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 (八)全口义齿基托折裂和折裂、人工牙折断或脱落的修理,重衬。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第…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为无牙颔患者制作的义齿称为全口义齿(图6-1)( complete denture, full denture)。全口义价是采用人工材料替代缺失的上颌或下颌完整牙列及相关组织的可摘义齿修复体,由人工牙和基托两部分组成,靠义齿基托与无牙颌黏膜组织紧密贴合及边缘封闭产生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1 使义齿吸附在上下颌牙槽嵴上,从而恢复患者的缺损组织和面部外观,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根据2008年全国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全国65~74岁老年人有牙齿缺失的为86.1%,义齿修复率仅为42.6%。 图6-1全口义齿制作流程 诊室 检查、诊断修复前准备取初印模取精密印模用合托记录颌位关系 哥特式弓描记面弓转移颌位关系确定前伸髁道斜度 试戴人工牙 义齿试戴试戴终义齿终义齿的初戴复诊回访 技工室 制作研究模型 制作个别托盘 制作工作模型 制作合托 上合架 调节合架的髁道排列人工牙 牙龈外形的形成包埋、聚合、磨光调磨、抛光 第一节牙列缺失后口腔颌面部的组织改变 临床病例 牙列缺失后全口义齿的修复 患者,女,75岁,因为全口牙齿缺失多年影响美观和咀嚼,要求制作全口假牙 主诉:全口牙齿缺失多年影响美观和咀嚼,要求修复。 现病史:10年前因为牙齿疼痛拔除全口牙齿,曾做全口假牙修复,修复后固位、美观、咀嚼功1能都较好,现感觉咀嚼能力较差,固位不良,要求重新行全口假牙修复。 患者否认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无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 口腔检查(图6-2):患者为直面型,颌面部左右对称,面部比例协调,面色偏黄,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关节无弹响。牙槽嵴中等度丰满,颌弓形态为卵圆形,上下颌弓水平关系正常,颌间距离约2cm,系带附丽位置正常,唇系带与面中线一致,舌体偏

全口义齿修复经验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从康强论坛上转来的,对于为牙槽嵴低平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有很多启示。感谢本文作者。 近期修复了几例牙槽嵴低平患者,有一些工作的感触以及最近的学习总结与大家共享。 在临床上,上颌牙槽嵴低平的患者,义齿戴入的总体效果还可以,但问题多出现在下颌。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 一、由于下颌义齿与牙槽嵴的接触面积只有上颌的一半左右,其大气压力和吸附力也只有上颌的一半左右,但下颌义齿的边缘线较长,其受到唇颊舌肌的不利因素比上颌要多。 二、很多患者的下颌牙槽嵴平坦甚至呈凹形,系带附着点接近牙槽嵴顶或与之平齐。当肌、系带运动时,非常容易破坏义齿的边缘封闭,造成义齿脱位。 三、由于患者的下颌前庭沟和舌沟变浅,导致下颌义齿基托的伸展受限。另外其牙槽嵴表面的黏膜较薄,无弹性,义齿受压后容易造成疼痛。

四、很多患者由于牙齿长期缺失,或长期佩戴不良的义齿,导致舌体代偿性增大。 这些情况都为下颌义齿的修复增加了难度。 我的修复思路是从以下几点入手,采取灵活变通的应对方法。 一、首先认真检查患者的口腔情况,观察患者牙槽嵴的高度;覆盖黏膜的情况;颊侧黏膜反折处以及舌侧口底的可利用范围;舌体是否代偿性增大;是否有舌后缩等情况;是否有口干、唾液分泌减少等症状。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了解,在后续的工作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做全口义齿是一环套一环的事情,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将导致下步的连续偏差。所以很多的步骤都应该提前做好,如果靠下步的工作去弥补上步的失误,那将是很麻烦的事情,最终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我也曾把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比作木桶原理,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 二、将原义齿戴入患者口中,观察原义齿的固位以及稳定等情况。分析原义齿的不足之处,必要时可借助印模材料进行直观的分析。

全口牙重度磨耗、牙缺失、TMJDS的患者升高咬合治疗50例修复体会

全口牙重度磨耗、牙缺失、TMJDS的患者升高咬合治疗50例修复体会 发表时间:2016-05-25T15:33:49.8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尹华娟 [导读]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NJDS)是国际上确认的继龋病、牙周病、错合畸形之后居第四大疾病。尹华娟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对全口牙重度磨耗、有明显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牙缺失、TMJDS的患者升高咬合、多次少量调合、不能破坏B点、終止点的治疗,改变髁突在关节盘的位置,恢复正常髁突与关节盘的关系。TMJDS的症状得到治愈和缓解。【关键词】全口牙重度磨耗;牙缺失;TMJDS;升高咬合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162-02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NJDS)是国际上确认的继龋病、牙周病、错合畸形之后居第四大疾病,累及近1/3人口的口腔医学领域的多发病,颞下颌关节形态功能特殊,症状复杂、部分病人的病程迁延,并且反复发作、其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在临床工作中时常遇到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一些TMJDS症状或体征,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处理很难。本院1986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全口牙重度磨耗、有明显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牙缺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NJDS)的患者50例,现将修复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6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全口牙重度磨耗、有明显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牙缺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NJDS)的患者50例,年龄40~85岁,男28例,女22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治疗前征得患者的完全理解和同意,通过询问病史及各种检查初步作出诊断,必要时取模型确定修复设计,有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残根、残冠的牙应行治疗,修复前行重度磨损牙冠合面的调整。若缺牙较多、余牙少、或是失去原有咬合垂直距离的关系,可适当升高咬合,若为个别牙缺失,又无关节症状及重度磨损所致的牙本质过敏,可不升高咬合,若缺牙较多、余牙少、有明显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即颌靣部疼痛、颞下颌关节杂音、下颌运动异常、头痛和耳症等,多数患者可有几种症状同时存在,有少数患者也可能只有单一的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修复时除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外,以患者髁突位于TMJ的最后位时,蜡堤咬到患者感觉舒服,吞咽咬合时,蜡堤的高度,即是患者升高的咬合高度:3mm左右,以患者主观感觉反应加以测定,并在以后复诊中不段调整至合适为止。以患者主观感觉反应加以测定,因为后退接触位可重复,后退接触位是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可再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左右),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同时髁突受颞下颌韧带深层水平纤维的限制不能在往后退,位于其在关节窝中的生理性后退边缘,在保持髁突前斜面-关节盘中间带(盘-髁复合体)紧贴关节结节后斜面的同时,下颌从该位置可以作单纯的铰链开口运动,具有可重复性。后退接触位是正中关系的一个位置。正中关系是一种上下颌骨之间的关系,在此关系中,髁突与关节盘最薄且无血管处相联系,盘-髁复合体处于关节结节后斜面上的最上最前位,该位置与牙齿的接触情况无关。在正常人群中,大约有10%的人下颌不能从牙尖交错位后退。 2.结果 对全口牙重度磨损、有明显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牙缺失、TMJDS的患者升高咬合,多次少量调合、不能破坏B点、終止点的治疗,TMJDS症状得到治愈和缓解。 3.讨论 TMJDS指累及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具有一些共同症状(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的临床问题的总称,包含几大类性质不完全相同的疾病主要:(1)咀嚼肌紊乱疾病;(2)结构紊乱疾病;(3)炎症性疾病;(4)骨关节病或骨关节炎[1]。一个病人可以有几个病同时存在,因此对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患者表现为进食时牙齿酸痛敏感,患者在咀嚼时咬不碎食物,随着磨损进一步加深,可致牙髓组织损害,牙周组织创伤,可出现咀嚼叽疲劳,咀嚼无力,咀嚼困难、食物嵌塞、牙尖交错位时面部下1/3的距离缩短,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骨间垂直距离增大,临床牙冠变短。研究发现[2]闭囗和紧咬牙时颞颌关节产生的压力使上腔体积缩小,内压潧加,毛细血管床闭锁,组织缺氧,停止紧咬时TAP下降,血管再充盈,这祌缺氧-再氧合循环可造成生物分子的氧化损害,最终导致慢性滑膜炎。升高咬合、多次少量调合、不能破坏B点、終止点的治疗,使髁突的位置前移,改变了髁突在关节盘的位置,缓冲了关节腔内的压力,减少摩擦,恢复了正常髁突与关节盘的关系。建立起正常的覆盖覆合关系,良好的咬合是保证关节盘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位置的基本条件。因为在下颌运动的控制因素中,双侧关节无法直接使之改变的,但可在一定范围内行调整,通过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达到改变髁突在关节盘的位置。TMJDS的症状得到治愈和缓解。 调合是一项在牙周病、正畸学、牙体修复学等临床操作中经常涉及的改变牙体硬组织表面的治疗程序,通过调改牙齿表面的一些选择性区域,改善牙齿和牙列上力的传导分布,以维持牙列和颌骨的稳定性。自然牙列的合调整和义齿修复学中调平衡合的慨念不同,它有明确的指征和目的,是一种直接的、不可逆的使合面形态发生恒久改变的方法。调合的实质是,消除那些妨碍咬合关系的牙尖、斜靣和沟窝或者重新塑形一个或几个牙齿以降低或者改变不合理的合接触或者牙齿斜面,不能破坏B点、终止点的治疗、纠正了由于异常咬合力导致的囗颌系统紊乱,建立稳定的正中止接触,恢复良好的咬合功能。 本研究中50例患者,48例得到治愈和缓解,1例放弃戴,1例未复诊。颞下颌关节病的调合方法及原则步骤为:先调磨正中关系位所有的合干扰,再调磨所有非正中关系位时所有的合干扰,如前伸、侧方合时的合干扰。在调合完成后,应再次检查正中关系位及正中合位。调合靣需涂氟磨光[3]。 【参考文献】 [1] 王云玲,班允清,贾文霄等.MRI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1):3938-3940. [2] 郑丹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牙合)垫治疗的临床观察[D].浙江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