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2课.桥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2课.桥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2课.桥教案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说是虚构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

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

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柏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经在战

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

写来凸显人物形象。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2.单元重点:

(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

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

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

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2)习作时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在学习这三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

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去想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知道“艺术来源于

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提起素材,再加以想象,从而成为创

编生活故事的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但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

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

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

再多引导,多下功夫。

【教法建议】

1. 在阅读小说教学中教学中,要以小说情节为基础,小说阅读中,虽然人物形象是中

心,但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故事情节上的,因此,要准确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还得熟悉故事情节。其次要以人物形象为重点,人物形象包括了任务的思想特征、性格特征、精神风貌,结合这几方面去分析才会全面。最后要注重环境分析,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范围,也是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小说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为教师要始终立足于学生这个主体,引导学生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去阅读和学习,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以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为切入点来理解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

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

教师做适当点拨。

3.本单元的习作的要求是:给出小说三要素,要求编写小说,在教学时要结合前面学过

的三篇文章来进行,以此为切入点,随后要明确本次习作要紧紧围绕主人公来展开,同时要把故事写完整,故事情节要曲折,有吸引力。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

课文12.桥 2

13.穷人 2

14.在柏林 1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1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2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2 合计10

12桥(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老支书舍己为人,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领悟环境描写以及设置悬念的结尾对烘托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会小小说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内容课件页

一、导入新课

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

们一起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播放山洪爆发的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汹涌澎湃凶猛)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看看在这山洪无情的小山村里发生了感人

事情吧!

二、介绍作者及小说文体

1.谈歌,原名谭同占。祖籍河北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作家、记者,中

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天下荒年》、《票儿》、《家园笔记》等。

2.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1)(2)

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

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咆哮嗓子流淌沙哑揪住呻吟废话

(重点指导生字“呻”为翘舌音;前鼻音“呻”,后鼻音“淌”等。)

(2)学习多音字:折(shézhézhē)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树林里的小树苗,有些被折断了。

②读一读:她从没做过折(shé)本生意,这次贩运果苗,由于车祸折(zhé)

断了树根,折(zhē)腾了一个多月依然赔了很多钱。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咆哮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势不可当形容人暴怒喊叫或水流奔腾的巨大声响。

狞笑推举,拥护。

拥戴凶狠恶毒的笑。

沙哑(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放肆噪音低沉,不圆润。

呻吟为追念死者并安抚其在天之灵而举行仪式。

祭奠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或者发出像叹气的声音。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一位村支部

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3)(4)(5)

(7)(8)

(17-29)

(9-12)

(13)(14)

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

四、学习“会写字”

咆哮嗓淌哑揪呻废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

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咆、哮、嗓、哑、呻”,左右结构,左小右大。“淌、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废”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淌、揪”,学生练写。

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部是小字头。

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中间的“禾”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

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

们知道了老支书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而将危险留给了自己。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5)(16)

(17-29)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2.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课件页

一、课前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桥》,知道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铁素桥;

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

座怎样的桥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继续学习。

下面我们复习一下这些词语,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

(出示词语,抽生朗读):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个别读或开火车读)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2.这些词语是有规律的,你发现了吗?(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

一排是写——老支书的。)(师相机板书:洪水老支书)

3.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分组赛读)

4.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洪水汹涌、很是可怕……)

那么洪水到底有多可怕,老支书有多伟大。我们一起看看自学提示。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课件)自学提示:

(1)熟读课文,请用“——”勾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并旁批出你的理

解。

(2)请用“﹏﹏”勾出老支书让你感动的句子,并旁批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把这些句子抄写下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汉让你感动的品质。

(4)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是什么?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请将你找到的描写洪水的句子读读。

2.抽生汇报: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准确,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

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不能)请自由练读,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这是场怎样

可怕的洪水。

3.(出示课件)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3)

(4)(5)

(6)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4.生练习读。选择一句你能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师相机指导朗读,个别读、师范读,生闭眼想象、男女生读、齐读)

5.从这五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

—加重。此时此刻,村民们会怎么办呢?

(出示课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

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6.你读懂了什么?(村民惊慌失措、惊恐不安……)

三、聚焦老支书,体会老党员的形象

1.同学们,现在的情况变得十分危急。洪水来势汹汹、势不可当;村民惊

慌无措、惊恐不安!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出现了?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支书的句子。

3.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

(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

戴的老汉。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

座山。

4.师:在势不可挡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的村民眼里,老汉像—座山。

5.从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时的老汉像一座山?站。___站着

6.是啊,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挡住了肆虐的洪水,

挡住了乱哄哄的村民。(学生能完整说出更好)

7.谁能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有感情地读这两段话。(个别读、男生读、齐读)

8.在这危难时刻,老支书下了一道啥命令?

(3)(课件出示)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从中你体会到老汉的什么精神?哪个标点引起你

的注意?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桥窄”是对所有村民说的,干净利落。“排成一队,不要挤!”指挥村(7)(8)(9)(10)

民有序撤离。“党员排在后边!”那排在前面的是谁?(群众)说明老支书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老支书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响亮、干脆、有力、节奏快)(抽读、师范读、齐读)

师小结: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心系群众,把

生的希望留给百姓,他就像一座山。

四、体会老支书父亲的大山形象

1.老支书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支书,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

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板书:小伙子)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老

汉与小伙子的句子,用你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

2.学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

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2)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3)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3.这几段话是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在这里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

呢?(动作、语言)

4.请同学们找找句中的动词,前后对照看看能不能发现特别的地方。

(矛盾之处【板书:揪——推;瞪——推】)(个别读、男女读、齐读)

5.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同学们,你们能

读懂吗?

6.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老汉想要说的话很多,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作为一个父亲,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活下来。洪水吞没了老汉的身躯,但是却永远吞没不了

那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的精神。)

方法指导: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设置悬念是记叙文写作中的一种表

现手法。这样的巧妙设置,更让我们了解到老汉作为一位党支部书记,在群众与党员面前,他选择了(群众);作为一位平凡的父亲,在自己与小伙子之间,他(11)

(12-14)

(15)

把生的希望给了(儿子),老汉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尾让老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的高大。

7.似懂又非懂,令人费解,是吧?没关系,如果你读了下面这段话,老师相

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出示课件)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

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音乐响起30秒后,师配乐朗诵)

8.让我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学生配乐朗诵)

9.你读懂了什么?(老汉和小伙子,原来竟然是一对亲生父子啊!)这是这篇课文真正的结尾,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

为什么课文最后才交代他俩的关系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巧妙设置悬念。)

10.谈谈你心里的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汇报。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舍己为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共产党员,文中的老汉只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

2.你学完这课,觉得这是座什么桥?首先它是一座木桥,更是老支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跨越生命的桥梁。

3.此时,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用一句话表达对老支书的赞美、敬

佩与怀念吧!(生完成课堂练习,然后交流汇报)

六、学习写作方法

1.学一法:运用好意外法

“意外法”是指把在一般情况下想不到的事写进文章,使文章内容新奇,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或令人回味无穷的写作技法,它由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分为“文中意外”与“文末意外”。目的是为塑造形象,深化主题,致力于反常情节的

营造,在符合常规的基础上求新奇。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正是巧

妙运用了意外法,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如:课文直到结尾才揭示出“老汉”

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

觉得在“情理之中”。

2.举一例:

如《跳水》中,大家正为那个追一只猴子爬到桅杆顶端而又不能下来的孩

子着急时,孩子的爸爸——船长来了,他拔枪对准桅杆顶上惊恐不安的孩子,逼他从桅杆顶端跳水。这种解决方法实属意外。这种文中意外是构成文章高潮的重(16)

(17-18)

要手段。

3.练一练:

构思精巧的文章确能让看似平常的事、平淡的语言变得新奇而有魅力。而

构思要精巧常常得仗赖于意外法。写一件事,运用意外法构思习作。

示例:

迟到

睁开眼一看,我触电般地从床上跳起,顾不上严冬的寒冷,套衣服,拎书包,破门而出。一看表,7点整!还有30分钟,有希望!

一屁股坐上自行车,踩了半天,自行车不动,啊,忘了开锁!又是一阵手忙

脚乱。我的双腿似乎特别来劲,踩着车,一点不觉累。自行车以极限速度向前冲

着。到了十字路口,红灯。管不了这么多了,量车子也不敢碰我。正在这时,迎

面来了一辆公共汽车。危险!把车头往右一打,我和自行车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

一垃圾箱被撞翻。行人纷纷指责……管不了那么多,我扶起自行车继续踩,又踩不动。上帝啊!今天必迟到无疑了!真倒霉!一根“调皮”的树枝卡在后轮中,

我抓起树枝狠命往后一抽,树枝出来了,但我的胳膊肘结结实实地撞在身后硬邦

邦的电线杆上。顾不上那催人泪下的疼痛,我看了看表,7点27分,有希望!

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推开教室门,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用同情的目光盯着我,班主任像一尊雕像,一排难兄难弟气喘吁吁地站在一边。唉,又迟到了,我

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胳膊肘,紧紧闭着双眼。

当我睁开眼,嘿!我发现自己躺在暖和的被窝里,胳膊肘一点儿也不痛,原

来是一场梦!我长吁了一口气,伸了个大懒腰,我看了看钟,天哪!7点过了!这下要迟到了。反正总要迟到,不如慢条斯理一点,乐得个自在消遥。于是我像

星期天早上那样,先慢慢漱口,再悠悠洗脸,然后拿着面包走出家门,哼着小曲

下楼。

马路上,红灯。有几个慌张的同学闯了过去,我心里直骂:关键时候就能看

出一个人的素养,看我多好,斯斯文文地等到着绿灯。

到了学校,看见一群手端热干面的同学冲上教学楼,我直摇头,何必呢?反正已经迟到了!推开教室门,值日生冲着我喊:“你迟到了!”“我早知道,

迟到了就迟到了呗!”“不过挺可惜,只迟到1分钟。”“会么?!”我惊诧万分,立刻拉过几条胳膊看表,分明竟是7点31分。

我7点起床,那样慢腾腾地到校,只迟到1分钟?哦,我猛然想起家里的钟拨快了一刻,唉!

七、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老支书在危难面

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小兵张嘎夺枪记》。九、当堂检测(选做)

十、课后作业(选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 1

.情感渲染

这是一篇情感性较强的文章,要想文本感动学生,教师必须先被文本感动。所以,在这

节课中,我把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融进文本,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使文本、学生、教师三者融为一体。 2

.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在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层层深入地读。特别是抓住“洪水不断

上涨的三个阶段,老汉的每个举动”,感受他在危急时刻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

自己扛起来的精神与人格。

所以本节课激起了学生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

教学不足 1.

在教学中虽然力求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课文,

但是在课堂上对语言文字的挖掘多了一

些,让学生体会读少了一些;教师的点拨多了一些,学生的自悟少了一些。 2.

备课中所设计到的几个教学的切入点,

如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放在最后才点明这样写

的好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对文章所起的作用,这几点虽然都设计到了,但由于前面花的时间太多,没有点透,也是遗憾之处。

突遇山洪

疏导撤离

桥塌人亡

祭奠英灵———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

洪水势不可当

人们惊慌失措洪水狞笑

老汉像一座山、临危不乱

人们排队上桥、党员在后

洪水窜、舔、爬、吞

桥发抖、呻吟、垮塌小伙子和老汉被洪水吞没

舍己为人不徇私情

通过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要想把一篇文章教好,必须深入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的程度越深,领悟文本的涵义就越透彻,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就越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 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模拟当时的情景,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法 学法指导:自学、交流、深入理解 课型及教学课时: 新授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2.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内容? 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六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保持第三学段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老师们已经使用过五年级教材,对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为了让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做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 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word版本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要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本册教材大多数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关注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是学习课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人文内涵的开掘要适可而止,不可脱离文本,更不可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本册教材课后题主要体现以下学习要求: 指导朗读、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语言,鼓励运用。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全册分析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期学生基础一般,成绩有所提升,但提升阅读水平和理解水平以及写水平还较差,有50%的同学对于阅读短文理解缺乏信心,见其兴叹,写作更是心中充满的激情,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生自己的知识面较狭窄。本学期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二.思想情况 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准确思想方法。 三.教材内容分析 着“增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使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8个基础训练。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使用。体现了由实践到理解再到实践的过程。为了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 四.教学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识字100个。能准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升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能有有条理地写事和人,做到有中心;会修改作文;会写简单的合理的想象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4、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5、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准确思想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增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增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使用电教设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展开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习提供实践经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示儿》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示儿》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也是遗嘱,更是一首经典的爱国诗。全诗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教学目标: 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 2、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 3、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 教学难点: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了解作者和背景。 课前板书:课题示儿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诗,同学们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诗人陆游的资料,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一下陆游呢?(生说) 【课件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人。12岁即能诗文,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师:陆游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有什么特点呢?(生说) 【课件出示:诗歌特点: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谁能说说陆游生活的那个时代呢?(生说) 【课件出示:时代背景:1126年,当金兵的铁蹄踏破宋朝都城汴梁大门的那一刻起,战火就整整燃烧了95年,陆游就生活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一生都在渴盼着国家的统一,临终之时,躺卧在病塌上的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唱——《示儿》。】 师过渡:就让我们走进《示儿》去体会陆游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感受诗人情感打下基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蚌埠市双墩小学 吴子友 2019年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们所担任的六年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新学期中,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概况: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安排“资料袋”3次,分别在5课《七律.长征》、13课《穷人》、21课《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除了这8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积.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对于书写练习,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示儿 教学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的一篇。板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陆游(20XX-20XX),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20XX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第一组 1山中访友 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詹天佑 6怀念母亲 7*彩色的翅膀 8*中华少年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唯一的听众 12* 用心灵去倾听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只有一个地球 14* 大瀑布的葬礼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 青山不老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 一面 20* 有的人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诗海拾贝 诗经?采薇(节选)

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 天上的街市 白桦 与诗同行 我们去看海 致老鼠 爸爸的鼾声 给诗加“腰” 诗中的“秋” 第七组 21老人与海鸥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23最后一头战象 24* 金色的脚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 28* 我的舞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林海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小抄写员 鹿和狼的故事 军神 我们的方阵 军犬黑子 看戏 生字表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山中访友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 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1、古桥的图片。 2、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光碟或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 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3、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三、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 本班有学生40人,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本学期,针对各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 三、教学目的要求: 第一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一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 (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3)交流感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9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9年秋审定最新改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编辑,可直接打印。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9年月日

创新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你见到过草原吗?请见到过的同学描述一下草原的风景,说一说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让我们来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出示草原风光图片,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曲《我从草原来》。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图片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语文学科的性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题导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草原 人情美 (沿作者思路,紧紧抓住课文景色美、人情美两大部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感情,是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简洁有效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骆驼祥子》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要求学生一边听师范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 3.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风景美)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1 2* 山雨‥‥‥‥‥‥‥‥‥‥‥‥‥‥‥‥‥‥‥‥‥‥‥‥‥‥‥‥‥‥4 3 草虫的村落‥‥‥‥‥‥‥‥‥‥‥‥‥‥‥‥‥‥‥‥‥‥‥‥‥‥‥6 4* 索溪峪的“野”‥‥‥‥‥‥‥‥‥‥‥‥‥‥‥‥‥‥‥‥‥‥‥‥9 口语交际?习作一‥‥‥‥‥‥‥‥‥‥‥‥‥‥‥‥‥‥‥‥‥‥‥‥‥1 2 回顾?拓展一‥‥‥‥‥‥‥‥‥‥‥‥‥‥‥‥‥‥‥‥‥‥‥‥‥‥‥20 第二组 5 詹天佑‥‥‥‥‥‥‥‥‥‥‥‥‥‥‥‥‥‥‥‥‥‥‥‥‥‥‥‥23 6 怀念母亲‥‥‥‥‥‥‥‥‥‥‥‥‥‥‥‥‥‥‥‥‥‥‥‥‥‥‥26 7* 彩色的翅膀‥‥‥‥‥‥‥‥‥‥‥‥‥‥‥‥‥‥‥‥‥‥‥‥‥‥29 8* 中华少年‥‥‥‥‥‥‥‥‥‥‥‥‥‥‥‥‥‥‥‥‥‥‥‥‥‥‥32 口语交际?习作二‥‥‥‥‥‥‥‥‥‥‥‥‥‥‥‥‥‥‥‥‥‥‥‥‥35 回顾?拓展二‥‥‥‥‥‥‥‥‥‥‥‥‥‥‥‥‥‥‥‥‥‥‥‥‥‥‥41 第三组 9 穷人‥‥‥‥‥‥‥‥‥‥‥‥‥‥‥‥‥‥‥‥‥‥‥‥‥‥‥‥‥‥44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47 11 唯一的听众‥‥‥‥‥‥‥‥‥‥‥‥‥‥‥‥‥‥‥‥‥‥‥‥‥‥49 12* 用心灵去倾听‥‥‥‥‥‥‥‥‥‥‥‥‥‥‥‥‥‥‥‥‥‥‥‥‥52 口语交际?习作三‥‥‥‥‥‥‥‥‥‥‥‥‥‥‥‥‥‥‥‥‥‥‥‥‥54 回顾?拓展三‥‥‥‥‥‥‥‥‥‥‥‥‥‥‥‥‥‥‥‥‥‥‥‥‥‥‥58 第四组 13 只有一个地球‥‥‥‥‥‥‥‥‥‥‥‥‥‥‥‥‥‥‥‥‥‥‥‥‥60 14* 鹿和狼的故事‥‥‥‥‥‥‥‥‥‥‥‥‥‥‥‥‥‥‥‥‥‥‥‥‥6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 16* 青山不老‥‥‥‥‥‥‥‥‥‥‥‥‥‥‥‥‥‥‥‥‥‥‥‥‥‥‥69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4 2.妙用拟人: 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3.运用夸张: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不动了 4.运用假设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评:诗歌朗诵是可以供每个学校、班级操作活动,但建议将活动一与活动二进行调换,学生可以在写完诗歌之后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可以借此朗诵自己的诗歌,以增强其成功感,提高写作诗歌的兴趣。】 活动三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 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第一时

一、合作编本小诗集 .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者辅以书法。(注意引导学生要将搜集的诗歌、自己创作的诗歌、搜集的诗歌故事、诗歌资料等要分类编排、有序组合。) 2)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3)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3.成果展示 )诗集编好了,我们来欣赏吧!小组把诗集放在展示台上,并派代表介绍。 2)同学们评一评,可从书写、编排、美化等方面评。 3)选出优秀的诗集交流,可在学校里展示,开展班与班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请家长参观和评议。 第二时 诗歌知识竞赛

最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山中访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模拟当时的情景,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内容? 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六、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模拟当时的情景,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总计划 一、使用教材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1名,男生 34 名,女生17 名。本班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有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各项语文作业,学习习惯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反映灵活,爱回答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朗读水平普遍较好。但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大部分学生缺少写作兴趣,不会留心观察生活,写出的文章空洞、无情。也有部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较差,病句、错字较多。他们都是农村学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量较少,读书的范围较窄,不少学生还只限于读作文选。学生的积累较少,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被动,急需教师正确引导,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篇,共25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习作一篇,共7篇;安排“练习”一个,共7个。继续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承接前10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安排了“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项学习习惯培养。 2.关于课文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自读课文1篇。 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共分7个主题单元,依次是“心中有祖国”、

“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课文语言规范,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的感情色彩,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能力。四是阅读训练,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相机安排的“小练笔”。本册课本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要求学生能识会写的生字,排印在田字格内;排在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需学生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本册推荐的是《鲁滨孙漂流记》,放在“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中作专题介绍。意在激发阅读兴趣,真正做到“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关于习作 本册课文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每课习作的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都作了分析与指点,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部分习作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4.关于练习全册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内容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写毛笔字练习等,训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练习设计上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力求简约,既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教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 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读报和剪报”为话题,安排了“小组交流”、“做一做”、“考考你”、“学做剪报”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精华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1 2* 山雨‥‥‥‥‥‥‥‥‥‥‥‥‥‥‥‥‥‥‥‥‥‥‥‥‥‥‥‥‥‥4 3 草虫的村落‥‥‥‥‥‥‥‥‥‥‥‥‥‥‥‥‥‥‥‥‥‥‥‥‥‥‥6 4* 索溪峪的“野”‥‥‥‥‥‥‥‥‥‥‥‥‥‥‥‥‥‥‥‥‥‥‥‥9 口语交际?习作一‥‥‥‥‥‥‥‥‥‥‥‥‥‥‥‥‥‥‥‥‥‥‥‥‥1 2 回顾?拓展一‥‥‥‥‥‥‥‥‥‥‥‥‥‥‥‥‥‥‥‥‥‥‥‥‥‥‥20 第二组 5 詹天佑‥‥‥‥‥‥‥‥‥‥‥‥‥‥‥‥‥‥‥‥‥‥‥‥‥‥‥‥23 6 怀念母亲‥‥‥‥‥‥‥‥‥‥‥‥‥‥‥‥‥‥‥‥‥‥‥‥‥‥‥26 7* 彩色的翅膀‥‥‥‥‥‥‥‥‥‥‥‥‥‥‥‥‥‥‥‥‥‥‥‥‥‥29 8* 中华少年‥‥‥‥‥‥‥‥‥‥‥‥‥‥‥‥‥‥‥‥‥‥‥‥‥‥‥32 口语交际?习作二‥‥‥‥‥‥‥‥‥‥‥‥‥‥‥‥‥‥‥‥‥‥‥‥‥35 回顾?拓展二‥‥‥‥‥‥‥‥‥‥‥‥‥‥‥‥‥‥‥‥‥‥‥‥‥‥‥41 第三组 9 穷人‥‥‥‥‥‥‥‥‥‥‥‥‥‥‥‥‥‥‥‥‥‥‥‥‥‥‥‥‥‥44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47 11 唯一的听众‥‥‥‥‥‥‥‥‥‥‥‥‥‥‥‥‥‥‥‥‥‥‥‥‥‥49 12* 用心灵去倾听‥‥‥‥‥‥‥‥‥‥‥‥‥‥‥‥‥‥‥‥‥‥‥‥‥52 口语交际?习作三‥‥‥‥‥‥‥‥‥‥‥‥‥‥‥‥‥‥‥‥‥‥‥‥‥54 回顾?拓展三‥‥‥‥‥‥‥‥‥‥‥‥‥‥‥‥‥‥‥‥‥‥‥‥‥‥‥58 第四组 13 只有一个地球‥‥‥‥‥‥‥‥‥‥‥‥‥‥‥‥‥‥‥‥‥‥‥‥‥60 14* 鹿和狼的故事‥‥‥‥‥‥‥‥‥‥‥‥‥‥‥‥‥‥‥‥‥‥‥‥‥6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 16* 青山不老‥‥‥‥‥‥‥‥‥‥‥‥‥‥‥‥‥‥‥‥‥‥‥‥‥‥‥69 口语交际?习作四‥‥‥‥‥‥‥‥‥‥‥‥‥‥‥‥‥‥‥‥‥‥‥‥‥72 回顾?拓展四‥‥‥‥‥‥‥‥‥‥‥‥‥‥‥‥‥‥‥‥‥‥‥‥‥‥‥82 第五组 17 少年闰土‥‥‥‥‥‥‥‥‥‥‥‥‥‥‥‥‥‥‥‥‥‥‥‥‥‥‥86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