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探讨

小型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

方案探讨

摘要: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丢失或忘带一些物品,而智能防丢器,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外形小巧美观、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价格平民,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当它挂在钥匙、宠物、小孩书包、老人身上时,既可以作装饰品,也可以作追踪器。它既具有近距离的忘带提醒功能,又具有远距离的丢失定位功能。它既可以定位,也可以被定位。它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节省寻找时间、

降低忘带率和丢失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某款智能防丢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进行探讨,力争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智能防丢器、研究现状,研究方案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便民的设计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防

丢器就属于其中之一。为此,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设计。2000年,张朝辉设计了一款以UM3758-108A编解码芯片为核心的防丢器[1],当母

机和子机超过规定范围内时,就会出现声光报警。2010年,刘密歌、王路设计了

一款防丢器,它以PT2262/PT2272编码器集成芯片为核心[2],该防丢器不仅有防

丢功能,而且还具有查找功能。2011年,吴忠伟、何显山、岳彤发明的基于51

单片机的无线防丢器。2014年郭明明、韩阳等人研究并设计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

防丢器[3],该防丢器克服了原有防丢器单项声光报警问题[4]。而基于北斗GPS定位器的定位追踪器、防盗报警跟踪器,虽然定位和追踪功能强大,但其价位普遍较高,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做饰物挂件。目前市场上的防丢器,性能不稳,定位

不准,适用距离较短,外形不够精致。

近年来,无线传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Wifi[5]技术己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蓝牙几乎是每个手机的标准必备,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都有不同

的应用空间,例如,Wifi主要用于大量数据的传输,已经广泛应用在了无线路由

器中;Wireles Susb主要用于视频数据的传输;ZIGBEE主要用于短距离无线通

信系统中,因其传输速率有限只能用于传输一些控制信息。由于可穿戴设备对功

率要求比较高,因此,现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在无线通信的选择上采用了蓝牙

4.0(BLE)技术。

2.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和物品绑定后,可以通过手机寻找物品的位置,或通过物品寻找

手机的位置。在出门时,如果忘带物品或物品超出规定距离,会通过手机进行语

音提醒、振动和物品定位。另外,通过物品,也可以找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当

物品超出规定距离时,它可以通过手机GPS定位出大概位置,在辅助以近距离报

警系统找到物品的精确位置。鉴于它的工作特性,其必须性能稳定,价格平民,

外形小巧,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和照明功能。

3.研究内容

智能防丢器通过蓝牙和单片机芯片、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丢和定位。

近距离时,采用蓝牙和单片机芯片与手机连接,它通过距离变化来得知防丢

器的安全位置。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手机没有任何提醒;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超出设定距离范围时,将会自动产生警音附带振动。

当找不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时,可通过按动防丢器上的按钮,来使手机发出

警音,从而寻找手机。

当防丢器与手机距离较远或者不知道丢到何处时,采用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我们就可以通过智能防丢器上面的定位芯片来确定其大致位置,之后,再利用近

距离报警器,找到防丢器的精确位置。

防丢器上的按钮,按一下会有照明功能,按两下手机可自动警音提示并附带

振动。从而增加防丢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智能防丢器的蓝牙传输距离有限,而报警是由防丢器和蓝牙之间的距离决定的,这意味着手机和防丢器之间的障碍物越多,报警距离就越短,需要设定在勿

扰时间和地点内不报警。由于使用的是低能耗蓝牙技术,它的通信的信号强度会

受环境的影响,通信信号计量会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通过算法的选择和利用,

会有误报的可能性,未来的设计方向需要将误报率降低。

5.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智能防丢器中硬件部分包括:手机端硬件,防丢器硬件。其中手机端硬件是

手机在出厂时就已经设计好的,只要手机支持蓝牙4.0即可,所以,本系统的重

点在于防丢器硬件的设计。

防丢器中最重要的地方是电路主板,其他的固定设计和外观设计都是在电路

主板设计出来后,才能确定的。主板防丢器硬件部分主要分为微处理器模块、射

频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外电路模块。其中微处理器模块是整个主板的核心,所有

的其他模块都是题绕着此微处理器设计的。

微处理器的选择必须占用空间尽可能小,性能尽可能稳定。射频模块的设计

好坏关系着整个系统的通信质量,在天线的选择上必须能抗干扰、占用空间小及

不能影响其他模块的工作并可实现内置功能。

电源模块是整个板子的生命线,电源模块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保证能为每个模块供电。外围电路的设计包括蜂鸣器和LED指示灯,在设计外围电路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到空间的利用情况。除上述各模块设计外,整个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后期调试等问题,需提前预留出测试节点。

软件设计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软件的良好设计及正常运行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确保软件代码的正确。

防丢器的主要软件功能就是防止物品的丢失和追踪,在防丢器设计中,必须要涉及的一个属性配置是渐近属性配置,以便监测系统中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正常值。若系统中的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超出某值,则根据不同应用可设置发出不同级别的警报,如闪烁、蜂鸣器响或其它对用户有指示性的动作。

在渐近属性配置中定义了两种角色;渐近监测器和渐近发送端。其中,渐近监测即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区分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对两者进行分开设计。

6.实验方案设定

对该智能防丢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先部署相应的硬件环境。现市面上的主流机型是Android和iOS两种,并且需要支持蓝牙 4.0 技术。故选取一部Android 4.4.2版本与一部iOS 10.1版本的手机,另需要基站设备(防丢器)2 个。本系统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系统相关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对系统运行性能没有测试要求,影响性能的主要是各个平台的自身配置以及网络速度。系统测试中服务端采用阿里云服务器,移动端所用网络为中国移动4G网络。

由于测试的对象是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所在在软件测试中,采用的是黑盒测试的方法。黑盒测试的测试思想就是测试系统的功能,对内部程序逻辑没有要求,只要输入值和输出值与预计的相匹配就意味着测试成功。对于智能防丢器的测试内容包括平台对用户管理功能的测试与分析、对预警找寻功能的测试与分析。用户管理功能测试主要包括对用户登录、注册、信息修改、删除、找回密码等的测试。若能通过上面测试,说明用户管理相关的功能没有问题。预警功

能测试主要是对防丢器对距离的判断、防丢器绑定信息的查看、提示预警信息以及双向搜寻功能的测试。通过测试从而使本系统发现漏洞与不足并得以改正。

若能通过上面测试,说明用户管理相关的功能没有问题。预警功能测试主要是对防丢器对距离的判断、防丢器绑定信息的查看、提示预警信息以及双向搜寻功能的测试。通过测试从而使本系统发现漏洞与不足并得以改正。

参考文献:

[1]一种电子防丢器[J]. 张朝辉.电子制作. 2000.11.022

[2]多功能电子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J]. 刘密歌,王路.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0(01)

[3]曹青春,刘辉.基于cc2540的蓝牙射频模块设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02)

[4]阚力丰,郭明明,韩洋等.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防丢器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制作,2014,(15):11-12.

[5]卢敏,夏巧,鄭广增.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目标及发展趋势阴.通讯世界.2002(07)

张林艳,女(1983.06)汉族,籍贯河南南阳,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题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智能防丢器

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

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2国外研究状况及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1) 1.3设计任务的分析 (1) 1.4预期结果 (2) 2 总体方案设计的论证 (3) 2.1系统方案设计 (3) 2.2模块方案设计................. (4) 2.2.1主控芯片方案 (4) 2.2.2无线通信模块方案 (4) 3 硬件电路设计 (6) 3.1 STC89C51单片机主控模块设计 (6) 3.2单片机最小系统 (8) 3.2.1时钟电路 (8) 3.2.2复位电路 (9) 3.2.3 STC89C51中断技术概述 (9) 3.3 nRF24L01无线模块设计 (10) 3.3.1 nRF24L01概述 (10)

3.3.2引脚功能及描述 (11) 3.3.3 nRF24L01射频芯片特性 (12) 3.3.4 nRF24L01发送程序设计 (16) 3.4声光报警模块设计 (17) 3.4.1灯光提示电路 (17) 3.4.2声音报警电路 (17) 3.5震动报警模块设计 (18) 3.6按键模块设计 (19) 4 软件系统的设计 (19) 4.1软件介绍 (20) 4.2 nRF24L01发送流程图设计 (21) 4.3nRF24L01接收流程图设计 (22) 4.4母机流程图设计 (23) 4.5子机流程图设计 (24) 5 系统的调试及实验结果 (25) 5.1调试流程 (25) 5.2实验结果 (25) 6 结论 (26) 7 致谢 (28) 8 参考文献 (28) 附录一:主机原理图 (33) 附录二:从机原理图 (34)

小型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探讨

小型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 方案探讨 摘要: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丢失或忘带一些物品,而智能防丢器,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外形小巧美观、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价格平民,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当它挂在钥匙、宠物、小孩书包、老人身上时,既可以作装饰品,也可以作追踪器。它既具有近距离的忘带提醒功能,又具有远距离的丢失定位功能。它既可以定位,也可以被定位。它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节省寻找时间、 降低忘带率和丢失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某款智能防丢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进行探讨,力争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智能防丢器、研究现状,研究方案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便民的设计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防 丢器就属于其中之一。为此,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设计。2000年,张朝辉设计了一款以UM3758-108A编解码芯片为核心的防丢器[1],当母 机和子机超过规定范围内时,就会出现声光报警。2010年,刘密歌、王路设计了 一款防丢器,它以PT2262/PT2272编码器集成芯片为核心[2],该防丢器不仅有防

丢功能,而且还具有查找功能。2011年,吴忠伟、何显山、岳彤发明的基于51 单片机的无线防丢器。2014年郭明明、韩阳等人研究并设计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 防丢器[3],该防丢器克服了原有防丢器单项声光报警问题[4]。而基于北斗GPS定位器的定位追踪器、防盗报警跟踪器,虽然定位和追踪功能强大,但其价位普遍较高,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做饰物挂件。目前市场上的防丢器,性能不稳,定位 不准,适用距离较短,外形不够精致。 近年来,无线传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Wifi[5]技术己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蓝牙几乎是每个手机的标准必备,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都有不同 的应用空间,例如,Wifi主要用于大量数据的传输,已经广泛应用在了无线路由 器中;Wireles Susb主要用于视频数据的传输;ZIGBEE主要用于短距离无线通 信系统中,因其传输速率有限只能用于传输一些控制信息。由于可穿戴设备对功 率要求比较高,因此,现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在无线通信的选择上采用了蓝牙 4.0(BLE)技术。 2.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和物品绑定后,可以通过手机寻找物品的位置,或通过物品寻找 手机的位置。在出门时,如果忘带物品或物品超出规定距离,会通过手机进行语 音提醒、振动和物品定位。另外,通过物品,也可以找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当 物品超出规定距离时,它可以通过手机GPS定位出大概位置,在辅助以近距离报 警系统找到物品的精确位置。鉴于它的工作特性,其必须性能稳定,价格平民, 外形小巧,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和照明功能。 3.研究内容 智能防丢器通过蓝牙和单片机芯片、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丢和定位。 近距离时,采用蓝牙和单片机芯片与手机连接,它通过距离变化来得知防丢 器的安全位置。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手机没有任何提醒;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超出设定距离范围时,将会自动产生警音附带振动。

基于ARM单片机的智能小车循迹避障研究设计共3篇

基于ARM单片机的智能小车循迹避障 研究设计共3篇 基于ARM单片机的智能小车循迹避障研究设计1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小车的需求越来越高。智能小车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地进行信号处理和运动抉择,实现自主导航、路径规划和避障等功能。在工业生产、物流配送、智能家居、环保治理等领域,智能小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的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基于ARM单片机的智能小车循迹避障设计。通过对小车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程序的设计,使小车能够自主进行行车,避免撞车和碰撞,并能够遵循预设的路径进行行驶,完成既定的任务。 三、研究的内容 1. 小车的硬件组成 小车的硬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ARM单片机:ARM单片机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领域。在本设计中,ARM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负责控制小车的各项功能。 (2)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小车的动力来源,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小车前进、后退、转弯等各种运动。

(3)红外循迹传感器:红外循迹传感器是小车的“眼睛”,能够检测 和识别地面上的黑色和白色,实现循迹运行。 (4)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是小车的避障装置,能够探测小车 前方的障碍物,实现自动避障。 (5)LCD液晶屏幕:LCD液晶屏幕是小车的显示器,能够显示小车行 驶的速度、距离、角度等信息。 2. 小车的软件程序设计 小车的软件程序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嵌入式软件设计,另一部 分是上位机程序设计。 (1)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 嵌入式软件程序是小车控制程序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小车硬件的各 项功能。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① 初始化程序:负责对小车硬件进行初始化和启动,包括IO口配置、计数器设置、定时器设置等。 ② 循迹程序:根据红外循迹传感器所检测到的黑白线,判断小车的行 驶方向。如果是白线,则小车继续向前行驶;如果是黑线,则小车需 要进行转向。 ③ 路径规划程序:根据预设路径,计算小车应该按照什么路线进行行驶。路径规划程序需要考虑小车的行驶速度、运动方向和当前的循迹 情况。

智能小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目前,在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智能车辆以及在智能车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于20 世纪06 年代。当时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 Nilssen 和charles Rosen 等人,在1966 年至1972 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 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从此,移动机器人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多,智能车辆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地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导航及白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进。智能车辆在原有车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智能化技术设备:1计算机处理系统,主要完成对来自摄像机所获取的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分析、识别等工作2摄像机,用来获得道路图像信息3传感器设备,车速传感器用来获得当前车速,障碍物传感器用来获得前方、侧方、后方障碍物等信息。智能车辆技术按功能可分为三层,即智能感知/预警系统、车辆驾驶系统和全自动操作系统团。上一层技术是下一层技术的基础。三个层次具体如下:1智能感知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得车辆自身、车辆行驶的周围环境及驾驶员本身的状态信息,必要时发出预警信息。主要包括碰撞预警系统和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碰撞预警系统可以给出前方碰撞警告、盲点警告、车道偏离警告、换道/并道警告、十字路口警告、行人检测与警告、后方碰撞警告等.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2包括驾驶员打吨警告系统、驾驶员位置占有状态监测系统等。2辅助驾驶系统,利用智能感知系统的信息进行决策规划,给驾驶员提出驾驶建议或部分地代替驾驶员进行车辆控制操作。主要包括:巡航控制、车辆跟踪系统、准确泊车系统及精确机动系统。3车辆自动驾驶系统,这是智能车辆技术?淖罡卟愦危沙翟丶扑慊孔远厥迪殖盗静僮鞴δ堋D壳埃饕⒄褂糜谟导方煌ㄊ钡退僮远菔幌低场⒔嗬氤盗九哦蛹菔幌低车取U庵种悄苄〕档闹饕τ昧煊虬ㄒ韵录父龇矫? 1军事侦察与环境探测现代战争对军事侦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军事侦察的建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敌方的突然袭击,并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研制多用途的侦察器材和探测设备,在车上装备摄像机、安全激光测距仪、夜视装置和卫星全球定位仪等设备,通过光缆操纵,完成侦察和监视敌情、情报收集、目标搜索和自主巡逻等任务,进一步扩大侦察的范围,提高侦察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探测危险与排除险情在战场上或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这时,智能化探测小车就会发挥很好的作用。战场上,可以使用智能车辆扫除路边炸弹、寻找和销毁地雷。民用方面,可以探测化学泄漏物质,可以进行地铁灭火,以及在强烈地震发生后到废墟中寻找被埋人员等。3安全检测受损评估在工程建设领域,可

蓝牙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

蓝牙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李怡赵云鹏 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07期

【摘要】当下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人民显著地提升了自我生活水平,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从而经常在身边发生丢失钱物的现象,甚至丢失儿童的事情也时有出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防丢器的发明应运而生。本文阐述的蓝牙防丢系统是采用 STM32F103型单片机进行设计的。首先阐述了目前人们有时候会忘记一些物品或是儿童玩耍容易走出家长视线的现象,开始进行针对性设计。主要功能包括:防丢器的蓝牙模块可以与手机蓝牙模块相连;手机操作界面可以让装置发出警报;可以通过装置令手机发出警报声;蓝牙断开链接,手机与装置同时报警。此设计的主要模块包括: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电源模块,蓝牙模块,报警模块等。在设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对于基本模块的理解与实现,最后给出了在未来系统需要进一步被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单片机;防丢装置;蓝牙;检测报警 目前由于个人、家庭责任和社会竞争等诸多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大脑投入到应对这种忙碌和紧张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出现健忘的症状,往往不记得自己的包,自己的手机,钥匙等放在何处。本课题设计的智能防丢器采用了蓝牙技术,以单片机为主控,分别控制蓝牙模块与报警模块,意图在于在嘈杂的人群中发挥丢失报警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丢失物品的问题。 本设计分为软硬件两部分,以基于STM32的蓝牙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完成手机端APP 与微控制器STM32F103之间的数据传输系统。 硬件部分设计思想基于STM32单片机、蓝牙模块HC-05、蜂鸣器、提示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搭建电路,利用蓝牙的连接与断开,控制硬件达到报警与否。 1. 系统硬件设计 1.1 报警模块设计 本设计使用的是有源蜂鸣器,只要通电蜂鸣器就可以发出声音。无源蜂鸣器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可以发出多种声调,一些成品的例子里,控制端口可以重复使用。有源蜂鸣器优点则是通过编程控制较为简单。 在本设计中,蜂鸣器引脚接单片机PC15,当上位机寻找下位机或者二者连接已断开时,MCU将一个低电压发送到8050三极管的发射极,三级管导通,蜂鸣器报警,二极管发光。 1.2 蓝牙模块设计

基于智能锁和防丢器的列车防丢系统研究设计

基于智能锁和防丢器的列车防丢系统研究设计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本研究旨在结合智能锁和防丢器技术,设计一种基于列车的防丢系统,旨在提高列车乘客的安全感和舒适度,减少贵重物品的丢失风险,为列车运营安全和乘客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智能锁和防丢器技术的应用研究,将为列车防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列车客流量的增长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结合智能锁和防丢器技术,设计和实现一种高效的列车防丢系统。目前,列车旅客在乘坐列车时,经常会出现遗失行李或贵重物品的情况,给旅客带来困扰和不便。研究如何利用智能锁和防丢器技术来有效防止列车上物品的丢失,提高列车旅客的出行体验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目标。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提供一种智能、便捷、安全的列车防丢解决方案,为列车管理部门和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探索如何将智能锁和防丢器技术与列车系统结合,提高旅客行李的管理效率,减少旅客的财产损失,进一步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智能锁和防丢器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 列车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乘坐列车出行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列车乘客数量的增加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列车上的乘客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物品遗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给乘客自身带来困扰,也给列车管理部门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和压力。 研究基于智能锁和防丢器的列车防丢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入智能锁技术和防丢器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乘客的物品在列车上丢失。智能锁技术能够帮助乘客对自己的行李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防丢器技术则能及时发现并追踪物品的位置,从而减少物品遗失的风险。 在提高乘客出行体验的列车防丢系统的研究还能提升列车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减轻管理压力,提高服务质量。深入研究基于智能锁和防丢器的列车防丢系统设计方案及实现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列车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 2. 正文 2.1 智能锁技术概述 智能锁技术是一种结合了机械锁和电子技术的新型安全锁具,具有密码开锁、指纹解锁、手机APP远程控制等功能。智能锁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提高了开锁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了传统钥匙被复制的风

智能安防技术的研究现状

智能安防技术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和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智能安防技术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解决方案。他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先进、便捷的安全保障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安防技术的研究现状。 一、智能安防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安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期的智能安防系统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等手段来构建。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安防系统的构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能安防系统逐渐从人力操作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设备。 二、智能安防技术的分类 智能安防技术可以分为:视觉技术、声音技术、智能识别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四个方面。 1、视觉技术:视觉技术就是指通过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视,它是智能安防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清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保证高清晰度的同时,还可以快速识别和追踪目标对象。

2、声音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能够有效的识别特定声音。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利用声学传感器收集场景声音,再通过算法处理,确定是否有人的声音在场景中。 3、智能识别技术:智能识别技术是智能安防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它可以有效的识别目标对象,如人脸、车牌、手指纹等。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指纹识别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 4、综合管理技术:综合管理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对系统的全局管理。通过综合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运行状况的检测,对故障进行诊断,并对故障进行处理,以保证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三、智能安防技术的应用 智能安防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视频监控、入侵检测、红外探测、骨传导检测、智能门禁管理等方面,在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视频监控:智能视频监控可以实时监控和追踪监控范围内的人员和物品。针对不同的需求,智能监控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监控模式,如区域监控、全景监控、情景再现等。

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doc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防丢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丢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引言 在如今智能化、便携性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中,防丢器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防丢器是一种能够帮助用户防止个人财物丢失的智能设备。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对防丢器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在市场上的可行性,并探讨项目的潜在挑战和解决方案。 2. 项目背景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个人财物的丢失风险也随之增加。例如,手机、钱包以及其他值钱物品的丢失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防丢器项目应运而生。 防丢器是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和定位技术的设备,可以通过与用户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连接,实时监测物品位置并提醒用户。它可以帮助用户迅速找回财物,减少损失。 3. 市场分析 3.1 市场规模 防丢器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据市场研究公司统计,预计全球防丢器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以每年20%的增长率不断扩大。 3.2 市场竞争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防丢器产品,如Tile、TrackR等,它们通过利用蓝牙技术与用户设备相连接,提供定位和防丢功能。这些产品已经建立起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市场竞争仍然较为激烈。 3.3 潜在用户 潜在用户群体广泛,主要包括城市居民、旅行者、商务人士等。他们对个人财物的安全和便携性需求较高,是防丢器的潜在用户。

4. 技术可行性分析 4.1 连接技术 防丢器需要与用户设备(如手机)进行连接,因此需要一种可行的连接技术。 目前,蓝牙技术是最常用的连接技术之一,其成本低廉且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等设备上。 4.2 定位技术 为了实现准确的物品定位,防丢器需要使用有效的定位技术。目前,GPS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定位,但其在室内或复杂环境中定位精度较差。因此,利用无线信号定位(如蓝牙、WiFi)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5. 商业模式分析 5.1 销售模式 防丢器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如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如实体店铺、合作伙伴)进行销售。线上渠道具有低成本、广泛覆盖的优势,而线下渠道能够提供一对一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5.2 收费模式 防丢器可以采取一次性购买的模式,用户购买设备后无需额外支付费用。另外,也可以采取订阅模式,用户需要按照一定时间周期支付费用以继续使用服务。 6. 潜在挑战和解决方案 6.1 竞争压力 防丢器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与其他品牌进行竞争。为了突出产品特色,项目方 需要注重研发和创新,并加强品牌宣传,提升用户认知度。 6.2 技术难点 从技术上看,定位精度、设备耗电量和设备尺寸等方面是防丢器项目需要面对 的挑战。项目方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设备性能,并优化用户体验。 6.3 用户隐私保护 防丢器作为一种与用户手机连接的智能设备,需要保护用户隐私。项目方需要 制定严格的数据保护政策,并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手机定位报警系统的可行性及技术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方案

手机定位报警系统的可行性及技术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方案 摘要: 手机定位报警系统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和研究的一种 技术,旨在通过利用手机的定位功能,帮助用户在紧急情 况下快速定位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本文将探讨手机定 位报警系统的可行性,并针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指导。 1. 研究背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不断增强,人们开始利用手 机的定位技术开发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应用,如手机定 位报警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帮助用户迅速报警,还可以提 供用户位置信息,方便他人及时救援。然而,该系统是否 可行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2. 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条件

手机定位报警系统的可行性首先取决于手机的定位功能。现代智能手机多数配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基 站定位系统(LBS),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定位数据。因此,从技术条件上来说,手机定位报警系统是可行的。 2.2 数据传输与处理 手机定位报警系统中,一般涉及到定位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针对定位数据的实时传输,可以利用手机的网络连接 功能,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使用网络数据实现。 对于数据的处理,可以利用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通过 建立软件算法实现位置信息的解析和警报的发送。因此, 从数据传输与处理的角度来看,手机定位报警系统也是可 行的。 3. 技术问题 3.1 定位准确度 手机定位系统的准确度是影响其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城市密集区域,由于建筑物和其他遮挡物的存在,GPS 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使得定位不准确。此外,使用LBS 定位时,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限制了定位的精确度。为解

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小车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智能小车的自动避障功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介绍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并对系统的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小车在行进过程中自动感知并避开障碍物。这一功能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首先考虑到了以下几个关键需求: 1. 高精度的障碍物感知能力:智能小车需要能够精确地感知到前方的障碍物并进行判断。 2. 高速响应能力:避障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地对感知到的障碍物做出反应,并给出合适的控制指令。 3. 稳定性: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二、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选择了Arduino作为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的控制平台。Arduino是一款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的开源电子平台,具备较高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如下: 1. 硬件设计: - 小车底盘:选择合适的底盘作为基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 - 传感器:使用超声波传感器作为主要感知器件,用于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 - 控制器:选择Arduino作为控制器,通过编程实现系统的逻辑功能。 2. 软件设计: - 障碍物感知算法:根据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确定与障碍物的距离,并将其作为输入。 - 避障决策算法:根据传感器测量结果和当前状态,通过算法决策小车的运动方向。 - 控制指令生成算法:输出合适的控制指令,控制小车运动。 三、系统实现与验证 基于以上设计方案,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实现与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1. 硬件搭建: 将选择的底盘与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并接入Arduino控制器。经过一系列的电路连接和调试,确保硬件设备的正常工作。 2. 软件编程: 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编写与硬件设备配合的程序。首先编写障碍物感知算法,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距离,并将测量结果输出。然后编写避障决策算法,根据测量结果和当前状态进行决策。最后编写控制指令生成算法,控制小车的运动。 3. 系统验证: 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一系列的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包括在复杂环境下的障碍物感知、避障决策和控制指令生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 四、系统的性能评估与应用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探索如何 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各自的领域中。其中,创新设计领域也逐渐开始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来提升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人工智能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设计: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智能化的设计工具,如 自动化设计系统、分析与优化系统、虚拟现实设计等,帮助设计师更快地完成设计任务,并在设计过程中提供实时反馈和分析。 2.智能化材料与工艺:人工智能在创新设计中的另一重要应用是智能化材料与 工艺研究。例如,研究材料本身的特性,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材料进行优化控制,以实现更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特性与工艺。 3.智能化交互:目前在创新设计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交互式 设计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设计语言与算法,可以让智能化交互设计更加快捷和精细。 二、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的现状和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在创新设计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 创新设计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是,在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过程中,仍然面临以下挑战: 1.数据质量问题:人工智能算法依赖大量的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然而,在创 新设计领域中,往往缺乏足够的高质量数据来支持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

2.算法不可信问题:目前,一些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算法还面临算法不可靠性 的风险。需要更严格、更严谨的实验方法,来验证其算法是否可靠,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缺乏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创新设计领域还有一个挑战是缺乏大规模 的应用场景。只有在足够大规模的实际应用中,才能真正检验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的效果。 三、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目前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未来,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将呈现以下三个方向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设计工具的完善:智能化设计工具将继续完善,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为 设计师提供更加精准和实用的设计方案。同时,还将着重研究人工智能与设计师的交互方式,以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智慧的相互配合和协同。 2.智能化材料与工艺的研究:智能化材料与工艺研究将进一步深化,以满足设 计领域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未来,智能化材料与工艺的研究将注重实现材料优化与数字化制造的一体化,同时在保持材料特性的基础上,为设计诉求的维度提供足够的增量。 3.更多的大规模应用场景:随着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必将带来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将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以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结语 总的来看,人工智能辅助创新设计方法已经成为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虽然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创新

工程类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工程类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设备智能化已成为一个热门 的研究方向。智能化工业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 善生产环境,增加企业竞争力,对于推动制造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智 能化工业设备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智能化工业设备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以下目标: 1. 深入了解智能化工业设备的概念、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 系统地研究智能化工业设备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和方法; 3. 基于工程实践,设计并实现一种智能化工业设备,并进行应用验证; 4. 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智能化工业设备设计与应用的新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1)智能化工业设备的概念与发展趋势:对智能化工业设备的定义、发展历程、发展趋 势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2)智能化工业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智能化工业设备的设计原理、关 键技术和方法,包括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 (3)智能化工业设备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智能化工业设备在不 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制造业、医疗器械、交通运输、农业等; (4)智能化工业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实践:基于研究成果,设计并实现一种智能化工业设备,并进行应用验证。 3.2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和掌握智能化工业设备的最新研究成果和 进展; (2)实验研究法:基于理论研究,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际实验研究;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智能化工业设备在不同领域的成功案例,归纳智 能化工业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和方法;

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研究

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令人 头疼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垃圾桶往往存在容量不足、易满溢、异味扩 散等诸多问题,给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科技的不 断发展,智能垃圾箱的设计应运而生,通过其智能化、自动化的特性 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垃圾桶存在的问题。智能垃圾箱结合了物联网、传 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种类、检测垃圾 填充状态、压缩垃圾体积,提高垃圾桶容量利用率,减少垃圾收集频次,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环保效益的最大化。对智能压缩垃圾箱的设计 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垃圾箱设计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实施方案,旨在提出智能垃圾箱设计的优势和改进建议,为城市垃圾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探讨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在城市生活中的可行性和实 用性,旨在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处理难题。通过研究智能压缩垃 圾箱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水平。通过分析智能垃圾箱设计的优 势和应用前景,促进智能城市建设和智慧环境管理的发展。研究将为 城市垃圾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

垃圾处理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的城市环境做出积极贡献。通过探讨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的效果评估、发展前景和建议改进,为智能垃圾箱设计在城市管理中的广泛推广和实施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 研究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体积,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容量,减少垃圾填埋的空间和污染。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传感器技术监测垃圾箱的填充情况,及时做出响应,避免垃圾溢出或者满载未处理的情况,提高了垃圾处理的精准度和便利性。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还可以节约成本,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研究智能压缩垃圾箱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可以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 2.1 智能垃圾箱设计原理 智能垃圾箱设计原理是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智能识别、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对传统垃圾箱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具备更智能化、更高效的垃圾分类、垃圾收集和垃圾处理功能。其核心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智能 家居管理系统是实现智能家居的核心,通过连接家庭中的各种智能设备、传感器等,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控制、监测和管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家居体验。 本文将围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展开研究与设计。首先,介绍智能 家居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接着,分析智能家居的需求和挑战;然后,探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最后,展望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 一、智能家居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智能家居是一种利用惯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 等各种传感器,将房屋联网进行监控和控制的系统,从而提高家庭居住的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等。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逐年增大,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670亿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4,430亿人民币。同时,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二、智能家居的需求和挑战 智能家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智能家居的需求在日益增多。人们期待着在家中能够实现语音控制、手 机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等多种操作。同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智能家居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

其次,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大量的个人隐私,如果存在安全漏洞,则会给用户的个人财产和身体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最后,智能家居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同厂商的智能 家居产品有着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协议,如何实现多设备联动和多标准兼容也是智能家居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是将各种传感器、设备、服务通过互联网连接 起来,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从而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下面将从系统架构、传感器选择、通讯协议、安全性等方面,简要地介绍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1. 系统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主要架构由云端和终端两部分组成。云端部 分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分析,终端部分负责数据采集和传输。云端和终端之间通过云服务、通讯协议等手段进行数据交互和控制指令传输。 2. 传感器选择 传感器是智能家居管理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 光线等环境参数的感知和采集。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成本预算,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品牌。同时,需要考虑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格式。 3. 通讯协议 通讯协议是智能家居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各个设备之间数据交互 和控制指令传输的方式和标准。在选择通讯协议时,需要考虑通用性、安全性、带宽和延迟等因素。

儿童防丢报警器设计-毕业设计

儿童防丢报警器设计 摘要 单片机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很难找到没有单片机涉及的领域。导弹的导航装置或是控制飞机上的各种仪器,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传输数据,实时控制和工业自动化过程的数据处理。这种微型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管理与过程控制,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和专用设备等领域。 本文设计了一种小孩防丢控制器它以单片机为基础,通过蓝牙主从机实现信息的互联,一旦信号断开,则立即报警。 关键字:单片机;蓝牙;声光;系统;蜂鸣

Abstract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areas of life,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reas that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microcontroller. The missile's navigation device either controls various instruments on the aircraf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transmission data, real-time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ocesses. Microcontrollers are widely used i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process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household appliances, medical equipment, aerospace and special equipment. This article designed a child anti-lost controller. It is based on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realizes the interconnection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Bluetooth master-slave. Once the signal is disconnected, it will alarm immediately.In this paper, a child protection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which is based on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information is interconnected through a Bluetooth master and slave machine. Once the signal is disconnected, the alarm is immediately made. 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Bluetooth; sound and light; system; buz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