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doc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摘要

本课题设计的防丢器与现代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成果。本设计主要分为母机和子机两个部分,母机主要包括TC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声光报警和震动报警模块,复位电路模块以及晶振电路模块。子机主要包括STC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灯光提示电路、晶振电路模块以及复位电路模块。因为母机和子机都载有采用2.4G技术进行通信的NRF24L01无线模块,所以母机和子机都能够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当两者距离没有超过规定的范围时,NRF24L01发射端配置为发射模式,对数据进行发送,相应的NRF24L01接收端配置为接收模式对数据进行接收,当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数据时,然后对发送端传输应答信号,这样母机和子机就完成了一次通信。然而当母机和子机的距离超过规定范围内时,那么母机发送的数据就不能被子机所接收,这时子机也不会对母机传递应答信号,在超过规定的时间内发送端不能接收到接收端发出的应答信号,而此时母机和子机就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数据传输失败,母机进行声光报警和震动报警,子机出现声光报警。本设计在原有防丢器的基础上加以震动报警模块,这也是本设计的创新所在,防丢器的震动报警功能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噪杂的人群中,效果尤为突出。

关键词:NRF24L01;防丢器;STC89C51

Abstract

Abstract:The issue of anti-lost design is closely related to modern people's lives, is the era of progress, the resul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f the base unit and the handset, the base unit includes TC89C51 MCU control module, NRF24L01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odule, sound and light alarm and vibration alarm module, reset circuit module and oscillator circuit module. Including major STC89C51 slave MCU control module, NRF24L01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odule, sound and light alarm module, lighting tips circuit, crystal oscillator circuit module and reset circuit module. Because the base unit and handset are contained using 2.4G technology NRF24L01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so the base unit and the handset can send and receive signals.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does not exceed the specified range, NRF24L01 the transmitter configured to transmit mode, the data is sent, the corresponding NRF24L01 receiving end configured to receive data reception mode, when receiving the sender receives the data, and then the sender response signal transmission, machine tools and so on to complete a sub-machine communication. However, when the distance of the base unit and the handset exceeds a predetermined range, then the data can not be transmitted by the base unit received quilt machine, then the handset will not have the base unit transfer acknowledge signal within a predetermined period of time than the sender to the receiver can not receive response signal sent from the console, but this time the base unit and the handset can not be normal commun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 failure, machine tools sound and light alarm and vibration alarm, the handset appears sound and light alarms. The design to be in the original anti-lost, based on the vibration alarm module, which i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design lies, anti lost the vibration alarm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life, especially in a noisy crowd the effec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Keywords: NRF24L01; Anti lost alarm; STC89C51

目录

1 前言 (1)

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1)

1.3设计任务的分析 (1)

1.4预期结果 (2)

2 总体方案设计的论证 (3)

2.1系统方案设计 (3)

2.2模块方案设计................. (4)

2.2.1主控芯片方案 (4)

2.2.2无线通信模块方案 (4)

3 硬件电路设计 (6)

3.1 STC89C51单片机主控模块设计 (6)

3.2单片机最小系统 (8)

3.2.1时钟电路 (8)

3.2.2复位电路 (9)

3.2.3 STC89C51中断技术概述 (9)

3.3 nRF24L01无线模块设计 (10)

3.3.1 nRF24L01概述 (10)

3.3.2引脚功能及描述 (11)

3.3.3 nRF24L01射频芯片特性 (12)

3.3.4 nRF24L01发送程序设计 (16)

3.4声光报警模块设计 (17)

3.4.1灯光提示电路 (17)

3.4.2声音报警电路 (18)

3.5震动报警模块设计 (18)

3.6按键模块设计 (19)

4 软件系统的设计 (20)

4.1软件介绍 (20)

4.2 nRF24L01发送流程图设计 (21)

4.3nRF24L01接收流程图设计 (22)

4.4母机流程图设计 (23)

4.5子机流程图设计 (24)

5 系统的调试及实验结果 (25)

5.1调试流程 (25)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

5.2实验结果 (25)

6 结论 (27)

7 致谢 (28)

8 参考文献 (29)

附录一:主机原理图 (20)

附录二:从机原理图 (20)

附录三:元件清单 (20)

附录四:NRF24L01发送模块程序 (20)

附录五:NRF24L01接收模块程序 (20)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1 前言

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状况的良好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由于个人发展、家庭琐事、社会竞争等诸多因素,人们常常使自己的大脑处于忙碌和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自己记忆力下降,出现忘东忘西的状况,常常不记得自己的手机、钱包、钥匙放在何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逛街、购物、出外旅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都是比较繁华热闹的地方,自己的钱包、手机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小偷偷走了,更要命的是那些带着自己孩子外出的人们,稍微不注意自己的孩子就跑丢了。为了预防以上这些不好事情的发生,智能电子防丢器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很方便,很实用。

智能电子防丢器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环保,性能好等特点,对防止钱包、手机、钥匙、小孩等贵重物品的丢失有很好的用途,是现代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物品[1]。本课题设计的防丢器通过单片机系统分别控制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在保留声音报警功能的同时添加振动报警功能,这样在噪杂的人群中能更好的发挥防丢器的优势,更有效地解决物品丢失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防丢器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好多专家与学者对防丢器进行了研究、分析及其设计。在2000年,张朝辉设计了一款以UM3758—108A编解码芯片为核心的防丢器[2],当母机和子机超过规定范围内时就会出现声光报警。2010年刘密歌、王路设计了一款防丢器,它以PT2262/PT2272 编解码集成芯片为核心[3]。该防丢器不仅有防丢功能,而且还具有查找功能。2014年郭明明、韩阳等人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防丢器,该防丢器克服了原有防丢器单项声光报警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防丢器[4]。

而本设计则是采用2.4GHz无线技术的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进行短距离传输,2.4GHz技术属于国际性的频段,抗干扰性强[5]。同时本设计在原有防丢器基础上加以震动报警功能,克服了原有防丢器的缺陷和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实用性强、方便使用等优点。这种震动报警功能在噪杂的人群中效果显得尤为突出,更好的解决了物品丢失以及儿童丢失的问题。

1.3设计任务的分析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

本设计分为硬件电路部分和软件编程部分。硬件电路的主要部分是STC89C51单片机和采用2.4G技术进行短距离通信的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6]。该防丢器运用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在规定距离内母机和子机进行正常信号传输,超出距离母机和子机不能进行正常信号传输的思想,通过STC89C51单片机对母机或者子机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并随时更新母机、子机的信息,进而对声光报警器和震动报警器进行控制[7],以完成信号不能正常传输就报警的任务。另外,本设计拥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高,传输速率快等特点。

本设计的软件编程部分是以KeilC51软件为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编写的。

本此设计选用的是STC89C51单片机。单片机具有以下特性:

·结构不复杂,安全性能高。

·处理功能强,速度快。

·低电压低耗,体积小。

·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程序的循环利用率较高。

1.4预期结果

母机和子机通过无线模块在10m的范围内上能相互通信,当信号不能正常传输时,进行声光报警和震动报警。本设计的模块主要包括STC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声光报警和震动报警模块、灯光提示电路模块以及按键查找模块[8]。

2 总体方案设计的论证

2.1系统方案设计

子机:子机主要包括STC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灯光提示电路、晶振电路模块以及复位电路模块。如下图2-1所示:

图2-1 子机模块

母机:母机主要包括STC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声光报警和震动报警模块,复位电路模块以及晶振电路模块。如下图2-2所示:

图2-2 母机模块

图2-2 母机模块

2.2 模块方案设计

2.2.1主控芯片方案

方案一:采用STC89C51单片机实现。STC89C51单片机具有安全性能高、运行速度快、处理功能强、结构简单、功耗低、体积小、价格低廉、易于调试和维护等优点[9,10]。同时,STC89C51单片机易于开发,应用领域广,技术掌握较全面,技术运用能力较娴熟。

方案二: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MSP430F149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大、可靠性高、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11,12],但是考虑到本设计结构简单,不需要强大的功能做支撑,另外,MSP430F149单片机也有很多缺点,比如成本较高,开发周期较长等等。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STC89C51单片机作为本系统的微控制单元(英文缩写为“MCU”)。

2.2.2无线通信模块方案

方案一:采用集成芯片M7216。集成芯片M7216属于遥控编码的一种,具有内码数量大,编码重复率低,工作电压低等优点,但是集成芯片M7216系统结构复杂,功能难以实现。

方案二:运用编解码芯片PT2262/2272。编解码芯片PT2262/2272具有功耗低、价格低廉、应用领域广、地址码较多等优点[13,14],传输方式及结构如下图2-3所示:

图2-3 PT2262/2272芯片传输结构图

据调查及其上图表明,编解码芯片PT2262/2272的缺点主要包括稳定性差、发射频率较低、系统较复杂、实现功能较少(只能完成单向报警功能)等方面。

方案三:采用2.4G技术进行短距离传输的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功耗低、稳定性好、运行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优点[15,16]。同时该模块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能够实现双向报警。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作为本设计的通信模块。

3 硬件电路设计

3.1 STC89C51单片机主控模块设计

STC89C51单片机是一个低压高性能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Flash闪存,512 bytes的RAM,2K字节EEPROM存储空间并且具有处理能力强,性能稳定,功耗低,价格低廉的优点[17]。它完全兼容普通51单片机的指令和功能,并且可以独自完成ISP在线编程功能。

主要功能特性:

1)8k可反复擦写Flash ROM;

2)32个双向I/O口;

3)512x8bit内部RAM;

4)可直接使用串口下载;

5) 内带2K字节EEPROM存储空间;

6)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7)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8)掉电后中断可唤醒;

9)8个中断向量源;

10)时钟频率介于0Mhz和24Mhz之间;

11)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

12)具有两个16位的定时/计时器。

引脚图见图3-1:

图3-1 单片机管脚图

STC89C51单片机引脚介绍如下:

①主电源引脚(2根)

VCC(Pin40):电源输入,接+5V电源

GND(Pin20):接地线

②外接晶振引脚(2根)

XTAL1(Pin19):单片机中振荡电路外部信号的引入接口。

XTAL2(Pin18):单片机中振荡电路的输出接口。

③控制引脚(4根)

RST/VPP(Pin9):具有复位功能的引脚。若该引脚在规定周期内出现两个连续的高电平脉冲时,则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操作,恢复单片机原有的状态。

ALE/PROG(Pin30):地址锁存允许信号。一般情况下,STC89C51单片机对外部信息访问时,ALE能够锁存低8位字节的地址,另外,ALE端的脉冲输出频率是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六分之一,具有定时、降低成本的作用。

PSEN(Pin29):外部存储器信息读取信号。当单片机读取内部存储器信息时,PESN 保持原有的状态,当单片机读取外部储存器信息时,PESN在每个周期内变化两次。

EA/VPP(Pin31):对访问内部、外部信号进行控制。当这个引脚接低电平时,单片机将读取外部信息指令,当这个引脚接高点平时,单片机首先读取内部储存信息指令,一旦访问的地址范围大于内部储存器的范围时,单片机将自动读取外部储存信息指令。另外,当外部编译器对内部程序进行编译时,可输入编程电压VPP。

④双向I/O端口(4组)

STC89C51单片机有4组8位的可编程I/O口,分别位P0、P1、P2、P3口,对于每一组I/O端口而言都包含8个引脚,4组I/O端口一共有32个引脚[18]。

P0口(Pin39~Pin32):P0端口是一个没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输入、输出端口。此时该端口输出低电平为0,输出高电平则为高阻态,因此在众多情况下加上内拉电阻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该端口作为普通的输入、输出端口或者该端口对NPN 型管进行驱动时。另外,该端口还可以用作复用总线,提供8位数据和低8位地址。该端口的引脚依次命名为P0.0、P0.1,、P0.2、P0.3、P0.4、P0.5、P0.6、P0.7。

P1口(Pin1~Pin8):P1端口是一个内部含有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输入、输出端口。该端口可同时对四个负载进行驱动,当输入1时为高点平,当该端口作为输入口时,被拉低的引脚可输出一个电流。该端口的引脚依次命名为P1.0、P1.1,、P1.2、P1.3、P1.4、P1.5、P1.6、P1.7。

P2口(Pin21~Pin28):P2端口也是一个内部含有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输入、输出端口。该端口也可同时对四个负载进行驱动,当输入1时为高点平,可作为输入口。

该端口的引脚依次命名为P2.0、P2.1,、P2.2、P2.3、P2.4、P2.5、P2.6、P2.7。

P3口(Pin10~Pin17):P3端口同样也是一个内部含有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输入、输出端口。该端口同样可对四个负载进行驱动,当输入1时为高点平,当该端口作为输入口时,被拉低的引脚可输出一个电流。该端口的引脚依次命名为P3.0、P3.1,、P3.2、P3.3、P3.4、P3.5、P3.6、P3.7。

3.2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指的就是运用较少的元器件,组成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系统,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最小系统看作是应用系统的核心[19]。该系统包括STC89C51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该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3-2所示:

图3-2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框图

3.2.1时钟电路

晶振是STC89C51单片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就晶振供给的时钟频率角度而言,时钟频率越低,单片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就越慢,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就越快。晶振的存在主要是为单片机系统提供时钟信号的[20]。而对于STC89C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而言,它包括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两种模式,如下图3-3所示是STC89C51单片机内部时钟结构框图。在单片机系统本身存在的振荡电路基础上,用晶振与单片机的18、19引脚相连接,然后再并联接入两个电容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此时便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信号。两个电容的主要功能是稳频和加快振荡速度。电容数值的大小介于5pF和30pF之间,最常用的电容值是30pF,振荡频率的数值介于1.2Mhz和12Mhz之间,最常用的是6Mhz和12Mhz。

图3-3 STC89C52内部时钟电路

3.2.2复位电路

在电路电源接通的前提下,如果STC89C51单片机的RESET引脚能够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从电源正极植入高电平;

2、高电平脉冲持续两个周期的时间。

那么单片机就会执行复位操作。另外,如果该引脚一直处于高电平植入状态,那么单片机内部将不断执行复位操作。对于复位电路而言,它分为自动复位电路和手动复位电路两种模式,而本设计采用的是自动复位电路,自动复位操作主要是通过电容的充放电功能来完成的,当电压的上升时间小于1ms时,单片机就可以完成自动复位[21]。本设计的自动复位框图如下3-4所示:

图3-4 STC89C51复位电路

3.2.3 STC89C51中断技术概述

中断技术是由单片机内部的中断系统来实现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程序进行管理和监控,并且当中断系统发出中断指令时,单片机应及时作出响应并执行中断操作[22,23]。中断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由中断系统发出中断指令,然后对这一指令进行判断,若中断指令被允许,那么单片机就停止执行现有的程序,接着执行并处理中断系统发出的中断指令,待到中断指令执行完成后,单片机再转到程序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主程序。如下图3-5所示是程序中断的处理过程。

图3-5 中断过程

对于单片机系统而言,中断技术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假如单片机内部无中断系统,那么单片机在运行过程中就要对单片机系统中的服务请求进行查询,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单片机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故在单片机中采用中断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3.3 nRF24L01无线模块设计

3.3.1 nRF24L01概述

本设计采用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母机、子机之间的通信,它是由nRF24L01芯片制作而成的,nRF24L01无线收发器芯片的工作频率在ISM频段规定的范围内,一般介于2.4GHz和2.5GHz之间,可对近距离无线信号进行单向发送和单向接收。同时,该芯片具有体积小,功率损耗低,实用性强,性能稳定,电路结构简单等优点,另外,该芯片还采用了高斯频移键控GFSK的调制方式,并在芯片内部创建了链路层,为此该芯片能够实现很多功能,比如自动应答、自动重发、地址码检测、循环冗余校验码检测等[24]。该芯片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Mbit/s或者2Mbit/s,一般采用串行外围接口SPI与微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方式设置芯片参数,以便更好进行数据传输,对于串行外围接口而言,

它的传输速率一般介于0Mbit/s到8Mbit/s之间,工作电压介于1.9V到3.6V之间,并且它还拥有125个射频传输信道供我们选择[25]。另外,针对无线通信模块而言,它主要是由频率发生器增强型SchockBurstTM模式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时钟处理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频率合成器、解调器输出功率信道的选取以及协议的配置组成。此模块进行信号收发时,消耗的电流较低,调查数据如下:当无线收发模块进行信号发送时,消耗的电流量是9.0mA,在对信号进行接收时消耗的电流量是12.3mA,特别是在空闲模式或者关机模式下该模块消耗的电流量更少。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nRF24L01芯片在无线通信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nRF24L01芯片不仅被运用到键盘、鼠标等小型设备中,而且还用到日常生活中的防盗系统、遥控系统、勘测系统等大型设备中。另外,由于人们对无线传输的要求愈来愈高,nRF24L01芯片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当前国内外无线研究技术组织对nRF24L01芯片技术进行创新,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故本设计采用具有 2.4G技术的nRF24L01无线发送和接收模块进行短距离通信,这样更能保证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2引脚功能及描述

nRF24L01的电路图引脚如图3-6所示。

图3-6 NRF24L01引脚图

各引脚功能如下:

CE:传送数据RX或接收数据TX模式选择;

CSN,SCK,MOSI,MISO:串行外围接口,用于与nRF24L01芯片相连接;

IRQ:中断引脚;

VDD:电源输入端;

VSS:电源接地端;

XC2,XC1:晶体振荡器模拟输出、输入引脚;

VDD_PA:为射频的功率放大器提供+1.8 V电源;

ANT1,ANT2:天线接口;

IREF:参考电流输入引脚。

通过以上对nRF24L01引脚功能的研究与分析,再加以对设计模型的考虑,制作出了本设计的pcb图及其实物图,如下图3-7所示:

图3-7 NRF24L01模型图和实物图

3.3.3 nRF24L01射频芯片特性

一、射频通道

nRF24L01的工作频率可选择的范围是2.400GHz到2.483GHz,每个频道的带宽是1MHz(1Mbps速率)或2MHz(2Mbps速率),nRF24L01无线射频通道的工作频率是由六位寄存器RF_CH确定的,并且射频通道的工作频率将对射频通道运用的中心频率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出射频通道工作频率即:F0=(2400+RF_CH)MHz。

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

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2国外研究状况及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1) 1.3设计任务的分析 (1) 1.4预期结果 (2) 2 总体方案设计的论证 (3) 2.1系统方案设计 (3) 2.2模块方案设计................. (4) 2.2.1主控芯片方案 (4) 2.2.2无线通信模块方案 (4) 3 硬件电路设计 (6) 3.1 STC89C51单片机主控模块设计 (6) 3.2单片机最小系统 (8) 3.2.1时钟电路 (8) 3.2.2复位电路 (9) 3.2.3 STC89C51中断技术概述 (9) 3.3 nRF24L01无线模块设计 (10) 3.3.1 nRF24L01概述 (10)

3.3.2引脚功能及描述 (11) 3.3.3 nRF24L01射频芯片特性 (12) 3.3.4 nRF24L01发送程序设计 (16) 3.4声光报警模块设计 (17) 3.4.1灯光提示电路 (17) 3.4.2声音报警电路 (17) 3.5震动报警模块设计 (18) 3.6按键模块设计 (19) 4 软件系统的设计 (19) 4.1软件介绍 (20) 4.2 nRF24L01发送流程图设计 (21) 4.3nRF24L01接收流程图设计 (22) 4.4母机流程图设计 (23) 4.5子机流程图设计 (24) 5 系统的调试及实验结果 (25) 5.1调试流程 (25) 5.2实验结果 (25) 6 结论 (26) 7 致谢 (28) 8 参考文献 (28) 附录一:主机原理图 (33) 附录二:从机原理图 (34)

小型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探讨

小型智能防丢器设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 方案探讨 摘要: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丢失或忘带一些物品,而智能防丢器,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外形小巧美观、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价格平民,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当它挂在钥匙、宠物、小孩书包、老人身上时,既可以作装饰品,也可以作追踪器。它既具有近距离的忘带提醒功能,又具有远距离的丢失定位功能。它既可以定位,也可以被定位。它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节省寻找时间、 降低忘带率和丢失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某款智能防丢器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进行探讨,力争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智能防丢器、研究现状,研究方案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便民的设计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防 丢器就属于其中之一。为此,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设计。2000年,张朝辉设计了一款以UM3758-108A编解码芯片为核心的防丢器[1],当母 机和子机超过规定范围内时,就会出现声光报警。2010年,刘密歌、王路设计了 一款防丢器,它以PT2262/PT2272编码器集成芯片为核心[2],该防丢器不仅有防

丢功能,而且还具有查找功能。2011年,吴忠伟、何显山、岳彤发明的基于51 单片机的无线防丢器。2014年郭明明、韩阳等人研究并设计基于蓝牙技术的双向 防丢器[3],该防丢器克服了原有防丢器单项声光报警问题[4]。而基于北斗GPS定位器的定位追踪器、防盗报警跟踪器,虽然定位和追踪功能强大,但其价位普遍较高,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做饰物挂件。目前市场上的防丢器,性能不稳,定位 不准,适用距离较短,外形不够精致。 近年来,无线传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Wifi[5]技术己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蓝牙几乎是每个手机的标准必备,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都有不同 的应用空间,例如,Wifi主要用于大量数据的传输,已经广泛应用在了无线路由 器中;Wireles Susb主要用于视频数据的传输;ZIGBEE主要用于短距离无线通 信系统中,因其传输速率有限只能用于传输一些控制信息。由于可穿戴设备对功 率要求比较高,因此,现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在无线通信的选择上采用了蓝牙 4.0(BLE)技术。 2.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和物品绑定后,可以通过手机寻找物品的位置,或通过物品寻找 手机的位置。在出门时,如果忘带物品或物品超出规定距离,会通过手机进行语 音提醒、振动和物品定位。另外,通过物品,也可以找到静音或关机的手机。当 物品超出规定距离时,它可以通过手机GPS定位出大概位置,在辅助以近距离报 警系统找到物品的精确位置。鉴于它的工作特性,其必须性能稳定,价格平民, 外形小巧,重量轻,能耗低,防水防震防摔,且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和照明功能。 3.研究内容 智能防丢器通过蓝牙和单片机芯片、定位芯片与手机连接,具有双向搜索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丢和定位。 近距离时,采用蓝牙和单片机芯片与手机连接,它通过距离变化来得知防丢 器的安全位置。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手机没有任何提醒;当手机和防丢器的距离超出设定距离范围时,将会自动产生警音附带振动。

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doc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智能无线防丢器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防盗报警器设计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防盗报警器的实现 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1 通信 学号:11313110 姓名:胡海洋 指导教师姓名:诸一琦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二〇一五年六月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防盗报警器 摘要: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报警器以STC15F104E单片机和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的原理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如果感应到入侵者的红外热辐射,就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经电路放大、然后输出。检测器是利用红外人体检测探头检测预先设定好的范围内的情况,一旦有危险便向单片机发出信号,再经单片机处理,然后数码管显示出信号发出的具体范围并同时控制蜂鸣器发出警告声音。用红外线收发管进行检测,安装隐蔽,不易被发现;探测信号采用脉冲信号,节能且抗干扰。系统可以探测到一定范围内的人的闯入, 可以应用在安防范围比较确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防盗报警器具有误报率较低、安装和配置容易、成本低、能量消耗少、使用方便、成本廉价和探测效果好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STC15F104E;AT89S51;红外传感器;数据采集;无线通信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burglar alarm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frared alarm controlled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 T89S51 microcontroller and STC15F104E as the core, realize the principle of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of infrared radiation which can sense the Infrared radiation of intruder and convert it into a super low frequency signal, amplified by the circuit and output. Detector is using infrared detection probe for detecting a prespecified range. Once having the risk, it will send a signal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be processed by the computer ,then digital tube shows the signal issued by the specific scope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trol buzzer warning sound. The detection of the infrar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ube is concealed and difficult to be found; the detection signal adopts pulse signal, energy saving and anti jamming. The system can detect the intrusion of people within a certain range, and can be used in the case of the security scope of the comparison. T he alarm system which use this method to design has advantages such as lower false alarm rate, easy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low cost,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convenient use, low cost detection and good effect, and has broad market prospects. Keywords:STC15F104E; AT89S51; infrared sensor; data acquisi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儿童防丢失报警器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分解

儿童防丢失报警器毕业设计

中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也常导致了人们带着孩子上街去玩,可一转眼就跑丢了,让大家揪心着急。而儿童防丢失报警器就这样应运而生。本文设计的报警器的电路主要采用集成芯片制作。有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TDA700型无线接收集成电路,和KD9561型报警音效集成电路。该报警器由无线发射器电路和无线接收报警器电路两部分组成,当无线接收报警器与无线发射器之间超过一定距离,无线接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声,将无线发射器置于幼儿口袋内,无线接收报警器放在幼儿的监护人身上,可防止幼儿游玩时走失。 \ 【关键词】:NE555时基电路 TDA7000 接收集成块 KD9561音乐芯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eople's life rhythm faster and faster. This often caused the people to take their children go out to play, but then suddenly lost, let everybody heart try so hard. The children's anti lost alarm thu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n this paper, design of the alarm circuit mainly adopts integrated chip production. A time base integrated circuit NE555 type, type TDA700 wireless receiving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ype KD9561 alarm sound integrated circuit. 【key words 】: NE555 time-base circuit TDA7000 receive integrated block KD9561 music chip

毕业设计论文-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深受好评。智能化防盗报警系统可全天候自动检测盗警,当确定警情时自动通过电话报警,这对社会安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设计了一种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系统硬件方面包括防盗、防火等检测电路的设计,软件方面有控制模块、拨号模块、语音模块等程序的设计。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了抗干扰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完成系统可靠工作。 关键词:单片机;家庭智能防盗报警系统;自动拨号;探测器

目录 一、系统硬件设计......................................... - 1 - (一)防盗探测器电路设计............................. - 1 - (二)防火探测器电路设计............................. - 2 - (三)用户端自动报警器总体设计....................... - 3 - (四)自动拨号及语音报警电路设计..................... - 5 - (五)键盘与密码显示电路设计........................ - 12 - (六)电源.......................................... - 13 - 二、系统软件设计........................................ - 15 - (一)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15 - (二)拨号模块程序设计.............................. - 17 - (三)语音模块程序设计.............................. - 19 - (四)摘挂机模块程序设计............................ - 20 - (五)密码及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20 - (六)读写数据模块程序设计.......................... - 21 - 三、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24 - (一)系统硬件抗干扰措施............................ - 24 - (二)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 25 - 设计小结................................................ - 26 - 参考文献................................................ - 27 -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线门磁防盗警报器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论文

无线门磁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理工学院电信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2007级3班, 723003) 指导教师: [摘要]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实现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的生产生活。采用门磁探测器作为触发报警装置, 利用编解码的方式实现无线发射与接收,设计了一个基于门磁技术的无线门磁报警器。主要包括门磁探测器,无限编码发射电路,无限译码接收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当门窗等被非法打开时,无限发射部分将有一无限脉冲信号发射到空中,在系统的接收围被接收部分接收,然后传递给报警电路,实现防盗报警的功能,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门磁;无线防盗;报警器;

Design and produce of wireless magnetic door and alarm system (Grade 07,Class 3,Major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Shaanxi) Tutor: [Abstract]: In order to people in daily life more security, can realize the more confidenc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door magnetic detector as a trigger alarm device, the use of decoding the way to realize the e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design based on magnetic door technology wireless magnetic door alarm. Mainly includes door magnetic detector, infinite coding launch circuit, infinite decode receiving circuit, alarm circuit and power circuit. When the Windows and doors are open, infinite illegal launch part will have a pulse signal to the air launch unlimited, in the receiving system within the scope of receiving part was, and then transfer to receive the alarming circuit, achieve security alarm function,it indicated that it has achieve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gate magnetic; wireless safety; alarm;

无线防丢器设计

无线防丢器设计 文章是基于51单片机的一个无线防丢器,该防丢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防丢和寻找功能。其硬件电路主要由主控模块51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模块NRF24L01组成,这两个模块共同构成无线防丟器的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其中发射装置放在防丢失的物品中(如钱包、手机等);接收装置随身携带,当两者距离在设定的安全范围内时,这两个装置能够实现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装置不报警;否则,当距离大于设定的安全范围时,裝置会进行声光和震动报警,提醒人们及时查找丢失物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标签:无线防丢器;单片机;NRF24L01 1 概述 在繁华的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外出旅游、逛街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所以丢东西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个难题引起了无线防丢器设计的理念,进而衍生出各种防丢器产品。由于无线防丢器小巧精致,像一个装饰品一样便于携带,所以人们用它来防止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的丢失。无线防丢器分两部分,其间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防丢,寻找,声光报警(或附带振动等功能),且省电、环保、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它的发展潜力是可观的,方便适用,在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该无线防丢器由接收机(母机)和发射机(子机)两部分组成,均具有发射和接收双重功能。子机与防丢物品放在一起,母机则随身携带,打开母机和子机开关,平时处于接收状态。二者在1-10米范围内互相通信而进行监护,当子机和母机的距离超过设定范围时,母机接收不到子机信号便会声光、震动报警,提醒主人;主人可以按下母机的“寻找”按键,子机(和物品)可声光报警,方便主人查找。由无线防丢器的功能和要求可以做出总体设计框图如下图1所示。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主控模块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由组成单片机系统必需的一些元件构成的,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电源、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单片机系统在上电、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先复位,其目的是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化状态,并从这个初始化状态开始工作。STC89C51RC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方式产生:一是内部时钟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方式。本次设计中选用的是内部晶振方式。 3.2 震动报警电路设计

基于nrf24l01电子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nrf24l01电子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nrf24l01电子防丢的设计与 实现 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班级:电子四班 姓名:贾昊丽 指导教师:刘红梅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2015年05月20日

基于nrf24l01电子防丢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生活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丢失东西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一种“习惯”。这就让一系列以防丢为目的的电子产品也流行起来。本文设计了电子防丢器,该防丢器的功能主要由报警器的蜂鸣所体现,防丢器分为两个部分,设计时分为从机和主机,即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有各自独立的发射和接收电路,因此其编码不相同不会相互干扰,从机放在怕被丢失的物件上,而主机则携带在主人身上,调整两个模块距离的远近就可以根据警报实现防丢器的保护与寻找两个功能。此次设计的电子防丢器采用的是集成芯片,所以电路比较简单,功耗与成本相对都比较低。 关键词:防丢器;报警器;从机;主机

目录 1 引言 0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0 1.2电子防丢器的功能与原理 0 2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1) 2.1 系统硬件概述 (1) 2.3 各组成模块选择 (1) 2.3.1 主控模块的选择 (1) 2.2.2 显示器选择方案 (3) 2.2.3 无线模块的选择方案 (4) 2.4 功能按键电路设计 (5) 2.5 系统报警电路 (5) 2.6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6) 3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6) 3.1 软件开发环境 (6) 3.2 编程语言 (7) 3.3软件总体设计 (7) 3.3.1程序结构 (7) 3.4 流程图 (8) 4 系统的分析与调试 (9) 5 结论与展望 (10) 参考文献 (10)

远离提示电路-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 摘要 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不断发展,并且在科技发展的同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是无穷的便利。许多以防丢为目的的电子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本次课题所研究的远离提示电路,其功能就是防丢。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主机,主要进行发射数据,由需要保护对象携带;另一个是从机,主要进行数据的接收,由保护主体携带。采用AT89C52单片机为电路控制模块,NRF24L01芯片为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主要流程就是先由发射端发射信号,然后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信号后,这时接收端启用自动应答功能对发射端传送应答信号,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通信,当收发两端之间的距离超过预定范围时,发送端和接收端此时便不可以正常进行通信,则收发两端的报警电路工作,达到防丢的功能。 关键词:防丢;AT89C52;NRF24L01

Stay away from the prompt circuit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brings us infinite convenience in life.Many electronic products for the purpose of preventing loss are constantly updated,The research of this project is far away from the prompt circuit, and its function is to prevent loss.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parts, one is the host, which mainly transmits data and is carried by the object to be protected; the other is the slave, which mainly receives data and is carried by the protection subject.AT89C52 is used as the circuit control module, nRF24L01 is used as the wireless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odule,The main process is to transmit the signal from the transmitting end first, and then the receiving end receives the signal from the transmitting end. At this time, the receiving end enables the automatic response function to transmit the response signal to the transmitting end, thus completing a complete communication,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transceiver exceeds the predetermined range,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 can not communicate normally at this time, so the alarm circuit at both ends of the transceiver work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loss prevention. Key words: Anti lose; AT89C52;NRF24L01

基于单片机的手机蓝牙防丢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手机蓝牙防丢设计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随身贵重物品丢失的情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丢失物品也让人十分苦恼;在日常外出的时候,行走在嘈杂的人群中,家中的老人或小孩难免有走丢的情况发生。所以本文中就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手机蓝牙防丢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设计的总体构成主要由STC89C52RC单片机、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蓝牙模块、声光报警电路组成。通过蓝牙模块HC-05进行串口通信,再由89C52单片机对接收到的串口数据进行处理,当手机与蓝牙子板断开连接就由单片机控制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或当手机不知所踪时,只要手机与蓝牙子板还在连接状态中,也可通过蓝牙防丢设备上的按钮进行对手机的反向查找,按下蓝牙主板上的按钮,手机就会发出警报声并震动,这样就能成功实现手机的小范围内找回。蓝牙防丢设备主要由单片机进行控制和蓝牙模块实现通信,突出并利用了蓝牙数据传输通信的实时性和高效性,才得以使蓝牙防丢设备具备了强抗扰,低耗能,易携带的优点以及防丢器最基本的要求:实用性和精准性。 关键词:STC89C52RC单片机,手机蓝牙,防丢设备,无线通信

Anti - loss design of mobile phone bluetooth based on MCU Abstract In daily life, people often lose their valuables. And in the daily out, walking in the noisy crowd, the family of the elderly or children will inevitably get lost. Therefore, this paper designs a mobile phone bluetooth anti-loss device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overall composition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composed of STC89C52RC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reset circuit, clock circuit, bluetooth module circuit, sound-light alarm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Hc-05 through the bluetooth module for serial communication, and then 89C52 MCU docking received serial data for processing, when the phone and the blue tooth sub-board disconnection by the MCU control sound-light alarm circuit for alarm. Or when the mobile phone is missing, as long as the mobile phone and the blue tooth board are still connected, you can also reverse search the mobile phone through the button on the bluetooth anti-loss device, press the button on the bluetooth motherboard, the mobile phone will send out an alarm sound and vibration, so that the mobile phone can be successfully recovered within a small range. Bluetooth anti-loss devic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realizes communication with bluetooth module. It highlights and makes use of the real-time and high efficiency of bluetooth data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so that the bluetooth anti-loss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easy to carry and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s of anti-loss device: practicability and accuracy. Key words: STC89C52RC MCU, mobile phone Bluetooth,Anti-lost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家庭防盗报警器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家庭防盗报警器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作者:————————————————————————————————日期:

目录 1 绪论 (1) 1。1 家庭报警器的发展现状及其系统构成与分类 (1) 1.2 设计要求与研究内容 (4) 2 总体方案设计 (5) 2。1 系统的功能要求 (5) 2。2 总体设计方案 (6) 2.3 系统相关技术 (6) 3 报警器硬件设计 (14) 3.1 主机电路设计 (14) 3。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17) 3.3 TC35 短信息收发模块 (18) 3.4 电平转换芯片MAX232 (20) 3.5 蜂鸣器电路 (21) 3。6 数码管显示电路 (21) 4 系统软件设计 (24) 4。1 程序语言设计 (24) 4.2 报警系统的程序设计 (27) 4.3 TC35通信程序设计 (29) 结论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3)

1 绪论 1。1 家庭报警器发展现状及其系统构成与分类 1。1。1 家庭防盗报警器的发展 从上世纪初,报警系统就已经在北美稍具雏形。在北美,报警呼救箱放置在街头巷尾,在呼救时发出声响提示,以寻求附近警察的帮助;同时,这种呼救箱直接连接到附近的警局,使得稍远一些的警察也能够收到呼救信息。随后,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远程通信服务的电报公司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从而使得报警信息可以通达到更远的地方;不过,这种电报方式毕竟难以普及,所以稍后出现的电话理所当然地成为报警通讯的主要手段。而此后自动拨号系统的出现以及电话普及到千家万户,更使得通过电话线报警的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从以上过程来看,报警行业的发展是以工业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只有具备良好的通信手段,才能够把各地的报警信息汇聚到相应的权威部门,然后由权威部门负责分配有限的警力来帮助到所有的社会个体。 国外智能监控防盗技术发展已处于一个较高水平阶段,从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发展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出世界智能监控防盗技术的发展概况。其具有以下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对北美的安防产业来说,最成功的经营模式就是联网报警服务模式,联网报警将整个北美的安防产业从横向到纵向进行整合串并,形成了一个集中许多高科技手段和产业化管理水准的一体化综合性产业。比如世界排名第一,北美最大的安防跨国公司一美国棋诺亚公司,它在世纪年代开始搞简单的防盗报警,其当时的业务范围和技术水平跟中国现在很多安防企业是相当的。到70年代,它对其产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做了很大的调整,变为联网报警服务商,建立了首家网管中心,尤其是在年代引用了大量的网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电子技术,现己成为十分先进的联网报警服务平台,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公司,北美的客户数己超过600万,2003年防盗报警收入总产值达105亿美元.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分析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 绪论. (1) 1.1 序言 (1) 1.1.1 防盗报警系统的构成 (1) 1.1.2 防盗报警器的分类 (2) 1.1.3 防盗报警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 (2) 1.1.4 防盗报警系统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3) 1.2 设计要求与研究内容 (4) 1.2.1 设计要求 (4) 1.2.2 研究内容 (5)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2.1 方案选择论证 (5) 2.2 主控芯片单片机的选择 (7) 2.3 传感器的选择 (7) 2.3.1 常见的几种红外传感器介绍 (7) 2.3.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 (9) 2.3.3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选定 (9) 2.3.4 振动位移传感器的选定 (10) 2.4 显示器工作原理及其选择 (11) 2.5 时钟芯片DS1302的介绍 (13) 2.6 外扩存储器AT24C02的介绍 (14) 3 系统硬件设计 (15)

3.1 用户端探测器设计 (15) 3.2 LCD显示电路设计 (16) 3.3 报警执行电路设计 (17) 3.4 时钟电路设计 (18) 3.5 晶振与复位电路设计 (18) 3.6 电源电路设计 (19) 3.7 外扩存储电路设计 (20) 3.8 键盘电路设计 (22) 4 系统软件设计 (23) 4.1 软件设计分析 (23) 4.2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23) 4.2.1 LCD显示程序设计 (23) 4.2.2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24) 4.2.3 报警系统程序设计 (25) 4.2.4 查询记录程序设计 (25) 4.2.5 删除记录程序设计 (27) 4.2.6 调整时间程序设计 (28) 4.2.7 定时中断0程序设计 (30) 4.2.8 外部中断0程序设计 (30) 4.2.9 外部中断1的程序设计 (32) 4.2.10 4*4矩阵扫描键盘程序设计 (32) 结束语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37)

防丢器设计毕业论文

防丢器设计 目录 绪论--------------------------------------------------------------------- - 2 - 0.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2 - 0.2电子防丢器的功能原理------------------------------------------------ - 2 - 0.3电子防丢器的特点---------------------------------------------------- - 3 - 0.4设计任务与基本要求-------------------------------------------------- - 3 - 0.4.1基本要求------------------------------------------------------- - 3 - 0.4.2 扩展功能------------------------------------------------------ - 3 - 1.研究系统方案设计--------------------------------------------------------- - 4 - 1.1系统结构图---------------------------------------------------------- - 4 - 1.2 方案比较与论证------------------------------------------------------ - 4 - 1.2.1 编码译码电路-------------------------------------------------- - 4 - 1.2.2 发射电路------------------------------------------------------ - 4 - 1.2.3 接收电路------------------------------------------------------ - 5 - 1.3收发电路的通讯方式比较---------------------------------------------- - 5 - 1.3.1 红外线无线通讯方式-------------------------------------------- - 5 - 1.3.2 蓝牙无线通讯方式---------------------------------------------- - 5 - 1.3.3超短波无线通讯方式--------------------------------------------- - 6 - 1.3最终选择方案-------------------------------------------------------- - 6 - 1.5主要器件介绍-------------------------------------------------------- - 6 - 1.5.1 PT2262/PT2272 简介-------------------------------------------- - 6 - 1.5.2 PT2262/PT2272 芯片说明---------------------------------------- - 7 - 1.5.3 PT2262编码格式---------------------------------------------------- 9 1.5.4振荡电阻---------------------------------------------------------- 12 1.5.5 LM311P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 12 2.系统模块设计---------------------------------------------------------------- 14 2.1 发射电路模块设计------------------------------------------------------- 14 2.1.1 发射电路原理与分析----------------------------------------------- 14 2.1.2 发射模块设计与参数计算-------------------------------------------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