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五海鸥回来了

一年级数学上册五海鸥回来了
一年级数学上册五海鸥回来了

5.2 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1、计算。

11+5= 12+3= 15+2= 13+4= 2、在括号里填“>”“<“=”。

4+7( )12 9+5( )13 6+5( )12-1

12+1( )11 13+4( )14+4 12+5( )13+7 3、计算。

13+5= 18+1= 10+8= 14+4=

答案:1. 16 15 17 17

2. < > =

> < <

3. 18 19 18 18

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

课题:海鸥回来了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64页,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图片,了解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估算思想。 教学过 程: 一、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看,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表示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回答:有12位。 师:看,现在又从远处跑来了3位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同学们根据以前我们的知识,能否列出算式? 1、摆小棒 学生可能列出12+3= 和3+12= 两种算式,那么这两个算式哪个正确,我们看它们结果是否相同,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可能一根一根的摆放,也可能把10根放在一起,2根放在一起,然后把3根放在2根边,加起来共计15根,也就是12+3=15。也有部分学生先摆3根,再摆2根,最后放10根,也是15。即3+12=15。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有摆放小棒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提示。学生说出自己计算过程:2+3=5,10+5=15,3+2=5, 10+5=15。

2、计数器 学生拨计数器计算12+3= 或3+12= 。学生独立拨,小组 交流、讨论,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拨法,然后汇报加的过程。 3、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板书12+3=15。12有名字叫加数,3的名字叫加数, 15的名字叫和。因为12叫加数,3也叫加数,因此交换加 数的位置,和不变,即12+3=15, 3+12=15。(板书:加数+加数=和) 二、20以内不退位减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小朋友看,岩石上原来有17只海鸥,飞走了4只,现在岩 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有13只)是怎样得出来的?小朋友 根据以前减法知识,能否列出一个减法算式? 1、摆小棒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17-4= ,小朋友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摆一摆17减4等于几? 生:我摆17根,再在17根里拿走4根,剩下13根,也就 是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生:我摆17根时,10根一起,7根在一边,我在7根中拿 走4根,剩下3根,再用10根加3根就是13根,即7- 4=3,10+3=13,所以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2、拨计数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展示自己拨珠的过程, 并选一名学生汇报自己小组拨珠的过程。 3、20以内不退位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都知道17-4=13,在加法中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减法中有没有呢?有那么叫什么呢? 17叫被减数,4叫减数,13叫差,即被减数--减数=差 三、估算 教师出示小方块,请学生看看,说说大约有几块,学生回答,4块、5块、6块,那么我们再来数一数,1块、2块……5块。教师再出示一大堆方块,请学生根据以上经验,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块?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word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盘阳小学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 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会数、会写、会读11—20以内的数,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以及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第二,学习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11—20各数的认识是以后学习100以内数以及万以内数的基础,同时,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也是本册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一。 单元总体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11-20之间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创设情景,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十和1个一的不同表象,深刻体会计数单位“十”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本单元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 操作法、发现法、引导探究法、归纳整理、观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 11-20各数的认识 1课时 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 1课时

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教学设计资料 1、结合详尽的情境,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的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和+,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详尽实例,能正确口算出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单元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位置。 2、认识><=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的数大小。 3、能说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含义。 单元教学建议: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提倡算法多样化。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4、本单元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的数、读、写11~20各书,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大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详尽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详尽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个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文字题练习,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进行本单元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册 海鸥回来了 数1120各数教案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数1120各数教案青岛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会数20以内的数。 2. 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 介绍背景:市南区发起“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在海边的美景,怎么样? 2.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3. 你们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 数11-20各数 (1)根据提出的问题,数出自己喜欢物体的个数。(学生说说数的办法。)学生数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此数。 (2)继续解决其它关于数数的问题,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 2. 动手操作,认识数位 (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 (2)引导学生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强调10个一是一个十,让学生初步体会十进制,体会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4)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教 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的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和“+”,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出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单元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

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位置。 2、认识><=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的数大小。 3、能说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含义。 单元教学建议: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提倡算法多样化。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4、本单元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的数、读、写11~20各书,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大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具体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个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第三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教案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

数的认识。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渗透估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四、教学建议: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提倡算法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4、本单元的评价除考察知识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热情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海鸥回来了数11—20各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数20以内的数。 2、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